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Carys 琦琦

日期

#Tag

表達

2015年12月11日
公開
39

謙謙跟均均最大的差異在於 謙(有時候會)主動跟我們講他發生的事,也就是會與我們分享經驗 均則是問他才講.也常講得不清不楚... 謙昨天說:阿嬤來接謙謙.謙謙坐溜滑梯,因為怕怕雪人就哭哭了.. (外婆說去接他時他正好在溜滑梯上面,正要扁嘴,問他怎麼了? 他說:怕怕雪人) 那是學校的大雪人布置品,但也放了好幾天了 於是問小謙為什麼怕怕? 他說:LULU幫MOMO(都是老師)檢查雪人有沒有放好... 哦~推測應該是老師傍晚把雪人插上電,可能沒亮於是拆開檢查... 小傢伙嚇到了 我問小謙:後來呢?還會怕怕嗎? 謙說:不會了~ 因為看到阿嬤就哭哭 哦? 我猜想可能是因為看到雪人被拆有點害怕,同時又看到阿嬤來,一時情緒激動起來所以會這樣子吧。 因為願意分享他的感覺,我就能夠在跟他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幫他把整件事情釐清一次...順便鼓勵他。 AS孩子不擅長社交溝通,較少主動尋求與他人分享心事.情緒.成就等互動。 祐均會因為對某事好奇而與任何人甚至陌生人聊天,乍看下很外向活潑,但是回家後卻不太會與我們分享自己的事。(大約到了4歲以後,才比較會在睡前跟媽媽聊天,也不常講自己,會講同學怎樣怎樣)他描述發生的一件事常常只有一兩個點,我得要像偵探那樣從各個角度旁敲側擊切入才能約略了解整個面,也才能跟他引導他認識自己的感覺。 同時,他也比較不會"愛現"他自己的作品。 宥謙則會跟我們說他看到的人事物下自己的感受,才兩歲三個月,語言有限的情況下也能夠大致講出情形跟情緒感受。也會說在想媽媽想要等謙謙媽媽來接。他也會愛現自己做的東西,會故意問:這是誰做的?希望我們誇他很棒。在學校做的工作,會自己放到包包要帶回家... 這也就是我還一直不太覺得小謙有AS的原因。(雖然他的確有情緒起伏,記憶力強,語言用法等過度提問等輕微學者症候群的特色) 說實在,我不太認為他有那種核心的障礙... 只能說謙是個有點特別的孩子,一般老師也許會從"症狀"(是嗎?)就認為他像,但是,我目前只能說,真正帶過一個AS孩子的經驗來看,謙最大的差別是在比較少那些核心的困難。 也許,我的接觸經驗不算多,也許他也還很小難以判斷,總之就算是,基於謙願意與我們分享情緒,我也相信在悉心引導與接納之下,他可以更快克服AS障礙的束縛(例如互動與情緒調整問題)。

關於緣分

2015年12月07日
公開
43

文:迷路米米 今天在路邊遇到一隻受傷的鳥鳥,尾巴折斷、腿骨也歪了。 小朋友趕緊從包包裡找了餅乾剝成屑屑給牠吃,怕牠淋雨替牠撐傘,隔壁店家也很好心立即提供了小紙箱,有了上次救援白頭翁雛鳥的經驗,我們獲得迷粉所提供野鳥協會的資訊,正打算把牠送去那裏。 可惜,當迷路準備把牠抓起來放進箱子時,旁邊施工單位發出ㄧ聲巨響,鳥兒ㄧ驚,就跌跌撞撞跳進旁邊樹叢裡了,後來兩個小朋友費了好大的力氣在花圃裡鑽來鑽去都不見牠的蹤影。 迷路和DD站在原地等待許久,鳥兒始終沒有現蹤,最後只好放棄。 離開時DD眼眶紅紅的說:「怎麼辦?又受傷又冷,醬子鳥鳥ㄧ定會死翹翹啊!」 今晚睡前,兩兄弟依然掛念著那隻鳥兒,遺憾手腳太慢救援失敗:「牠ㄧ定會死掉。」 看著兩張自責的小臉,這ㄧ刻媽媽才突然發覺,「死亡」這個字彙在孩子心裡瞬間從抽象的認知進化成具象的感受。 於是,我向孩子解釋另一個抽象的字彙,「緣份」。 這世上每一種相遇都是緣份,繁忙大街上人潮𤋮來攘往,卻不是每個人都見著了牠,而見著了又起了惻隱之心的,也只有你們,哪怕只為牠撐了三分鐘的傘,哪怕下ㄧ秒牠又消失在你們的視線裡,來來走走都是緣,你們越來越大,未來要面對更多的生離死別。 有ㄧ天情人會離開,那是生離,因為他們找到了更好的生活方式,你們要學會放手,學著祝福;有ㄧ天寶瓜會死翹翹,米米、公公婆婆也會死翹翹,那是死別,是宇宙的循環,生死之間都是自然定律,你們要學會堅強,學著勇敢。 關於緣份,控制On或Off的遙控器是在宇宙手上的,人們拿祂ㄧ點辦法也沒有,我們能做的,就只有珍惜每一種相遇,珍惜擁有時的分分秒秒,珍惜每一份愛,到了離別時,也感恩每一次離別。 生活太單純的孩子,未曾有過滄桑,初次體會人生中的遺憾,感受「不圓滿的結局」,上了ㄧ堂課本沒教的生命課程。

醫療行為?

2015年12月07日
公開
38

學校周日一開始說願意幫他用蒸汽治療.(午餐前一次) 我還幫他把管子跟藥杯都帶一份過去... 今天稍後卻來電表示機器不同.不能使用... 而且機器是老師個人帶去的(這是撇清與學校無關的意思~) 但關於這個藥.lulu老師卻問了我很多:用多久了?之前都有使用嗎?哪一天出院? 醫生開幾天藥?一天幾次?哪一天開始自己做這樣的治療? 言談間稍微有提到這是醫療行為.如果謙謙有這個需要,是不是要去醫院做?醫院他們是使用氧氣機器直接接的... 我覺得他們認為這是醫療行為所以他們不想牽涉. 於是我就說:那就不要用吧~口服藥就好 (其實..他們的機器可以霧化的話..只要有藥劑就行了...不到1CC的藥水.其實大概時間不到5分鐘就完成了...上周二可以讓他吸蒸氣.而今.需要用藥時.反而不肯了?) 同事聽到我的電話後忍不住說:這學校根本有問題!沒有好好照顧小謙!才這幾個學生.連這樣幫忙都不肯! 事後我想一想.我的疑問是... 如果 小謙需要靠這個長期治療才能控制住氣喘. 如果他沒有這個.可能會發生無法呼吸.命危的情況 學校還要堅持不幫他弄.見死不救嗎?? (只有午餐前吸入一次.如果為了這5分鐘要請假.那根本就是不必上學了啊!) 是要逼我們帶他離開學校.要我們自己照顧小謙是嗎? 只因為氣喘.就沒有正常受教權? 有那麼一瞬間我也害怕未來哪一天 小謙會不會因為氣喘再次離開我? 我不想再抱著自己心愛的孩子.看到他身體變成紫色.永遠停止呼吸... 我沒有辦法承受這種事情

均的念頭?

2015年12月06日
公開
35

[日本] 傍晚我跟小謙說:媽媽買日本的蘋果喔.要不要吃? 小謙:爸爸電車司機呢?去哪裡了? 我聽半天不懂他在講甚麼 後來終於想起.我曾借過一本繪本:我的爸爸是電車司機 當時他不怎麼愛這本書(內容對1歲多的他還有點難度) 所以看大概兩次.他都不太有興致.就還圖書館了 我記得當時曾跟他說過:那是日本的電車 他聽到日本兩個字 就聯想到電車司機這本書了.... (但是.我也曾在念其他幾本同作者的常念繪本時,跟他說過這是日本, 我不懂他竟聯想到這本根本不熟也不愛的書,而不是他愛的那幾本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烤肉] 小均以前很愛烤肉.有次帶他去吃"醬太郎"他吃得好開心好開心好撐好撐 小謙還小.當然從來沒吃過烤肉.也沒去過燒肉店 昨晚從外婆家開車回家時.經過巷道時他突然指著左邊問:那是甚麼店? 我說:那是日本料理店.是賣日本吃的食物.. 接著他又問右邊的店:那是甚麼店? 我說:烤肉店(日式串烤/啤酒那種店.燈光黑黑暗暗的..) 他說:下次我們一起去那裏吃~ 我嚇了一大跳~怎麼會想吃這個???這種暗暗餐廳也不是他喜歡的風格才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電車.串烤.... 不知怎地.覺得這幾件事感覺都跟小均有點關係 *(我們去日本旅遊時.有買了串烤回飯店吃....) (還有均爸也說還有幾個他臨時想不起的事.這幾天小謙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的事) 2歲的小謙沒有這些生活經驗...怎麼會有這些念頭??

警惕!!!

2015年12月05日
公開
33

住院期間 隔壁那位小妹妹與阿姨及媽媽的相處感覺完全不同 阿姨的國語有點點親切的台腔..她很會帶小孩.陪玩.教玩.照顧她.. 媽媽呢? 下班過來時用標準國語好聽的腔調說:寶貝~妳好漂亮~妳好棒!妳好多了..沒發燒了~臉也沒腫了.. 但是當小孩說:媽媽陪我玩~ 她:等一下~我先吃東西... 小孩又吵了幾次:陪我玩OX遊戲~ 媽媽開始不耐煩:我上班一天好忙喔.阿姨不是陪你玩嗎?妳一直吵我不想陪你玩了(一開始有想陪嗎?根本沒有吧?!).妳知道我有多忙嗎?我一邊工作眼睛都快閉起來了.我好累你趕快睡覺(才八點多) 小孩:馬麻~馬麻~馬麻~(學小謙第一天哭聲還真像..是說學2歲小孩有點怪吧?!) 媽媽講手機:(跟小孩爸爸聊天講電話打情罵俏(口氣令人懷疑她是小三!難怪爸爸都沒出現過!)) 小孩在媽媽面前至少年齡退化3歲.. 愛哭鬧.撒嬌.吵著要媽媽陪.一下說肚子痛.一下嫌東嫌西... 反觀.小孩在阿姨面前才講了一句:你知道隔壁弟弟有多吵? 阿姨馬上嚴肅回嘴:他身體很難過不舒服啊!(口氣大有:你怎麼這麼沒同情心?!之意) 小孩馬上閉嘴了,但她跟阿姨玩桌遊.很自在.很開心~(聽起來也很可愛) 阿姨也很誇讚小女生玩遊戲時的機靈反應.誇她畫畫.(行為讚許.而不是稱讚外貌) 阿姨很喜歡小謙.說他好可愛(小謙愛說話^^.也會說隔壁姊姊~阿姨在做甚麼?) 阿姨還拿了一些紙給小謙讓他畫畫.拿了一包餅乾想給小謙(不過我禮貌回絕了因為他不能吃...) 小女生受到阿姨影響.在第二天過後.也開始對小謙有好感.... 跟他"忙碌的"媽媽說:馬麻~隔壁底底只有兩歲.. 媽:嗯~(口氣沒好氣~不想繼續講的樣子.小女孩也識相地沒繼續說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親眼聽到同一個小孩日/夜跟不同照顧者相處時 個性完全兩種模樣 深深體會父母(照顧者)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真正用愛跟耐心澆灌的孩子.也會對人有愛心.同時性格比較獨立.較少發牢騷 但是只用"好聽話"安撫孩子.寵她.卻沒有耐心陪伴及引導之下 小孩顯得更依賴(一直想討拍).愛抱怨. 看起來像是被寵壞的公主病... 真的要警惕自己!!!

跑針

2015年12月03日
公開
36

下午因為小謙閃躲吸入藥(氣霧)的關係.有點拉到點滴針頭導致塞住血液回滲到管子裡 護理師過來用針頭用力擠壓液體到手上的針頭 (我不清楚原理 總之...護理師說這會痛! 用力擠入時.噴出的液體反作用力飛濺出一道水柱噴到我的褲管(可見壓力有多大) 果然小謙也哭得非常慘 護理師在弄時 我緊緊環抱著他.跟他說:痛痛一下就過去了.. 他也哭著自己跟自己說:痛痛一下就過去了 後來沒多久 也就自己停住不哭了:沒有痛痛了.痛痛過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無獨有偶.隔壁姊姊也跑針了... 她哀嚎抗拒到不行.護理師跟她阿姨恩威並施.她還是大哭大鬧不肯給弄 好不容易出言威脅:不弄的話會腫起來.然後你要打另一隻手! 她才又叫又哭地完成.弄完還哭好久一直抱怨:好痛!好痛! (第一晚還嫌小謙吵死人..結果碰到一樣的痛.她哭鬧成這樣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晚上 爸爸帶小謙出去散步 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爸爸抱著哭到頭髮都濕很狼狽的小謙回來 這次是真的大拉扯...嚴重跑針了..手腫了..只好拆除針頭 問題來了. 因為這天醫生看診後才加入一種新的藥(控制氣喘)到點滴裡... 照醫生說法是不能不打.. 我卻心疼他還要因此在另一隻手埋針.該怎麼辦? 請護理師問醫師可不可以改口服藥 護理師姊姊也很心疼他.還跟醫師求情... 醫師一開始不同意.後來住院醫師過來再度幫他看診. 然後問我們他的病史後知道之前也口服過類固醇控制氣喘 就同意改口服藥試試看.如果早上主治醫師發現沒有進展, 還是得要重新打針... 加油了 小子

住院@@

2015年12月01日
公開
45

從我回到外婆家到吃完飯送他就醫這一小時內時間.. 他的狀況變化很大 剛回家時只覺得他確實比較多咳嗽.但還能吃東西 我吃完飯正在跟爸爸討論到底要送哪裡(診所或北醫時) 感覺他狀況變差了.開始哭鬧. 就立刻決定要送北醫 而且要急診(不能拖) 他不肯坐安全座椅 我也察覺到他的狀況似乎有些不對勁 於是抱著他讓他窩我胸前 再扣安全帶 他持續哭喊著:馬麻~馬麻~馬麻~(通常是非常痛苦才會這樣) 我也能聽得到喘鳴聲 送急診後回到門診.醫生聽診完立刻安排吸蒸氣(氣管擴張劑)先治療 接著照X光 照完沒多久護理師馬上接到電話 跟我們說:醫生說有肺炎要住院..先再立刻做一次蒸氣治療,同時等待病房通知 就這樣連續做兩次蒸氣治療(這次發作狀況顯然很嚴重) 可能醫院人力不足 直到九點多才進了病房(升級2人房) 進病房後護理師把他抱到治療室要打點滴埋針(不讓家長進入) 可能是得要用一些壓制手段所以不讓家長進.避免糾紛... 結果抱出來後.小謙哭到頭髮都濕了(可想像哭多用力) 接收抱到手上沒多久就嘔吐了(哭太兇) 安頓好之後 接著就是一連串護理師.住院醫師.另一個護理師依序來問基本資料與病況建檔(為什麼不能一次搞定啊? 要問三次一樣的內容?) 爸爸後來先回家拿我寫下的一些日用品 我在病房裡陪他

爛室友

2015年12月01日
公開
38

這次住兩人房是因為前兩次經驗(嘆...唉) 通常第一天發作時.狀況都會很糟.整夜可能都睡睡醒醒..只要一醒來就會哀叫哭鬧...緊抱安撫後才能繼續再睡.. 為了怕真的太吵到別人.就自費住兩人房 不過...卻碰到一個有公主病的小女生室友(可能大班或小一年紀)... 均爸回家拿東西時(大約10點半至11點多) 小謙只要一哭.她就跟著大聲尖叫(啊~~~~) 然後跟她媽說:好吵好吵!我都不能睡覺! 她媽:好啦.他是小貝比啊..妳也是小貝比嗎? 妳不要跟著叫啦... 小女孩又說:好討厭小貝比.他也太愛哭了吧!我不舒服也沒有這樣哭阿(最好是!!!後面住院幾天.證實同樣的跑針疼痛之下..她哭叫比小謙還誇張!) 後來小女孩講得更過分了 她說:我要是他媽媽就揍死他! 此時我真的怒火中燒了. 要不是抱著小謙安撫他(不要哭不要哭..寶貝乖乖..哭哭會更不舒服.你要放鬆下來..馬麻在你身邊) 也不想節外生枝. 我真的差點直接回嗆了 她媽卻沒嚴厲制止她 (明顯是默許她女兒這樣子發洩..) 要是我小孩講這種話我一定會立刻有反應.會跟她說些讓她能產生同理心的話.讓孩子心裡住的是"同情.關懷"而不是"仇視".. 我不可能任由孩子這樣講話的! 她媽只是說:妳不要一直講話了.沒辦法啊~我們住不到單人房..妳自己也很吵啊..我累死了... 小謙大概就這樣睡睡醒醒哭哭鬧鬧(大概一小時多一次).. 直到半夜3點之後才終於睡熟直到清晨六點多 但說真的.那女生實在沒資格說小謙.她自己真的沒多安靜.. 小謙3點後睡著後.她因為打點滴的關係尿很多. 一整晚也一直叫她媽起來陪她上廁所. 拖鞋"喀喀喀"走路超大聲(浴室塑膠拖鞋真的有夠吵...) 然後馬桶沖水聲也很大... 整夜真的沒辦法睡....

不平靜的一晚

2015年11月29日
公開
41

其實前因應該是從午睡開始...因為流鼻水不舒服的關係 小謙只睡了一小時 下午去101都還很開心,不過事情往往不是憨人想的那麼簡單 小孩只要過度疲累....就是會走一種情緒高低起伏如{大怒神}的節奏... 事情是在傍晚時發生的.... 回外婆家之前我們到麵包店買麵包 這家麵包店很親善,只要小孩陪家長進這家店,服務人員都會送麵包給小朋友(半片土司,偶爾甚至是一個小可頌或是1/3個菠蘿麵包用塑膠袋裝著) 小謙拿到後還甜甜地阿姨說:謝謝~(嬌羞狀) 店內阿姨還特地蹲下來看他的小臉,說:好可愛^^ 這時一切都還很美好啊>>>> 不過好景不常在...因為塑膠袋口沒有貼起來,小傢伙拿著走路時常常袋口不小心朝下麵包就掉地上(碰過兩次了) 年紀還小的時候,他也不太懂怎麼回事(反正媽媽都默默收進購物袋.他也沒想要追蹤麵包去哪了) 今天拿了麵包直到要等阿母結帳時.慘案果然還是發生了 小傢伙的麵包掉地上了.只見他急著撿起麵包,試圖放進塑膠袋裡... 可是...一手拿麵包要塞進另一手緊捏著的塑膠袋,這可是很困難的精細動作. 當然不可能會成功 然後媽媽我一手端著麵包盤準備結帳,另一手拿著錢包準備 只能用口頭急著跟他說:不行不行...掉地上了不能吃... 他卻繼續緊張地要把麵包塞進塑膠袋(當然仍然塞不進去) 接著就流鼻水了(可能低頭動作導致鼻水流出) 我只好一手端盤子,另一手先把錢包放進我的包包, 先搶下他手上的麵包跟塑膠袋塞入包包, 再用單手撈出抽取式面紙幫他擦鼻涕... 麵包掉地上又被搶走,他開始有點要哭了. 櫃台小姐聽到我跟他說:掉地上不能吃...媽媽有買沒關係~ 就大聲問:掉地上了嗎? 再給你一份. 沒關係! 裡面的阿姨立刻再拿一份麵包出來給他 不過她看著還是個小矮冬瓜的小謙(也才九十公分出頭) 遲疑了一下.又把麵包收回來,拿來放在我盤子上同時跟他說:請阿姨貼起來~ 一下給麵包,一下又拿走的這個動作,讓小傢伙急著用哭腔說:麵包~~ 我看他快要哭了.就等結完帳.隨便拿了另一塊麵包給他要讓他拿... (他也接過我給的麵包了) 不過..一出店門口我想(糟了~等下要過街..萬一又沒拿好掉地上豈不是更慘而且很危險?) 所以就再度從他手上把麵包收回來,放回我的購物袋... 小傢伙就..真正爆發了...大哭...超 級 大 哭 ... 我一邊安撫他一邊單手夾著他趕緊跑過街.衝回到爸爸車上.. 好不容易到外婆家時,他終於收起眼淚了 不過呢,當前奏曲的音符一出來,後面的樂章就很容易直接演奏下去沒完沒了啊啊啊>>>> 整個晚上,小傢伙情緒有如雲霄飛車 一下子跟外婆撒嬌或搞笑時大笑。 一下又因為要吃這不要吃那,兩腳頂桌子,開桌旁儲藏櫃門,想吃又因腹瀉而被禁吃小番茄跟火龍果,拿外婆的護膚霜玩,把小豬布偶玩具故意丟地上等等這些行為,被大人制止而又開始大哭.... 眼看他實在太累了,就跟他說要提前回家。 他當然不肯,直接躺地上抗議(這不是肯德基終於在2歲2個月上演了啊),拒穿外套穿鞋子, 軟腳賴皮討抱....被硬抱起當然又大哭了 在車上還狂哭喊著要媽媽抱抱(當然不行啊..要坐在安全座椅上才對) 直到回到家停好車 小子這才情緒平復下來 幸好進到家之後算是比較平靜一些了 (不過吸鼻涕時還是不免掙扎哭鬧...) 真是個不平靜的一晚哪

耶誕點燈

2015年11月28日
公開
44

早上帶他去驗車.對他來講是很新奇的經驗 就近在附近停車下去走走逛逛,逛到了松山中崙高中就進去 第一次進去這所學校, 有一區有別於一般標準籃球場,整個室內設置很多座籃球架讓學生們練投籃. 小麵包一開始不太敢靠近(遠看暗暗的.又很多球打籃框的巨大聲音) 爸爸抱著他看球一邊介紹哥哥們在做甚麼?為什麼會有聲音? (最後他看到不想走) 中午小子指定吃麵 餛飩麵就可以打發了也很方便 照慣例吃完飯就要回家去睡午覺了 然後收到Angela老師傳活動訊息:晚上七點 兩廳院耶誕點燈活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午睡起床後就帶出門 仔細想想小謙從來沒有在晚上出去看活動(其實根本看過的露天音樂活動也不多) 晚上六點一到會場看到燈光舞台就開始大恐慌(一直喊著要回家) 去跟老師跟哥哥打完招呼後我們帶他去吃晚餐 讓他情緒緩和一些之後 七點再回到會場 音樂會也開始了 露天區已經滿滿都是觀眾 帶著小謙到廳院外空間往下俯瞰活動(2F高度) 也許是距離舞台有一段距離 也許是爸爸抱著他給他安全感 慢慢地他放鬆下來了 小臉趴在把把的手臂上枕著.靜靜地看音樂會舞台區 直到八點我們才帶他回家... 其實我覺得 小子只需要多增加一些經驗 一旦了解了他就能夠安靜地接受(雖然還沒辦法樂在其中) 我相信 雖然比較慢...但是一定會一直有進步的!

感覺統合

2015年11月27日
公開
64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07377 家長可以在家與孩子一起做感覺統合訓練活動,除了促進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外,也能增加親子間的互動。 ◎親子吊床:孩子躺在被單上,爸媽抓著被單的兩端左右搖晃,讓孩子跟著搖晃的頻率數一數搖了幾下。此活動能提供孩子足夠的前庭刺激,同時搭配搖晃的數數,也可以訓練衝動控制和注意力持續度(圖1)。 ◎小小天秤:左右手掌心朝上向外打開,各放一個沙包或有點重量的物品在手上,維持姿勢走到終點,掌心的物品不可以掉下來,爸爸和孩子比賽看誰先抵達終點。手上有重量的物品能增加肢體的本體覺回饋,也可同步訓練手腕和上臂的穩定度(圖2)。 ◎搖搖鞋:孩子穿著圓弧底面的平衡訓練磚,和爸爸一起玩丟接球。不平的鞋面和底面,需要較多的身體平衡控制和足踝穩定度,同時玩丟接球可以增加動態平衡的挑戰(圖3)。 ◎吹房子:和孩子一起用積木或小的空紙盒疊高蓋房子,疊到一定高度後,再一起把房子吹倒。 蓋房子的過程會訓練到手眼協調和專注力,吹倒房子除了趣味,還能訓練口腔動作計畫,和臉部、腹部的肌肉耐力(圖4)。 ◎高爾夫球:利用空的寶特瓶或把月曆紙捲起來當作球桿,和孩子來場高爾夫球賽,打擊鐵鋁罐(單一滾動方向,最簡單)、皮球或不規則形狀的反應訓練球(無法預期滾動方向,最難)。此活動可以訓練孩子的追視和動作計畫能力(圖5)。

調整對策

2015年11月24日
公開
37

昨天的連絡簿又被寫: 因為這週幫小謙午睡的被子從大毛巾換成毛毯 結果到學校午睡時他大哭想要找大毛巾 老師只好先拿學校的毛巾給他.也要求我明天把大毛巾帶過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件事是我的錯 我忘了事先跟小謙說天氣會變冷,要換成比較溫暖的毛毯 家裡早已從大毛巾換成小毛毯.他並沒有甚麼意見 (但每天睡覺時會要求抓著一條小毛巾) 我也就以為在學校午睡時換毛毯也沒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聯絡簿中 我完全看不到老師有寫到肯定小謙的話語 (近來唯一肯定是寫:今天主動幫忙剝蛋殼切水果,情緒很好(-->需要這樣寫嗎?是想強調這是難得的嗎?)) 感覺只覺得老師一直想證明他容易情緒暴走 我是個碰到問題不可能隨便放棄的人 一方面均爸也連絡了吳佑佑醫師(我們須靜候通知安排) 另一方面在每天生活中 我更要好好了解小謙 教他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 也要教他在碰到事與願違時 哭不可能解決問題 幫助他找出原由,再跟他一起找出解決的方法才是對的 我們也要調整教養的步調配合他 人.絕對不該隨便幫別人貼上標籤就當作結論... 最近我們也會在他講話時機會教育 告訴他你可以怎麼講.別人會更聽得懂... 我告訴他說:你一定會越來越勇敢 勇敢並不是不害怕,而是就算有點害怕,還是可以嘗試! 你可以找爸爸媽媽陪你 小謙是很受教的孩子 會立刻用我們教他說話的方式再講一次 最近這幾天叫他.他也會轉頭看我們(有時須提醒) 若要說回應的眼神不到50%,該檢討的其實是大人哪~~ 小孩早就知道你想嘮叨什麼了? 或者是不是大人老是不尊重他現在正在做甚麼.愛叫就叫? 試想 你老闆要是這樣對你.你不會很想裝沒聽到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親的心

2015年11月24日
公開
40

討論到小謙這件事 Angela老師跟我問到是否考慮要換學校? (從先前幾件事 她已經覺得應該要考慮換學校) 我說:會等評估結果再來看看.如果謙要進早療系統要安排上感統課.勢必又會有許多事情要考量.貿然換學校也不是最好時機 Angela老師跟我說:辛苦了.可能又要操些心 我說:我不太在意這些.是或不是確診.我都可以確定他不會是嚴重型的 但是..如果環境對他不友善,那才會是問題。 她說:這也是我擔心的~所以才想問問關於換學校的問題..有沒有我使得上力的地方? (我真的沒想到才托嬰就已經碰到"不舒服感"的情況.將來又怎麼辦?) 我想 我真的不怕AS(畢竟世上還有許多更嚴重卻成就非凡的人啊...) Hannah老師之前說...妳不用擔心(大家預設我一定會擔心).因為謙謙將來能達到的.會是其他孩子無論多努力都達不到的!(這麼說其實不盡公平) 我擔心嗎? 當然 但是就算他是個一般小孩.我就會不擔心嗎? 不可能啊 當媽的有可能不擔心嗎? 成長過程中有多少事情? 健康問題.學習問題.失敗.挫折.交友.人生問題等等還有許多想不到的挑戰... 許多AS是好小孩 很多都是天真可愛又善良的直腸孩子 反倒是一些自以為正常的人 有意或無意在霸凌他們(或霸凌家長) 老師這次的做法.雖不是霸凌. 但是那種直接貼標籤的做法.跟霸凌也沒差別了. 我不擔心他 但我擔心外在無法控制的社會環境....

學校的功能

2015年11月24日
公開
32

除了直接丟一張心路報告給我們這種做法有些親師溝通不良(傷人)以外, Angela老師覺得學校方面,我們也要多做了解的原因是~~ 蒙特梭利學校應擔負的功能性..這個學校是否做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說:有一天小謙不願意工作.說要坐小椅子休息。 還有一次是做工作,要他收時他還想繼續做不肯收,就引發了情緒。 我只看到老師這些描述。一直在告狀他的一些行為問題。 沒有看到她們是否有甚麼對策..或者試著理解看看他當時為什麼這樣? 事後等我回家再問..根本問不出來原因了(才2歲2個月是怎麼可能回頭描述當時狀況與心理感覺???) 很多情境只有當時在場才容易了解。 (不想收 1是還玩不夠 2是知道後續要做的事.是他不想面對的事) 我只能建議老師...有變動之前事先預告... 另外如果真的捨不得收,可以用計時器計時一分鐘時間到...這招通常是OK的。我們只要尊重他.跟他約法三章(而且並不難說服.跟他說再玩一分鐘計時)....他是可以非常配合,不會繼續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gela老師:聽起來會覺得他在工作上沒有獲得滿足 在蒙特梭利裡~之所以是給特殊的孩子學的~ 是因為每一項工作都有可以滿足孩子的地方~ 小謙還想做~代表他在工作中獲得開心 我會想知道老師要他收的原因~ 通常我們不主動請孩子收拾~就像在家裡~其實孩子有時候會一直想玩某一些東西~或是重複的自言自語~這些東西都是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對話以及未竟事務的完成 如果不想去學校,可能是因為在學校獲得不了滿足~ 大概就像我們有時會不想上班~因為上班得不得滿足時的感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蒙特梭利 是給特殊孩子學習而發展出來的一套教育法) 如果小謙無法在那裏得到工作上的滿足 表示甚麼呢?

我的觀察

2015年11月23日
公開
32

從我觀察小謙,會覺得他在校的種種狀況(情緒.與大人一來一往的語言互動)事實上在家裡並不明顯。 因為跟大人的關係比較好,他很會撒嬌,我們也很瞭解他。所以我們自然能避免一些會引爆他情緒的局面.... 蒙式工作一對一時也沒有問題,(因為他跟老師也有正向依附關係),但是團體活動時,他卻無法投入。 學校音樂課的情況,照心路老師的寫法,就跟我們帶他去律動課一樣,會抗拒進入團體中,一直想退出來觀察,需要有人帶領才勉強願意進入。 (他是能理解老師所要他做的事情..但不願配合) 我問他為什麼? 他說:音樂太大聲。(但我不確定是不是真的這個因素。畢竟才兩歲兩個月還很小,還沒有辦法能確切表達自己情緒...) 但一般活動時(例如講故事),他很喜歡參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他不太用視覺回應被叫名這一塊的問題.... 這在我觀察,一歲出頭時其實不太會這樣.... 但最近感覺是因為聽我們嘮叨多了,他根本已經知道我們要他做什麼.. 所以不想理。 (如果是叫他來做他喜歡的事,就會馬上回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緒問題比較大。非常沒安全感又倔強。 我感覺也跟2歲叛逆期有關,故意唱反調試探我們的底線, 我們一旦罵他,他就會開始一連串哭鬧....其實最後常常是要討抱抱。 他想要證明我們真的愛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溝通有異部分 他確實比較少 [先叫人再講需求] 都是直接說需求,或是直接說自己看到甚麼...來引起人的注意 (我不懂老師寫說用肢體引起注意是甚麼意思?) 他的習慣是常常直接就冒出:公車!有兩個人!屬叔指揮交通! 這類的簡化句. 而不是說:例如:馬麻~你看~那裏有一台公車. 可是我以為這是人的習慣上帶來的差異... 因為我們家空間很小,他總之都在我們身邊,就像大人之間講話一樣,不會每句話都先呼名再講..反正直接說甚麼,大家都能聽得到啊..... (這點我想是需要再慢慢糾正他..希望他學會先叫人.看到眼睛..再說話) 再外婆家,他常常會一直叫:阿嬤~阿嬤~ 不會不叫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傷了心

2015年11月23日
公開
32

其實我覺得有點心裡難過還有一點...感覺學校是透過心路老師的報告給我們下通牒。 老師認為他有異,應該跟我電話溝通。跟我講詳細發生狀況才對。 怎麼會不跟我說,然後請一個不認識的職能老師給我們一個報告? 音樂課的不融入情況她甚至沒寫過沒說過。是我上次自己主動問。 (我問學校...從學校FB照片看起來他是不是有點抗拒上課?) 老師寫過..他會手捏揉一些小線頭....上次甚至拿進嘴巴裡。 但我問在何時情境下會出現(我想要進一步了解原因) 她只寫沒有特定情境(彷彿隨時會出現~) 但這些情況在家裡沒出現過。 他只有睡前會喜歡拿一條小毛巾咬著類似安撫巾作用。(不限定要哪一條,我們換洗他都OK。)我覺得小孩睡前會有一些小習慣好像也不算不正常。 但老師寫法讓我覺得他們在暗示甚麼,給他貼標籤。 好像他是個怪胎。 感覺老師搞不定他的需求與情緒了..想要把問題推出去找特教.總之要逼我們處理。 但...即便是看醫生做評估.也沒那麼快能排得到。他能馬上改變嗎? 何況我覺得在家真的沒有描述的那樣子啊 學校拿音樂課的影片給心路老師看。(這我也覺得很介意...這種作法很粗糙) 我知道...小謙確實上音樂律動課有他特定原因無法融入。 如果是因為他就是不愛跟著跳呢?(害羞之類) 或是因為音樂真的太大聲他很不喜歡呢?有沒有這種可能? 拿一個這樣的影片,有沒有"斷章取義"的感覺? 每個人都一定要喜歡唱唱跳跳嗎? 每一個人不管音樂品質跟著跳嗎?(搞不好音樂不好啊) (小謙是不是也像小均一樣,音樂品質不夠高...他就渾身不對了) 如果共同為孩子著想,應該是先跟我溝通, 然後請心路老師用客觀方式來觀察他 而不是已經告訴心路老師以後.(已經先入為主了會客觀嗎?) 觀察的老師就可能會有重判的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