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IsaYu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如何適當處罰孩子?

2012年03月12日
公開
32

如何適當處罰孩子? 育兒生活 3月號 NO.262 編訪撰文�陳映潔 攝影�潘朵拉兒童專業攝影棚 梳化�蔡琇惠 演出�可愛寶寶:麥筠可;漂亮媽咪:Michelle 教養,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每個孩子總有不聽話、把大人氣得半死的時候,許多爸比媽咪都會擔心,過度責罰,會對孩子的成長與發展產生不良的影響,但是不加以管教,又怕把孩子養成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什麼樣的情況下,父母必須處罰孩子?針對不同特質的孩子,在管教上各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處罰=必要之惡? 沉住氣,讓孩子嘗試錯誤 雖然目前社會上普遍認同「正向管教」的理念,不鼓勵用體罰、責罵…等嚴厲的手段來管教孩子,但是從家長照顧孩子的實際經驗來看,多多少少還是會有不得已必須處罰小孩的時候。然而,處罰真是一種必要的管教方式嗎? 笛飛兒EQ教育親職講師鍾佳蓉表示,由於少子化的關係,現在的父母對孩子投注的關愛都很多,但有些家長因為個性比較急,或是敏感度較高,往往聽見孩子頂嘴2、3次就忍不住要出手或罵人了,在這種情況下就很容易處罰小孩。 鍾佳蓉老師提醒,在大多數孩子犯錯情節並不嚴重的情況下,如果爸比媽咪能夠沉得住氣,耐心等待,讓孩子去發現自然的結果,那麼很多時候處罰其實不見得必須用上。 所謂的「自然結果」,就是讓孩子自己看見做錯事的後果,而不中途加以干涉。舉例來說,有些小朋友的活動量很高,天生就是喜歡跑跑跳跳,而父母往往因為擔心危險而加以制止,但站在孩子的立場,他並沒有足夠的能力和經驗去理解為什麼爸爸媽媽要終止他的玩樂,所以依然故我,看在父母的眼裡,就成了「屢勸不聽」而被處罰。但是,如果爸比媽咪能在不過度危險的情況下,忍痛讓孩子摔個1、2次,他自然會學習到不能亂跑亂跳的道理,即使不被處罰,也會調整自己的行為,這即是所謂的「試誤學習」。 其實,孩子的成長就是不停的在探索著這個世界,鍾佳蓉老師認為,倘若父母能收起過度的擔心與保護,適度的給孩子嘗試錯誤的機會,不但能減少許多親子間的衝突,也不會演變到最後,爸比媽咪講得很無力,孩子也把爸媽的話當耳邊風,處罰的方式越用越嚴厲,親子關係也跟著越來越糟糕。 處罰孩子有效嗎? 鍾佳蓉老師表示,處罰一定是有效的,但如果光是處罰孩子,而沒有讓孩子了解被處罰的原因,這樣的處罰僅具有「表面效度」,孩子學到的只是對權威的畏懼:「因為爸爸媽媽打我很痛,所以不可以在他們面前做這件事情」,而不是真正習得待人接物的道理,而且,這樣的管教日後也很容易讓孩子養成陽奉陰違的壞習慣。 「不教而罰,謂之虐」,除了讓孩子明白自己為什麼被處罰之外,爸比媽咪也應教導孩子對事情的正確處理方式,讓孩子知道下次可以怎麼做,才不會再被處罰,給他改過的機會,並協助其養成良好習慣。 受不受教和年齡無絕對關係! 很多家長經常感到很疑惑,孩子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管教?講道理他聽得懂嗎?孩子的心智要發展到什麼程度才會比較「受教」? 鍾佳蓉老師指出,孩子的受教程度其實和年齡不一定相關,很多人到了年紀很大了也不見得受教,相對而言,有些小朋友往往在年齡很小時就讓大人覺得他很乖、很聽話,但也許並非因為比較受教,而是他本身就沒有太多慾望,或者行為特質沒有那麼外放。 2歲以前,孩子還不太會表達,也不大聽得懂大人所說的話,但並不代表因為他還小,搶別人的玩具或打人就不需要管教,做錯事時,爸比媽咪還是可以用語氣和表情示意他不可以這樣。 至於2歲之後,孩子的語言能力逐漸提升,爸比媽咪就可以多和他做一些討論,像是哪裡做錯了、要怎麼做才對,以及下次再這樣要怎麼處罰…等。鍾佳蓉老師表示,這當然需要等孩子的認知程度達到一定水準才能辦到,不過一些是非對錯的觀念,父母在孩子更小的時候就可以帶他養成。當然,對於越小的孩子,父母應該給他越多彈性,但是管教的態度還是要堅定,讓他知道你非常不喜歡他這個樣子! 需要處罰的3大情況 1.犯了後果嚴重的錯 雖然大部分的情況下,我們都能容忍孩子慢慢從錯誤中學習,然而,對於某些後果過於嚴重、會令父母無法承擔的錯誤,例如自己在家玩火、爬窗子或暴衝到馬路上…等等,爸比媽咪就應該給予較為嚴厲的處罰,讓孩子有所警惕,以避免下次再犯。 第一次的處罰可以較輕,例如:打1下手心,目的是為了讓孩子知道這件事不是鬧著玩的,如果孩子下次再犯,就要加重處罰。對於大一點的孩子,還要要求他們自我反省,也可以讓他們藉由一些故事、新聞,了解犯錯的後果是什麼。 鍾佳蓉老師提醒,最重要的是,爸比媽咪一定要設法讓孩子明白事情的嚴重性,讓他知道後果並不是只有打幾下手心而已。 2.明知故犯! 當孩子的認知和經驗都足以讓他知道這麼做不對,但還是繼續犯錯時,爸比媽咪也可以給予適度的處罰來改善孩子的行為。鍾佳蓉老師指出,對於明知故犯的孩子,爸比媽咪應該加倍的處罰,而且應該盡量找和他犯錯的事件相關的處罰方式,例如:哥哥和妹妹玩時總是一直故意搶妹妹的玩具,這時,終止他遊戲的權益可能會是最有效的方式。 此外,有些孩子之所以明知故犯,是為了試探爸媽的心情好不好,如果爸媽心情不好,可能就得趕緊收斂,免得被修理,但要是碰上爸媽心情好時,他就會得寸進尺,覺得這種時候爸媽比較容易妥協。鍾佳蓉老師提醒,當孩子有這種狀況時,父母應該自省是否在管教孩子時過於情緒化,如果不能對同樣的事情維持一致的態度,孩子的觀念和原則就無法建立,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也較為困難。 3.品格、道德上的行為問題 如果孩子出現像是隱瞞事實、說謊、偷東西、對長輩態度惡劣、犧牲他人權益以滿足自己…等和品格、道德有關的行為問題時,爸比媽咪應該立即制止,並且視情節大小予以懲戒。 鍾佳蓉老師指出,品格和道德是對孩子影響最為深遠、也是父母最期待孩子具備的特質,而且從心理學上來看,它也是唯一一項不會隨著年齡發展而自行提升的能力,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人到了成年仍然非常自私、喜歡違規,乃是由於沒有從小開始培養、修正這項能力的緣故。 對於這樣的孩子,處罰的方式可以用靜坐、反省的方式,同時可以配合跟他們講述一些和犯錯事件相關的忠孝結義、或偉人故事,引導他們建立正確的觀念,大一點的孩子,則可以罰他們閱讀相關書籍並寫下心得,讓他們可以深刻反省自己所犯下的錯。 性格不同,處罰大不同 鍾佳蓉老師認為,父母對孩子的管教方式一定要適合孩子本身的特質,以下為爸比媽咪分析4種不同性格類型的孩子,犯錯時較適合採用的處罰方式: 1.高自尊型 個性特質 愛面子,且自我要求較高,通常很聰明、有想法,犯錯的當下往往不等父母說明,就已知道錯在哪裡。但也因為自尊心強,口語能力佳,在受到大人強烈指責時,可能會有不認錯、狡辯的狀況出現。 自己提出負責辦法 這類型的孩子在得知自己犯錯時,可能已經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因此,讓他們自己檢討犯了什麼錯,並提出合理的處罰方式,是對他們最有幫助的做法。若他們實在想不出來,爸比媽咪可以建議他們用行動上的付出(把搞砸的事情妥善收尾),或是閱讀、提出反省心得(適合較大的孩子)的方式來負責。 卸下孩子的心防 鍾佳蓉老師指出,當孩子因為好面子而不肯承認自己犯錯時,若與他們爭辯,不見得會讓他們接受父母所提出來的道理,甚至只是讓他們越辯口才越好,越把爸比媽咪氣得半死!因此,當感覺到高自尊的孩子在狡辯時,建議用比較溫和、開放的方式詢問他們:「你的行為讓我覺得不太舒服,可以請你告訴我發生什麼事情嗎?」,孩子反而比較容易卸除武裝,真心反省。 2.高敏感型 個性特質 情感較為脆弱、情緒化,會把小事情放大,且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容易感到傷心、難過而情緒激動。 管教,私下進行 管教這類型的孩子,盡量選擇2個人單獨相處或旁人較少的場合,因為他們特別在意人際評價,如果在公開場合處罰他們,會讓他們感覺下不了台,容易情緒爆發。鍾佳蓉老師表示,以情緒管理的角度來看,一個人必須先處理完情緒,才能回過頭來解決問題,孩子若處於情緒激動的狀態下,是無法意識到問題和解決問題的。 處罰稍微輕一些 鍾佳蓉老師提醒,高敏感型的孩子也較不適用打、罵…等激烈的處罰方式,因為他們原本就容易把事情看得很嚴重,所以處罰的方式可以相對輕一點,否則孩子容易沉溺在被處罰時的害怕與傷心情緒裡,不但會造成心理上的陰影,同時也模糊了學習焦點。 3.易衝動型 個性特質 直率急躁,行動不經思考,反應強度也比較大。犯錯時經常被誤解為明知故犯、屢勸不聽,但事實上他們大多是無心的,雖然明白道理,但情緒往往阻斷理智,因此難以控制自已的行為,事後通常也會感到很後悔,甚至主動道歉,但下一次卻還是同樣再犯。 處罰沒有太大效果 由於這類型的孩子犯錯通常都不是故意的,爸比媽咪如果一味的處罰孩子,不但會加深親子雙方的壓力與衝突,而且也沒有太大的效果。對於這種明白事理,但難以控制行為的孩子,用說的都沒有用,必須靠實際的行動來建立正確的「身體習慣」。 重建行為:演練10∼15次 鍾佳蓉老師表示,當衝動型的孩子犯錯時,建議爸比媽咪找出至少2種可行的替代行為方案,讓孩子知道下次遇到同樣狀況時該怎麼做,並且陪伴他們一起實際演練10∼15次來重建行為模式,以減少犯錯的可能性。 例如,若孩子每次想玩別人的玩具時都用搶的,爸比媽咪可以重新陪伴孩子進行一次,過程中引導他們去思考是不是應該先用問的,然後實際讓他們執行,當孩子確實開始延緩自己的衝動時,應馬上給予極大的讚美與鼓勵,以強化他們的正向行為。 鍾佳蓉老師指出,父母的陪伴有許多好處,首先,當大人在場時,孩子會較為收斂、遲疑,比較不會一看到玩具就馬上出手。其次,這類型的孩子相對來說,比較需要別人適時的提醒與建議,爸比媽咪在陪伴的過程中可以隨時給予觀念上的引導。再者,衝動型的孩子個性較為天真、單純,他們通常都會很喜歡那個願意陪伴、幫助他們的大人,進而會去觀察、模仿這位大人的正向行為,從他的身上學習能力。 4.高彈性型 個性特質 觀察力與思考力佳,會視環境情況調整自己的行為,依大人的期待與要求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但一些良好的觀念與原則便難以養成,犯錯時經常會以各種藉口來推卸責任。 犯錯時,暫停權益 鍾佳蓉老師認為,這類孩子簡單來說就是「柿子挑軟的吃」,他們的內心世界可能對於一些正性原則(如:誠實、正直…等)需要再加強,因此,若非常確定孩子是故意犯錯,可給予相對較為嚴格的處罰,讓孩子吃些苦,以建立觀念與行為上的穩固。 對高彈性型的孩子而言,暫停其權益可能會是較為有效的處罰方式,畢竟他們可是隨時都在觀察怎麼做對自己最為有利!鍾佳蓉老師指出,由於這類孩子本身性格的變動性較大,因此爸比媽咪在管教的態度上一定要非常堅持立場,只要是約定好的規則,盡量在不同的情境下都要要求孩子一致的展現,不能輕易對孩子妥協,如此才能讓高彈性孩子遵守一定的行為規範。 先負責再聽理由 由於這類孩子在犯錯時,經常會以各種理由來解釋、開脫,害怕承擔做錯事的責任,鍾佳蓉老師認為,當孩子犯錯時,第一次可以先讓他說明理由,並提供改善的機會,但如果孩子一再的犯同樣的錯誤,那麼理由就變成了藉口。 鍾佳蓉老師建議,當孩子習慣性的用藉口來規避責任時,爸比媽咪可以告訴他們:「你的這些理由我好像已經聽過很多次了喔!我們可不可以先對你做錯的事情負責,把它處理好,再來討論原因?」,讓孩子知道,不肯承認錯誤、用藉口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倒頭來還是得去處理,佔不到什麼便宜,甚至還會失去別人對自己的信任。 注意! 鍾佳蓉老師提醒爸比媽咪,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與需要加強的環節,在懲罰孩子之前,一定要先完整的了解孩子,針對他們的特性來實施管教,而且,絕大多數的時候,教養其實是可以不需要用到處罰的! 處罰之前,先想一想! 有時父母在處罰孩子之後,也會有愧疚感產生,懷疑自己這麼做究竟是錯是對。鍾佳蓉老師建議,爸比媽咪在處罰孩子之前,可以先深思熟慮以下幾個面向: 1.孩子的能力與限制 爸比媽咪必須思考,自己要求的事情是不是孩子的能力足以達到的。例如:吃飯掉滿地是因為講不聽、故意,還是小肌肉發展尚未健全?喜歡亂丟東西,是因為調皮,還是正處於探索世界的發展階段?又或者有些孩子坐不住、不守規矩,會不會是因為具有較高的活動量,卻被要求長時間進行靜態活動的緣故? 2.犯錯事件的合理性 孩子是真的做了「錯事」,亦或只是父母本身認為有錯?例如:急性子的家長碰上動作慢吞吞的孩子,各有各的好,只是性格不同,但往往親子間發生衝突時,孩子可能就被處罰了,其實這並沒有絕對的誰對誰錯,而是和親子間的適配性有關。 3.孩子是無心或故意 對於明知故犯的孩子,固然需要加倍的處罰,但如果孩子的過錯出自於無心,爸比媽咪也應該給予他們修正行為的機會。鍾佳蓉老師指出,關於無心或有意的判斷需要非常慎重的考量,倘若孩子如前面所說,是因為能力不足所以重複犯錯,父母若是不明就裡的處罰他們,對於孩子的成長發展與親子關係都會有極大的殺傷力! 4.孩子的特質 有些孩子可能適合講道理、自我檢討,有些則需要身體力行,從行為上去做調整、學習。鍾佳蓉老師認為,了解孩子,是適性教養的最關鍵環節,建議爸比媽咪多帶孩子去探索這個世界,從中了解孩子的優劣項目,引導他們認識並發展自己的優勢能力。 引導勝於處罰 人家說:「預防勝於治療」,爸比媽咪該如何避免孩子走到需要被處罰的地步呢? 善用鼓勵與肯定 在孩子表現良好的時候,具體、清楚的陳述自己對孩子的欣賞,讓他們對於待人處事的道理有更明確的學習方向。 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往往會遮住自己的眼睛,因而看不見孩子的優點,急於教好孩子,因此過度聚焦於孩子的過錯以及說理和處罰上。鍾佳蓉老師提醒爸比媽咪,永遠要記得:「先肯定,再要求」,效果會好上數倍。 把握每次犯錯,引導孩子學習 如果孩子能在成長的過程裡,不斷的學習經驗,就會變得越來越聰明,可以自己思考、分辯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自然不會有被處罰的疑慮。 但要是每次犯錯,父母都只想著趕快解決眼前的問題就好,沒有花時間引導孩子學習道理,孩子很可能會因此而不明就裡、一錯再錯,全家人皆陷入負向的情緒泥沼裡,對孩子的處罰也會越來越重。 鍾佳蓉老師提醒用心的爸比媽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裡,切記不要將行程排得過於完美,因為完美的行程,會緊湊到讓我們沒有時間欣賞與引導孩子所犯的過錯,適度的留白,會讓孩子成長得更好。 負責任的身教示範 最後,在日常生活裡,當父母自己也犯錯時,若能展現出勇於承認、負起責任的態度,將會帶給孩子良好的身教示範。 在此呼籲爸比媽咪,千萬不要因為面子與尊嚴的問題,而只允許自己站在親子關係中強勢的那一方,因為這種威嚴除了阻檔親子間的愛與交流以外,幾乎沒有什麼不可取代的功能! 鍾佳蓉 現職:笛飛兒EQ教育親職講師 經歷:兒童EQ教育11年經驗 三立新聞台、TVBS新聞等採訪 民視交通台「幸福學分班」親職教養對話節目多次邀約 孩子可以作最棒的自己2007(遠流)、當孩子情緒的魔法師2009(遠流)、 親子雙贏高EQ,我家的管教好舒服2011(遠流)共同作者 國語日報、夏恩英語…等機構百場演講經歷

使生活愉快的八個技巧

2011年09月08日
公開
29

您家的孩子最近是不是也精力充沛、活繃亂跳、荒謬好笑,對什麼事都躍躍欲試呢?現在,他經常話多了一點,也有點愛吹牛,有時還會有些跋扈,這些都是因為他開始進入表達自我的領域,新鮮加上過度興奮所致,也正是這個年齡的發展特質,如果您能了解並接納,您就會欣賞並喜歡他的樣子,但,如果您用嚴厲的眼光看他,認為他吹牛、罵人、喜歡往外跑、行為常常沒分寸,這些都「不對」的話,那麼您和他的日子都會有無謂的難過了。 要如何與這個活力充沛、無拘無束的小傢伙和平相處並幫助他的言行舉止中規中矩,在此提供您八的小技巧,讓您的生活更愉悅。 •技巧一:與他分享和創造 跟孩子分享並為他創造新鮮事兒,即使是在家附近走走,也都會引起他的興趣。一次短程的散步、停下來看看昆蟲或螞蟻,或是回家路上吃個冰淇淋,對他來說都比特地到某個地方參觀來得有趣。 •技巧二:接納他的吹牛 當他誇大其詞時,您可以用一種相反的技巧(也就是和他一起玩吹牛遊戲),用吹牛的話去反駁他,像是「和世界一樣大」、「八千歲」。他們不像以前一樣喜歡一成不變,他喜歡改編故事或歌詞,例如:「兩隻老虎」可能變成了「兩隻爸爸」,一起想像改編,每重複一次,歌曲就可能一次比一次好笑喔! •技巧三:給予口頭規範 這個年紀的孩子常常不守規矩,為了安全起見,您可以把他限制在您認為可以接受的運動範圍內,例如:「最遠到角落那裡」這類的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技巧四:和他商量一下 另一個很好的技巧是「商量」,很多父母發現「商量」對這個階段的孩子很管用,這個年紀的小孩喜歡耍「把戲」,也愛用新的方法做事,如果他拖拖拉拉時,不妨可以使用一下,例如:「你早點去洗澡,等一下我陪你玩老闆和客人的遊戲。」「你專心把飯吃完,等一下就可以吃小點心。」。 •技巧五:不要在電話中閒聊 大多數在這個年齡的孩子都討厭媽媽聽電話,尤其是媽媽滔滔不絕地說個不停的時候,這時,他們會故意不聽話,給妳惹麻煩,接著,媽媽就會大罵或處罰他。其實,孩子的想法很單純,他在意的只是「你都不理他」。您可以選擇孩子上學時或睡覺後才打,小小的舉動,可以避免很多不好的行為和處罰喔! •技巧六:使用肯定而幽默的引導 這個年紀的孩子由於很喜歡好笑的事,你用一些好笑的詞彙可能要比用正經的字眼來得有效。要是你告訴他不要推人,他也許就故意去推,要是你告訴他:「不要像個推土的機器!」他可能就會乖乖聽話。肯定的教導往往比否定的訓誡有效,如果你告訴孩子,說他有多乖,他往往就會這麼乖。 •技巧七:使用「秘密」字眼 親子之間可以共同創造幾個只有孩子和您才能溝通的語言,就好像你們之間的通關「秘」語,例如:當她學貓喵喵叫,你也喵喵回應時,就表示「媽媽好愛你」。「猜猜看∼」「這個不一樣喔∼」這些字眼,也都很能引發他的興趣與注意。 •技巧八:全心全意和他說話 指出孩子的缺點,要他改進,是天經地義且簡單的事,告訴孩子多麼愛他,更是需要喔!如果您不常說出讚美的話,那麼您得從現在開始訓練自己。對待任何孩子,「和他說說話」,就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就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幾乎每個孩子都喜歡那種受父母全心注意的感覺,而且喜歡和父母講話。 不要因為孩子時常有不規矩的行為而惱怒,如果您了解這個年齡的孩子都可能有這種行為,您就比較不會受到影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管教哲學與方法,只要您最了解自己和孩子的脾氣。其實,即使您和另一半無法在每個細節上都有一致的態度,至少也要在基本方法上取得相同態度。如果身為父母的您對於「要求孩子做什麼才合理」都有相同的看法,相信就會幫助孩子產生既良好又有效的行為喔! 文摘自:兒童發展系列-你的四歲孩子(信誼基金出版社) http://parent.kimy.com.tw/new/age2.aspx

媽媽,你為什麼生氣?

2010年03月25日
公開
36

作者:賓靜蓀 出處:親子天下 孩子動作慢、愛頂嘴、功課不好…煩不完的事。你搞不清楚為什麼老有一把無名火?總是把小事變大事,親子關係愈來愈差,整個家像壓力鍋。為什麼會這樣? 他們總是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而且從來不主動整理,一定要我恐嚇威脅、大發脾氣,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去整理。」(媽媽,兩個兒子) 「我要出差的前一天,忙得不得了,女兒卻跑來問東問西,還頂嘴,我就給了她一巴掌,那是有生以來我第一次打她……」(媽媽,一個女兒) 每天,很多家庭裡上演著類似的親子衝突戲碼。不論孩子大小、不論為功課、成績或生活常規,父母發現自己總是在生氣,事後卻又懊惱不已:為什麼要為芝麻小事發那麼大的脾氣?而且,換一個悠閒的時刻,孩子同樣的行為可能被允許。 只是下次,到同一個節骨眼,同一件事又讓你氣到爆。你發現,「教」養變成了「叫」養,親子關係變成惡性循環算舊帳。你自認一向愛孩子,根本不想當噴火龍,但就是沒辦法控制。你問自己,到底怎麼了? 情緒衝突變調成家庭暴力 小小的、日常的衝突不好好處理面對,家裡很容易變成「受到情緒污染的垃圾場」。在某些極端個案中,這樣的壞情緒衝突戲碼會變調。家庭暴力的案件逐年增加,其中婚姻暴力比例高達六成,「而且高社經、高教育水準的男性施暴比例越來越高。許多醫生、教授不見得打太太,但會長期使用言語暴力或精神虐待,」台灣板橋地方法院少年保護調查官、同時也是親職專家的盧蘇偉憂心的觀察。 經前症候群則讓媽媽們的情緒隨女性荷爾蒙擺盪。在女性生理期間,荷爾蒙讓人變得敏感、情緒起伏劇烈。儘管研究顯示,只有三∼八%的女性有嚴重經前症候群,然而,媽媽經常性的情緒波動,卻會影響家庭。長庚醫院婦女身心科醫師蕭美君有一個個案,父母都是竹科高階主管,念小學的兒子卻在某幾天特別容易無緣無故被媽媽打,他偷偷把日子記下來。半年下來,清楚發現媽媽就是在經期那幾天,反應特別激烈、沒有耐性。 回到日常生活,面對自己經常性的生氣,爸媽總覺得很罪惡、愧疚。 「好爸爸好媽媽不是聖人,也有情緒,爸媽不是不能生氣,但要知道自己為什麼生氣?」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系教授高淑貞分析。 很多教養衝突表面看來是孩子行為的問題,其實背後反應的是父母本身的壓力和焦慮。 當父母自己累了、著急、趕的時候,耐性就會降低,口氣就不好,就容易對孩子任何一個小動作、小行為發脾氣。 壓力大,找不到出口 更往深層探究,有時候,父母的暴躁,其實是累積了許多日常壓力,找不到出口,而家中沒有反抗力的孩子,就成為最大的出氣筒。 長庚醫院醫師蕭美君觀察,愈來愈多媽媽因情緒困擾,前來求助。面對企業要求一個人做兩個人的工作,面對完美主義的自我要求,許多女性要求自己扮演好生命中的每個角色,卻完全不給自己時間和空間,沒有一分鐘休息。無法、無處紓解的壓力讓好脾氣、好耐性都不見了。教育程度愈高、一路優秀的媽媽,最希望在人前維持完美的形象。「剛開始的情緒失控還可以清理,但後來就亂成一團。 為了面子都在家中解決,孩子被打被罵成為代罪羔羊,」蕭美君觀察。 壓力也影響女性荷爾蒙分泌,擾亂了女性正常的經期。蕭美君分析,更年期的平均年齡提早到四十九歲,四十歲停經算正常,憂鬱症發作高峰期提早為三十八歲,很多女性更是整個亂經,連情緒波動的規律性都找不出來。很多嚴重的個案,都是看到孩子無助惶恐的眼神、聽到童言童語,人際、職業、家庭功能都不對了,才意識到嚴重性。 整個環境給爸爸們的壓力也不小。但是「台灣的男性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學習到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和壓力,很多人連自己的感覺都抓不到,更不用說去面對了,」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曹淑華表示。很多爸爸覺得男性的情緒要收起來,不能輕易吐露。有問題不能靠別人,要靠自己。不願尋求幫助、自己又無法紓解,壓力鍋效應只能在家裡爆發。 切割自己與孩子的成敗 家中充滿負面情緒的另一個原因,是父母認為孩子的行為、表現不如自己的預期。父母常用「一切都是為你好」當成自己對孩子惡行、責罵的合理藉口。但是這背後反映的是父母強迫孩子複製自己生命經驗的控制欲望。 人在成長過程中形塑出來的價值觀、理想、自我期待,都會影響自己當父母的角色。一般台灣父母最難拋開成績的魔咒。高淑貞分析,如果是重視功課的父母,就無法忍受看到孩子成績不好、或不努力爭取好成績,「因為那是你不熟悉的人生,你期望孩子走的是一個圓滿順利的人生,就是功課好、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但如果孩子的人生不照世俗社會或你的方向,你就會有很多災難式的思考,你就不放心、焦慮。那個焦慮會影響親子互動。」高淑貞點出很多親子衝突背後的一個迷思。 許多父母也不能切割自己與孩子成敗間的關係。「已經給他們最好的,為什麼還這麼不長進?」的抱怨裡,往往反映出父母自己的野心。「很多父母不自覺的想『透過孩子活出一個完美的自己』,當年不敢承受的挑戰,或已享有的榮耀,都希望在孩子身上重生,因為,『培養孩子』比『面對自己』容易多了。」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所長柯志恩在《哪個媽媽不抓狂?》中誠懇反省並提醒。 所以,孩子的問題其實是父母自己的問題。但如果反向思考,把親子關係當成彼此學習成長的歷程,孩子功課低落、不專心、掛在網上、晚歸等都不再是問題,只要處理得好,都是一個互相學習的機會。因為是學習,容許彼此有犯錯空間,親子互動品質就會改善。 要能真正享受美好、健康的親子關係,父母需要從三個面向,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認知。 一、先做自己,再做好爸爸好媽媽 扮演爸媽角色的同時,永遠不要放棄做自己。當你願意為你自己的人生衝刺奮鬥時,對孩子也是一種心靈上的自由,他不用為你感到虧欠、遺憾。不要做完美的爸爸、媽媽,為孩子犧牲全部,「因為沒有人可以在委屈的關係中得到真正的幸福,」高淑貞說。 了解並接納自己的個性、極限、能力、缺憾及不滿足,調整自己的生命優先順序,想清楚自己人生選擇的後果。爸媽要先照顧好自己,才有能量去給予、照顧別人。身心俱疲的狀態決不可能有好心情。每天給自己一點安靜的時間、空間去察覺自己的身體和情緒。「情緒是一種訊號,背後有一層更深的語言,去了解那語言,去接納、理解自己的憤怒和焦慮,」馬偕醫院諧談中心諮商心理師曹淑華建議。 如果可以,讓自己帶著笑容出門,帶著笑容回家。回家前,父母要以高度警覺覺知自己的情緒指數(從○到十),如果在五、六以下,就先不要處理任何事,不要去管另一半、孩子,先處理自己。累了就先去泡澡、喝杯花茶,或血糖低,吃點巧克力,讓自己的能量恢復。 二、欣賞取代挑剔、感恩取代抱怨 提醒自己,做親子關係正向循環的起始者。去欣賞接納孩子可以有他獨立的生命經驗,不須複製你的生命經驗,才能開始欣賞孩子跟你不同的地方;而孩子也會在你的欣賞中,找到他的獨特本質。 用感恩的心情去看自己扮演爸媽的角色。因為這個角色,讓你得以享受給予愛、單純做爸媽的快樂和愉悅,因此你是心甘情願、是為自己做的。抱著感恩的心,孩子也因此受惠。 在盧蘇偉家裡,任何服務都是一種榮幸、一種福分,都值得特別感恩和珍惜。做任何家事的那個人,都一定謝謝家人讓他有這個榮幸替他們服務。有一次他演講到很晚,回到家中已經很累,發現太太也已經累得睡著了,但洗衣機裡的衣服還沒有晾上。他難免抱怨的上陽台去晾衣服。晚風襲來,他突然想到,「能夠為親愛的家人服務,實在是很大的榮幸和福氣,這樣的機會也不會太多了,總有一天會是最後一次,就像孩子從小到大接送也不過到高中,大學就不需要了,」他的眼淚就流了下來。盧蘇偉不是教徒,但是他身體力行,用珍惜感恩的心來服侍自己的家人,就會簡單得多、情緒就不容易波動。 三、示範衝突過後關係修補的態度,以及人際智慧的學習 在親子日常衝突裡,重要的不是父母在當下做了什麼,而是事後做了什麼。高淑貞建議,父母在情緒平穩後,可以和孩子分享,為什麼自己那樣在意、生氣?親子相處也是在學習彼此對待的人際智慧。爸媽在生活忙碌時,也可以向孩子強調此時此刻不適合討論事情。孩子在重複的過程中,學習到關照父母的狀態。 最後,高淑貞提醒,除非處理的行為很表面,否則改善親子關係,沒有速成做法。任何專家給的建議,不能期待試一兩次就立即有效,要多給新做法一些時間,給自己多一些耐性。「如果你讓孩子在三年內對你失望,起碼也要給他一年時間重新認識你。你關懷他一次,因他沒有回應,就失望;但你打他十次巴掌,為何一次就要他立刻改呢?」高淑貞反問。 「親子關係是一種難得的緣分,是一輩子對彼此的祝福,是人生挫折時滋養的來源,」高淑貞說,「任何衝突都不要以付出親子關係為代價。」 要當孩子生命中的貴人?還是要當壓力的來源?父母的選擇應該很清楚。但是要堅持這個選擇,就是父母一輩子的功課。

教寶寶成為人際高手-利社會、攻擊

2008年10月17日
公開
28

教寶寶成為人際高手-利社會、攻擊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系副教授 黃倩儀 ◎ 難搞行為Five:利社會 你知道嗎?人類的天性中就含有利社會行為!從出生開始,人類就不斷的發展利社會行為,唯有透過互助合作,種族才得以存活。黃倩儀認為,寶寶從出生∼六個月,就開始展現此項行為的特質,例如心情好時對大人微笑;情緒不佳時則哭鬧;此外,寶寶也會主動參加社會遊戲,喜歡和媽媽玩躲貓貓等。待成長至六∼十二個月,寶寶開始會在遊戲中扮演主動的角色,並開始與他人分享的行為,也會對熟悉的人表現自己的情感。 再大些到了一∼二歲左右,小孩開始會服從大人簡單的要求,對遊戲的規則有初淺的認識,並開始會安慰人,主動幫忙媽媽。二∼三歲的幼兒的反應則更加明顯了,孩子會知道應該要幫助人,也願意表達樂於助人的意願。想知道嬰幼兒的利社會行為表現還有哪些?現在就告訴你! 1.同情和憐憫: 到醫院的育嬰室走一趟,會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只要其中一個寶寶哭了,其他的寶寶也會哇哇哇的哭起來,這就是寶寶的伴哭現象,但這只是一種聽覺刺激反應,不是真的有所反應。 大約要到十八個月左右,寶寶才能約略體會其他人的感受,並安慰人,如見到家人因傷心而哭泣,小寶寶搖搖晃晃的走去給對方一個擁抱。不過,並不是每個寶寶見到別人哀傷時,都會有相同的反應,其中仍存有個別的差異性,舉例來說,有些寶寶會因知道,別人傷心的情緒可能會影響自己,因而反而會伸手打在哭的人,以期能解除自己不愉快的感覺。 幼兒時期的寶寶,對他人的悲傷已經能採取有效的行動,例如,如果有其他的小朋友傷心而哭泣,寶寶可能會走過去拍拍他,或想些好玩的點子,企圖安慰他、幫助他渡過傷心的時刻。 破解法: 怎麼培養寶寶的同情心?媽咪是關鍵!黃倩儀指出,當嬰幼兒出現傷害他人的行為時,若媽媽以懲罰的方式來處理,則寶寶可能會較缺少同情心喔!相反的,如果媽媽以說理的方式代替處罰,勸導孩子給予受害者幫助,那麼孩子會較有同情心。所以當下回小朋友有不當的行為時,先別急著處罰,試著用溫和說理的方式來處理吧! 2.分享與合作 如果以為小孩子什麼都不懂,就太小看他們囉!當不會說話的嬰兒試圖用手指東西與你溝通時,就是分享的開始;而當他開始會和你躲貓貓時,就是合作行為的開始。很奇妙吧!幼兒時期的分享,則需視孩子的經驗不同,而有所差別。舉例來說,如果其他的寶寶曾和他分享玩具,那麼日後他也會和其他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反之則不會。此時,寶寶也會藉由與同儕玩耍的機會,來學習合作的行為。 破解法: 不要將孩子整日關在家裡,多帶他出去和其他小孩玩吧!只要能提供適當的環境,讓孩子有機會與他人相處,孩子就能學到如何與人分享與合作。 ◎ 難搞行為Six:攻擊 嬰兒時期的攻擊行為多不具敵意,例如當寶寶動手搶別人手上的物品時,注意力多在物品上,而非人的身上,其目的只是在奪取物品,而不是真的想傷害人,所以時常會出現打人或力道稍重的情形。長大些,到了幼兒期,雖然較少有攻擊身體的情形,但敵意卻增加不少,寶寶會開始有嘲笑他人的行為,特別是三∼五歲時,經常會為了搶玩具,而有意圖的傷害同伴。 破解法: 寶寶經常動手打人,或是喜愛用不雅的話語辱罵同伴,怎麼辦?其實幼兒 的攻擊行為會隨著年齡增長、社會互動增多、自我控制增強而獲改善,所以不用太過緊張。不過,如果你對寶寶的行為感到難以控制時,不要隨便扔一個玩具讓寶寶宣洩,否則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寶寶認為,生氣時打人是被允許的唷!試試看黃倩儀老師的方法吧!或許可以減少孩子的攻擊行為! 1. 不相容反應技術: 如果寶寶的攻擊性行為,只是為了吸引長輩注意,該不該制止呢?阻止了,怕孩子變本加厲;不理會,又怕孩子以為打人是被許可的行為,究竟該如何是好?此時不妨採取不相容反應技術法,除非孩子有嚴重的攻擊行為出現,否則不應加以干涉,另一方面,則對與人分享的幼兒加以獎勵。 2. 使用暫停法: 用暫停法來對付寶寶的攻擊性行為也十分有效喔!執行起來也不太困難,媽咪可以試看看。下回當寶寶出現攻擊行為時,就立即中止他的活動,請他到一旁靜坐,同時不可開口說話,旁人也不能與他交談,約維持5分鐘左右,即可收到不錯的成效。但要注意,不宜將幼兒關在密閉或黑暗的空間內,以免產生反效果。 3. 打造不具攻擊性的環境: 這個方法的原理很簡單,就是提供足夠的玩具,及寬廣的活動空間,避免小孩因碰撞,或搶奪玩具產生攻擊事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千萬不可漏掉,即不要給寶寶具有攻擊性的玩具,記住了嗎? ~~感謝丫丫阿姨文章分享唷~~

當孩子和你生氣時

2008年10月17日
公開
32

孩子和父母脾氣,有可能是因為生理或心理得不到滿足,或是想要引起注意,此時,不妨先了解孩子生氣的原因,然後再好好和他溝通及告知,提醒他這行為是不對的。千萬不要在眾人面前動怒,影響親子關係,也傷害孩子自尊心。 「媽媽,我要這個玩具」「喔,寶寶,這個我們家裡有了啊!……」「但是我覺得這個和家裡的不一樣嘛,而且我真的好想要。」「不行,你不可以再買玩具了!」「哇!不管啦!人家就是要嘛!」不知你是否碰過這樣的情形,帶著孩子上街,當他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拿在手上,不管家裡是否已經有一模一樣或類似的東西,他就是緊抓著不放。 當你好好地和他溝通,希望他可以放回手中的東西時,他卻非常執意,並且不理會你的好言相勸,就在下一秒開始哇哇大哭或大叫,引起旁邊的人投來異樣的眼神。這時候,你會跟著孩子的情緒也生氣起來,還是繼續和他溝通呢?當你發現孩子在和你生氣的時候,該怎麼辦? ◎親子間容易衝突的狀況 你知道新生的寶寶就有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了嗎?1∼2歲的孩子會明顯表達自己的情緒,如高興的時候會大笑甚至大叫,而在身體不舒服或受委屈的時候則會發脾氣,所以孩子會生氣是很正常的事。但你了解孩子為什麼生氣嗎?你知道孩子和你生氣的原因嗎? 如果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生氣的理由及個性,那麼下次在他生氣的時候,便能先輕易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進而安撫孩子,減少親子間的戰爭。就孩子來說,最容易與爸媽產生衝突的狀況,有以下幾種情形: 1. 向爸媽的權威挑戰 2. 孩子的意見和爸媽相左 3. 孩子生理或心理需求不滿足 4. 故意犯錯’ ◎ 改善親子衝突的方法 孩子生氣起來,常常做父母的也容易跟著生氣,該如何化解親子間緊張的關係呢?以下提供一些方法給父母參考: 1. 讓孩子發洩情緒: 有些孩子和父母生氣會用大哭大鬧的方式,希望藉由這樣的舉動讓父母親妥協。此時,父母可以讓孩子先發洩完情緒後,再好好和他溝通。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說一些嚴厲或者管教的話,因為此時的孩子是什麼都聽不進去的,反而可能引起他更大的情緒反應,所以建議爸媽讓孩子先冷靜一下情緒,也避免自己不好的情緒產生。 2. 轉移其注意力: 當孩子在生氣的時候,可以適時、適當的轉移他的注意力,讓他生氣的情緒可以緩和一些,也避免有些孩子在生氣時做出危險的行為。 3. 說故事: 在孩子生氣的情緒過後,可以藉由相關的故事讀本,讓孩子清楚了解生氣的好處及壞處,並教導孩子正確抒發情緒的方法。 ◎事後仍需安慰和教導 每個人都有生氣的時候,孩子也有生氣的權利。如何在孩子生氣的時候給予適當且正確的教導,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你可能會因為孩子的無理也跟著生氣起來,但你知道嗎?在孩子發洩情緒的時候,爸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父母除了堅定自己的態度,來處理孩子強硬的不合理或故意的行為外,在衝突後,不要忘記給孩子適當的安慰和教導。因為在教導孩子的方向裡是以愛為前題,雖然孩子有時無理的要求或行為讓人不能認同,但是孩子是可以溝通的,如果你的態度夠溫和且堅定,相信孩子可以接受你的要求並且遵守。 所以,下次當孩子和你生氣時,千萬要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喔!並且堅定自己的立場,不因為孩子的眼淚而做出讓步,因為如果你讓步,孩子便會在下次使出相同的伎倆來達到他的目的。同時也不要忘了,在事後給孩子適當的擁抱安慰,不吝惜再對他說:「爸爸媽媽是愛你的!」 ~~感謝丫丫阿姨文章分享唷~~

父母給愛的方式---停、收、等、慢

2008年02月04日
公開
30

父母給愛的方式---停、收、等、慢 父母給愛的方式必須設限,忍一時,能給孩子更強壯的心靈、更卓越的競爭力,停止溺愛,永遠不嫌遲! 「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愛而不教,使淪於不肖,陷於大惡,入於刑闢,歸於亂亡,非他人敗之也,母敗之也。」《資治通鑑》作者司馬光在《溫公家範》這麼說。 對溺愛世代的父母,這句話無疑是當頭棒喝。這群父母往往給了太多的愛,卻不知道「該給什麼」、「該給多少」? 友緣基金會執行長廖清碧表示,現代孩子最需要具備的十一種大能力(編按:十一種能力包括:同理力、自信力、勇敢力、接納別人的能力、適度的表達力、決定的能力、等待力、親和力、尊重力、合作力、智慧力),經過核對後發現:被寵溺的孩子幾乎樣樣缺乏。 尤 其,父母溺愛孩子的「首要傷害」,會造成孩子缺乏同理心。因為孩子從未被父母喝叱「不行!」,他就無法體會別人的情緒、需要、想法。被溺愛的孩子也容易沒 有自信,因為父母為他做了一切,他還能做什麼?而總是伸出一隻手要幫孩子的父母,也要小心孩子表達力會有問題,因為在他還沒表達前,父母就已為之代勞了。 所以,不論你的溺愛是放任型,或是過度保護型,父母都要謹記四口訣:「停、收、等、慢」,收回一隻手,讓孩子自己面對問題。 首先,要停下來。 停:給愛前,先問這是誰的需要? 溺愛的父母在行事前要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現在要替他做的,是我的需要,還是孩子的需要?」 第十屆梁實秋文學獎散文創作類佳作,樊雪春寫的〈我看見我的女兒〉一文,內容就描述她母親給她的是一份「專斷的愛」: 成長的歲月中,她嫌我洗澡洗不乾淨,帶著菜瓜布好心的把我拎進浴室,做一場脫皮之旅,她洗得很高興,我則是低著頭像一隻代宰的羔羊,就這樣一直幫我洗到十八歲。她嫌我的頭髮太長,蓋住了眼睛,把我拎到理髮店,剪一個西瓜皮。理髮師一面剪,我一面掉著眼淚……如果我拒絕吃下當歸雞,她會滿懷憤怒的把雞吃光光……「沒人要的雞我自己吃。」她恨恨的說。 「母親的背影,是我最熟悉的姿勢。」樊雪春這段話隱喻著,母親的好意和子女的需要經常背道而馳。因此,父母在給愛的時候,一定要問自己:這是誰的需要? 收:孩子的問題,留給他們解決 第二,有些事要收手,好父母最好是少一隻手。父母應該問:「現在發生的問題,問題所有權人是誰?」 讓孩子處理屬於他自己的問題,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政大心理系教授鍾思嘉指出,父母這樣做並不意謂停止對孩子的愛,而是肯定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這個管教態度對子女而言,就像送給子女一份『信任他』的禮物,不用花錢,卻是一份無價禮品。」 如何劃分問題所有權?可以問自己兩個問題:「這事有沒有干擾或妨礙到我的生活?」、「這事對孩子和他人是否造成傷害,甚至危害生命安全?」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就不關父母的事,父母要收手,不要剝奪孩子解決問題的機會,父母只要從旁鼓勵和注意就夠了。 等:不立即服務,讓他為自己負責 第三,父母要學會等。等一等,不要立即反應,讓孩子經歷自然與合理的行為結果。 父母一直為孩子做太多不必要的服務,叮嚀嘮叨,結果讓孩子養成不在乎的習慣,父母就得一直扮演「為孩子負責」的角色。 張老師基金會桃園分事務所總幹事涂喜敏舉例,很多父母一早就耳提面命要孩子帶外套、到學校後要記得隨溫度變化穿脫,出門前又親自將衣服穿上。如果這時父母能夠停下來,讓孩子自己嘗到沒帶外套的自然結果,父母往後就不需再吃力不討好的提醒了。 鍾思嘉也輔導過一個個案:田先生有四個女兒,在一次家庭會議後,他們同意在晚餐後負責收桌面、洗碗筷,但幾天後,他們忘了該盡的責任。隔天,田太太也停止做早、晚餐,孩子不解。只見田太太說:「很對不起,我實在沒法在又髒又亂的廚房裡做飯。」 接著,田先生夫提議出去吃飯,孩子歡呼的問要去哪一家。想不到田先生說:「我沒有說要帶你們一起去啊!你們得照顧自己,自己想辦法了。」結果,等到他們回來,孩子都吃過了,而且也把廚房整理乾淨。 第四,要慢。因為延後孩子享樂,是他以後競爭力的來源。 慢:延後享樂,競爭力更強 這是個非常有名的實驗,心理學家華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針對史丹佛大學附近社區的四歲小朋友們,進行一系列為期十多年的追蹤研究。當時,他手上拿著兩種零食,讓每個小孩區分出最喜歡和次喜歡的。然後他告訴小朋友說,他會出去這個教室,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不想等的小朋友會拿到次喜歡的食物;如果可以等,但不知會等到何時的小朋友,會拿到最喜歡的食物。 十多年後,米歇爾發現:「等待越久的小孩,長大後處理挫折的能力越好,比較專心,表達力、邏輯力、計畫力等也越好,且其日後SAT(美國大學入學的學力測驗)的分數越高。」這就是被稱為「延後享樂」(delay of gratification)的經典研究。 改變給愛的方式:先降低頻率,再找出孩子真正的需求 要父母突然改變與孩子長期相處的模式,並非一蹴可幾。初期,父母可先將溺愛的頻率降低,然後再將「給愛」的方式移轉成孩子真正需要的。元智大學校長彭宗平舉例:「很多高中生的父母,花一千小時為他們補習上學接接送送,但大學基測出來,卻只能以分數落點去找志願科系。其實父母應該做的,可能是花五十個小時陪孩子去瞭解適合的科系,這五十小時的影響遠比一千小時的接送要重要。」 「停、收、等、慢」,將你的愛昇華,才能真正對孩子有幫助。 *生活大能力,你的孩子得幾分? 答題方式 請根據孩子的真實狀況快速給分,依照符合程度,分數各異:偏高2分、一般1分、偏低0分,做完24題後,累計總分 (檢測對象 此問卷設計係針對孩子6歲至12歲的父母) 1. 大部分時間,自己整理書包、準備上學用品 2. 受挫或被拒絕時,不會一直吵鬧,或與父母交換條件 3. 很想要超市、百貨公司的某樣東西,未經同意,能等待或放棄 4. 借東西前,會先向物主說一聲 5. 做錯事不會一直說是別人的錯,會想下次怎麼做更好 6. 會時常關心家庭其他成員 7. 客人來家裡,會分享所有物或玩具,或給大家留愛吃的東西 8. 規定、約定打電動或看電視時間,或上床睡覺時間,可以遵守 9. 需要做決定時,知道自己要什麼,不會不知所措 10. 對於分配到的打掃、洗碗家事或功課,大多能負責 11. 清楚表達想法或需要,不需父母猜測、詢問半天 12. 遇到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不會馬上喊父母來協助 13. 能自然的對別人招呼,如鄰居、管理員 14. 被指出錯誤,會反省,會思考別人說的,不是只有「我對」 15. 生氣適可而止,能說出為何讓他生氣的事 16. 當父母稱讚別的孩子,也能學習 欣 賞別人 17. 知道父母為他做的一切不是理所當然的,會表達感謝 18. 在家與在校,態度、表現一樣 19. 在零用錢的額度內適當使用,不超支、不預支 20. 喜歡自己、 欣 賞自己、肯定自己,有自信的 21. 容易親近,大方和善,或樂於與人合作 22. 喜歡動手幫忙做家事,不懶散 23. 在大熱天,雖會煩躁、抱怨,也能去做該做的事 24. 不會一直比較物質的貴賤,或覺得高人一等 檢測結果 37分以上 你不會太寵愛孩子,你的孩子已具備很好的社會化能力,能應付變遷快速的社會 36-25分 你有一點寵愛你孩子,現在你要幫助他建立較欠缺的能力 24-12分 你蠻寵愛孩子,有時過度保護,有時又太放任,阻礙他發展相關能力的意願與標準 11分以下 你已經過度寵愛你孩子,使他無法建立許多能力,你應該要檢視他欠缺這些能力的原因,謹記「停收等慢」4口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