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lulu (喬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孩子,我要你輸在起跑點

2012年01月10日
公開

ㄅ、ㄚ=豬 (文�王月) 台灣的學生在上小學之前,多半已學會注音符號,所以在思源七歲時,我也曾希望「不要讓他輸在起跑點上」,小學開學前暑假開始教他ㄅㄆㄇㄈ。 「這是ㄅ,這是ㄚ……」我拿著兒童教材,一個字一個字地把正確的發音唸給他聽。但是,思源常只顧著玩玩具,一下子就分心,亂唸一通。 「ㄅ和ㄚ這兩個字合起來怎麼唸?」我耐心地問思源。 「豬!」思源看著我,回答出這個字。 「ㄅ、ㄚ怎麼會唸豬呢?你是怎麼唸的!」我失望地對思源說。 後來,我不放棄地繼續追問:「這是ㄇ,這是ㄚ,那合起來ㄇ、ㄚ怎麼唸?」 「歪。」思源緊張地回答我。 我再次失望地搖搖頭。 國修回到家以後,我和他說了思源的情況,問他該怎麼辦才好。他說:「我們小時候都是挨揍長大的,再不認真學,就輕輕打一下吧!」 於是,隔天我拿起「愛的小手」(一種塑膠細棍,頂端有一小手掌,打在手心,有點痛又不會太痛,美其名為「 愛的小手」),繼續教思源注音符號,我先復習好每個單音後,再考他兩個組合起來的拼音,可是結果還是一樣,他沒有一次回答正確,從頭到尾只有被打手心的份。 不過,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回頭我問妹子:「ㄅ、ㄚ合起來怎麼唸?」 「巴!」 「ㄇ、ㄚ呢?」 「ㄇ、ㄚ是媽!」 我很驚訝她是怎麼學會的。 「看妳教哥哥ㄅㄆㄇㄈ,我就全部記下來了!」妹子張著無辜的大眼,看著我說。 經由這次的經驗,我再次確定,我們家不能實施打罵教育,不會就不會,該會的時候,小孩自然就會了。後來我發現,有一陣子哥哥和妹妹常常一起玩拼注音的角色扮演遊戲,妹子還裝作不會,被哥哥教呢! 魔鬼的數學比兒子爛 (文�李國修) 思源唸國小三年級的時候,有一天放學回家,把成績單拿給媽媽看,王月一眼看到數學只有八分,當下感到十分震驚!她無法理解,小學三年級的數學不是很簡單嗎?怎麼還可以只考八分? 「你爸爸是山東人,他們家從小打小孩,你這分數完蛋了!」她愈想愈生氣地對思源說。 思源聽完後臉色蒼白,站著不敢說話。 王月看他可憐,就和妹子商量這件事要對爸爸保密,絕對不能讓爸爸知道,妹子也再三保證不會說出來。 「哥哥,這次我們就先算了,你要答應媽媽,下次一定要進步,至少考個雙位數,十一分也好。」 王月說完,思源擔心地點點頭。 等我晚上回到家,才剛進門,妹子就跑過來大聲說:「爸爸!哥哥今天數學考八分!」這個小報馬仔完全忘記了她答應媽媽的承諾。 我轉頭看看站在角落等著領受懲罰的兒子,他害怕到身體微微發抖,低著頭不敢看我。 「好了!爸爸不會打你,數學考八分沒關係,功課爛也沒關係,將來出社會不要做流氓就好了。」我把思源叫過來,嚴肅地對他說。 我告訴他,我小時候的功課非常差,我們班是五十幾人的大班制,我的成績排名永遠都是班上最後幾名。小學畢業時,導師給我的評語是:「沉默寡言,拘謹木訥。」我回家後把成績單拿給爸爸看,他只看了一眼,就把成績單放到一邊,操著山東口音的國語對我說:「國修,你唸多少書都沒有關係,將來到社會工作,不要做流氓就好了。」 我家有五個小孩,我上面有兩個哥哥、一個姊姊以及一個妹妹,其中兩個哥哥都在當流氓。生長在這樣的家庭,我爸爸對我這個老么的期待,只有不要做壞事,更不要做流氓。爸爸後來又說:「不管我再怎麼教養你,也不能教養你一輩子!」我想他想表達的是「兒孫自有兒孫福」。於是,我用當年從我爸爸那裡聽到的話去勉勵思源,我希望讓他明白:比起成績,一個人的品性更重要,只要他為人處事以誠相待,功課的好壞倒是其次。 但有好一陣子,思源對於「數學考八分」這件事仍然無法釋懷。 在某個星期日早上,思源起床後,很激動地跑來對我說:「爸爸!我剛剛作了一個好可怕的夢!我在夢裡面,走在風很大的巷子裡,我覺得很冷,燈光很暗……突然間,我看到一個好大好恐怖的魔鬼,一直追著我,想要把我吃掉……於是,我就一直逃,最後跑到一個死巷子裡,發現沒路了,這次死定了!」 我聽了,急著追問:「然後你被魔鬼吃掉了嗎?」 「沒有,因為我用數學考牠,牠都不會。」思源驕傲地對我說。 我按捺住想偷笑的衝動,故作鎮定地問他夢到了什麼。 「就在魔鬼追上我,準備張大嘴巴要吃掉我的時候,我轉過頭,對牠說:『等一下!你現在不能吃我,你要通過數學測驗才能吃我,請問,37+25是多少?』那隻魔鬼拿出手指頭來算,然後搖搖頭,說不知道。 「魔鬼一氣之下又張大了嘴巴,我趕快說:『等一下!我再問你一題,533+369等於多少?』結果魔鬼還是算不出來。 「接著,我又問牠:『19543+28952是多少?』魔鬼一臉驚慌地搖搖頭,『砰!』一聲爆炸,最後牠在一陣煙霧之中消失了!」 我聽完後,讚許地摸摸思源的頭,並且把這件事告訴王月,她點點頭說:「原來魔鬼的數學比兒子爛!」 這件事讓我發現,孩子的壓力會反映在夢境裡,身為父親的我無法替他解決數學很爛或是害怕魔鬼的問題,因為日後他會遇到比這些問題還要更困難的事情,必須要靠他自己想辦法去解決。 我在節目上接受訪問時,曾經公開表示:「孩子,我就是要你功課爛!」引起了廣大的回響。對於孩子的學習,我一向抱持開放的態度,並且從不給予他們課業上的壓力。 有人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但是我認為,父母到底能陪伴子女、教養子女到何時?孩子的未來絕不是上了多少補習班,就能在起跑點或終點線決定輸或贏。我認為父母能夠做的,是給他一個快樂成長的環境。 生命是賽跑,是在起點與終點之間競爭,孩子必須在這不長不短的過程中面對自己的課題,度過他自己的人生,我希望孩子能夠好好享受這個過程。在人生道路上,孩子永遠記得的不會是英文先修班、才藝班之類的「補教說教」,而是來自父母的身教與言教。

正確潔牙6招 讓孩子不蛀牙

2012年01月05日
公開
5

一口潔白的牙齒,不僅讓笑容看來更加燦爛,第一眼更會讓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但若想擁有一口潔白美觀的牙齒,得從小開始做好牙齒保健!事實上,爸媽們雖說都知道要幫孩子做好牙齒保養,但對於究竟如何幫孩子潔牙的細節,卻還是擁有許多疑問。對此,牙醫診所醫師楊書維特地幫大家解惑,讓大家從小就為寶貝鞏固一口美齒的基礎。 氟是可以增強牙齒強度的元素,牙醫師楊書維表示,根據美國一項統計指出,每年塗氟一次的小朋友,比不塗氟的小孩蛀牙率減少百分之七十,因此氟確實可以幫助減低蛀牙的機率。而一般氟的給予主要有三個來源,包括飲水加氟、使用含氟牙膏或含氟漱口水,及到牙醫診所請醫生塗氟。 每年塗氟一次 降低70%蛀牙率 小朋友在牙齒生長期需要氟的幫忙,但台灣並沒有在飲用水中加氟,因此得靠其他兩種方式,不過楊書維也指出,其實氟的攝取不能過量,不然會造成氟中毒,以一個兩歲八公斤重的小朋友來說,危險劑量是320毫克(mg),約每公斤重40毫克,所以他並不建議在家存放太多的氟錠,以免小朋友拿來吃。因此即使目前市面上都有販賣氟錠及含氟漱口水,有鑑於劑量多寡的問題,楊書維建議爸媽們還是帶著小孩前往牙科向醫師諮詢。 所謂的氟錠是像維他命一樣每日給的氟補充品,楊書維建議爸媽們三歲以上才給予小孩,但一般來說,若已經有塗氟,及使用含氟的牙膏刷牙,其實並不需要再另外使用氟錠。此外,一般所謂的塗氟是使用氟膠塗在牙齒上,牙科的氟膠濃度較高,屬於醫療用產品,不能販賣,另有家庭用的氟膠,濃度較低,可全家人使用。 不少爸媽也會問:究竟幾歲可以開始塗氟?楊書維表示,塗氟的標準步驟是在塗完氟後的半小時內不能喝水吃東西,且得要把口水往外吐,避免高濃度的氟被小孩吞到肚子裡,因此,他建議最好等到三歲以上,小孩有自行吐口水的能力之後,再來塗氟,半年塗一次。 ↓塗氟有助減低蛀牙機率,可帶小朋友前往牙醫診所諮詢。 一歲半開始刷牙 隨年齡換牙刷 楊書維表示,其實在牙齒還未長出來之前,爸媽就要開始注意孩子的口腔保健,切記,千萬不要養成小孩含著奶瓶睡覺的習慣,一定要讓孩子在喝完奶之後再喝水漱口,避免奶瓶性齲齒。一歲前的小孩,爸媽只需以紗布沾水擦拭來幫孩子清潔牙齒即可,他建議爸媽們可以在一歲半開始再幫孩子使用牙刷刷牙。 而在牙刷的選擇上,楊書維表示,爸媽在為家中小朋友選購牙刷時,習慣上會挑兒童專用牙刷,但因幼兒、學齡前及學齡期小朋友的手部肌肉發育不同,牙齒的生長情況也不一樣,所以應有分齡使用的概念,不同的年齡階段,要選擇不同的牙刷。 市面上販售的兒童牙刷,大多依兒童牙齒的成長分成三個階段。首先,是針對二至四歲的幼兒期, 正處於牙齒發育初期,手掌與口腔也較小,建議選擇窄小刷頭,易於深入小朋友的口腔,同時握柄也應較粗胖,讓肌肉未發展完全的幼兒掌握。 其次,五到七歲的學齡前兒童,因在六歲時可能已長出第一顆恆齒,因此要特別注意牙齒清潔。建議爸媽可選擇杯型刷毛的牙刷,毛刷邊緣要柔軟,能完全包圍每顆牙齒以達到徹底清潔,特別是可以幫助深入最後排大臼齒。 至於八歲以上的學齡兒童,由於正處換牙階段,乳齒與恆齒同時存在,又加上齒縫間隙較大,若不特別留意其刷牙習慣,蛀牙即容易生成,因此牙刷的選擇上應以柔軟混合設計的刷毛,幫助徹底清潔牙齒及齒縫。 不過楊書維表示,其實不一定得依年齡做判斷,而是要依小朋友的牙齒發展來選擇,此外他也指出,不管是大人或小孩,事實上都適合選擇較小刷頭的牙刷,較能達到徹底清潔的效果。 ↓不可讓孩子含著奶瓶睡覺,喝完奶後一定要喝水潄口,避免奶瓶性齲齒。 ↓握柄較粗胖的牙刷,適合讓肌肉發展未完全,剛開始學刷牙的幼兒使用。 可用電動牙刷 輕移避免傷害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養成刷牙好習慣,特別為孩子選擇印有各式卡通圖案的電動牙刷,但是有些品質不佳的電動牙刷,確實會對孩子的口腔安全有一定的威脅。現在市面上給孩子用的電動牙刷,大多是握柄稍大、稍長,其實不太適合幼童使用,建議等小孩能調整手部握力及控制力道再來使用。 而在使用的方法上,電動牙刷的刷牙方法雖然和一般牙刷相同,但楊書維提醒,要注意不要用力推電動牙刷,而是要輕輕移動,減少造成牙齦損害的機會。此外,要選用刷頭較小的電動牙刷,並教導孩子如何轉動角度去刷不同的地方,同時也要注意刷頭使用情況,適時汰換。 ↓讓小朋友使用電動牙刷刷牙時,需留意不要用力推,而是要輕輕移動。 牙線加強清潔 徹底清除牙縫 由於現代小孩的牙齒排列較擁擠,因此在刷牙之餘,再加上牙線輔助清潔有其必要。不過究竟該怎麼幫小孩使用?楊書維指出,爸媽在幫小孩使用牙線時,盡量先由難清的後牙區位置先開始,後牙區一方面難清,一方面也比較晚換牙,趁小朋友一開始還比較配合時,先清四個角落大臼齒交界縫,再清上面門牙易蛀的交界縫。 在牙線的使用技巧上,當把牙線放入較緊的牙縫間時,可以用左右拉動的方式往下,不要使用蠻力硬往下壓,比較不會傷害到牙齦,也比較不會讓小朋友覺得不舒服而產生抗拒,接下來則是將牙線緊靠著牙齒向外刮起,徹底清除殘留在牙縫中的食物殘渣。 ↓刷牙之餘,也得用牙線,才能徹底清潔。 選用兒童牙膏 較不嗆涼刺激 市面上販售的兒童牙膏,標示著草莓口味、葡萄口味……不免讓人質疑,是否用兒童牙膏刷牙效果會比成人牙膏功效差? 其實兒童牙膏和成人牙膏的差異性,最主要是兒童牙膏比較沒有像成人牙膏來的嗆涼,由於小朋友的口腔味蕾都比大人敏感,因此成人牙膏對小朋友來說太過於刺激。兒童專用牙膏中,大多含有木糖醇及鈣質,並添加水果味道,能增強及保護孩童們成長中的牙齒,更讓小朋友喜歡刷牙。 楊書維也表示,兒童牙膏含氟量比成人牙膏低,對於小朋友來說,還不太懂得洗漱,多多少少都會不小心吃下,因此在乳齒尚未轉成恆齒前的小朋友,最好都能使用兒童牙膏。 楊書維進一步指出,其實兒童牙膏的氟含量很低,所以不至於有害,即使每一天刷兩次牙,每天都吞掉一半的牙膏,量也是很輕微的。他建議,年紀較小的孩童,因為還不會控制吐掉口水,常常吞入大部分的牙膏,所以刷牙時只需給予如豌豆般大小的牙膏就夠了。在兒童牙膏用量上,他建議零到十七個月的小朋友不需用牙膏;十八個月到五歲的小朋友用豌豆粒大小的兒童牙膏,若是小朋友將牙膏吞食進去,因為劑量不高,爸媽們其實也不用過度擔心。 至於什麼時候可以換成人牙膏?楊書維表示,六歲以上就可以開始使用豌豆粒大小的成人牙膏了。 ↓市面上的兒童牙膏種類繁多,適合還未轉換成恆齒的小朋友使用。 六歲以前 由父母協助刷牙 乳牙共有20顆,約在兩歲半、三歲長齊,它的功用不只是咀嚼食物而已,還包括正確的發音,維持顏面美觀,保留恆牙萌發位置。 有些爸媽會認為,反正乳牙蛀掉了,還會有恆齒,所以不需要太在意,事實上並非如此,乳牙和之後的恆齒生長,可是大有關聯。 楊書維指出,乳牙蛀了如果不處理,將會影響其下方的恆牙,可能會感染下方恆牙的牙胚;另外如果乳牙因齲齒或太早掉落造成空隙喪失,以後的恆牙也就沒辨法排列整齊。因為乳齒有維持牙弓空隙的功能,以利恆齒的萌發生長,因此,乳牙的齲齒也應儘早治療,以維持乳牙的生命,避免對日後的恆齒生長及排列造成不良影響。 通常兒童在六歲以前,由於手腕動作尚不夠靈巧,總難徹底清潔齒縫間的食物殘渣,因此基本上仍需父母親代勞。楊書維指出,在六歲以前,父母可以帶著小孩一起刷牙,透過親子互動讓兒童於遊戲中學習正確的刷牙動作,從小培養小朋友的刷牙習慣,也最好在小孩刷完牙後再幫他們刷一次;大約六、七歲時,恆齒慢慢開始生長後,則要訓練小朋友開始養成自主刷牙的好習慣,為健康的美齒奠定良好基礎,以免長大後得在牙齒上花大錢! 乳牙vs.恆齒 正門牙:六至七歲間由乳牙換恆齒 側門牙:七至八歲間由乳牙換恆齒 犬牙:九至十二歲間由乳牙換恆齒 第一小臼齒:十至十一歲間由乳牙換恆齒 第二小臼齒:十至十二歲間由乳牙換恆齒 第一大臼齒:六歲即萌出 第二大臼齒:青春期萌出 智齒:成熟期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