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OYOMAM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別在孩子面前嘮叨不停

2009年06月02日
公開
50

來源: 《不打不罵教孩子60招》   教育專家認為,世界上是不可能有完人的,沒有十全十美的孩子,也沒有十全十美的父母。如果父母在批評孩子犯惜誤的同時,苛求完美,就會變成碎嘴婆子,嘮嘮叨叨,沒完沒了,讓孩子心煩意亂,父母說什麼孩子都聽不進去。   有一位母親怕孩子不用心學習,不僅在家從早到晚提醒學習的事,而且和孩子一起上街時也不忘隨時隨地地進行現場教育。看見掃大街的環衛工人,告訴孩子你將來不好好學習就連這樣的工作都找不著,掏廁所也要用機器,你也幹不了;看見乞討的,你不好好學習,將來也會這樣。害的孩子以後不願在與她一同上街,而且越來越自卑。本想主動學習,越說越不想學,家是讓他頭痛的地方。   由此可知:對於孩子的教育,嘮嘮叨叨只會令孩子討厭,老調重彈不會起到任何教育作用。   常有父母抱怨:「我家孩子老是不聽人說,真讓人操心。同樣的事要說幾遍才聽得進去。」究竟是孩子不聽話,「同樣的事要說幾遍」,還是「同樣的事要說幾遍」,孩子才不聽話?既然那些話隨時都能聽到父母講,今天沒注意,明天還可以再聽,當然也就心不在焉了。   還有的父母發牢騷說:「那孩子,不管你說多少遍,他根本理都不理,跟沒聽見似的。」父母的不覺得自己很多時候是說過了頭嗎?天天在孩子耳邊嘮叨同一個問題,他不煩才怪呢。任誰也受不了呀!   心理學研究證明:老調重彈,反反覆覆說同樣的話,會讓人產生一種習慣性的模糊聽覺,也就是明明在聽,卻根本不入心裡去。這是長期重複聽同樣的聲音而產生的一種心理上的不在乎。所以,做父母的,不要老是只怪孩子不聽話,也該靜下心來想想,自己是否真的太嘮叨了。   斯特娜夫人曾經說:「當一個人只有很有限的時間供自己支配時,他自然會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管我怎麼忙、怎麼累、怎麼不舒服,我總要抽出一些時間和我的兒子一塊兒玩,一塊兒讀書。」   如果父母不給孩子重複交代某些事情,那麼,怎樣才能有效的進入孩子的心靈呢?   1)和孩子一起參加有意義的活動   與其喋喋不休地向孩子強調一些大道理,不如選擇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讓孩子去參加,通過活動來尋找更合適的溝通話題,加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促進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   《沒有孩子是差生》的作者清澈小舟說:「很多時候我們喜歡頭疼治頭,腳疼治腳。孩子學習不好,就拚命地補課。其實,活動往往會使大腦動起來,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更容易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找到孩子的興奮點。」   在清澈小舟的班裡,有4個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孩子,姜和、亞東、田威和袁源。為了使孩子們能夠在活動中得到一些啟發,清澈小舟專門在週末帶他們去溜冰場。   到了溜冰場,孩子們一下子興奮起來,他們或是講自己的溜冰故事,或是表演自己的溜冰技術,或是練習如何溜冰,場面非常活躍,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   在回家的路上,清澈小舟問孩子們有什麼收穫。孩子們的話題一下子多了起來。   姜和說:「原來溜冰這麼鍛煉身體啊,我滿身是汗,感覺還很開心。」   亞東說:「我今天明白了什麼是王者風範。真的,在溜冰場上,看到你們不會而我滑得那麼好的時候,內心真的很驕傲,平添了一份自信,感覺自己原來也可以把事情做得那麼好。」   田威說:「今天是我第一次學溜冰,在溜冰的過程中,我真的是一點也不敢懈怠,可以說是全神貫注呀!如果做其他事情也能這樣認真,沒有做不好的。」   袁源作了總結性發言:「最大的收穫是在玩中學,大家快樂地學習溜冰,還領悟到了老師今天帶咱們玩的深意。」   「噢,我帶你們來有什麼深意呢?不就是玩玩嗎?」清澈小舟問道。   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說,老師的意思是讓我們通過學習溜冰,知道學習也可以像溜冰一樣,跌倒了,爬起來,站直了,不趴下,讓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品嚐到一點點進步的滋味;讓我們學習的時候,也能像學溜冰一樣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瞧,這就是活動的魅力,在活動中,孩子們自己體會到了該怎麼做,一點都不用他人再提醒。正如清澈小舟所說:「孩子們能體會到我的用意,我真是很欣慰。」   2)切實地提供孩子自由選擇的空間   父母應該該給孩子自由選擇的空間,不應該給孩子下達硬性指令,然後靠不停的嘮叨來督促孩子,那樣的效果往往並不好。例如:想讓孩子收拾自己的房間,對孩子說:「完飯前必須把你的諸窩收拾乾淨!」這樣的硬性指令,孩子多半是不會聽得,而父母見孩子不聽自己的話,就不斷的反覆催促,結果就可想而知。但是如果換一種說法——「孩子,如果晚飯前你有空,就把你的的房間收拾一下吧。」這樣的說法,則能給孩子以喘息的空間,不會惹孩子反感,反而多半會達到預期的效果。給孩子一些喘息的空間,給孩子一些選擇權,孩子的感覺就會好很多。   3)嘮叨無效時,不能隨意懲罰孩子   在對孩子嘮叨無效時,父母就要小心地運用懲罰。因為孩子處在被懲罰的階段,很自然地父母和孩子會變成敵對狀態。   對年紀較小的孩了,等時間快到了,他卻什麼都還沒做,再平靜地說出處罰的方式,但是要用正面的說法:「等你洗完澡才可以看電視。」這種說法比「除非你洗好澡,否則不准行電視』好得多。立即對年紀較小的孩子說出罰則要說「這是我希望你做的事,但是我想你不會做,所以這就是你不做的後果」這樣的話。   對年長的孩子應該解釋為何必須去做此事,「草坪早上必須澆水。否則會被太陽曬枯」或是「你必須在8點去洗澡,因為你需要時間選擇書籍。然後讀一會兒再睡覺」。孩子認為父母只想嘮叨他們,假如父母可以解釋,就能降低雙方之間的緊張度。

認識0~12歲孩子 該有的情緒

2009年05月26日
公開
54

作者:許芳菊 出處:親子天下 腦部科學家與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EQ並非天生不變的,而且父母對孩子EQ的影響力,遠大於父母對孩子IQ的影響力。藉由了解不同年齡層孩子的情緒特質,有助父母教出高EQ小孩… 關於大腦與情緒的關係,仍有許多謎題待解,但根據目前的許多研究都發現,教養方式會影響情緒的反應,促使腦部傳輸路徑的變化,進而影響到孩子的行為表現。也因此,EQ可以透過練習提升改善,比IQ更具可塑性。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教授指出,童年和青春期的情緒管理經驗,對大腦神經迴路的形成很重要,童年更是一生情緒特質形成最重要的時機,這時期養成的習慣會崁入神經網路的基本架構中,不太會因後來的經驗而改變。 腦部科學家與心理學家的研究,提供了父母教養的參考:EQ並非天生不變的,而且父母對孩子EQ的影響力,遠大於父母對孩子IQ的影響力。藉由了解不同年齡層孩子的情緒特質,有助父母EQ教養─ 出生∼6個月 情緒表現&調整策略 •所有原始情緒出現,正面情緒的表達受到鼓勵而變得更為常見。 •會藉著吸吮或轉離等方式調整負面情緒。 情緒理解能力 •能分辨快樂、生氣及哀傷的面部表情。 7~12個月 情緒表現&調整策略 •像生氣、害怕及哀傷的原始情緒變得更為明顯。 •情緒的自我調整進步了,嬰兒會晃動身子、咬東西或轉離不愉快的刺激。 情緒理解能力 •辨識他人原始情緒的能力進步了,社會推論出現。 ◆給父母的建議 出生到一歲,孩子的原始情緒出來時,非常需要回應。哭鬧時,應該去哄哄他,要讓他情緒穩定,很重要的是安全感的建立。孩子需要溫暖呵護、被愛的感覺,不是只有物質的滿足。小時候的依附經驗,會帶到成人的兩性關係,那是最原始、純真的經驗。孩子的需求,父母應敏銳而儘速地給予回應。 1~3歲 情緒表現&調整策略 衍生(自覺情緒)出現。情緒調整能力進步了,學步兒會將自己的注意力移開令他們沮喪的刺激,或試圖去控制它們。 情緒理解能力 •學步兒開始討論及表現情緒。 •開始表現出同理心。 ◆給父母的建議 •一歲半以後,孩子開始會用大哭大鬧,滿足需求,這時父母就要對孩子有足夠的敏感度,常把孩子抱在身邊問他:「什麼事讓你難過?」需要跟孩子互動,才能了解他的感覺。並逐漸去教導孩子生氣難過等情緒表達該如何處理。 •從兩歲開始就應該慢慢引導他,怎麼察覺自己的情緒,怎麼適度的表達。告訴他有哪些規則應該去遵守。接著,就要逐漸教導孩子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牛奶打翻了!不是去罵他,或幫他處理,可以問問他:「怎麼辦?」讓他學著解決問題。 3~6歲 情緒表現&調整策略 調整情緒的策略出現並更精緻化。會懂得隱藏某些情緒,對簡單表達規則的服從。 情緒理解能力 •了解引發情緒的外在原因與結果的能力進步。 •同理的反應更為常見。 6~12歲 情緒表現&調整策略 •服從表達規則的能力進步了。 •自我調整策略(包括在適當的情況下強化情緒)變得更多樣且更複雜。 情緒理解能力 •可以整合外在及內在的線索以了解他人的情緒。 •同理的反應更強。了解人對相同的事情可能有不同的情緒反應。 •了解別人可能會有複合的情緒(例如:既期待有怕受傷害)。 資料來源:《發展心理學》(學富文化出版 原著:David R. Shaffer 總校閱:蘇建文)、實踐大學鄧蔭萍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