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妮&萱的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新生兒肚臍的處理

2008年03月16日
公開
40

新生兒肚臍的處理 肚臍是寶寶天生的第一個傷口所在,處理不慎容易有細菌堆積,發炎潰爛,傳染到深部的腹腔內造成腹膜發炎,甚至可導致全身感染的敗血症。在正常的照顧下,臍帶在寶寶出生後約七至十天就會自然乾燥及脫落,剛脫落的肚臍有如皮膚的傷口,會滲出些血水,因此需要特別的處理,否則會起不良的變化。 寶寶回家後,不論臍帶是否已脫落,父母所需做的肚臍處理,主要依序為下列三個步驟: 1. 清洗肚臍︰每天寶寶洗澡時,肚臍部位一樣需要清洗,包括使用肥皂,且要深入到底部(白色部位),注意重點是在白色的臍帶(非黑硬的乾臍帶),不要怕寶寶痛;寶寶只是肚臍處有感覺,但不會疼痛的,就好比指甲一樣,剪指甲時會有感覺但不會痛。 2. 擦乾肚臍︰清洗完畢後,肚臍部位的水分要以棉花棒擦拭乾淨。 3. 塗抹純酒精︰最後以棉棒沾百分之九十五的酒精於肚臍處擦拭,由臍帶根部(或凹處)開始向外擦至皮膚止,並可於每次換尿布時,檢查臍部是否乾燥,若臍部為潮溼,則重覆以上的動作(以九十五的酒精再次擦拭)。 *臍帶脫落後,處理步驟也如上述一樣。 *若要避免尿布直接磨擦,可於肚臍處覆蓋透氣的乾淨“薄”紗布,並以膠紙固定之。 *肚臍處儘量保持兩個「乾」:「乾淨」與「乾燥」。 *注意保持臍部處的乾燥,避免尿布將其浸溼了,溼熱的肚臍容易藏污納垢而發炎。 *在每次處理肚臍時,可試著輕輕地拉扯未脫落的乾臍帶,使其能早日脫落。但不要硬扯,以免因為下面根部的血管尚未完全封合,血會繼續流出來。少許的出血並無大礙的。 *注意切不可以優碘、藥膏、麻油、或不明藥粉去處理。 *95%酒精(又名脫水酒精)的作用是要使肚臍加速乾燥,而非殺菌消毒;乾燥後的肚臍就容易脫落,也不易滋生細菌。 *一般消毒所使用的酒精為濃度70%,不宜使用於肚臍處的處置。

喝奶大學問

2008年03月14日
公開
48

喝奶大學問 餵嬰兒喝奶,當然是經濟營養的母乳最好;但媽咪若不能哺餵母乳,或無法持續哺育母乳,配方奶就是嬰兒最重要的營養來源。而配方奶在選購、沖泡、餵奶方面,比起母乳有更多需要注意的細節,媽咪不可不知! 如何選擇配方奶? 配方奶就是指市面上販售的嬰幼兒奶粉,以牛(羊)奶或豆粉為基準,添加了許多營養素,一般多標榜對嬰幼兒的身體、智力等發展助益良多。然而,在各種口號與噱頭之下,育兒父母該如何選購適合自家寶寶的配方奶呢? 不要迷信 各家嬰兒奶粉廠商除了強調配方奶是以母奶的「黃金標準」來製作,更添加許多的營養素,可以讓寶寶長得好、長得壯。而為了給寶寶最好的成長,父母可能迷信添加很多營養素的配方奶就是好奶粉,其實有時太多的添加物,寶寶根本無法吸收,不但傷了荷包,還可能會賠了寶寶的健康。 育兒父母可以在選購前認明衛生署的合格標章,並選擇營養標示詳盡、成份合乎標準、有信譽的廠牌,不要迷信「多(貴)就是好」,對寶寶來說或許就是最好的「奶」! 諮詢醫師 在選購前,如嬰兒有特殊的健康需要,可先諮詢醫師或營養師,選用特別配方的奶粉,並謹記必須依照醫師的指示使用。例如:不適應乳糖的嬰兒,通常會使用無乳糖配方或豆奶配方;全素的父母可選擇不含動物性原料的豆奶配方;此外,水解蛋白質配方也適合不能適應牛乳蛋白的嬰兒。 由於牛奶是食物過敏原之一,容易引起腹瀉、嬰兒氣喘、濕疹、嘔吐等症狀,食用後若有這些症狀,就要盡速就醫,並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更換不同牌子的奶粉。若沒有特殊原因,則不需常常更換不同廠商的奶粉。 如何沖泡─清潔、安全最重要 哺育配方奶最大的危機可能來自配方奶在生產、運送過程中,受到細菌污染,有些會讓寶寶拉肚子,更嚴重的案例也時有所聞,媽咪除了在挑選時選擇可信任的廠牌,做好第一線把關,另外沖泡時的衛生與安全,更是不可不注意的防線。 沖泡配方奶的建議 由於沖泡好的奶很容易繁殖細菌,所以除了顧及沖泡奶粉的器皿、溫水之衛生條件,也要適當掌握餵食的時機,防止細菌繁殖。 1. 注意個人衛生及奶瓶的清潔消毒,建議奶瓶消毒應持續至寶寶六個月大時。 2. 沖泡嬰兒配方奶以煮沸過的水為佳。 3. 泡奶水溫宜在40℃〜50℃(若用滾燙開水沖泡奶粉,不但會破壞某些營養素,且奶粉易結成凝塊,可能造成嬰兒消化不良)。 4. 遵從奶粉罐上標示的奶粉與水的比例。 5. 現泡的最好!若泡好放置於室溫下超過二小時,最好就捨棄。 如何餵奶? 1.使用嘴孔大小適中的奶嘴(體重較輕或吸吮力較弱的嬰兒,宜用大小合適的廣洞奶嘴;十字型或Y型奶嘴適合吸吮力較佳,或較大的寶寶。)。 2.餵奶前先輕搖奶瓶,滴幾滴奶在手腕上,溫度適中才讓嬰兒飲用。 3.把嬰兒抱在懷中,嬰兒頭部的位置須較身體其他部位為高。 4.奶瓶斜放,向下的奶嘴內要盛滿奶,奶瓶和嬰兒的嘴部應呈直角。 5.嬰兒若吸吮變慢或轉頭不喝,表示已經吃飽,便應停止餵奶。 叮嚀 一般而言,各家合格廠牌的嬰兒配方奶大同小異,選購時除了要了解成份,注意沖泡比例與方法之外,更要特別注意保存日期。另外,一般的嬰兒奶粉可以喝到滿一歲,六個月以上的寶寶除了喝奶,還要適當地添加副食品,就不會有營養缺乏的顧慮喔!

新生兒(出生一個月內)照顧要注意哪些事呢?

2008年03月13日
公開
47

新生兒(出生一個月內)照顧要注意哪些事呢? **沐浴** 1.沐浴環境溫度:浴室最常發生溺水與燙傷的意外,洗澡的時間室內溫度約24度C∼26度C。 2.最適合的洗澡時間:替寶寶沐浴的時間以一天之中最溫暖的時間為佳,通常為早上10:00∼下午3:00之間,洗澡的時間不宜過長,防止水溫降低過快。 3.避免洗澡的時間:洗澡的時間避免在餵奶後,以免因為洗澡翻動寶寶,造成幼兒嘔吐,拔拔麻麻要注意千萬不可放嬰幼兒單獨一人,將嬰幼兒獨自放置浴室內,以免有溺水的危險。 4.避免淋浴:拔拔麻麻難以自行控制水溫,避免淋浴,以盆浴為佳。 **臍帶護理** 1.臍帶約於出生後7∼14天脫落,一般在寶寶出院時,院方會準備一個護理包,內75%酒精,95%酒精各一瓶及小棉棒數包,以方便回家後的照護。(註:含量75%的酒精具有消毒作用,含量95%的酒精具有乾燥作用。) 2.在寶寶臍帶脫落前,要盡量保持乾燥,尤其洗澡時會不小心弄濕,應先以乾淨小棉棒擦拭乾淨,再做臍帶護理。 3.紙尿褲大小要適當,避免摩擦到臍帶的根部,以致於破皮發紅,出血。 4.即將脫落的臍帶及臍帶眼處,偶而會有發臭並有少許黃色分泌物,應盡快給予寶寶臍帶護理,並保持乾燥,若情況未改善或有炎現象,如出現紅、腫、分泌物流出等情形,應即刻就醫。 5.建議拔拔麻麻於每次幫寶寶沐浴之後或換替尿布,就可以幫寶寶做護理的步驟,一天約做3∼5次,直至臍帶完全脫落為止。 **幫寶寶穿衣服** 1.注意室溫避免寶寶受涼,一般室溫應控制於25度C∼28度C , 隨氣溫做調整。 2.避免讓寶寶穿過多的衣物,以免因為流汗或是更換尿布時,可能引起受寒的情況。 **新手麻麻母奶哺餵** 餵母乳雖然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是這對寶寶來說是最好的營養喔!不用擔心自己沒奶,首先麻麻一定要多補充養分,在來就是讓寶寶直接吸,這樣奶量就會越來越多囉! 1.新手麻麻在哺餵母乳時應注意:每次哺乳前,應將雙手用肥皂洗淨,乳房可以使用清靜棉或溫開水清潔。 2. 每次哺乳時,最好兩邊乳房交換哺餵。 3.儘量讓寶寶含住乳頭及乳暈部位,哺餵時,應注意寶寶的呼吸是否通暢,如果乳房阻礙了呼吸,可以指頭將乳房壓離寶寶的鼻子。 4.如何確定寶寶吃飽,可緩和地抬起寶寶的嘴角,用手指點點看寶寶嘴角,看寶寶是否還有在尋找,如果寶寶的嘴一直在找,表示還沒吃飽,如果沒有表示寶寶已經吃飽了,就可以終止寶寶的吸吮。 **幫寶寶泡牛奶** 1.剛出生的寶寶可以使用『玻璃奶瓶』或『PPSU奶瓶』、『PES奶瓶』,PPSU、PES材質的奶瓶耐熱都可到180度,所以不管是用紫外線奶瓶消毒箱或是蒸氣消毒鍋都可以,玻璃奶瓶在消毒方面都是沒問題的,缺點是容易打破,所以在選購奶瓶時,都可以做為參考。 2.奶瓶餵奶時,須先準備一塊紗布巾圍住寶的胸前,然後再測試牛奶的溫度,牛奶的溫度保持在攝氏37~40度為佳,試溫的方法是將牛奶滴在手腕內側來做為判斷。 3.泡奶時,注意奶瓶蓋不要關太過緊,關太過緊氣體排不出來,是會造成寶寶脹氣,所以牛奶不會漏出關好為主, 餵奶時,注意將奶瓶傾斜45度,以免寶寶嗆奶,而牛奶必須充滿奶嘴,以防止寶寶吸入太多氣體而造成脹氣。 4.每次寶寶喝奶或母奶後,幫寶寶做拍背的動作,防止有吐奶與脹氣的情形。 方法1 1∼讓寶寶趴在照顧者的肩上。 2∼拍背時,照顧者應將手掌稍微弓起,拍背時,應從由下往上拍起。 方法2 1∼讓寶寶坐在照顧者的大腿上,照顧者的一手應環繞寶寶的頭、頸部,固定好寶寶,可以幫寶寶準備一個小圍巾,避免寶寶溢奶。 2∼其餘動作與上述的動作相同。 **幫寶寶包尿布** 1.為避免寶寶尿布疹,更換尿布之前,要注意寶寶屁屁乾燥。 2.幼兒尚未可以控制自己的大小便,拔拔麻麻要注意小朋友是否有尿濕或大便的情形,要隨時更換乾淨的尿布。 3.另外要特別提醒拔拔麻麻的,有些拔拔麻麻會等到小朋友的尿布全濕才更換,建議拔拔麻麻發現尿布濕時,就應該進行更換的動作。 4.若拔拔麻麻要使用濕紙巾,要注意紙巾成份,避免含有化學成份。 ******************************** 新生兒寶寶最重要的兩件生活大事,就是吃得夠及睡得好,新生兒的睡眠時間約有20個小時,不過,因為睡眠時間不固定,麻麻最好能跟著寶寶調整作息。 ******************************** 新生兒的體溫大約介於攝氏36.5度∼38度之間,如果超過攝氏38度或低於36.5度,應留意並就醫檢查,鼻腔及喉部尚未發育成熟,所以可能偶而發出「呼嚕嚕」的呼吸聲音,如果不影響餵食及造成溢奶問題,並未伴有其他的呼吸道症狀,拔拔麻麻不用太緊張,正常情況下可隨年齡增長而改善。

寶寶啼哭代表的7種語言

2008年03月11日
公開
41

寶寶啼哭代表的7種語言 新手父母最困擾的事,不外乎就是想了解寶寶心裡的想法!寶寶不會說話,卻能利用不同的動作、哭聲,來告訴媽咪:「她想要做什麼?」。本篇就要告訴您,如何依據寶寶不同的哭聲和動作,來判斷寶寶肚子餓、想便便、想撒嬌、生氣、想睡覺、身體不舒服、想打嗝的情緒表現。 我家的寶寶超愛哭?研究:正常啦! 根據國外文獻報告,約只有三成左右的嬰兒是較為安靜,不會有太多哭鬧,其他60∼70%都是愛哭寶寶,尤其約有二成是超級愛哭寶寶∼讓人緊張、不知所措。雖然不停地哄著、甚至抱著搖,也還是哭! 寶寶為什麼會哭? 為什麼寶寶這麼愛哭呢?三軍總醫院小兒科部主治醫師李春銘表示,對還不懂得說話的寶寶而言,「哭」是與生俱來的原始溝通方式。寶寶以哭聲來表達各種情緒和需求,家長應該耐心且細心觀察,藉由熟悉不同的哭聲所傳達的生理或心理需求訊息。 寶寶哭聲 透露7種情緒 情緒反應1:肚子餓 觀察要點 A 哭泣聲:類似發出「聶」的聲音。 B 寶寶的嘴巴會出現嚅動的感覺,感覺在吸吮什麼東西似的。 情緒反應2:媽咪,我便便了! 觀察要點 A 哭泣聲:類似發出「ㄟ」的聲音。 B 剛開始的哭聲很大,之後逐漸變小,全身躁動不安、扭來扭去,臉有點漲紅,表情有點像“正在用力”的樣子。 情緒反應3:想撒嬌 觀察要點 A 哭泣聲中伴隨著類似發出「啊」的聲音。 B 大人一接近、抱起寶寶時,寶寶就逐漸停止哭泣,露出笑容,如果大人一走遠,馬上又開始大哭。 情緒反應4:我正在生氣! 觀察要點 A 哭泣聲尖銳、臉部漲紅。 B 狂暴式的嚎啕大哭,可能還會出現握拳、蹬腿等肢體動作。 情緒反應5:媽咪,我想睡覺了…! 觀察要點 A 哭泣聲:哭聲類似「ㄡ啊」的聲音。 B 寶寶的手會開始揉眼睛、身體也會扭來扭去。 情緒反應6:想打嗝 觀察要點:發出類似「黑」的聲音。 情緒反應7:身體不舒服 觀察要點 A 哭泣聲:哭泣聲中帶有類似「ㄟ」的聲音。 B 哭泣當中,身體還會伴隨著發抖的狀況。 為什麼寶寶一到晚上就大哭不已? 楊文理醫師表示,初生嬰兒剛離開母體溫暖而舒適的子宮,要適應外界獨立的生活,常會有些暫時性的不適應感,因而容易在晚上啼哭,大部分的寶寶在長大一些後,夜晚啼哭的狀況便會逐漸改善。 不過,寶寶啼哭,也是嬰幼兒正常運動之一,哭泣本身並不會對寶寶的健康造成任何後遺症或是不良影響,家長反而得注意寶寶哭泣的原因,是否因為身體不適而發出的警訊。 哭泣代表的紅色警戒! 當寶寶哭鬧期間也出現了以下的症狀,可能代表寶寶身體不舒服,所發出的紅色警戒!這時候,還是建議您趕緊帶著寶寶讓醫師檢查吧! 1. 持續性的呻吟,長達數小時的呻吟和微弱的哭聲。 2. 尖銳刺耳的哭聲。 3. 出現綠色或黃色的嘔吐物時。 4. 排便習慣改變,譬如出現拉肚子或是大便中有血、便秘的時候。 5. 餵食中,寶寶不停地扭動身體表情出現扭曲,寶寶即使吃飽,還是繼續哭鬧。 6. 體溫異常,譬如體溫高於38℃或是低於36℃。 7. 寶寶的情緒出現持續性的焦躁不安。 8. 昏睡,譬如睡眠時間將近於平常的兩倍。 9. 囟門隆起。 結語 因為寶寶的個性不同,各家安撫的手法也會各有妙招!畢竟想瞭解寶寶的語言,還是得下功夫好好研究一番呢!多點耐心和包容,您也可以聽懂寶寶的語言,讓寶寶更愛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