facebook pixel code

愷媽

日期

#Tag

龐畢度中心收藏展4/18-7/12美術館

2009年05月23日
公開
33

臺北市立美術館 臺北市 10461 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開放時間: 週二∼週日上午9:30至下午17:30, 週一休館 夜間開放時段:週六17:30至20:30免票參觀。 http://www.tfam.museum/03_Exhibitions/Default.aspx?imgTime=&PKID=313 **************************************** 購票資訊 : http://www.tfam.museum/20_News/News_List.aspx?MessageID=143 購票方式 票價 票種 備註 網路及傳真訂票 225元/張 九折票 團體訂票 企業團體 200元/張 30人團體票 預約請洽:魏小姐 訂票專線:02-2833-7075 傳真:02-2833-7055 學生團體(限預約團進) 150元/張 學生團體票 現場購票 一般個人 250元/張 全票 購買優惠票須出示證件 (每人限購一張) 學生軍警 200元/張 優待票 110公分以下孩童 免費 免費 7-11及端點購票 250元/張 全票 全票 ************************************************** 世外桃源–龐畢度中心收藏展 法國藝術史儼然世界美術發展的縮影,而龐畢度中心所收藏的現代及當代藝術作品更可說是全球美術館的翹楚,其收藏涵蓋了二十世紀迄今重要的藝術流派及運動,從立體派到抽象畫,歷經超現實主義,到當代青年創作者的多元樣貌,完整呈現了風起雲湧的現代藝術風潮。 本館與法國龐畢度中心繼2006年「新媒體藝術展1965-2000」後,再度以「世外桃源:龐畢度中心收藏展」攜手合作,並首度以主題策劃展的方式,為臺灣觀眾帶來重量級的現代藝術體驗。 「世外桃源」展以古羅馬詩人所描述的田園牧歌般恬靜生活為主題,展出法國龐畢度中心所典藏的二十世紀重量級現代藝術作品,內容囊括畢卡索、馬諦斯、布拉克、波納爾、夏卡爾、杜布菲、克利、布紐爾等大師之素描、油畫、錄像、裝置等創作形式,總計約有八十件,其中更包括龐畢度中心難得出借的重要典藏作品。本展覽受古羅馬文學中的詩歌啟發,呼應法國古典主義畫家普桑筆下「阿卡迪亞牧人」對於生之喜悅與死亡的詮釋,延伸出十個子題,更進一步闡釋畫面中豐饒而合諧的感受、狂歡式的感官刺激,以及對於世事無常、浮華虛幻的辯證與思考,以嚴謹的主題論述,提綱挈領的方式,精采呈現現代藝術之精華。 藝術無距離 透過網路與7-11購票看展最便利 為了便利國人看展,寬宏藝術透過與統一7-11合作,提供預購票務的服務,使購票更便利,看展購票無往不利。自3月31日起,觀眾至寬宏售票網購票可享九折優惠(www.kham.com.tw)。7-11門市全國同步發售,30人(含)以上團購請洽專線:02 2833-7075。 2009龐畢度世外桃源演講會 演講會 視聽室 洽詢專線:(02)25957656轉315演講會 (免預約、免報名、公教人員學習認證) 05�16(六)14:30-16:30 現代藝術的「世外桃源」�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陳淑華女士主講 05�23(六)14:30-16:30 「世外桃源」中的繪畫「錯時論」�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客座助理教授蘇美玉女士主講 06�20(六)14:30-16:30 龐畢度的「世外桃源」煙火不斷�文化大學美術學系教授林金標先生主講 06�27(六)14:30-16:30 天堂陌影-藝術首都黃金時代的烏托邦想像�東海大學美術學系教授路況先生主講 2009龐畢度世外桃源賞析會 賞析會 展區1A 洽詢專線:(02)25957656轉315賞析會 (免預約、免報名、公教人員學習認證) 04�26(日)14:30-15:30 如何看龐畢度的「世外桃源」�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陳淑華女士主講 05�03(日)14:30-15:30 「世外桃源」的時代性�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教授顧世勇先生主講 05�17(日)14:30-15:30 「世外桃源」展的圖像表徵�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助理教授葉郁田先生主講 05�31(日)14:30-15:30 在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之間—龐畢度世外桃源�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副教授林偉民先生主講 06�07(日)14:30-15:30 現實與前衛的辯證:從「世外桃源」展看1930年代的巴黎畫派�新竹教育大學美術學系兼任講師吳宇棠先生主講 06�14(日)14:30-15:30 現代主義(的繪畫)如何可能?�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主任陳愷璜先生主講 06�28(日)14:30-15:30 讀心術-試探「世外桃源」中的創作奧秘�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兼任講師陶文岳先生主講 07�15(日)14:30-15:30 我們在「世外桃源」中的真實感受�臺北教育大學文化產業學系主任黃海鳴先生主講 走進桃花源-兒童藝術體驗 2009/05/13 -06/14於E區進行 須預約報名参加 洽詢專線:(02)25957656轉223

11種細節 帶出快樂的孩子

2009年05月09日
公開
7

11種細節 帶出快樂的孩子 研究發現,快樂的孩子擁有一些共同的特質,包括較有 自信、樂觀、有自製力。 我們整合專家意見,提供11個訣竅,讓你養育出一個快樂的孩子! 1.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則: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 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課程。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想像力無拘無束的發揮,讓他們可以悠閒的看蜘蛛織網、研究螢火蟲如何發光,以他們自然的速度去探索他們所好奇的世界。也許, 有時你也該放慢你的腳步,拋開你的行程表,跟著孩子的節奏享受生活。 2. 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瞭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 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並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3. 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 …… ,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 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4. 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 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5. 有創意的讚美: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 讚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 不過,讚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 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6. 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 不論是正餐或點心,儘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7. 激發他內在的藝術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劄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 專家發現,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塗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他內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 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奏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8. 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 研究發現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產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定。對於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9. 用心聆聽: 沒有什麼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 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隻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儘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 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10. 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例如,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乾淨,乾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 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 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參一腳,急著幫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關嗎?」「想像 10 年之後,這件事還有這麼嚴重嗎?」如果答案是No ,那麼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11. 教導他解決問題: 從學會繫鞋帶到自己過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邁向更獨立的裡程碑。 當孩子發現他有能力解決面對的問題,就能帶給他們快樂與成就感。

深海奇珍~國立臺灣博物館

2009年04月28日
公開
24

http://www.ntm.gov.tw/tw/exhibitions/3a1.aspx?id=71 館址:臺北市中正區100襄陽路二號 ( 二二八和平公園內 ) 展覽名稱 深海奇珍 展覽地點 台博主館 101展室 展覽類型 特別展覽 展覽時間 2009/4/14~2009/7/12 展覽網址 http://www.thedeepbook.org/ 指導單位 教育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主辦單位 BLOOM、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協辦單位 法國在台協會 展覽說明 國立臺灣博物館自4月14日起至7月12日展出來自法國的「深海奇珍The Deep」特展,該展為法國深海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研究最深可達4,000公尺、是陽光照不到的黑暗世界,最彌足珍貴的是43件由法國巴黎自然史博物館採集,並由資深標本製作師製作處理保存在特殊保存液或樹脂中的深海生物標本,首次將深海珍稀生物完整的呈現在國人面前。 展覽中還將展出63張深海生物照片,並播放3部影片,大螢幕將放映從全球各地收集而來的震撼、漂亮和罕見的深海鏡頭;另外一部《發光生物體》短片以牆上液晶螢幕播放,內容是必須在光線非常暗的情況下才能拍攝到發光生物體;還有一部短片介紹1930年即乘坐「探海球」(Bathysphere)下潛至水深922米深海探險的探險先驅威廉?華比(William Beebe)、及設計了深海潛艇Trieste的瑞士科學家奧古斯特?皮卡爾(Auguste Piccard),同時介紹歷史上主要的潛水器和水下無人載具、及現代探索工具。

國立歷史博物館—羅浮宮雕塑藝術觸覺教育展

2009年04月23日
公開
3

日  期: 2009/04/10∼2009/05/24 ...................................................................... 展覽地點: 四樓401展廳 ......................................................................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10:00~18:00 ...................................................................... 票  價: 全票30元,半票、學生票15元 ...................................................................... 主辦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巴黎羅浮宮博物館 ******************************************************************** 「體貌會神—羅浮宮雕塑藝術觸覺教育展」歡迎參觀者觸摸雕塑作品,經由觸覺,提供視覺以外的另一種感官經驗來了解藝術之美。展品來自羅浮宮博物館,皆為石膏或樹脂材料的複製模型,而原作則陳列在巴黎的羅浮宮博物館。 本展旨在呈現西方雕塑家力求表現的五種動作,可以與東方雕塑中對動作的探索相對照。五種動作皆反應出對於平衡和姿態的追求,它們分別是:表現與阻力相抗爭的奮力;肢體迅速而連續移動的奔跑;優雅而富於節奏的舞蹈;升往高處並挑戰重力的飛翔;呈現靜止而垮塌的跌倒。 18件展出的模型包含西元前二世紀至十九世紀的雕塑作品,藉由五種動作呈現男、女形體或優雅內斂、或誇張扭曲的風格。觀眾可以欣賞到《米羅的維納斯》充滿理想性的古典美,也可以碰觸體會《叛奴》糾結發達的肌肉所表現出的張力與生動。形體之外,雕塑人物也述說著西方神話中有趣的或悲劇性的故事,讓觀眾有機會領略西方文化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