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duen

日期

#Tag

2007年08月12日
公開
44

請娘家父母吃飯

請娘家父母吃飯

2007年08月11日
公開
45

新竹縣體育館

活動日期:96年8月11日(星期六)(0930~1430) 地點:新竹縣體育館 主題:NBA MADNESS—「尬一夏!呼嘯進城 青春有愛」 新聞內容: 本縣自縣長上任以來亟思打造本縣為幸福健康快樂的城市,在健康城市方面,除了提倡「成人健康體位、挑戰1824」運動及推動「學童免費營養午餐計畫」,提醒民眾不僅吃得好更要吃得健康之外,同時建構社區運動組織網絡,全力提升社區民眾運動風氣。健康城市大調查快樂城市的排名中,使得新竹縣名列全國第一名。 體育館業已近完工,規模設施比照奧運標準,可提供民眾更多的休閒選擇,期能充分發揮體育場館的功能,努力發展本縣籃球運動並帶動本縣體育休閒風氣,永續營造健康新竹縣,整合政府及社會資源,基於「預防犯罪於先」之觀念,強化兒童及少年的 法治觀念及守法意願,使其不會犯罪,並推廣預防少年偏差行為及保護自己以免於被害,營造保護兒童少年之優質生活環境提升民眾運動休閒品質。為提倡青少年暑期正當休閒活動,『NBA MADNESS—「尬一夏!呼嘯進城 青春有愛」縣長關懷青少年活動』,一律免費參與,讓新竹縣青少年暑假有好的去處玩玩。 NBA球星Donyelly Marshall 、NEW YORK KNICKS City Dancers及Golden State Warriors, Mascot – Thunder等NBA知名團體及球星參與活動。尼克啦啦隊及勇士吉祥物表演,SBL達欣工程籃球隊及其他原住民地區中學學生。共同參與本次暑期活動。 交通管理部份,將規畫縣府前大廣場及副場地為停車場空

2007年08月09日
公開
49

補英文課

下午3點

2007年08月08日
公開
46

禪意∼黑白老鼠

有一個人在森林中漫遊的時候,突然遇見了一隻飢餓的老虎,老虎大吼一聲就撲了上來。 他立刻用生平最大的力氣和最快的速度逃開,但是老虎緊追不捨, 他一直跑一直跑一直跑,最後被老虎逼入了斷崖邊上。 站在懸崖邊上,他想:「與其被老虎捉到,活活被咬、肢解,還不如跳入懸崖,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 他縱身跳入懸崖, 非常幸運的卡在一棵樹上, 那是長在斷崖邊的梅樹, 樹上結滿了梅子。 正在慶幸的時候,他聽到斷崖深處傳來巨大的吼聲,往崖底望去,原來有一只兇猛的獅子正抬頭看著他,獅子的聲音使他心顫, 但轉念一想: 「獅子與老虎是相同的猛獸,被甚麼吃掉,都是一樣的。」 當他一放下心,又聽見了一陣聲音,仔細一看,一黑一白的兩隻老鼠,正用力地咬著梅樹的樹幹。 他先是一陣驚慌,立刻又放心了,他想:「被老鼠咬斷樹幹跌死,總比被獅子咬好。」 情緒平復下來後,他感到肚子有點餓,看到梅子長得正好,就採了一些吃起來。 他覺得一輩子從沒吃過那麼好吃的梅子,找到一個三角形樹丫休息,他想著:「既然遲早都要死,不如在死前好好睡上一覺吧!」他在樹上沉沉的睡去了。 睡醒之後,他發現黑白老鼠不見了,老虎、獅子也不見了。他順著樹枝,小心翼翼的攀上懸崖,終於脫離險境。 原來就在他睡著的時候,飢餓的老虎按捺不住,終於大吼一聲,跳下懸崖。 黑白老鼠聽到老虎的吼聲,驚慌逃走了。 跳下懸崖的老虎與崖下的獅子展開激烈的打鬥,雙雙負傷逃走了。 由我們誕生那一刻開始,苦難.就像飢餓的老虎一直追趕著我們, 死亡,就像一頭兇猛的獅子,一直在懸崖的盡頭等待, 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就像黑白老鼠, 不停地正用力咬著我們暫時棲身的生活之樹, 總有一天我們會落入獅子的口中。 既然知道了生命中最壞的情景是死亡,唯一的路,就是安然地享受樹上甜美的果子,然後安心地睡覺,只有存著這樣單純的心、少慾望、多一點赤子之心。 最近常常聽到朋友的親友去世的消息,除了安慰了幾句外好像什麼都不能做了 恐怕有一天自己亦會成為別人口中的壞消息 所以你們有沒有好好的享受你在世上的每一分每一秒 ? 如果剛才你和另一半或是和家人為了芝麻綠豆的事鬧翻了,現在頭頂還在生煙的話,請你看看那晴朗的天空和那飄渺的白雲,其實你又錯過了美好的一天呀 ! 有些朋友雖然不常聯絡,卻偶爾寄個E-mail、也許是一些笑話、溫馨小品,或是小遊戲給你,這表示他一直在關心著你,他將你放在心裡,也珍惜彼此的友誼。 因此,要時時心存好意!腳走好路!身行好事,惜緣種福...... 。

2007年08月08日
公開
36

末伏

末伏

2007年08月07日
公開
39

不同階段的管教方式:九到十二歲

孩子九歲的時候,行為的基礎已經奠定,此後漸漸擺脫權威的介入,這是最理想的情況。孩子九歲以後,規矩、處罰要減量,自主要增量。這並不表示十歲的孩子突然解放了,而是擁有較多的自主權(與六歲相較),可以自行處理日常生活。 過了這段期間恰好就是青春期,最好把體罰的頻率降到最低。根據研究顯示,體罰對十歲以上的孩子幾乎無效,應當停用。不過這只是教育的通則,也有例外的時候。有些倔強孩子確實是一副討打的態度,父母也應該讓他們如願。對於溫馴的孩子,終止體罰的時機在十歲左右,也可能是六歲,或者根本不需要體罰。 九到十二歲是青春期的過渡階段,讓孩子懂得為行為負責,是管教的大原則。在放任縱容的社會,人們因為所做不良的行為往往不需付出相對的代價,常因而釀成大禍。我們常常看到三歲小毛頭對著媽媽咒罵,媽媽卻一臉迷惑甚至充耳不聞;一年級學生攻擊師長,學校因為年紀太小不予處分,或是不願多生事端、不了了之;十歲的孩子順手牽羊偷了糖果,最後只得到一頓斥責;十五歲青少年偷開家裡車子,父親卻要出面保釋;十七歲小夥子把車子撞個稀巴爛,飆漲的車險卻由父母買單-你瞧,不管孩子在哪個階段,總有溺愛的家長介入他們的行為和後果。這樣一來,孩子根本沒有機會把兩者串聯起來,也無法從中得到寶貴的教訓。 這些孩子踏入社會,對於生活殘酷的一面懵然不知。一舉一動可能影響未來命運、輕率的行為可能導致痛苦和悲劇,他們根本就沒有這種概念。有些成年人看不清行為和後果的關聯,原本可避免的錯誤一再發生,真令人扼腕。舉例來說,有人好不容易找到第一份工作,第一個星期就遲到三次。最後當然被老闆炒魷魚,還被狠狠刮了一頓鬍子。這位先生沮喪不已、忿恨不平,以前天塌了也有老爸老媽扛下,現在少爺落難了。再舉一例:有位先生已經結婚生子,換工作還跟換衣服一樣頻繁,一家子整天為了開銷愁眉不展,只因為他還有閒情逸致「追尋自我」(不幸的是,孩子都二十好幾甚至四十靠邊了,父母居然還在後面收拾殘局)。這樣的結局是什麼?這些人長久躲在父母羽翼下,外表健全卻情緒殘障,永遠甩不掉依賴的個性,永遠還在「青春期」。 如何才能讓孩子懂得行為和後果的關係?孩子輕率的時候,父母必須硬起心腸讓他們承受後果。如果孩子拖拖拉拉趕不上校車,何妨讓他走個兩三公里路,遲兩個小時進教室(如果安全無慮的話);孩子不小心弄丟餐費,就讓他餓肚子吧。當然啦,這樣也可能小題大作、不近人情,孩子畢竟是孩子呀。不過話說回來,我們還是要培養孩子責任感、根據年齡讓他們承擔合理的責任,偶爾也要他們嘗嘗苦頭,這才是上策。 以下是一則真實案例,不妨唸給十一、二歲的孩子聽聽。日蝕過後幾天,報紙刊出這則新聞: 印第安那州提普頓市(合眾國際社電) 直視日蝕有害眼睛,十五歲的安•透娜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現在她已經瞎了。 三月七日正當日蝕進行的時候,透娜不顧大人的警告,在家裡隔著窗戶觀察日蝕。她接受《提普頓論壇報》(Tipton Daily Tribune)訪問時說:「我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就是瞪著太陽看,天空的景象太迷人了。」「當時眼睛也沒有不舒服呀,我看了四、五分鐘,直到媽媽發現阻止我。」 透娜表示:「起初眼睛感覺有幾個黑點,我也沒有多想。」不久她到街上走動,突然不能辨認交通號誌。當時她嚇壞了,立刻轉頭回家。當她快走到家門的時候,覺得「四周漆黑一片」。透娜很害怕,忍到第二天才告訴家人。其實當天她心裡就有很不好的預感,覺得「大事不妙了」。 「我哭了又哭,」她說:「我不想變成瞎子,上帝呀,我不想一輩子在黑暗中摸索。」「我一直期待噩夢結束、重見光明,但是黑暗依然揮之不去。我好害怕。我沒聽爸媽和其他人的警告,事情已經無法挽回,一切都太遲了。」 透娜的雙親發現女兒視力異常,立刻尋求眼科醫師協助。只是醫師愛莫能助,他們也無法挽回透娜的視力。醫師指出,透娜的視力已經喪失90%,只能辨識大物體的輪廓而已。 經過專門老師的協助透娜現在可以繼續她的學業。她要學習在往後的日子裡習慣黑暗的世界。 這真是悲劇,父母讀完後可以這樣分析給孩子聽:「透娜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她只相信自己錯誤的判斷。我為什麼要唸這則新聞?因為你也可能碰到類似狀況。你就要進入青春期,會遇到許多危險,其實我們都警告過你。比如有人慫恿你嗑藥,告訴你沒關係啦、不會怎樣啦,克制不了就會上癮,引起許多健康問題。甚至是學校老師都可能告訴你,發生性關係沒啥關係,只要做好保護措施就好。最後惹病上身,不但自己吃不完兜著走,也給未來的配偶找麻煩。如果你自以為是,就會後悔莫及,就和透娜一樣。這就是為什麼要留意別人的警告,不要一意孤行。許多人在青春期犯了錯,卻影響一輩子幸福,我希望你避免這些前車之鑑。不過講到最後,選擇權還是在你手上。你可以只信自己的直覺,就像透娜一樣,也可以參考父母的警告。更重要的是,你要把上帝的話放在心裡。我對你有信心,你會做出明智的選擇,看著你長大真有意思。」

2007年08月06日
公開
46

建立延緩報償的習慣 -- 鄭石岩

我的孩子念幼稚園時,禮拜六、禮拜天,偶爾會帶孩子逛百貨公司,順便買些東西,逛逛書店。 出發前我會跟孩子說:「明天我們去逛百貨公司,你們想不想去?」「想去!」 我說:「去的時候,當然會帶你們到玩具部,但是如果你們不講理,到時候在那個地方耍賴,那麼你最好不要去,能夠約束自己的人才去。」他們說:「我們要跟你一起去。」 「好極了,那就必須講好,爸爸和媽媽都是上班族,一共只有這些錢,不能超支, 所以我們出去時先買吃的、穿的、用的和文具,這是用錢的優先順序,對不對?」 「對!「再來就是買你們的玩具。」「對!」我又說:「如果有剩錢,一定會去買玩具,我們儘可能多留一點錢,不會疏忽玩具的。 如果最後我們的錢買不起玩具,那就要衡量我們剩下的經費來買,這樣贊不贊成?」他們齊聲說:「贊成!」 第二天就高高興興、浩浩蕩蕩的出發了。出發前我還會先徵詢:「如果想省一點、多留一些錢買玩具,我們就不搭計程車,坐公車去。」 孩子想一想說:「坐公車、坐公車。」節省的精神就出來了。 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高高興興的在街上散步,到了百貨公司,東西都買好了,就一起到玩具部去? 快到玩具部之前,我總是會蹲下來提醒他們,別忘了我們現在只有這些錢了, 如果你要買玩具超過我們的預算,我們就可以把錢省下來,下次來時再積兩次結餘的錢來買。 他們就問:「老爸,那你一共還有多少錢?」我就說:「你看看,就這麼多。」這樣一來,他們很快就學會算術了。 一進去,他們看完後說:「老爸,我要買搖控汽車,那一部車子我最喜歡。」我問:「好啊,可是我們今天的錢夠不夠?」 「不夠。」「那怎麼辦?我出一個點子好不好?」「好。」「那我們就盡情的把所有的玩具,看個過癮再回家。 我們今天就不買玩具了,下一次我們儘量剩錢來買那個玩具,可能要分兩次或三次的結餘,才有辦法買, 這樣好不好?」他說:「好!」於是我們專心的欣賞玩具。 看完後再問他們:「買不買?」他們說:「不買。」我覺得不好意思,就說:「那個小老鼠一隻才五塊錢,我們買一隻好不好?」 他們說:「好吧,也好。」就各買一隻玩具小老鼠。 到了百貨公司門口,我說:「你們表現得太好了,我們到地下室買根棒棒糖鼓勵自己。」 就一人拿了一根棒棒糖,高高興興、浩浩蕩蕩的準備回家。 「現在是搭計程車好呢?還是坐公車好?」他們說:「坐公車好。老爸,這個錢要省下來,是要買那個玩具的哦!」 小孩子從這樣的活動裡學會了如何累積、如何節省,甚至學會了一種很重要的習慣─延緩報償的習慣,不會非要不可。 一個人如果看上了一樣東西就非要不可,那是一種很大的性格缺憾,台灣話叫「破格」,是很不好的。 我們要慢慢的從生活當中,去培養孩子基本的生活習慣,他就學會負責,知道自己該負起什麼樣的責任。 隔了一段時間,孩子都長大了,不願跟我們一起去百貨公司。 有次我 和 太太去逛百貨公司,兩個人逛呀逛的就到了玩具部,我看到了驚心動魄的一幕。 有個媽媽抬高聲音說:「上個禮拜才買,這個禮拜又要買。」儼然在告訴大家,我的孩子不講理, 我不給他買原因是上個禮拜才買過,不是不買給他。 我覺得這個媽媽有點心虛,不給孩子買玩具有什麼好丟臉的? 不買就是不買,要講清楚,可是她的方式有點走樣,這個孩子又非要不可,她就拖著他走,那個孩子兩隻腳蹬著不走,她就啪啪兩下好響亮、好清脆的耳光,孩子哇的哭了起來,她拖著他慢慢消失在人群中。 我看到那一幕,感覺到很多父母,不了解怎麼帶孩子,所以我一直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知道怎麼把孩子帶好, 建立一個讓每個孩子都有信心,能夠在生活上適應得很好的社會。 摘錄自【親子共成長】遠流出版@

2007年08月06日
公開
32

輸不起的小孩!∼如何幫助孩子面對得失?

小傑是個得失心很重的小孩。讀小學後,參加競爭性的考試和比賽的機會更多,成績如果不錯,他回家後就是歡天喜地,但萬一沒有達成目標,他就會悶悶不樂,有時還會發脾氣。該怎麼做,才能幫助他呢?   身為父母的我們,都很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能一帆風順、快樂地長大。但是,孩子終究會面對人生的高低潮,體驗到失誤的挫敗。在孩子得意或沮喪時,我們當然也會跟著高興或難過,有時甚至還會因為無法接受孩子的失敗而為之氣結!不過,父母若只是隨著孩子的情緒起舞,這對孩子可是一點幫助也沒有,情緒反應過度的父母,甚至可能加深孩子患得患失的心理,影響他將來的人格發展。為了幫助孩子面對得失,我們不妨先來了解究竟孩子是怎麼看得失的? 孩子為什麼患得患失? 1.情感取向的因素:   一般來說,大人看得失往往是「目標取向」,達到目標便是「得」,沒有得到便認為是「失」。可是,孩子看得失卻是「情感取向」,他並不在意是否得到什麼,他在乎的是,父母 和 老師是否喜歡他。如果他覺得大人會因他「有所得」而喜歡他,或因他「有所失」而生他的氣,他就可能為了討大人的歡喜而在意得失。譬如,媽媽只是隨口問孩子︰「你今天怎麼沒得獎呀?」孩子收到的訊息卻可能是「媽媽希望我得獎,我應該多得獎,媽媽才會喜歡我…」這種得失觀念,是由於孩子重視「人、我的關係」,為了贏得父母或老師的肯定及讚賞而產生的。 2.大人的價值觀因素:   孩子加入群體後,會從與人的互動中學會比較和競爭,這時,孩子雖然會有一些好壞和高下的概念,卻並不會太在意。但是如果大人把自己對得失的價值觀加在孩子身上,一再地強調唯有「得」才是光榮,「失」是羞恥的話,就可能使孩子在意得失,希望自己一定要是「最好的」、「第一的」;一但失敗了,父母的錯誤價值觀就會如同「緊箍咒」般,讓孩子覺得自責且萬分難受!   究竟,有哪些方法可以協助孩子以平常心看待得失呢? 1.修改錯誤的得失觀念   首先,父母在引導孩子面對得失、挫折之前,必須先審視自己看待得失的態度是否恰當。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唯有父母把眼光放遠,不將一時的得失視為絕對的結果,就比較不會因太在意得失,把自己的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導致孩子的患得患失心理。例如,孩子一回家,父母就檢查聯絡簿,緊張地問孩子︰「你今天為什麼沒得到好寶寶獎章?是不是做錯了什麼事?」像這種在意得失的態度,只會引導孩子拿得失作為衡量自己的唯一標準,一旦遇到挫折就認定自己是失敗的,是不值得被父母所喜愛的。 2.培養重視過程的心態   「得」與「失」均是成長的必要經驗,對孩子有著正面且重要的意義。因此,建議父母在鼓勵孩子爭取榮譽時,重點應放在努力的過程,而不是只看結果。父母若能培養孩子在過程中「努力、盡力、專注地投入並完成工作」的態度,欣賞他在過程中所作的努力,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達到特定的目標,這樣的引導過程,將會讓孩子更樂於挑戰新事物且產生無懼於挫敗的勇氣! 3. 安撫挫敗的情緒   若要撫平孩子的情緒,建議父母們不妨先接受孩子的情緒宣洩,然後再以同理心安慰他︰「如果是媽媽遇到這種情形,也會很難過,但我們不能一直這樣傷心下去啊﹗雖然這件事情你做得不夠好,但並不代表你沒有能力或永遠做不好。而且,不管你有沒有得獎,你永遠都是媽媽最愛的孩子。」親親他、抱抱他,講個自己的經驗故事給他聽,或帶他做些他喜歡的活動。讓孩子從父母溫暖的態度中感受到︰「不論我的表現如何,爸媽都一樣愛我﹗」 4.傾聽與理性的分析   父母在疏導孩子的情緒之前,一定要先仔細地傾聽孩子說的話,了解孩子對得失的感受程度。如果孩子只是隨口說說,父母當個好聽眾即可,不必特別去強調他。但萬一孩子表現得非常在意,父母除了積極地給予安慰之外,還得理性地分析狀況,讓孩子了解︰「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得到他想要的,『最好』只有一個,別人可能比你更努力,表現更好,何況有些你有的優點,別人也沒有呀﹗」如果孩子因為老是沒有獲得獎勵而有自卑的傾向,父母可以和老師連繫,看看孩子在學習或行為表現上,是否確實有需要幫助的地方;也不妨詢問老師得獎的具體表現該是什麼,讓孩子有清楚的目標可以努力。 5.引導孩子重新肯定自己   積極引導孩子從失敗的經驗中重新肯定自己,是相當重要的信心重建工作。建議父母在生活中多和孩子接觸,客觀評估他的能力,然後針對他所擅長的,盡量給他機會發揮。讓孩子經由實際的工作學會欣賞自己。此外,請不要吝於說出你欣賞他的行為、以他為榮的心意。對孩子而言,你發自內心的誇獎,足以激勵、持續他的好行為。但是,讚美的話要說得清楚具體,讓孩子確實知道他的哪種行為受到稱讚。譬如說︰「你主動幫忙媽媽擺好碗筷,今天的表現真好﹗」   「望子成龍」雖然是大部分父母的心願,可是,這份深深的期許,經常讓我們忘了孩子的年幼與脆弱,而加諸了過多的學習壓力在孩子身上,甚至阻斷了孩子的學習樂趣。建議您︰以平常心來看待孩子的表現,避免以一時的結果或僅專注在學業成績上來論斷孩子的成敗;在日常生活裏盡量給孩子機會去嘗試,豐富他的經驗;當他需要時,給他支持、鼓勵和關心。當孩子擁有了我們的了解與引導,再透過適當的讚美和鼓勵,他會逐漸發現自己的優點,學會肯定自己,也就不再那麼容易顯得患得患失了! 奇蜜父母學習電子報

2007年08月04日
公開
2

敦生日

敦生日

2007年07月30日
公開
6

中伏

中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