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逸心 媽媽

日期

#Tag

孩子發展什麼?

2004年03月15日
公開
16

6∼12個月的孩子發展什麼? ★身體的變化★ 孩子滿六個月了,由於大肌肉張力的發展更好,他不再需要靠東西的支撐,也能坐得很穩。俯臥時,能靠手推及腳蹬的力量讓自己移動並伸手拿到放在前面的玩具,這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是寶寶透過不斷地學習用膝蓋抬起自己的身體、協調手和腳的動作,來達到爬行的成就。爬行的經驗除了讓寶寶更懂得協調身體的左右兩側外,重力、移動、肌肉以及關節等感覺的成熟,讓孩子自己學會站立,知道嗎?在這第一年中的後半年,也是大肌肉發展成熟最重要的階段,大肌肉成熟,身體才能穩定下來,身體神經體系因此更細緻發展,小肌肉的掌握度也才能越來越好。他能用單手準確的抓起玩具在桌上敲打以製造聲響, 懂得鬆開手指讓玩具掉下來或拋擲, 有時候他也喜歡自己用湯匙吃東西。會嚐試用拇指和食指拿起小物件、撕紙或翻書, 此外, 快滿一歲的寶寶, 也很喜歡玩拍拍手的遊戲喔! ★認知發展★ 爬行使嬰兒知道空間以及他與環境物體之間的關係、對距離及物體大小正確的判斷,他能按照體積的大小排列積木或玩具,也喜歡把玩具放入容器中, 花很長的時間玩〝放進去—拿出來〞的遊戲,進而對物體的高度和邊緣的認識更趨精確。 根據皮亞傑(Piaget)在對感覺運動智慧的描述中提到:在出生後第九或第十個月時,嬰兒建立起物體永存性這一概念:環境中的物體是長久存在的,不因它們不被拿到或看到而停止存在。在這個階段,孩子還有一個重要的發展任務:因果關係。他們知道某些事的發生會引發其他事件。一個十個月大左右的孩子,他可能會喜歡玩電燈開關,讓燈一明一滅;或是把玩具丟在地上,希望聽到撞擊聲;父母千萬不要急著制止這個小頑童,因為他正在為將來執行計劃的能力打下基礎呢! 在語言發展方面,八個月大的孩子已經有很好的聽力,能聽得出熟悉的聲音,知道不同的聲音代表不同的意思。唇、舌、聲帶及鼻音共鳴等發聲器官,在出生後七個月左右也已經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因此他已經會發出一連串的聲音,像「爸爸」、「媽媽」、「杯杯」或更多的字。也喜歡怪腔怪調地模仿動物的叫聲。 ★社會與情緒發展★ 當孩子滿七個月大,原本只會微笑和哭泣的小人兒搖身一變為表情豐富的表演家,他會發出咳嗽聲、咕嚕聲、吹泡泡、哭鬧、尖叫來表達他更多元化的情緒,這階段的嬰兒,也表現出較明顯的社會依戀,他們可能會摟住父母,拒絕被陌生人抱,掙脫陌生人的接觸,或只是將視線由陌生人臉上移開。在孩子大約九個月大時,他表現出更明顯的對父母親的依戀,當父母親離開,會有更強烈的憤怒或絕望。他也知道自己的名字,了解「不可以」的意思。透過模仿,他也學會親吻和說再見等簡單的社交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