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Carys 琦琦

日期

#Tag

主任傳的

2015年06月02日
公開
54

為何外國人在感冒時, 醫生建議只喝白開水! 一定要分享給朋友! 1,打噴嚏: 當病原菌.灰塵.花粉等 進入鼻腔後, 身體的防禦系統啟動 通過打噴嚏的形式 把它們打出來。 2,咳嗽: 如果病原菌沒有被打出去 就會進入上呼吸道.支氣管. 身體啟動第二道防線 咳嗽將病原菌咳出。 而我們以為咳嗽是病. 馬上吃止咳化痰的藥 大量的抗生素(消炎藥), 將本來要排出體外的病原菌 又壓回身體裡面去, 於是身體的防禦系統 進入了第三步。 3,乏力沒有食慾, 身體告訴我們要好好休息, 集中體力對抗進入身體 裡的病原菌, 往往在這個時候 我們會強迫自己吃飯, 吃飯需要消耗能量 來消化食物, 身體不想吃飯時, 我們最好就不吃, 增加喝水量 同時多喝蔬果汁。 如果這一步沒做好, 身體將進入第四步。 4,發燒, 一方面表示病原菌 進入了血液, 身體的就啟動免疫力 表現為發燒, 將病原菌燒死, 當溫度升高到38.5度時 免疫力會增加一倍, 溫度升到40度 大部份病毒將被燒死, 我們只要喝足夠的水, 人體永遠不會燒出問題, 而我們打退燒針,吃退燒藥 卻幫了病毒的忙。 於是身體 將進入了第5個階段。 5,過敏, 防禦系統要將血液裡的 毒素排出體外, 因此皮膚會過敏, 而我們現在大多數人 用抗過敏藥.塗藥膏. 將本來要通過皮膚 排出來的毒素, 再度壓進身體裡。 6,發炎, 身體為了保全大局, 將血液中的病毒和細菌 集中在一個地方, 因此會出現紅腫熱痛的反應, 我們又消炎吃大量的抗生素, 又幫了病毒的忙, 身體沒有辦法 只能進入第7個階段。 7,潰瘍, 人體是非常智慧的 為了保護身體, 因此在發炎的地方爛掉 也不會讓病原菌到處跑。 這時原材料不足的話, 身體將潰瘍部位纖維化 進入第八步。 8,纖維化.硬化.疤痕化. 身體為了保護自己 將潰瘍處包裹起來, 疤痕硬化後 病原菌也不能活動了, 功能也不好了, 人們為了舒服 又是大量的抗生素, 50%的死亡跟硬化有關, 進入第9步。 9,癌變,腫瘤化, 細胞為了適應新的環境 只有突變, 癌細胞是在嚴重缺水, 缺氧,缺營養的情況下形成, 從一個癌細胞發展到綠豆 大小需要10-15年時間, 而從綠豆大小發展成雞蛋 大小只需要一年, 癌症的潛伏期 最少都有10-15年時間。 在從打噴嚏到癌症 的這九步中, 每走一步, 我們只要聽聽身體的聲音, 多喝水,注意休息, 給足細胞所需的原材料, 身體會自己去修復, 我們才可以優雅的老去, 而不會被病痛折磨至死。 究竟為何持續吃藥卻無法長壽呢? 岡本裕醫師將揭開驚人的藥物真相! ●止痛藥 易忽略疾病的警訊且慢性造成免疫力 (自癒力)低下,提高罹癌的可能性。 ●胃藥 抑制胃酸分泌,導致消化功能下降,阻礙營養素吸收,容易罹患腸胃炎等感染症。 ●安眠藥 會造成白血球功能降低、免疫力低下,出現癡呆症狀,也容易變成藥物依賴症。 ●退燒藥 助長病毒攻擊力,感冒遲遲無法痊癒,造成體力流失,免疫力也跟著下降。 ●抗生素 只能消滅細菌,無法消滅病毒,也會攻擊體內的有益細菌,破壞腸道環境。 ●降高血壓藥 造成自立程度下降失去活力、缺乏集中力、腦袋不清楚,腳步不穩、排尿困難。 ●降膽固醇藥 抑制體內輔酶Q10產生,身體無法順利製造能量。 越早知道藥物真相越好,藥愈吃,病愈難好!

嗜睡不語

2015年05月28日
公開
45

中午外婆憂心地打電話來說,小謙不肯吃午餐,又發燒到39度懶洋洋地一直睡 一直難過地唉哭,走路也沒力氣了。 我聽到"一直睡"知道不太尋常,而且驗血的報告看來也應該退燒了,不該再燒。 趕緊跟均爸連絡.想來要送醫院住院了,分頭請假立刻趕回外婆家, 一回家小傢伙躺在房間床上,我叫他,他也完全不回應.. 這下我知道狀況非常不對,等了沒多久均爸也趕到了立刻送北醫急診 急診室醫師安排抽血跟X光檢查.(謙因為發燒.心跳也非常快.140左右) 胸腔照片看起來OK,等驗血報告的過程中先打點滴...小麵包只是不舒服地哭鬧,唯一講的話是不要,問他其他問題通通不回答,念謠他也不回應。 在急診室觀察等病房時,我抱著小麵包躺床上他一直昏睡(不抱他的話哭鬧更兇).醒來只會哭,不會叫媽媽爸爸,報告出來更奇怪了 感染指數比昨天更低,不該還有這麼嚴重的臨床症狀 急診室醫師顯然是個菜鳥(但蠻古意的樣子) 我們說小謙平常就算發燒到40度也不可能這樣子嗜睡,這顯然有問題,我很擔心跟均一樣是感冒引發重症...會不會變成心肌炎? 他說:嗜睡也可能是腦膜炎,如果要確認得要做腰椎穿刺,建議還是繼續觀察,等病房(其實他應該也在禱告希望這個Case趕快轉到病房主治醫生那裡?...) 我們當時聽到腦中一片空 均爸只跟我說.就先觀察.如果真的是重症...至少...北醫有葉克膜... 後來終於在傍晚時轉到病房了

住院

2015年05月28日
公開
46

在病房等好久卻沒人來,好不容易跟護士再次說明我們的擔心,住院醫師才終於在六點多來了。 他倒是人很和善地聽我們講整個病程,也了解了我們的擔憂(有略微講均的事) 他看著昏睡的小麵包說:血液報告看起來結果應該是會比昨天好,但臨床症狀看起來確實活力很不好,嗜睡還有一種可能是脫水,他有吐.發燒多天,即使有喝水,消耗的量遠超過補進來的水分,這樣就會脫水。 我問:脫水從外觀來看會有甚麼症狀? 醫生:嘴唇乾.眼睛也比較乾(身上有黏膜的地方都會),如果是脫水,大概要到點滴兩三罐以後才能看出效果(一罐約打6小時)..所以只能耐心等.我們會小心觀察 我心裡突然覺得:對!就是這個答案!(頓時有些安心下來,因為之前並不知道會有這種可能性...只是一直看到小均好像就在我眼前重演當年的狀況..同樣昏睡.呻吟哭鬧.不吃.趴著沒力...(只差在小均當時還一直吐...)) 因為下午看到小麵包睜開眼睛時(時間不長)確實覺得他的眼窩有點陷落.紅紅的..整個上下眼窩有點凹陷.看起來就像病人 我想..如果真是脫水,反而是最容易改善的.... 後來住院醫師跟主治醫師聯絡,除了加強點滴,還增加了蒸氣/類固醇/抗生素(日舒)治療他的症狀。 晚間八點多均爸回家去拿一些東西,我陪著小麵包,因為護士來幫他量體溫醒來,眼神開始比較有神了,也會叫媽媽了,問他要吃甚麼還是不回答。 不過最後肯吃均爸買的三角飯糰(沒吃過覺得新鮮感)也吃了兩三口香蕉。 雖然飯糰只吃了2/3個,但我都快要喜極而泣了..(他仍躺著.只張口慢慢吃) 表示真的有好轉(點滴第一罐打完...) 雖然醒來不到20分鐘又閉眼睡覺了..但他的睡眠比較沉了.我覺得安心一些了。 (下午睡然是閉眼睡,但是邊睡邊呻吟難過哭鬧..睡熟了安靜下來..沒多久又繼續哭鬧) 傍晚病房給過退燒藥以後,也開始退燒了(白天吃兩次都沒有作用)

高燒.送醫

2015年05月27日
公開
44

週二下午藥水完全沒辦法退燒 晚間八點多燒到40.9度(用塞劑),沒想到兩個小時後體溫又開始回升 很快就又逼進40度,抱起來泡溫水澡,再撐(至少四小時才能再用退燒藥或塞劑) 接近四小時已經再次40.4度,只好再次用塞劑,還好這次有降溫了 (到清晨都維持37度多) 整晚哭鬧很嚴重,一小時哭鬧兩三次,哭聲尾音出現哮聲。 週三早上起床又燒到近39度,一樣先泡澡。 咳嗽變多 鼻涕也開始出現了...餵了退燒藥水沒多久就吐,吐出很多黃綠色痰, 後來又吐一次床單也換了,早餐只吃了1/4碗粥就不吃了(還是勉強餵的) 早上帶去北醫.沒想到這醫生人太好,每個家長問題都問好久.我們等到接近12點,小謙已經累壞了(過午餐/睡覺時間)。 幸好小謙吃完藥水是能夠有效校退燒,體力不好但活動力/好奇心都還OK。 醫生說聽起來還沒有之前氣喘的聲音。 發燒到第四天得要詳細檢查,貼尿袋/抽血/1小時左右等報告出爐再判斷。 (尿液沒收集成功(漏掉被尿布吸收了)因此沒有驗尿) 等報告這段時間我們先買午餐回家。 但他一口也不吃,只想睡,只好讓他睡。 然後醫院打電話來說報告出來, 但我想要叫他起來他就哭鬧咳到快吐,只好跟醫院連絡, 護理師說先一個大人回去看報告,看醫生怎麼說好了。 醫生判斷應該還是像病毒感染,因為白血球升高但不是像細菌感染那麼高, 另一個單核球升高,表示身體在清理應該已經是發燒尾聲,再來應該不會再燒太多天(或者接著就會開始不燒了) 先就症狀開藥,如果他仍無法進食再回去住院。 住院目的是讓他維持營養體液好好休息,不是因為病情變嚴重,所以也不會需要住院很多天的。

想換!

2015年05月22日
公開
52

美術課照片再度放在FB上 然後誇張的是 裡頭參加的小朋友根本只有幾個真正是學校的小孩 (其他可能是主任/老師的小孩?) 看完.... 有點想換托嬰中心的衝動... 不過基於小麵包上學似乎是開心的,我是沒理由這麼衝動 只要基本上對待孩子都還是認真用心的, 對於頻頻對外/對內部家長一直宣傳才藝課這件事 我也沒辦法了。 (話說.之前很疼愛小麵包的Hannah老師默默離職了是怎麼回事???) 想要去那個之前找幼兒園時跟小均也有兩面之緣 在小謙找托嬰中心時又意外發現她們新開托嬰中心 而且還認得我..且無私地介紹我目前這個學校的"滿兒圓托嬰中心" 也許不盡然能更好(她們沒有那麼大的庭院沙坑) 不過可以確定會更符合"蒙特梭利"精神 她們的帶領方式 讓孩子自由發展 我相信培養出來的孩子會更獨立自信 只是當初是額滿狀況.小謙也快要兩歲了..應該是進不去 (我想托嬰中心會有小嬰兒升上大嬰兒班.所以新生會以小嬰兒為主) 此外即便可以破例塞進去...又要面臨小麵包適應期不安的問題.... 另外換學校的優點是 那裡的收費便宜一些.且離娘家又更近了 外婆接送非常方便 難道要開始考慮送2歲幼兒園幼幼班了嗎??? 帶小麵包以來.我開始覺得"何時該為他做甚麼"這件事 他會從一些事情讓我有所感覺(直覺) 這次應該也一樣 我需要更多sign... 不過,原本預定三歲送幼兒園,現在我想應該考慮2歲6個月去.. 也就是說我應該今年底就要預約參觀幼兒園了

IQ來自?

2015年05月21日
公開
57

最近覺得小麵包也算蠻聰明的... 這讓我不禁在好奇想一件事 人有智商高低的差異.有不同的學習能力.. 到底是來自腦子的實體條件(譬如 腦容量/腦細胞數量/DNA)? 還是來自靈魂? ---比方說..過往的經驗讓他此生學習方式比較有效率?因此比較早慧.. 我是超高齡產婦,自然是身體各方面條件都不如年輕... 說真的懷小謙只求他身體/心靈都健康就好,平凡就好。 我不敢希望他能有小均的高智商(其實高智商的人通常寂寞.心很苦)。 不過,小謙跟小均的學習方式很像,學習的動機也都很強, 有求知若渴的感覺,連睡覺似乎都在思考(醒來半睡半醒的夢話中可以感覺到) 身為父母,我們能教他自理,教他說話,陪他看書,跟他一起觀察生活週遭. 但是事實是,孩子自己通常都有獨有的學習方式,學習能力,學習速度。 或者有他獨特的喜好.. 這些部分都不是我們能教的... 尤其他才一歲多,是塊璞玉,沒有經過很多生活經驗的淬練。 兩個不同的人,腦袋的實體條件一定是不一樣的 但是怎麼會如此相似? 所以,一個人讓人感覺聰明或是平凡 關鍵是在大腦的組成? 還是來自靈魂的智慧? 我想可能兩者皆有 如果大腦出了問題,即使靈魂是有智慧的.發展也會受限.. 如果大腦沒問題之下,靈魂就能好好發揮大腦的能力... 科學家會是甚麼樣的結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