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小兔子

最近要準備邁入人生的第二個階段--國中的叛逆時期.

最近要準備邁入人生的第二個階段--國中的叛逆時期.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家庭主婦日...

2008年06月16日
公開
53

今天老目在家當了一天的家庭主婦.雖然前幾天也是在家侍奉兩位大爺(一位是陳老爺.一位是陳少爺)放假在家服侍這兩位大老爺可也不是件輕鬆的事哩!一會要幫陳少爺把屎把尿的(安頓的服服貼貼還哭哩!真是有夠機車的)一會又要幫陳老爺準備吃的喝的.都安頓好兩位大爺之後還得做家事.今天在家總算不用服侍老爺.只要搞定少爺就行了.按慣例還是得一早把所有家事做好(掃地.拖地.洗衣服.煮飯..又是一堆家事)等做好之後跑去跟少爺一起玩玩具.還好今天少爺心情不錯.沒有鬧脾氣.很開心的一個人在旁邊玩玩具.老目我也樂得趁機在旁邊偷偷打盹.少爺看老目不敬責跑過來想要偷咬.喔喔...被老目抓到囉!趁機報仇偷捏一下少爺的鼻子.警告他要是再偷咬.老目就要捏鼻子懲罰他.結果一個上午捏了快10次鼻子.這傢伙就是不死心.都變成小紅鼻了還要偷咬老目.小宇OS:就是要咬你.怎樣..哈哈..老目OS:那老目我就是要捏你...把你捏成小紅鼻...哈哈..母子倆上演咬來捏去戲碼...玩了一個上午... 11點多想說把金牌姨的衣服送去乾洗.順便帶少爺出去走走好了.少爺一看到老目拿鑰匙要出門開心的手舞足蹈.一直叫媽媽..媽媽的.聽了真爽.準備出門去!帶少爺到社區遊戲區玩.可惜因為最近腸病毒的關係.大家都不敢把小孩抱出門.所以整個遊戲區只有少爺一個人玩.少爺玩的可開心了.滿頭大汗的.快中午準備回家吃飯飯.路上看到一隻小貓.小貓很開心的跑過來撒嬌.沒想到我們家少爺被小貓舔了一下卻驚慌失措.連小貓也給嚇跑了.哇哩勒..現在是怎樣.老目少生一個膽給你就是了啦!連小貓也怕...^^"回家回家..洗個澡準備吃午飯.看房裡真安靜老目還很得意想說小傢伙終於可以獨立自己玩啦!跑進去一看.啥!居然睡著了.盧了好久終於把少爺給盧醒了.可是吃了沒幾口就鬧脾氣.不吃不吃.死都不吃.算了.乾脆讓少爺去睡了.結果一抱進房裡.少爺又像充飽了電的怪獸.到處破壞.老目本來想小睡一下.被吵到沒辦法睡.乾脆又跑去做家事.才剛出去沒5分鐘.少爺居然自己把玩具收好.然後乖乖躺在自己的棉被睡著了.我哩!好啦!老目也去睡啦!真是爽爽的一天.我的好日子快要來臨囉!往家庭主婦日子邁進...

如何訓練寶寶如廁

2008年06月09日
公開
50

訓練寶寶如廁,絕非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任務,除了要考慮寶寶的發展是否適合之外,照顧者也要提供一個舒適愉快的如廁環境,當然,適度的鼓勵與讚美也是如廁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文�謝雅蕙 指導老師�水蓮山莊成長托兒所所長鄭世儀 參考資料�《跟尿布說拜拜.幼兒的大小便訓練》台灣麥克出版.《新手父母的2歲孩子》.信誼出版 寶寶ready.訓練才開始 美國小兒科醫師貝瑞布列茲頓,曾觀察2,000名小朋友發現,如果照顧者或父母親,等待寶寶具備足夠的條件之後,才開始訓練寶寶如廁,則寶寶抗拒的機率就會大幅降低。 6大徵兆,寶寶ready go! 徵兆1:寶寶一天當中至少有2個鐘頭以上尿片是乾的。 徵兆2:如果照顧者或父母親有發現,寶寶在玩的時候會突然停下來大小便,這就表示寶寶已察覺自己的身體正準備要大便或小便了。 徵兆3:當寶寶能瞭解並遵守簡單的命令時,或者是有時候寶寶會表現給妳,尿片濕了的訊息。 徵兆4:當寶寶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如:想要刷牙或使用刀叉……)。 徵兆5:寶寶可以持續3∼5分鐘的時間乖乖坐在小椅子上聽妳講話或說故事。 徵兆6:寶寶情緒平穩,不是處於情緒大幅起伏的階段。 破解迷思.如廁延後有原因! 1997年,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醫學院針對健康的學步兒進行一項大規模的調查發現,寶寶學會上廁所的年紀有延後的現象。這個研究結果顯示,隨著時代的進步,有以下3點會導致寶寶如廁成功的年齡隨之延後。 如廁延後的3因子 1.紙尿片的發明:幫助照顧者在換洗尿片與清洗大小便的麻煩減到最低。 2.如廁地點不固定:雙薪家庭的增加,使得現在的寶寶,白天當父母親上班時就是由保母或長輩照顧,到了晚上才由父母親接回,寶寶可能不是一整天在家,就沒有一個固定且熟悉的地方,可以讓寶寶學習如廁。 3.家庭人數減少: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使得寶寶缺乏可模仿與學習的兄姊,如此一來,寶寶缺乏可模仿的對象,也就會延後寶寶如廁的時間。 開始訓練的第1階段 當妳發現,寶寶有以上6個徵兆占了大部分時,就代表著妳將可以開始準備訓練寶寶如廁。不過,當寶寶準備好時,妳也應該確定至少可以有幾個星期穩定又規律的生活,可以訓練寶寶如廁,這樣將可提高效果。 1.選對穩定時機.增進學習效果 盡量避免在家庭生活會出現大變動時訓練寶寶如廁。由於如廁訓練期間,寶寶必須學習並且習慣新的生活模式,所以當他可以不必一再調整自己,以適應不同的環境、不規律的時間、不一樣的人時,他的學習效果會比較好。 tips:對於平常忙於工作的父母親而言,可以把握度長假的時光,訓練寶寶如廁,因為此時大家都處於輕鬆的心情,寶寶如廁成功的機率也將會增加。 2.訓練坐小馬桶 小馬桶寶寶坐起來是否舒服,可以觀察寶寶坐下去之後雙腳是否能踩到地板。小馬桶坐得是否舒適,對於寶寶如廁的成功率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tips:水蓮山莊成長托兒所所長鄭世儀認為,因為有便意,帶著寶寶坐在馬桶上,可以幫助寶寶將大小便與馬桶輕易地做連結,讓寶寶知道,有便意時就可以蹲坐在馬桶上。 開始訓練的第2階段 如廁訓練是一項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計畫,特別著重於親子之間的互動與合作。如廁訓練並不求「快」,目的是要訓練寶寶獨立,並且從中獲得成就感與自信心。 1.固定時間坐馬桶 盡量選擇輕鬆的時段(如:用餐後、上午10點多、午睡起來或是洗澡前……),無論選擇哪一個時段,都應要讓寶寶感覺到坐在小馬桶上是很自在、愉快的。 tips:若寶寶對於每天蹲坐小馬桶沒有多大的興趣時,照顧者或父母親可以先暫定1、2個星期,每一次坐小馬桶的時間也不要太長,而且最好也避開寶寶正專心於一項遊戲的時候。 2.把握如廁的絕佳時機 抓住寶寶想要大小便的時機,對於訓練寶寶如廁可是一大助力。例如:當寶寶早晨起床或是午睡起來時,尿片是乾的,這就是帶寶寶去坐小馬桶的絕佳時機。 tips:在如廁訓練中,父母親的鼓勵與讚美相當重要,可以讓寶寶有自信心與成就感。 3.不包尿片訓練法 為了讓寶寶可以迅速坐在小馬桶大小便,不包尿片是一個不錯的方式,不過,要讓寶寶穿著方便穿脫的衣褲。一旦不包尿片,就必須每隔一段時間(約2個鐘頭)提醒寶寶去坐小馬桶,提醒寶寶如廁的目的,是要幫助寶寶建立成就感。 tips:如果妳必須常常催促寶寶蹲坐小馬桶,或是寶寶拒絕聽從一切的提醒,這個時候,不妨就先暫停如廁訓練,就先順應寶寶的發展,待寶寶有意願時再開始。 4.適度的讚美 讚美對於寶寶學習如廁是相當重要的,因為適度的讚美可以讓寶寶覺得,他會坐馬桶是一件很棒、很能幹的事。鄭世儀所長指出,充分的讚美,對培養寶寶的自信心與成就感是有相當大的助益。 tips:以長遠的眼光來看,以緩慢穩定的步伐一步步地幫助寶寶學會自己上廁所,是一件比較省事又省時間,又可以培養寶寶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如廁小幫手 上班族父母如何訓練寶寶如廁 1.保持生活的規律:寶寶若是知道每天的生活節奏都是一樣的,並且都在他的預期之內的話,對於寶寶如廁的訓練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2.訓練寶寶一早先如廁:當如廁訓練正式展開後,第一次練習坐馬桶最理想的時間,就是早晨起床解開尿片之後。當寶寶了解早晨起床後要先上完廁所,才能開始一整天的活動時,如廁訓練的成功率也會因此提高。 3.把握晚上重聚的時間:接回寶寶後,可以先陪伴寶寶15分鐘,安撫好寶寶的情緒,再找出適當的時間讓寶寶蹲坐馬桶。 4.週末也是訓練如廁的好時機:週末假期是大家身心較為輕鬆的時光,假如寶寶發現,週末在家蹲坐馬桶能贏得父母更多正面且沒有壓力的關注,就能更早幫助寶寶達到如廁成功的目標。 專家開講 訓練如廁.父母應知道的4件事 鄭世儀所長根據多年的實務經驗以及理論基礎,認為當父母親與照顧者在訓練寶寶如廁時,應有以下5點,是需要知道的。 1.「大便」對寶寶的意義:在訓練寶寶如廁時,應幫助寶寶將馬桶與大便之間做個連結,也就是當寶寶有大小便的需要時,就可以帶著寶寶坐上馬桶,讓寶寶瞭解,馬桶與大便之間的關聯性。 2.家長應陪伴孩子成長:鄭世儀所長強調,在寶寶如廁訓練的過程中,家長應要懂得陪伴孩子走過這段訓練的過程,並且與寶寶一同解決可能遇到的問題,例如:當寶寶已經學會如廁,但是偶爾還是會尿濕褲子或尿床,家長就應帶著寶寶一起收拾,並且去深入瞭解原因(如:正專注於一個有趣的遊戲、寶寶2歲前的括約肌還沒發展成熟的生理因素……)。 3.馬桶的選擇:鄭世儀所長指出,根據經驗,大多數父母親使用寶寶便盆的時間較短,當寶寶長大,隨著自主力的增強,很快就會不想使用小馬桶,因此,可以利用坊間販售的小型馬桶蓋或是在馬桶前擺放凳子,不但具實用性也省了一筆花費。 4.大寶寶的退化問題:當家有新生兒來臨時,較年長的寶寶會以尿濕褲子或是發脾氣的方式來引起父母親的注意。這個時候,父母親應讓寶寶了解父母親仍然很愛他、重視他,以解決寶寶的退化問題。

你的寶寶吃的是大人的食物嗎?

2008年06月06日
公開
51

你的寶寶吃的是大人的食物嗎? 採訪�陳姵樺 諮詢�台中澄清醫院營養師 賴淑娥 你是不是等不及寶寶長大,就急著讓孩子吃大人的食物?其實從寶寶滿六個月開始,添加的副食品必須考量營養、安全、口味清淡等原則,可不是隨便用大人的食物磨碎給寶寶吃,如此不但會造成健康問題,也會養成寶寶習慣吃重口味食物。 父母們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呢?因個人偏愛某樣飲料或是喜愛油炸、重口味的食物,當家中的寶寶逐漸長大可吃副食品的時候,就依照自己的飲食習慣給寶寶同樣的食物。事實上,尚未接觸副食品前的寶寶,其味覺就像一張白紙,父母給他的食物,不但是未來味覺的養成基礎,也會影響寶寶對食物的喜好,更關係到寶寶的營養是否均衡,若是給的食物不對,有可能造成寶寶過敏,未來也可能提早出現某些疾病的病徵,因此家長們在給寶寶添加副食品時,要多費些心思,需依照月齡選擇適當的副食品,讓寶寶吃的健康又有活力。 如何依照月齡選擇副食品的食材? 為寶寶添加副食品的目的,ㄧ方面是增加寶寶逐漸成長需要的營養素,另一方面則是要培養寶寶學習當個成人的飲食習慣,所以根據這個目的,台中澄清醫院營養師賴淑娥表示,寶寶副食品的添加大致可分為三大階段,三階段循序漸進,各階段各有不同的功能: 第一階段:水狀、單一性的食物 月齡:約6∼8個月 大約在寶寶六個月大就可以開始接觸副食品了,這個階段約維持兩個多月,第一個月以果汁、蔬菜汁、米粉、麥精為主。賴淑娥表示,這個時期的副食品餵食原則為單一、新鮮、量少,比如ㄧ天給兩次副食品,每次的量約一湯匙即可,每次一種水果或是一種蔬菜(例如,今天早上給蘋果汁,晚上給菠菜汁)。賴淑娥表示,不要將食物混合餵食的目的,是希望可找出寶寶對哪些食物可能會過敏,因為若是餵食某種食物後,寶寶發生脹氣、拉肚子或是皮膚起紅疹,就表示該種食物可能造成寶寶過敏,未來可避免餵食。 第二階段:糊狀、混合性的食物 月齡:約9∼11個月 當寶寶在第一階段已經嘗試過多種食物後,就可進入第二階段了,這個階段也約持續兩個多月的時間。此階段以水果泥、蔬菜泥等糊狀的食物為主,因為在第一階段寶寶已經嘗試過很多食物,家長大概也能掌握哪些食物寶寶會過敏、哪些不會,因此可提供寶寶混合性食物的副食品,像是多種蔬菜混合的綜合蔬菜泥或是綜合果汁皆可;而在第一階段已提供的粥,在第二階段則可在烹煮時,加入碎肉、豆腐或是一點點蛋黃,增加寶寶的營養素,並將粥的餵食次數增加為一天二至三次。 第三階段:固體狀、清淡均衡的食物 月齡:約12個月以上 寶寶約滿週歲就可進入第三階段的固體食物了。因為此階段寶寶已經長牙,可以接受跟大人一樣的固體食物,像是吐司、饅頭等寶寶都可自行咀嚼、咬碎、吞嚥,而上述的粥,也可當主要正餐,牛奶在這個階段已經變成輔助的點心。賴淑娥表示,寶寶滿週歲後,就可吃與大人一樣的食物,可吃的食物種類更為豐富,但ㄧ方面要注意有些食物容易讓寶寶噎到,不要讓寶寶獨自食用,另一方面要開始注意食物的均衡性以及調味的問題,因為能與大人吃同樣的食物,並不等於能與大人吃同樣的口味,寶寶的器官正在發育的階段,過重的口味或是過度烹調的食物,都會造成寶寶器官上的負擔,所以此階段的食物以原味、不添加其他調味料的清淡口味為主,烹調方式以蒸煮的食物為佳。 ㄧ歲之前的禁忌食物 寶寶副食品的添加有一定的時程與順序,但也有一些禁忌食物,年齡不到不可以添加,賴淑娥表示,像是蝦子、螃蟹等帶殼海鮮,已經有很多研究報告指出,容易引起一歲以前的寶寶過敏,所以在一歲前海鮮食品盡量減少,但可添加少量的魚類;而蜂蜜、蜂膠等食物因為沒有經過殺菌的製作過程,因此可能在其中帶有細菌,會引起寶寶尚未發育完成的腸胃道方面的問題,所以建議一歲半之後再接觸這類食品;而鮮奶、鮮羊奶與蜂蜜有同樣的問題,建議一歲之內不要食用。 寶寶吃大人食物可能造成的問題 若是父母平常的飲食習慣就相當均衡,並以清淡調味為主,那一歲之後的寶寶,大體上可以和父母吃同樣的食物,但若父母本身的飲食習慣偏向重口味,或是喜愛吃速食與油炸等食品,那寶寶跟著父母吃一樣的東西,可會吃出問題。台中澄清醫院營養師賴淑娥表示,重口味的食物會增加寶寶腎臟的負擔,而且會影響寶寶的口味養成,這麼小就吃重口味,以後口味會愈來愈重,腎臟的負擔也就愈來愈沉重;另外,油炸的食物,像是薯條、炸雞,不但油脂含量高,容易引起寶寶肥胖的問題,而且這種經過過度烹調的食物,營養素流失高,常吃也會影響寶寶的營養均衡;此外,過硬、過鹹的食物像是硬豆乾,也不要提供給寶寶,不但會讓寶寶消化不良,也會造成寶寶腎臟的負擔。    

一氧化碳中毒

2008年06月06日
公開
43

一氧化碳中毒 我們一般都會認為「一氧化碳中毒」是他家的事,自己一定不會遇到,就是這樣的心理作用,台灣每年都會一再上演一氧化碳中毒的悲劇;有些人總以為自己碰到一氧化碳情境時可以馬上判斷、應變及躱過中毒的危險,但事實告訴我們,那是錯誤的認知,很多人都是在覺得身體不適時便已失去能力應變,無法讓自己出離險境而蒙主寵召。所以,以下這則資訊請您務必認真閱讀一遍,這是國民應有的常識,不管家中有無安裝瓦斯熱水器者,都應該具備的觀念。否則你就是不及格的現代人。 【一氧化碳中毒】 清晨四點,我先生起床上洗手間,不久一聲巨響驚醒了我,我看到我先生倒在房門口。我跳起來奔向他,問他怎麼了?他很困難的告訴我頭暈、眼睛看不見。我想是不是中風了?要不要叫救護車?一邊按壓他的合谷穴,一邊跟他說話,讓他保持清醒。過一會兒,他說好一些了,但仍無法起來。我想先去上洗手間,再來看他的情況。在洗手間裡,忽然心悸起來,很不對勁,正想著是不是剛剛太緊張了,想開門出去,卻瞬間失去意識,昏倒在地。 此時我先生聽到我在洗手間裡摔倒的聲音,爬過來想推門而入,我醒了過來,一想我們兩個都昏倒,一定是空氣有問題。此時兩個孩子也被我們吵醒了,趕快吩咐孩子打開門窗,讓空氣流通。我和我先生則爬到床上躺著,此時我們皆四肢無力,唯思緒似乎尚稱清醒。問問孩子是否覺得頭暈、不舒服?都說沒有。我不知道我們還會不會昏倒,就交代Vivian 如果我們又昏倒就要叫救護車。 Vivian 顯然也感到害怕,問了一些問題後,他們的爸爸說應該不需要叫救護車了,要他們睡一下。(此時,我們犯了大錯) 昏沉的睡了一下,上學時間到了。我醒來覺得自己已經好多了,就是還頭痛。不敢開車,夫妻兩個坐計程車送孩子上學再回來。我想我們應該是一氧化碳中毒吧!昨夜洗完澡後聞到很濃的瓦斯味。是不是該去看個醫生呢?他說:反正已經清醒了,就不用去了吧!還是覺得很疲憊,我們又昏睡一早上。 我先生因為不舒服取消了晚上的講座,於是有朋友打電話來問。有一個朋友說:一氧化碳中毒不是清醒就沒事喔,會有後遺症,還是去看看醫生吧!他仍然一笑置之。 第二天,送小孩上學後,又覺頭暈,早餐也吃不下,有噁心的感覺。此時他才說好吧,就去醫院看看。 我們兩個都以為去給醫生看看,很快就可以回家了。誰知道到慈濟急診部掛號後,馬上就要打點滴、抽血。護士說要知道血液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必須抽動脈血,很痛的。第一次,失敗了,沒抽到。第二次,血凝固了,驗不出來。天啊!抽動脈血真的很痛,可不可以不要再失敗了?而且我們兩個人的命運都一樣,到抽第三次才成功。 一般人血中含一氧化碳的數值應小於5,我是13,我先生則是23,超過30就會昏迷。醫生說我們不該延誤一整天才到醫院,錯過了黃金治療期,應該馬上到醫院施以純氧治療。不過我們又算是幸運的,在睡眠中還會醒來,許多人就在睡夢中永眠了。 於是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就在吸純氧以代謝血中的一氧化碳。過了幾小時後再抽一次血再化驗(由於左手沒地方可抽了,就從右手腕抽,簡直像釘子釘在手上一樣,又深又痛),我的數值沒下降,得繼續吸純氧。我先生呢,被醫生判定必須住院觀察,再安排心電圖及腦斷層掃描檢查。 第五次抽血,在右手肘又抽一次(第三次在這裡抽的)。來的時候絕沒想到會這麼折騰,想到兩個孩子請朋友照顧那麼久,心裡過意不去,急著想出院,卻耗到晚上10點多才離開。 每個人都會問:「你們沒開窗戶嗎?」我們的熱水器裝在有玻璃窗的陽台,那就視同室內,所以在那兒開了一扇窗讓空氣可以流通,屋子裡因為天冷,其他窗戶是關著的。 第三天,找了瓦斯器具裝修檢定合格技術師來看是否瓦斯外洩。那位技師檢查後告訴我並沒有瓦斯外洩的問題(每年櫻x牌都會派人來安全檢查也都沒問題,所以根本沒想過我們會一氧化碳中毒)),問題出在我們住太高(14樓),高樓風大,排出去的廢氣被外面的強風倒吹回來。雖然有開窗,但是只開一扇窗空氣無法對流,於是一氧化碳就在室內停滯無法排出。他建議安裝數位式強制排氣熱水器,這種數位式強制排氣熱水器,使用時啟動馬達,風扇會將廢氣強制排出。我們馬上換上這種熱水器。 針對我們犯的錯誤,請大家千萬要注意以下問題: ◎即使不使用瓦斯、熱水器,家裡也不可以緊閉門窗,至少要開兩扇窗,讓空氣對流。 ◎身體忽然不適時,趕快到醫院就醫,並且要到大一點的醫院,他們有較完善的設備。 *************************************************** 以下是從網路上擷取的資料供大家參考: 一氧化碳是個隱形殺手,由於一氧化碳對血色素的親合力為氧氣的200倍以上,因此會搶先與血色素結合而形成一氧化碳血色素,體內組織由於無氧可用便造成缺氧反應。中毒的症狀可能包括頭痛、頭昏、噁心、嘔吐、心悸、眼花、四肢無力、嗜睡、心肌梗塞、心律不整、昏迷、抽搐及死亡等不同表現。另外有部分病人在恢復意識後,經過一段時間(一週至一月),卻又發生遲發性腦病變,而有智能減退、大小便失禁、步態不穩、行為退化等症狀出現。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狀繁多且千變萬化,容易被忽略,有些病人可能因不明原因的頭痛,而作了許多檢查仍查不出病因,後來才發現為一氧化碳中毒;另外我們亦曾接到不少一氧化碳中毒的個案,在初期被誤以為中風、心肌缺氧或梗塞,而失去治療的黃金時機。 一氧化碳中毒的診斷主要依賴醫師對疾病的認識,詳細的病史及配合一氧化碳血色素升高的證據。一氧化碳血色素的檢測並不難,但只有部分醫院可以執行,因此當懷疑有中毒病人時,宜保留病人血液送到能檢測的醫療單位以提高診斷率。治療方式應先使病人脫離中毒環境,給予100%氧氣及支持性療法,昏迷病人更應給予高壓氧治療;但由於高壓氧設備只有某些醫院具有,因此必要時應儘快將病人轉診至後送醫院治療。 PS. 最近新聞也報導好幾次陽台因為晾曬大量衣物阻擋了通風,雖然有開窗戶空氣依然無法流通,因而導致一氧化碳中毒,大家要多注意,洗澡前先檢查一下確保安全。

幼兒補鈣觀念,你正確嗎?

2008年06月03日
公開
65

幼兒補鈣觀念,你正確嗎? 新店耕莘醫院營養師 康甄真 可愛的貝貝已經一歲大了,媽咪聽說嬰幼兒缺乏鈣質容易生長遲緩,對牙齒發育也不好,所以想替貝貝補充含鈣副食品,到底鈣質該從哪些食物中攝取?怎樣才能完整吸收鈣質,讓寶寶頭好壯壯呢? 鈣質是構成人體骨頭最重要的成份,也是骨骼的生長和礦化所需,人體中有百分之九十九的鈣質是儲存在骨頭及牙齒,所以鈣質攝取足夠,除了能維持骨骼強健和牙齒健康之外,還具有調節酸鹼平衡、維持神經傳導、規律性的心臟跳動、肌肉收縮、正常細胞的通透性及血液凝固等功能。 缺鈣導致遲緩和疾病 嬰幼兒缺乏鈣質會導致生長遲緩、骨骼發育不全或骨骼變形,以及牙齒容易損壞。當飲食中鈣不足時,人體的骨鈣會溶解以維持血鈣的正常濃度,因此長期缺鈣易使血鈣平衡系統受損,容易與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神經退化性疾病、骨質增生(骨刺)及退化性關節炎等慢性病有關連。所以父母親應該要知道,鈣質缺乏引起的病症是從小慢慢累積而來的,因此必須自小即給予足夠的鈣質攝取。 吃進百分鈣等於吸收百分鈣? 鈣的吸收率隨著攝取食物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大約是攝取量的30至60%。含有乳糖的鈣質(例如:牛奶、起司……)或者是搭配維生素C高的蔬果(例如:芭樂、蕃茄、青椒……)皆會增加,鈣的吸收率,但如果攝取含草酸(綠葉蔬菜、巧克力……)、植酸(例如:小麥、五穀雜糧類等)以及纖維高的食物,則會抑制干擾鈣的吸收,故高纖維的食物不要同時與高鈣的食物一起食用。另外含鐵高的食物也不要與高鈣的食物一起食用,因為高鐵高鈣會互相抑制吸收,所以我們可以選擇在這一餐偏重高鈣食物的攝取,而下一餐偏重高鐵食物的攝取。 乳製品鈣質好吸收 我們都知道牛奶除了含豐富蛋白質及鈣質之外,還有維生素B2,是非常優質的營養素來源,但兒童隨年紀增加似乎愈來愈喜歡甜味,此時他們若有機會接觸大量的果汁或甜飲料時,小朋友可能會不喝牛奶而喜歡喝這些飲料。如果小朋友排斥牛奶是因為乳糖不耐症引起,應避免一次喝大量的牛奶,尤其不可喝冰冷的,並且同時與其他食物一起食用,使乳糖能少量的一次次進入腸道內;或者可以採少量多次漸進的方式喝牛奶,來激發腸道中的乳糖?活性,使喝牛奶不再是一件辛苦的負擔。 動物性食物鈣質來源 動物的骨骼內也含有鈣質的成份,所以若能將大骨熬湯(加醋能幫助鈣質釋出)、吃帶骨的魚(例如:魚罐頭、魚鬆、小魚乾等)、蝦皮、溪蝦等,但要小心大骨湯的油脂,應適度過濾油脂,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另外吻仔魚也是很好的鈣質來源,但是吻仔魚並非是單一魚種的魚,而是數百或數千種魚種的魚苗,所以為了不將這些魚種的幼苗趕盡殺絕,而導致魚種的消失,建議應避免藉由吃仔魚來攝取鈣質。 素食者鈣質獲得不易 許多吃素的家庭,也會鼓勵他們的小孩選擇無肉的飲食習慣,尤其是不喝牛奶及不吃蛋的全素者,攝取鈣質的機會則會比吃均衡飲食的小孩還少很多,雖然可以從黃豆及黃豆製品(例如:豆腐、豆干、豆皮等)、黑芝麻、深色蔬菜(例如:芥藍菜)、藻類等攝取鈣質,但是有些吸收率則多少會受草酸、植酸及纖維的影響,所以往往吸收率可能不如動物性食物的鈣質來得好,但其優點是脂肪或膽固醇都比動物性食物的鈣質來得低。 吸「鈣」好幫手─維生素D 鈣質的吸收一定要在足夠的維生素D之下才會有更佳的效果。除了搭配攝取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例如:蛋黃、肝臟、小魚乾、魚肝油、乳製品)之外,也可以走出戶外、曬曬太陽,讓活化的維生素D來幫助鈣質的吸收。 避免鈣質流失比補鈣更重要 膳食中的蛋白質攝取過高,鈣質容易從尿液中流失。另外攝取過多的磷會使血磷升高,因而抑制活化的維生素D之合成,而且攝取過量的磷對骨質密度的影響,要比攝取不足來得大。例如:可樂與即溶飲料都是富含磷酸高的食品,是骨質流失的高手。 想要在日常生活中輕鬆儲存骨本、提高骨質密度,均衡的營養以及多攝取含鈣豐富的食物非常重要,市售鈣片的補充除非是按醫囑服用,否則不建議隨便服用鈣片,從天然食物攝取鈣質永遠是最健康、最好的。

黑芝麻含鈣量達牛奶的十八倍

2008年06月03日
公開
51

同重量的黑芝麻,含鈣量達牛奶的十八倍 現年六十七歲的鍾太太不慎滑了一跤,傷到腰椎,起先以為是扭傷,到國術館去推拿敷草藥,看了三個月沒效,之後到長庚醫院照X光,醫師告訴她,腰椎受到壓迫性骨折了,摔跤固然是直接因素,間接兇手則是骨質疏鬆嚴重,根本禁不起任何碰撞。 正值荳蔻年華的小雲,終年都穿著鬆鬆垮垮的長褲和平底鞋,對時下少女「粉炫」的打扮──緊身褲或短裙、高蹻式厚底鞋,根本無福消受,因為她的膝蓋無力,不論寒暑都得套著厚厚的護膝,醫師說她的骨骼很「LKK」,大約等於六十歲的人。 根據美國醫學單位統計,美國六十五歲以上的婦女,每四人中有一人已喪失百分之五十的骨骼密度。台灣雖然迄今未有精確統計資料,但骨頭退化的年齡層已明顯愈來愈降低,二十歲∼三十歲常見腰酸背痛;四十歲∼五十歲就出現五十肩、下背痛;六十歲以上則彎腰駝背,舉步維艱。 不錯,骨質疏鬆症已成為現代人揮之不去的夢魘,尤其是更年期後的婦女,骨骼中礦物質的流失速度更為驚人,若不能及時防治,隨之而來的就是長期背痛、動輒骨折、個子愈來愈矮、背愈來愈駝,這時脆弱的脊椎已無法支撐身體的重量,內部器官因受擠壓而失去正常運作功能,以致百病叢生。 骨質疏鬆的主要原因是鈣質流失,而喝汽水、可樂〈含「磷」很高〉、吃垃圾食物、過量的鹽也是致病因素。醫師通常會告訴病人,預防骨質疏鬆,須從補充鈣質、適度運動、多曬太陽、控制飲食著手。對於鈣質的補充,很多報章雜誌都大力鼓吹──每天喝三大杯牛奶,更誇張的,有些還建議小孩把牛奶當開水喝。 牛奶的含鈣量有多少?從附表來看,一百公克的牛奶含鈣一百一十毫克,而同重量的黑芝麻,含鈣量達牛奶的十八倍,海帶芽是十二倍,苜蓿芽三倍,黑豆、芥蘭、莧菜、紫菜、豆皮等,鈣含量也比牛奶多得多。 牛奶不是「鈣」高尚的食品,更諷刺的是,乳品消耗量愈高的國家,骨質疏鬆症的罹患率愈高。美國出版的「新世紀飲食」一書中,作者約翰羅彬斯廣泛蒐集資料,發現美國、芬蘭、瑞典及英國人骨質疏鬆最普遍,而落後貧窮的非洲班圖人婦女,每天只攝取三百五十毫克的鈣,她們平均生九個孩子,每個小孩餵母奶二年,卻從來沒有缺鈣的現象,骨骼密度遠高過富裕的已開發國家人民。這是什麼原因? 現在的醫學界已漸漸證明,過多的蛋白質會把鈣帶出體外,也就是說,攝取的蛋白質愈多,流失的鈣也愈多。牛奶、酸乳酪、奶酪等製品,蛋白質含量很高,所以,當您猛吃這類食品,一心想補充鈣質時,殊不知一場驅逐戰正在體內悄悄展開,這些食物所含的高量蛋白質正毫不留情地把鈣驅逐出境。 新世紀飲食一書也舉一個極特殊的實例──愛斯基摩人的飲食中,蛋白質含量居全世界冠軍,一天約二百五十公克到四百公克,取自魚、海象及鯨魚等,可是很不幸地,他們患骨質疏鬆症的比率也排名世界第一。 一九八四年八月的美國「醫學論壇」刊登一篇美國人骨骼密度研究報告,指出素食者的骨骼比一般人強壯很多。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也做過類似研究,發現美國六十五歲以上的人:男性素食者平均骨質損失百分之三。肉食者損失百分之七。女性素食者平均骨質損失百分之十八,肉食者損失百分之三十五。 為什麼這樣?因為肉食者平均攝取的蛋白質比素食者高很多。   由這些實證,可見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第一要務,不是多吃高鈣食物,而是少吃高蛋白質食物。 因此,當您下次要喝牛奶補鈣時,可得要仔細想一想,此舉是否真的「鈣」得住? 常見食物中鈣的含量 蔬菜類 毫克/ 100克 堅果類 毫克/ 100克 豆類製品 毫克/ 100克 海菜類 毫克/ 100克 其他 毫克/ 100克 九層塔 320 黑芝麻 2000 黃豆干 40 洋菜 567 牛奶 110 金針 340 白芝麻 440 豆腐 91 黑海帶 1170 小魚乾 1700 木耳 270 葵瓜子 120 黑豆 260 紅藻 567 蝦米 1438 乾蓮子 114 杏仁 234 五香豆干 143 羊西菜 1400 吻仔魚 349 蕪菁 184 花生 72 豆豉 543 苔類 885 蛤 156 菠菜 93 榛果—夏威夷果 209 豆皮 280 昆布 1100 牡蠣 58 番薯菜 153 胡桃 186 黃豆 216 海帶芽 1300 雞蛋 60 芥蘭菜 230 斑豆(乾) 135 海菜 311 米糠 200 莧菜 300 埃及豆(乾) 150 髮菜 699 麥糠 123 花椰菜 103 大豆粉 199 紫菜 850 燕麥片 142 包心菜 106 原味優酪乳 120 苜蓿芽 333 枸杞 134 甜菜 50 無花果 196 紅糖 85 味噌 150 http://food.doh.gov.tw/children/b-02-4.htm

餵食配方奶的嬰兒,智能發展較餵母乳者差!

2008年05月29日
公開
43

餵食配方奶的嬰兒,智能發展較餵母乳者差! 就如同人一生下來就需要呼吸新鮮的空氣一樣的天經地義,人類是哺乳動物,寶寶本來就應該吃媽媽的母乳,然而人類是唯一大量製造母乳替代物並且無限制使用的哺乳動物,這樣的產物對於嬰兒及母親到底有什麼影響呢? 不完整的營養素 嬰幼兒奶粉號稱添加了各種重要的營養素,如DHA等,嬰兒奶粉所以會加上這些營養素,是因為我們不斷發現到母乳中的各種營養素對嬰兒成長發展的必要性而趕緊添加,然而配方奶中究竟應該要添加多少的量?添加後的吸收利用率又是如何,對嬰兒短期及長期的影響是什麼?仍有很多的未知數。 研究發現,吃配方奶的嬰兒的智能發展較餵母乳者差,這樣的差別一直到成人期仍存在,營養素的不完整或許是因素之一,研究也發現吃配方奶的嬰兒青春期時的血壓較高,成人期的血中膽固醇量較高,肥胖的機會較大,這都讓我們不得不正視嬰兒期的營養選擇。 缺乏保護因子 當媽媽接觸到環境周圍的病菌時,體內會產生抗體對抗病菌以保護自己,這些抗體也會進入母乳中保護她的寶寶,研究發現這種抗體中有一種特別的分泌成分保護,進入寶寶的胃中不會被分解破壞掉。 配方奶中並沒有這些活細胞或是抗體,雖然市面上有一些免疫球蛋白添加物的販售,但是當這些外來的蛋白質進入胃部被分解消化後,究竟還有多少功能,則是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的。 美國的研究發現,吃配方奶的寶寶得到嗜血桿菌感染的機會比吃母乳的寶寶高出4到16倍,因為任何細菌感染住院的機會高出十倍,下呼吸道感染的機會多出一倍,中耳炎的機會高出三到四倍。 誘發過敏,引發體內發炎反應 配方奶是以牛奶蛋白為基準,較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研究發現有過敏家族史的孩童,餵食配方奶後產生過敏的機會比較高,由於過早接觸到外來蛋白質,也可能引發體內產生不當的免疫反應,日後慢性疾病,如兒童期糖尿病,的機會較大。 含有重金屬 配方奶中的鋁及矽的含量為母乳的數十倍到數百倍,對寶寶長期的影響仍不清楚。 細菌污染的機會較大 在歐美地區這兩年仍有新生兒因為配方奶中的細菌污染造成嚴重感染,甚至死亡,每一年,世界各地都有配方奶遭受到污染而被迫回收的案例。 配方奶中可能含有基因改造食物的成分,是否會造成新的過敏原,增加對抗生素的抗藥性等也仍是未知數。 經濟上的花費較大,尤其是有添加特別營養素的配方奶。 寶寶和照顧者有肌膚接觸的機會可能會減少,這或許也是智力發展差異的原因之一。 沒有哺餵母乳影響媽媽的健康 •產後子宮恢復較慢 •產後出血的機會較大 •身材恢復較慢 •得到停經前乳房癌的機會會增加 •卵巢癌的機會增加 •骨質疏鬆機會較大 雖然大多數吃配方奶的嬰兒在一個富裕、安全、衛生及充滿愛心的社會環境中可以無大礙的成長,然而一些慢性長期的結果可能是我們短期內無法看到的,而地震、颱風、缺水、斷電的各種無法預料到的危急狀況下,更再再顯示出母乳的必要及隨手可得性。 因此當我們選擇一種母乳替代物之前,我們應該先想辦法讓寶寶和媽媽可以在一個受到支持及保護的環境下,如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一樣,從出生後馬上開始完全哺育母乳到六個月,並且在添加副食品之後,持續哺乳到兩歲以上。

冬病夏治?三伏天穴位敷貼可預防氣喘

2008年05月29日
公開
40

冬病夏治?三伏天穴位敷貼可預防氣喘 許多疾病的發生都有其天候因素,春季的水痘、鼻過敏、夏季的腸病毒、夏季熱,秋冬的感冒咳嗽、氣喘等,體質因素加上環境氣候變化,疾病發生與流行趨勢週而復始的產生,預防醫學的領域就是從流行病學及統計以宣導疾病預防,提醒民眾重視疾病預防的觀念及養成衛生習慣。 中醫從治病理念強調上醫治未病,從疫癘之學談防治之道,更從節氣上談治病之法,因此『冬病夏治』的觀念就此衍生,中醫『冬病夏治』是指在夏日做好疾病預防措施,以減少好發於秋冬疾病困擾,典型範例就是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等。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許毓芬說,雖然氣喘是一多種因素造成之疾病,但是臨床上發現該病之誘發與喜好冰冷飲品、寒涼食物及季節溫度變化皆有密不可分關係,因此,中醫總要奉勸罹患有氣喘及其他呼吸道疾病患者,盡量避免受寒、注重環境清潔及良好飲食習慣養成。 『冬病夏治』觀念中還結合中醫「運氣醫學」與「敷灸療法」的預防性治療,於節氣上所稱『伏夏』期間(小暑至立秋時間內),進行穴位敷貼治療,應用氣候炎熱時,皮膚腠理開泄,有助於藥物經皮吸收,選用一些辛溫香竄、逐痰利氣的藥物,貼敷於背部相關腧穴,以達到溫陽利氣,驅除肺中內伏寒痰目的。 本院從三伏天穴位敷貼治療以進行多年,發現對於氣喘病患之秋冬發作有顯著改善效果,每年從問卷及門診追蹤資料顯示,輕度氣喘於敷貼治療後也鮮少發病,約一成於嚴重感冒時會有發作,另外中重度氣喘、或罹患氣喘病史較久者,其除敷貼外,平日配合中西藥物或耳針治療,症狀都能獲得良好的控制,三年追蹤下,也發現敷貼也能改善部分過敏性鼻炎者(未併有鼻竇炎者)。

恙蟲病流行季節來臨,做好防螨措施沒煩惱

2008年05月25日
公開
8

恙蟲病流行季節來臨,做好防螨措施沒煩惱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監測今(2008)年恙蟲病疫情,截至今年4月30日止,本年共計75例確定病例,其中以台北市(11例)、花蓮縣(8例)、宜蘭縣(7例)、高雄縣(7例)、屏東縣(7例)、南投縣(7例)最多,男性佔58例(77%),女性佔17例(23%),以發病年齡分析40-64歲(45%)最多。 恙蟲病是亞洲熱帶與亞熱帶地區特有的地方性疾病,經由帶有恙蟲立克次體之恙蟲叮咬而感染。恙蟲喜停留於雜草之尖端,伺機落入經過之人類或動物身上,因此行走雜草叢中遭恙蟲叮咬而罹患恙蟲病的機會較高。 (一)疾病概述(Identification) 由立克次體引起的疾病,通常在被具傳染性的恙蟎叮咬的部位形成特有的洞穿式皮膚潰瘍型焦痂(eschar)。這種急性的熱病在9至12天的潛伏期之後發生,伴隨有頭痛、出汗、結膜充血和淋巴腺發炎腫大等症狀。發燒1週後,在軀幹出現暗紅色的丘疹,並擴散至四肢,於數天後消失。通常也伴隨有咳嗽和用X光偵測有肺炎的現象。若不用抗生素治療,發燒約可持續14天。在未經治療的病例中,致死率為1∼60%,老人較高。,經治療死亡率小於百分之五。 (二)傳染源(Infectious agent) Orientia tsutsugamushi (Rickettsia tsutsugamushi)的不同血清型株別。 (三)傳染窩(Reservoir) 受感染的恙蟎幼蟲。感染立克次體的恙蟎,會經由卵性遺傳而代傳立克次體,並於其四個發育期中,即卵、幼蟲、若蟲、成蟲各階段均保有立克次體,成為永久性感染。 (四)傳染方式(Mode of transmission) 被具傳染性的恙蟎幼蟲叮咬,經由其唾液使宿主感染立克次體。 (五)可傳染期(Period of communicability) 不會直接由人傳染給人。 (六)防範措施: 1.暑期出遊旺季和恙蟲病的流行期高峰即將來臨,提醒民眾出遊或露營,請做好自我保護措施,穿著長袖衣褲、靴子、手套等;和塗抹驅蟲劑,避免蟲子叮咬。因此民眾如有出現疑似恙蟲病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特別是出入草叢等暴露史,以提供醫師臨床診斷之參考。 2.消滅恙螨:在特殊地區如營地周圍的地面、植物、礦坑建築物和地方性疾病的流行區使用有效的環境衛生用藥。 3.剷除雜草,尤其在住宅附近,道路兩旁以及田埂等人群接觸頻繁的草地。如情況容許,可用焚燒法減低恙螨密度。 4.於恙螨密度降至相當少的數量後,即進行滅鼠工作,以降低人類暴露於恙螨的感染機會。 新聞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吃水果也上火,小心糖尿病!

2008年05月15日
公開
36

糖尿病在現在社會已經是相當常見的疾病,根據書田診所家醫科門診發現,約有8%的人可能罹患糖尿病,輕微血糖異常的人更高達20%,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是糖尿病的高危險群,甚至有些已有症狀卻未警覺自己可能患病。 榮新診所副院長暨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何一成表示,門診診療一名40歲的女性,平時喜歡吃水果,每次在食用許多水果後,特別是傳統醫學中認為上火的水果,像是荔枝、芒果、龍眼等等,就會覺得口乾舌燥,眼睛不舒服,甚至口腔黏膜發炎疼痛,一直以為自己是所謂的燥熱體質,就不以為意,維持了超過半年都沒就醫,直到健康檢查時才發現,空腹血糖180mg/dl及192mg/dl,原來已經罹患糖尿病一段時間了。 何一成指出,一般來說,吃水果後,血糖就會上升,尤其對於糖尿病患者,在吃水果後血糖就會上升的特別快速,特別是吃了傳統醫學中說容易上火的水果,像是荔枝、龍眼、芒果等高升糖指數的水果更是如此。通常建議健康的民眾吃水果時,一次不要吃超過2個橘子的大小,但是糖尿病患者,只要吃超過一個橘子的量,就會出現口乾、尿多等典型糖尿病症狀,但往往被認為是上火罷了,而忽略了就醫治療。 什麼是升糖指數呢?何一成說明,升糖指數是以純葡萄糖為基準,在食用特定食物後與葡萄糖比較血糖上升的情形。食用過量的高升糖指數食物,可能會發生以下害處:1.容易很快又餓,再度找東西吃,易造成肥胖。2.容易耗竭身體分泌胰島素的能力,升高罹患糖尿病機率。3.使原本就有糖尿病的人血糖惡化。 究竟如何分辨食物的升糖指數呢?何一成指出,高升糖指數食物會有下面幾個特色:1.纖維少。2.甜度高。像是含糖飲料、甜點、白米、白麵包、香蕉、鳳梨、荔枝、木瓜、芒果、龍眼等都是屬於這類食物;低升糖指數食物則有下面的特色:1.高纖維。2.低甜度。像是番茄、櫻桃、蘋果、水梨等水果,及全麥、燕麥、糙米等。 最後,何一成提醒,有很多疾病的症狀表現不是很明顯,常常會讓人自以為只是體質的問題,因此沒有就醫檢查,長期下來沒有治療,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危害,不可不謹慎。

百億國家疫苗基金明年啟動 新增4公費疫苗

2008年05月15日
公開
37

(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2008年4月28日電) 國內公費疫苗制度將有重大變革!經建會今天通過國家疫苗基金計畫,5年內將投入新台幣91.75億元,將導入新型百日咳疫苗、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五合一或六合一疫苗及65 歲以上多醣體肺炎鏈球菌疫苗等4種公費疫苗,約有數百萬名符資格幼兒、老人可受惠。 近百億元國家疫苗基金將分年推動,明年公務預算將先編列8億元,2009年優先導入新生兒減量新型百日咳疫苗、5歲以下肺炎鏈球菌疫苗高危險族群 (身體已先患有某些病症易感染及弱勢者);2010年導入0歲至2歲五合一或六合一疫苗;2012年再導入「幼兒」常規接種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2013年導入65歲以上老人接種多醣體肺炎鏈球菌疫苗。 衛生署估計,新型百日咳疫苗每年可望有20萬名新生兒受惠;5歲以下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可望有1萬名幼兒受惠;五合一或六合一疫苗每年可望40萬名新生兒受惠;常規接種肺炎疫苗可望有40萬名幼兒受惠;65歲以上老人估計約有350萬人(但初估僅約一半的人願接種疫苗)。 另外,由於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捐助一部分65歲以上老人接種多醣體肺炎鏈球菌疫苗,但因劑量有限,衛生署規劃今年起全國75歲以上的老人先行免費接種。 經建會指出,家中幼兒及老人的健康是全家人最關心議題,今天委員會議通過衛生署規劃「設立國家疫苗基金及促進國民免疫力計畫」 (草案),這項計畫預定自2009年起實施,在5年內預計投入91.75億元。 由於國家財源有限,台灣近10餘年來只新納入包括三合一疫苗、流感疫苗及水痘疫苗為免費接種項目,且因國家財源有限,接種疫苗經費須與其他經費競爭,因此衛生署規劃成立疫苗基金制度,除公務預算占60%外,還包括民間捐助15%、菸品健康捐20%及其他5%。 衛生署表示,目前公費疫苗約有8種,未來將新增4種公費疫苗,包括「減量之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先推動5歲易感染的高危險群再推動幼兒常規接種)」、「五合一或六合一疫苗」及65歲以上老人接種「多醣體肺炎鏈球菌疫苗」。 衛生署表示,納入新疫苗對除提興幼兒及老人健康保護外,且疫苗不便宜,以5歲以下的肺炎鏈球菌高危險群疫苗為例,上診所診治加上注射一次約要花費高達1600元。 更重要的是疫苗是最有效的健康投資,據統計,幼兒接種5歲以下的肺炎鏈球菌高危險群疫苗,可減少幼兒住院率及死亡率,估計每年可減少15億元的醫療費用;而65歲以上老人接種多醣體肺炎鏈球菌疫苗,估計每年可減少10億元的醫療費用。 衛生署表示,國家疫苗基金採取的是多重財源制度,目前社會上很許多善心人士也很支持,例如王永慶也捐助疫苗。 早該實行的.要不然自費疫苗那麼貴.又要提倡生育.哪有人負擔起ㄇㄟ...希望可以有更多疫苗可以納入公費.這樣讓更多人受惠...

A型肝炎---禍首竟然是青蔥、香菜?

2008年05月13日
公開
14

A型肝炎---禍首竟然是............... 從來沒想過,但看起來,的確是有可能的喔.. 最近數起A型肝炎的食品中毒事件,禍首竟然是青蔥。青蔥最好別生吃,在顯微鏡下有好多噁心的虫虫沒錯.以前修microbiology 時,在顯微鏡下,看過蔥管內有好多噁心的虫虫..蛋蛋...。 還有:香菜也是(常見大量 fungus), 而且與香菜同保存的食物也會遭到染污 ,而且更噁''''。 所以奉勸愛生吃香菜、青蔥的姊妹們,先把牠燙死再吃! 飲食衛生青蔥最好別生吃。 中國人愛吃脆皮烤鴨, 往往將脆皮烤鴨肉包著生的青蔥段裹著甜麵醬吃;吃炒米粉、貢丸湯、肉羹湯、麵湯、餛飩湯、火鍋料理、燒烤料理及魚肉料理時,也免不了要來點兒青蔥花提味。中國人生吃青蔥的機會實在太多了,麵攤、火鍋店,各個餐廳? p房裡索性就擺一大碗青蔥花,讓消費者自行取用,但是,愛吃青蔥花的人在下箸前可得三思了, 因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日前呼籲消費者注意,最近數起 A型肝炎的食品中毒事件,禍首竟然是青蔥。 A型肝炎病毒是一種肝臟疾病,通常在感染A型肝炎病毒六週後會有症狀,輕微者是發燒、腹瀉、噁心、嘔吐、無食慾、腹痛、 疲倦、皮膚變黃。嚴重者則引發為肝臟疾病。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建議消費者應將青蔥放入鍋中加蓋完全煮熟,或在烹煮魚、肉類或其他料理放入青蔥時,也應將青蔥完全煮熟後再吃,以降低罹患 A型肝炎的風險 再提醒一次 A型肝炎---禍首竟然是:青蔥及香菜美國食物管理局(FDA -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網站上所公佈的警告。 關於青蔥,最好不要生吃。 這是FDA的網站,可供參考。 http://www.cfsan.fda.gov/~dms/hep-aqa.html 是真的嗎?謝謝 KingNet皮膚科醫師回答 怡人診所 汪威達醫師 生吃任何食物(包括植物如青蔥、香菜等) 只要該植物被污染又無法清洗乾淨或是未能熟食都有可能感染 國外曾經因為各種生菜如萵苣被污染而A型肝炎感染流行 台灣一般不吃生菜沙拉 但是青蔥、香菜確實是另一感染原 KingNet一般內科醫師回答 三軍總醫院 江俊宜醫師 A型肝炎的盛行與水質受到排泄物污染,造成糞口傳染有關。 所以,生吃食物都有可能造成A型肝炎感染。 根據感控雜誌2004;14:76-85 在台灣,一般體檢民眾從41-55、56-70至70歲以上,其A型肝 炎的罹患機率由80%增加至93%,最後攀升至100%。 所以,在台灣的健康成年人,不用太擔心A型肝炎的感染,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感染過。 至於,接受化療或是免疫不全的人,建議不要吃生食包括不用剝皮的水果,生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