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芊芊&小可の馬迷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投桃報李

2010年10月23日
公開
44

話說芊芊從開始念康乃薾後, 陸續帶過一些其他小朋友的物品回家, 包括枕頭(大家的看起來雖然都一樣,但要拆下枕頭套換洗時,發現枕頭套的拉鍊隙縫有寫上CHEN這樣的字樣@@")、湯匙(上面沒有貼芊芊的姓名貼)、奶嘴(暑假托育課不知哪個baby的?)、畫畫作業(馬迷一看就覺得那不是芊芊畫的,線條畫得很工整,跟芊芊的鬼畫符不一樣,果然上面寫NO.2,芊芊是NO.1,NO.2是隔壁的睿睿)...等。 昨天回家後, 馬迷照例檢查書包順便拿便當盒出來洗, 一打開書包真是嚇了馬迷一大跳, 映入眼簾的居然是一包"源興診所"的藥包, 馬迷一看就知道那不是我們家芊芊的物品, 果然藥包上寫的主人的名字--Jason。 馬迷看了ㄧ下Jason的藥水, 看起來應該至少還有一至兩天份的量, 而且也到了晚餐後該用藥的時間了, 馬迷馬上打電話到康乃薾家服部, 但七點鐘左右Anita老師早已下課, 馬迷描述情形後請他們通知Jason家長, 並轉告可以留下我的手機給Jason馬迷, 若需要用藥可以跟我聯繫。 掛上電話後, 馬迷實在不是很相信康乃薾家服的效率, 於是想到之前有跟Jason馬迷通過e-mail, 也可以在BBH上留言給她。 三管齊下之後, 馬迷放心的帶著芊芊到BBC去接小可下課。 果然在BBC就接到Jason馬迷的電話, 雖然Jason馬迷說可以出來跟我們拿藥, 但我們ㄧ家大小等會兒就要到源興報到, 看完診也不知幾點了。 既然我們車都開出來, 乾脆一點兒車程的距離就直接「送貨到府」好了, 反正平常馬迷開娃娃車也開慣了, 當做看完醫生載兩個小的出去兜兜風, 一路上芊芊知道要到Jason家還很興奮哩。 當然到源興看診都是要到隔壁的藥局領藥, 而挑玩具當作乖乖看診的獎勵是ㄧ定要做的, 這次芊芊幫自己與小可都挑了禮物, 臨走還不忘拿了三包棉花糖(因為3包100元)。 在車上芊芊就一邊碎碎唸說: 一包pink的給芊芊、一包pink的給羅小慈、一包blue的Jason, (原來芊芊這麼小就知道到別人家裡拜訪該帶伴手禮嗎?) 接著繼續告訴馬迷:『我還要告訴Jason說:醫生叔叔說咳嗽的小朋友不能吃甜的,要等咳嗽好才能吃,不然咳嗽會更嚴重!』 哈哈哈!這是馬迷剛剛告訴妳的吧! 從診所到Jason家不過10分鐘的車程, 這還包括馬迷找路的時間, 不過因為距離nono阿姨家不遠, 所以都還是馬迷認識的路, 找起來很容易。 Jason的馬迷在我們到達約五分鐘後就下樓了, (這位太太換衣服的速度也真快) 手上拎著一大紙袋的神秘禮物跟我們交換Jason的藥袋, 雖然盛情的邀約我們上樓玩玩, 但小可在打完預防針大哭一場之後已經電力耗盡在安全座椅中呼呼大睡, 而且芊芊隔天還要上課, 所以我們寒喧幾句就直接驅車離開。 回家之後芊芊迫不及待的打開那袋神秘禮物, 哇! 真是豐盛的零食包啊! 這哪是Jason馬迷所謂的一些小零食, 根本就是ㄧ大堆吧, 雖然平時芊芊在學校跟Jason分享過一些糖果餅乾的, 但這也太超值啦! 仔細看看這些Jason平常吃的所謂零食, 其實都還蠻營養的, 原來人家都是這樣在養小孩, 難怪可以長的高又壯, 想想馬迷平常餵芊芊的零食好像相較之下都變成垃圾食物了, 以後要責怪芊芊不吃飯、長不胖之前, 好像也應該先檢討自己到底是買了些什麼零食打發她。>

萬聖節糖果分享

2010年10月21日
公開
53

馬迷對現在幼稚園辦理萬聖節活動的第一印象, 是兩年前來自於芊芊在BBC的畢業學長亨亨就讀的幼稚園活動, 當時看到亨亨把拔為了配合學校的活動, 費心的製作海綿寶寶造型道具, 真是嚇壞馬迷了, 心想, 希望芊芊可以永遠不要去唸幼稚園幫我找功課了! 那樣的陰影其實一直存在馬迷的心中, 很害怕有一天也得年年幫小孩製作那些繁瑣的道具。 雖然馬迷小時候在班上也是每年都負責製作壁報跟佈置教室, 但馬迷已經脫離那樣的年代很久哩! 所以當馬迷在芊芊的家庭聯絡簿上看到Anita老師已經貼心的幫所有的小朋友製作好糖果袋, 家長只需提供家裏不用的紙袋跟準備班上18位小朋友的糖果時, 馬迷真是喜出望外, 尤其是老師表示, 連treat or trick的妝扮服裝都不需家長準備時, 馬迷更是一掃心中多年的陰霾, 原來萬聖節家長也是可以輕鬆平安度過滴。^^ 之前在BBH爬文時就看過有人抨擊康乃薾每逢節慶都要小朋友準備多份(全班人數)的禮物或糖果去學校交換, 為什麼不能只準備一份就好? 但現在實際碰上了, 18份包裝糖果, 馬迷選了芊芊喜歡的M & M 三角包裝巧克力、Hi-Q軟糖跟一款不知名的糖果, 共三種各18份, 其實也不費事。 比起要盛裝幫小孩打扮這樣的頭路, 準備糖果馬迷已經覺得很仁慈了。 原本馬迷還上網採購了18個小禮物, 後來跟樓上的鄰居馬迷(兩個小朋友也就讀康乃薾)交談之後, 決定把它們拿來當成聖誕節的交換禮物好了, 因為聖誕節還有一次交換禮物的活動。 這下子今年的交換禮物、糖果全都備齊了, 真令人鬆了一口氣!

芊芊被狂揍

2010年10月19日
公開
24

芊芊居然又被把拔狂電了! 難得返台的把拔怎麼會捨得狂揍芊芊呢? 話說活潑好動的芊芊平常就喜歡在家裡面奔來跑去、爬上爬下, 一下子跳沙發、一下子鑽到餐桌底下, 雖然馬迷常常告誡她不能在家亂亂跑, 但芊芊最怕的把拔離開台灣後, 馬迷的話對芊芊就像耳邊風一樣, 根本沒在怕的啦! 其實前幾天芊芊才因為在家裡面狂奔, 不小心被弟弟的小刺球絆倒撞擊到小肚皮, 那時芊芊手上正拿著當天穿髒的制服要丟到洗衣籃去, 所以跌倒時肚皮直接撞擊到拋光石英磚的地面, 可憐都是排骨酥的芊芊當場掉下豆大的淚珠, 痛得眼淚都滾下來了。 雖然芊芊常常因為亂跑而跌倒受傷, 但總是改不了。 這天芊芊又在家不長眼的亂亂跑, 迎面就撞上了搖頭晃腦的小可, 身高矮芊芊一大截的小可不敵姊姊的衝撞, 直接往後躺平, 小腦袋瓜當然砰的一聲又撞擊到地板。 把拔聽到小可狂哭的聲音從書房跑出來, 發現芊芊闖禍後, 二話不說直接把芊芊抓起來狂打屁股, 一邊打還一邊責備芊芊要害死小可弟, 並恐嚇芊芊下次再撞倒弟弟就要打斷她的腿。 馬迷為了這件事情又跟把拔起衝突, 因為把拔一直強調芊芊「撞倒弟弟」讓馬迷覺得根本模糊了焦點。 雖然把拔是因為擔心弟弟之前後腦撞傷會引起二次傷害, 但馬迷並不認同把拔對芊芊這樣的說法, 弟弟會被撞倒是起因於芊芊喜歡在家奔跑的習慣, 所以在家狂奔就是不對, 不管撞倒了誰, 就算今天沒有撞倒弟弟, 也可能撞倒其他物品、其他人或是像前幾天一樣跌傷自己, 把拔如果把焦點放在小可, 芊芊不但會覺得是小可害她被打, 也不會認知到自己犯了最大的錯誤是「因為亂亂跑」才撞倒弟弟。 晚上睡覺前把拔問芊芊今天為什麼被揍, 芊芊果然說因為她撞倒了可弟, 可弟痛痛會死掉。 雖然後來把拔採納馬迷建議跟芊芊做了補救說明, 但芊芊在被責罵第一時間已經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 看來還需要跟她多溝通幾次才行。 不過把拔為了他狂打芊芊的不守信行為跟芊芊道歉時, (把拔之前曾承諾過以後不會再打她了,芊芊一直記很牢) 芊芊居然跟把拔說沒關係, 可見芊芊還是很愛小時候常狂打他的把拔, 完全不計前嫌, 晚上睡覺時還是緊緊捱著把拔睡覺哩, 人家果然是前世的情人沒錯.........

小氣鬼轉性

2010年10月15日
公開
11

每週一是芊芊班上的玩具分享日、週三是故事書分享日, 故事書分享日只要讓芊芊自己挑本喜歡的書帶到學校跟同學分享, 很容易打發。 (不過最近老師希望能帶英文書,待我們家有限的英文書都run過一次後,馬迷就要開始添購英文書了,家裡的英文書都是布書) 但玩具分享日就傷腦筋了, 芊芊的玩具雖然多到和室都快塞爆, 但普遍都很大型, 中小型的雖然也有, 但屬於電子類的她都不是很愛帶去學校, 我想原因是有次她帶了一台Dora電腦遊戲機, 回家後她說差點被同學摔壞掉。 像最近家樂福一樓擺了一台打地鼠機器, 芊芊每次都說想玩, 於是馬迷就買了一組打地鼠玩具(也是中大型玩具), 玩具日時問她要不要帶去分享, (打地鼠玩具的墊子可以摺疊方便攜帶) 她居然捨不得, 只說要帶7-11買的掌上型打地鼠機。 上次問她要不要帶美少女模型玩具到學校分享, 她也說不要, 還說萬一被玩壞了怎麼辦? 馬迷告訴她模型玩具不會被玩壞啦, 而且也很耐摔(其實也很耐咬--小可弟可以作證), 如果她放在家裡沒帶去學校, 那同學就不知道她有這麼棒的美少女玩具耶! 她考慮並遲疑了一下, 最後還是決定一個也不帶去(雖然她已經蒐集了三個了)。 以前馬迷一直覺得芊芊是大方的小孩, 在BBC時, 玩具也很樂意跟好朋友分享。 不知何時居然變得如此小氣。 不過就在最近愛上了綸綸哥哥的妹妹--米米之後, 馬迷發現芊芊轉性了, 這幾天穿上了心愛的裙子或是鞋子, 芊芊都會說:這件衣服五歲我就不能穿了,要給米米!(還會補上一句)因為我喜歡米米! 真是太神奇了! 要不是芊芊轉性, 就是芊芊真的很愛米米。 以前芊芊小時候那些美美又貴珊珊的衣服, 馬迷會把部份整理出來送給BBC的春義阿姨, 她們家正好有妹妹可以穿。 有些馬迷會保留起來看看以後nono阿姨或是舅舅有沒有機會生個寶寶來穿。 沒想到現在芊芊已經會想支配自己的衣服了, 看來那天馬迷要是不撥空整理一些衣服給米米, 說不定芊芊還會生氣哩!@@"

腸胃炎

2010年10月14日
公開
41

昨天停止喝ㄋㄟㄋㄟ一天後, 小可沒有再出現拉肚子的情況。 睡前試著給小可100C.C.的半奶再睡覺, 竟也一夜相安無事, 沒有再水便。 早上起床觀察小可沒有異狀, 加上看到芊芊姊姊喝ㄋㄟㄋㄟ的貪吃相, 馬迷又讓小可喝了120C.C.的2/3奶。 果然人不能貪心, 這次小可喝下ㄋㄟㄋㄟ約十幾分鐘後, 以噴射狀把剛喝下的ㄋㄟㄋㄟ全數餵給了手邊的學步推車。 被自己嘔吐物嚇到的小可坐在地上哇哇大哭, 馬迷眼看再過五分鐘姊姊的校車就到樓下了, 只好趕緊把小可抓到浴缸, 迅速的換上乾淨的衣物, 再拿出"好神拖"胡亂先把地板抹一下, 免得嘔吐物又被芊芊踩得到處都是腳印。 (還好明天鐘點佣人就會來打掃了) 把小可跟芊芊送出門後, 馬迷直接到學校完成計劃案的結案報告, 下午接到婷婷阿姨的來電, 雖然中午只給小可吃稀飯, 但仍然出現嘔吐的形況, 而且又是以噴射狀吐出食物, 婷婷阿姨建議馬迷帶小可到傅仁良診所就醫, 因為那裡有超音波設備。 小可在傅仁良是初診, 晚上馬迷先去幫小可掛號、送芊芊去水晶老師家畫畫, 然後接小可去就診。 第一次照腹部超音波的小可表現的非常冷靜, 乖乖的讓醫生阿姨照完超音波, 完全不吵不鬧。 醫生說小可是腸胃炎, 腹部還有很多水便尚未排出, 所以不開止瀉的藥讓水便先排出來, 至於嘔吐的部份會先開一些腸胃藥、益生菌、消脹氣的藥, 先禁油禁甜(含水果), 若可完全吃副食品(稀飯)的話就先不給ㄋㄟㄋㄟ, 真的需要ㄋㄟㄋㄟ也只能給半奶, 但不建議為了防止拉與吐就不給飲食, 怕這麼小的小朋友不進食會脫水。 說到脫水讓馬迷想起芊芊兩歲時就是因為腸胃炎住院, 無巧不巧也是這個時節, 那時芊芊吃啥吐啥, 連藥藥都無法下肚, 只能選擇打點滴住院預防芊芊脫水。 還好小可現在的精神狀況與食慾都很好, 除了出現腸胃炎的症狀之外, 一切無恙, 原本也懷疑會不會是感染輪狀病毒(就跟當年也懷疑過芊芊一樣), 但醫生認為是單純的腸胃炎。 醫生說腸胃炎短則三五天, 長則一週到十天左右才會完全恢復, 而且嘔吐物、排泄物、口水等都有傳染性, 這下子還要隔離芊芊跟小可, 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務嘛!>

我丟你找

2010年10月11日
公開
23

小可自從一歲後, 模仿能力變得很強, 不論是姐姐的舉動或是馬迷的動作他都馬上學。 聽到姐姐大笑, 管他三七二十一, 先跟著傻笑再說; 看到姐姐ㄌㄨ塑膠椅子(真是壞示範@@"), 馬上拿著另ㄧ隻塑膠椅子開始跟著ㄌㄨ; 姐姐拿起玩具吹出聲音, 小可馬上跟著試吹。 有時小可會悄悄的先觀察大人或姐姐的舉動, 等到時機成熟或有能力時就伺機而動。 最近BBC的阿姨跟馬迷都發現小可很喜歡去玩垃圾桶, 尤其是蓋子可翻動的那種垃圾桶。 當然要感謝BBC的阿姨辛苦的教導小可, 小可現在對於一些簡單的詞彙跟指令已經可以聽得懂, 例如: 當馬迷問:小可,你的嘴嘴呢? 小可會馬上東張西望的探看自己的奶嘴又被自己丟到哪裡去。 馬迷問小可:ㄉㄟˇㄉㄟˊ呢? 小可會開始去找自己的大眼蛙水杯。 當馬迷說:「小可!No!No!」時, 小可會馬上停下手邊正在做的壞事(玩垃圾桶蓋或是拉電源線), 然後露出一臉無辜相的望著馬迷。 週末吃副食品時, 馬迷到處找小可的大眼蛙水杯, 問了小可只見他全家到處遊走也沒像上次一樣在球屋裡撈出自己的水杯。 正當馬迷絕望時, 突然靈光乍現, 想起前ㄧ天晚上, 小可在馬迷把垃圾丟進垃圾桶後, 立刻學馬迷把姊姊的畫畫筆也丟進垃圾桶中。 於是馬上去翻客廳的垃圾桶, 果然, 可憐的大眼蛙水杯已經被淹沒在垃圾堆中了! 我說小可ㄚ! 現在是玩膩了你丟我撿這種苦力型的遊戲, 開始要馬迷腦力激盪玩進階的你丟我找嗎?!

芊芊又開始咳嗽

2010年10月09日
公開
23

芊芊的感冒藥沒停多久, 又開始出現咳嗽、流鼻水跟輕微發燒(37.8度)的現象, 早上又帶著芊芊到診所報到, 寶貝吃了藥開始嗜睡, 而且心情不美麗又無精打采, 變得特別黏人。 晚上馬迷趁著外婆哄弟弟先睡覺後, 撥時間陪芊芊操作巧虎教具書, 動動剪刀、黏黏膠水之後, (這些都是芊芊最近最愛的操作) 還外加兩個故事, 寶貝才覺得開心一些。 馬迷陪芊芊看巧虎DVD並邊哄她用餐時, 芊芊說她好喜歡弟弟睡覺時, 馬迷只陪她一個人。 馬迷問芊芊為什麼呢? 芊芊不喜歡弟弟嗎? 芊芊說:因為弟弟都會來拿東西,所以馬迷都不能陪芊芊看巧虎的書。 原本芊芊四歲之後, 馬迷有點考慮要暫停訂閱芊芊的巧虎, (我們家不但訂了芊芊的巧虎、還有小可的巧虎、芊芊英文版的巧虎....) 因為馬迷知道如果沒有大人的陪伴, 芊芊是無法自己完成那些巧虎書本上的操作, 如果只是看看每期的DVD而沒有配合書本的操作, 那對小朋友的學習就大打折扣, 而且只是要燒錄DVD那還不容易嗎? 但芊芊其實很喜歡那些巧虎的教具與每期的書本操作, 每次巧虎寄來, 她都很期待馬迷陪她一起做練習。 把拔也覺得每個月400元的巧虎, 就算當成幫小孩子買教具也值得, 於是, 又打消暫停訂閱的念頭。 只是現在要撥出時間陪芊芊操作教具真是愈來愈困難, 每天晚上回家, 料理完芊芊吃飯、洗澡, 小可吃一餐副食品、喝ㄋㄟㄋㄟ, 還要看看芊芊有沒有學校作業要複習..... 要趕在每晚九點前上床還得說故事, 時間真的很窘迫。 馬迷只能盡量利用外婆有來新竹的週末, 找時間跟芊芊一起操作巧虎書本。 每個月一期的書與教具, 希望都能按照進度消化完才好。

馬迷蕁麻疹

2010年10月06日
公開
51

昨晚馬迷一夜沒睡, 因為渾身發癢出現蚊子叮了一般的腫塊, 天一亮送走兩個寶貝後, 馬上到皮膚科等開門。 醫生看到馬迷連耳朵都紅到腫起來, 馬上判定是"蕁麻疹"。 天ㄚ! 馬迷從小到大, 從來也沒有什麼皮膚過敏現象, 除了十年前開始出現脂漏性皮膚炎之外, 從沒對什麼海鮮蝦貝類過敏, 實在不知為什麼會得到蕁麻疹? 醫生簡單說明蕁麻疹的成因, 並先幫馬迷打了針還配了口服藥及外用藥膏, 叮嚀口服藥會引起嗜睡, 要避免長途開車。 聽完醫生的解釋, 只祈禱這次的蕁麻疹是單一症狀, 不要形成慢性蕁麻疹才好ㄚ! 因為一夜未眠, 馬迷下午兩點決定先睡個午覺, 以免晚上沒體力獨自應付兩個寶貝, 沒想到四點多的鬧鐘響起時, 居然只叫醒了馬迷的一根手指頭, 等到馬迷一覺醒來, 鬧鐘上的指針已經六點了! 馬上從床上跳起來的馬迷迅速的更衣刷牙衝到地下室去開車, 因為芊芊從沒有拖到這麼晚離開學校過, (這個時候真的很慶幸學校離家這麼近) 等馬迷在6:15終於趕到校門口時, 看到芊芊的導師Anita坐在櫃檯服務家長, 並廣播芊芊回家。 芊芊看到馬迷似乎不覺有異, 還說剛剛在圖書館聽老師說故事、玩玩具, 完全沒發現今天踏出校門時天都黑黑了。 Anita老師因為可以親自交接芊芊, 還跟馬迷說了寶貝今天在校的表現, 老師說最近芊芊吃飯的速度進步很多, 已經很少最後一名了呢。^^ 回家爬文查了一下何謂蕁麻疹, 果然是來得快去得也快的疾病, 早上在診所打了針之後, 回到家還沒吃藥, 搔癢的症狀就已經解除, 下午不但能好好安眠, 還差點睡過頭來不及接小孩哩。@@"

來無影去無蹤的蕁麻疹

2010年10月05日
公開
50

高雄醫學大學 皮膚科 鄭詩宗主治醫師  蕁麻疹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病,會使病人的皮膚出現極癢的膨疹,有如蚊子叮了一般的腫塊,雖可自行消退,但常反覆發生,來去有如風一般,故又俗稱「風疹」。它可發生在任何年齡,約百分之二十的人終其一生至少有一次蕁麻疹的經驗。這樣的皮膚腫塊……是因為皮膚內的血管擴張並且通透性增加所造成的。有時這現象位於較深層部位的血管時,皮膚的腫脹會加厚,又稱「血管神經性水腫」,常見於嘴唇、眼皮和手腳掌。如不幸發生於喉嚨,病人可能會有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可危及生命。  一般說來,蕁麻疹可分成急性和慢性兩種。以急性的佔大多數,引起的原因相當多,較常見的是因為某些人的體質特殊,體內的免疫系統對外界的一些特定物質產生過敏反應;當這些人吃到、吸進或接觸到這些特定物質時,皮膚就會因過敏反應使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而發生蕁麻疹。這些特定物質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過敏原」。可引起蕁麻疹的過敏原很多,最常見的是食物和藥物,其它如花粉、灰塵、蟲咬、寵物毛髮及皮屑或黴菌等都可以使特殊體質的人產生蕁麻疹,其它少見的原因還包括有寄生蟲、細菌、病毒的感染或一些內在疾病如膠原病、惡性腫瘤等都可能引起蕁麻疹。對於急性蕁麻疹者,即使找不到原因,病情經治療後,大部份的人也會在數天或數週後痊癒。  如果發作的時間持續超過六星期就稱作「慢性蕁麻疹」,病情可能持續數月或數年,另外,有的人則是隔一段時間就反覆發作一次,帶給病人相當大的困擾。醫師與病人也都很希望找到病因,可惜,有超過百分之七十的慢性蕁麻疹是找不到原因的,能找得到原因的在致病的誘因去除後,蕁麻疹很快就會消失。對於慢性蕁麻疹,曾經有人用皮膚過敏試驗幫忙,結果並不理想。若於病史中無法找到線索,而病情經治療後又無法改善時,則須做一些檢查,包括CBC、 total eosinophil count、IgE、ESR、肝功能等,看看是否有其他的問題,臨床上有時發現一些無症狀的感染,如齲齒、泌尿道發炎、陰道炎、肝炎或消化道潰瘍、腳癬等,經治療後,長期的慢性蕁麻疹也因此痊癒。  如有懷疑蕁麻疹是由日常飲食所引起的,則可將發病前一、二天內所吃的食物記錄起來,多觀察幾次,再做嚴格的食物控制,先食用簡單的固定食譜,經兩三週無症狀發生時,再逐漸添加一種食物,若沒有症狀出現,則表示所添加的食物並非引起此病人發生蕁麻疹的原因,再依此方式繼續添加其他食物,觀察至蕁麻疹再出現時,表示過敏原就可能在其中。以上的方法,實施起來相當費時,須要很細心、耐心才能找到過敏的食物,但也是唯一最正確找到食物中過敏原的方法  另外,有些特殊的蕁麻疹是與上述日常過敏原較無關係的,如部份的人在運動、流汗、高溫的環境、情緒緊張、洗熱水澡時會出現蕁麻疹,這種蕁麻疹被稱為「膽素型蕁麻疹」;而「皮膚劃紋症」則是在搔抓或劃過的地方會浮腫起來產生蕁麻疹;冷、熱、陽光、局部的皮膚的壓迫也可使某些特異體質的人產生蕁麻疹。  蕁麻疹不會傳染,治療最重要的是儘量找出原因,除去原因,才是治本的方法。治療蕁麻疹最常使用的藥物為口服抗組織胺劑,在控制病情而長期服用下還算是一個相當安全又有效的藥物,如產生耐藥性,再更換其它種類之抗組織胺劑即可。在急性、病情嚴重時可給予些副腎皮質素,但不可長期使用,亦不可用於慢性蕁麻疹患者。而慢性蕁麻疹治療原則,除盡可能找出可能的原因而去除之外,則是使用使蕁麻疹症狀減至最輕之最低劑量的抗組織胺劑。  蕁麻疹患者日常生活應注意的事項亦如其它皮膚病的病人,還是以避免菸、酒、辛辣刺激性及不新鮮的食物為宜。亦當避免其它會使蕁麻疹惡化的因素如搔抓、洗熱水澡、緊身衣褲、戴項鍊、激烈運動、冷天吹電暖器致皮膚乾燥等。患者如能確實做到,皮膚之不適,應可獲得最大之改善。 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8705/3595.htm .................................................................................... 劉思楨、許永川皮膚科附設醫學美容中心 蕁麻疹是一種很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它會在皮膚出現形狀不規則、大小不一、非常癢的塊狀浮腫,即俗稱的「風疹塊」。這些風疹塊大部分是全身性的,但也可能只出現在身體的幾個部位,每個部位的風疹塊通常在數個小時內就會消失,但是在其他部位又會有新的風疹塊不斷產生。 大多數的蕁麻疹為急性發作,通常在數在到一、兩個星期就會消失。但如果反覆發作超過六星期以上,則稱為「慢性」蕁麻疹,臨床上,有些慢性蕁麻疹會持續長達數月至數年之久。 一、常見引起蕁麻疹的原因: 1. 食物:海鮮、發酵食品、含人工添加食品〈如:罐頭、合成飲料、零食、泡麵〉、堅果類食品、含咖啡因食品、酒類、芒果、草莓、葡萄柚、蛋、牛奶、香菇、竹筍。 2. 藥物:所有藥品皆有可能,較常見者為止痛劑〈如:阿斯匹靈〉、抗生素等。 3. 感染:慢性蛀牙、牙周病、鼻竇炎、感冒、泌尿道感染、B型或C型肝炎、腸道寄生蟲感染。 4. 吸入物:花粉、黴菌孢子、粉塵、動物毛髮。 5. 內分泌:甲狀腺功能異常、自體免疫疾病。 6. 物理性:搔抓、陽光、溫度、壓力、運動、水 二、蕁麻疹的預防 1. 避免攝食容易引發蕁麻疹的食物,慢性患者應記錄飲食日記及蕁麻疹發作的時間與程度,以找出可能的食物過敏原。 2. 如曾因服藥而引起蕁麻疹,應詢問醫師,將可疑之藥物品稱記下,看病時先告知醫師可能會過敏的藥物。 3. 注意身體若有慢性發炎或感染之跡象〈如:牙痛、感冒症狀、小便灼熱感、腸胃不適〉,應儘速就醫治療。 4. 對花粉過敏者,不要種花、插花;對毛髮過敏者,不要飼養小動物;避免到灰塵和煙霧多的地方;並隨時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 三、蕁麻疹的治療及護理 1. 應遵從醫師指示,按時服藥,不可因病情稍有改善即擅自停藥。但有時候較嚴重的蕁麻疹,無法在一、兩天內完全控制病情,這時仍要耐心繼續服藥並按時回診。 2. 對於皮膚的搔癢,可使用醫師給予之外用止癢劑擦拭,或局部冷敷以達到止癢的效果。 3. 洗澡可使用香皂或沐浴乳,但水溫不要太高。 4. 剪短指甲,避免搔抓,以免皮膚損傷。 5. 不要使用酒精擦拭,因酒精會使血管擴張而加重病情。 http://www.skinclinic.com.tw/urticaria.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