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Lauren's mami。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十句話幫助孩子自信滿滿

2010年12月31日
公開
10

來源:好孩子 自信,是你靠眼神傳遞給孩子的一種力量,是你能夠為孩子添加的一雙翅膀。從孩子誕生的第一刻起就幫助他建立自信吧。方法很簡單,你只需記住10句話——但是,這也許很難,因為它需要你的堅持。   「我能看到你的好。」   人與人對話的過程中,很多信息是通過眼神傳遞的,而且這種目光信號是人們不容易控制的。所以,孩子完全能夠從父母的眼睛中讀懂那些沒有被說出來的話。因此,如果你偶爾對孩子發出不太明朗的目光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你的眼睛裡只有孩子的弱點,那麼就會對他產生不好的影響。有時候,換一種角度看孩子,讓你的態度適應孩子的脾氣和方式,也許你會發現,其實沒有什麼大問題。   「我保護你。」   孩子需要被父母保護、不會有可怕事情發生的感覺。但是另一方面,父母也應該讓孩子知道,他們不是萬能的,不能將所有的危險和不友善的眼光帶走。因此,你們的任務就是幫助孩子一天天地學會更好地照顧自己,學會面對風險,避免陷入可預見到的困境當中。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學會面對真實的生活。   「我理解你。」   孩子生活在自己的感覺和幻想當中,這是成年人難以進入的,因此理解孩子變得困難起來。但是,讓孩子相信父母理解他和他的行為是好的親子關係的基礎,因此我們還是要努力。   理解並不意味著將衝突、錯誤、缺點掩蓋起來。你應該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引導他去思考和改變。但是你也該調整自己的觀念,告訴自己孩子大部分的錯誤都不是因為性格或品質上的缺陷,而是他還缺乏經驗。孩子就是孩子,所以他會在遊戲中作弊、欺負小妹妹、不讓別人動他的玩具。但是在你的幫助下,他終有一天會處理好各種情況。   「我認真對待你的感覺。」   孩子的感情豐富,情緒波動劇烈,他常常自己都不清楚心裡為什麼不舒服。總之,就是不高興。因此,你最好的對策就是將孩子的乖張感覺當做正常表現,不要反感和反應強烈。雖然你不能完全明白他的心思,但是你認為他的激動或傷心是可以接受的,對他來說非常有益。暴風雨過去之後,你可以通過與孩子交談,幫助他理解和識別剛才的感受,並且找到解決辦法。   「我相信你。」   孩子對掌控未來生活方面的信心,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父母的信任感,它會使孩子相信,自己必將越來越靈巧、越來越專心、越來越強大,哪怕這當中要經歷很多的失敗。所以,你可以經常帶著孩子樂觀地展望未來。此外,你們還應該經常以積極的態度回顧過去。「你還記得你學騎車嗎?你摔了很多次跤,但是現在你騎得多好呀。」孩子越多地聯想到具體的、積極的經歷,其自信就會越發地增強。 「你可以主動改變。」   「在我小的時候,我經歷過很多疼痛的手術,然後一年又一年地躺在床上。我每天都寫故事,然後把它們寄給著名的《希區考克推理文學志》。被退回來的文章我就把它掛在牆上的釘子上,後來到我14歲的時候,釘子已經承受不了退稿的重量,因此我按媽媽的建議,把它們掛在鉤子行,然後繼續寫。   這是全世界最會說故事的鬼才、暢銷書作家史蒂芬.金少年時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動機和耐性的力量,而且如果沒有感情豐富而又意志堅強的媽媽,多病的金會少了很多期望。   「你可以犯錯。」   「嘗試、錯誤、再嘗試」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正常的反覆,所以我們也應該不斷地提醒自己,接受孩子的錯誤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是遺憾的是,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沒有這樣寬容地對待孩子。杯子摔碎在地上了,手工作業沒有做好?你可以對他笑一笑,輕鬆對待。如果你不允許孩子出錯,那麼他就會越來越緊張,慢慢地用沮喪的眼光看世界。   「你可以管理自己。」   隨著孩子的長大,你應該慢慢地給他些權力。比如他的房間他自己說了算,他的零用錢可以由他自己支配一部分。讓孩子明白什麼叫「我決定,我負責」。當然,「管理」還包括另外一層意思,他有義務每天早晨疊好自己的被子,每天晚上將玩具放回櫥裡。另外,孩子也可以對自己的時間進行支配,比如在父母的同意下去好朋友家過夜。   「你會和別人相處得很好。」   孩子需要與他人交往,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運用和更新知識、經驗、感受能力、自我控制力、幽默感和處理衝突的能力。什麼時候用「你」,什麼時候稱呼 「您」,和爺爺奶奶怎麼說話,對老師用什麼態度,什麼時候可以開玩笑,什麼時候必須嚴肅,好朋友打假了該怎樣勸……這些經驗都是孩子從你、你家、你們周圍的世界中模仿而來的。所以,鼓勵孩子走出去,告訴他要用友好、尊敬的態度對待別人,並且在需要的時候成為堅強後盾,是你的責任。   「有些事你可以獨立去做。」   與其不斷地指導孩子如何去做,不如給他勇氣,讓他自己去做。你過多的指令會讓他無助且懦弱。所以,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你可以放手讓他獨自準備簡單的水果、切蛋糕、去報亭買報紙。而且,從某一個時間開始,你可能不再知道孩子所有的事情,因為孩子也需要有秘密,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長大。

淡化孩子告狀意識

2010年12月31日
公開
33

來源:搖籃網 孩子「告狀」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現象。孩子「告狀」的動機和目的,一是受了欺負想尋求大人的保護;二是檢舉他人,希望成人對他的是非判斷作出肯定;三是追求自我表現,想從成人那裡得到肯定的評價;四是做錯了事想逃避責任,免受批評或懲罰;五是嫉妒他人,企圖利用告狀來貶低別人,抬高自己。   對待「告狀」的孩子,必須持慎重態度。   如果對孩子的告狀不予理睬,或不分青紅皂白批評「告狀」的孩子,這可能使一些有危害的事得不到及時的補救,而且會混淆孩子的是非界線,挫傷孩子的正義感和同情心,並給其他兒童帶來消極影響。   如果鼓勵孩子「告狀」,則兒童會爭相模仿,什麼雞毛蒜皮的事也告到老師、家長那裡,孩子獨立處理一些小朋友之間的小糾紛的能力會被削弱。更嚴重的是會使一些小孩子養成時時窺視他人秘密、監視他人行為、檢舉揭發他人的極不正常的心態。   那麼,如何正確對待兒童的「告狀」呢?   一是要使孩子體驗與小夥伴友好相處的快樂,會耐心善意地幫助別人,也會高興樂意地接受別人的幫助。   二是在遊戲評價時,應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工作成果及取得成果的過程上,集中在稱讚別人的優點和成績上。   三是少數經常無故欺負同伴的孩子,要進行批評教育,千萬不能遷就。   四是對孩子實事求是的告狀,要認真對待,及時予以正確的處理,若置之不理或處理不公,就會使孩子感到迷惘、沮喪、打擊其積極性,損害自信心。   五是要防止有些孩子因尋求表揚或懷有嫉恨而亂告狀的行為,以免滋生不良心理,導致孩子人格的畸形發展。   六是常給孩子以自己解決爭端的機會,啟發孩子尋找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鼓勵孩子自己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對這種能力的充分發展和肯定來淡化孩子的告狀意識,矯正告狀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