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寶娃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漸進式培養幼兒口腔衛生習慣

2005年04月07日
公開
33

林口長庚醫院顱顏兒童牙科主治醫師 陳翊綾 所謂口腔衛生習慣並不單指刷牙,而是包括了所有的口腔清潔工作。習慣的養成是長期的,所以我們要依不同的階段,以漸進的方式讓小朋友習慣與接受。 嬰兒期 : 嬰兒出生後雖沒有牙齒,但口腔黏膜與舌背均有細菌與微生物的附著,所以此時父母應時以溼紗布、棉棒沾白開水清潔嬰兒口腔,避免口內細菌的伺機感染。六個月大左右第一顆乳門齒萌出後,此時父母仍可用溼紗布、小毛巾、棉棒、或指套型牙刷,在每日固定的時間沾白開水,以邊玩邊刷的刷牙遊戲,讓小朋友學習這是每天定時需進行的事。 同樣的睡前含奶嘴或含著奶瓶入睡的習慣則千萬不要養成,因為牙齒長期泡在口內發酵的牛奶中,細菌大量的繁殖產生很酸的環境,很容易造成濔漫性的奶瓶性齲齒。所以睡前喝牛奶應提前約30分鐘,刷牙後,再由父母哄他入睡。 幼兒期: 週歲後小朋友的乳臼齒將開始萌發,只靠紗布或指套型牙刷已不足夠。父母應替小朋友選購軟毛、小頭的幼兒牙刷。此時刷牙只需沾白開水刷,牙膏的使用暫時不需要,因為牙齒清潔的成效,在於刷牙的徹底與否而非牙膏的有無。同時父母可用膝對膝的姿勢固定小朋友,避免他亂動掙扎或追著他跑。 一歲半到二歲左右的小朋友很有模仿的能力,所以父母刷牙時,不妨也讓小朋友自己拿牙刷刷牙。但父母仍應於刷牙完畢後,告訴他要檢查再看一下,利用此時替他重新徹底的刷乾淨,並要用牙線清潔,去除牙縫間的牙菌斑。 學齡前: 在三足歲以前二十顆乳齒將全部萌發,此階段的小朋友有一定的溝通與理解能力,所以在此時要灌輸他牙齒保健的重要性。同時幼稚園期的小朋友會在意別人的稱讚與愛美,所以適時鼓勵與稱讚,有助於加強小朋友做口腔清潔的動機。刷牙已是他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但習慣的持續則需要他人的幫助。 學齡期: 此時開始進入混合齒列期,恆牙陸續的萌發,小孩可開始學習貝氏刷牙法刷牙。由於有較多的課業與娛樂讓他們分心,所以雖可將口腔清潔的工作交給小朋友,但父母必須以監督的立場,確實檢查清潔的成效,避免小朋友虛應了事,有刷沒有到。如能確實執行,那麼小朋友長大後,必會很感謝父母讓他養成了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 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固然可以大大降低齲齒的機率,但要擁有健康的牙齒,仍需配合飲食的控制與定期的牙科檢查。幼兒在六個月大長牙後,就應該定期每半年做一次牙科的檢查,使齲齒預防的效果發揮到最大。同時也可技巧的對於小朋友的努力給予正面的評價與肯定,使他們能更樂於配合執行,如此一來,您家的寶貝要擁有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與健康的牙齒並不太難。 (取材自父母親月刊)

陪把拔加班vs到國父紀念館玩

2005年04月05日
公開
23

爸比要加班 婆婆去中部採柳丁 媽咪不想一人在家帶凱寶 爸比就說 那就來我公司陪我一起加班吧 買了麥當勞到爸比公司當午餐 結果 小子不太吃他自己的粥 老是愛吃媽咪的條條--薯條 而且 吃像超豪邁 不管條條多長 他就用一次塞進嘴裡的方式來吃 真怕他給嗆到 結果到了爸比公司 因為還有粉多同事也在辦公室討論事情 不想影響他們討論 所以只好把凱寶帶到休息室 結果 凱寶好開心的在那邊痞子逛大街 爬上爬下 又 走來走去 嘻嘻哈哈地叫叫叫 把比還跑過來這個休息室來制止寶娃高聲地笑鬧聲 結果 後來把凱寶帶到28樓窗邊看風景 他才安靜點 不過 既然你不睡 但媽也累了 乾脆出去走走算了 帶凱寶到一0一走走 但是其實也沒啥好逛的ㄟ 所以就把凱寶帶到國父紀念館廣場走走 哇~~ 週末假日簡直是人滿為患 到處都是放風箏 丟球球 玩飛盤 滑直排輪的親子檔 寶娃看到這麼多小朋友 簡直就瘋了 一直處於一種極亢奮的狀態 媽咪見狀也買了吹泡泡的 媽咪一吹 凱寶就想跑著去把泡泡弄破 好開心的樣子 媽咪也買了一顆球球 但是凱寶還拿不太動球球 一直追著球球跑 感覺凱寶好小喔 跟這個大廣場 與四周在玩樂的小朋友比起來 簡直不成比例 結果 玩了一陣子 爸比就來找我們了 凱寶都不太肯坐推車 一直想自己走 連路上有小狗狗跑來汪汪叫 凱寶都不怕 (不錯唷 不要像媽咪一樣怕狗) 結果 太累了 一上爸比的車車後就馬上睡著 結果爸比停好車 我們一家準備回婆家吃晚飯時 凱寶還是不肯坐推車 也不肯自己走 因為沒睡飽 一定要媽咪用背巾才肯乖乖 不然就在那邊愛哭哭

打日本腦炎預防針vs沒去成的母乳聚會

2005年04月02日
公開
17

今天一早是寶娃打日本腦炎的預約時間 但是爸比一早就出門去加班了 原本媽咪想自己一個人背寶娃去亞東醫院打的 順便去一下母乳聚會 可以跟心音跟小萍媽咪好好聊聊 (順便可以還心音親蜜育兒百科的書的) 但沒想到雨實在落個不停 婆擔心我一個人出門會有問題 所以婆就跟我一塊ㄦ去亞東了 但是一樓居然沒看到母乳聚會的海報 連忙一問 連婦產科最棒的護士--許碧芳小姐都離職了 唉∼∼真令人難過 一個能夠親身為產婦著想的好護士真的是難能可貴了 母乳會場聽說也改到了四樓嬰兒室旁 好不容易等到了凱寶的看診 告訴醫師說凱寶現在還有一些些感冒症狀 請醫師評估一下可不可以打針 結果凱寶看到醫師的聽診器 就在那邊掙扎 等到醫師要用板嘴的看喉嚨 寶娃還用手去推醫師 不給醫師杯杯看嘴巴 不過醫師聽診後說 感覺痰的狀況跟發炎情形已經好粉多 所以 評估可以打預防針了 身高83 體重11.3公斤(含衣服  扣除衣服後  護士填寫10.7公斤) 醫師說兩週4�16再來打日本腦炎第二劑囉 回家後要小心發燒狀況 結果凱寶打針跟往常一樣 唉了兩秒哭哭 就好了 打完針  帶寶娃跟婆上四樓嬰兒房找心音與小萍 因為婆不太喜歡我帶寶娃在醫院待太久 所以 我只好使眼色給小萍跟心音說 ”下次再聊” 結果要下電梯時 還碰到了阿綠姐 等到他離我很遠了 我才熊熊想起來 他是阿綠 應該要親口跟她說聲謝謝的 有關於當初勳慧我請他去她家幫忙的!! 嗯∼∼ 發個簡訊給她吧

太恐怖了 有毒地墊--要小心喔

2005年03月31日
公開
12

嬰幼兒爬行居家用品 九成二拼裝地墊 具致癌危險 黃筱珮/台北報導 顏色鮮艷的塑膠拼裝地墊是很多有小孩家庭的愛用品,卻是健康殺手。消基會抽檢發現,九二%地墊含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毒物質,聞了會頭暈噁心,且會傷害神經系統、具致癌危險。學者認為,部分血癌兒童的病因可能與毒地墊有關。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第二組第三科科長倪士瑋表示,塑膠地墊目前不屬於強制檢驗商品,今年八月一日起才納入檢驗,屆時違反標準的商品不得販售。 消基會董事長李鳳翱要求,目前雖無國家標準,不過「問題地墊」有傷身的事實,仍應立刻下架,完成警語標示才能販售。 負責檢驗的台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指出,塑膠地墊製程所添加的膠著劑、黏著劑都含有機溶劑,有良心的廠商會在出廠前,利用「高溫通氣設備」,把有害物質揮發掉,會增加處理成本。 這次抽驗的十三件樣品中,「EVA轉印舒柔墊」未檢出有毒物質,堪稱「模範生」。 被檢出含甲苯的地墊最多,共有十二件,比例高達九十二%。其中價格最貴的「Pooh EVA小熊維尼家族彩墊(彩印)「檢出十二.○六 ppm的甲苯,含量驚人。吳家誠表示,這個牌子的甲苯太高了,「很危險」,遠超過預期。其他地墊檢出量介於○.○三五至二.五ppm間。 有五件檢出苯,占卅八%,檢出值介於○.○三八至○.一九ppm間,含量最高的是「家樂福拼裝地墊」。 檢出二甲苯四件,檢出值介於○.○○四至○.○四ppm之間。含量最高的是「 DIY EVAHello Kitty地墊(熱轉印)」。 吳家誠表示,上述三種有毒物質的毒性以苯最毒,其次是二甲苯和甲苯。苯會導致血癌、肝腎和淋巴傷害;二甲苯有神經和淋巴毒性,和直腸癌、肛門癌有關聯;甲苯有肝腎毒性,也會造成神經系統病變。 針對消基會的檢驗結果及下架要求,B&Q特力屋公關主任林子瀚表示,被點名的商品先下架,確認安全無虞才會恢復銷售。家樂福公共事務部經理李莉莉表示,會把被點名的商品下架。

于美人:任何成功都不能彌補家庭的失敗

2005年03月22日
公開
30

于美人:任何成功都不能彌補家庭的失敗 報導/張怡文 于美人主持節目備受肯定,老公體貼,又有一對雙胞胎兒女,不知羨煞多少人。(本刊資料室) 外界看于美人,總是認為她是當紅的女主持人,收入多、財產多、老公體貼、有一對人見人愛的雙胞胎,不愁吃穿、家庭和樂,看起來十分幸福,其實她幸福的背後,也有不足為外人道的辛苦。 「每星期六上午八點半,我要去整脊拉骨,因為我有長短腳,小孩有一個是X型腿,也需要整腿骨,他才四歲就跟著我一起整骨。」于美人說。 于美人從青春期開始,發現穿長褲時一邊長一邊短,仔細研究自己的身材,發現一邊骨盆腔往上提,導致長短腳,雖然差距不大,不會讓身體不舒服,但可能影響內分泌,造成子宮後傾,不容易懷孕。 結婚後,又發現卵巢囊腫,要打抑制排卵針,一打就是半年,後遺症是更年期症狀提早出現,所以她在三十三歲之齡,就提早體驗了更年期的盜汗、潮紅、五十肩和失眠等症狀。後來雖然恢復正常,但她對於更年期有一種已經體驗過的恐懼。 子宮切除三分之一後,于美人無法順利懷孕,於是用人工受精的方式,打了上百針,費了兩年時間,終於懷了雙胞胎。 「主持節目好像蠟燭兩頭燒,身體有病痛,在錄影時也要抱病上場,無人可替代,只有這時感到很辛苦,但只要有觀眾支持,一切的辛苦都有了代價。」當一個人人稱羡的主持人,于美人也有不少心酸。 「其實,我就像一般職業婦女,不錄影的時候,有很多雜事要做,去醫院看病、探病,買一星期的菜放在冰庫。我是兒子幼稚園的家長會長,要參加家長會聚餐,每星期還排了一堂日文課等。」于美人說。 老公因身體不佳,暫時退出職場,「這兩年,要不是我老公犧牲,我在工作上不會這麼順利,他讓我無後顧之憂。雖然我的收入頗豐,但一個男人不能沒有事業,他也已經四十歲了,如果離開職場太久,可能更難回去;可是他的工作機會都在國外,離開台灣,如果不帶著孩子,他說會瘋了。可是如果他和孩子一起在國外,我一個人留在台灣,那我又是在為誰打拚呢?」以于美人目前的收入,養十個家庭都不成問題,但世俗社會的眼光,還是會讓一個成年男人在意。 于美人的老公學的是電子工程,工作機會都是在美國、香港等地的公司,他遲遲不去的原因,就是不想讓于美人一個人待在台灣;于美人目前的事業正如日中天,在演藝圈載浮載沈多年,此刻正是收成時節,不可能放棄這邊的一切跟著老公,夫妻兩人都陷人掙扎。儘管于美人一個月的收入可能是別人一、兩年的所得,但男人畢竟需要要有事業、舞台可發揮,加上兩人最愛的一對雙胞胎,這些問題都揪住于美人的心。 于美人想到老公已經為家庭犧牲一、二年了,兩人為了這件事已經討論過多次。眼下,她老公可能就快要為事業打拚了,到時孩子一定會跟著老公一起去,一個家庭會分隔兩地,想到這裡,忍不住淚眼婆娑起來。一個外界認為最幸福的女人,內心的掙扎,全因自己的事業與家庭如何保持完整。 「我家裡有一個標語『任何成功都不能彌補家庭的失敗』,這是我和老公的共識,他犧牲自己來支持我,總有時限。」現在的于美人對於事業,已經沒有以往的雄心壯志,她只想以家庭為主。 「對我而言,最幸福的是,晚上在家裡陪著孩子說故事、演戲、打仗,哄著無憂無慮的孩子睡甜了;我則靠在床頭看一本書,我老公在另一個房間上網。老公與孩子都在觸手可及的地方,我知道他們在身邊,而我可以靜靜地看一本書,這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于美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