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蛋頭家的蜜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媽咪職場狗屁]超想發颷的

2010年01月08日
公開
6

現在在做特助的專案 今天在等資料的時候 花了一些時間也做了儲運所的事情 結果被特助看到 被臭罵了一頓 問我為什麼還在做儲運的事 為什麼不花時間做他的事情 我跟他說我在等資料 所以先做了別的事 結果他很生氣的說 協理怎麼跟你說的 你在沒做完我的事 就去做別的事情 那我的事怎麼辦 後來我跟他說大家都覺得很奇怪 為什麼我是儲運的人卻不做儲運的事 他一直問我說是誰在講的 後來就說要去找協理 結果他就跟協理說 現在還是有人在找我做儲運的事 讓我沒辦法專心做他的事 (其實我覺得協理大概也是撫衍他) 協理說我怎麼跟你說的 是誰在問的 協理很大聲跟我說別理別人說什麼 你就是好好做專案的事 我再去跟你副理講 特助跟協理要求說我是不是可以到樓上來坐 協理說不要搬來搬去的這麼麻煩 你打一通電話就好了 (拜託...協理怎麼會讓我上來 他恨不得不要看見我了) 後來協理遇到我們主任 跟主任說以後我就是用專案的東西 今天用專案的東西讓我用到了六點多 我真的整個快捉狂了 捉狂的原因是技術規範的東西 為什麼不給專業的人來弄呢 我做好了 特助又東挑一點 西挑一點的 一直弄到後來 我實在受不了 到六點四十分 我跟他說我真的要走了 他才說好... (媽的...) 今天也跟主任小聊了一下 跟主任說我對於部門的歸屬感越來越少了 我覺得我好像不是儲運的人 也不屬於任何部門 只跟著特助在做事 但我要的東西 特助也沒辦法爭取 我很怕到時候儲運回不去 特助的東西到時候又給別的部門做 今天真的超想發颷

『轉貼』說謊,不是壞小孩﹗

2010年01月06日
公開
45

請不要輕易將謊言與孩子的品性劃等號,因為謊言有時只不過是幻想,或者是孩子小小的如意算盤。 很多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都有一個錯誤的認識──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已經長大了,懂事了,不再是個小寶寶了,所以孩子們應該很明白自己說的話是事實還是謊言。其實不然﹗事實上,說謊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正常現象。相信看完以下對孩子說謊問題的分析和解釋之后,父母們就會松一口氣了。 5歲以下的孩子常常說大話,因為他們不能把事實和幻想區分開來,說大話完全不同于說謊;5歲以上的孩子不再有說大話的情況存在了,他們會因為種種原因而說謊。 2--4歲︰愛說大話 孩子為什麼說謊︰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著豐富的想像力,生活在一個幻想的世界裡,所以他們常常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當你帶孩子從公園回家的時候,他告訴你他在公園裡看見了獨角獸。他並不是在有意欺騙你。換個角度想,這說明他的智力還在處于不斷發育的階段。你的孩子還不能釐清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虛假的,他也同樣不能把他的夢和真實生活區分開。 也有些時候父母們會發現,孩子的謊言就是他的如意算盤。一個4歲孩子的母親曾問幼稚園老師︰“我的孩子一個星期最少從幼稚園拿回家一個玩具,他告訴我是老師說他可以拿的。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不過,老師的分析消除了這位母親的不安和尷尬︰“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認為,如果他們非常非常想擁有這個玩具,那么這個玩具就一定是自己的。這就是孩子們想‘占為己有’的邏輯。” 當然,也有的孩子說一些小慌是害怕父母的責備和懲罰。他們會指責那些自己想像出來的朋友,告訴父母是他們做出了這些錯事。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淘氣會使爸爸媽媽不高興的,所以撒了個謊。 聽到謊言怎么辦︰這么大的小孩子因為說謊就受到懲罰,不僅沒有任何意義,也許還會有負作用。如果你的孩子打了其他小朋友,或者搶了小朋友的餅乾吃,你肯定會對他訓斥一番。但是,如果他同時還對你說了謊,你你注意力就轉移到說謊這個問題上,並為此更加嚴厲地懲罰他。 但事實上,你對誠實和正直的長篇大論,對孩子來說,只是耳邊風;你的懲罰也不能使他知道問題的所在。相反,他只知道他又淘氣了,而且將來他肯定不願意讓你知道這些淘氣的事兒。所以,更加關注他的不良行為效果會更好一些。你可以告訴你的孩子︰“我知道你是怕我不高興,所以不想告訴我真相。但是我親眼看見你打了小朋友。如果你下次對他有禮貌些,我想他會把他的玩具給你玩的。 另外,要向孩子解釋清楚他想要的東西並不意味著就屬于他了。如果你的孩子在商場拿到喜歡的玩具就說是他自己的,那么你就要清楚地告訴他︰“我知道你非常非常想擁有這個玩具,但是它並不真正屬于你,它屬于這個商場。”慢慢地,孩子將學會把事實和幻想區分開來。但是,如果你對孩子的小小謊言過于在意的話,將會或多或少地扼殺了孩子的想像力。與其揭穿孩子的謊言,不如把它看作孩子學習語言表達能力的一個機會。做父母的肯定不想壓制孩子的幻想,因為有了幻想,才會有創造力嘛。因此,父母惟一應該做的就是確保孩子的幻想不會傷害自己和他人。比如說,父母可以讓孩子相信耶誕老人,但是必須讓孩子知道人是不能飛起來的,即便插上翅膀也不能。 如果孩子的話總是不著邊際,那么父母最好給孩子講一講《野狼來了﹗》的故事了,讓孩子懂得為什麼對人誠實很重要。 5--7歲︰逃避訓斥 孩子為什麼說謊︰快到上學年齡的孩子,他們就會意識到說謊是解決問題或者逃避懲罰的一個好辦法。因為孩子們要讓他們的謊言更加可信,所以他們的謊言就會經過更好的加工了。6歲的孩子已經知道如果他告訴老師他的家庭作業被狗吃掉了,那老師肯定不相信,但是,如果他說‘我病了,所以沒有做作業’,那也許能夠蒙混過關。 毋庸置疑,你的孩子肯定會不斷提升他的欺騙技能,試探他欺騙的限度有多大。這個時候,父母的“殺手 ”就是不能讓孩子因為說了慌、解決了問題就任他洋洋得意地逃脫掉。而且,父母向孩子灌輸誠實的美德的時候,最好要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儘可能地自己先做到誠實,不說謊。另外,也要讓孩子知道人和人之間的親密關係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的。 如果你的孩子聽到你對婆婆說你有多么喜歡她送給你的那件毛衣,事實卻是你從來不穿,那么你就是在向你的孩子傳達這樣一個訊息︰說謊是可以讓你接受的。通常,孩子們是看見父母在說謊,他們才效仿父母這樣做的,或者模仿周遭成年人的一些做法。孩子們並不能釐清哪些是善意的謊言,哪些是惡意的。 聽到謊言怎么辦︰告訴你的孩子有時候善意的謊言是為了不傷害其他人的感情。給孩子舉個例子能夠使他更加明白這個道理︰“比如說,當你被同班小朋友邀請到他家做客的時候,如果你直接告訴他你不喜歡他,所以你不去,那么你的話就會傷害他,使他很傷心。但是,如果你告訴他你有別的事情不能去,雖然並不是真正的實話,可是不會令他傷心和難過。”另外,讓孩子懂得什麼是善意的謊言也能夠使孩子明白他們需要替別人想一想,站在別人的角度上考慮他的感受。 然而,當你發現你的孩子說謊只是為了掩蓋他的錯誤和做的錯事的時候,你就應該立刻清楚地告訴他你不允許他這樣說謊。父母立場鮮明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那么孩子說謊了是不是就應該受到處罰呢?也不一定。 如果孩子針對有沒有刷牙的話題而說謊,那么父母可以提醒他趕緊去刷牙,並且以後多多檢查和監督他。慢慢地,孩子就不會因為刷牙問題而說謊了。反過來,如果父母因為這些無關痛痒的謊言而把孩子痛斥一番,甚至懲罰他,那么,父母的這些做法就能促使孩子變成一個更棒的謊言大師了。因此,應該說處罰孩子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一個辦法。 如果孩子偷了別人的玩具或者做了其他行為極其惡劣的事情,而且為了掩蓋這些行為對你說了謊,那么,這個時候就是孩子必須受到懲罰的時候了,並且要讓他知道第一天剝奪他看卡通片的權利是因為他的行為,第二天則是因為他說謊了。但是,父母應該明白,懲罰並不能使孩子馬上意識到他的錯誤;想讓孩子真正改正錯誤是需要時間和父母的信任的。 針對孩子的說謊行為,有的父母認為還可以試一試下面的做法︰ 1、如果你明知孩子說謊,不要對他一再追問。其實,父母是希望能夠再給孩子一次說實話的機會,結果反倒又給了孩子一次說謊的機會。因此,如果父母知道真相,就不要再反問孩子;當父母不知道真相,但是能夠肯定孩子的答案也不可信,那么也不要向孩子提問題。總之,不要向對你說謊的孩子提問題。否則,只能迫使孩子再用謊言遮掩他先前的謊言,既加深了孩子心理的內疚和不安,也使父母更加火冒三丈。與其這樣,還不如相信自己的判斷,告訴孩子你希望或要求他如何去做。 透過與我4歲兒子的反覆“唇槍舌戰”,我從中領會到不能要求他向我坦白事實真相,直截了當地告訴他真相反而更簡單。就拿我兒子喜歡用鉛筆在牆上亂畫的行為舉例吧,以前我看到后會問他︰“這是誰畫的?”,而現下我就直接告訴他︰“我看見你在牆上畫了。到廚房拿一塊兒擦桌布,然後蘸點水把牆上畫的東西擦掉。”前者給了他一個說謊的機會,后者則沒有。 2、如果孩子是習慣性的說謊,那么向孩子提問題之前你就先告訴孩子你知道他會對你說謊,然後允許他給你一個更好的說法。很多孩子在說謊之前根本就沒想他們還能說點別的理由。因此,父母可以先發製人︰“我知道,如果我問你,你肯定不想對我說實話。不過,我希望你能給我一個更好的說法。準備好了嗎?我要問了。”然後向孩子提出問題。 這種做法有3個好處︰ 一、它給孩子時間去決定是張口就說謊呢還是說些其他的; 二、它避免了相互爭執激烈化; 三、既然父母允許孩子說謊了,有了心理準備,那么父母就不會生氣或者煩躁不安了。 3、為了讓孩子也嚐嚐謊言的滋味,父母可以對孩子也說謊。比如,孩子想去看電影,父母答應他了。可是一會兒父母又不承認了,孩子就會問為什麼爸爸媽媽說謊。這時候,父母可以很輕鬆地告訴他︰“我認為有沒有說實話並不重要。也許剛才我是順口說‘好吧’,但是並不真的說明就得帶你去。我感覺你在家裡願意我們用這種模式和你說話,你也這樣對待我們。你是在告訴我“我”必須說實話嗎?但是,說不說實話對你就不重要了嗎?這樣做公平嗎?”聽完這樣的一番話,孩子的感受可想而知。 來源︰《父母》

孩子說謊怎麼辦?

2010年01月05日
公開
31

幼兒開始說謊,是故意還是無心?家長該如何正面管教,而非讓孩子更害怕說實話?波士頓大學幼兒教育博士李坤珊提出「同理、進入問題核心、傳達愛」的三階段處理方法。 作者:吳佩儒  出處:親子天下 大多數父母會發現,孩子開始出現說謊大約是在三歲左右。通常孩子說謊的原因可以簡單分成兩大類:一種是想像與真實不分,也就是編造故事,常見於五歲半以下的孩子;另一種則是趨利避害,希望自己沒有做過某些行為以逃避懲罰,或是想要達成某些目的。 虛實不分的非事實性言語 虛實不分是學齡前孩子出現說謊行為的常見原因。三到五歲孩子正處於想像力發展的階段,尤其四歲半會到達顛峰,在難以區分想像與真實世界的情況下,孩子常會編造故事,說出與事實不符的內容,背後也往往透露出孩子的期望。例如,明明沒去過迪士尼樂園,卻跟同學說自己昨天去了迪士尼樂園;或是告訴同學,上學途中看到一頭好大的獅子,自己還被獅子吞到肚子裡。這些編造的故事都與想像力發展有關。 三到五歲的孩子想像力豐富,當他們說出與事實不符的內容,並不是刻意說謊,而是認為想像世界是存在的。如果父母以大人的眼光來看,將與事實不符的言語都視為說謊,就會覺得五歲半以下的孩子經常在說謊。 參與想像但不鼓勵說謊 五歲半以下的孩子出現說謊行為,絕大多數是因為虛實不分,父母應該謹慎面對,不可以當成錯誤行為處理。通常孩子說出這種想像式言語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內心的期待,例如想去迪士尼樂園、想看到很大的獅子。 以我班上四歲多的孩子為例,當孩子告訴我:「昨天媽媽帶我去迪士尼樂園玩」但我清楚知道沒有這件事,我不會說:「哇!好棒喔!」因為若大人過度反應,會鼓勵他這種行為。我的處理方式是告訴他:「你很想去迪士尼樂園玩對不對?所以你想像了去迪士尼樂園玩,那麼玩了些什麼……」我會先用很清楚的直述句,讓孩子知道他很希望去樂園玩,所以想像了自己去樂園玩,接著才問他玩些什麼,不動聲色的開始參與他的想像世界。 運用想像力將不存在的事物變成真實想像,是幼兒發展的重要特性,父母一方面不能鼓勵孩子說謊,一方面也要導引他了解想像是有可能的,大人喜歡他的想像力、願意參與。上述處理方式的優點,在於孩子不會認為大人是在戳破他、指責他,甚至讓他感受到想像是有可能的,並不算說謊。而大人在參與他的想像世界時,也達到鼓勵他發揮想像、幫助想像力發展的效果。等孩子五歲多之後,可以漸漸區分出真實和虛幻,也就不會出現這種非事實的言語。 相反的,如果大人劈頭就說:「你騙人,那是假的。」立刻給孩子貼標籤,在分不清真實與想像的階段,會讓他以為自己的想像是錯的,反而扼殺了想像力發展。 透過謊言達到趨利避害的目的 孩子說謊的另一種最常見原因,是基於趨利避害的心理。例如,當孩子打破玻璃杯,他看得出來大人會生氣,因為害怕被懲罰,就說是妹妹或小狗打破的。或是為了買太空超人的玩具,即使媽媽不答應,卻私下告訴爸爸已獲得媽媽的同意。 父母若發現,孩子說謊大多是因趨利避害而不敢說實話,大人必須先自我檢討:為什麼孩子會一天到晚說謊?是不是孩子成長的環境不能讓他產生安全感?是不是大人沒有提供鼓勵孩子說實話的環境?因為一個在安全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其實是敢於指正大人的;但如果孩子發現每次說實話,只會挨罵挨打,他為了保護自己,自然會編織許多謊言以求得生存。因此,提供孩子一個有安全感的環境,即便還是可能說謊,但機率會比較低。 使用直述句切入說謊事件 面對孩子因為趨利避害而說謊,我建議父母應保持理性的處理態度,藉此讓孩子學習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並養成誠實的習慣。例如,若很清楚是孩子打翻了牛奶,他卻推說是別人做的,我會平心靜氣的對他說:「我知道你把牛奶打翻了,現在該怎麼辦?」立刻進入事情的中心點,接著告訴孩子:「我教你怎麼清理灑在地上的牛奶。」讓孩子知道要對自己做的行為負責,同時學習如何處理。 過程中,我會用直述句切入事件本身,避免使用「你有沒有打翻牛奶」這類的問句,因為當大人這麼問,孩子就知道大人在生氣,一定不會說實話。但是也不能對孩子說:「牛奶打翻了沒關係,媽媽幫你處理」,這會讓孩子誤以為什麼事情都有大人幫忙收尾,不懂得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另外,若孩子主動承認自己的行為,父母一定要立刻稱讚:「你說牛奶是你打翻的,媽媽很高興,因為你對我說實話,你很棒。」透過這種正向引導的方式,讓孩子知道誠實是好的、會被讚許的行為。 三大處理原則:同理、進入問題核心、傳達愛 從兒童發展理論來看,五歲半以下的孩子還無法完整區辨想像和真實,不清楚自己是在說謊,也不了解這是錯誤的行為。六歲以上的孩子如果說謊,則大多已經知道自己在說謊,同時明白這是錯誤行為。 處理六歲以上孩子說謊,父母可以掌握「同理孩子→切入事件問題核心→傳達愛」這三個基本步驟,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對,並懂得改以正確的方式面對類似問題。 我記得兒子國小二年級時曾對我說謊。原因是白天他和同學在學校玩電動玩具,老師發現後,要他們寫下今天在學校發生的事,帶回家讓家長簽名。兒子擔心我們生氣,回家後拿一張小紙條來找我,說要看我怎麼簽名,我一時沒想太多,就在紙上簽了名。隔天老師跟我提起這件事,我一臉茫然,隨後才了解事情的始末,而老師這時也才發現那是假簽名。 這件事讓我非常生氣,但我還是靜下心來處理。我告訴兒子:「昨天你拿了媽媽的假簽名,我知道你是怕被罵才這麼做。但你做錯了兩件事:第一是在不對的時間和場合玩電動玩具;第二是偽造文書,那是說謊欺騙的行為。你知道自己做錯了嗎?」接著我提出一個月不准玩電動玩具的處罰方式,並再一次明白的告訴他做錯了什麼。最後我跟他說:「爸爸媽媽都非常愛你,但這件事你做錯了,不過只要你肯改過、負責任,我們還是很愛你,你是一個很棒的小孩。」 面對這個說謊事件,我第一步先同理孩子怕被罵而說謊的想法;第二步是清楚讓他知道,說謊是不對的,必須要負責任、接受懲罰;第三步則是再次表達爸媽的愛,讓他了解爸媽的愛沒有條件,和事件是分開的,雖然他處理這件事情的行為錯了,不過可以改正,改正之後永遠都是好孩子。 開啟親子討論及對談的大門 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若想要減少孩子說謊的機會,父母應該主動打開與孩子討論的大門。當孩子知道只要透過正向討論的方式,就可以滿足自己的需求或是消除擔心害怕,自然不會倚賴說謊。 保持親子之間的良好對談應該從小開始,但即使孩子已經多次因為趨利避害而說謊,建立對談關係也永遠不嫌晚。父母要有耐心,讓孩子重新信任這種溝通模式,說謊行為就可以獲得改善。 有些大孩子說謊是為了獲得他人認同,增加自信。面對這種形式的說謊行為,父母要先懂得反省,為什麼孩子無法建立自信,必須靠說謊讓他覺得自己比別人好,或自己和別人一樣。同時,父母也要找機會與孩子溝通,讓他認識自己的長處,肯定自己,培養一定的自信。 最後也別忘記,父母的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眼裡。大人做錯事被孩子知道時,一定要誠實以對。尤其六歲以上孩子已經了解什麼是說謊,大人應該勇於承認錯誤行為,當大人很誠實的面對錯誤,孩子也比較容易誠實面對自己的錯誤行為。如果希望孩子做個誠實的人,大人必須以身作則,用自身的正確行為來指引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