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duen

日期

#Tag

彩虹媽回覆

2007年06月06日
公開
35

如果我說10個醫生8個會要你給小孩吃藥 你會不會先有心理準備 要跟老師跟醫生抗衡說不給孩子吃藥 是需要很大的決心的 有很多的家長堅持不住還是給孩子服藥了 雖然明知藥物對孩子的副作用很大 但是外在的壓力其實更大 所以我必須說 做家長的要先有決心 首先就是要判斷清楚 小孩到底是真的有過動症 或是只是因為學習環境 或是只是因為沒有受過訓練 或是只是因為飲食上的偏差 我通常都會先問網上的家長一個問題 小孩平常吃些什麼喝些什麼 再來我會問小孩在什麼樣的幼稚園上學 幼稚園裡面學些什麼 如果以上的回答都"過關"的話 才會去考慮是不是跟過動症有關 我們都不希望孩子被誤判 如果你知道國內外被誤判為過動症的病例高達百分之五十的話 應該就可以明白爲什麼我會先問那些問題囉^^ 在我的書上有一大段落寫的是過動跟專注力 如果你手上有的話 希望在你帶小孩去做檢測前可以先翻一下 真的希望能對你有一些幫助(心理上的也好^^) ----------------------------------------------------------- 恩恩媽媽回答~ 醫師和教師都以他們自身的觀點來考量事情 對他們而言我們的孩子可能僅只是一個病患或者是一位學生 服藥後如果有效果 醫師的醫療行為即可得到肯定(醫院還可向健保局請領藥費) 且孩子「變乖」後教師在帶班時可以「省麻煩」 可是 他們都不會告訴孩子的父母 服藥後可能帶給孩子許多可知和未知的的副作用 服藥原本應當是萬不得已後的的最後抉擇 可是在目前的環境和趨勢下 服藥似乎變成醫師和教師給父母和孩子的首要建議 或許 如果換成是他們的孩子要服藥的話 他們會變的較三思而後行吧 而不會動不動就說「找醫師開藥吃」

少根筯的孩子怎麼教?

2007年05月30日
公開
6

老師教的功課,無法完全吸收;父母交代的事情,一再叮嚀還是忘記;出去玩,老是將玩具遺忘在公園……。小時候經常忘東忘西、丟三落四的人,若父母總是好心幫忙孩子處理,卻沒有正視孩子的偏差行為,隨著孩子長大,反而會造成他的依賴心,少根筋的行為可能更嚴重。 小時候,姍姍玩玩具或是看圖畫書,經常只有幾分鐘的專心度,現在已經三歲半了,卻變得迷迷糊糊的,常常丟三落四,交代她做的事情,不是「聽一半」,就是「記一半」,活像是少根筋似的。爸爸、媽媽為此困擾不已,不得不常常對她耳提面命和嘮叨一番。「你到底有沒有帶腦袋,做事怎麼老是粗心大意的?」「東西走到哪兒,就丟到哪兒,真是個迷糊的小孩。」「你怎麼這麼健忘,這樣下去還得了!」 孩子少根筋的原因 「真奇怪,襪子怎麼又只剩一隻?」「糟糕,剛剛買糖果忘了拿錢給老闆,現在還在口袋裡呢!」究竟為什麼孩子常常像少根筋似的,老是忘東忘西、迷迷糊糊的? 財團法人友緣社會福利基金會臨床中心督導林淑棻老師表示,三、四歲的幼兒,對於任何事情都會採取積極的態度去參與,由於生活圈子比以前擴大很多,對於新鮮事物都會因為好奇而想去接觸、探索,也許是因為太多事物吸引他,有時候會忘記和朋友約定好的事情;因為想玩,忘記媽媽交代的工作,或是將東西遺忘在幼稚園。 其實有時大人也會忘東忘西的。幼兒如果不是偶爾,而是經常迷迷糊糊、丟三落四,那麼,父母就應該探求孩子少根筋的原因。通常造成孩子少根筋原因包括: 1. 各年齡的專注力: 通常年紀越小的孩子,注意力會比年紀大的孩子弱。二歲左右的孩子注意力約七分鐘,三歲約九分鐘,四歲約十二分鐘,五歲能持續十四分鐘;但如果是孩子非常感興趣的事物,三歲的孩子就有五十分鐘的專心度,如看卡通影片、精彩帶動唱等,讓孩子專注在一件事情上時,對於其他事自然容易忽略。 2. 環境影響: 吵雜、混亂的環境,也容易使孩子分心,例如:上課時,教室外面有轟隆轟隆的車聲、人群晃動或是其他同伴的干擾等。想當然便對老師教的功課無法完全吸收,且也搞不清楚交代的功課,因此忘記帶作業、物品的事也就經常發生了。 3. 過度保護: 小時候出門幫他準備衣服、襪子、鞋子,上幼稚園開始,出門前都不厭其煩地一再叮嚀:「小寶,手帕、衛生紙帶了沒?……」在這樣無微不至照料下的孩子,自然認為媽媽都會替他把該帶的東西準備妥當。如果父母突然不管了,這時孩子當然什麼事都忘得一乾二淨了。 4. 限制過多: 三、四歲是幼兒好奇心萌芽階段,對任何事情都想嘗試和接觸,但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說:「山坡那邊很危險,不可以跑到那兒去。」「會撞到,安安靜靜坐在椅子上玩就好了。」不准這、不准那,限制孩子許多探索,卻不說明原因,越是禁止,孩子就越想嘗試,於是不是將父母的叮嚀當作耳邊風,就是選擇性的去聽。 5. 缺乏安全感: 父母的期望過高,交代的事太多,孩子的思緒就變得複雜,心思忙,專注力被分散,當然就忘記現在要做什麼;此外,長期焦慮不安、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對事物學習的堅持度也會降低。如何改善,有賴家長與老師耐心教導了。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 小時候經常丟三落四、忘東忘西孩子,若大人總是好心幫他設想、安排好一切,或是一昧的溺愛孩子、幫孩子拿東西,卻沒有正視孩子的偏差行為,到頭來反而造成孩子的過度依賴,而隨著孩子長大,其偏差行為可能會日益嚴重。 那麼父母應該怎麼辦呢?以下一些建議提供父母參考: (一) 專心度訓練 對於集中力、注意力散漫的孩子,父母可選擇孩子最有興趣的遊戲,開始訓練專心度,如積木、拼圖、配對遊戲等。從五分鐘開始,逐漸延長時間,難度也可逐步增強,從中更可培養孩子的邏輯思考能力。 (二) 避免嘮叨 三、四歲的幼兒,正處於第一反抗時期,如果父母不斷重覆嘮叨他的行為的話,反而會引起他的反抗心。所以,不要一直強調他忘東忘西的行為,當孩子有進步的表現時,不妨大方的誇獎他。同時,父母應為孩子創造能穩定情緒的環境,幼兒便能慢慢減少掉東西的次數。 (三) 具體的教導 具體的教幼兒如何做才不會忘東忘西,例如:要帶去學校的東西,在前一天晚上睡覺前就要全部準備好,置於桌上或明顯的地方;還有脫下來的衣服,必須放在固定的地方;用過的物品,一定要物歸原處。若教導了之後孩子仍會健忘時,父母就得適時提醒他:「你都準備好了嗎?」「用完有沒有記得放回去呀!」 (四) 珍惜自己的東西 幼兒一掉東西,父母就馬上買給他,不但不能改掉幼兒丟三落四、忘東忘西的習慣,反而更養成他不珍惜物品的習慣。父母要再買新的東西給幼兒,還不如和幼兒一起想想看、找找看,藉以提醒他注意自己的東西,不要隨便丟棄。 (五) 養成獨立個性 依賴心重的幼兒,尤其容易忘東忘西。父母應給孩子一個觀念:忘記帶東西,吃虧的是你自己。而要做好這一點,父母就要停止照顧孩子瑣碎的生活細節,養成他獨立的個性。有時讓幼兒經驗忘記帶東西,或掉東西後造成的困擾和尷尬場面,幼兒便會注意自己的生活態度,過著有規律、整齊的生活。 (六) 做孩子的榜樣 孩子最會模仿父母的生活態度,如果你也是經常忘東忘西、迷迷糊糊的,孩子可能也會遺傳到你這個性。所以,父母或家人應做幼兒的好榜樣,不要經常忘東忘西,孩子就比較不會少根筋。同時,父母可以幫忙幼兒反省一天下來和朋友交談的話,準備明天要做什麼?要帶什麼?

懲罰孩子該如何拿捏?

2007年05月28日
公開
9

兒童教育專家 丁慧瑜 當孩子調皮搗蛋、沒大沒小時,適當懲罰,可以讓孩子學習循規蹈矩,做個謙恭有禮的人;但相反的,若父母任意而為、毫無具體目標的懲罰孩子,容易使孩子失去自信,甚至更加頑皮,因此,懲罰孩子時,方法和時間須拿捏得當。 當立法院正式通過教師不得體罰學生的條文後,相信許多人心中必然同時萌生另一個疑問:「那麼為人父母者是不是也不能處罰子女?」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大家不妨先來談談「懲罰」這件事。 「懲罰」為警惕的意思 根據字義, 「懲罰」就是「責罰以示警戒」的意思;有人犯了錯,做了不該做的事,因此必須受罰,好讓他知道自己的錯誤,日後不會再犯。就心理層面而言, 「懲罰」就像一盞分辨是非黑白的警示燈,時時照亮可與不可的界線,提醒大家不要踰越,以免傷己害人。 而家長對於孩子的「懲罰」,更自認多了「教養」的意義,所謂:「養不教,父之過。」「不打不成器。」主要是希望小孩能夠學好,知道待人接物、應對進退的道理,將來才能成為循規蹈矩、謙恭有禮的人。以此觀點而言,「懲罰」似乎的確有其必要性。 懲罰可分為三種形式 一般來說,父母「懲罰」子女的形式,大致可分為口頭叮嚀、取消權利及體罰。 1.口頭叮嚀 「口頭叮嚀」是以說的方式,把對方所犯的錯誤陳述出來,使孩子明白自己不對的地方,並知道日後應該如何做才正確。因此,大人說話時務必簡明扼要,直接指出重點即可,千萬不要偏離主題。 例如:當小孩亂丟玩具時,家長不妨直視著他的眼睛,鄭重的說:「玩好玩具不可以亂丟,要收好!」而不是:「你怎麼又亂丟玩具!不是告訴你要收好嗎?你看!弄得亂七八糟的,以後都不要買給你了!」 有時說得太多,或是發怒謾罵,反而會模糊焦點,令人無所適從,不如清楚地指出不對的地方,並告知合宜的做法,才能發揮正向的力量。 2.取消權利 「取消權利」是以讓人失去某些機會的方式,來凸顯要求的重點,並讓孩子從中學習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但是在此之前,最好先提醒幾次,讓小朋友試著反省、修正;當屢勸不聽時,方才取消他原有的權利。 像是小朋友多次搶別人的玩具,口頭叮嚀仍然無效時,就應該取消他玩玩具的權利;或是親子原本約定好,只要小孩在規定的時間內吃完飯,便可以看卡通影片,但經數次提醒後,孩子仍未做到,這時就必須取消其看電視的權利了。 在執行的過程中,小朋友可能會採取哭鬧、生氣、耍賴等方式,希望能改變原意,所以大人更應堅持立場,控制情緒,以溫和堅定的態度面對,可別輕易地舉白旗投降喔! 3.體罰 「體罰」是以讓身體感到不舒服的方式,使心中有所警惕。這項在教育專家眼裡最不可取的方法,卻是大部分家長最常運用的,主要原因是──似乎又快又有效:不聽話嗎?打耳光!說謊嗎?打手心!不睡覺嗎?打屁股!……然而,體罰真的是萬靈丹嗎? 根據研究顯示,經常被打的孩子不僅缺乏自信,同時也慣於使用暴力,因為那是在成長的歲月中,他們唯一學會的溝通技巧。另外像罰站、半蹲、青蛙跳等,雖然不是用打的,但也都對身心造成了負面的影響。 由此可見,體罰實在不是最佳的選擇,如果真要罰,建議頂多採取靜坐(十分鐘以內),才能避免無謂的傷害。 總而言之,在教養子女的路上,與其經常懲罰,不如多多獎勵與讚美,畢竟,人都有向善之心。若因一時失手而造成終生的遺憾,那可是永遠都無法彌補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