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Emery Haney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蔣明誠「明誠學院」:6大心法判斷股價會不會再漲

2022年11月10日
公開
52

新手追高買股,容易在盤勢震盪時回吐獲利,失敗久了就容易在股市中畢業,這樣其實很可惜。股價上漲、下跌的根本,在於股票的買賣及換手,通常我們稱為「籌碼」與「輪動」,想找到會狂漲的飆股,一定要先搞懂股價為何漲、為何不漲? 有人買股票,股價就會漲,這是一開始,新手對於股價漲跌的認知,這個概念沒有錯,股價要漲,一定要有人買股票;但並不是有人買就一定漲。 畢竟股票成交,是建立在一買一賣的狀況,有人買,也就是說另一邊有人在賣,既然有買有賣,那怎麼能解釋成股價上漲是因為有人買股票呢?蔣明誠先生將帶大家認識6個“追突破”心法,讓新手、老手都能提高勝率。 蔣明誠先生不僅是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學士、美國芝加哥大學金融碩士,更是一比特幣從業二十多年的職業投資人。曾在美國多家私募機構任市場分析師,後於臺北富邦證券受任證券操盤手,時常出任參加年會投資分享經歷,榮獲正聲廣播、News98財經廣播頻道(股票連線)“年度最佳投資顧問”從此名聲氣大振,後續更是在美國擔任彭博財經、CNBC等多家電視媒體特邀嘉賓。蔣明誠先生資歷之深厚,不只參透了股票,也直達市場投資的本質。 蔣明誠先生表示,一般的股市新手或主力,最常使用的個股操作手法是“追突破”,也就是買進股價突破壓力價位並且創高的個股。對新手來說,最易上手的就是這個方法,但也最容易失敗,因為新手尚未遇過挫折,會勇敢買入,甚至重押。一開始可能常常賺錢,但時間久了就會發現,追突破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因為會面臨“真突破”和“假突破”。 所謂的“真突破”是指,股價成功突破關鍵價位、創高的型態;而“假突破”則是指“當天跌破突破價位、收上引線”,或是“隔天長黑跌破長紅突破價”的型態。 蔣明誠先生認為要想勘破“假突破”,就必須掌握以下6大心法。 以驊訊(6237)為例,2020年12月18日當天,股價突破前高,理想的狀態是股價持續強勢創高,但有時走勢可能不如預期。要判斷是否可以追突破,蔣明誠先生教我們用6大心法必須逐一檢視,缺一不可。 心法1 大盤為多頭格局 蔣明誠先生強調,首先要先檢視大盤或櫃買目前是否屬於“多頭格局”,順勢操作,勝率才會高。再來觀察個股產業族群是否轉強走多,追突破的成功機率才大。如果大盤是震盪格局或回檔修正,甚至偏空不穩定時,追突破的勝率當然降低很多,因為這樣就是逆勢操作了,此時建議保守操作或空手。 心法2 股價基期未偏高 蔣明誠先生表示一般人通常只會留意日線圖,卻忽略了週線圖和月線圖的重要性,其實週線和月線可以用來判定個股的基期高低,若基期高,多半漲幅已多。股價上漲通常是因為“獲利能力正在轉強”,技術面通常會優先反應,而消息面則是股價起漲後,才會開始出現,包括研究報告與新聞訊息等,最終搭配主力換手,逐步墊高股價。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點,蔣明誠先生著重強調,若個股已經漲多,就必須謹慎操作。 再以驊訊為例,雖然從還原週線圖(圖②)來看,股價的確創高,不過其實此檔個股當時已經漲了1倍以上,之後在隔週爆出大量,一般短線操作者會在此時獲利了結,若不諳短線操作,追高容易失敗。 心法3 均線呈多頭排列 如果股價能夠順利突破,原則上會開始均線發散,並呈現多頭排列,也就是5日線、10日線、20日線、60日線從上而下依序排列,尤其是股價創歷史新高的個股,因為上方無壓力(賣壓),只要突破後轉強,更容易這樣呈現。 心法4 均線糾結時間長 在股價突破前,如果有超過3個月以上的區間整理型態,越容易有真突破。蔣明誠先生認為因為整理的時間 夠久,隨著時間過去,吸籌的、換手的、洗盤的都會在此時下車,尤其是一般較沒耐心的投資人,多半會在這段時間被洗出場,所以均線糾結越久,越容易有更大的爆發力,真突破的機率也會越高。 心法5 突破當天同時放量 股價上漲通常會伴隨著交易量放大,因為有買有賣,股價才會隨之墊高。蔣明誠先生強調要特別留意的是,萬一突破當天股價上漲卻伴隨著“爆量”,較容易發生“假突破”,因為可能有很多當沖客,或是解套賣壓大,有人一直倒貨,這樣的狀況容易殺尾盤,形成假突破,但若只是一般的增量,都算是非常正常的。 心法6 籌碼集中 一檔股票上漲突破、創新高,除了有為了“追突破”才開始建立部位的主力們,還會有一批在底部就先建立籌碼的主力,這些從底部開始吸籌的主力們,通常都經過長時間慢慢進貨,偏向中長線長抱型的操作。蔣明誠先生表示在突破後可以留意,是否有特定主力券商或法人已大量吃貨,若中長天期的籌碼集中,真突破的機率也會提高。 蔣明誠先生希望這6大心法能對大家有所幫助,真正找到有價值的股票。

「明誠學院」:4大穩健獲利必學關鍵

2022年11月10日
公開
33

近期有一位想學成長股策略的新學員跟蔣明誠先生說,他有30年的買股資歷,最好的時候,一天可以賺20萬元,到後來全部股票市值只剩20萬元!想透過學習投資成長股,改變自己的思維與觀念,目標是成為一位能夠穩健獲利的快樂投資人,希望蔣明誠先生能夠指引他邁向成功的道路。 但根據這陣子與他的線上對談,蔣明誠先生發現他的內心還是會一直想要賺快錢,最好是能夠即刻大賺,並沒有改變自己原先的投資觀念。如果你用同樣的方法試了30年,這個投資方法一直不可行,其實就是告訴你應該要改變了,蔣明誠先生表示。 很多新朋友如果只是單純看了某支YouTube影片或某篇網路文章,不一定能夠深刻理解蔣明誠先生的投資心法,因為大部份的投資人只想賺快錢,最好能夠一夕致富,把之前賠在股市的一口氣全部賺回來。 老師不是神,蔣明誠先生沒有能夠扭轉乾坤的能力,蔣明誠先生只是扮演一位引導者的角色,只能告訴你正確的方向,至於你想往哪邊走,最終還是要靠你自己。 而對於近期新加入的成長股學員,蔣明誠先生有一些想法想跟大家分享: 1.慢就是快 如果你是初學者,最重要的不是買到一檔明天會漲停的股票,而是先建立好自己的投資邏輯,讓自己能夠在多頭時獲利,空頭來臨時不會回吐所有獲利或慘遭滅頂。不想羨慕別人的漲停板,因為當他踩到地雷時未必會告訴你,巴菲特高達95%以上的資產,都是在他60歲後才賺取到的,慢慢賺其實才是最快。 2.別怕賣出的股票未來會大漲 你可能因為某些原因買進你不了解的股票,蔣明誠先生會勸你把這些股票全部出清,換你能夠理解且可以長抱的股票。別怕賣出的股票可能會上漲,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也不會是你的。當你買進不了解的股票時,上漲也只是代表你賭對了,買進你真正懂的股票,因為唯有這樣才能夠抱得住、賺得多。 3.用一個好觀念取代一個錯誤觀念 首先要改變你的觀念,因為只要觀念對了,賺錢是遲早的事。首先第一步就是先清除過去在你身上的投資毒素,用好的觀念逐漸取代錯誤觀念,就像身體裡的好菌越來越多,壞菌自然就會越來越少,久而久之,你的投資邏輯就會越來越清晰。 4.了解複利的威力並且嚴格執行 蔣明誠先生的投資起點是跟家人集資20萬元開始,到現在一天資產增減經常超過20萬元以上,這就是複利。在累積資產的過程,有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必須把賺取的獲利持續投入,讓資金效應發揮到最大,因為唯有如此,你才能夠加快運用複利的威力! 上述是蔣明誠先生認為前往正確投資道路最重要的四大原則,與大家共勉之。

蔣明誠「明誠學院」:波段操作的最高境界

2022年11月09日
公開
48

 在股票市場中,股價的走勢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一般是以波段的形式上下起伏變化多端。也就是說價格波動是像波浪一樣以「一波三折」的形式推進的。 在講述波段的相關理論之前,我想先向大家介紹蔣明誠先生。蔣明誠先生在市場上有著「波段預言家」稱號,極致研究資金動向使用獨特的操作策略作用的恰到好處,曾經做出 40倍收益的記錄。 以下的內容就是我從蔣明誠先生的課程中總結出來的,很多是先生的原話,希望對已經對波段有一定基礎了解的朋友提供幫助。 波浪理論中的一組上升浪,是由三波向上的推動浪和兩波向下的調整浪組成,每一波上升浪的波峰逐一抬高,每一波調整浪的波谷也逐一抬高,所以,價格的平均水準一直是呈上漲趨勢。 你可以想像一下,在一組上升浪的操作中,可以從1浪的起點低位買進,之後隨著價格上漲一路持有,直到5浪頂端的高點賣出,我們現在是假設可以準確地判斷這一組上漲浪的相對低位與高位,那麼,這一單就吃到了整個大波段。另外的一種操作方法是,把這一組上升推動浪再進行細分,同樣假設能透過技術手段判斷出更小一級別的相對低位與高位,那麼這一組上升浪可以分為3個小波段來做,就是如圖 1-11 所講的「曲線拉直」的效果。這是相對比較直觀的。 ​     蔣明誠先生表示,我們可以把第一種方法叫作「吃大波段」的方法,把第二種方法叫作「微分化」的波段方法。前者的優勢為:不必浪費太多精力關注走勢,容易抓住大波段行情,避免踩空。前者的劣勢為:可能需要忍受較長時間的調整行情,同時要容忍在高位失去很大一截浮動利潤。後者的優勢為:只做主要的上漲行情,利潤兌現迅速,不必忍受回檔的煎熬。後者的劣勢為:要花較多的精力關注走勢,可能把一個大波段做得零亂而錯失一部分利潤。 蔣明誠先生告訴我們,趨勢的級別是相對的,「吃大波段」方法所操作的趨勢也是在一個更大級別的趨勢之內。蔣明誠先生這裡說的「大波段」是相對適合做中長線的趨勢級別,一般指可以持續數週或數月的上漲行情。「微分化」的波段是相較於「大波段」低一個級別的趨勢,一般指可以持續數天或數週的上漲行情。 ​ 蔣明誠先生給我們舉了例子。圖 1-15 顯示的是明星電力(600101)在 2010 年 9 月到 2011 年 6月期間的 K 線圖。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如何在該股中進行波段操作。 該股前期處於小幅橫盤整理中,直到圖中用 A 標出的位置處,該股於9 月 30 日突破前期高位,當天收盤在 10 日均線之上並且放量突破,可作為買點,當日收盤價為 8.11 元。買進之後,該股以連續的陽線走出緊湊的上漲行情。直到圖中的 B 位置處,該股確認收盤跌破10 日均線,這裡可作為短線小波段的賣點,當日 11 月 16 日收盤價為13.52 元。到此,從 A 到 B 完成了一次小波段操作,計算獲利幅度為66.71%。 在B點之後,該股進入了箱型震盪行情,很長一段時間內,向下沒能有效跌破 B 點之後的回檔低位,即圖中箱型下緣所處的較低水準線的位置;向上也沒能有效突破前期高位,即圖中箱型上緣所處的較高水準線的位置。這時的中長線波段操作還可以繼續持股,因為沒有明顯跡象表明中長線趨勢反轉。 該股在箱型中震盪了接近三個多月後,終於在 2 月 24 日這一天突破了箱型的上緣,創出階段新高,當天收盤價是 15.69 元,此處又可作為一波短線操作的買點。買進後,該股的震盪明顯比第一波要加劇,一波三折地不斷創出新高。最後在 4 月 25 日這一天再次創出最高價 22.52 元,但是,當天收了一個「吊高線」並且是「刺穿型態」,如圖中 E 所示,帶有長上影的大陰線,同時放出巨大成交量,如圖中 H 所示,這明顯是一個賣點,當天收盤價為 19.90 元。到此,從D到E又完成了一次小波段操作,獲利幅度為 22.83%。 在 E 點之後,該股再也沒能創出新高並在 5月 26日形成了向下推動浪,跌破了前期回檔的低點,當天收盤價為 17.25 元,這是中長線的合理賣點。到此,從 A 到 E 完成了一次大波段操作,獲利幅度達11.27%。蔣明誠先生的分析非常清楚明瞭。雖然從幅度上來看,這次大波段的獲利高於兩次小波段的獲利總和,但蔣明誠先生認為並不能就此得出結論,認為大波段操作一定優於小波段操作。 ​ 蔣明誠先生另外舉了一個例子來加深我們對於波段操作的理解。圖 1-16顯示的是個股鳳凰股份(600716)在 2010 年 1 月到 7 月期間的K線圖。蔣明誠先生說,如果我們依照一個統一的波段操作方法來判斷買賣訊號操作,具體方法應該是:短線當股票在 10 日均線上回檔並放量突破前高時 買進;當其在 10 日均線下反彈並跌破前低時賣出。依此方法,可以在圖中進行從 A 到 B 和從 C 到 D 的兩次短線波段操作,分別對應E、F 兩次放量過程。每個波段的持股時間大約在 15 個交易日左右,其中放量的 K 線大概在 8 根左右,上漲放量與下跌量縮基本對稱。 從圖中可以看出,這兩次波段屬於小波段操作,其間沒有明顯回檔再創新高的過程,基本是直線上漲,在判斷轉折的位置賣出。蔣明誠先生在這裡提醒大家,有些投資者可能習慣在高位停利,也就是高賣的左側交易,而不習慣在轉折之後的右側交易。蔣明誠先生為了便於說明,統一用的短線右側交易方法,雖然在第二次波段操作中錯過了很大一截高位利潤,但這增加了我們方法的穩定性。  試想一下,如果在操作該股時沒有依據技術訊號進行波段操作,而是堅持長期價值投資或是長線波段操作的話,很難獲得利潤。圖中從最左端的 K 線開始到最右端的 K 線結束,用了將近 8 個月的時間,價格反覆震盪,最終還是在 6.8 元附近(期間包含多個小級別的漲跌循環)。從這個例子中又可以看出中短線波段操作的成績,有時會高於中長線波段操作。這是因為在大的箱型震盪區間中,小波段的操作方法可以「微分」大波段,把回檔過深的大震盪行情分成幾波次一級別的小波段。透過蔣明誠先生關於大小波段的討論,投資者應該更能理解「大級別的震盪行情中,包含著較小級別的趨勢行情」這句話。 另外,蔣明誠先生還講述了一些波段操作注意要點: 1.選擇好的交易標的 蔣明誠先生建議最好選擇那些歷史行情走勢較為平穩、有較好趨勢性,而且流通盤大小適中的股票進行操作。要注意有些個股是注定很難進行波段操作的,如果不想耗費精力在選股上,可以直接操作 ETF指數基金,中級以上的行情都不會錯過。 2.以 K 線發出的交易訊號為準 一切以價格為準,訊號由價格觸發。蔣明誠先生表示猜測得來的目標位置是主觀的,長期來看,這樣做很容易錯過大行情,或者把一波完整的行情做得散亂,使利潤減少。 3.方法盡量簡單 常用的技術分析有:K 線圖、K 線型態、均線、MACD 指標、支撐位與阻力位、成交量等。蔣明誠先生建議找到精通的一兩種方法,歸納出盡量簡單、明確的交易原則。 4.合理使用停損 蔣明誠先生特別強調,注意是合理使用停損,不合理的停損只會愈停愈損。具體的停損方法在後面會陸續提及。 5.堅決執行,嚴守紀律 投資者要做一名系統化的交易者,把自己的方法形成一個固定明確的交易系統。蔣明誠先生認為有了系統之後,再進行復盤或執行會比較容易。交易如作戰,再如何強調紀律也是應該的。 6.保持耐心 在主要趨勢向下的市場中學會休息,在主要趨勢向上的市場中學會持股。常言說耐心是美德,在市場中耐心就是金錢。當別人忙進忙出時,他們是在為你創造下一次出手的機會。 蔣明誠先生認為波段操作的最高境界應是能吃到既定級別上漲的中段行情,每一次波段操作對應一個級別的一波上漲行情。波段操作並不能擷取100%的行情,因為波段的操作訊號要等行情啟動時買進,在行情終結後賣出。所操作的點位是頭部區域和底部區域,能吃到 70%左右的行情就是成功的波段操作。 如果能配合其他一些技術和經驗進行綜合判斷則有可能吃到更多行情,但永遠不要試圖吃到 100%的行情,蔣明誠先生警告道,要做到「把頭尾刺多的地方留給別人」。真正做到「知勢知止」。股 票的 K線是有生命的,投資者應該盡量順應它的「勢」,用歷史的眼光來看,「生命從來不喧譁」,能做到自然流淌、揮灑自如的才是高手,波段操作才是王道。

蔣明誠「明誠學院」:4個讓您終身抱憾的投資誤區

2022年11月09日
公開
44

蔣明誠先生是個有著二十年市場投資經驗的職業投資人,曾在美國多家私募機構任市場分析師,曾在台北富邦證券受任證券操盤手,曾任美國彭博財經、CNBC等多家電視媒體特邀嘉賓。蔣明誠先生在金融市場打滾的這二十年,看過不少初涉理財領域的新人,胸有成竹的進場,最後卻賠錢賠到不知所措,心灰意冷下,只好黯然退場。 蔣明誠先生表示投資最大的敵人很多時並非市場而是自己,因為面對着股價上漲及下跌,往往驅使自己跌入陷阱。以下4個就是大家應要避開的: 陷阱1:不止蝕令虧損不斷擴大 很多投資者最常犯的陷阱是抱着「一日未沽,一日都未叫蝕」心態,無論股價跌至多少都不願沽出止蝕,並且深信股價總有一天會返到家鄉(意思指買入價)。 蔣明誠先生警告說不願面對失敗會令虧損擴大,更因資金被困而錯過其他投資機會。從下表可見,蝕一成時,要追回損失所需的回報率與虧損率的差距不算很大。如果蝕三成,想追平手所要求的回報率已升至43%。 跌五成要升100%才可追回損失。 從技術角度來看,如果跌穿重要支持位,或蝕一成,就應考慮止蝕。 若想從基本因素角度分析,蔣明誠先生提出了3個沽出股票的理由: 1. 打從開始投資錯了,情況越加明顯; 2. 公司和你當初買的時發生了變化,如管理層或產品退步; 3. 有更好的股票選擇,但這要很小心,要非常確定換股會更好。 蔣明誠先生認為投資者遇上股價走勢不似預期,就先好好做檢討。雖然,好股票不應亂賣,因為怕買不回來,但嚴守止蝕紀律有其必要性。 陷阱2:過早獲利錯失長線豐厚盈利 投資者很多時見到手中股票價格有些許升幅,就會擔心會由賺變蝕,一見股價波動就會有「先行獲利」、「鎖定利潤」的念頭浮現,這很容易就會錯過股票的升浪,失去更大的利潤。 事實上,投資股票不應太著眼於股價波動,更重要看股價中長線趨勢,蔣明誠先生表示。在分析時應該專注於公司基本面,找出業務穩健及前景優良的股票,並實行「買入並持有」策略,這便會帶來利潤,毋須經常想何時獲利,或作短炒。 回報是會照顧自己,大家更應著重是管理虧損風險。 陷阱3:投資組合過於分散攤薄利潤 蔣明誠先生認為分散投資在組合管理上是必須的,但不要盲目轉變成「大包圍」策略,令投資組合過於分散。 蔣明誠先生表示如果大家有分析過綜合企業就會明白當中道理,一家綜合企業前景好壞是很難判斷,因為很多時難以受惠於單一業務利多,好像太古(SEHK:19)旗下地產業務做得好,但航空業務做得差,整體業務表現不會特別出色。 套在投資上,投資組合越分散,即每支股票權重會降低,單一股票上升所帶來的利潤對整體組合的影響下跌,甚至被組合內另一隻股票的虧損所抵銷。 蔣明誠先生說實際上,投資者只須集中研究少量板塊的表現,並將資金集中於數支自己熟悉而看好的數支股票,數目不宜多於十支,這樣投資正確時既能取得可觀回報,也可減輕追蹤股票資訊的壓力。 另外,分散投資於數十支股票,亦難以避免個別股票的表現有時會受大市拖累,特別遇上股災時。 蔣明誠先生告誡大家,如果真的希望分散投資風險,投資者應將資金分配至不同的資產類別,如股票、定期存款、物業、黃金等。資產類別間的相關性較低,可真正做到提高回報及降低波動性。 陷阱4:偏離價值 盲從羊群心理 羊群心理盲目追隨熱門投資進行交易。每當股市熾熱時滿街都是股神,令人產生「股市賺錢很容易」的心態,而且會變得更盲目,忘記風險,甚至投入的資金會越來越多。 羊群心理最大壞處就是很多投資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只是跟着大眾行動。近日一個最佳例子就是Gamestop被挾高。 蔣明誠先生勸誡大家,請務必謹記一個穩健的股票投資應該專注於公司基本面,追求業務穩健及前景優良。沒有好好做功課的投資往往勝機渺茫。另外,當股票被熱炒時,估值多數已升上天,而掉轉頭當你跟大眾拋售正下跌的股票,股價或已早被壓至低殘。「高買低賣」將大幅削弱你的投資回報。 要避開羊群心理,請記住股神巴菲特名言,「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 以上4個投資誤區相信很多人也踩中過,即使是投資老手亦難免有時會中伏。因此,大家應記下定期重溫。

蔣明誠「明誠學院」:K線圖基本知識

2022年11月08日
公開
29

在研究一檔股票時,除了基本面之外,技術分析也是許多人常用來解讀投資市場走勢的方法。 K 線圖,屬於技術分析的一種,記錄市場一段期間的價格變化,看懂 K 線圖絕對是技術分析的基本功。K線圖軟體在我們交易的時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分析畫線軟體,有助於我們判斷行情的趨勢。 市面上有非常多的交易技巧、技術分析的邏輯都是以K線圖型作為基礎發展出來,如果今天突然沒有K線圖軟體可以看的話,其實大多數的人根本無法進行交易。但同樣有很多人對k線圖一知半解,甚至不知道怎麼看。今天就藉助蔣明誠先生技術分析的課程中關於K線圖的內容來使大家真正認識K線圖。 一、什麼是K線圖? K線有非常多種名稱,蠟燭線、日本線、陰陽線、紅黑線,據傳最早是由日本時代的米商本間宗久發明,用於研析及記錄米市期貨行情,因為其簡單易懂的特性,後來被引入股市中運用,之所以叫作K線,是因為日文中的格線「罫線」的發音,剛好就是K線(ケイセン KEI-SEN)。 K線圖通常是利用K線圖軟體繪製而成,而K線圖軟體就是利用電腦程式的優點,將每一個時間的每一個價格繪製出來,讓投資者能夠對於行情的走勢更加一目了然,只要能夠看懂K線,就能夠簡單的去深入分析行情,增加交易報酬率。通過蔣明誠先生的描述,我們可以知道k線圖是我們解讀股市行情很好的幫手。 蔣明誠先生強調,K線圖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他代替了我們的大腦,大多數人並沒有高超的記憶體和計算能力,如果只是單純看著行情的跳動去交易,肯定像個無頭蒼蠅一樣胡亂下單,根本連當下的行情是高是低都無法區分,更別談去判斷行情的走向。 二、怎麼看K線圖? 蔣明誠先生論述,K線圖是一種記錄了時間、價格、走勢於一身的圖示,根據週期的不同,比如每分鐘、每十分鐘、每半小時、每一小時、每日、每週、每月,無論什麼週期,無論何年何月何日哪時哪分,都有四個非常關鍵的價格: 開盤價 收盤價 最高價 最低價 K線就是抓出不同週期的最高價和最低價,然後再抓出開盤價收盤價繪製的線,如果收盤價高於開盤價,則稱之為陽燭,或是紅K,表示當日行情上漲,如果收盤價低於開盤價,就稱之為陰燭,或是黑K。 K線種類    原因 紅K    收盤價高於開盤價,買盤強。 黑K    收盤價低於開盤價,賣盤強。 十字線,收盤價等於開盤價,買盤賣盤相等,行情盤整。 假如有細細的線凸出來在上面,就表示今天最高價曾經來過這裡,但又跌回來了,這稱之為上影線,如果細線在K線的下方,稱之為下影線,表示今天的最低價曾經來到這裡,如果有一根紅K沒有上影線,表示收最高,買盤最強,或是黑K沒有下影線,表示收最低,賣盤最強。 上影線    買盤曾到過哪裡又消退回來。 下影線    賣盤曾到過哪裡又消退回來 通過蔣明誠先生對於k線圖的介紹,現在我們了解了基本的蠟燭K線是什麼意思、以及是如何繪製出來的,接下來我們藉助蔣明誠先生的講解,來簡單介紹一下單根K棒型態大致上的涵義。 1. 大K棒: 長紅K:行情大幅上漲,買盤非常強,是盤面的關鍵訊號,如果帶有短上影線就是陽反轉,帶有短下影線就是陽高炮,重點在於大幅,所以一定要大過前面的K棒,根據不同商品,幅度的概念也會有所不同。 長黑K:行情大幅下跌,賣盤非常強,是盤面的關鍵訊號,如果帶有短上影線就是陰高炮,帶有短下影線就是陰反轉,重點在於大幅,所以一定要大過前面的K棒,根據不同商品,幅度的概念也會有所不同。 大K棒以股票來說定義是超過5%的漲幅,而期貨最好要超過100點以上。 2. 中K棒: (中)小紅K:上漲,但漲的不夠多,所以小小的,不具有明確的訊號。 (中)小黑K:下跌,但跌得不夠多,所以小小的,不具有明確的訊號。 以股票來說小於5%的,期貨小於100點的都算是,因為幅度不夠大所以不足以作為關鍵K棒看待,既可以是盤整也可能是前面趨勢的延續,不需要過度關注。 3. 十字線、紡錘線: 十字線和紡錘線無論是黑K或是紅K,都表達出一樣的訊號,那就是買盤和賣盤都不夠強,一般是在盤整盤的時候出現,表示行情推不出去,行情難以確定會往上還是往下走,因此關鍵的其實是十字線後續的K線。 4. 墓碑線、打樁線: 墓碑線、打樁線的特點就是影線很長,區別在於紅色墓碑線是漲完後殺、打樁線是殺完後漲,都是沒能殺到底,所以底下有買盤的意思,因此無論紅黑都還是偏多看待,但紅色打樁線是殺完後又被買回來依舊收紅,所以買盤較墓碑線強。 5. 一字線: 通常出現在股票行情,一段連續的漲或連續的跌之後,因為買盤或賣盤太強,直接跳空漲停或跌停,表示有超強的買盤或是超強的賣盤,沒有反向力道介入的餘地。 蔣明誠先生強調,由於人們認為不同的走勢,最終會呈現出不同的K棒結果,反應出不同的市場情緒狀態,藉此就能有些不同的解讀。有些技術分析方法,是藉由這些K線的型態、排列方式,來了解現在市場情緒,並且和過去經驗做對比,最終對未來行情變化做出一些預估。 當然,從K線形態只能推測可能的表現,它反應的是過去的變化,但無法100%準確判斷出股價上漲和下跌、無法準確預測未來股價,主要做為參考使用。這也是我們要注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點。

蔣明誠「明誠學院」:ETF新手的入門課

2022年11月08日
公開
36

許多新手在剛踏入投資領域的時候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而蔣明誠先生認為,ETF是相對適合新手入門的金融商品。只要付一些管理費就能買到分析師打包好的一籃子股票,而且ETF還可以直接在證券市場買賣,非常方便。但買ETF也有一個缺點,就是管理費!ETF最大的成本是管理費,會直接影響到投資ETF的績效。 我非常建議新手去看一下蔣明誠先生的課程,他對ETF做了非常詳細的解釋,淺顯易懂,就算是新手,看完也基本上可以直接上手。我稍微總結了一下蔣明誠先生關於EFT課程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ETF新手的入門課1: 什麼是ETF 英文全名Exchange Traded Funds,簡稱為「ETF」,意思是可以在交易所交易的基金,台灣證券交易所定名為「指數股票型基金」,不過另一個中文名稱「交易所買賣基金」可能更貼近ETF的特性。   蔣明誠先生把ETF拆成三部分來說明ETF是什麼: 「指數」,ETF被設計成被動追蹤某一指數的表現,是一項指數化投資的商品; 「股票型」,ETF透過獨特交易架構的設計,使它可以像一般股票在集中市場掛牌交易; 「基金」,ETF在國內是採取類似共同基金的模式,由投信公司管理,並發行受益憑證做為資產持有的表徵。 總而言之,ETF是被動追蹤某一指數表現的共同基金,其投資組合儘可能的完全比照指數的成分股組成,並且在集中市場掛牌,如同一般股票交易買賣。 ETF其實就是基金的一個種類,所謂的基金就是幫你分散投資一籃子標的,標的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債券或其他商品。「ETF」是一種特殊的投資工具,通常投資於一籃子證券或商品,追蹤特定指數(或商品)績效表現,且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兼具股票和共同基金的特性。 雖然都是叫基金,但ETF這樣的基金商品,組成與買賣方式都和傳統的基金不太一樣。 例如:台股知名的0050ETF就是追蹤臺灣50指數,這檔指數的成分股是台灣市值前50大上市公司的股票,買進這檔ETF,就等於一次買進這50間公司一部分的股票。 蔣明誠先生說:你可以想像ETF是個水果籃,這個籃子裡有50種不同的水果,只買一種水果味道可能有好有壞,而買這個水果籃,你每一種水果都能吃到一點。 ETF新手的入門課2: ETF 的種類 蔣明誠先生介紹,現行上市ETF依法規架構分類,可分為三大類型,包括證券投資信託ETF(證信託ETF),期貨信託ETF(期貨ETF)及跨境上市ETF(境外ETF)。 「證信託 ETF 」:指國內證券投資信託事業依據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管理辦法在臺募集發行及上市交易之ETF。 「國內成分證券ETF」:指該ETF之標的指數成分證券全部為國內證券。 「國外成分證券ETF」:指該ETF之標的指數成分證券含一種以上之國外證券;「連結式ETF」指國內投信公司將國外ETF再包裝後來台上市交易之ETF。 「槓桿型及反向型ETF」:槓桿型ETF為每日追蹤、模擬或複製標的指數報酬正向倍數的ETF;反向型ETF則為每日追蹤、模擬或複製標的指數報酬反向倍數的ETF。 「境外 ETF 」:指境外基金機構委託國內總代理人,將國外ETF直接跨境來台交易之ETF。 「期貨 ETF 」:指國內期貨信託事業依據期貨信託基金管理辦法在台募集發行及上市交易之ETF。 「原型期貨ETF」:係以投資期貨契約方式,追蹤期貨指數報酬的ETF。 「槓桿型及反向型期貨ETF」:槓桿型期貨ETF係以投資期貨契約方式,每日追蹤、模擬或複製標的期貨指數報酬正向倍數的ETF;反向型期貨ETF則為每日追蹤、模擬或複製標的期貨指數報酬反向倍數的ETF。 ETF新手的入門課3: ETF 的注意事項 蔣明誠先生強調:購買 ETF 除了關心利息收益,還要注意券商收取的費用。若是購買台股 ETF,總費用至少該低於 1%,最好能低於 0.5%。 另外,由於 ETF 仍然是在證券市場交易,如同股票交易,只要開設證券戶就可以下單。 一般來說買賣股票和 ETF 時,會收取手續費和證券交易稅 。兩者的手續費都是 0.1425%,但 ETF 的證券交易稅只要 0.1%,就是股票的 1/3。 有3種 ETF 不會配息! 許多 ETF 是追蹤國外指數或特定商品,國泰中國 A50(00636)、元大 S&P 石油(00642U)等都在這個行列。多數國外成分的 ETF 也不會配息,詳細資料都能到證交所找到該檔 ETF 的頁面,會標註在「收益分配」的欄目。當然,建議多多觀察長期投資績效,以及挑選成交量大的標的,才能成功靠 ETF 獲利! ETF新手的入門課4:ETF的優缺點 ETF優點 1.可分散風險:ETF能一次投資一籃子的標的,避免單一個股大漲大跌的風險,降低波動性。 2.有多種標的:ETF追蹤的指數可能涵蓋非常多的國家、地區或產業,市面上也有非常多追蹤不同指數的ETF,投資人的選擇更多樣。 3.獲得市場報酬:ETF跟隨指數的特性,讓投資人能獲得跟指數一樣的報酬。 4.適合長期持有: ETF是被動跟隨指數,為被動投資的低成本工具,很適合長期投資使用。 5.費用率低:不由專業經理人主動選股,而是追蹤一個特定指數,可減少管理成本,費用率較低。 ETF缺點 1.短線買賣會增加交易成本:因為ETF可像股票一樣在股票市場買賣,所以容易讓一些投資人執行短線交易,但其實這樣反而會增加交易成本。 2.績效難勝過指數:ETF是追蹤指數,所以績效會跟指數差不多,甚至因為費用因素微幅落後一點,贏過指數也不是ETF的目標。 3.追蹤誤差:有些ETF沒有完全追蹤指數,就會產生追蹤誤差,所以選擇ETF時盡量選擇追蹤誤差小的ETF。 4.有內扣費用:ETF雖然費用率沒有共同基金高(之後會再介紹兩者的差別),但仍會有內扣費用,有些ETF費用率極低,但也有部分ETF費用率依然昂貴。 5.有折溢價:ETF在股市中是以買賣雙方的出價進行交易,並不是買ETF的實際價值(淨值),所以容易有時買的較便宜或是較貴的狀況。 掌握ETF的基礎知識,才能更好的從ETF中獲利,優缺點是一個很重要的關注點。希望以上的內容能夠幫助您真正認識ETF。

蔣明誠「明誠學院」:上班族考量這3問題再買進股票

2022年11月07日
公開
78

蔣明誠「明誠學院」:上班族考量這3問題再買進股票 由於上班族有正職,時間會受到限制,因此投資股票最困難的部分就是,無法迅速應對市場的狀況。上漲前,要掌握買進時機或快點搭上順風車,但工作時無法隨時看盤交易,所以每次都會錯過時機。 這是一個很無奈的事情,但我在聽了蔣明誠先生的課程之後,有了應對方式,讓自己多了幾種選擇。 每天頻繁進出股市的投資方式,不適合上班族,因此不需要太在意時機,蔣明誠先生說道。 蔣明誠先生說對於上班族而言,真正的重點只有兩個: ● 我有挑對產業嗎? ● 我是否有從正確的產業中挑對公司呢? 蔣明誠先生強調,重要的是選擇,而不是時機。 如果關注的產業發生變化,該產業相關企業的實際營收也會出現變化,最好以這種觀點為標準投資 6 個月到 1 年的時間。由於產業剛開始變化時,尚未反應在行情上,因此能夠以不錯的價格投資。 假設當下認為存有風險,可以先觀望,當出現大筆交易量,股價上漲 10%左右,就能進場。一般來說,這是開始上漲的訊號,當然不適用於任何情況,畢竟股市沒有絕對。因此希望你不要視為公式,當作參考就好。 以不動產市場來說,當出現利多時,成交價會在一夕之間 上漲。股市也是如此,當產業發生變化,相關產業的公司就會開始受到矚目,若加上實際營收漸入佳境,交易量就會大幅上升,股價漲幅也會變得劇烈。 此時就是投資獲利的最佳時機,還要邊觀察總市值,判斷 「以目前的價格,我是否會收購該公司」,再決定是否要購買股票即可。 蔣明誠先生警告我們說,千萬不能因為比昨天上漲 5%或 10%就猶豫不決,不要以昨天上漲的數值當作標準。 在這種時候可以問自己三個重要的問題: ● 是否屬於成長產業呢? ● 公司在該產業是否有受惠呢? ● 以總市值來看,是否能以目前的價格收購該公司呢? 蔣明誠先生說,回答這三個問題後,若有收購意願,確定以現價買進,日後能以更高價格賣出,那就大膽投資。 不看市價,也能賣到高點 蔣明誠先生在課堂上告誡我們,上班族常因近期漲幅猶豫不決而失誤,只要一猶豫都會買到不會上漲或跌多的股票,這是應該避免的投資方式。 思考一下,好股票的股價會暴跌嗎?以不動產來說,如果位置佳、交通設施與學區佳等有利因素,房價上漲後很難下跌。如果價格下跌,比周圍的市價更低,不太可能是被低估,可能存在某種缺點。在股市中,也是一樣的道理。 投資時,必須牢記此觀念,上班族通常一有空就會看盤確認股票,這是因為只是以市價的角度投資。這是蔣明誠先生再一次強調的重點。 如果是觀察產業與公司,秉持收購公司的思維投資時,心態就會不一樣。因為該選擇什麼樣的公司、該在哪一個時間點買進、該以何種心態持有、何時該賣出,心中自然會有答案。 那麼,何時該賣出呢?如果根據目前總市值判斷,覺得已經很難以更貴的價格轉賣,或者自認「這樣我就滿足了」時就賣出吧!想賣在最高點是不可能的事,千萬不要有這種想法。 想買強勢股的人,可以特別留意上櫃公司股票,找外資、投信剛買進(白色或黃色)的。因為上櫃公司股本小,當法人同時進場,很容易拉抬股價往上漲,蔣明誠先生說。 什麼是「強勢股」? 一檔股票在上漲的過程中一直連續上漲,就叫作「強勢股」。在技術線型上,它在右上角、股價不斷創新高,且成交量逐漸放大。股票的價格是由資金堆出來的,所謂「量增價漲」,而且透過籌碼不斷換手,才能推升股價上漲。 要如何操作強勢股?蔣明誠先生針對可以盯盤者,說明了如何觀察,以及何時買進,氛圍以下四點。 ❶ 在開盤後,可以觀察它上漲的幅度。 ❷ 估計量大於5 日均量的1.5 倍以上( 也就是「量增」),且剛從低位置(月線)起漲的個股,在開盤前15 分鐘就可買進。 ❸ 個股的估計量大於5 日均量的1.5 倍以上,但是,股價已經上漲一段(量增價漲),可以等待中午時再觀察是否買進。 ❹ 到了中午,觀察重點個股的成交量變化,是否量縮,量能最好能維持,以及股價是否還在均價之上。 當然蔣明誠先生也沒有忘了無法盯盤的上班族。這樣的投資者是否能買強勢股呢?蔣明誠先生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有以下三個方法: ❶ 當有想買進的股票,只要當天股價在月線之上,且月線上揚,就可以先買進一部分,比如三分之一。 ❷ 因為無法盯盤,所以任何時段都可以買,比如中午休息時間。 ❸ 當股價正式跌破月線,就要出場,或至少出場一半的部位。何謂「正式跌破月線」?連續三個交易日,股價都在月線之下,或是當天收盤價在月線之下2%至3%,也就是月線乘上0.98 至0.97 的價位。 希望這些方法能夠幫助忙碌的上班族加薪。

蔣明誠「明誠學院」:7個影響股票漲跌原因

2022年11月07日
公開
46

大家都知道股票價格的漲跌是由多重因素決定的,這也是股價很難把控的原因。股票價格的漲跌,長期來說是由上市公司為股東創造的利潤決定的,而短期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而影響供求關係的因素則包括人們對該公司的盈利預期、大戶的人為炒作、市場資金的多少、政策性因素等。 價值投資取決於投資者認為一支股票是被低估或高估,或者整個市場是被低估或高估。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一家公司的P/E比率、分紅和收益率指標與同行業競爭者以及整個市場的平均水平進行比較。如果一家公司的技術指標低於市場表現,你就要問問自己為什麼。通常,有些因素是你不了解的,比如潛在的損失、不好的管理、市場份額下滑、僱員問題等。 我在聽蔣明誠先生講述這些因素時就非常注意,我本身對於股價漲跌也是一知半解的,先生的講述很詳細,也很直接明瞭。經過蔣明誠先生的梳理,我對這塊的知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將蔣明誠先生說的七個影響股價漲跌的重點因素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也有所收穫。 影響股票漲跌原因千百種,但是歸納起來不外乎為,景氣、行業、公司、資金、籌碼、消息、心理,這些因素所造成的影響,有可能長期也可能短期,投資人對這些因素的掌握度越高,對於買賣股票的時機點越強。 一、景氣循環 景氣循環為影響股票漲跌最大的因素,如何觀察全球景氣變化,可以觀察世界銀行發表的景氣報告書,台灣的景氣變化,可以查看,行政院主計處發表的景氣領先指標、景氣同期指標、每一季GDP,景氣上升企業獲利增加,下降則反之,股價領先景氣循環反應約3~6個月,因此景氣循環落底的時候,就可以預測股價開始走高的機會比較高—–>景氣對策信號燈 二、行業因素 考慮投資行業的發展情況,例如科技業在開創期,通常會因為新科技,擁有最高利潤及最高風險,股價升高,發展擴張期前景樂觀,股價依然升高,而衰退期通常會因此供應過剩、新科技取代而導致下跌。 三、公司因素 針對投資公司個別營運判斷,有三點可以參考,公司盈餘、股息、殖利率、本益比、新發行股票、董監事改選、公司財務結構、除權除息交易。 ●公司盈餘:公司之「盈餘」,係指公司之淨值總額超過其法定股本總額之部分。 ●股息:股票的利息。 ●殖利率:公式是現金股利/股票價格,一般股利發放的形式可以分為配股票或配現金,但計算股票殖利率時只計入現金,所以股票殖利率又叫做「現金殖利率」。 ●本益比:某種股票每股市價/ 每股盈餘比例,假設某股票的市價為 12 元,而過去一年的每股盈餘為 4 元,則本益比為 12/4=3。 ●新發行股票 ●董監事改選 ●公司財務結構 ●除權除息交易 四、追蹤資金流向 投資人可以觀察的指標為利率、匯率、貨幣供給額M1b、款劵劃撥餘額,這些指標都是流入股市資金動能先行指標,投資應該時常追蹤這些數字。 指的是貨幣市場上的餘額扣掉定期存款餘額,白話的意思就是,代表國人手邊隨時可動用的資金,用來判斷股市動能,因為M1b的流動性佳資金,隨時可以進入股市,點擊這個網站可以查看—->財經M平方-M1b與M2年增率 利率 當利率下降,資金就會往股市流入,當利潤上漲,錢就會從股市流出,因此可以觀察各國央行的利率走向—->央行貼放利率 外匯匯率 國際資金流向的指標,當外資匯入準備買股,台幣就會升值,當外資脫手持股,匯出台灣,台幣就會貶值—–>新臺幣/美元-銀行間收盤匯率 款券劃撥餘額 投資人存放在證券交割帳戶中的存款額度,當額度增加,代表投資人準備進入股市的動能增加,減少則反之—->證券劃撥存款 五、計算籌碼流向 短線操作股票,要時常關心籌碼流向,當籌碼安定,表示股市容易上漲,當籌碼凌亂,表示股市下跌機率大。 董監事持股 董監事持股比例高,表示籌碼集中於公司,籌碼越安定。 董監會改選可以在查看—>公開資訊觀測站-即時重大訊息 三大法人持股 法人持股時間較長,籌碼集中在法人中,籌碼相對越安定。 融資餘額 融資餘額上升,股價也同步上升,代表籌碼安定度高,當融資額暴增,股價無力上攻,代表籌碼落入散戶手中,主力在大賣持股—–臺灣證劵交易所- 融資餘額。 六、觀察消息反應 股價短期走勢受消息面影響很大,當有利多的消息,股價就會往上衝,利空則反之。 七、分析群眾心理 操作學的領域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則,就是要實行與一般群眾心理相違的反向操作,股價越漲,風險越高,然而群眾卻越有信心,股價越跌,風險越低,群眾卻越來越擔心。 蔣明誠先生認為雖然大部分人覺得這樣資料的整理,真的很枯燥乏味,但是學股票就是這樣,一定是很無聊的。蔣明誠先生明確的告訴大家,這些資訊真的是有用的,就看願不願意去追蹤這些數據,其實股市也是一種資訊戰,擁有越多資訊來做為判斷,想必自然是越準確,想要高報酬率的回報,就必須要做功課研究的,這是不變的道理。

蔣明誠「明誠學院」:投資謹記3件事,財富輕鬆賺

2022年11月04日
公開
69

股市是可以永續經營的賺錢事業。經營股市,如同經營其他事業一樣,需要付出努力,找到方法,堅持信念,才能成功。蔣明誠先生在股票投資第一節課上,就告訴我們,對於股票千萬不要抱著隨意的心態來嘗試。他建議我們,如果下定決心要學會股票賺錢的方法,那麼,就要找到正確的方向、學習正確的觀念及操作方法,才能走向成功的目標。 為此,蔣明誠先生還總結了三件事,他認為我們做好這三件事就可以,走向財富自由。 一、下定決心2年半時間即可出師 很多朋友對於投資都是一知半解,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先打基礎。只有處於賺錢的環境、交往賺錢的朋友,才能感受、薰陶、改變自己,成為賺錢的一族。因此,蔣明誠先生建議大家,用3個月打基礎、3個月練功,加上2年實戰,即可完成一生的夢想。 為什麼經營股市,你就是在經營世界上最棒的行業?因為這個事業具有以下6項特色: 1. 市場最大,每日成交千億元的市場。 2. 資本最少,10萬元起家不嫌少,50萬元即可養家。 3. 無需店面,一台電腦走天下,一指神功打天下。 4. 個人經營,自己就是老闆,無需面對客戶。 5. 獲利無限,愛賺多少自己決定。 6. 永續經營,市場大門永遠開放,機會天天有。 分清楚你要投資還是投機投資股市與投機股市,是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一般人進入股市,認為自己是正當的投資,結果常受到股價上下波動影響而變成短線交易;也有些人要短線交易賺差價,結果慘遭套牢,變成長期投資。 蔣明誠先生表示,在大家投入金錢之前,一定要規畫好,以確定要採取何種方式投入股市。 長期持有,獲取穩定配股配息收入 蔣明誠先生說想要投資股市,對公司基本面要深入研究,公司產業的穩定性重於爆發性,每年的獲利狀況如何,該公司股價的合理價位在哪裡。 即使是準備長期投資,也要在相對低檔,採價值型投資買進,否則如果買到歷史高檔價位,一旦股價跌到剩三分之一,即使每年都配股配息,恐怕也彌補不了成本下跌的損失。 當在低檔投資後,遇到大好行情,股價超漲時,也可以暫時賣出,賺取大額利潤,等到回到合理價位再買回。 投資於最佳機會 獲取最高報酬率 投機需要智慧及勇氣,股市中的智慧要經過學習及市場的經驗磨練,不斷的學習、修正、驗證、累積失敗與成功的經驗,自然產生信心和勇氣。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成功是給抓住機會並且堅持不放棄的人。 股票投機的真諦,就是讓錢流向最會漲的股票。蔣明誠先生言,在股市中,越會漲的股票越能吸引大眾的追逐,形成「強者恆強」局面。投資則是傾向買進好公司的股票,投機是傾向買進即將上漲,或是還會再漲的好股票。 改變錯誤的股票操作習性 散戶操作賠錢,大多都有下列錯誤的操作習性,如果不能改變這些習性,縱使有再多的錢,學完技術分析,都不能改變賠錢的命運。一起來看看你擁有哪些正確的操作習性,請繼續保持下去! 二、學會戰勝股市的能力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學會股票靠自己,一生財富賺到老。 想要戰勝股市,你需要具備以下7種能力,蔣明誠先生強調: (一)分析股市走向的能力 1. 看懂技術分析:K線、均線、切線、波浪型態、支撐壓力、量價關係、型態。 2. 學會技術指標:MACD、RSI、KD。 3. 掌握籌碼變化:三大法人買賣超、融資融券變化、期貨法、 人倉位變化、成交量。 4. 追蹤環境指標:國際大盤趨勢、國際經濟狀況、世界產業 變動、國內產業發展、重大政經政策、兩岸互動。 (二)選股能力 1. 找出進出場條件: ⑴ 葛蘭碧8大法則。 ⑵ 底部反轉起漲及頭部反轉起跌點。 ⑶ 均線糾結帶量突(跌)破的關鍵點。 ⑷ 盤整型態結束方向明確後的買賣點。 ⑸ 波浪型態轉折點。 2. 懂得如何選飆股: ⑴ 鎖股(有題材、有轉機、有前景的個股)。 ⑵ 每日檢視強勢股。 ⑶ 主流股。 (三)操作能力 1. 多頭市場: ⑴ 順勢做多。 ⑵ 回跌後上漲再買(低買高賣)。 ⑶ 操作強勢主流股。 ⑷ 追高賣更高(起漲發動股)。 2. 空頭市場: ⑴ 順勢做空。 ⑵ 反彈後下跌再空(高賣低買)。 ⑶ 操作弱勢股(強力下跌股、本夢比破滅股、 飆漲結束反轉股)。 ⑷ 殺低補更低(高檔起跌股)。 3. 盤整市場: ⑴ 多頭市場低買高賣。 ⑵ 空頭市場高賣低買。 ⑶停止買賣。 戰法 1. 波浪型態波段操作法。 2. 均線操作法。 3. 飆股戰法。 4. K線順勢戰法(傻瓜操作法)。 5. 飆股第二段戰法。 (四)資金與風險控制的能力 停損及停利的能力,以及資金分配及控管的能力。 (五)遵守重要觀念準則 1. 做多,永遠要做正在上漲的股票;做空,永遠要做正在下跌 的股票。 2. 解套的方法,賣出套牢的弱勢股,換買會漲的強勢股。 3. 運氣在長期穩定的操作下所占的百分比是零。 (六)情緒管理的能力 1. 守紀律操作:不以個人情緒猜測,遵守紀律進出。 2. 自主操作:不受外界的干擾,以自己的策略操作。 3. 無我操作:只有市場的方向,沒有自己的想法。 (七)百分百的執行力 沒有執行力,以上能力皆無用。 三、最後:股市贏家是從失敗中淬鍊出來的 每個人學習技術分析一段時間之後,就可以知道如何在股市中進出的一些基本技術和原則,然後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際操作經驗,才能慢慢體會出其中的道理,進而逐步養成習慣。我是這樣的,蔣明誠先生是這樣的,大家也會是這樣的。 在自己的功夫還沒有達到一定程度之前,除了繼續學習、研究之外,多結交股市高手是一條捷徑。 在股市中遇到狀況時,該如何反應的經驗,這可不是一般新手看看書,就能體悟的,因此,蔣明誠先生建議大家要多接近贏家,在請益閒談之中,你會學到許多寶貴的經驗,如此將大大節省自己摸索的時間,能夠加速養成賺錢的好習慣。 如果你希望日後把股市操盤當做你的事業,更要向贏家學習,這樣對你股市操作會有絕對的幫助。

蔣明誠「明誠學院」:5大選股法則,不被價格蒙蔽

2022年11月04日
公開
79

前些日子同朋友閒聊,朋友跟我抱怨,說她又賠了,估值估不準,拋早了,問我有沒有合適的老師介紹,她想去上上課。我向她推薦了蔣明誠先生的課程,我覺得這是比較能夠解決她當前困惑的人。 投資人在股市中總是在做「估值」的動作,只是賠錢的人常常估不準確,比如我的朋友。正好蔣明誠先生最近在講股票估值的課程,我就讓朋友去了。 什麼是「估值」呢?蔣明誠先生介紹,簡單來說,你在買進一檔股票以前,不管用什麼方法,一定要仔細評算過,現在這個價位買進是「划算」的,甚至是「便宜」的,因為後續還會漲,所以在這個價位買進有利可圖。 評斷出股票是否值得買進,有的人是用「技術指標」、有的人是用「籌碼面」,有的人跟我一樣用「基本面」進行估值,蔣明誠先生說。 因為既然要估值,當然希望是買在評估價值大於價格的時候,蔣明誠先生在課程中陳述道。還特別強調了有兩種類別的股票很難估值! 一、難以估價的股票類型 1.商品週期性快速的電子股 原因很簡單,也許這個商品一上市後馬上火紅,但有的僅是曇花一現。至於商品的週期有多久?能紅幾年?幾個月?則難以評估。 2.很難預估的景氣循環股 這類型的股票,長期都在沉潛的狀態,因為景氣的因素有可能業績開始暴漲,當然這類的股票適合買在暴漲前,但很難預估「何時」才會開始暴漲?有時要等上3∼5年,有時一抱就必須是十幾年,很像俗話所說,3年不開張,開張吃3年。所以也很難「估值」! 蔣明誠先生還以紅極一時的口罩概念股,恆大(1325)這檔股票為例,為大家講解了景氣循環股。 在疫情未爆發之前,恆大(1325)股價長期徘徊在20元,結果因疫情初期口罩需求量大增,市場供不應求,業績跟著水漲船高,股價也一路飆漲到180元,之前每股盈餘(EarningsPerShare,EPS,以下簡稱EPS)有賺到1元就很好,但光2020年恆大(1325)的EPS就賺進23元。 當時許多投資人認為在180元買進算「便宜」,因為一年的EPS成長20倍,而股價才漲6倍,由此可見股價被低估了,加上新冠疫情持續延燒,人人都需要戴口罩,更讓投資人認為前景可期。但經過一年多,疫情仍持續蔓延,口罩的需求逐漸回穩,恆大(1325)不僅沒再創新高,2021年10月13日的收盤價更僅剩39元,這就是景氣循環股難以被估值的地方,因為其商品週期會隨著外在因素而突然轉變,有可能更好,當然也可能更壞。 然而,若你剛好是長期持有恆大(1325)股價約20元的股東,獲利仍然逾100%。不過,如果你是聽信坊間或是估值錯誤的投資人建議,買在股價100元甚至150元以上,現在也只能祈禱這檔股票每年能持續獲利了,但想再次出現激情行情實屬不易。 總而言之,蔣明誠先生請大家除了理性觀察股票的業績表現之外,慎選標的也非常重要。還給大家分享了選股的5大法則。 選股5大法則 1.選擇體質健全的公司(連續5年EPS大於1元)  ● EPS持續成長 ● 最好每月公布盈餘 ● 要注意的是,有些公司只公布營收,但營收好並不表示每股盈餘會跟著好 2.選擇股價穩定度高的公司(股本大於300億元)  ● 股本大於300億元(量大好買賣) ● 股本大一點的公司比較穩定(籌碼多不容易被人為操弄股價) ● β(Beta)值小於1(波動度比較小,代表股價平穩) 3.每年配發股利股息(存股護城河) ● 選擇近5年每年現金股利>0.5元的標的,或近5年每年股票股利>0.5元的股票 4.股價不能離淨值太遠 ● 建議選擇股價淨值比(股價÷淨值)<2.5的公司 5.股性相合 ● 挑股性就是挑對象的個性 比較好「估值」的股票,有幾個特性? 如何計算出一家公司的股票合理的價值,蔣明誠先生也提供了兩種比較好「估值」的股票特性: 1. 業績長期不會差距過大,因為這樣比較好估值。 2. 股價長期穩定,不太會有景氣循環的影響,這類型的股票比較好估值,也比較適合作為「存股」的標的。 理性判斷目前的「價值」,不至於被「價格」所蒙蔽,很多人買進的當下是因為「期待漲價」,但我買股票不是因為期待它馬上會漲,而是因為在這個位階買非常「值得」! 而人有時候會因為「氛圍」蒙蔽了自己的理智,在股價漲多了之後一直想去追價,最後可能會追在「高位階」的價位區,又或者是在股價下跌時擔心會虧損,而出脫在「低位階」的持股!這都是「人性」的貪婪和恐懼所使然。 看完這篇文章,相信您也明白了,我為什麼會向朋友推薦蔣明誠先生了吧。

蔣明誠「明誠學院」:投資就像踩鋼索,平衡力是關鍵

2022年11月03日
公開
71

能源價格高漲、供應鏈瓶頸遲未抒解,與疫後需求大漲,通膨三箭一箭又一箭射出美國6月份CPI年增率高達9.1%,與聯準會堅定持續升息的路線。下半年投資走勢起伏多變正左右每一個投資人的盈虧程度,展望未來如何調整投資佈局?  通膨居高不下侵蝕著消費者投資信心與生活水平,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湧現、金融市場創下多年來最差表現,全球經濟可能放緩至低於趨勢水平、整體政策處於快速收緊的環境。壞消息一波一波,焦慮使得投資人聚焦於風險。然而市場波動下,謹慎選股擇債仍是大有所為。蔣明誠先生在最近的股票課程上分析了目前市場劇烈震盪的現狀以及應對策略,我自己覺得非常有參考價值,值得和大家分享。 股債平衡策略 締造正報酬 蔣明誠先生表示,今年來股債資產皆遭遇賣壓,連高品質的政府公債也未能倖免,高通膨下這更應該分散收益來源以妥善管理風險。 今年以來股市疲軟,七月、八月雖因經濟數字優於預期而有所反彈,但在通膨數據真正呈現下降趨勢之前,恐怕都還不能掉以輕心。而在這種經濟「尚不見完全轉好」、「亦不見顯著惡化」的情況下,股市短期很可能會呈現「區間整理」的橫盤走勢。 橫盤走勢中,類股輪動會更為明顯,不時會有明星落難、好股票遭錯殺的情況。雖然經濟局勢還不明朗,但體質良好的企業,不僅在困境中具有更堅韌的獲利能力,在景氣復甦時也有最亮麗的漲幅。投資人可以趁機逢低佈局優質的龍頭股、大型股,或者前景看好的成長股。 在這裡,蔣明誠先生為大家介紹了一種方法,是一種很形象的比喻。 1974年,法國的菲利浦佩帝在美國紐約達成一項壯舉:在沒有安全繩索的保護下,在紐約雙子星大樓間一千三百五十英呎的高空,踩著只有一英吋寬的鋼索來回行走。面對強風帶來的晃動、重力帶來的恐懼,他唯一的武器就是手上的平衡桿。今年的投資市場,恐怕就像是一條高空上的狹窄鋼索,讓投資人舉步維艱;投資人若想找出順利走過這險惡投資環境的最佳策略,不妨先嘗試「股債平衡」。 此外,不同來源的收益有助於提高收息穩定度,此時的投資組合應該混合包含高股利、債息及權利金的混合資產,以透過平衡策略持續在2022下半年締造最佳收益正報酬。 高股利為側重高股利與股利持續成長的優質標的,根據統計,長期而言投資股票的總報酬當中有一半是來自股利收入,而且高股利股票長期表現明顯優於大盤或是成長股,尤其在市場下跌時期,高股利股表現打敗大盤的機率高達八成以上,此外,就美國企業而言,過去約十年來股利複合年均成長有近9%,長期而言高於通膨漲幅。 而高債息則以低存續期的優質非投資級債搭配較長存續期的投資級債為主,除了收益機會,高評等債在股市下跌或危機時期總能表現抗跌或甚至逆勢上漲,利用股利與債息一起搭配,不僅能增加收益機會,也有效降低投資組合波動風險。 此外,兼具股債特性的特別股及透過賣出選擇權收取權利金的股權連結商品等混合型資產,除了可提升收益,也更增加投資標的的選擇空間,以科技股為例,股利低甚至不配發股利,藉由賣出選擇權收取權利金的靈活策略,既可參與優質科技股的長期成長前景更能同時爭取極佳的收益機會,一舉兩得。 拉長投資報酬時期,更需重視股債平衡 蔣明誠先生說:當前經濟前景不明,投資人需要有耐心地將預期獲利時間拉長。畢竟,不論經濟是否正式進入衰退、不論走入衰退的經濟需要多久時間恢復,復甦終究會到來。從長期看來,此時股價低迷的優質股將有迷人的漲幅、此時殖利率偏高的長天期投資等級債將有機會獲豐碩的息收。投資人如果要追求穩定且出色的回報率,此時更需平衡優質股債。 不過,對於多數投資人來說,同時持有股票跟債券,實在很難管理。如果想分散投資、又想輕鬆管理,不妨考慮股債平衡型基金。相對於債券型基金,平衡型基金更有機會賺到資本利得,不僅「退可守」,更是「進可攻」。 機會伴隨風險而生  掌握多源收益創造獲利機會 蔣明誠先生認為,危機通常也伴隨獲利機會。在高通膨與高波動的環境下,投資人可以留意三大機會: 1.通膨高漲,股利漲幅優於股價漲幅 根據歷史經驗,當消費者物價指數高於5%,股利漲幅機率多數會高於股價漲幅,其中通膨介於6%~7%時,股利漲幅與股價漲幅差異最大達16個百分點;此外,股利成長股與高股利股表現也分別優於大盤7至10個百分點。 就股票市場而言,許多資產價格大幅折價,也增添了更多的投資機會與選擇。目前看好基礎建設及公用事業產業較不受景氣循環影響及通膨轉嫁的防禦優勢標的。 2.投資級與非投資級債殖利率誘人 升息前景帶動利率大幅波動後,凸顯高品質、且較長存續期債券的投資價值,目前殖利率水準已較6~9個月前大幅攀升;以美國投資級債為例,從去年底約2.3%升至近5%,而非投資等級債也自4%升至近9%,兩者皆高於過去20年平均4.1%與7.8%的水準,這是非常誘人的收益機會。 蔣明誠先生指出,經濟成長減速及全球不確定性升高抵銷了債券長期評價面偏貴與緊縮貨幣政策的影響,投資級債不僅殖利率表現具吸引力,更有潛在多元分散的優勢,相較於股票,可提供合理且長期回報的機會。 此外,非投資級債部分,企業基本面仍健康,現今殖利率水準尤具吸引力,在市場波動加大與利差擴大下,更看好當中較高評級的標的。 3.善用特別股與選擇權權利金的收益機會 除了股票股利與債券債息之外,特別股優於普通股的股利機會及賣出選擇權的權利金收入也是創造收益的重要來源。 目前如美國公用事業特別股的股利來到6~8%左右,而如金融、能源、醫療及科技等選擇權權利金收入也有高達9~12%之多,放在投資組合中,可作為增加受益的彈性來源。 蔣明誠先生強調,抑制通膨高漲過程勢必也需承擔經濟減緩的調整時刻,善用平衡投資策略避險,與多源資產組合獲益,逆風中將能不受外在環境衝擊,持續穩健前行。 握緊平衡桿,鋼索的終點就在前方。  

蔣明誠「明誠學院」:什麼是景氣循環?

2022年11月03日
公開
39

近期全球股債市在通膨、升息、景氣衰退等各種訊息中擺盪,讓投資人不知其所。其實,趨勢早就呈現它的方向,不需要猜測。景氣從過熱的秋天,緩步走向寒冷的冬天,是必然路徑。投資人只需要知道,在不同的景氣階段,自己該做些甚麼。 最近跟隨蔣明誠先生回顧今年的台股市況,發現自2月開始就已經有預告高通膨、黑天鵝來襲的跡象了,很多專家都認為投資要轉趨保守了。如今已經進入第四季,股債市都已經大跌一波了,驗證年初看法沒錯。但接下來市場又將如何進行?投資人又該如何因應呢? 蔣明誠先生在這裡引出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景氣循環。相信有不少人跟我一樣經常在資訊中看到這個詞,但沒有去深入了解。景氣循環就是指國家總體性經濟活動的波動起伏,每個循環中會涵蓋「成長、榮景、衰退、復甦」等時期。景氣會按照這四個階段不斷循環,而每個時期適合的投資標的不同。只要學會掌握景氣循環,就可以在景氣成長時入市、景氣衰退時出場,獲取長期收益。 為什麼會有景氣循環? 常見的景氣循環股,包括近期很夯的航運、鋼鐵、水泥,其他像是汽車、營建、塑化、煤炭、石油等產業,也都屬於景氣循環股的範疇,蔣明誠先生介紹說。這些產業都有一個共通的特性:供需經常失衡,因此大部分都與原物料有關。與成長股不同的是,景氣循環股容易受到景氣好壞而產生劇烈波動,景氣好時漲翻天,景氣向下時業績瞬間也跌至谷底,毛利率極不穩定。 蔣明誠先生給我們舉了例子,假設當某樣商品供不應求造成價格上漲時,廠商就會開始擴廠、增加產能,又或是更多競爭者投入生產,但擴大購買設備廠房以增加產能需要時間,等到好不容易產能大增時,需求可能已經緩和下來,導致供過於求,形成供需反轉的情況。這時商品價格當然已是不復當年了,供應廠商倒的倒、合併的合併,汰弱留強後供給減少,價格上漲,下一個循環便又開始了。 大家都知道,投資的核心理論就是要在逢低買進,逢高賣出;投資景氣循環股也是一樣,在高峰賣出,谷底買進,但大部分的人說得容易,實際做起來才發現難上加難,否則大家都在股市發大財了~若經過觀察,發現大量同產業公司破產、整併,可能可以判定這個產業處於景氣循環的低谷,但何時反轉向上進入復甦期?這就得要靠投資人對各行各業的了解了。因此,投資景氣循環股時最好做好風險管理,分散投資以避免買到的股票變壁紙,可謂得不償失~相反地,有時見到股票漲很兇,看別人賺錢自己也心癢癢,建議上車前還是要了解相關產業背景,要不然在高峰進場,景氣循環進入衰退期,可就成為新鮮的韭菜了,接下來可能被套牢十年都不稀奇。 通過蔣明誠先生的敘述,我們大概了解了景氣循環的概念,先生也順便給我們介紹了景氣循環和成長股的不同。成長股的長期營運動能持續向上,股價當然也是長期向上,只要買進並持有(Buy and Hold),通常就能減少大幅虧損的風險,不像景氣循環股需依靠低買高賣來獲利。投資哪種類型的股票比較好並非絕對,景氣循環時機點難以掌握,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及心力,因此較不建議投資新手或沒有太多時間研究的投資人操作。但景氣循環股的特點之一就是景氣好時容易漲,景氣差時容易跌,若投資人能滲透一個產業的景氣循環時機,或許能夠獲得不錯的績效。 看懂景氣趨勢,四季策略各不同 除了前面所說的內容,蔣明誠先生還介紹了關於景氣循環四階段的內容,就像我們一年有春夏秋冬一樣,景氣循環也有。 2022年初,我們正在景氣擴張(夏季)的最高峰,企業獲利滿滿,投資人樂開懷。但2月俄烏戰爭打亂景氣持續上揚的動能,也加劇通膨上揚風險,再加上聯準會與多國央行開始升息、收縮資金,因此進入景氣趨緩階段(秋季)。一般來說,景氣秋季股市債市都面臨修正壓力,只剩下原物料可逆勢上揚,對照今年以來只有能源類股表現最優,更能呼應此現象。 景氣秋季尚未走完 景氣秋季各國央行的重要任務是控制通膨,通常會採取升息政策。當升息速度越快、幅度越大時,對經濟景氣衝擊越大。當升息接近尾聲時,才是秋季落幕的時候。 由於目前通膨壓力大,各國央行仍偏向快速升息,因此尚未到升息最末段。一般預估,美國可能在2023年第一季升息到頂,而歐洲通膨更為嚴峻,可能會延伸到2023年第二季。以上都只是預估,還是要看央行實際行動而定。 簡單來說,目前市場還在猜測聯準會是升息3碼、還是2碼,就表示距離最後階段還很遠。至少要看到聯準會升息幅度降至1碼,或是市場開始討論不用再升息時,才是秋季落幕的時刻。 秋去冬來,債券投資當家   升息的終點,也是景氣冬季的開端。當市場開始歡呼不再升息時,就要面對景氣寒冬來臨。高通膨、高利率,影響民眾消費能力,也衝擊企業獲利,經濟動能逐漸衰退。隨著經濟情勢急轉直下,央行的任務不再是控制通膨,而是如何救經濟。當秋季落幕,接下來就進入冬季(景氣衰退),此時各國央行會開始降息來救經濟。 由於調降利率,有利於債券價格反彈,這個階段公債、高評等債券開始受惠,也是適合逢低佈局的時刻。但此時景氣不佳,股票市場還會面臨最後一波下跌階段,股票族可不能貿然進場,但可以用定期定額慢慢佈局,畢竟當央行出手時,通常距離最低點也不遠了。 按照目前市場推估,即使2023年上半年是升息最後階段,但真正降息可能會是在2023年底,或甚至到2024年之後,因此債券投資的進場時間還需要再等等。不過也有人認為,當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來到4%、高評等企業債殖利率來到6%附近時,對固定收益投資人都具有相當吸引力了。而近期美國10年公債、企業債,已經接近此水準,如果投資人不想猜測低點,現階段可以用定期定額分批進場,試試債券的水溫。 投資人若能看懂景氣循環趨勢,就不需要忐忑不安,只要在每個階段選擇適合的投資商品佈局。若是覺得無法掌握趨勢,更簡單的方法就是定期定額投資,畢竟拉長時間看,秋冬季(空頭)市場修正時間較短,春夏季(多頭)市場上漲時間較長,能夠掌握下跌階段投資的機會相對較少,其實是應該好好把握。另外,市場下跌階段,不需要急著看盤、頻繁進出,反而是投資人好好學習的時機,多找幾本書來閱讀,建立自己長期理財策略,才是現階段投資報酬率最高的行動。有時間的話也可以看看蔣明誠先生的課程,我相信你會有所收穫的。

蔣明誠「明誠學院」:5個必知的投資心態

2022年11月02日
公開
54

新手不因懂股票,偶爾發財,便把偶然當成必然,形成固化思維的模式會形成盲從心理。其實不管是高價股、低價股,大盤股還是小盤股,因緣和合時機會才出現。銀根緊縮,貨幣不充足,大盤就難以表現,價格被低估是常態。受過金融教育本身是好事,但不能變成書呆子,以為“價值低估”就是“法寶”,這就大錯特錯了。價值低估,股價跌破發行價,跌破淨資產是經常的事,跌破各種均線也沒什麼不可能。 股市中趨勢變換莫測,這一次跑早了,下一次就不想跑,是貪婪的心理。貪婪還表現於明明已經被套還在幻想“短線會反彈”的僥倖心理。如果是遇到波段的頭部,結局就很悲慘,大陰線放下來的作用就是突然套住了你,“好不容易把你套住”為什麼馬上給你解套呢?套住了就必須從一分鐘的圖表中去計算,先用調整浪模型,而不可貪婪地以為是推動浪,以技術為根基是解決你心理不成熟唯一方法。 最近去聽了蔣明誠先生的幾堂課程,重新梳理了一下自己買股的歷程,發現自己確實犯了很多錯。犯錯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還在沾沾自喜,我覺得蔣明誠先生說的很對。所以我把蔣明誠先生關於投資心態這一部分的內容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少犯錯,多賺錢。 越是極端的情況,越是大好機會 蔣明誠先生強調:遭遇逆境時,就是值得抓住改變自己稀缺思維模式的好機會。我們都知道一旦開始想著:「我果然不行」、「沒人做到不是沒原因的」、「自己太天真」,只要出現這些想法,基本上就不可能成功了,因為成功的人在這個時候,心裡所在乎的都是那些應該再做些什麼或不做什麼才能克服逆境。 這是蔣明誠先生一個重要的觀點。他認為投資遇到股市大跌時,也就是所謂的熊市,對我們一般的投資人來說,並沒有什麼不同,如果要說的話,其實可能還比一般的困境來得好。主要是因為有股市下跌影響的不只有自己,即便是股神巴菲特,也不能倖免。 很多人會認為:「那就看誰虧得少,誰就是高手」 這個角度其實也有些過於表面了,蔣明誠先生說,因為短期的漲跌真的隨機性太高,如果以籃球來做比喻,就連 Kobe、Lebron、Jordan的發球都不能100%,如果有誰覺得自己漲的時候都能漲最多、跌的時候都想跌最少,那他要不是神,就是神經病。 能真正體現投資成果的,是追求長期的 投資心態 別比較誰跌得少,因為從不投資的人跌最少,你要學他們嗎? 蔣明誠先生舉了一個很實際的例子。簡單來說,比看這一次大跌,誰跌得少,我們更應該重視的是大跌之後,自己的反應與行動。看到跌就會有情緒,這個是人性,誰都避免不了,包含我。但重點來了,接下來我們採取的行動,是強化、還是弱化這樣的神經連結與模式。 如果我因為這樣,開始一直看盤、想找到底什麼原因、誰又說了什麼話,或想要賣掉等跌更低再買,甚至開始悔恨早知道就不要投資、去看看那些短線的怎麼做。 這些看起來是很順其自然會發生的事情,但卻是在強化自身的稀缺思維模式,強化恐慌連結、強化我的窮腦袋,這次這樣,下次我還是會這樣,然後就不斷遠離心目中想成為的理想狀態,蔣明誠先生道。 我們看到很多企業家,例如馬斯克、貝佐斯、祖克柏甚至巴菲特,動不動因為一些輿論、或是股價不如表現就「身價蒸發多少多少億」,這些人有表現出驚慌或是開始偏離軌道做短線、迎合市場開始做跟自己理想不一樣的產品嗎? 不會,他們不會針對什麼市值蒸發做任何停留,而是繼續專注本業。 用自己投資心態的確定性,來對沖外在的隨機與不確定 對於價值投資者而言,本業就是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家庭、以及研究好自己的公司、配置,蔣明誠先生強調。股價越動盪、情緒越受到影響,就越應該回歸到這些本質,掌控好自己的紀律——用自己的確定性,來對沖外在的隨機與不確定。 每次發生情緒,我們都能回歸本質一次,那麼我們也正在強化富人的思維模式、弱化窮腦袋。 就如同蔣明誠先生提到的:「決定你能不能過上理想生活的,不是你的財務現況,而是你決定安裝什麼腦袋;決定你能不能成為富人的,不是你現在的投資組合跌得多慘,而是你接下來準備怎麼做。」 因此,安裝投資人的腦袋,不是聽完聽懂打了雞血就有了。而是把握住這每一次的機會,用富人的思維模式、取代窮腦袋的稀缺模式。 錢賺得回來,人生賺不回來,別讓自己優先成為最大輸家 如果再把視野放大,人生才是最重要的投資組合。這是蔣明誠先生另外一個重要觀點。 假設我們因為短期的大跌有了情緒,開始焦慮、不安、整天盯盤、擔憂,這些負面的情緒將會滾動起來,導致有人開始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無法放鬆的跟家人朋友相處,如果真的變成這樣,那無論股票會不會漲回來,都已經是最大輸家。就是因為股票還會漲回來,買錯了的還能用別的方法把錢賺回來,但時間過了就過了,這段時間的行為、狀態,都給自己或是身邊的人強化了你的恐懼與稀缺。 我們的每一個小小決定與行動,如果不是讓我們更接近目標,就是讓我們更遠離目標。不用強求每個決定都要做對,但要追求對的決定越來越多。就算發現自己買了不好的公司、有發現配置很不健康都沒有關係,重新回到所學,知道下次怎麼做才對。因為老實說,現在帳面長什麼樣子、什麼時候止損、出場,對於將此視為改善機會的人,真的都沒那麼重要。 別讓短期的市場崩盤,讓寶貴人生付出代價 不論股市再怎麼崩盤,唯有保持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因為回報是給能好好活著滾雪球的人。 在別人關注自己虧多少的時候,做個練習,問問自己,賺到了什麼?可能是一次寶貴的體驗、一個很好檢視自己的機會、重新了解自己的情緒認知等,有趣一點的來說,我們或許在未來也可以跟子孫說過:「我曾見識過股市的哪些大風大浪」 在投資層面來看,或許經過這次崩盤,我們能比別人更冷靜,並且更加認識自己的所選擇的公司,對於市場的不理性以及財政與貨幣政策的運作,都有更深層面的了解。 所以不論股市怎麼變化,當你不斷思考是否有和當初自己所訂定的財務目標以及投資規劃有所偏離,光是不斷思考著這些疑問,就能讓你離理想中的自己,越來越近。希望這五個投資心態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

蔣明誠「明誠學院」:5招教你避開投資盲點

2022年11月02日
公開
43

大凡初學游泳者,難免要嗆幾口水。剛進股市時,多數人有一股子“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英勇氣勢,大膽吃進,揮斥方遒,一派瀟灑。當親歷了股市的切膚之痛後,又變得畏首畏尾,左顧右盼,不敢越雷池半步。多了盲從衝動,少了睿智理性,這必然陷入誤區。 最近我收到了非常多身邊人的求助,因為股市的不景氣,因為生活的不如意。全球經濟景氣走疲,給大家都帶來了很多煩惱,特別是在股海裡的人,我也一樣。在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我遇上了蔣明誠先生,先生對於這些問題特別游刃有餘,講解的很深刻,讓很多像我一樣的人打開了新思路。我覺得有必要把先生的一些課程內容分享給大家,特別是關於投資盲點的解決方法。 首先,蔣明誠先生強調股市從來沒有捷徑可循,更不會有百戰不殆的常勝將軍。若想在股市立足,不能奢望股市不斷地滿足你,而需要你去千方百計適應股市,勝不驕,敗不餒,永遠保持一顆平常心。股市充滿誘惑,機會與風險並存。投身其中的人,應時刻提醒自己謹慎行事。最好能夠做到以下五點: (1)不要趕新潮 有人說,股市評論員如博士生導師,老股民如大學教授,新股民如擴招的大學生,炒基金的如函授生,不炒股也不炒基金的人則有落後時代之嫌,被人笑為不懂新潮。 時過境遷,如今來看,趕股市新潮的多被潮水打得鼻腫嘴歪,頭破血流而一敗塗地,只有不為新潮所動的還安然若初。蔣明誠先生說,新潮不是隨時就能趕的,不是任何人都適合趕的。如果游泳本領不高,還是老老實實去過橋、去划船或者從河邊繞行吧,總比淹死了強。 (2)不可太貪婪 蔣明誠先生表示,很多人都有在股票帳戶帳面上看到盈利的時候,那金額不斷上漲的紅字讓人熱血沸騰,總認為自己已經望到了百萬或千萬富翁的項背,富貴指日可待。因此,最後總是該出手時沒出手,沒有把那些數字變現,最終眼睜睜地看它由多到少,再由紅到綠,甚至少到讓人眼前發黑。 或者是這次輕易賺了一點小錢,就投入大錢指望翻上幾番,而忽視了虧起來也是會翻倍的。只為那更多一點的財富就讓自己與成功失之交臂,為了一粒芝麻而丟掉了一個西瓜,這就是貪婪。知足常樂,是很有道理的。 (3)不輕信專家 股市漲跌的風險大家都可以理解,而股市評論家如果推波助瀾就更可怕了。他會在指數達六千點的時候說要漲到八千點,建議大家堅持長期投資;又會在指數跌到一千六百點的時候說可能還要跌,建議大家要謹慎搶反彈。綜觀一年多來難以自圓其說的股市評論家,不難發現他們更像是股市裡的算命先生,偶爾有預言正確的時候,但更多的時候卻是誤導投資者。既然專家都不那麼可信了,那麼市場中來路不明的小道消息就更不可靠。蔣明誠先生說:投資者只有學會自己思考,才不會讓別人控制自己的腦袋。 (4)不能太專一 傾其所有把資金投資到股市裡的股民目前是很慘的,若割肉吐血出來,血汗錢就會化為烏有,不出來那些資金不知會套到何年何月,可謂進退兩難。如果愛股票不那麼專一,為自己留一點兒資金迴旋的餘地,受傷就不會那麼重了。 (5)不必去後悔 股市不相信眼淚,股市只以成敗論輸贏,要嘛出場另起爐灶,要嘛穩坐釣魚台等待時機,解決錯誤的辦法不是後悔,而是反思,是對策,是行動。後悔起不了絲毫作用,致命的錯誤往往沒有後悔的時間,明確下一步選擇、走好下一步才是立刻要做的。 既然心理錯誤對投資者決策的過程影響這麼大,進而損害他們的財富,那麼有沒有好的方法來規避股票投資心理錯誤呢?答案是肯定的。在讓大家保持對股市的警惕之後,蔣明誠先生還提供了五大對策教大家避開股票投資心理錯誤。 對策一:準確理解心理錯誤 準確理解自己和別人身上存在的心理錯誤,是投資者規避它們的前提。 對策二:量化投資目標 許多投資者忽略了這個投資程序中最簡單的步驟。大多數投資者僅僅有一些模糊的投資目標,比如:“賺得越多越好”、“投資為了養老”、“投資為了孩子出國留學”等一些模糊的表述,這些模糊的表述不利於指明投資方向,也不利於規避心理錯誤。 確立量化的投資目標和實現該目標的路徑是重要的,比如“五年內增值到一百萬,年均成長一二%”就屬於量化目標。量化目標有幾個好處,一是使注意力集中在長期和遠大的目標,而不是眼前的短期波動;二是用更長遠的目光來看待投資的進程;三是決定投資行為是否符合目標的實現。 對策三:量化擇股標準 和量化投資目標同等重要的是量化擇股標準。有一套數量化擇股標準可以使投資者避免情緒、謠言和故事等不利因素的干擾,即在買入一檔股票前,把該股票的特點和量化的擇股標準對照,如果不符合標準,就應該拒絕買入。量化的標準可以使投資者有效地避免心理錯誤的影響。需要說明的是,即使採用了量化標準,定性分析仍然是相當重要的,定量分析應當與定性分析結合來選股。 對策四:分散投資 雖然完全按照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建議的那樣去分散投資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按照下述一些分散投資的原則去做,投資者將會有出色的表現。 一是擁有不同類型的股票。一般來說,十五檔源自不同行業的股票就可以擁有不錯的分散投資效果。研究顯示,十五檔不同類型的股票構成的組合,可以減少大約九〇%的非系統風險。這裡要注意的是不同行業,如果是十五檔銀行股組合在一塊,是沒有分散投資效果的。 二是不要購買你所任職公司的股票。你已經將你的人力資本投入到了你所任職的公司,也就是說,你的收入完全依賴於這家公司,因此,為了將你“真正的全部資產”分散投資,不要將你的金融資本再投入到這家公司。 三是買點債券。一個分散化的組合應該包括一些債券,因為債券和股票是二種完全不同類型的投資品項。一般情況下,二者的相關度很小,哪怕是在原股票組合上加入一點債券,整個組合的風險收益狀況都會有較大改善。 做到上述幾點,可以使投資者在投資股票時避免災難性的損失。蔣明誠先生強調要記住,分散投資是抵禦心理錯誤有效的防火牆。 對策五:控制可能成為心理錯誤誘因的行為習慣 有些行為習慣不僅是心理錯誤的誘因,而且有時還放大心理錯誤的影響,因此,要有意識地對這些行為習慣加以控制。 一是每個月查看一次股票。透過每個月查看一次股票代替每個小時查看一次股票,可以有效地規避“撿來的錢”效應、“蛇咬”效應和追求自豪等心理錯誤。 二是每個月只交易一次且固定在某一天,比如,固定在每個月的十五日交易一次,每月交易一次可以有效規避“過於自信”的心理錯誤。 三是每年檢查一次投資組合,看其是否行進在完成投資目標的軌跡上。 蔣明誠先生說,關於股市一千個人都會有一千種看法,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做好自己,保持好的心態,不貪多,不冒進,

蔣明誠「明誠學院」:投資究竟要做哪些準備?

2022年11月01日
公開
54

投資不算是個新鮮的概念了,大家對於投資應該都不算陌生,但對於投資之前需要準備哪些真的了解嗎?我們在進行投資前要先審酌各方面因素,再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商品。這是我從蔣明誠先生的課程中學到的很重要的一點。 蔣明誠先生強調,我們要記得要盡量避免因為其他人的片面之詞就倉促投資,達成目標是急不來的,這是一場一輩子的比賽。蔣明誠先生總結了三個要點和五個問題,幫助我們理解。 蔣明誠先生的三個要點是讓我們開始之前記得要:多聽、多看、多思考。 多聽,聆聽前人的經驗,多聽家人的意見,多聽成功者的意見。 多看,多看書、多看數據,多看自己的情況。 多思考,我想一想這樣子合理嗎?適合自己嗎? 蔣明誠先生另外提出了五個問題幫助我們結合實際來做投資前的準備。 1.投資前需要準備什麼? 投資前最重要的是建立正確的觀念,首先瞭解股票是公司的一小部分,擁有股票之後只要是公司有賺錢,你就可以分享公司發放的股利。拿鴻海(2317)這支股票來做例子,今年每一股要配發2元現金股利跟減資2元,合起來每一股就可以拿回4元。對於郭董跟我們小股東而言,每一股都是4元,不會有差別,差別在於郭董擁有162萬張鴻海股票,可以一次領回64.8億元,但是如果是只有一張股票的小股東,就只能拿到4000元。由此可見,好公司的股票是會產生現金的資產,投資的重點在於努力增加持有的張數。 此外,蔣明誠先生警告:不要把股票當成賭博的工具。上面講到一股鴻海可以領回4元,如果用85元的股價計算,報酬率也才4/85=4.7%,而且股利一年也才領一次,看起來真的是不迷人。因此會有人想要低買高賣,例如買在80然後賣在100元,如果你有勤做功課,能夠發掘出公司的業績即將大成長,在低點買進確實有機會賺進不少的價差。但是於絕對不要道聽塗說,隨便聽信明牌就去買進,不然下場搞不好是高買低賣,偷雞不著蝕把米。 投資股票最重要的還是「多讀書」,從書中學習前人成功與失敗的經驗,可以讓自己少走冤枉路,少賠很多錢,更能夠加快成功的速度,買書跟讀書,其實是最最划算的一種投資。 2.我這個年紀適合投資嗎? 其實只要一出生就可以開戶買賣股票了,並沒有年齡上的限制。投資股票靠的是複利,假設買進100萬,每年平均報酬率為10%,明年會變成110萬,後年變成121萬,這個就是複利,數學上叫做等比級數。愛因斯坦說複利是世界上的第8大奇蹟,威力大過原子彈。複利的累積需要時間,對於年輕人來說,時間就是他們最大的優勢。上面說的100萬元,如果以每年10%的報酬率成長,10年後會累積到259.4萬,30年後是1744.9萬,40年後則是4525.9萬。可以發現越到後面累積的速度會越快,這就是等比級數的奧妙了!由此可見,「時間」是投資成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越是年輕就具有越高的優勢。年輕人,比中老年人更適合投資,因為時間站在你的這一邊。 3.投資要多少錢才能開始執行? 股票是用「股」做單位,一張股票則是1000股。以台積電(2330)為例,目前股價為230元,也就是說只要少看一部電影就有錢可以買進一股台積電,但是一張(1000股)台積電需要23萬,就不便宜了。如果資金不是很充足,可以用買零股(不足一張)的方式來投資,但是零股不一定能夠順利買到。不然也可以挑選股價便宜的股票,例如目前一張合庫金(5880)只要1.76萬,假設每個月存3000元,半年就可以買進一張了。而且合庫金屬於公家銀行,倒閉的風險接近零,買進一張今年可以領到750元現金股利,加上30股股票(價值500元),總共加起來就是1250元,報酬率為1250/17600=7.1%,比定存好太多了,所以絕對不要把錢放在銀行定存。 4.投資一定會有賠錢的時候,所以投資前一定要準備一定的資金來應付賠錢的時候嗎? 只有不缺錢的人才可以作好股票投資,一定要記住這句話。假設小陳看好A公司的股票,他在60元買進然後相信有一天會漲到260元,可是買進後沒多久全世界發生了金融風暴,股市重挫,雪上加霜的是小陳上班的公司倒閉了,收入也沒了。逼不得已的小陳,只好忍痛將A股票賣在39元的低點,不然家裡沒錢吃飯、沒錢繳房租。很快的10年過去了,A股票真的漲到了260元,可是小陳卻一張股票也沒有了,這支A股票就是台積電,很多人賣在39元的低點。 所以投資股票之前,還是要先為自己準備約半年的生活費,就算碰上金融風暴也還可以活下去,才不會被迫賣出好股票,只有不缺錢的人才可以作好股票投資。 5.還是要先從定期定額開始,當自己的資產比較高的時候,再投資所在風險較大的公司? 一般年輕人的困擾還是資金太少,所以只能每個月定期定額買個3、5000元,然後靠複利慢慢的滾大自己的資產。定期定額其實具有「平均」的優勢,通常股價是隨意波動的,假設一支股票未來3個月的平均價分別為40、30、35,定期定額買進3個月後,平均的成本就是35元;如果是一次買進的話,就有可能買在40元的高點。定期定額算是一種投資的策略,跟資產多寡無關;沒錢的時候可以每個月買1萬,有錢時可以每個月買1億,只要有紀律的定期買進,都是「定期定額」。 當資產變多的時候,可以買進高風險、高報酬的股票嗎?當然是可以的。假設已經有了2000萬的股票,依照5%的現金股利殖利率計算,每年可以領到100萬的股利;但是如果把這筆100萬的股利拿去買進飆股,就有可以能快速的賺進100萬(或是賠光光)。投資股票不要只有看見高報酬的一面,股票市場一樣是會吃人的,你賺大錢就表示有人賠大錢。所以我的建議是「先求穩、再求好」,例如先花20年的時間,靠著定期定額加上複利,穩定的累積到2000萬的股票,每年領到100萬股利之後,可以從中間拿出30萬來投資高風險、高報酬的股票,但是剩下的70萬一樣繼續買進好公司的股票。如此一來,資產一定是越來越大,而且也會有機會享受到高報酬。 希望這些內容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蔣明誠「明誠學院」:小資投資該不該冒險?

2022年11月01日
公開
55

理財這項技能,在這個低利率而趨勢快速變化的世界,顯得更為重要。那,要從什麼時候開始學呢?很多人都明白,要早點開始投資,這樣才能達到最大的複利效果。特別是小資族,現在的年輕人觀念都很超前,可為什麼很多人,知道卻不敢付出行動呢?前幾天聽到蔣明誠先生針對這個現狀的分析,還挺有意思的,拿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蔣明誠先生說:為投資小白的社會新鮮人或者是小資族,常常無法跨出投資的第一步,細究其原因就是怕風險。先生強調,世界上沒有任何的理財方式是沒有風險,就連把錢放在銀行所生的利息都會被通膨所吃掉。 蔣明誠先生告訴我們,實際上身為小資族不該過於擔心風險,因為在資本小的狀況下學習投資是損失有限,但獲得的經驗能幫助未來靠投資賺更多。例如拿十萬開始投資,如果輸掉50%也才五萬,比起未來有錢才開始拿一百萬學投資,只要輸5%就是五萬了,所以最好的投資時間就是現在。 蔣明誠先生分享了三個秘訣,真正幫助小資族解決問題,幫助大家投資不冒險! 一、慎選投資工具-投資有風險,但不該冒險 投資要降低風險的第一步就是「不冒險」,具體來說就是不要相信「以小博大」會成功,對於多數人而言這是相當困難的事。因此具有槓桿或高波動特性的投資工具千萬別碰,像是「權證」、「選擇權」以及「期貨」。 蔣明誠先生的學長是一個前車之鑑,當時還是研究所學生的他拿了十萬進場想投資,秉持著小錢就是要冒險,賺錢才會快的心態,學長選擇了權證。幸運的在三個月內賺到二十五萬,但也不幸的在幾個月內把賺來的錢跟本金全輸光。藉由學長的故事要提醒大家,別因為錢少就冒險,會得不償失的。 二、增加安全感-選擇倒閉機率較小的個股或投資ETF 有了不亂冒險的風險意識後,建議大家可以選擇比較不易倒閉的個股或者是ETF來投資。因為在投資的一開始,對於許多產業以及公司都不熟悉,那慎選比較安全的類股或者是沒有倒閉危險的ETF就能把風險降到最小化。相對其他類股較不會倒閉的類股有金融股或是公用事業股,而台股知名的ETF的有高股息(0056)或者是石油ETF(00642U)。 特別要提醒的是,買進這類相對安全的個股不代表不用管,而是提供新手的你一個較穩定的心情去慢慢熟悉投資。像是投資金融股的過程中可以學習「股票」與「現金」股利的差異,並依據自己的需求是現金流還是成長來挑選不同屬性的金融股。此外,如果是投資石油ETF,也能增加自己對原油走勢判斷能力的總體經濟知識。 三、練習資金配置-從定期定額開始,循序漸進訓練股感 最後選定投資方式後,也要記得練習資金如何配置,假如你有二十萬,是要一次買完?還是每個月都定期定額買呢?蔣明誠先生建議新手定期定額,一來是因為你的股感尚未培養完整,因此定期定額可以避免單次重壓股票選錯時間點而套牢過深。再者,定期定額也能強迫自己每個月都持續儲蓄來投資,並幫助持之以恆訓練股感,如此一來就能在投資過程中持續降低風險,因為你的投資實力一直在精進。 總結-投資不亂冒險就能降低風險 目前台灣三十歲以下有開股市戶頭的比例僅約10%,在低薪的狀態下如果沒學習靠投資增加被動收入是相當可惜的。因此蔣明誠先生都會鼓勵年輕朋友們為自己的人生冒險,勇於學習並開始投資,才有機會改變生活。只要遵從蔣明誠先生的三個秘訣:「穩健投資」、「慎選方向」以及「資金配置」,投資其實就沒那麼高風險,還有機會增加收入。

蔣明誠「明誠學院」:投資新手該怎麼對抗通貨膨脹?

2022年10月31日
公開
88

今年來隨著通貨膨脹攀升,更加凸顯投資理財的重要性。不過,對於可運用資金相對較少的年輕投資族來說,究竟應該如何操作才能提高獲利率?蔣明誠先生提出了一些看法,萬變不離其宗,年輕族群的最大本錢為時間,透過主動花時間了解市場行情和學習理財知識,更能在理財的路上乘風破浪。另外,蔣明誠先生對於對抗通貨膨脹給出了四個小妙招,供大家參考。 一、蔣明誠先生對年輕人該如何操作才能提高獲利率的一些看法 針對投資市場方面,蔣明誠先生建議,由於台灣市場貼近我們的生活,使得投資人能輕而易舉的了解市場資訊,同時也降低投資風險、掌握更多投資契機,因此可優先選擇以台灣市場作為投資的起點。 其次則建議投資人,可聚焦於科技產業。由於台灣如今已是全球科技業的指標之一,也具備眾多科技人才,能不斷為科技產業挹注強勁動能。長線而言,台灣的科技產業在全球仍然占有無法取代的地位,相較之下是較容易獲得亮眼報酬的選擇。 蔣明誠先生分析,台灣擁有相當完整的IC產業聚落,因應疫情商機及國際貿易情勢下的訂單效益,加上智慧物聯網(AIoT)、5G、車用電子及HPC高效能運算等新興應用成長,整體電子產業仍以半導體為主軸,包括矽晶圓、矽智材、IC設計皆能雨露均霑。 在全球邁向能源轉型的同時,綠色潔淨能源商機也迅速發酵,電動車逐漸成為台股新主流產業。依目前全球電動車產業現況,以及自駕車技術衍生的周邊汽車電子商機,將是消費電子的七倍,甚至有機會創下自個人電腦、手機以來的最大科技商機,也是投資人可以深入探索的方向。 此外,由於存股人數日益增加,蔣明誠先生建議,可選擇具有長線趨勢的產業,如電動車、金融族群、權值股等進行定期定額、分批買進並長期持有,其中又以殖利率高的標的更加適合年輕族群。透過時間累積,能分散成本,同時具有前瞻性和長期發展性,能為年輕存股族帶來美好收益。 針對今年充滿不確定性的金融環境,年輕族群身為投資小白,勢必需要更多提醒。 蔣明誠先生指出,重點在於風險擺中間,首要留意風險控管,尤其目前台股有超過六成股票跌破年線,顯見未來變數仍多,因此更加不適合貿然進場。 蔣明誠先生說,在全球股市大震盪之時,進場前應更詳細了解個股的基本面、產業面等資訊,或是將投資焦點轉往自身,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與薪資所得,累積足夠的資本,才能有更多的選擇,也是理財上非常重要的一環。 在如今資訊發達的年代,年輕族群要取得投資理財的相關資訊相對容易,法人提醒,在吸收各樣投資建議時,也需判斷自身的能力、需求,透過詳細制定出包含:目標、時間、投資工具、預算等項目的理財規劃,更能幫助投資人有效運用蔣明誠先生的建議,也降低投資過程中的風險,創造出更好的獲利。 二、抗通膨理財小妙招 招式1:徹底掌握開銷,削減不必要花費 當價格長期高居不下,可以先從調整消費習慣開始。蔣明誠先生建議使用記帳,例如紙本記帳,或者記帳APP,盡量選擇可以自動連結銀行帳戶和信用卡、可以自動紀錄消費的App,台灣也有例如MoneyBook麻布記帳、CWMoney、天天記帳等此類app可使用,如此一來便可以時時了解支出,並根據需要做調整。節省的方式可以先從小處著手,例如取消訂閱在隔離期間買下的串流媒體服務、購物時多比價、尋找折扣、減少過多的娛樂花費。 更要緊的是省下漲幅大的支出,例如機車、汽車族的油資。 兩年前的4月,95無鉛汽油一公升不到18元,加滿一桶50公升的油箱,還不用900元,現在加滿同樣大小油箱,要價1550元。專家建議不要等油箱見底再加油,可以下載App監測,趁油價低檔時就動作。 招式2:慎防債務陷阱,謹記還款期限並一次付清 信用卡大都採浮動利率計息,升息導致信用卡利息上揚。不過要注意的是,信用卡分期付款的選擇雖然能夠緩解還款壓力,但如果每個月都有一些貸款無法償還,其餘未繳清的金額將啟動「循環利息機制」,累計到下一期的費用。且還款能力是信用評分項目之一,信用分數被扣會影響之後辦信貸的可能,可以拿到的金額更少、利率也高。 因此,每一次的刷卡付費,都應盡量付清以免落入債務循環,不得已的情況下,也應做好還款計畫。怎樣規劃還款計畫?可利用「總收入」-「基本開銷+預備金」=「還款金額」的基本公式。基本開銷指的是食衣住行等必要花費,預備金則是為了突然的開銷所預留的金額,額度可以參考上個月的娛樂費用支出。 如果積欠的債務不只一種,蔣明誠先生指出應優先償還利息最高的債務,按照先後順序繳清,如此一來總還款金額就會降低許多。第二種方式是將負債金額最小優先償還,其他只支付最低限度金額,減少債務種類後再集中火力還清剩餘債務。 蔣明誠先生建議為信用卡帳單設置自動扣款,或者,在手機或電腦的行事曆上,標示付款和款項到期日,在兩個日期核對是否完成付款。 最後要注意的是,近期也開始在台灣興盛行的「先買後付」(BNPL, Buy Now, Pay Later)。先買後付和信用卡最大差異是不需要信用紀錄,瞄準無法輕易辦卡、但對自主決定付款時間有需求的族群。 台灣主要BNPL業者包含中租、AFTEE先享後付、PChome旗下「慢點付」等等。大部分BNPL分期數為3期,消費者要注意如果錯過了其中一筆分期付款的繳納,有可能會受到高額罰款,以AFTEE為例,若逾期未繳款,加收年利率16%滯納金,使用時須謹慎。 招式3:吃升息紅利,貨比三家挑選儲蓄帳戶 雖然升息帶來的漣漪影響所有經濟層面,貸款族首當其衝,每月要從口袋中多掏出錢,但反之,存款族則受惠升息,存款利息將隨之增加。 蔣明誠先生建議在高通膨時期別忘了儲蓄。他建議開一個儲蓄帳戶,存入3到6個月所需花費做為應急所用。「賺取一些利息總比沒有還要好,因此消費者應該要留意高於行業水平利息的儲蓄帳戶。」 目前,台灣自央行6月中再升息半碼後,各家銀行定存利率也全面調升。7月份固定利率第一名為第一、華南、彰化、台中、新光及玉山銀行(1.235%),機動利率則是由陽信商銀獨霸第一(1.225%)。 招式4:轉守為攻,佈局長期投資大賺通膨財 通膨時代,貨幣購買力下降勢在必然,持有愈多現金,越容易貶值縮水,如果手頭上有大量超出應急需求的現金,可以考慮投資。與其擔心通膨侵蝕貨幣價值,不如轉守為攻,大賺通膨財。 進行投資一定要採多重資產配置,操作時手腳要快,以短打代替長線,待最佳時機出現,再進市場獵捕。(鱷魚投資法連結) 但,不管進行何種投資,蔣明誠先生認為對抗通膨的最佳自保方式,就是投資自己、充實技能。股神巴菲特曾說過:能力,是對抗通膨的最佳武器。不要害怕回學校進修、或參加線上課程,努力鋪墊自己的職涯之路,也是通膨亂世下,最好的長期投資。

蔣明誠「明誠學院」:本益比越低越好嗎?

2022年10月31日
公開
106

曾遇到很多朋友跟我說,對新聞常見的本益比一詞不了解,看資訊看的一頭霧水,掌握不了訊息。我仔細想了一下,我也是只知道概念,而無法表述的。相較而言,蔣明誠先生的課程中對本益比就有較為詳細的介紹,我覺得挺清晰明瞭的,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首先蔣明誠先生借用了台積電的例子,分析了過去幾年台積電的本益比,幫助大家更快的理解。 以過去台積電比較低一波的時候來評估,第一個是2008年的金融海嘯,當時的EPS是3.86,每股的淨值是18.59,股價最低是36.4元;當年的本益比最低來到9.5倍,股價淨值比是1.95倍。第二是2003年,當年的EPS是1.4,股價淨值是14.85元,當年最低股價是34.9元;本益比是24.75倍,股價淨值比是2.35倍。 今年2022年台積電的EPS是38元,明年假設資本支出增加,獲利或許會比較減少,若推估EPS可以持平或略少,同樣用38元來計算,用台積電390幾元股價來計算,本益比大約是11倍左右,最新的淨值比是106元,股價淨值比是3.7倍左右。 排除掉2008年金融海嘯的狀況,過去的平均本益比約莫是落在15-40倍左右的這個區間,但金融海嘯最低掉到9.5倍這個數字,假設就用9.5倍最低的本益比來推估台積電(9.5*38)約莫的價格是落在360元左右。若用股價淨值比來推估,用當年在金融海嘯所出現的1.95*106(最新的淨值)所得出的價格是206.7元。這裡所提到的本益比究竟是什麼呢? 蔣明誠先生詳細的解釋了什麼是本益比。 這邊台積電資訊中的本益比(price-earnings ratio簡稱PE ratio)又稱市盈率,是衡量一家公司價值的方法。本益比可按公司每股市價除以每股收益計算得出。 本益比較高表示投資者預期公司未來盈利水平較高,增長水平也較強勁。本益比較低表示公司目前估值過低,或目前盈利水平超出過往趨勢水平。我們就可以帶入之前的例子,理解台積電目前發展的態勢。 本益比指標的作用與意義 本益比衡量的是一家公司當前股價及其收益的關係,並反應投資者從公司盈利中每賺取 1 元所需支付的成本。 基本面投資者會通過一系列工具釐定股價是否被高估或低估,而本益比就是其中的一種工具。總的來講,它不僅是最常用也是最實用的工具之一。 投資者計算公司的本益比,可以將某支股票與同一行業內的其他股票價值進行比較。本益比亦可作為釐定公司股價的參考,即目前價格相比歷史平均值是否估值過高或估值過低。 在某些情況下,交易員和投資者亦會使用過去四個季度的平均收益來計算歷史本益比,或者利用分析師對未來四個季度的預期平均收益計算預估本益比。 如何計算本益比 本益比的計算方法是將公司的股價除以每股盈餘(EPS)。 本益比 = 股價/每股盈餘 因此,若台積電的每股盈餘為 20 元,股價為 140 元,則本益比為7。大家可以嘗試著算一下,開頭舉的例子。 本益比数字的高低說明了什麼? 在這個問題上,蔣明誠先生給了非常明確的答案。 高本益比說明投資者預期未來盈利水平較高,增長勢頭強勁。在業績改善的預期下,股價上漲的速度高於盈利上升速度。 當股價下跌而盈利大致保持不變時,就會出現低本益比。 本益比和投資中的許多其他公式一樣,其優點是可以讓投資者用一個簡單的計算方法來比較不同的公司。台灣股市就包含上千家公司,查閱它們的財務報表往往需要花費上千個小時。不過,利用本益比篩選公司可讓投資者縮小選擇範圍,並按特定條件剔除部分選擇。 對於部分投資者而言,高本益比可能頗具吸引力。較高的本益比反應未來增長的預期較高,這可能是因為公司規模較小或屬於高速擴張市場。對於其他投資者而言,低本益比可能更受歡迎,因為低本益比反應市場預期不會過高,而公司表現也較可能優於盈利預測。這也算是台積電一直受到大家追捧的一個原因。 買入股票基本上等同買入該公司未來收益的一部分,預期增長更快的公司將獲得更高的盈利價格。本益比可分為「歷史」或「預估」性質,歷史本益比考慮過去數年的盈利,而預估本益比則依賴估算。通常一家擁有較高歷史本益比記錄的公司被視為比預估本益比達到20多的公司更可靠。所以在開頭舉例中,台積電的本益比並不算低。 本益比越低越好吗?什麼是良好的本益比? 定義一個本益比「好」與「壞」是很難的。由於金融市場變化萬千,我們很難有一個標準的規則。理解公司估值的一個好方法是將其與廣泛股票指數或公司經營所在行業的表現聯繫起來分析。 例如,一家樓宇建築公司的本益比為 15 ,單看這個數字的意義不大,但投資者可以將其和整個建築行業的平均本益比27進行比較。在此情況下,該公司相對廣泛行業的價值較為便宜,並可能因為超預期表現跑贏大市。相反,若一家公司本益比高於行業本益比,且表現達不到預期,則該公司可能會陷入困境。 本益比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變化,就像技術分析中的趨勢追蹤一樣,一家公司可能會有被市場高估和低估的時期。 極低本益比與極高本益比 本益比為 5 或以下的股票是不是理想的買賣經常存在爭議,雖然看起來公司的前景似乎被看得過於消極,但剔除本益比低於此水平的公司也不失為一個好的經驗法則。此水平的本益比說明未來前景相當黯淡,且管理方面需要面對相當多的問題。 極高本益比不一定是預期過高的警告訊號。舉個經典的例子,亞馬遜的歷史本益比由 2011 年初的 70 多攀升至 130 ,但股票價格同期上漲了46%,往後五年也繼續保持著上漲態勢。如果一家公司能夠達到高本益比所隱含的預期,那麼它就能獲得回報。 如何在交易中使用本益比 本益比是一個實用的入門工具,但它不是投資者剖析公司的唯一工具,它也有可能會放大利多消息或負面消息影響。此外,該工具並不考慮股息率、公司債務水平、管理層變動等多項其他重要資訊。 最後,蔣明誠先生帶我們靈活運用了一下,代入一下本益比的計算公式。台積電用9.5倍的的本益比推估是360元,按照目前台積電的5年線位置是390元,10年線的位置是268元,約莫股價淨值比最低是206元;投資人可以抓出一個區間。但台積電要跌破10年線(268元)的可能性是相當低,可能逼近9.5倍的本益比(360元)是可以考慮買進。這是我們最終從那則資訊裡面得到的訊息,你們算明白了嗎? 總的來看,當面對數百家甚至數千家不同公司時,利用本益比進行篩選可作為收縮選項範圍的理想方法。這樣一來,投資者就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了解某個行業內的特定公司。雖然單純以本益比構建投資策略也是可行的,但更明智的選擇是以此作為投资公司股票的起步。

蔣明誠「明誠學院」:存股新手一定要避開的3件事

2022年10月31日
公開
163

之前我在蔣明誠先生那裡了解到了給存股新手的一些建議,特別是年輕人要存股需要做的事情,對我來說啟發蠻大的。後來又從先生那裡了解到了一些存股一定不要做的事情,我覺得很有必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存股是近些年來在臺灣很熱門的投資方式,它讓小資族也有了翻身的機會,對於社會新鮮人來說也是門檻比較低的投資方式,很受年輕人熱捧。但對於存股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好多人似乎是一知半解的。 蔣明誠先生說:在了解存股之前,一定要區分存股跟一般投資股票。簡單來說,存股就是結合「存錢」+「買股票」的概念,只要選擇一間好公司,定期買進股票、累積張數,每年領股票股利、現金股利降低持有成本。並持續再投入,享受時間的複利,目的是賺取每年固定的股息收益,或是長期持有後的股票價差。由於投資概念有點類似定存,因此也被稱為「定存股」。 舉例來說:假設某一檔金融股股價20元,一張1000股,故一張金融股等於2萬元,若每年固定配息1元,一張股票可以領到1000元股息,算下來相當於殖利率5%(利息÷股價=殖利率)。若想要一年領24萬元股息,回推算只要存240張股票,就能固定每月有2萬元。 存股是靠時間幫我們降低股票的持有成本,靠的是時間領股利,絕對不能在你缺錢、然後剛好市場上遇到股災的時候把好股票賣掉。存股對應的方法,就是利用閒錢投資,所謂閒錢就一定不是大家現階段要用到的錢。這是蔣明誠先生對大家的警告,也是我今天分享的一個重點。蔣明誠先生說:存股有三件事,是不能去做的,我整理了一下,分享給大家。 一、不要借錢買股 借錢買股,簡單來說,就是「融資」,提供擔保品,跟券商借錢買股。如果我們用自己的錢買股,不論股價跌得多低,我們頂多套牢,不賣也不會實現虧損,大不了這一筆資金就「凍結」在那裡,等以後有一天「回春」解套。 但是,融資可就不是這樣了,股票下跌,我們的維持率就會下降,下降到一個程度,券商就會要我們補繳保證金,如果繳不出來,就要被「斷頭」,券商強迫把我們的股票賣掉,立刻「實現虧損」,根本沒有像自有資金買股有「拗、抄底」的機會,這是主動權掌握在別人手上,這樣的買股您安心嗎? 當然,融資也不全然是壞處,對於有信心看對市場走向的人來說,也是提供他們放大報酬率的方式,除了融資,相對的也有融券、借券…等等,就不贅述了,有興趣的人再自己研究即可。 對於想要專心穩健地存股的朋友們而言,請放棄用這種方式買股,除非您是以做價差為主,又對自己的判斷很有信心,但是,別太有自信,我們都只是平凡人,真的只要賺該賺的錢、領該領的股息、賺該賺的資本利得就好,不要想太多花招。 二、不要聽信明牌 您知道有多少所謂的投顧老師或達人,講得頭頭是道,其口才之好,可以把一支股票捧上天,前景多麼好之類的天花亂墜,真的很令人佩服,連我看了都心動很想跟著去要「明牌」,但是冷靜下來想想後,就會知道這很有問題,我想您都聽過什麼老師優惠期間只開放幾個VIP名額,要參加會員就快…等等的話,我的建議是,聽聽就好,不聽更好。 他們有可能對某些產業分析還算中肯,有其價值,但是常常都誇大其詞,比較有良心的可能真的會帶您先賺到幾次再來…嗯,您懂的,沒良心的可能直接與企業勾結,為了炒高股價,讓您幫忙抬轎追高買,然後在高點倒貨,您花了貴蔘蔘的會員費,去幫別人賺錢,自己當傻子、當盤子接別人倒貨的股票,又何必呢? 蔣明誠先生說:年輕人尤其需要注意這一塊,因為涉世未深,不小心真的會被這些在資本市場上打滾這麼久的不肖份子利用,一定要謹慎,最好的明牌往往不是那些老師推薦的,而是在自己心中,有一派人推崇「生活存股」,也就是從日常生活中去觀察到哪些企業具有發展,經由自己去找到的明牌才是真明牌,別人為什麼要那麼好心告訴你明牌?他是做慈善的嗎?這邏輯不對嘛!是不是? 三、不要一次all in 最近股市下修的幅度相當大,有一些人直接說,差不多落底了,乾脆直接all in吧,蔣明誠先生認為,萬萬不可,這樣太過冒險了。如果現在只是在半山腰呢?若再下跌,大家不就只能乾瞪眼,流著口水看著別人買到比您更物美價廉的股票,是不是? 所以,無論如何,蔣明誠先生都不建議一次all in,因為沒有人有辦法猜得那麼準,說落底就真的落底,何不把資金多分成幾份,如果是定期定額的人,那什麼事都不用做,只要照原來的規畫做即可,因為定額意謂會在低價時自動多買股數,這就具有「低多買」的功能。 如果是不定期不定額的人,建議可以將資金分成6份,每跌10%就買1份,那這6份可以讓您跌到市值剩40%時才買完,當大盤指數跌到只剩4成,這是多麼嚴重的股災啊,我們將資金分配到這時候還有錢買,不是比提早就all in的人更有底氣嗎? 蔣明誠先生說:要實在、不貪心。就是存股的最高準則!與大家共勉! 存股就像爬山,一步一步爬,總會到達山頂的!

蔣明誠「明誠學院」:存股新手一定要做的5件事

2022年10月31日
公開
58

 近幾年,存股旋風席捲臺灣。許多投資達人以親身經歷推廣存股優勢,持續買進一檔好股票長期持有,就有機會年領百萬股息,實現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的夢想。有年輕人看到現在股市大幅下跌,且自己也存了一些錢,就覺得是進場的好時機,想要開始投資股市。 我最近瀏覽資訊的時候,正好看到蔣明誠先生在解答類似的問題,有年輕學員問他,想趁著這個時候進場,問他這時候該怎麼買股來存股。但蔣明誠先生先反問了學員一個問題,他說:你真的懂存股是什麼嗎?目前你真的懂得該如何投資存股嗎? 後來蔣明誠先生,就藉這個問題來說明他給年輕人的存股建議,我稍微整理了一下,分成五個要點,希望年輕人及初進存股領域的朋友們可以從中有所收穫。 一、要控管資金 這個是五要裡的首要,資金沒有控管好,就算買到好股也是枉然。存股是在生活無虞之餘,才能做的投資,既然存股是投資,「短期內帳面上」就不可能穩賺不賠,但是,如何能夠讓自己即使在面對短暫帳面上賠錢,仍能心理不受影響,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但是這種心理素質不是隨便說我可以承受得住就真的承受得住,講是一回事,真正面對時又是一回事。 那麼要怎麼樣讓自己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呢?姑且不論其他方面,就以最實際的例子「資金」來說就好,存股不是一次投入就永遠放著不用再投入,我們也不可能有那麼多資金可以一次投入,除非我們很幸運地中了樂透頭獎,不然,大家一定都是就平常薪水的剩餘去買股的。 但我可以每月薪水剩多少錢就存股多少錢嗎?當然不行,人總有在緊急需要用錢的時候,這無法預料,因此,如果您無法存有一段時間的緊急生活費,那就不要買股,通常一般的建議是留有1年的生活費,不然至少也要半年,如果您每月生活費需要3萬元,那麼以最低標準,您至少要留18萬元現金在身邊,不能動用去買股,多餘的才能開始買。 有緊急備用金,這才是建立強大心理素質的第一步,「有恃」才能「無恐」,我們才不會因為需要緊急用錢而去賣股,如果賣的時機不好,那就是將「帳面上虧損」轉變成「實際上虧損」了,那不是馬上打擊了我們的信心了嗎? 先存了緊急備用金後,接下來,強大心理素質的第二步的依靠,就是要「將資金分配好」——我每個月能存多少錢?這些錢並不能全部拿去買股,比方說,我每個月淨存1萬元,那麼我可以將這1萬元全部拿去買股嗎?答案是:不行! 可是,不是已經存了緊急備用金半年了嗎?嗯,請思考一種情況,如果,這1萬元都拿去買股,那麼,如果有一天股市大幅下跌,變得很便宜,我想要加碼買,怎麼辦?那就用緊急備用金啊?不行,既然叫做是緊急備用金,就是不能隨便動用,那麼加碼的錢要哪兒來呢? 相信聰明的您應該想到,從「平常所存的現金」而來,舉個例子,如果我月存1萬元,我拿來存股7千元,留3千元現金,是做為將來要「加碼」用的,那如果股市不斷上漲,沒有機會加碼怎麼辦?那就轉為更寬裕的緊急備用金吧,緊急備用金當然是愈寬裕愈好,如果哪一天空頭來臨,那麼您之前累積存了「2年」的緊急備用金,就能動用其中「1年」的額度去買股,還有「1年」留做真正的緊急備用,那不是很讓人安心嗎? 二、要持之以恆 持之以恆說來容易,但是卻不容易做到,因為就蔣明誠先生所認識的人當中,真的有太多失敗的例子了,包括我自己在內都不例外。 我曾經定下目標每個月要存多少錢買股,但是卻因為種種因素,讓自己找藉口懈怠下來,比如那陣子需要旅遊、需要買車,而把原本規畫要買股的錢都拿去「借」給旅遊、買車,然後再也「不還」了! 就這樣,我的存股進度慢了很多,有很長的一段「空窗期」,我是幾乎沒有存到任何股票的,直到幾年前,才幡然醒悟,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因此,就思考該怎麼強迫自己「存股」,剛好這時候零股買賣變方便了,券商提供的定期定額也很便利,我就開始用「零股定期定額」的方式,強迫自己存股,讓「靠外力的約束」的方法,讓我們能克服人的「惰性」,而能持之以恆。 三、要慎選股票 這一點是真的很重要,既然要存股,就打算將來不太可能賣,而是存很久很久,以領得股息以及增加資本利得為目標,就像結婚要找一個值得託付終身的好對象一樣,怎麼可以隨便選呢? 但是一般人選股的能力一定比不上專家吧,那該怎麼辦?不用怕,蔣明誠先生給了一個很好的方法,他說:如果不會選股,就直接買名氣大、規模大的ETF,就很安全,如果需要跟隨大盤成長,就選0050、006208等,如果需要領股息多一點,就選0056、00878等,都是相當穩健的標的。 如果覺得ETF是間接當股東,想「體會直接當股東」的感覺,那麼選以上這些ETF的成份股內的企業,直接買其股票也行,以我個人的喜好,我金融股為例,會優先以「四大官股金控」為選擇,因為有國家背書,其中,以官股比例占最高,財政部為最大股東的「合庫金」更是我的首選。 四、要在本業精進 存股需要的是錢,沒有錢就什麼股都不用想,先賺錢去比較重要,請記住,「存股只是存錢的一種方式」,它並不是存錢的全部,我們如果賺的錢連支撐基本的生活費都很拮据了,那還談什麼存股? 所以,蔣明誠先生跟年輕人說,這也是我想跟大家說的重點,如果您現在的薪水不到3萬元,請不要開始存股,請「存自己的能力」,不要好高騖遠就要跟在股市打滾多年的前輩一樣存股,要嘛先在本業上精進,讓自己更專業,將來值得擁有更好的薪水,如果覺得現在的「本業」不符合自己的志趣或無法讓自己有好的發展,那就另闢「第二專業」,現在很多「斜槓族」不就是這樣努力增加自己的收入嗎? 唯有讓自己的收入能達到一定的水準,再依第一點「要控管資金」的做法:先存下6個月的緊急備用金,然後每月能存下至少8仟元,再來開始拿其中5仟元來「存股」,3仟元繼續存「緊急備用金暨股災加碼金」。這樣的存股才夠紮實。 五、要吸收理財知識 存股不是無腦存,不用做功課的,很多人說我存ETF,根本不用研究個股,理財知識就算不懂也沒關係。這話乍聽之下似是沒錯,但是,您知道ETF有很多種類嗎?有些ETF是開槓桿、高風險,不適合拿來存股的嗎?您知道ETF的淨值和市價的關係,如果是溢價就要先不要當盤子去買,而折價時買更划算嗎?如果您可以多懂一些,您就可以投資得更「安心」,因為您懂,不容易被話術騙。 雖然我們不用懂得像專家那麼深,但是基本的觀念也要有,如每股盈餘(EPS)、股東權益報酬率、本益比…等,這些還是要知道些比較好,否則當您看到本益比高達40倍的股票,或EPS節節敗退的股票,您還一頭栽下去買,那不是很可怕嗎?

蔣明誠「明誠學院」:股票被套應該怎麼辦?

2022年10月29日
公開
48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在股市中,套牢的時候永遠比賺錢的要多。蔣明誠先生透過課程很好的解釋了這一點。我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的,很多時候只是想做個短線,被套了無奈做中線,中線等著自然上漲,沒有想到變成了長線。 蔣明誠先生說:“在股市中,沒有人可以做到不被套,一隻股票被套,是操作的方法有問題;但如果是經常被套,那可能你就要反思一下了,這說明整套的作業系統,還有買賣決策都是不對的。” 任何一個投資者踏進股市時,就要做好可能被套的心理準備。進股市賺錢並不是心甘情願被套,而是萬一不幸被套的時候,可以在盡量保持心態平和的情況下盡快解套。那麼該如何解套呢?今天我們通過蔣明誠先生的課程來找找答案,聊聊股票被套後的補救辦法。 蔣明誠先生總結了解套的四大原則,解套的最佳時機以及解套的四大戰法,在我看來這套方法是很有效的,操作起來並不麻煩,今天分享給大家。 解套四大原則 (1)止損原則。一般短線盤的止損點應控制在10%以內,而中線盤的止損點最好也不要超過20%。一旦從最高點跌下來,達到了止損點,就應當果斷處置,以免被動。 (2)換股原則。一旦呈現跌勢,弱勢股和業績不景氣的股市通常都會遭到重創。所以,套住的時分要把自己手裡的種類好好檢查一下,如果是業績不景氣或股市走勢較弱,就要迅速出手,並同時換成一些業績好或走勢強的種類。 (3)鴕鳥準則。從理論上講,只需你的命運不至於太壞,或需你持有的不是有嚴重問題的種類,只需你不是追漲吃在歷史最高價上,那麼,要做好半年、一年或者兩年的「抗戰」準備了,解套甚至盈利是完全有可能的。 (4)高拋低吸準則。在股價下跌一段期間後,這時對股價的股性應當會有所了解,這時無妨做做高拋低吸,攤低成本。一旦反彈,很快就能得以解套。 解套的最佳時機 1、止損策略適用於熊市初期。因為這時股指處於高位,後市的調整時間長,調整幅度深,投資者此時果斷止損,可以有效規避熊市的投資風險。 2、做空策略適用於熊市中期。股市還沒有做空機制,但對被套的個股卻例外,投資者可以在下跌趨勢明顯的熊市中期把被套股賣出,再等大盤運行到低位時擇機買入,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因套牢造成的損失。 3、捂股策略適用於熊市末期。此時股價已接近底部區域,盲目做空和止損會帶來不必要的風險或損失,這時耐心捂股的結果,必然是收益大於風險 主動解套的方法,是一種積極的方法,當然也需要一點技巧 解套四大戰法: 1:全面清倉法 當一隻股票跌破30線或60線,必須高度警惕,如果股價跌破後的短期內不能收復,那麼必須全部清倉。 適用於處於下跌初期的股票。 重要的技術位置和趨勢線被跌穿,猶豫不決只會使虧損加大,日後操作更困難。 2:向下差價法 前提:投資者可以準確的判斷後市是向下走勢。 如果股票被套牢,等待反彈,當股價到一定的高度時,先賣出,待其下跌即將反彈時再次買回。 反覆使用這種低買高賣的方法,可以降低股票的成本,如果操作得當,總資金補回了虧損,就可以完成解套。 前提:要準確判斷後市是向上走勢 股票被套後,先在低點買入股票,等反彈到一定的高度,估計見短線高點了(不一定能夠到第一次買入被套的價格),再賣出。通過這樣來回操作幾次,降低股票的成本,彌補了虧損,完成解套。 3、被套個股中做波段解套法。 對於初入股市不久,技術並不好的投資者,或是你比較看好的一支個股賣了之後便漲的情況,可以使用被套個股持續做波段,反覆的高拋低吸來降低成本,進而解套。 個股不會一直跌,也不會一直漲,熊市也會有反彈行情,我們要抓住每一波的行情來做好高拋低吸,降低成本,被動的等待解套,那只是來回坐火車而已。行情持續不好之時,更長時間的解套,既浪費了時間,也浪費了成本。 4: 1+2+4買入解套法 我們需要對這個股票接下來行情有上圖第一個圈作為我們第一買點,介入倉位為一成。但是中午大盤出現大跳水,個股自然逃不掉,短時間裡面跌三個點,這個事我們叫破壞性下跌。在破壞性下跌之後在標誌2的位置繼續加倉,此處介入兩成倉位。但是第二天大幅低開,這也是最考驗股民心理的時候了,這時你會發現1+2完全失敗,破壞性再次出現,此為最終防禦,在低開或者下探的時候4成倉位買入。這時1+2+4完成了。當天股價反彈8個點。因為1+2倉位是在前一天買入的,所以在反彈的時刻我們可以賣出。通過兩天的激烈操作,淨收益有8-9個點,減倉總倉位虧損將近10%,雖然不是100%成功。但是只要你累積經驗,把成功率提高。自然能慢慢解套。 操作策略: 1、要確認大盤是否穩定,只有看到階段性止跌的機會才適合進行操作。 2、選擇符合高拋低吸的股票。第一波股災到目前跌幅超過50%以上,基本面穩定,有見底特徵的超跌個股,當前盤面還是比較多的。 3、首次見底介入一成倉,破壞性砸盤介入兩成倉,1+2被完全破壞之後介入四成倉。如果大盤確實是走好,三次機會完全足夠我們操作。 4、制定策略之後要嚴格執行,如果今天選股之後在下周出現上漲的話寧願等待再次調整的機會。保守階段要有保守操作。 5、每次交易之後回顧成本降低多少,為自己理財,追蹤解套成果,慢慢找到感覺之後解套就離你就不遠了。 補倉中需要注意的原則有如下幾點: 1.熊市初期不能補倉。這道理炒股的人都懂,但有些投資者無法區分牛熊轉折點怎麼辦?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股價跌得不深堅決不補倉。如果股票現價比買入價低5%就不用補倉,因為隨便一次盤中震盪都可能解套。要是現價比買入價低20%~30%以上,甚至有的股價被腰斬時,就可以考慮補倉,後市進一步下跌的空間已經相對有限。 2.弱勢股不補。特別是那些大盤漲它不漲,大盤跌它跟著跌的無莊股。因為,補倉的目的是希望用後來補倉的股的盈利彌補前面被套股的損失,既然這樣大可不必限制自己一定要補原來被套的品種。補倉補什麼品種不關鍵,關鍵是補倉的品種要取得最大的盈利,這才是需要重點考慮的。所以,補倉要補就補強勢股,不能補弱勢股。 3.前期暴漲過的超級黑馬不補。歷史曾經有許多獨領風騷的龍頭,在發出短暫耀眼的光芒後,從此步入漫漫長夜的黑暗中,它們下跌周期長,往往深跌後還能深跌,探底後還有更深的底部。投資者攤平這類股,只會越補越套,而且越套越深,最終將身陷泥潭。 4.把握好補倉的時機,力求一次成功。千萬不能分段補倉、逐級補倉。首先,普通投資者的資金有限,無法經受得起多次攤平操作。其次,補倉是對前一次錯誤買入行為的彌補,它本身就不應該再成為第二次錯誤的交易。所謂逐級補倉是在為不謹慎的買入行為做辯護,多次補倉,越買越套的結果必將使自己陷入無法自拔的境地。

蔣明誠「明誠學院」:一次性搞懂零股交易

2022年10月29日
公開
64

投資股票已成為台灣的全民風潮,有越來越多年輕人投入股票交易。在蔣明誠先生的課程中,提到了一種非常適合年輕人(社會新鮮人)的股票——零股,我覺得很有意思,拿來跟大家分享。 零股是一種靈活的投資方式,成交量通常都不大。相較於一次購買整張股票,零股交易的金額低,大大降低股票交易的門檻。對於年輕人(社會新鮮人)來說,有機會透過購買零股,成為台積電、大立光等高價股的股東;想分散投資的朋友,也能用更低的成本,佈局更多股票。 而蔣明誠先生所提到的零股盤中交易,更是適合年輕人。零股盤中交易有別於以往零股只能在盤後交易的限制,在買賣時間與競價方式上,提供了更彈性的成交機會。 蔣明誠先生針對零股整理了5 個問題,讓股票初學者可以一次搞懂零股盤中交易,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零股是什麼? 現行股票市場,買賣股票是以「張」為單位,1 張股票等於1000 股,如果一次買 3 張股票,等於買進 3000 股;零股就是未滿1,000股的股票,買賣股票數量不足一張者稱為零股交易,而零股交易最小單位是1「股」。 「零股」是資金有限時,可以選擇購買「零散的股票」,運用較少的資金進入股票市場。若買賣股票的數量少於 1000 股, 從 1 股到 999 股,都稱為零股。 假如台積電股票收盤價為 338 元,相當於一張股票、1000 股為 33.8 萬,但如果你只想花 338 元買進 1 股,同樣可以成為台積電股東,之後積少成多,也有機會累積出1張台積電股票。因此,零股投資適合對選股有信心、但資金規模相對小的上班族。 二、零股交易時間 零股交易時間分為「盤中」及「盤後」。盤中零股交易時間為交易日的9:00~13:30,9:10起第一次撮合,之後每3分鐘以集合競價撮合;不過證交所日前宣布自2022年12月19日起,盤中零股交易撮合間隔時間,將由現行3分鐘縮短至1分鐘,意味零股價格更能貼近現股價格,對投資人來說可說是一大利多。 盤後股交易時間則為交易日的13:40~14:30,僅撮合一次,於 14:30集合競價撮合成交 。在成交順序方面,盤中、盤後零股交易皆是採取價格優先,但若遇到價格相同時,盤中是以時間優先原則成交,盤後是以電腦隨機排序成交。 值得注意的是,盤中零股交易一般投資人目前僅限於透過電子下單,若盤中零股交易時段未成交的委託,不保留至盤後零股交易時段,投資人想在收盤後買賣零股,需於盤後零股交易再委託。 三、零股如何出價?怎樣才能提高成交機會? 由於零股的交易量相對較少,非熱門股甚至可能買賣數量為零,不一定能順利在下單當日就成交,如果當天沒順利成交,隔天就必須重新下單。也有可能下單購買 500 股,其中 200 股成交,另外 300 股沒買到的「部分成交」狀況。 如果想增加成交機率,必須考慮「價格優先原則」,也就是「出更高的價格,爭取到優先的成交機會」。  一般來說,零股交易的買賣價格都比市價來得高一點,比如台積電股價600元,並不意味著盤中零股交易就能買到600元,可能要602元或是605元才買得到,賣出時也會遇到同樣問題,股價600元但是卻賣不到600元,恐怕要598元或是595元才能賣出。 至於零股成交價格怎麼算?以台積電為例,假設台積電股價為600元,想要買20股台積電需要準備多少錢?600元的台積電1張要60萬,1張股票等於1000股,所以1股台積電是600元,買20股需要12000元。 在零股出價上,蔣明誠先生提供了以下 3 個建議: 一般情形: 用股票收盤價當做買入價格,通常不會買貴,但買到的數量也不會特別多。 購買熱門股票: 產業龍頭股如中華電信、台積電,或有穩定每年配利息的金融股,因為買賣雙方的下單數較多,如果是盤後交易,可以設定「漲停價買進」或是「跌停價賣出」,最後系統還是會成交在媒合的中間價位。(註:台灣股票每日有漲跌幅度限制 10%,意即今天若開盤價為 100 元,漲停價為 100 x 1.1 = 110 元,跌停價為 100 x 0.9 = 90 元,該股票當日價格只可能落在 90~110 元之間。) 購買相對冷門股票: 可以用比收盤價少 1~2% 的價格出價,有機會撿便宜,但是購入量通常不大。 如果還是不清楚到底要怎麼出價,也可以觀察該股票過去 3 日的收盤價與零股成交價當作出價參考 。這裡蔣明誠先生提供了一種簡便的方法,可以直接前往「台灣證券交易所」網站查詢,點選右上角「基本市況報導」,再選「其他交易」中的「零股揭示」,即可查詢特定股票的零股成交價與成交筆數。 四、零股交易的手續費是多少? 零股交易過程的成本,與整股交易一樣分為證交稅及券商手續費。證交稅是繳給政府,只有在賣出股票的時候才會收取,稅率為0.3%;券商手續費則是在買進/賣出股票時,券商都會收取,手續費依成交金額的0.1425%計收,未滿新台幣20元按20元計收,這邊也是小資族在投資零股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地方! 舉例來說,小明在台積電股價600元的時候買了1股,手續費計算出來為0.855元(600X1X0.1425%=0.855),但因為低消的關係,券商仍收取20元,換算後的手續費約3.33%,交易成本比原本的0.1425%高出23倍多,不想在手續費上吃虧,建議一次買股金額在14035元以上,或是比較各券商提供的優惠,目前國泰、新光、永豐金、玉山、富邦等券商都有提供零股手續費最低1元的優惠 由於零股交易金額可能較小,因此多數券商皆有設定單次手續費最低為 20 元。故換算下來,建議零股買賣金額最好達 28500 元以上。當購買成交價 28500 元、券商手續費 5 折時,換算出的手續費才會略高於 20 元。 如果當天成交金額只有 1000 元,還是要付最低手續費 20 元,意味你事實上付出 2% 手續費,雖然看似金額不多,但長期下來將導致交易成本過高。 此外,不論是盤中交易或盤後交易,目前賣出零股跟一般賣股票一樣,政府會課「證券交易稅」,稅率一律為千分之 3。 假如賣出價格為一股 120 元、500 股,此時證交稅為 120 x 500 x 0.003=180 元。 對於未來是否會比照當沖降稅讓盤中零股交易的證交稅減半,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應讓盤中零股交易實施一段時間,例如過半年再檢討交易量,如果需要補足誘因,會考慮將證交稅減半。” 五、第一次買零股,要先做什麼準備? 以網路交易來說,你需要先開立一個台股證券交易帳戶,再透過網頁或是手機 App 下單。 在開戶時建議選擇大型證券商,台灣常見的大型券商包含元大證券、凱基證券、富邦證券、群益證券等。券商等同於投資人購買股票時的中間人,他們保證買賣可以順利進行,並從中收取手續費,手續費的優惠各有不同,可以多方比較。 開戶時,必須攜帶雙證件與印章至臨櫃辦理,各家券商多數都有指定配合的銀行,如果沒有該銀行帳戶也可以一起開設。開設帳戶後,可以下載券商的看盤軟體或 App,選擇「零股」下單、設定買入或賣出價格,接著等待系統撮合即可。如果選擇語音交易或是打電話給業務員下單,前者需要電話輸入股票代號、買賣股數,後者則是直接請營業員幫你下單。

蔣明誠「明誠學院」:存股新手一定要避開的3件事

2022年10月28日
公開
116

之前我在蔣明誠先生那裡了解到了給存股新手的一些建議,特別是年輕人要存股需要做的事情,對我來說啟發蠻大的。後來又從先生那裡了解到了一些存股一定不要做的事情,我覺得很有必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存股是近些年來在臺灣很熱門的投資方式,它讓小資族也有了翻身的機會,對於社會新鮮人來說也是門檻比較低的投資方式,很受年輕人熱捧。但對於存股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好多人似乎是一知半解的。 蔣明誠先生說:在了解存股之前,一定要區分存股跟一般投資股票。簡單來說,存股就是結合「存錢」+「買股票」的概念,只要選擇一間好公司,定期買進股票、累積張數,每年領股票股利、現金股利降低持有成本。並持續再投入,享受時間的複利,目的是賺取每年固定的股息收益,或是長期持有後的股票價差。由於投資概念有點類似定存,因此也被稱為「定存股」。 舉例來說:假設某一檔金融股股價20元,一張1000股,故一張金融股等於2萬元,若每年固定配息1元,一張股票可以領到1000元股息,算下來相當於殖利率5%(利息÷股價=殖利率)。若想要一年領24萬元股息,回推算只要存240張股票,就能固定每月有2萬元。 存股是靠時間幫我們降低股票的持有成本,靠的是時間領股利,絕對不能在你缺錢、然後剛好市場上遇到股災的時候把好股票賣掉。存股對應的方法,就是利用閒錢投資,所謂閒錢就一定不是大家現階段要用到的錢。這是蔣明誠先生對大家的警告,也是我今天分享的一個重點。蔣明誠先生說:存股有三件事,是不能去做的,我整理了一下,分享給大家。 一、不要借錢買股 借錢買股,簡單來說,就是「融資」,提供擔保品,跟券商借錢買股。如果我們用自己的錢買股,不論股價跌得多低,我們頂多套牢,不賣也不會實現虧損,大不了這一筆資金就「凍結」在那裡,等以後有一天「回春」解套。 但是,融資可就不是這樣了,股票下跌,我們的維持率就會下降,下降到一個程度,券商就會要我們補繳保證金,如果繳不出來,就要被「斷頭」,券商強迫把我們的股票賣掉,立刻「實現虧損」,根本沒有像自有資金買股有「拗、抄底」的機會,這是主動權掌握在別人手上,這樣的買股您安心嗎? 當然,融資也不全然是壞處,對於有信心看對市場走向的人來說,也是提供他們放大報酬率的方式,除了融資,相對的也有融券、借券…等等,就不贅述了,有興趣的人再自己研究即可。 對於想要專心穩健地存股的朋友們而言,請放棄用這種方式買股,除非您是以做價差為主,又對自己的判斷很有信心,但是,別太有自信,我們都只是平凡人,真的只要賺該賺的錢、領該領的股息、賺該賺的資本利得就好,不要想太多花招。 二、不要聽信明牌 您知道有多少所謂的投顧老師或達人,講得頭頭是道,其口才之好,可以把一支股票捧上天,前景多麼好之類的天花亂墜,真的很令人佩服,連我看了有時都很想心動跟著去要「明牌」,但是冷靜下來想想後,就會知道這很有問題,我想您都聽過什麼老師優惠期間只開放幾個VIP名額,要參加會員就快…等等的話,我的建議是,聽聽就好,不聽更好。 他們有可能有某些產業分析還算中肯,有其價值,但是常常都誇大過頭,比較有良心的可能真的會帶您先賺到幾次再來…嗯,您懂的,沒良心的可能直接與企業勾結,為了炒高股價,讓您幫忙抬轎追高買,然後在高點倒貨,您花了貴鬆鬆的會員費,去幫別人賺錢,自己當傻子、當盤子接別人倒貨的股票,又何必呢? 蔣明誠先生說:年輕人尤其需要注意這一塊,因為涉世未深,不小心真的會被這些在資本市場上打滾這麼久的不肖份子利用,一定要謹慎,最好的明牌往往不是那些老師推薦的,而是在自己心中,有一派人推崇「生活存股」,也就是從日常生活中去觀察到哪些企業具有發展,經由自己去找到的明牌才是真明牌,別人為什麼要那麼好心告訴你明牌?他是做慈善的嗎?這邏輯不對嘛!是不是? 三、不要一次all in 最近股市下修的幅度相當大,有一些人直接說,差不多落底了,乾脆直接all in吧,蔣明誠先生認為,萬萬不可,這樣太過冒險了。如果現在只是在半山腰呢?若再下跌,大家不就只能乾瞪眼,流著口水看著別人買到比您更物美價廉的股票,是不是? 所以,無論如何,蔣明誠先生都不建議一次all in,因為沒有人有辦法猜得那麼準,說落底就真的落底,何不把資金多分成幾份,如果是定期定額的人,那什麼事都不用做,只要照原來的規畫做即可,因為定額意謂會在低價時自動多買股數,這就具有「低多買」的功能。 如果是不定期不定額的人,建議可以將資金分成6份,每跌10%就買1份,那這6份可以讓您跌到市值剩40%時才買完,當大盤指數跌到只剩4成,這是多麼嚴重的股災啊,我們將資金分配到這時候還有錢買,不是比提早就歐印的人更有底氣嗎? 蔣明誠先生說:要實在、不貪心。就是存股的最高準則!與大家共勉! 存股就像爬山,一步一步爬,總會到達山頂的!

蔣明誠「明誠學院」:成長股選股怎麼選

2022年10月28日
公開
75

前幾天我有幸聽到蔣明誠先生的課程,先生關於選股的一些看法還挺有趣的,特意拿來跟大家分享。蔣明誠先生說:選勢不如選股。好的股票不只是要在漲勢中保持上漲勢頭,更為重要的是在跌勢中具有抗跌性,逆市上升。 蔣明誠先生經常遇到學員、朋友問他如何選股?他說:對於一般投資人來說,選對股票確實有一定的難度,畢竟台股上市櫃有超過1700檔股票,投資人不太可能一檔一檔看,除了太花費時間外,效果也相當有限。 可以肯定地說,只有成長股才是長線投資的首選。因為,只有業績的持續增長,才會帶來股價出現除權後的填權行情。反之,如果業績未能高速成長,那麼,填權行情是很難產生的,就如同某些公司在屢屢高送配後迅速填權,關鍵在於業績的持續高速成長動力。所以,只有具備未來業績持續高成長動力的成長股才是投資首選。 成長股一詞在定義上,投資人與金融領域的人可能有不一樣的解讀,以投資人的角度來看,成長股是他認為未來非常有潛力成長的公司,而投資成長型股票的投資人,大部分都是預期這間公司的股價未來會有大幅的成長,也會願意為此付出較高的價格。 但是以金融領域的角度來看,或是名稱中有成長股的金融產品,儘管可能也有較高的營收或盈餘成長率,但成長股往往是有高本益比、價格高昂的意思,不是投資人所謂的看好以後會成長。 兩者的共通點,就是成長股未來究竟會不會成長,大家是不知道的,這點務必要銘記在心。 很少人有那種獨到的慧眼,可以在股票尚在低價徘徊時,就抓住時機先進場。大部分投資人,都是觀察到一些跡象後跟上那股潮流。而成長股,賭的就是股價的上升會持續。 蔣明誠先生認為最好的方法是設定選股條件,利用程式幫你篩選股票。根據蔣明誠先生過去的投資經驗,曾經大賺超過5成至5倍的個股,其實都有一些共同點,投資人只要把這些條件設定好,自然能夠提高買對股票的命中率,讓投資事半功倍。 成長股10大篩選條件如下: 近3年稅後淨利年年成長且年複合成長超過10% 近1季稅後淨利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10% 今年以來累計合併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10% 近1年每股盈餘創歷史新高 最新單月合併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10% 近3年ROE年年成長 近1年ROE超過15% 近3年毛利率年年成長 近1年毛利率超過20% 近5年現金股利只增不減 營收是觀察一家企業最優先的指標,因為營收成長與淨利成長息息相關,雖然讓淨利成長的方法很多,但只有代表本益的營收穩定成長才是王道,因此營業收入穩定正成長,成長股選股條件最重要的基底。 從投資人的角度,首要關心的是稅後淨利是否成長,因為淨利的高低等同於每股盈餘(EPS)的高低,而EPS的高低決定股價的位階。 因此蔣明誠先生把稅後淨利拆解為近3年稅後淨利正成長、近1年稅後淨利正成長、近1季稅後淨利正成長,重點是想要找出稅後淨利每一年、每一季都能持續成長的企業。 近5年營收正成長主要是看出過去的營運動能,而今年以來累計營收年成長達10%以上則是代表營運的現在進行式,如果營收成長動能趨緩,通常是獲利衰退的先行指標,則需要多加留意。而過去營收表現優異,且未來營收可望持續成長的企業,最理想的狀況是3年的年複合成長達10%以上,是投資人的首要選擇。 股東權益報酬率是蔣明誠先生認為與稅後淨利一樣重要的指標,可以看出一家企業運用股東資金創造獲利的效率,ROE愈高,代表企業為股東賺取利潤的能力愈高。 股東權益報酬率的選股標準為近3年股東權益報酬率達10%以上及近1年股東權益報酬率達15%以上兩項,之所以會把3年ROE及近1年ROE設定為不同數值,主要的原因是蔣明誠先生想要找原本ROE不高,或許只有10%、12%,但ROE呈現逐年成長的企業,並且最近一年的ROE達15%以上,甚至未來可以成長至18%、甚至20%以上。因為根據過往經驗,ROE能夠每年(或每季)持續成長,股價上漲的力道更勝ROE穩定持穩的公司。 若只看一項指標檢視公司產品是否具備競爭力,蔣明誠先生會選擇看毛利率。通常一家企業毛利率愈高,代表獲利能力與控制成長能力愈強。此外,透過毛利率篩選企業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讓投資人避開獲利及股價波動劇烈的景氣循環股,而對於成長股的投資人,要盡可能遠離那些難以預估後勢的產業,選擇買進過去毛利率達20%以上,以及未來有機會持續走升的個股。 現金股利能夠持續成長具備許多優點,除了每年的固定收益增加外,更重要的是,根據過去的經驗顯示,現金股利與股價的走勢有極大的相關性,當一家企業的現金股利年年成長時,股價的走勢往往會愈墊愈高。 以上選股條件,就是蔣明誠先生在發掘成長潛力股的選股原則,因為條件設定非常嚴苛,台股只有極少數個股能夠符合所有條件,比方像是連接器大廠嘉澤(3533)、及趨動IC大廠聯詠(3034)、ABF載板大廠欣興(3037),幾乎都是長期趨勢向上的高價股,也因為檔數真的不多,因此會建議放寬選股標準,只要符合6項條件以上,就具備成為成長股的潛力條件。 最重要的,還是投資人自己的判斷。若是對某個產業有深入研究,知道哪些是有成長潛能的公司,把這些條件套進去篩選,那選到成長型股票的機會就很大了喔!

蔣明誠「明誠學院」:每個人都能學的複利投資術

2022年10月27日
公開
44

最近在朋友的介紹下參加了蔣明誠先生的「明誠學院」,對之前一些一知半解的知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蔣明誠先生的課程很有趣,很有自己的特色,例如在講複利相關知識的時候,就會結合實際讓我更加明白了複利的力量。 大家應該都聽過複利,到底什麼是複利?為什麼複利的力量如此強大? 蔣明誠先生給我們舉了例子,以美國股市為例。過去100年裡,美股平均每年帶給投資人接近10%的報酬。當然,實際報酬率每年都有變化,有時變化還很大,但為了說明複利的概念,且假設美股每年的投資報酬率剛好是10%。 如果你一開始投資100美元,第1年結束時,你的投資帳戶裡將有110美元—原本的100美元加上10美元的投資報酬。你把第一年賺到的10美元再投資下去,第2年開始時共投入110美元,這一年將賺到11美元,因此在第2年結束時將有121美元;在第3年,你的投資報酬為12.10美元,投資帳戶在第3年年底將有133.10美元。如此持續下去,在第10年結束時,你的投資帳戶將有接近260美元—比每年僅賺取「單利」10美元的結果還多60美元。複利的力量就是這麼強大! 一、複利:俗稱利滾利,是理財最基礎概念之一 複利是理財最重要的基礎之一,用單利與複利來比較是最簡單的方式,單利指的是利息計算的基礎「只有本金」;相對的,複利的利息計算基礎「則是本金+過去一直累積的利息」,也就是俗稱的利滾利。 從下圖來看複利與單利、在投資累積財富的速度吧!假設你現在擁有100萬、找到了平均年利率5%利息的投資商品。經過40的時間,單利累積到了300萬;而複利更累積到了704萬,因此複利才會被愛因斯坦稱作「世界第八大奇蹟」。 複利是什麼?複利與單利的差異 ​ 二、複利公式3元素:越早投資、複利效應越大 ■ 複利公式:最終資產=本金×(1+年利率)^期間 我們先撇一眼複利公式後,若想要靠投資發揮複利效果,從公式中可以看到3個元素,那哪個是最重要的? ★ 複利元素1「本金」: 除非是繼承或接受贈與,否則多數人都是靠薪資每月儲蓄累積本金。因此比起單筆投資,定期定額存股、每月自動扣款固定金額,是多數人可以複製的方法。(延伸知識:定期定額試算*內含影片、可使用社群帳號登入觀看) ★ 複利元素2「年利率」:投資大師約翰柏格曾統計過,以美國專業投資機構為樣本,這些機構能長期打贏大盤報酬率的比例僅有約20%。而全球股市近14年的年報酬率約6.3%,也就是說想長期擁有高報酬率是困難的事!但相反的,投資大盤指數ETF、取得大盤長期的成長,卻是每個人都能複製的方式。 ★ 複利元素3「期間」:因此對多數人來說,時間是最好的朋友,而從前一張複利的圖片來看,複利必須在中長期十年以上,與單利的差距才會逐漸加大! 從複利公式可以看出來,每月定期定額投資ETF,是多數人可以複製的基本累積財富方式。而「時間」是投資人最能把握的資源,越早投資、每月試算出來的定期定額投資金額越輕鬆。 三、神奇的72 法則 蔣明誠先生還給大家介紹了神奇的「72法則」! 你知道神奇的「72法則」嗎?如果不知道,一定要現在就學起來,並牢牢記住。這法則很簡單,但卻很有效,它解開了複利的奧祕。 72法則是:X×Y=72。 也就是X(資金倍增需要的年數)乘以Y(每年的投資報酬率,以百分比計)等於72。 舉個例子:如果你希望自己的錢,10年就增加1倍,需要怎樣的報酬率?答案是: 10乘以Y=72,所以Y=7.2%。 72法則也可以換個方式運用:72除以投資報酬率,答案就是投入資金倍增需要的年數。例如投資報酬率若是8%,你的錢多久才能增加1倍? 很簡單:9年(72除以8等於9)。 再試一次:如果投資報酬率是3%,你的錢多久才能倍增? 答案:24年(72除以3等於24)。 現在換個方式試試:如果有人告訴你,某項投資只要4年就能獲利1倍,他承諾的每年報酬率是多少? 答案是:18%(72除以4等於18)。 覺得72法則有趣的人,一定會認為以下推論非常誘人:如果10%的報酬率可以使你投入的資金在7.2年後倍增,那麼再過7.2年,你的資金將再度倍增。也就是說,不到15年(確切而言是14.4年),你的錢將變成起初的4倍—如果堅持28.8年,你的錢將變成起初的16倍。 因此,如果你現年25歲,今天在某高級餐廳少喝一杯酒,把省下來的錢投資於股票,30年後滾存的錢,將夠你和伴侶在這家餐廳吃頓晚餐。正是因為複利的力量,使得盡早儲蓄和投資對每個人來說都大有好處。複利加時間的力量是如此巨大,及早受惠於這種力量當然再好不過。 時間確實就是金錢,但正如作家蕭伯納(GeorgeBernard Shaw)曾說:「青春浪費在年少時。」如果我們都能在年輕時訓練自己知道現在所知道的,那就太好了。金錢長期複利滾存的結果,是令人驚喜的。 蔣明誠先生說:如果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第一次領取總統薪資後拿出1美元來投資,年報酬率8%(過去200年股票的年均報酬率),他的繼承人今天將可獲得約800萬美元。每次你在1元美鈔上看到華盛頓,都請想想這一點。 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提供了一個實際而非假想的例子。他在1790年逝世時,留下一份禮物給心愛的兩座城市:波士頓和費城各獲得5000美元。根據他的指示,這些錢先作投資之用,並於100年和200年後給付這兩座城市。100年後,兩座城市可以各拿50萬美元用於公共工程。200年後,也就是1991年,兩座城市收到餘下資金—此時每座城市可以拿到的錢,已經累積到2000萬美元左右。富蘭克林的例子以戲劇性的方式,向所有人證明了複利的力量。富蘭克林自己曾這麼講述複利的好處:「錢生錢,而錢生出來的錢,又生錢。」 蔣明誠先生還給我們舉了另一個現代的例子,則與一對雙胞胎兄弟有關。威廉和詹姆斯現在是65歲。45年前,威廉在20歲時開了一個退休金帳戶,每年年初投資4000美元在股票上。如此這般經過20年,總共投入8萬美元之後,他不再投入資金,但任由之前累積的資金留在投資帳戶裡,這些資金每年獲得10%的稅後報酬。另一方面,詹姆斯40歲時才開了個人的退休金帳戶(就在威廉停止投入新資金之後),並在接下來25年裡每年投入4000美元,總共投入10萬美元。當兩兄弟都65歲時,哪一位累積了更多的退休儲蓄資金?答案相當驚人: .威廉的投資帳戶有將近250萬美元。 .詹姆斯的投資帳戶只有不到40萬美元。 威廉壓倒性勝出。雖然投入的資金比較少,但威廉最終累積的儲蓄金,比詹姆斯多200萬美元以上。這則故事裡的結果很明確:越早開始儲蓄投資,充分利用複利的神奇力量,最終累積的錢可以多很多。 蔣明誠先生利用實際的股市報酬率,再舉了個現成的例子。有位投資人較早開始儲蓄投資,但投資的時機再糟糕不過,每年都在股市的最高點投入資金;另一位投資人較晚開始儲蓄投資,卻是世上最幸運的投資人,每年都在股市的絕對底部買進。前者即便投入的資金總額較少,而且投資時機極差,但最終將會累積更多金錢。 能夠幸運地把握投資的好時機固然是好事,但持續投資的時間比投資時機重要得多。我們總是可以找到延後規畫投資的好理由,因此請不要讓這種事發生在你身上。請讓時間站在你這邊。想要穩當地致富,必須明智行事—這意味著慢慢來,但你必須現在就開始。

蔣明誠「明誠學院」:投資新手一定要去做的三件事

2022年10月27日
公開
74

我們都知道要用投資股票來增加自己的資產,,也知道複利的效果十分驚人。但要如何開始,是投資新手們共同的盲點。所以只能繼續無奈地把錢放在銀行,拿那微薄的0.08%活存利息,聊勝於無。 一個月前我偶然點進了蔣明誠先生的課程,我覺得蔣明誠先生在幫助新手了解投資這件事上非常有幫助,看完才發現我自己陷入了一些誤區,特意將蔣明誠先生的一些觀點進行總結和大家一起分享。 對於新手而言,到底要如何開始投資股票呢?蔣明誠先生關於新手投資入門課程中的發言幫我解決了這個疑問,我總結為以下三點,感覺會對像我一樣的投資新手們會有所幫助。 一、記帳並合理消費,累積投資股票的資本 也許你會覺得記帳很麻煩,但它是基礎功,一定要做。記帳的方式非常多元,挑一種自己能持之以恆的方式即可。例如習慣使用電腦的人可以下載Excel電子記帳本使用;習慣使用手機的人,可以下載記帳 APP使用;喜歡紙本溫暖觸感的人,也可以使用記帳本記帳。藉由每日不間斷的記錄,可以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並查看不要必的支出項目,以養成儲蓄的習慣。 儲蓄的重要性在於找出「非必要的固定支出」,例如房租、車貸、信用消費的分期付款...從這些大項目中找出是否有更好替代性、更省錢的方案,才能為我們省下大錢、累積投資資本,很多人一加薪就開始買新車、換房子,到頭來卻是承受龐大的「固定支出」壓力,是儲蓄很大的敵人~ 二、了解自己的投資股票屬性,佈局不同風險屬性的股債配置 市場上有各式各樣的投資工具,報酬率、風險度、投資時間……皆不同,根據自己的理財需求與投資偏好,找出適合自己的財務規劃方式。如果自己希望走比較穩健的報酬率,可以考慮選擇70%資金購買穩定的固定收益資產,30%資金購買有風險的股票或權證。也可以藉由一些投資屬性測驗工具,透過測驗幫助自己了解自己的投資屬性;如果投資新手對選股不熟悉,也可以透過ETF買進一籃子投資標的、分散風險,並透過小額定期定額投資適合的風險屬性ETF,點我看不同ETF之風險屬性。 三、每半年做一次理財分析,投資新手從生活中找到適合的股票 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會隨著年齡、需求、觀念、收入、環境、角色的不同而變化。建議每半年檢視一次自己的資產現狀,評估是否有如預期的理財目標發展、是否有需要重新調整理財規劃的內容與比例。 我們常常誤以為,投資就是要每天盯盤、每天研究股票新聞與技術走勢、每天檢視自己的持股與組合,才能在股票市場上賺錢。有時候還會羨慕玩當沖的朋友,短短一個上午殺進殺出,瞬間幾千元入帳;自己工作一週,還不見得有這筆收入。 蔣明誠先生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投資是種長遠的規劃,長期穩定的報酬才是我們的目標。不要為了短期的高獲利,去操作我們不熟悉的金融商品。不論是股票、債券、基金、期貨、選擇權……我們不用精通該商品後才開始投資,但一定要先了解這些商品的獲利關鍵後再投資。例如從生活中你常消費的品牌開始研究,也許對產業長期趨勢會更有掌握度,並透過定期定額長期投資。 現今的網路有各式的理財文章可以觀看,例如蔣明誠先生的三線定律,等車、等人的時候看一下,慢慢累積自己的理財知識也不錯。也可以定期查看一些學習講座,例如蔣明誠先生「明誠學院」,裡面有許多投資課程。參加講座汲取講師多年的投資經驗,而且還能現場問答,一定能讓像我一樣的新手獲益良多。

蔣明誠「明誠學院」:開始股票投資的注意點

2022年10月26日
公開
51

現如今,很多朋友都有投資理財的需求,股市入門的門檻降低,許多年輕族群都開始玩起股票投資,股市屬於高風險投資市場,對於想要入門的朋友來說,我們很有必要了解股票的相關知識,新手買股票往往因為相關知識不足、盲目跟風等原因而投資失敗,但股票新手難道只能花錢買經驗嗎? 蔣明誠先生告訴我們:其實在投資前先做好功課、不盲從急躁,即使是新手入門也能有所收穫!下面我們就同蔣明誠先生一起來看看股票初學者都要注意些什麼。 一、 股票是什麼?為何要買?入門前必搞懂! 首先,在玩股票入門前,身為股票初學者的你,自然要先知道股票基本概念,究竟股票是什麼?為什麼我們要買股票? 股票的全名為「 股份證書(Stock Certificate)」,是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當公司為了籌措資金就會將所有權賣給投資人。簡單來說,買入股票的你可以擁有該公司部分資產、成為股東,雖然無法實質控制公司,但 能根據股權比例分享公司的獲利,同時共同承擔風險。 用最最簡單的白話說明,就是投資人出錢給公司營運,買設備、租廠房、付員工薪水。公司運用向投資人募集來的資金,營運所賺來的利潤按照投資人出資比例分紅,這個就是「股利」。 為了方便計算出資比例,好分配股利,人類發明了「股票」,把投資人的錢做單位切割。 而長期投資股票的好處包括財富增值、抵抗通貨膨脹、獲得穩定的報酬率等,許多投資人也將其視為被動收入的管道,是邁向財富自由必學會的理財方法之一! 二、股票市場入門基本概念介紹 進入股市買賣前,你還需要知道有關股票投資市場的基本概念,包括股票市場怎麼分?以及股票市場指數是什麼?往下繼續帶來股票市場介紹! (一)股票市場怎麼分?有初級市場、次級市場兩種! 無論是台股入門或美股入門,你都要先了解股票市場的運作和種類,股票市場可分為初級與次級市場兩種,下面我們用台灣股票市場為基準做介紹。 首先,初級市場又稱新發行市場( New Issue Market),指的是資金需求者,如政府單位、金融機構及公民營企業等,為籌集資金首次出售有價證券予最初購買者的交易市場。股票IPO(首次公開發行)即為初級市場。 而次級市場又稱二級市場(After Market),則是指初級市場發行後的有價證券買賣的交易市場,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股市」。次級市場的種類會再分為集中市場(場內交易)與店頭市場(場外交易)。 (二)股票市場指數是什麼? 至於你可能常聽到的「股票市場指數」是什麼呢? 股票指數又稱「股市指數、股價指數」,英文名作「Stock Index」,是衡量股票市場某些股票價格表現的量化指標,透過這個數據我們能看出當前股票的整體漲跌,也就是投資人所說的「大盤」,也叫「加權指數」。 以台股來說,只要發行公司的市值越高,指數的權重比例就越高,就可能影響指數波動。因而每日大盤指數的好壞,與權值股漲跌的表現很有關係。 指數具體的計算公式: 指數= 總發行市值/當日基值X100 通常影響股票指數的因素很多,包括財經新聞、央行公告、公司財報與公告、權值股的變化、大宗商品價格、就業數據,甚至投資人情緒等,相當難以預測。 (三)股票的單位怎麼計算? 我們看到的股價,都是「1股」的價錢,「1張」股票有 1000 股,「1張股票」的價格是「股價」乘以1000,例如大家都知道的長榮航(2618)今天的收盤價是 13.75,代表長榮航目前一股 13.75 元,一張長榮航的股票是 13.75*1000 = 13,750 元。 (四)股價是什麼? 股票的總數有一定數量限制,你可以把股票想成一種拍賣活動,想購買股票的人喊出想買的價格,持有股票的賣家接受的話,即可成交,這個成交價就是股價。 (五)為什麼有的公司股價高,有的股價低? 正因為股票總是有限,越「好」的股票,想買的人越多,價格自然提高;相反的,「不好」的股票沒人想買,賣家就會降價求售。如果你有學過經濟學,股價便是符合供需法則的好例子。 三、什麼是「好」的股票? 指的就是公司未來的獲利能力﹣公司未來很有可能發大財!若很多投資人覺得公司未來獲利能力可能很不錯,想要分一杯羹,趕緊買來囤貨領股利,想買的人多了,價格就會上升。 可能發大財的原因很多,可能產業前景看好,或公司營運團隊「好像」很有能力,抑或是公司做出像是併購、擴廠、增加產能等等能提升未來營收的決策。就連國際情勢、政府政策,都有可能提升投資人的購買意願,進而提高股價。 不過,人為操作也可以提高股價,這個之後會再談。 (一)怎樣衡量公司的獲利能力? 最重要的指標就是每股盈餘 EPS (Earning per share), 意思是每一個股份為公司賺到多少利潤,以我很愛逛的寶雅(5904)為例,2018 EPS 是 17.5 元,也就是一個寶雅的股份,為公司 2018 年帶來 17.5元的利潤,算是非常高的 EPS。 因此像寶雅這麼會賺的公司,大家當然搶著要買他們的股票,寶雅目前的股價是 430 塊,也就是你想買一張寶雅股票,需要準備 430*1000 = 43萬台幣才行呢! (二)公司發放獲利的形式 上市櫃公司大約在每年4~6月召開股東會決議當年的股利發放比例,7~8月發放股利,發放的形式有兩種: 除息:拿公司的現金發給股東作為現金股利 除權:公司發行新的股份分給股東,增加股東持股,是為股票股利 除權息是把公司現有的資產分給股東,除權息後股價會下跌對應價格,所以不要幻想除權息之前買入,拿到股利之後賣出,以為這樣就可以爽賺股利喔!不是這樣的!(我一開始學習股票時的確是這麼想的哈哈哈) 這裡還有一個指標可以判斷公司獲利能力:填息天數,意思是除息後過幾天回到除息之前的股價,像是股王大立光(3008)的填息天數只有兩天,超級強勢;前景比較不看好的股票填息天數很長,甚至沒辦法填息。

蔣明誠「明誠學院」:成長股入門必看

2022年10月26日
公開
61

蔣明誠「明誠學院」:成長股入門必看 散戶在投資的過程中都有見過成長股這一概念,但有很多的散戶表示,不是非常了解成長股是什麼意思,那麼今天就通過蔣明誠老師之前在「明誠學院」的課程來給大家講解複習一下。 蔣明誠先生,從事股票投資二十多年,對於股票為代表的所有正規主流的投資品種都有深刻而且是獨到的認識,多年來未曾停下研究的腳步,研究其本質,不只參透了股票技術,也參透了其他的多空品種。 一、股票大致分為三類:成長股、週期股和價值股 股票可以分為很多行業,但類型大致分為三類:成長股、週期股和價值股。 所謂成長股,即在一個明顯持續的快速增長期內,企業營收與淨利潤增長率往往能維持在20%以上。在此之前和之後都很難再維持這樣的成長性。 成長股估值高的前提是未來業績增速也要高,用來消化估值。所以,一旦增長的增速被拉起,股價就會立刻下跌。 沒有一隻股票能永遠享有高估值。只能說明現在市場看好它未來的表現。但是未來的表現其實很難說,人的線性外推思維往往不准確。這是成長股投資的敗筆。 需要不斷跟進詳細的經營情況,或者說參透商業模式,利用商業模式做出的護城河和競爭優勢,保證未來利潤的高增長。 前一種方法比較累,而且太細微,往往感覺不到邊際變化。後一種方法在參透,有著長期的使用價值,因此投資大師們都在研究商業模式。 週期股鐘擺不斷地從極端悲觀轉變到極端樂觀。悲觀的時候總覺得永遠跌,樂觀的時候總覺得永遠漲。其實是人性使然,歷史一次次的擺來擺去。 週期股的典型特徵是估值表現不穩定,大起大落,而股價往往提前走出預期,虧了就漲,賺大了就退出。最高現貨價格是一種方法,但更具決定性的力量是預期。 由於固定的生產能力,結合現貨價格,許多人可以很容易地計算出週期股的準確性能。頂價和現貨價格不同步,所以業績好算,但是人不可捉摸。這是周期股投資的敗筆。 價值往往是一個成熟企業的典型代表。它最大的優勢就是經過了歲月和市場的洗禮,但龍或虎已經決定了勝負。你很容易就能選出這個行業的龍頭。 但缺點也很明顯,因為是成熟的企業,已經過了高速增長的階段,沒有業績增長。股票的本質是“永續債券”,所以我們不僅要著眼於現在,更要著眼於未來。 一個沒有未來的企業,不值得留戀。任何企業都逃不過萌芽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而成熟期的企業往往預示著臨近衰退期。因為它飽受資本積累在冗餘,行業天花板的困擾,而且沒有成長和再投資能力,這樣的企業只能給予低估值。 綜合來看,相對於利潤拐點,股價拐點與營業收入拐點較為相關,並且大多數成長股的股價拐點滯後於營業收入拐點。納斯達克僅有3%左右的公司可以成長為新的藍籌,中小型公司靜態估值更高,如果盈利不達預期,向下調整的空間也會更大。 二、投資成長股真的有高收益嗎? 從蔣明誠先生的課程中,我們了解到成長股出色的表現。歷史上其中的出色表現大大鼓舞了投資者,他們認為幾乎任何一家公司,如果最近增長記錄良好並且預測能繼續下去,那麼他們公司的股票就可以按照相應的高PE放心購買。但實際上我們通過蔣明誠先生收集到的數據來看,事實與這一貌似可信的期望是不同的。蔣明誠先生用三項研究或者因素來說明這一點: (1)在一篇《精選成長股組合的投資表現》文章中,作者對一本金融雜誌在1939,1940,1941,1945,以及1946年所推薦的5支成長股組合的投資結果每年都進行追踪,一直持續到1955年。結果就是,持有3年,持有5年的,都略贏道瓊斯指數,持有10年的,略輸給道瓊斯指數。到1955年年底,不同時段的平均總收益是,投資組合307%,道瓊斯工業指數為315%。 (2)Bohmfalk的文章給出了包括24個項目的“精選成長股票的11年(1946-1957年)記錄”,他們平均收益約為13%左右——標準普爾的425支工業股也在同一列表中列出,為13.4%。也就是說,這個數據,也是和指數的收益差不多的。 (3)Wiesenberger在《投資公司1961》中對“成長升值基金”的投資表現進行了單獨分析。從中可查看針對20支基金1951-1960年的結果,這些結果是建立在對證券利潤以及其他資本進行再投資基礎之上。 10年的總收益範圍為392%-127%,平均為289%,標準普爾500隻股票組合平均為322%。又是差不多是指數的水平。 在這裡必須表達一下個人對採用更為精準的數學計算來估值的由來已久的不信任。因為這根本上是建立於對未來業績本質上並不准確的猜測或者“猜測估算”。各位可以發現,作為多只所謂的成長股票的組合投資的話,其收益是和指數差不多的。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估值的問題,如果希望構建一個成長股組合,則必然組合的平均估值不會低。能有一家成長股估值進入低估擊球區間就很棒了,指望全部都在低位讓你買入那也太完美了,但完美的事往往不是真實的。現實中高成長的公司別人也能看見他的高業績成長,那麼散戶相比別人沒有任何信息優勢的情況下,如何能買到低估值的成長股?投資者之間的競價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一旦你在高估值區間買入了成長股,那麼很有可能在高估值之下高成長已被充分預期,難以實現超額收益。 另一個原因就是對單個公司的預期容易實現模糊正確的定性,但對於一籃子成長股很難真正看懂每隻個股的未來成長預期,更加難以根據現實情況加以調整估值範圍。除非遇到極端情況,比如金融危機、新冠疫情的發生,但這種時候有錢大膽買就是了,挺過去了都能賺錢。如果將此時的買入視為投資體系的一部分,那麼這樣的投資體系可能難以複製和推廣。 專注於確定性低估值和尋找優秀的高估值公司是兩條背道而馳的路。在確定性低估的股票堆裡找,擁有足夠的估值折價的公司,只要通過前期深度分析加適度分散避免地雷,則稍微拉長時間來看很難虧損。唯一要考量的是估值修復到合理位置甚至高估時是否賣出的問題。 但對於尋找優秀高估值公司的投資者來說,這種模式有個致命的缺陷,就是萬一未來增長速度不達預期甚至因為內外因素停止增長了會如何?這時高增長帶來的高估值必然坍塌,再輔之以淨利潤的下降,會導致市場雙殺,碰到這種情形一次重創可能就難以翻身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路徑錯了如果有好的結果,那是市場給予你慷慨赴死的獎勵! 在新的產品理念萌芽階段,投資者基於對未知事物的憧憬,往往產生過高的預期,導致股價達到市值率的巔峰。而在市場情緒發生變化、現實進一步證明此類概念時,會導致期望的破滅從而造成崩塌式下跌。成長股不是指此類幻想性上漲的股票,而是在股票期望破滅後在一片廢墟中真正成長起來的公司——他們承載著人類的夢想和希望,真正將新的技術和產品落到實處,推廣至千家萬戶。 想要超越市場平均值的收益,股票交易標的的選擇需要不盲從當時金融圈的主流意見,也不能只是為了反其道而行之,便排斥當時主流的觀點。相反,投資者應該擁有更多的知識,擁有更好的判斷力,透徹判定當時情形,並有勇氣,在你的判斷結果告訴你,你是對的時候,學會堅持。 成長股難尋,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是尋找到低估值高成長的股票。一旦發現了這樣王子落難的機會,需要對於公司具有深刻見解,擁有區別於普通人的觀點,做出果斷的投資決策,從而戰勝市場。建議投資者根據可供篩選的股票池,重點關注處於低位的個股,同時關注產業與市場政策的變動,做出智慧的決策。

蔣明誠「明誠學院」:不再盲目交易!揭秘波段操作的要領和技巧

2022年10月26日
公開
47

波段操作可以說是一種股民使用最多的炒股方法,也是一種最容易賺錢的方法,波段操作的周期有長有短,這個可以根據我們自身的需求來進行設置。最近從蔣明誠先生那裡了解到了一些波段操作的要領和技巧。 蔣明誠先生的三線定律,從風險控制,到盈利增長都給出了完善的方法,只需要嚴格執行,就能在股市獲取到客觀的收益。蔣明誠先生的三線定律通過估值為準繩,動態衡量市場對所選資產是否過熱或過冷,選擇更具穩定的股票,在高層次上提升所選資產獲利的收益,可以幫助不懂選股的用戶也能跑贏90%的人,獲得可觀的收益。 我們重點看一下,不同周期的波段應該使用什麼週期線作為判斷和輔助。 通常情況下,如果你的波段操作在一天到四天,那麼可以稱之為是短線的波段操作,這樣的周期應當把15分鐘作為主週期,而將5分鐘和60分鐘作為輔助週期,尤其是60分鐘線,將是我們用來判斷趨勢方向的。 而如果你的波段操作在一周或者幾週的時間內,那則應當以日線、週線和60分鐘線為主,其中日線為持倉線,60分鐘線是輔助進場和輔助出場線,而周線則是我們的趨勢方向線。 事實上,波段操作的是持倉時間並不是我們自己來隨意指定的,而是應當根據股價的走勢,如果是地週期的轉折進場,那麼就應當是短線波段,如果是以日線轉折進行操作,那麼則應當參考一周到幾週時間的操作方法。 波段操作有三大技巧,其核心就是把握好波峰和波谷: 技巧一:選好股票 雖然說任何股票的走勢都存在波峰和波谷,但是我們進行波段操作同樣也需要選好股票,否則就是貪功冒進,不是所有的股票都能通過波段操作賺錢的,我們要進行波段操作,首先要選對行業,其核心就是國家大力支持和發展的行業;其次選業績,業績能夠長期保持穩定增長的股票;最後我們選擇股價有一定波動規律的股票,並且波動的幅度較大,這樣更容易讓我們把握。當然,波段操作還不能選擇盤子太大的股票以及處在下跌趨勢的股票。 技巧二:觀察股票 在我們選到股票之後,不要急於去買入,因為股票一直都會是波浪式前進,所以我們不愁沒有獲利的機會,而是要首先認真去觀察和研究,看主力運作的方向,了解股價運行的規律,這樣才能更好地找到波峰和波谷的位置,為我們之後的買入和賣出提供最基礎的決策。 技巧三:買入和賣出 當我們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之後,總結到了股價運行的規律,並且經過模擬演練之後,判斷我們總結的規律在大多時候是有效的,這樣我們就可以進行實戰了,當股價運行到波谷的位置買入,然後上漲到波峰的時候賣出。當然,波谷和波峰都是一個範圍,而不是固定的價格或點位,不要苛刻的要求自己能夠買在最低位而賣在最高位,這是很不現實的。 波段選股必須遵循的原則 原則一:選擇強勢板塊中的“龍頭股” 有些股票投資者看到了某個板塊開始上漲了,他第一時間想的即是風險,控制風險的本意是沒錯。但往往是某個板塊中漲得最多、最有力的個股就是近期這個板塊的“龍頭股”,風險反而較小。有些人卻由於其漲得多了點而拒絕買入,失去了介入“龍頭股”的機會。 有些投資者偏愛買股票介入同一板塊中漲得較少的股票,通過了長期觀察可以發現,領頭的個股一般就會比跟漲的要多漲20%至30%,而且比跟漲的股票更加穩定,如果出現調整,領頭的股票下調2%,跟漲的股票往往就會下調4%至7%。如果“龍頭股”下調了5%,那些跟漲的股票會連命都不要了似地向下殺跌。事實上是在某一熱點板塊走強的過程當中,“龍頭股”往往上漲時衝鋒陷陣在先,回調時走勢抗跌,能夠起到的穩定軍心的作用。 原則二:小市值股票優先原則 要選小市值股票,不要選大盤股。在市場整體市盈率維持在較高水平使得股市整體投資價值有限的情況下,選股的首要標準既不是股票前幾年的每股收益水平,也不再是所謂的“藍籌股”、“指標股”的概念,而是與股本規模、價位、流通的市值相關的“股性”的活躍程度。一些小市值股票是因股性活躍而受到了機構的普遍青睞,不斷有“黑馬”從這一板塊躍出。 原則三:三面一線的原則 三面一線是指依據波段行情的主線,通過基本面、技術面、資金面來選股。進行基本分析,優質的基本面是挑選“黑馬”的最主要的因素,優質的基本面包括:所在的行業都屬於朝陽行業;公司在行業中據主導地位或龍頭地位;產品具備有競爭優勢;具有良好的分紅送配的能力。通過將這三面綜合起來相互印證,就能把握主流熱點裡的龍頭品種。 總體而言,市場始終處於波段操作中,投資者一定要把握波段操作的要領和技巧,充分利用上漲的相對峰值,抓住時機賣出;利用基本面,在市場悲觀的時候買入,一年只做幾次就能獲得好的結果。可以說,波段操作是股票市場獲得收益的最佳方式。

蔣明誠「明誠學院」:散戶買股為何總是賠?

2022年10月25日
公開
36

很多散戶買股的結果,不太好,甚至虧損很嚴重,但他們又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在實戰中,某些散戶總是控制不了個人情緒,一衝動就跳入主力的陷阱,發現上當了,又怨天尤人,追悔莫及。問題就是在於自己炒股的心態,不正確,不專業,甚至心態是錯誤的。 在股市裡想賺錢最重要的是心態,良好的心態來源於冷靜的頭腦,這就要求我們對股票市場有充分的認知,對股市運行的規律有準確的把握,能做到不以漲喜、不以跌悲,不以個人偏見影響對市場的分析判斷。 炒股的心態,將決定炒股的結果,正如人生之中,心態決定命運。 根據蔣明誠先生以20多年投資股票的感悟和總結,以及與很多散戶的交流收穫,認為正確的炒股心態應具備以下要點: 1、投資的定位 定位決定地位,炒股的心態必須定位投資,從一開始買股票開始,就要清楚自己是在做投資。炒股只是很低的境界,投資才是專業的格局。 2、長線。 既然是投資,就如很多人買房,都是做長線。所以,投資買入股票,也需要懂得做長線,相信長線的價值。 3、耐心。 4、世界上的任何事物的規律都不會以我的發現與否而存在 5、運動的物體都有慣性,而股票走勢也有慣性 6、按兵不動:有時成功的投資需要按兵不動。 7、恐懼和貪婪:要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而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 8、與好人為伍:一位所有者或投資者,如果盡量把他自己和那些管理著好業務的經理人結合在一起,也能成就偉業。 9、分析師與理髮師的差別:永遠不要問理髮師你是否需要理髮。 10、風險來自你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 11、我從不打算在買入股票的次日就賺錢,我買入股票時,總是會先假設明天交易所就會關門,5年之後才又重新打開,恢復交易。 12、股市兩樣寶,好馬加快刀。獲利跑的快,割肉用快刀。不易被套。 13、股市沒有超凡神人,股票愁懶股道愁勤;股市之道至簡至易,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14、股票市場最惹人發笑的事情是;每一個同時買和同時賣的人都會自認為自己比對方聰明。 15、不論是期望股價上漲以便先買後賣的"多"頭,還是期望股價不跌好先賣后買的"空頭",都可以在股市賺錢,只有貪得無厭,猶豫不決的人例外。 16、當有機會獲利時,千萬不要畏縮不前。當你對一筆交易有把握時,給對方致命一擊,既使做對還不夠,要盡可能多的獲取。 17、如果你沒有做好承受痛苦的準備,那就離開吧,別指望會成為常勝將軍,要想成功,必須冷酷。 18、風險投資的成功需要戰略的眼光與高超的戰術,更需要執行的紀律與等待機會出現中超人的耐心。 很多散戶朋友在技術不精、經驗不足的時候,喜歡做短線,總是買什麼錯什麼,賠錢後再買入另一支周而復始,陷入惡性循環,從來沒有停下來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有哪個地方做錯了,一味覺得別人在股市裡能賺錢我也能,不認輸,不總結經驗,不接受教訓,有的朋友在同樣的錯誤上一犯再犯,卻不自知。久而久之,對股市越來越失望,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甚至開始銷戶,發誓再也不進股市了。 我常說在股市賺錢慢即是快,總體上來說,如果資金量不大,做短線是賺不到什麼錢的,快速的買入賣出就沒有時間去觀察思考並做出交易判斷,往往就是憑感覺操作,賺的錢不夠交稅金。提醒股民朋友,要學會輕倉試探,市場上漲了可以加倉,擴大盈利,市場下跌了及時止損(暫時認輸),損失對於總帳來說九牛一毛,不傷筋不動骨,這就是一種應對方法。 心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卻能左右人生的全部。心情好,什麼都好,心情不好,一切都亂了。我們常常不是輸給了別人,而是壞心情影響了我們的形象,降低了我們的能力,擾亂了我們的思維,從而輸給了自己。控制好心情,生活才會處處祥和。好的心態塑造好心情,好心情塑造最出色的自己。別讓人生輸給了心情。 讀者如果對心態感興趣也可以去看看蔣明誠先生的三線定律之情緒入門,很好的總結了關於炒股情緒的問題,並且有了相關的應對方法,教大家如何正確克服這樣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