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挖喜逼路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08年03月04日
公開
3

一位有良心的醫生寫我是怎麼治療感冒的

大村衛生所主任╱黃建成 本來這篇文章要叫作「我是怎麼治療感冒的」,可是覺得太誇張了,心裡不夠踏實,所以就把它改了過來。因為老實講,醫師是不會治好感冒的,頂多是讓患者在感冒的過程中舒服一些罷了! 感冒的原因和病程 感冒是由濾過性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感染,其症狀包括以下一種或數種:流鼻水、鼻塞、打噴嚏、咳嗽。喉嚨痛、聲音沙啞、發燒、疲倦、頭痛、腹瀉等。 感冒之所以有各種不同程度和樣式的症狀表現是因為能夠引起感冒的病毒至少有一百多種。 由於不同的病毒感染,加上每一個人對相同病毒的反應也有所差異,所以呈現出來的症狀自然多樣。 感冒的潛伏期約一至三天。然後通常由喉嚨不舒服開始,接著其它症狀產生,在第三、四天時達到高峰。如果沒有併發症的話,一般四至十天會症癒。 感冒之所以會好,是由於身體受感染後產生了抗體把病毒消滅的緣故。 醫生是怎麼開感冒藥 既然知道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照理說醫生只要開一些藥把病毒殺死了,感冒也就好了!問題是,目前全世界還沒發現安全而可以殺死感冒病毒的藥。所以醫生實在拿那些感冒病毒沒辦法,只得讓它們愛怎麼作怪就怎麼作怪!醫生只能就症狀著手,開藥使症狀減輕些,患著因而能夠舒服一點。為了達到目的,醫生先要問清楚了症狀,加上聽診的補助,以便對症下藥。偶而碰上一些搞不清楚的民眾,不先詳述病情,只說:『我感冒了!包幾包藥來吃。』那真是不曉得怎麼下手,除非他願意吃綜合感冒藥! 吃綜合感冒藥好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說明一下什麼是藥 。 我們都知道安非他命和嗎啡是毒品,可是安非他命在過去,嗎啡一直到現在仍然被使用在醫療上。筆者在教學醫院訓練期間也曾在骨科病房、急診室和加護病房幫患者打過嗎啡。我開毒品給患者嗎?不,我開的是藥。那麼嗎啡到底是毒品還是藥呢?也許我們可以把藥定義為:一種物質適時適量的應用於個體,好處大於壞處是藥,反之為毒品。 常有民眾在門診問我:『你開的藥有副作用否?』這可以說是外行人的問題,那有藥沒副作用的!當我們打開藥品手冊來看,就可發現幾乎每一種藥都有它的副作用。 就算我們認為最沒問題的維他命丸,如果使用不當的話都有它們的副作用。醫生開藥只不過是在好處與壞處之間衡量罷了! 感冒既然只能針對症狀下藥,那麼對一個感冒沒有咳嗽的人給含咳嗽成份的藥合理嗎?一個沒有流鼻水的人給流鼻水的藥合理嗎?豈不算是給了毒品或者說是下錯藥。因為只有接受到其副作用而沒有正作用嘛! 綜合感冒藥可說是一網打盡的藥,有的還宣稱可治八種感冒症狀呢!試問:如果你的感冒症狀只有兩種的話,你願意使用那含有八種症狀成份的藥嗎?當然如果考慮方便性、省時或省錢的話則另當別論。 吃了感冒藥都會想睡覺嗎? 不少民眾告訴我每次吃了感冒藥都會想睡覺。我常馬上問他們,是不是每次感冒都有流鼻水、鼻塞或打噴嚏呢?因為只有那些鼻子症狀的藥才會有讓人覺得嗜睡、無力的副作用。 醫生看感冒總會就患者的症狀與個人差異仔細斟酌考量的。 沒有鼻子症狀的話,一定不會開那些含有鎮靜副作用的藥。就算是同樣鼻塞、流鼻水的兩個人,也會因為生活工作與接受意願的差異而給予不同份量、種類和使用方式的藥物。 譬如說上班族、司機和學生,能夠讓他們上班、上課時精神不集中嗎?這時候在白天可開輕一點的或乾脆不給,晚上再加重一些。 早點吃藥會早點好嗎? 大多數民眾都以為感冒早一點吃藥就會早一點好,這是錯誤的觀念 。尤其每當阿婆們這樣跟我講的時候,我總會覺得很無奈! 因為我曉得過兩天可能就嚴重起來了!感冒通常開始時症狀輕微,二、三天後最為嚴重,然後漸漸恢復。 從起初的症狀又無法預測往後的變化而先給藥,所以往往下一次再來的時候便是:『怎麼藥愈吃愈嚴重!』、 『本來沒有咳嗽,藥吃了後反而咳嗽起來!』。 我看感冒最有信心的是,當患者告訴我他已經看了兩三位醫師都沒效時。此時病程已進入尾聲,等著我來收穫。 多開幾天藥對嗎? 一些患者會要求我多開幾天藥,甚至說開一個禮拜。這是相當不對的!感冒既然只能針對症狀給藥,照理說應該天天換要藥才是,因為症狀會變嘛!頭痛、發燒可能吃一天藥就好了,還要繼續吃同樣的藥嗎?喉嚨痛可能兩天就改善了,也該停藥了! 兼顧患者的方便性,我認為兩天藥,頂多三天是較合理的。 藥需不需要吃完? 站在醫師本位的立場,應該叮嚀患者『藥要把它吃完』。 可是也常聽患者說:『上次開的藥沒吃完就好了!』,『只吃一、兩包就好了!』。我想藥需不需要吃完是不能一概而論的, 如果在病程的高峰期可能有它的價值。 否則,當病人都自以為夠了時,又何必強人所難呢! 記得西諺有一句話說:『感冒有治療七天內會好,沒治療一週會好』,又有什麼好計較的? 我的家人跟我常常屬於『一週會好』那個族群。 為什麼晚上睡覺時咳嗽得厲害? 感冒咳嗽常在晚上睡覺時惡化,尤其是小孩子,咳到嘔吐是屢被提及的。因為白天時小孩子可輕易吞入過多的鼻水,但在睡覺時鼻水倒流沉積在喉嚨容易引發咳嗽。針對這種情形,側臥也許會有幫助,給流鼻水的藥比咳嗽藥來得恰當。 為什麼有人感冒超過一個月? 雖然感冒通常四至十天會好,但是咳嗽持續超過一個月的也並不少見,這與感冒後氣管較不穩定有關。 一般來講,如果感冒比預期還久的話,應該考慮是否再一次感染不同的病毒或是次發細菌感染。此外, 過敏性鼻炎、氣管炎或長期吸煙引起的咳嗽也常被誤以為是感冒。 感冒到底需不需要吃藥? 感冒不見得一定要吃藥,但是吃藥的好處有二。 其一是讓患者舒服些(如果用藥得宜的話) , 其二是減少併發症的機會。 感冒時,身體尤其是上呼吸道抵抗力減低,容易受細菌感染。 常見的併發症如鼻竇炎、氣管炎、中耳炎等。 感冒要不要看醫生? 開感冒藥實在是種藝術,因為需要考慮的蠻多的。 如咳嗽緊不緊、痰多不多、什麼顏色的、會不會惡臭、喉嚨痛否、鼻涕的顏色、還有患者的工作、年齡大小、對藥的耐受經驗..。總而言之,就是在不失『藥』的本質之下,讓患者覺得值得,沒白來一趟。雖然已經很用心的開了藥,可是往往患者下次來的時候會告訴你:『一點效果都沒有』,『比上次還嚴重』。 那麼到底要不要看醫生呢?我以為醫生開的處方藥還是比成藥合理得多!如果看醫生不必打針的話,雖然麻煩一點,或許值得。 否則,感冒看醫生還用打針的話,說真的,去買綜合感冒藥算了!既方便又省時,也可免除針扎之痛,不是嗎? 如何預防感冒? 一般人都以為『冷到』才會引起感冒,如貪涼衣服穿得太少、小孩半夜踢被等。 其實不只如此,過度疲勞、心情鬱悶、熬夜都容易引發感冒 。 幾年前的某段時間筆者也常患感冒,後來曉得熬夜容易引起感冒之後,便盡量『很想睡覺時就去睡』,感冒的頻數也就少多了! 在門診問患者是否幾天來沒睡好覺或心情不好,往往可以得到肯定的回答。 感冒是很會傳染的,一個人有了感冒,時常全家人均會得到,而且很難避免。 常聽一些年輕的媽媽說:『感冒要趕快把它治好才不會傳給小孩』。這是不正確的觀念,感冒怎麼趕快治好呢? 感冒患者大約在前三、四天具有傳染力,如果能夠在這三、四天與家人隔離的話,也不失為避免傳染的好方法。也許有人會問:醫護人員天天與感冒患者在一起,應該時常被傳染呢?不見得! 因為醫護人員跟患者相處的時候總是在通風良好的室內,縱然患者咳嗽、打噴嚏,病毒也易被流動的空氣稀釋掉。 不像家人共處在緊閉的室內,空氣不流通。 而且醫護人員與患者少有手和手的接觸,家人較難避免。 感冒病毒在鼻涕中的濃度最高,易經手傳染, 所以與患者接觸後馬上洗手也可避免被傳染。 年紀愈小愈容易罹患感冒,通常小兒們一年平均可達九、十次。 隨著年齡的增加感冒次數漸少,到了青少年以後,只剩下三、四次.這與得了感冒後,身體內產生的免疫力有關。 所以一些老是抱怨小孩常患感冒的父母應該可以放心了! 只要學費繳夠的話,孩子總會畢業的。 結  語 感冒時要多喝開水、多休息是大家所熟知的。 多喝開水可以減低呼吸道分泌物的黏稠度,讓喉嚨與氣管舒服一些. 多休息可以培養免疫力,讓感冒早一點好。 吃藥的目的只是讓患者在感冒的過程中舒服一些罷了!並不能縮短病程。 『早治療早好』與『早治療好免得傳給家人』都是不正確的觀念。所以不應該作過份的治療,如打針、打點滴、住院。 使用綜合感冒藥是相當不合藥理的,除非你的症狀與它的成份相配合. 最後我建議大家應該學會認藥, 當拿到藥的時候要問清楚那種藥是為那種症狀開的。 如此,想吃幾種藥,吃多久,就可隨心所欲了! 這也算是一種主權在民吧!

2007年09月06日
公開
67

您不可不知 輪狀病毒對嬰幼兒的威脅

您不可不知 輪狀病毒對嬰幼兒的威脅 冬季又到囉!家長需慎防“冬季腹瀉”找上寶寶!造成冬季腹瀉的主要原因是輪狀病毒感染,遭感染的嬰幼兒常會出現嚴重腹瀉,並導致脫水,造成家長照顧上的困擾。因此,若想預防疾病上身,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消毒環境,將病毒阻絕於外,才能滴水不漏地保障寶寶的健康。 什麼是輪狀病毒?簡單來說,輪狀病毒指的一種在電子顯微鏡下看起來像一個輪子的病毒。 每年在台灣造成嬰幼兒急性腸胃炎的禍首,主要是輪狀病毒感染,輪狀病毒主要可以分為7種血清群,由A群到G群,其中A、B與C三群可感染人類。而一般造成嬰幼兒腸胃炎的輪狀病毒主要是A群,偶而會有B群或C群的零散感染。    輪狀病毒 台灣三歲前的幼童已有6∼7成感染率 輪狀病毒的感染遍佈全世界,但在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環境衛生較不佳或是人口較稠密的區域,諸如:東南亞、南亞(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中南美洲與非洲等地,嬰幼兒期(小於2歲)大部份(超過九成)就已遭受輪狀病毒的侵襲。 台中榮總兒童醫學部兒童感染科主任陳伯彥醫師表示,輪狀病毒同時也是造成上述未開發落後國家嬰幼兒嚴重水瀉、脫水,甚至死亡的疾病之一。據統計,輪狀病毒在這些落後的開發中地區,每年約造成50萬名嬰幼兒死亡。那麼輪狀病毒在台灣也具有同樣大的殺傷力嗎?陳伯彥醫師解釋,通常在台灣、日本、韓國及歐美等衛生條件較佳的已開發國家,輪狀病毒很少造成嬰幼兒的死亡,但它卻常是5歲以下幼童,因急性腸炎而住院的最主要病原體。 輪狀病毒在台灣的流行情況如何呢?依據台灣2001∼2003年四個醫學中心的統計資料顯示,6∼7成的台灣幼童在3歲前就已感染過輪狀病毒腸胃炎;5歲前則有8成的兒童感染過。值得注意的是,因急性腸胃炎(腹瀉)而住院的5歲以下幼童中,有4成是由輪狀病毒感染所造成的;而歐美的情況也許與台灣大致相同。 中國大陸的情況又是如何呢?依據2002∼2003年大陸統計的資料顯示,有高達9成以上的幼兒,在2歲前就曾遭受過輪狀病毒的侵襲。由以上的資料顯示,在衛生習慣與環境較好的地區,嬰幼兒感染輪狀病毒的時程會稍微延後,嚴重程度也會降低。    輪狀病毒vs.嬰幼兒急性胃腸炎 輪狀病毒與小兒腸胃炎有什麼關連性呢?在大部分的國家或地區,它都是造成6個月大∼5歲的幼童,病毒性腹瀉最常見的原因。 陳伯彥醫師分析,造成迅速感染的原因通常為:來自母親抗體的保護力減少、與外界頻繁接觸及涉及公共場所。 1. 以台灣而論,當嬰幼兒4∼5個月大後,來自母親抗體的保護力減少、嬰兒本身的免疫功能還在成長中,尚未成熟,此時抵抗力弱,較易遭受感染。 2. 研究証明,母乳含有保護性的物質(抗體與酵素蛋白等),所以改用配方奶後,嬰幼兒感染傳染病的機會增加。 3. 輪狀病毒在腸胃道可重覆感染,嬰幼兒的初次感染,症狀通常明顯而且較嚴重。 4. 嬰幼兒在6個月大以後,與外界頻繁接觸,且在地上探索時間長,感染的機率就會提高,尤其是6個月大∼2歲時,更是感染的高峰期。 5. 由於輪狀病毒的傳染性極高,所以在兒童聚集處,像是托兒所、幼稚園及兒童醫院最常爆發流行。    嬰幼兒潛在的殺手──輪狀病毒感染 輪狀病毒是嬰兒及幼童常見的季節性腹瀉,常被稱為“冬季腹瀉”,在歐美、加拿大等溫帶國家,較常發生在秋、冬兩季,以往在台灣也是如此,但近年來因溫室效應造成的氣候改變,及生活型態的變化(如:嬰幼兒照護中心與幼稚園、大型購物中心增多等),使得台灣一年四季都有病例發生。 陳伯彥醫師說明,輪狀病毒雖然不是非常嚴重的疾病,但因輪狀病毒常侵犯3歲以下的嬰幼兒,並可能會使嬰幼兒因腸胃炎引發的脫水或電解質不平衡而導致腸阻塞、抽慉、昏迷甚至死亡,破壞力不容小覷。 通常輪狀病毒胃腸炎的潛伏期約2∼7天,發病開始時會突然輕微發燒及嘔吐,但發燒及嘔吐通常不會持續很久,待2∼4天後即會緩解。 值得注意的是,當嘔吐減少時,便會開始有嚴重的水瀉狀況,且大便通常會呈稀水樣且帶有很重的酸臭味,約維持5∼7天後逐漸恢復。但若合併嚴重的嘔吐及腹瀉,極易引起嬰兒脫水、酸中毒、電解質不平衡或抽筋等,易引發死亡併發症。    清淡飲食 對付輪狀病毒 在台灣受輪狀病毒感染後,通常很少有嚴重的併發症或後遺症,但常會因為腸胃炎引發脫水或是電解質不平衡,所以在照顧時,要特別注意電解質、水份與營養的補充。陳伯彥醫師建議,一般在感染輪狀病毒後,會給予清淡的飲食來減輕症狀,如:適當補充電解質液及補充流失的水份,以免因為一時的大意而導致抽搐或休克,留下嚴重的後遺症!而針對症狀的嚴重程度,陳伯彥也提供不同的照護方式供家長參考: *輕微症狀:若症狀不嚴重,且寶寶平時即喝母乳,那麼則可以繼續餵哺母乳,加上適當補充口服電解質液餵食。 至於大一點的幼童,則可以餵食澱粉類食品,如:稀飯、土司、饅頭等,但應避免餵食過多的甜食、乳製品。 *嚴重症狀:如果症狀顯得嚴重,或合併脫水症狀時(食慾差、嘔吐、發燒、嘴唇乾、小便顏色深或少等),應儘速就醫治療,如:給予靜脈點滴注射補充水份與電解質等。此外,空腹時間不宜過久,因此,建議應於症狀漸緩時給予餵食。如:嬰幼兒可以繼續餵食母乳或不含乳糖的配方奶;至於大一些6個月以上的幼兒,則可先給予米湯試食,之後才餵哺奶水。 雖然目前尚無有效治療輪狀病毒的藥物;但如果症狀厲害,可給予適量的止吐藥及緩瀉劑等適當的症狀治療。    輪狀病毒疫苗 有效預防感染 想要預防輪狀病毒,就要掌握它的傳染途徑,從根本防範!輪狀病毒在嬰幼兒中最常見的傳染方式為糞──口途徑傳染,因此,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阻撓病毒散播最有效的方式。 一般當幼兒經由嘴巴將病毒吃進肚子裡後,1∼3天後就會開始出現症狀。病毒在腸胃道繁殖,並經由糞便中排出大量的病毒,此時藉由小手的觸摸,就會將病毒沾染在玩具或桌椅表面上,並再傳染其他的小朋友。 陳伯彥醫師也特別提醒,感染輪狀病毒腸胃炎的病童,糞便中排出的輪狀病毒可持續約10天至2周之久,少數情況(尤其是有免疫功能障礙的病患,持續或斷斷續續排毒的時程會更久);所以如果家裡有其他兒童,在有傳染性的期間內都要小心被感染。他也建議在預防上,應首重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如此才能有效地杜絕感染。 * 正確洗手:平時一定要勤洗手,尤其是家長在幫寶寶換尿布之後,一定要記得正確洗手;並將更換後的尿布包起來再丟棄。 * 消毒環境:其次,使用含有70%的酒精或漂白水消毒環境,也是避免輪狀病毒散播的好法子。    輪狀病毒疫苗 渴望近年上市 除了維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外,使用活性輪狀病毒疫苗,將可有效減輕病程,大幅降低幼童住院及靜脈注射的機率,以及胃腸炎就醫的次數,也是節省醫療成本的有效方式。蘭州輪狀病毒疫苗已於2001年在中國大陸上市使用,成效仍有待後續的評估追蹤。而默克(Merck & Co.)及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簡稱GSK)兩家大藥廠的輪狀病毒疫苗,也正著手於上市前的臨床評估與研究。 默克研發的產品所用的是牛的重組型弱毒性輪狀病毒,其疫苗涵蓋多價不同型的輪狀病毒,於嬰兒 2、4與6個月大時服用,共需口服3劑。至於葛蘭素史克的疫苗,屬人減毒型的單價輪狀病毒疫苗,口服時程為2個月大及4個月大,共2劑。 不過,仍然有多家研究中心及大型藥廠(包括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國家衛生機構──NIH等)對輪狀病毒疫苗有濃厚性趣,並積極研發中。陳伯彥醫師也指出,部分國家地區(如南亞地區的印度、巴勒斯坦與孟加拉等),常出現新生兒感染嚴重輪狀病毒腸胃炎的病例,導致嚴重併發症或死亡的案例,因此,目前有澳洲及印度等國著手研發新生兒輪狀病毒的疫苗。 但在此也要提醒家長,輪狀病毒屬活性疫苗,因而小朋友若抵抗力不佳,則建議不要服用,若有發育不良、免疫力功能障礙的幼兒也不建議使用。陳伯彥提醒,雖然輪狀病毒在國內的致死率相當低,但是小寶寶一生病住院醫療花費與父母請假照顧的社會成本,實在難以估計,因而建議可以以疫苗來作為寶寶健康的第一防線。(但是目前正進行審慎的評估中。) 目前也有學者著手研究製備口服的輪狀病毒抗體(包括歐洲、日本與臺灣等地),以提供短期治療與預防的效果。 諮詢�台中榮總兒童醫學部兒童感染科主任 陳伯彥醫師 (轉載自2005年10月號育兒生活雜誌)

2007年02月03日
公開
26

轉貼『寶寶發燒照護Q & A』

文�摘錄自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台灣兒科醫學會合訂之《兒童發燒問答集》 整理�李藹芬 寶寶一發燒,父母莫不心急如焚,如果發燒不退,更是焦急的到處找醫師看病,而形成醫療資源的浪費。其實,人們生病會發燒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一旦處置不當,反而容易造成危險。本文特摘錄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及台灣兒科醫學會合訂之《兒童發燒問答集》部分內容,提供父母在照護發燒寶寶的參考依據。 隨著醫界對於發燒的研究日益精進,才發現長久以來,人們對於發燒的觀念,有許多是錯誤的。人們生病會發燒這件事,其實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若是對於發燒的寶寶做出不當處置,有時反而有幫倒忙的危險。 台灣兒科醫學會與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基於維護國人健康的立場,特地召集國內相關專家制訂兒童發燒處置的建議,以問答的方式傳達出民眾可以依循的一些準則。 不過,要提醒讀者的是,這些內容係根據專家意見及現有醫學證據所做出的綜合建議。未來,此建議會根據日後更多的研究發現加以修改,且不應引用這些條文作為糾紛審議之依據。 關於體溫的測量 Q1:有哪些因素會影響體溫的測量? A:無論身體產熱增加或散熱不良,都會使體溫上升,例如喝很多熱水、運動、泡三溫暖、長時間曬太陽、穿太多衣服等。如果要確定有沒有生病發燒,就必須避免這些因素,並靜坐休息15至30分鐘後再量體溫。 Q2:摸小孩的皮膚看有沒有發燒的方法準不準? A:摸皮膚判斷有沒有發燒的方法很不準確,所以當小孩生病的時候,一定要用體溫計才能正確判斷小孩有沒有發燒。根據國外的研究,母親用手只能正確判斷74%有發燒的小孩,而護理人員的正確判斷率則只有42%。 Q3:量體溫的方法有好多種,到底哪一種比較準? A:量體溫的方法包括肛溫、口溫、腋溫、背溫、耳溫、額溫等,其中以肛溫最接近身體內部真正的溫度。耳溫與肛溫的相關性很高,必要時可取代肛溫,但必須注意3個月大以下嬰兒的耳溫常不準確,所以不建議使用;而5歲以上的孩童才能量口溫。 口溫平均比肛溫低0.5℃,腋溫平均比肛溫低0.8℃,而且這兩種方法比較容易受到皮膚黏膜血管收縮等因素的影響而偏低。1個月大以下或體重很低的新生兒,不適合量肛溫與耳溫,可考慮量腋溫或背溫。用額溫槍或紅外線測量皮膚表面,常有嚴重低估真正體溫的現象,所以不建議常規使用。 Q4:量肛溫正確的方法為何? A:先用肥皂水或酒精清洗體溫計,以冷水沖淨(勿用熱水),在末端擦上少許凡士林等潤滑劑。最好的姿勢是讓幼兒腹部朝下俯臥,並將小孩放於成人的大腿或床上,用一手扶著幼兒臀部上方的下背部,另一手將體溫計伸入距離肛門口深度約0.5至1英吋(約1.5至2.5公分)處,不要過度深入。電子體溫計需靜置約1分鐘發出嗶聲即可判讀,其他體溫計需靜置1至3分鐘後判讀。 Q5:量耳溫的時候,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A:只適用於3個月大以上嬰兒,量的時候必須注意耳溫槍在耳朵裡面的角度必須正確,過多耳垢則會干擾測量。中耳炎或其他中耳異常者量耳溫會有誤差,應該用其他方法量體溫。耳溫槍必須定期校正以免失去準確性。量的時候將耳溫槍感應端置入外耳道,按壓啟動鈕即可在幾秒內判讀數據。當兩耳量出來之溫度不同時,以較高溫度為準。 關於發燒的意義 Q1:體溫高到幾度以上才算發燒? A:發燒的定義為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 ? 38℃,介於37.5℃與38℃間的體溫可能正常也可能是低度發燒,必須參考前後測量的體溫與其他症狀判斷是否有發燒現象。 Q2:人為什麼會發燒? A:人體腦部下視丘的地方有個體溫調節中樞,在這裡會設定一個體溫定位點,平時不生病的時候體溫都設在37℃左右。當人體因為感染等各種疾病出現發炎反應的時候,發炎反應所製造的一些小分子會作用在體溫調節中樞,而使體溫的定位點上升,於是人體會進行很多生理反應而使體溫上升。有另一種情形是身體並沒有發炎、體溫定位點也沒有上升,但因為身體熱量太多,來不及散熱而使體溫上升,這種情形稱為「體溫過高(hyperthermia)」,例如在炎熱的環境下穿太多衣服、把嬰兒包得太緊、運動、洗三溫暖、中暑 (heat stroke)等。 Q3:小孩發燒時,為什麼會手腳冰冷? A:發炎反應導致腦部下視丘體溫定位點上升的時候,腦部所認定的正常體溫會超過38℃。如果當時體溫並未達到設定的標準,病人會覺得冷,而且可能不自主地出現肌肉顫抖以增加熱量,並讓四肢血管收縮以減少熱量喪失,所以會出現手腳冰冷現象。 Q4:發燒對人體有沒有什麼好處? A:很多研究顯示,適度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也有研究顯示,退燒藥會壓抑免疫反應,所以在動物實驗中用大量退燒藥反而會增加敗血症的死亡率。人類生病的時候發燒,算是一種保護性的本能反應,目的在加強我們對於疾病的抵抗力。 Q5:發燒對人體有沒有什麼壞處? A:發燒的時候需要產生多餘的熱量,所以會增加氧氣消耗量、二氧化碳製造量與心臟輸出量,這些對於健康兒童的影響很有限,但患有嚴重心臟病、嚴重貧血、慢性肺病、糖尿病與先天代謝異常的兒童,則可能無法承受這些多餘的負擔。此外,有些兒童因為體質因素,在3個月大至6歲間可能因為發燒而導致熱性痙攣。 Q6:發燒會不會把腦子燒壞? A: 41℃以下的發燒不會對腦神經組織直接造成傷害,極度高燒有時會使意識出現程度不等的異常,但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高燒本身會對神經組織造成永久性的傷害。一般口語傳說發燒把小孩腦子燒壞的事例,都是因為那些小孩罹患了腦炎、腦膜炎等疾病,發燒只是這些疾病的症狀表現之一,真正影響腦部的是腦部嚴重感染病症。 Q7:使用退燒藥以後,如果還有發燒現象,是否表示醫師所開的退燒藥沒有效? A:一些民眾認為吃退燒藥以後如果又燒起來,就表示醫師開的藥沒有效,所以會去找其他醫師,造成醫療的浪費。事實上,各種退燒藥的效果都只能維持幾個小時,如果疾病的過程還沒結束,退燒以後又燒起來是很常見的事情。 常見的呼吸道或腸胃道病毒感染大多沒有特效藥,其中有些病毒感染可能持續發燒達一週或甚至更久。如果發燒不退,必須持續就醫尋找有無其他特殊病因,而非怪罪開的退燒藥無效。 關於退燒的方法 Q1:既然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是否表示都不要退燒? A:如果體溫上升的原因不是發炎性疾病,則這種高體溫對人體並沒有幫助,隨時都可予以退燒,例如衣服穿太多、中暑之類的體溫過高。至於發炎反應引起的發燒,如果體溫並未太高,也沒有引起特殊不舒服的時候,並不需要積極退燒,尤其當體溫還沒超過39℃以上的時候。專家建議下列情形較易併發發燒引起的不適,所以當體溫超過38℃以上就可考慮退燒: 1. 慢性肺病、成人型呼吸窘迫症候群。 2. 併發心臟衰竭之心臟病或發紺性心臟病。 3. 慢性貧血。 4. 糖尿病與其他代謝異常。 5. 過去曾經有單純發燒引起抽搐的熱性痙攣或癲癇患者。 6. 其他因為發燒而有不適症狀。 Q2:冰枕、散熱貼片、退燒藥等各種退燒法中,哪一種效果比較好? A:過去曾經被使用的酒精擦澡,因為酒精快速揮發散熱會引起表層血管急速收縮,反而有礙散熱,所以不應做為退燒之用,其他退燒法可分為物理退燒法(包括冰枕、低溫毯、貼於皮膚表面的散熱貼片)與化學退燒法(包括口服、肛門塞劑、注射之退燒藥)兩種。 冰枕等物理退燒法只能加速散熱,並不會矯正發炎反應所引起腦部體溫定位點的異常上升現象,所以發炎性疾病不應使用冰枕等物理退燒法,而應使用可以矯正腦部體溫定位點的退燒藥。此觀念對於代謝異常、慢性心肺疾病、慢性貧血等患者特別重要,因為冰枕等物理退燒法違背腦部體溫定位點上升的事實,會大幅增加發燒生理反應所需進行的代謝作用,反而讓身體承受更多代謝負擔而有危險。衣服穿太多、中暑等體溫過高的情形,腦部體溫定位點正常而只是產熱與散熱失調,此時才可使用物理退燒法。 Q3:打點滴或喝很多水有沒有退燒效果? A:打點滴或喝水只會增加體內水分,對於發炎性疾病引起的發燒並無退燒效果。退燒時,人體必須流汗以散發體內多餘的熱量,所以如果發燒與退燒過程反覆太多次,容易因為大量流汗而導致脫水,此時才需要特別注意水分、電解質的適度補充。 Q4:有沒有哪些退燒藥是寶寶不可使用的? A:寶寶使用阿斯匹靈(aspirin)可能會傷害肝臟與腦部,而導致所謂的「雷氏症候群」,所以阿斯匹靈不可以在18歲以下兒童當作退燒藥使用。阿斯匹靈的主要化學構造是水楊酸,所以含有水楊酸成分的其他退燒藥也不應使用於18歲以下兒童,包括各種含有水楊酸成分的口服或注射用退燒藥。目前台灣地區所上市的注射型退燒藥,主要成分都是水楊酸,都不應使用於18歲以下兒童。此外,屬於pyrazolone衍生物的dipyrone 、phenylbutazone等退燒藥,可能引起致命的白血球低下症,所有年齡都禁止使用。 Q5:小孩用哪一種成分的退燒藥比較好? A:目前台灣地區兒童可用的退燒藥包括對乙醯氨基酚(acetaminophen)、異丁苯乙酸(ibuprofen)、diclofenac等,這些藥物的作用時間與退燒效果都很類似,其主要差異是可能引起的副作用種類。使用這些退燒藥都必須小心用量,任何一種退燒藥過量都不安全。 Q6:口服跟塞肛門的退燒藥有沒有什麼差別? A:口服藥物與塞肛門藥物的作用時間與退燒效果並沒有明顯差別,但建議兒童應優先使用口服製劑。如果有嚴重嘔吐、小孩拒絕吃藥等情形時,才考慮使用肛門塞劑。有些人認為體溫要達到某個標準以上,才可以使用口服或塞肛門的退燒藥,這種看法並沒有理論根據。 Q7:可不可以輪流使用兩種以上退燒藥? A:醫學上未曾仔細評估混合使用兩種以上退燒藥的有效性與安全性,所以不建議常規使用。但顧及少數發炎嚴重者,使用一種退燒藥的效果可能有限,所以在不違反本建議所列的各種退燒原則下,可考慮於特殊情形下輪流使用兩種退燒藥,但原則上不建議一次同時給予兩種以上退燒藥。 Q8:蠶豆症患者使用退燒藥,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A:蠶豆症患者如果接觸具有高度氧化作用的藥物,可能引起紅血球破壞而導致溶血性貧血。如果依照正確建議劑量使用乙醯氨基酚(acetaminophen)與非類固醇發炎抑制劑,都不會有明顯溶血性貧血的危險。但如果因為罹患風濕性疾病需要使用高劑量非類固醇發炎抑制劑的時候,則有導致溶血的可能,例如使用每公斤每天80毫克的阿斯匹靈治療川崎病。

2007年02月03日
公開
9

易被誤認為感冒的玫瑰疹

Healthy Baby 寶貝健康 易被誤認為感冒的玫瑰疹 台中大里仁愛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林玠模 玫瑰疹為病毒性感染,常發生在六個月以後到一歲半嬰幼兒,反覆的高燒為主要症狀。因此適度的給予退燒藥,可以減緩孩子發燒的不適之外,也可以減低熱性痙攣的發生率。多注意孩子的活動力,有高燒時,兩到三天讓醫師追蹤檢查一次即可。 在平常繁忙的門診工作中,常常會遇到嬰幼兒發燒,或皮膚出現各式各樣疹子的問題,困擾著父母親。而玫瑰疹這個特殊的疾病,剛好融合了這兩個常見卻又惱人的問題,總會讓心疼寶寶的家長煩惱個好幾天,心神不寧。 未發疹和發疹期 症狀迥異 玫瑰疹就是在身體上長出有著玫瑰般色澤的疹子。這個特殊疾病主要是影響到三歲以下的小朋友,而且絕大部分(大約95%)的玫瑰疹,都發生在六個月以後到一歲半左右的小嬰孩。一般而言,玫瑰疹主要分為前後兩個時期,未發疹期和發疹期。 *未發疹期 在未發疹時,最主要的症狀就是發高燒。大部分的病童發燒時體溫會在38℃到40℃左右,平均會在39℃,反反覆覆的高燒是一個大特點。雖然少數病童會合併有哭鬧不安或厭食的情況,絕大部分的病童仍然可以正常玩耍,精神、活動力在高燒時仍然很好。少數病童會有些輕微的咳嗽或流鼻水的症狀,但是大部分的病童除了高燒之外,可以說完全沒有其他的症狀。 可是,就因為沒有其他的明顯症狀,更讓家長們摸不著頭緒而更加緊張;發燒本來就讓人擔心,原因不是很明顯的發燒更是讓人加倍的焦慮。更令人煩憂的是,一天好幾次的高燒,通常還得延續個三到五天,比較一般的感冒還多個兩、三天,另外體溫可能在第四天或第五天也還維持在40℃度左右。 *發疹期 在幾天來來去去的高燒之後,就進入了發疹期。特別的是,在一進入了發疹期時,之前的高燒也完全消失,體溫開始完全恢復正常,幾個小時後開始在身上出現玫瑰色的小疹子。通常會先在軀幹開始出現少數約0.2到0.5公分大小、輕微突起的粉紅色小疹子。爾後慢慢疹子增加,會在頸部和四肢也出現。 這些玫瑰色的疹子通常不會癢,也不會有水泡出現。原來個個界線分明的疹子隨著數目增多,會慢慢融合和慢慢消退。在一到三天的時間內,由少數疹子慢慢增加、融合再消退。有時候,在發疹期初期會合併有輕微的腹瀉。 試圖減緩發燒不適 整體而言,玫瑰疹可以說是個良性的疾病,幾乎所有的病童在經過幾天的發燒及出疹之後完全康復。雖然說有些病患在反覆的發燒中,會出現熱性痙攣的現象,也通常少有後遺症,所以說玫瑰疹本身不可怕,比較擔心的是類似玫瑰疹一樣發高燒的其他感染性疾病。 在診斷上,病童感染後進入發疹期之前,玫瑰疹的診斷常常很難證實,通常要等到確實發出了疹子之後,家長和醫師才能以比較輕鬆的心情面對。也由於有太多其他可能的疾病,和玫瑰疹起初的高燒有類似的表現,所以說面對一個只有發燒而沒有其他症狀的病童時,一定要和您的小兒專科醫師好好配合及追蹤,務必排除可能的其他感染,以免延誤治療的契機。 玫瑰疹是病毒性的感染,是一個良性的病程,在治療上採取的是支持性療法。適度的給予退燒藥,除了可以讓孩子減緩發燒的不適之外,也可以減低熱性痙攣的發生率。也要叮嚀家長的是,多注意孩子的精神活動力,有高燒時,兩到三天讓醫師追蹤檢查一次,你和你的寶貝一定可以度過玫瑰疹的考驗的。

2007年02月03日
公開
7

寶寶發燒的飲食起居照顧7大須知

寶寶發燒的飲食起居照顧7大須知 文�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嬰兒室主任 徐任甫 輯╱張玉櫻 「發燒」是家中有嬰幼兒的父母最常遇到的問題,絕大部分父母在寶貝發燒時都會非常緊張,急於尋找退燒的方法,但首先,我們一定要知道發燒的原因為何?是否燒退了就沒有危險性了?就如同打仗一樣,知道以下的問題,才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Q1:體溫幾度以上才算發燒?    因為身體的新陳代謝會影響體溫的變化,當我們運動後,體溫就會上升;早上、晚上的體溫也會略有起伏;而有些人的體溫會高些,有些人則低些,但大致上正常體溫約在36-38℃之間。 Q2:寶寶發燒可能有哪些原因? 1. 感染症: 2. 外界溫度太高時: 3. 劇烈運動後: 4. 嬰幼兒穿太多衣服: 5. 腦部受傷或長腫瘤: Q3:一定要退燒嗎?    大家都知道,發燒會增加新陳代謝率,造成脫水,引起病人頭痛、倦怠、心跳加速,非常不舒服。所有的醫師都會視情況,給予病人一些解熱劑。然而,寶貝發燒時,一定要急著幫他退燒嗎?答案是──不一定。 然而,有些狀況是一定要退燒的: 1.體溫超過41℃或超過38.5℃伴有「極度」身體不適時:需要趕緊把體溫降下來。尤其當幼兒體溫超過41.7℃時,真的要馬上想辦法讓體溫降下來,不然可能會有後遺症。 2.熱痙攣:常發生在6歲以下的幼兒,當體溫上升時,因為體質的關係,會導致痙攣現象。曾經有熱痙攣病史的小孩應避免體溫過熱,以免發生痙攣的現象。 Q4:發燒是否會燒壞腦袋?   一般感冒或是中暑的發燒是不會的,但不幸當寶貝得了腦膜炎或腦炎時,也經常合併有發燒的現象,因為此疾病會造成腦部被微生物侵犯,或自身的免疫系統過度運作而傷了腦部,雖有發燒的現象合併出現,但不是傷了腦袋的主要原因,一般人只能看到發燒的現象,所以都誤認為是發燒燒壞了腦袋。 Q5:哪種情況必須立即就醫? 大部分的小朋友發燒,並不一定要立刻住院或求診。然而如果是下列情況便須立即就醫: 1.新生兒發燒: 2.之前有過泌尿道感染、中耳炎或其他感染症的小朋友: 3.過去有過熱痙攣病史的小朋友: 4.小朋友出現異常狀況: 5.家裡有人已經因為類似的疾病住院時: Q6:如何退燒? 首先要量體溫,通常38.5℃以上才認為是發燒;但如果寶貝在38℃時,已感覺不舒服,也可以先幫他退燒。退燒的方法包括: 1.幫小病人溫水拭浴或洗個溫水澡: 2.睡冰枕讓頭部覺得清涼些: 3.穿著透氣涼快的衣服: 4.使用退燒藥: 當上述退燒方法都試過了,燒還是退不下來,這時,退燒藥就派上用場了!退燒藥有: *口服劑:劑型有糖漿劑,是專給嬰幼兒服用的。 *栓劑:由肛門給藥,對不願意吃藥的小朋友,使用此劑最方便。 *針劑:因為有可能會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目前較少使用。 ★使用退燒藥注意事項:不同的退燒藥最好不要隨意的交互使用,因為劑量不易控制,較不安全。有些家長給寶貝口服退燒藥後,見燒退太慢,隨即又給栓劑,如此劑量易過重,是會有危險的。    Q7:寶寶發燒時飲食如何照護? 1.飲食以清淡為主: 2.給予適當的水分與電解質: 3.多喝水: 4.可食用退熱中藥及食物: 結語    當寶寶發燒時,應該要帶寶寶就醫,先了解發燒的機轉與病因,再給予適當的治療與照顧。切忌慌張失措,胡亂聽信偏方,反而延誤了治療的時機。

2007年02月03日
公開
21

發燒的應變守則

發燒的應變守則 (丁綺文醫師)    爸媽放輕鬆   面對發燒的正確態度,是把發燒當作一種警訊,就如烽火臺點燃,只是告訴我們敵人來犯一樣,必須找到引起發燒的病因對症下藥,才能釜底抽薪,不再發燒。 寶貝育兒房   兩歲的芳芳夜裡突然哭了。先是發冷打顫,之後開始發燒,沒多久肛溫就升到39℃,芳芳的爸媽非常擔心,趕緊塞一顆退燒栓劑,可是半小時過去了,體溫仍然繼續升高到40℃,爸媽情急之下又塞一劑,結果一小時後,芳芳大量出汗,燒退得又猛又快,手腳發冷,肛溫量起來只有36℃,爸媽只好用毯子裹住她保暖,才漸漸回復正常體溫。就這樣折騰一晚上,忽熱忽冷簡直像洗三溫暖。第二天一早,爸媽帶著芳芳去找熟識的小兒科醫師,提出一串問題:為什麼孩子容易夜間發燒?發燒前為何發冷打顫?發燒真的會燒壞腦子嗎?退燒藥什麼時候才能用?如果退燒過度,會有危險嗎? 丁醫師門診室   孩子發燒,是所有父母都會面臨的狀況,芳芳的爸媽所提出的疑問,的確是父母最關心、最想知道的問題。兒科門診的病人,約有三分之一是因為發燒來看病的。有關發燒的迷思和誤解很多,使得大家無所適從。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了解發燒的來龍去脈,以及正確的處理方法。 一、為什麼會發燒?   人體的下視丘有一個體溫調節中樞,作用就像冷氣機的設定溫度,正常的時候,嬰幼兒設定的溫度比成人稍高,所以台語俚語說「囡仔屁股三斗火」很傳神,嬰幼兒肛溫大約在攝氏37.5℃,上下變動1度左右。成人和較大兒童口溫大約攝氏36.8℃,上下變動0.5度。   人體感染病原,引起白血球反應,產生「熱素」,就會刺激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當設定溫度被調到39℃時,身體藉著肌肉打顫收縮產熱,或者減少出汗散熱,將體溫提升到39℃為止。所以發燒前,可能會發冷發抖,再突然高燒,某些細菌毒素,這種現象特別明顯。 二、為何發燒大都在半夜?   許多父母可能觀察到,孩子容易在夜間發高燒。這是因為嬰幼兒身體含水比例較成人高,只要輕度缺水就影響散熱,容易發燒。孩子生病的時候,體力變差,睡得久。夜間長時間不進食喝水,體溫當然升高。 三、發燒真的會燒壞腦子嗎?   錯!其實發高燒本身,是不會讓「腦筋變壞、智能變差」的,以往有這樣的誤解,是因為醫療知識尚未普及,發高燒背後的原因沒有區分清楚。事實上,只有腦炎、腦膜炎等腦質本身受疾病破壞,才會傷及智能或感官機能,而非發燒把人燒笨、燒聾了。嬰幼兒體溫控制中樞穩定性不如成人,輕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高燒 40℃,發燒時家長只要知道如何處理,診斷病因應該交給專業的醫師,不必過份憂心。   根據統計,不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發燒,體溫很少超過 41℃,如果超過這個溫度,罹患細菌性腦膜炎或敗血症的可能性比較高,應特別警覺。至於腦細胞所能耐受的高溫極限,可能必須到41.7℃,細胞蛋白質才會因高溫變質,造成不可回復的損傷,這種極端的高溫,很少伴隨疾病發生,臨床上唯有對麻醉過敏,引起惡性發燒,才可能達到如此高溫。 四、退燒有必要嗎?   就因為發燒本身不至於傷害孩子,所以退燒是否必要,長久以來一直有爭議。主張不必退燒的學者認為,發燒是一種正常的免疫反應,可以幫助白血球抵抗細菌。發燒的型態可以幫助診斷病因,一味退燒反而誤導。   但是有更多的醫師和學者贊成適度的退燒。因為發燒會增加新陳代謝,造成內在的消耗,病人頭痛,倦怠,心跳加速,非常不舒服。嬰幼兒容易脫水,發燒造成水份蒸發,更是惡性循環。八歲以下的孩子,熱性痙攣的比例較高,放任高燒,引起繼發的傷害是不必要的。 五、必學應變守則 ── 如何正確使用退燒藥? ◎ 家中常備退燒藥   家有0∼6歲幼兒的父母,都必須常備退燒藥,以因應不時之需,免得臨時半夜發燒束手無策。退燒藥的使用也有技巧和原則,何時用、怎樣用,平時宜有正確觀念,才不會效果不佳或甚至退燒失控。建議家長固定使用一種,熟悉它的用法,最安全。 ◎ 了解退燒藥的特性   退燒藥有水劑、錠劑、栓劑和針劑。一般以水劑較溫和,最普遍使用的是普拿疼糖漿。阿斯匹靈錠劑退燒效果也好,但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例如:水痘或流感),阿斯匹靈可能引發雷氏症候群,因此原則上不建議兒科的小病人使用阿斯匹靈。栓劑用來塞肛門,由直腸吸收,效果快速,小孩半夜發燒或拒絕吃藥時也能退燒,非常方便,但用量寧取少量,密集使用容易退燒過度(一般應相隔四小時),體溫陡降,或是反覆刺激肛門,造成腹瀉。打退燒針,是最不安全的,有的孩子甚至過敏休克。退燒的方法很多,一定可以降溫,不必一時心急,因小失大。 ◎ 退燒三步驟 ˙第一步 當嬰幼兒中心溫度(肛溫或耳溫)超過攝氏38.5℃,就可以使用退燒藥水或栓劑,每次只用一種,劑量以體重計算,通常退燒藥水一次劑量為體重的一半,例如10公斤,給5㏄藥水。退燒栓劑10公斤以下使用半粒,體重超過10公斤才用一粒(詳見藥袋上的說明)。 ˙第二步 使用同時,配合冰枕,觀察半小時,再量一次體溫。 ˙第三步 如果未降,加上溫水(約30∼33℃)擦洗身體。 六、面對發燒,應有哪些正確觀念? ˙觀念1:發燒不是病,只是一種現象,代表體溫控制中樞失調了。當人體感染病原時,大量喝水是預防發燒的最好方法。 ˙觀念2:嬰幼兒平時喝奶完,就應習慣喝一些開水,因為漱口有清潔作用,避免蛀牙和口腔念珠菌滋生,而且養成喝水的好習慣,在生病的時候才不容易脫水和發燒。 ˙ 觀念3:每個幼兒的家庭都應常備體溫計和退燒藥。肛溫表和耳溫計測得的是中心溫度,比較準確,耳溫槍使用快速且方便,但品牌良莠不齊,或者測量方法不正確都可能有誤差,適合用來篩檢,高燒的情況仍應用肛溫表確認(時下常用的耳溫槍,要記得檢查電池是否充足,測溫頭的耳套應注意隨時更換)。 ˙觀念4:發燒持續的天數,比溫度的高低更重要。輕度的病毒感染,幼兒也可能燒到40℃,只要不持續超過三天,並不奇怪。但是越大的孩子發高燒,或任何年齡小孩發燒持續超過三天以上,即需要檢驗白血球,查明是否併發其他問題,不可掉以輕心。 ˙觀念5:診斷發燒的原因,需要專業判斷,發燒退了,仍應去找醫師查明原因,特別是新生兒和六個月以下的嬰兒,敗血症往往只呈現體溫不穩或過低,千萬不可以為燒退就沒事了。 給父母的貼心話   若不慎重疊使用過多退燒藥,有可能使體溫下降過速,造成四肢冰冷或發抖,此時改用毛毯保溫或熱水袋保暖,體溫就會自然回升,不必再用其他藥物。這種失控的退燒,基本上不會對孩子造成危險。

2007年02月03日
公開
9

感冒的原因和病程

感冒的原因和病程 感冒是由濾過性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感染,其症狀包括以下一種或數種:流鼻水、鼻塞、打噴嚏、咳嗽。喉嚨痛、聲音沙啞、發燒、疲倦、頭痛、腹瀉等。感冒之所以有各種不同程度和樣式的症狀表現是因為能夠引起感冒的病毒至少有一百多種。 由於不同的病毒感染,加上每一個人對相同病毒的反應也有所差異, 所以呈現出來的症狀自然多樣。 感冒的潛伏期約一至三天。然後通常由喉嚨不舒服開始,接著其它症狀產生,在第三、四天時達到高峰。如果沒有併發症的話,一般四至十天會症癒。感冒之所以會好,是由於身體受感染後產生了抗體把病毒消滅的緣故。 醫生是怎麼開感冒藥的   既然知道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照理說醫生只要開一些藥把病毒殺死了,感冒也就好了!問題是,目前全世界還沒發現安全而可以殺死感冒病 毒的藥。所以醫生實在拿那些感冒病毒沒辦法,只得讓它們愛怎麼作怪就怎麼作怪!醫生只能就症狀著手,開藥使症狀減輕些,患著因而能夠舒服一點。為了達到目的,醫生先要問清楚了症狀,加上聽診的補助,以便對症下藥。偶而碰上一些搞不清楚的民眾,不先詳述病情,只說:『我感冒了!包幾包藥來吃。』那真是不曉得怎麼下手,除非他願意吃綜合感冒藥! 吃綜合感冒藥好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說明一下什麼是藥。我們都知道安非他命和嗎啡是毒品,可是安非他命在過去,嗎啡一直到現在仍然被使用在醫療上。筆者在教學醫院訓練期間也曾在骨科病房、急診室和加護病房幫患者打過嗎啡。我開毒品給患者嗎?不,我開的是藥。那麼嗎啡到底是毒品還是藥呢?也許我們可以把藥定義為:一種物質適時適量的應用於個體,好處大於壞處是藥,反之為毒品。 常有民眾在門診問我:『你開的藥有副作用否?』這可以說是外行人的問題,那有藥沒副作用的!當我們打開藥品手冊來看,就可發現幾乎每一種藥都有它的副作用。就算我們認為最沒問題的維他命丸,如果使用不當的話都有它們的副作用。醫生開藥只不過是在好處與壞處之間衡量罷了! 感冒既然只能針對症狀下藥,那麼對一個感冒沒有咳嗽的人給含咳嗽成份的藥合理嗎?一個沒有流鼻水的人給流鼻水的藥合理嗎?豈不算是給了毒品或者說是下錯藥。因為只有接受到其副作用而沒有正作用嘛! 綜合感冒藥可說是一網打盡的藥,有的還宣稱可治八種感冒症狀呢!試問:如果你的感冒症狀只有兩種的話,你願意使用那含有八種症狀成份的藥嗎?當然如果考慮方便性、省時或省錢的話則另當別論。 吃了感冒藥都會想睡覺嗎? 不少民眾告訴我每次吃了感冒藥都會想睡覺。我常馬上問他們,是不是每次感冒都有流鼻水、鼻塞或打噴嚏呢?因為只有那些鼻子症狀的藥才會有讓人覺得嗜睡、無力的副作用。醫生看感冒總會就患者的症狀與個人差異仔細斟酌考量的。沒有鼻子症狀的話,一定不會開那些含有鎮靜副作用的藥。就算是同樣鼻塞、流鼻水的兩個人,也會因為生活工作與接受意願的差異而給予不同份量、種類和使用方式的藥物。譬如說上班族、司機和學生,能夠讓他們上班、上課時精神不集中嗎?這時候在白天可開輕一點的或乾脆不給,晚上再加重一些。 早點吃藥會早點好嗎? 大多數民眾都以為感冒早一點吃藥就會早一點好,這是錯誤的觀念。尤其每當阿婆們這樣跟我講的時候,我總會覺得很無奈!因為我曉得過兩天可能就嚴重起來了!感冒通常開始時症狀輕微,二、三天後最為嚴重,然後漸漸恢復。從起初的症狀又無法預測往後的變化而先給藥,所以往往下一次再來的時候便是:『怎麼藥愈吃愈嚴重!』、『本來沒有咳嗽,藥吃了後反而咳嗽起來!』。 我看感冒最有信心的是,當患者告訴我他已經看了兩三位醫師都沒效時。此時病程已進入尾聲,等著我來收穫。 多開幾天藥對嗎? 一些患者會要求我多開幾天藥,甚至說開一個禮拜。這是相當不對的!感冒既然只能針對症狀給藥,照理說應該天天換要藥才是,因為症狀會變嘛!頭痛、發燒可能吃一天藥就好了,還要繼續吃同樣的藥嗎?喉嚨痛可能兩天就改善了,也該停藥了!兼顧患者的方便性,我認為兩天藥,頂多三天是較合理的。 藥需不需要吃完? 站在醫師本位的立場,應該叮嚀患者『藥要把它吃完』。可是也常聽患者說:『上次開的藥沒吃完就好了!』,『只吃一、兩包就好了!』。我想藥需不需要吃完是不能一概而論的,如果在病程的高峰期可能有它的價值。否則,當病人都自以為夠了時,又何必強人所難呢!記得西諺有一句話說:『感冒有治療七天內會好,沒治療一週會好』,又有什麼好計較的?我的家人跟我常常屬於『一週會好』那個族群。 為什麼晚上睡覺時咳嗽得厲害? 感冒咳嗽常在晚上睡覺時惡化,尤其是小孩子,咳到嘔吐是屢被提及的。因為白天時小孩子可輕易吞入過多的鼻水,但在睡覺時鼻水倒流沉積 在喉嚨容易引發咳嗽。針對這種情形,側臥也許會有幫助,給流鼻水的藥比咳嗽藥來得恰當。 為什麼有人感冒超過一個月? 雖然感冒通常四至十天會好,但是咳嗽持續超過一個月的也並不少見,這與感冒後氣管較不穩定有關。一般來講,如果感冒比預期還久的話,應該考慮是否再一次感染不同的病毒或是次發細菌感染。此外,過敏性鼻炎、氣管炎或長期吸煙引起的咳嗽也常被誤以為是感冒。 感冒到底需不需要吃藥? 感冒不見得一定要吃藥,但是吃藥的好處有二。其一是讓患者舒服些 (如果用藥得宜的話),其二是減少併發症的機會。感冒時,身體尤其是上呼 吸道抵抗力減低,容易受細菌感染。常見的併發症如鼻竇炎、氣管炎、中耳炎等。 感冒要不要看醫生? 開感冒藥實在是種藝術,因為需要考慮的蠻多的。如咳嗽緊不緊、痰多不多、什麼顏色的、會不會惡臭、喉嚨痛否、鼻涕的顏色、還有患者的工作、年齡大小、對藥的耐受經驗......。總而言之,就是在不失『藥』的本質之下,讓患者覺得值得,沒白來一趟。雖然已經很用心的開了藥,可是往往患者下次來的時候會告訴你:『一點效果都沒有』,『比上次還嚴重』。 那麼到底要不要看醫生呢?我以為醫生開的處方藥還是比成藥合理得多!如果看醫生不必打針的話,雖然麻煩一點,或許值得。否則,感冒看醫生還用打針的話,說真的,去買綜合感冒藥算了!既方便又省時,也可免除針扎之痛,不是嗎? 如何預防感冒? 一般人都以為『冷到』才會引起感冒,如貪涼衣服穿得太少、小孩半夜踢被等。其實不只如此 ,過度疲勞、心情鬱悶、熬夜都容易引發感冒。幾年前的某段時間筆者也常患感冒,後來曉得熬夜容易引起感冒之後,便盡量『很想睡覺時就去睡』,感冒的頻數也就少多了!在門診問患者是否天來沒睡好覺或心情不好,往往可以得到肯定的回答。感冒是很會傳染的,一個人有了感冒,時常全家人均會得到,而且很難避免。常聽一些年輕的媽媽說:『感冒要趕快把它治好才不會傳給小孩』。這是不正確的觀念,感冒怎麼趕快治好呢?感冒患者大約在前三、四天具有傳染力,如果能夠在這三、四天與家人隔離的話,也不失為避免傳染的好方法。也許有人會問:醫護人員天天與感冒患者在一起,應該時常被傳染呢?不見得!因為醫護人員跟患者相處的時候總是在通風良好的室內,縱然患者咳嗽、打噴嚏,病毒也易被流動的空氣稀釋掉。不像家人共處在緊閉的室內,空氣不流通。而且醫護人員與患者少有手和手的接觸,家人較難避免。感冒病毒在鼻涕中的濃度最高,易經手傳染, 所以與患者接觸後馬上洗手也可避免被傳染。 年紀愈小愈容易罹患感冒,通常小兒們一年平均可達九、十次。隨著年齡的增加感冒次數漸少,到了青少年以後,只剩下三、四次。這與得了感冒後,身體內產生的免疫力有關。所以一些老是抱怨小孩常患感冒的父母應該可以放心了!只要學費繳夠的話,孩子總會畢業的。 結  語 感冒時要多喝開水、多休息是大家所熟知的。多喝開水可以減低呼吸道分泌物的黏稠度,讓喉嚨與氣管舒服一些。多休息可以培養免疫力,讓感冒早一點好。吃藥的目的只是讓患者在感冒的過程中舒服一些罷了!並不能縮短病程。『早治療早好』與『早治療好免得傳給家人』都是不正確的觀念。所以不應該作過份的治療,如打針、打點滴、住院。 使用綜合感冒藥是相當不合藥理的,除非你的症狀與它的成份相配合。 最後我建議大家應該學會認藥,當拿到藥的時候要問清楚那種藥是為那種症狀開的。如此,想吃幾種藥,吃多久,就可隨心所欲了!這也算是 一種主權在民吧!

2006年03月07日
公開
11

醫學小常識

王見豐 北市小兒科執業醫師 中國時報六月十七日家庭版林元氣君關於腸病毒的描述及引用的資料,極具爭議性,所謂一成左右會留下後遺症云云,更為謬誤;目前全台灣看待腸病毒,已經不夠理性,如此恐更為搧風點火,茲表述個人意見如下: 1. 八十七年大流行,共四百零五重症病例,其中七十八人死亡;八十八年及今年死亡人數皆少於十人;大部分都是腸病毒七十一型引起。至於總感染人數,估計不一,現依中研院何曼德院士報告,八十七年有症狀人數約一百五十萬人,經由血清學研究,計入無症狀感人數,腸病毒七十一型併發死亡或重症之比例約為二萬分之一到萬分之一。 2. 各種呼吸道感染病毒以及腸病毒,大都是藉由人體分泌物傳播(口水、眼淚、鼻水等,腸病毒還可以經由排泄物傳染),病情嚴重性則與接觸的病毒量相關。只要人與人接觸,不管是直接或間接,都可能傳染,無論醫院、家庭、公共場所都是一樣。所謂飛沫傳染,一般而言,面對面打噴嚏咳嗽的機會較小,主要還是經由身體,尤其手部接觸傳播;排泄物也是經手傳播,所以洗手是有幫助的。但是洗手僅能減少病毒數量,進而減輕症狀,卻無法完全洗淨病毒,當然也不能保證不受感染。林文所提到「不當注射、藥物都可能造成感染」是不正確的,腸病毒並非如B型肝炎、愛滋病可經由血液傳染,而且目前都使用拋棄式針筒,只有醫護人員不小心扎傷自己,傳染給病人機會罕有。 3. 我想強調的是:沒有疫苗的情況下,在台灣想要不感染腸病毒,不管是否71型,是不可能的。八十七年時,「年齡十五歲以下,可能都沒有腸病毒71型抗體」。到了八十八年,台大黃立民醫師統計,足三歲及六歲兒童分別有百分之二十及百分之五十抗體陽性率,六歲以上當然更高;至於成人,據以前報導,已超過九成具有抗體。這就是為什麼去年和今年衛生署都說腸病毒「不會大流行」,言下之意,就是大部分人都得過了,所以只剩小流行。人與人隔離,一來不可能徹底隔離,二來頂多是延後感染的時間,當未受感染人數累積到相當的時候,我們就會看到如八十七年一樣的大流行。 4. 停課只是相對的減少小朋友之間的接觸,等到恢復上課之後,自然又會傳染開來,每年暑假前後的流行高峰足以說明。腸病毒在台灣,全年皆有,而且在潛伏期就具傳染力,當症狀出現,已經有其他同學被傳染,綿延不絕。病毒可持續存在於口鼻分泌物三至四週,腸道的病毒更可以持續長達六至八週之久,想要藉停課或隔離患者杜絕腸病毒流行,是否每個患者要多放一個暑假?上幼稚園、小學都是三歲以上較大的孩子,要求生病的小朋友回家,家中如有更小的小孩,結果他們被傳染的機會增加,並且接觸時間增多,侵入病毒數也因此較多。 5. 重症患者集中於腸病毒71型。其他類型腸病毒引起重症的比例極低,並不比常見其他感冒高多少。可是感染71型者只佔一部分,並且隨時間過去,71型所佔比例會更低。每年台灣都有極大量各種腸病毒患者,在臨床上並無法區別是否感染71型,要求為數眾多非71型患者停課或強迫離校,是否很不公平?其實任何感染皆有可能致死,難道要求所有生病的小朋友都不准上學? 6. 腸病毒感染真有那麼嚴重嗎?我認為這是目前台灣對於腸病毒衛教最大的盲點。前面提到,感染腸病毒71型,重症比例約為萬分之一到二萬分之一,估算死亡比例則為五萬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一。其他種類腸病毒更低不在話下。這個數字比起普通感冒自然稍高,但是嚴重性絕對不應如此風聲鶴唳、人心惶惶。我用幾個例子來對比: a. 腸病毒之中最嚴重的小兒麻痺病毒,未有疫苗前,美國曾有百分之五至七的死亡報告,整體則有百分之一的小兒麻痺後遺症。其他如白喉、百日咳、麻疹等也是災情慘重,幸好這些目前在疫苗預防下,幾乎絕跡。即便是沙門氏菌腸炎和未能有疫苗的登革熱,感染後的病情嚴重度及可能致死率,也都高於腸病毒。關於腸病毒疫苗,目前已從事研發,臨床應用,則尚需一段時間。 b. 台北市每年車禍死亡超過一百人,全台灣則為兩三千人,其危險性高過腸病毒數百倍。可是媒體及大眾給予的關注卻不及腸病毒甚遠。 c. 十五歲以上的一千七、八百萬人口,小時候幾乎都感染過腸病毒71型,怎麼以前沒聽說有多嚴重?八十七年數十人死於腸病毒感染,是因為71型在久未流行後的大流行,一時感染人數眾多,與極低危險性相乘的結果。當社會中未曾感染人數漸少,數字就會持續下降。以台灣每年三十幾萬新生兒計,估計死亡人數不及十人,這就是去年和今年的人數。這樣機會有多低呢?每年統一發票特獎抽出十二人,讀者以為自己中獎機會有多大?就以一般經驗,不管是老師、家長,親友的小孩感染腸病毒者不在少數,可是真的發生重症則絕少聽聞。 d. 對於腸病毒所產生的恐慌,主要是因為資訊發達,媒體反覆報導所有患者中極少數的重症案例,導致大家人人自危,誤以為併發症隨時都會發生在自己頭上。其實這個道理,前輩醫師如李慶雲教授等,都已經強調腸病毒絕大多數很安全,家長可以不必過於驚慌。可是媒體不是未加以報導,就是放在最不起眼的角落。 結論: 1. 人類要能免於某一病源體的感染,只能靠體內已有之抗體,最好的辦法是接種疫苗,否則就要能有效隔絕感染途徑,例如撲滅登革熱之媒介蚊蟲,注意飲食衛生之於霍亂、沙門氏菌感染。腸病毒極適合於台灣高溫的自然環境,又具高傳染力,只要人與人接觸就可以感染,想不感染是不切實際的。 2. 感染腸病毒,絕大多數患者都可以完全痊癒。只要好好洗手,即使感染,也會減輕症狀,甚或可以無症狀感染,繼而產生抗體免疫。一味驚慌失措躲避,無濟於事。停課除了增加家庭、社會不便,影響小孩受教權,幫助有限。 3. 良心建議:車禍大多是可以避免的,請禮讓並小心駕駛。也請讓您的小寶貝從小養成習慣,使用安全帽或安全座椅(而且最好坐在後座),並且繫好安全帶;較大幼兒有一種可以墊高型的安全座椅,直到小朋友長大,可以直接使用車上安全帶為止。汽車製造商應該有您適用的產品。您帶小朋友來看病,當然希望他們可以安全快樂長大,請相信我,全台灣因為交通事故,對小朋友造成的傷害與死亡,絕對遠遠超過腸病毒的危害! 認識腸病毒 4. 腸病毒種類:腸病毒包括小兒麻痺病毒3種、克沙奇病毒A型23種、克沙奇病毒B型6種、伊科病毒31種,以及不分類的腸病毒68~71型。共67種。 5. 感染腸病毒可否免疫?感染每一種病毒之後,除了免疫力不全者外,都會產生足夠的抗體而免疫。只是種類繁多,除了幾種近似的類型有交錯保護作用外,還是會感染其他類型。在台灣一年到頭都有腸病毒患者,四至十月患者較多,通常六月和九月各有一個高峰,中間因為暑假的緣故,患者較少。幾乎每個人從小不停的感染各種腸病毒,台灣成人大概都有三四十種以上腸病毒抗體。 6. 長水泡才是腸病毒?大多數腸病毒感染是無症狀感染,或與一般感冒無法區分的發熱症狀;少數會出現與玫瑰疹相似的皮疹。頭痛、腹痛、嘔吐、腹瀉等亦不少見,以前常說夏天吃到生冷不潔食物,所以腹痛嘔吐腹瀉,其實部分就是腸病毒作怪。這其中少數會有劇烈頭痛、頸部僵硬等無菌性腦膜炎症狀,大多數幾天後完全康復,少有後遺症。只有十來種病毒可能出現咽峽炎(喉咽部長水泡),而手足口病則只有克沙奇A16及腸病毒七十一型等少數病毒才會引起。一般人一輩子會得過一至數次不等的咽峽炎,手足口病則大多只得過一次。相近的幾種腸病毒,抗體會有交錯保護作用,所以後幾次感染症狀較輕微,甚至沒有水泡出現。夏天感冒有很多是腸病毒所引起,近來家長常問的第一句話就是「是不是腸病毒?」除非是咽峽炎或手足口病,否則只能說不能確定;而且口內水泡可以在第二天甚至第三天才出現,這時家長常常就以為醫師誤疹。 7. 三歲以下是高危險群?腸病毒重症患者較多見於三歲以下,目前能確定的是三、四個月以下嬰兒免疫系統發展尚未成熟,有較高可能性出現重症。大於四個月、三歲以下重症患者,無法單純用年齡來解釋,可能原因:(1)特異體質,身體分子結構作為受器,恰巧適合腸病毒入侵,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人會死於一般輕微的感染;(2)接受病毒量較多,因為他們通常在家裡受感染,接觸密切且時間較長;(3)缺少其他類型腸病毒抗體的交錯保護作用。 『腸病毒患兒出現以下症狀應趕快送醫?』 「感染腸病毒幼兒,如有疑似症狀,包括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一般神經併發症是在發疹2-4天後出現、肌躍型抽搐(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持續嘔吐、持續發燒、活動力降低、煩躁不安、意識變化、昏迷、頸部僵硬、肢體麻痺、抽搐、呼吸急促、全身無力、心跳加快或心律不整等應盡速就醫。」 以上一段話是衛生署新聞稿,我們在媒體常常可以看到;這些當然是對的,可是反覆強調下可能導致誤解:以為是腸病毒才有的特殊症狀而必須送醫。難道一個孩子雖然沒有感染腸病毒,突然抽搐、昏迷,就不必送醫?其實這是任何疾病,病情危急都會出現的現象(只有肌躍型抽搐較少出現在其他疾病),而且腸病毒出現的機會也沒有特別高。應該說,任何人在任何時候,不管原來有沒有生病,出現上述狀況,都必須緊急送醫。這就是我常常說的:「沒有發燒的時候,精神仍然不好,就要小心」 洗手就不會感冒嗎? 8. 感冒是病毒傳染引起,不管是上呼吸道感染、腸病毒、流行性感冒等,大都是藉由人體分泌物傳播(口水、眼淚、鼻水等,腸病毒還可以經由排泄物傳染)。一般說飛沫是對的,可是飛沫主要是經由手部互相接觸傳播,面對面打噴嚏咳嗽反而機會較小;當然使用的物品、衣物也是媒介,這些也都是經手傳播到自已身上,所以洗手是有用的。但是洗手僅能減少病毒數量,進而減輕症狀,卻無法完全洗淨病毒,保證不受感染。 9. 要能保證不會受到病毒感染而不感冒,只有二種方法,而洗手、停課並不在其中:(1)完全的與世隔絕,像太空人一樣。接觸的人除了不能感冒以外(本身如果感冒,身上會一直散發出病毒,洗手也沒用,而且感冒的人在還沒有症狀的潛伏期就會有傳染性),還要全身沐浴更衣。這實在太不容易了,大概只有住在西伯利亞、南極等罕見人跡的地方才有可能吧。(2)體內已經有該種病毒的抗體,產生途徑有二:(1)曾經感染過,(2)接種疫苗產生。 10. 對於沒有疫苗可以接種的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腸病毒等,這些病毒在我們環境中長時間存在,隔離頂多延後感染的時間,永遠有機會被傳染。與其利用停課等措施隔離,以後還是可能在非預期情況下受到感染,我寧可建議只要注意生活衛生,養成洗手習慣,當真的被感染也可以減輕症狀。不必因停課影響家庭生活,也不會損害小孩的受教權。台灣小朋友在托兒所、幼稚園大量互相傳染(感冒專修般),到了小學、國中的年紀,大部分小朋友體內已經有大部分感冒病毒的抗體,所以感冒大量減少(一般物誤以為長大了,抵抗力自然增加所致)。 發燒會燒壞腦子嗎? 11. 發燒的原因:大部分的發燒是因為病源體入侵,跟身體作用後,體內產生昇溫素;這時我們的體溫調節中樞受到昇溫素影響,誤判而將體溫設定成較正常為高的狀況。我們身體會透過產熱(發抖等)多於散熱(流汗為主)來提高體溫。當昇溫素不再產生(自然病程例如感冒,平均約三天左右;或特定疾病得到適當治療後),體溫自然會回復到正常狀況。 12. 溫度多高會有危險:單純以體溫而言,要對人體有傷害,在二種狀況下可能發生:(1)超過攝氏41度,可能會中暑;(2)超過攝氏42度,因為蛋白質產生變性,可以造成人體器官直接傷害。但是在大多數的情況下,人體是不會出現這樣的高溫的,可能出現這種溫度的狀況有:(1)藥物,尤其是諸如快樂丸等麻醉、迷幻藥;(2)先前的腦損傷,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失去調節功能;(3)中暑,無法排汗;(4)先天性汗腺異常等,無法正常散熱。 13. 我們日常聽說或媒體報導上提到的燒壞腦子,其實都不是上述狀況,而是這些患者罹患一些會直接傷害腦部的疾病,諸如日本腦炎、麻疹、細菌性腦膜炎等,發燒與否根本不相干。這些都是屬於發熱性疾病,因為以前衛生知識缺乏,以訛傳訛,被說成發燒燒壞了腦子。所以發燒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不會對腦造成傷害的;反之,會傷害腦部的疾病,即使退燒也無濟於事。 14. 可是我們如何知道一個小孩發燒,是不是那種對腦部會有傷害的疾病呢?這有個大概的判斷方法:凡是嚴重的疾病,尤其腦部發炎,不管大人或小孩、有沒有發燒,都會精神不好,譬如昏睡、嘔吐、抽搐等。但是因為發燒本身會讓人有類似的症狀,所以要在退燒的時候才可以做判斷。也就是說,當一個人不發燒的時候,精神就很好,那通常不要緊,也比較不會有立即的危險。 蓋棉被悶出汗可以退燒嗎? 15. 發燒是因為體內產熱多於散熱,退燒就要加強散熱,為什麼會有悶出汗後可以退燒的誤解?那是因為人類屬於恆溫動物,如果發燒不是太厲害,會自行調節體溫至正常恆定狀態;在人類就是透過流汗來散熱退燒,不了解就以為是悶了才出汗。穿厚衣服,蓋棉被不利散熱,只可能使體溫更為升高。 16. 體溫上升的過程,體內產熱增加,如果上升速度很快,人體就會利用發抖來產熱,於是感到畏寒,直覺反應就會想加衣蓋被。其實如果等個數十分鐘,體溫到達恆定,這時通常反而會覺得渾身發燙。 17. 另外一個造成誤解的原因,以為感冒是受寒引起,所以設法不再吹風受寒。 退燒的方法: 18. 減少厚重衣物,有利散熱。如果發抖畏寒難受,至少在體溫穩定,不再覺得冷的時候,就應盡量減少衣著。 19. 睡冰枕,可以持續吸收身體熱量。溫水拭浴,藉水分蒸發散熱。但應注意:(1)太熱的水,或整個人泡在水裡,都反而不利散熱。(2)冰水、酒精雖然可以用來散熱,但是散熱過快,會使體表微血管收縮,不利於後續散熱,故一般情況不採用。 20. 藉助藥物與昇溫素拮抗,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身體會減少產熱以及排汗散熱。 體溫幾度才可以用退燒藥? 21. 這就要問退燒是什麼目的了。我自己的小孩,除非為了確定有否發燒,不會為了體溫幾度而量體溫。如前所述,發燒本身不會造成傷害,而且病程時間到了,自然會退燒。但是發燒會使人不舒服、畏寒、頭痛、胃口不佳、噁心想吐、睡眠不佳等;有些小孩子更會因此吵鬧不安、拒食,結果三天後,燒退了,可是小孩卻因拒食而脫水,爸爸媽媽也累倒了。所以退燒不是為了怕腦子燒壞,而是要讓病人比較舒服的度過這個病程;免得病好了,卻因為沒有進食,必須接受點滴補充水分。 22. 因此,你當然可以依照一般的38.5度用口服退燒藥,39度用肛門塞劑。但是我更建議用小孩子的精神、睡眠、食慾等來作決定。精神好,退燒也好,不退燒其實也沒關係;精神不好、不吃、不睡,則可以按照一般劑量給予退燒藥物。解熱藥即鎮痛藥,即使沒發燒,我們也可以為了止痛(頭痛、酸痛、口腔潰瘍、受傷等)給藥。 23. 另外一個目的,就是可以利用退燒的時候,判斷小孩病情嚴重與否。 24. 退燒不會讓整個病好的快些;只要藥物劑量適當、使用時間的間隔夠,即使長時間使用,也不會對人體有所傷害。一般口服退燒藥每四小時以上可以服用一次,以普拿疼(Tynenol)為例,每公斤體重每次使用10毫克。而肛門塞劑通常六小時就可以使用一次。 25. 塞劑一般不建議在三、四個月以下的小孩使用,因為他們體溫控制尚未成熟,可能過度反應以致體溫過低。另外也有少數小朋友,對一般劑量也會有類似情形,這就需要爸爸媽媽配合醫師,依各人的狀況適度調節劑量。在比較大或體重較重的小朋友,也有可能需要較高劑量或縮短二次使用的時間間隔。 吃藥容易流汗是不是藥物比較強,比較傷身體? 吃藥容易流汗常見有兩種情況,不管哪一種,都不會有害。 26. 藥物中有退燒藥。因為人類是靠流汗散熱來退燒,所以退燒一定出汗;吃退燒藥出汗,一般表示體溫仍然不穩,也就是還在發燒,只是剛好口服藥平衡了體溫。除了少數體溫調節不良患者外(前述),如果沒有發燒,即使藥物含有退燒藥,也不會因此而大量出汗;所以如果我們沒有發燒,用退燒藥(例如普拿疼、阿斯比靈)來治療頭痛、牙痛,也不會出汗導致體溫下降。 27. 過敏的小孩,尤其是氣喘兒,常常需要服用具交感神經興奮作用的藥物。這些藥物的可能副作用就是會使人心跳快、四肢發抖、睡不著、流汗等。只要不會造成生活或學業上的不便,其實是沒有關係的,因為常常過了幾天,大部分的小朋友就可以適應。如果必要,停用藥物後,這些副作用就會自動消失,不會有累積性。 過敏的小孩比較會流汗,是不是身體比較虛? 28. 如前所述,過敏的小朋友因為藥物的關係,可能比較會流汗。 29. 另外,過敏兒體內也會製造較多的交感神經興奮物質,來拮抗過敏的症狀,所以較會流汗。應對方法則是控制好過敏。 感冒是因為流汗吹風、受寒引起的嗎? 30. 感冒是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不是因為冷、熱、吹風引起。常聽家長說去公共場所吹了風,回來就感冒;其實是去公共場所和人接觸,傳染得來。所以少出入公共場所、常洗手可以減少感冒的機會。不然洗手弄得濕濕的,豈不是更容易受寒? 31. 發燒時可以睡冰枕散熱來退燒,吹吹冷風又怎麼會有壞處?冰不是更冷嗎? 32. 過敏兒會因冷熱變化,敏感引起咳嗽打噴嚏,溫度穩定後即恢復,不會感冒。 為什麼有些孩子發燒會抽搐?(熱痙攣) 除了癲癇的患者,容易在發燒時引起痙攣發作外,非癲癇患者的小朋友,約有百分之五容易在發燒時出現抽搐。發燒引起的熱痙攣有幾個特點: 33. 年齡在五、六歲以下,這些小朋友體溫調節中樞較慢成熟,容易在很短時間內,體溫急速上升而引起抽搐。除了癲癇患者外,五、六歲以後就不會再發生熱痙攣。 34. 熱痙攣患者半數只會發作一次,其他則可能多於一次。可能有家族病史。 35. 發作時間短暫,多數少於五分鐘,抽搐結束可能有一段睡眠,清醒後通常精神不受影響。而且不會留下後遺症。 36. 通常為兩側對稱性抽搐。 37. 因為體溫的上升無法預期,無法利用退燒藥物即可預防發作。幸好絕大多數完全康復,除非極特殊案例,否則不必長時間服用抗抽搐藥物。 另外有極少數是因為腦部發炎等疾病引起抽搐,可能會發作時間長、不對稱發作(眼睛歪向一邊、單邊手或腳抽動),並會伴隨有嗜睡等精神不好現象。 小孩發生抽搐時,要把他的牙齒扳開嗎? 38. 不需要。因為怕小孩咬到舌頭,很多家長都會用物品甚至手指扳開牙齒,導致不必要的傷害(小孩的口腔、大人的手指)其實抽搐時,舌頭是內縮的,一般是不會咬到的。除非真的看到舌頭被咬住,才用物品將牙齒扳開(不是用手指)。另外如果有嘔吐物,也需要挖出來以免嗆到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 39. 一般抽搐(熱痙攣或癲癇),大部分都短於五分鐘,會自動停止,並不需要作任何處置。只要注意呼吸道通暢,如有阻塞物必須取出。如果抽搐無法停止,則必須藉助藥物,此時應該送醫,所有捏人中、掐手指等不人道動作皆無濟於事。 使用痱子粉好嗎? 不管是流汗、大小便,清洗或用布/紙巾擦乾即可。適當的尿布、衣服會把後續的汗水、小便吸收。一般以為撒了痱子粉,看起來乾爽舒服;其實因為痱子粉吸附作用,反而讓排泄物接觸皮膚更久而已。好比桌上潑了水,不用抹布擦乾卻撒上泥土,反而更不容易乾。如果擔心皮膚會接觸到排泄物,可以在洗淨擦乾後,擦上氧化鋅油膏或凡士林即可有效隔離。 小baby需要睡枕頭嗎? 人的脊椎骨在胸部是自然的輕微駝背,小嬰兒因為身長較短,頭部與背部落差很小,使用枕頭反而會讓頭明顯往前傾,對頸部呼吸道造成壓迫,故不需要使用枕頭。而且枕頭容易滋生塵

2005年12月16日
公開
17

買日常用品,避免以下成分~~ 給大家參考看看

洗髮精、沐浴精、洗臉乳,不能有以下成分: 1. EDTA:是沈澱防止劑、硬水軟化劑,會刺激皮膚和黏膜,引起過敏作用, 攝取不慎會引起缺乏鈣質、血壓降低和腎功能減退等。 2. 安息香酸鈉(benzoic acid sodium):人體吸收後,有可能引起胃腸功能 減退,有殺菌作用,表示有某種程度的毒性。 3. 己二烯酸鈉(sorbic acid sodium):有報告指出,可能致癌。 4. paraben:殺菌劑、防止黴菌劑,是引發肝臟障礙的原因物質,會引起接觸 性皮膚炎,有致癌可能性。 5. 香料:可能引起過敏作用。 6. 殺菌劑、防腐劑、保存劑等合成物質:主要讓商品可以長期在店面陳列,不 至腐敗變質。 7. 界面活性劑(surface active aggents or surfactants):廣泛用於洗衣 粉、洗碗精。日本某知名廠牌洗髮精含量高達30%,使用的是陰離子系合成 界面活性劑叫聚氣乙烯月桂醚(polyoxyethylene lauryl ether),洗淨力 強,用來清潔浴缸,但毒性強,可能引起皮膚病和內臟障礙。 8. TAR色素青色一號和黃色四號:有刺激性和致癌可能性。 乳液、保養霜、化妝水、護手霜,不能有以下成分: 1. 精製羊毛脂醇(lanoline alcohol):是油性原料,是造成接觸性皮膚疹和 過敏性皮膚炎的原因物質。 2. 羥基甲苯二丁酯及羥基茴香二丁酯(dibutylhydroxytoluene、 butylhydroxyanisol):是酸化防止劑,有致癌可能性。 3. 安息香酸鈉:是保存、殺菌劑,會刺激皮膚、黏膜、眼睛、鼻子和喉嚨。 4. 香料:是過敏源。 5. paraben:(請參考前述) 6. 合成界面活性劑,會破壞溶解保護皮膚的皮脂膜,讓皮膚逐漸乾燥,加上其 中的油性成分,每天塗抹,會降低皮膚本來分泌皮脂腺的功能,皮膚變成慢 性乾燥,累積性皮膚炎。 濕紙巾,不能有以下成分: 1. 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引起接觸姓皮膚炎。 2. 氯化十六烷基啶(cetylpyrieinium chloride):刺激皮膚、黏膜、眼睛。 3. 酒精(ethanol):會刺激皮膚、黏膜,特別是皮膚過敏的小孩。 4. paraben:對某些人會引起皮膚障礙,過敏性濕疹。 5. EDTA:會刺激皮膚、黏膜、皮膚發疹等過敏的化學物質。 6. 防腐劑和防黴菌劑:為了防止變質。 7. 合成界面活性劑:(請參考前述)。 8. 所謂的抗菌濕紙巾還加入抑制菌和細菌繁殖的銀、銅和亞鉛等金屬、藥劑。

2005年12月09日
公開
10

異位性皮膚炎的資料

健康KABINAI─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十年增六倍! 一項國內世代調查的先驅性研究顯示,一歲以下異位性皮膚炎盛行率十年內激增六到七倍,而住家環境潮濕、長「壁癌」的寶寶,尤其是高危險群;而抽菸、不運動的母親或以人工受孕生下的寶寶,則是早產兒及巴掌仙子的候選人。 出生世代研究在歐美已有數十年歷史,對於國民健康、社會環境監測及公共衛生政策,都能有完整的基礎及預測。為了解各世代台灣之子長期的健康狀況及危險因子,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有意委託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進行一項為期二十年的大規模「台灣出生世代」研究,去年十月已先展開先驅計畫,抽出八十五個鄉鎮、2048名嬰兒,進行田野調查。 結果發現,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盛行率,正以驚人的速度成長。成大工業衛生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郭育良指出,1995年,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盛行率僅1%,2001年男生已達3.9%、女生達2.2%,但到了2004年男生為8.4%、女生4.7%,平均已達6.7%;10年間,成長了六倍多。 進一步分析環境因素,雖然家中燒香拜拜比率達68.3%、飼養寵物28.3%、鋪設地毯6.7%、蟑螂出沒高達77.3%,但與過敏性皮膚炎的發生都無明顯相關;不過, 32.4%寶寶的家裡有俗稱「壁癌」的黴菌斑,他們發生異位性皮膚炎的比率是家中沒有「壁癌」寶寶的二點三倍。 台大小兒部醫師林于燦認為,異位性皮膚炎的診斷近幾年才較為標準化,盛行率大幅提升應與診斷進步有關;而飲食西化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兩歲以下幼兒,食物是最重要的過敏原,因此孕婦應避免吃帶殼海鮮、花生等高過敏的食物。至於,居家環境太潮濕,東西發霉,就容易孳生塵

2005年12月09日
公開
10

救命手冊 嬰幼兒居家意外傷害處理法(超詳細的資料)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長庚兒童醫院急診室主任吳昌騰•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副教授白璐•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 在成長過程中,嬰幼兒難免會有發生意外的時候,但傷害程度可大可小,端視照護者是否能在嬰幼兒發生意外的瞬間,及時發現,及時給予適當的處理,以減低傷害程度。同時,也要在這要提醒媽媽,妳是否給了寶寶一個安全無虞的居家環境呢? 小孩從出生的襁褓階段,到會坐會爬會走路,在這段成長過程,難免不會出點小意外,但隨著照護人的用心程度不同,往往結果也會有天壤之別。不論如何,多吸收急救的常識與技巧,讓寶寶處於危險時,能夠得到立即適當的照護,以減少傷害程度。 發生意外,立即送醫,是最好的方式,不過,現場人員若能在救護車到達前或親送到醫院前,把握黃金時間進行一些基本處理,相信多少能降低傷害的程度。本文針對幾項嬰幼兒居家時常發生的意外,依其發生原因、處理方式與預防之道,提供媽媽及照護者提高警戒之心,並熟記處理方式以備而不用,別讓寶寶在不經意間留下終身遺憾。 用心營造安全的環境•就能少一分傷心 在此次的採訪中,不論是站在第一線急救的長庚兒童醫院急診室主任吳昌騰,或是致力推廣兒童安全的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副教授白璐、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都一致表示,為人父母及照護者一定要用心,儘可能將危險因子排除,為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才能有效預防意外發生,畢竟多一分用心,少一分傷心。 想想看,你會將珍貴的珠寶放在哪兒?一定是用特別漂亮的盒子裝著並放在隱密的地方。在這個出生率年年降新低的今天,哪對父母不把孩子當個寶?然而,諷刺的是,比珍貴珠寶更無價的「寶貝」──孩子,本該是處在安全無虞的環境,但實際上,這個寶物的生存環境,並未獲得到與珍貴珠寶相同的重視,所以寶貝有時會蒙塵,有時就從人間消失,徒留父母的傷心難過與懊悔。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胃腸科主任吳子聰在一次訪談中指出,事故傷害占一到四歲幼童死亡原因的40%,而這個數據是第二位死亡原因的三倍。換言之,即使小孩是健健康康的,也會因為意外而成折翼天使。 為什麼悲劇總是不斷上演,三位受訪者皆表示,即使在資訊發達的現在,仍存有死角,就是有人並不能從報章雜誌或電視新聞中獲取資訊且引以為鑑;再者,就是隨時都有新手父母的加入,孩子生了,或許對如何增加智力的教養有興趣,但對於安全的育兒知識並未同步加強吸收,於是給了意外發生的機會。 孩子,需要呵護,更需要保護,多一份保護,讓他們的成長之路更加平安順利! 體檢妳的居家環境安全嗎? 根據衛生署統計,嬰幼兒發生意外的場所以居家環境最高(63%);國防醫學院的調查,63.1%的孩童意外生地點在室內,其中6成的幼兒(5歲以下)因為跌倒墜落受傷住院;兒童燙傷基金會調查19歲以下青少年燒燙傷事故的發生地,有8成是在家裡。 看到這些數據,你將發現原來溫暖的家,其實處處充滿危險,特別是對控制力差、沒有危險認知能力、頭部占身體比例大、平衡穩定性差的小孩,不知有多少潛在的危險? 幾乎所有的居家裝潢完全是針對大人的需求而設,當小孩出世後,多半沒有為孩子做太大改變。白璐以美國為例,民眾會自費請領有證照的居家環境評估師到家中,以適宜小孩居家環境的需求,逐一檢查室內每個地方是否符合安全標準,再針對缺失予以改善,為的就是能提供孩子一個安全的環境。 但國內民情不同,很難想像花錢請人來家裡檢查設施的做法,不過,行政院衛生署製作了一本《幼兒居家安全手冊》,提供家長DIY檢查居家環境,將潛在危險提早改善,避免意外發生。 溺水 【發生原因】 雖然家中的澡盆、浴缸不若外面游泳池來的大,但是只要有蓄水的地方就有讓嬰幼兒發生溺水的機會,甚至只要短短幾秒的時間,就有溺斃的可能。最近更發生幼兒溺水的地方是餿水桶,因為媽媽去倒垃圾,留下幼兒坐著學步車,在家裡東晃西晃,晃到置放餿水桶的地方,一個失去重心,整個頭就栽進裝滿廚餘的餿水桶……當大家努力做廚餘回收為環保盡心時,卻發生這樣的憾事,實在令人不得不注意餿水桶的存放,也是不能輕忽的問題。 【處理方式】 1.萬一幼兒不幸溺水的話,最主要的傷害是缺氧,請將溺水幼兒平放,頭往後仰,保持呼吸道暢通。 2.若已無呼吸,先清除口腔異物後施以人工呼吸,量測脈搏決定是否進行呼吸道暢通,讓體外按摩與人工呼吸同時並進。 3.掌握浸水時間和進行心肺復甦術的時間,將是有助癒後的最好指標。 【預防之道】 1.不將幼兒單獨留在浴室;浴室的地板最好有具有止滑功能,免得地上潮濕促使幼兒滑倒而栽入蓄水的澡盆或浴缸。 2.浴缸、澡盆不要蓄水,若是一定要蓄水,請務必加蓋,或確保存放地方不是嬰幼兒可以輕易接近的地方,如浴室一定要關上門。 3.接冷氣水的桶子不要忘記加蓋。 4.餿水桶免不了會存放廚餘,務必加蓋,或是改用其他不是幼兒可以輕易打開的容器,如需要腳踩才能打開的桶子。 燒燙傷 【發生原因】 吳昌騰指出,在兒童意外傷害的事件中,燒燙傷發生的頻率及數量都相當高,尤其又到冬天好吃火鍋的季節,高溫的鍋具與年幼的孩子在一起,實在令人擔心;或是熱騰騰的飯菜或飲料,擺在鋪有桌巾的桌子上,孩子輕輕拉著桌巾,很容易將這些東西一起拉下,而讓湯汁燙傷身體的任一部位;糊塗媽媽放洗澡水時,聽到門鈴聲或電話響起,立刻丟下孩子在浴室去開門或接電話,而熱水未關或僅放熱水時,很容易讓自行跑進浴室的孩子發生燙傷意外;時下流行的精油薰香,也陸續因為氣爆而導致燒傷事件亦時有所聞;加上國人使用開飲機的比例愈來愈多,開飲機一壓,飲水自動流出的方便,對於孩子也是另一隱憂,為燒燙傷的發生原因再添危險因子。 【處理方式】 1.如果傷口不大,只出現紅腫、熱痛時,馬上用冷水沖洗或施以冰敷。 2.傷勢嚴重的話,切記「沖脫泡蓋送」的處理程序,不要隨便使用牙膏、醬油塗抹傷口,以免傷口惡化。 「沖脫泡蓋送」處理程序 (1)沖:以流動的清水沖洗傷口15∼30分鐘,若無法沖洗傷口,可用冷敷。 (2)脫:在水中小心除去或剪開衣物。 (3)泡:冷水持續浸泡15∼30分鐘。 (4)蓋:燒燙傷部位覆蓋乾淨毛巾。 (5)送:趕緊送醫急救、治療。 【預防之道】 1.只要是熱的物品,如湯鍋、開飲機、熱的飲料等等一定要遠離孩子。廚房平時最好關上門,不讓孩子隨意進出。 2.熱水器的水溫最好設定在中低溫(吳昌騰建議在44℃以下),若是熱水器無控溫裝置,在放洗澡水時,請先放冷水,再加熱水。 3.關水時,先關熱水,再關冷水;或是建議換裝一壓就停止出水的水龍頭。 4.幫孩子洗澡時,請專心完成。再急迫的電話都可以慢點聯絡,千萬不要將孩子單獨留在浴室。 5.薰香精油與異丙醇(無色透明的可燃性液體,一旦過熱很容易引起爆炸。)混合使用時,不可以點火使用以避免氣爆。喜歡精油芳香的人,不妨將精油倒在衛生紙上,宜人的香氣自會飄散在房間中。 隨時注意孩子的動靜 照顧孩子的同時,大人也許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真要眼睛一直盯著孩子也是強人所難,不過,務必讓孩子待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以隨時掌握孩子的動靜。萬一孩子有什麼意外,就能掌握時間急救送醫。 林月英舉了一個例子,有一家三代同堂,當天家中有5位大人,卻仍讓一個小孩發生了意外。因為每個大人都以為別人正在照顧小孩,其實孩子是獨自一人在房間玩,而玩出了意外。林月英表示,大人輪流照顧孩子時,一定要做好交接工作,清楚劃分責任時間,以免釀成不可知的意外。 嗆奶 【發生原因】 寶寶在一歲之前很容易發生嗆奶的問題,主要是吃太多或是未排氣之故,少部分寶寶則是因為有胃食道逆流所致。由於食道開口與氣管開口在咽喉部相通,奶水若是由食道逆流到咽喉部時,在吸氣的瞬間誤入氣管,即所謂的嗆奶。量大時,會造成氣管堵塞,不能呼吸,危及生命;量少時,直接吸入肺部深處造成吸入性肺炎。 【處理方式】 1.輕微的溢奶、吐奶,寶寶自己會調適呼吸及吞嚥動作,只要密切觀察寶寶的呼吸狀況及膚色變化即可。 2.如果大量吐奶時,是發生在平躺時,應迅速將寶寶的臉側向一邊,以免吐出物向後流入咽喉及氣管。 3.把手帕纏在手指伸入口腔中,甚至到咽喉,將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快速清理,以保持呼吸道順暢,然後用小棉花棒清理鼻孔。 4.寶寶憋氣不呼吸或臉色發疳(即缺氧臉色發黑)時,表示吐出物可能已進入氣管了,使其俯臥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使其能咳出。 5.如果仍無效,馬上夾或捏刺激腳底板,使寶寶因疼痛而哭,加大呼吸,此時最重要的是讓他吸氧入肺,而不應浪費時間想如何把異物取出。 6.在進行以上急救過程時,應同時將寶寶送往醫院檢查。 7.如果嗆奶後的寶寶呼吸很順暢,最好還是讓他再用力哭,以觀察哭時的吸氧及吐氣動作,看有無任何異常(如聲音變調微弱、吸氣困難、嚴重凹胸等),如有即刻送醫院。如果寶寶哭聲宏亮,中氣十足、臉色紅潤,則表示無大礙。 【預防之道】 1.每次餵完奶後,一定要幫寶寶排氣。 2.每次餵食時,給適當的奶量即可,不要因為想讓寶寶多吃一點,而引發嗆奶情形出現。 3.若是有胃食道逆流的狀況,一定要就醫,讓醫師開立可抑制胃液的藥品。 嬰兒搖晃症候群 【發生原因】 吳昌騰指出,在長庚兒童醫院的急診室中,每個月總見到一兩例是搖晃症候群的案例。的確,當寶寶哭泣時,爸爸媽媽或保母總喜歡搖搖寶寶,以安撫寶寶的情緒。適當搖晃是可以刺激腦神經的連結,但若用力不當,卻也易造成寶寶腦震盪、腦水腫。除了因為大人的搖晃外,吳昌騰也接觸過一個案例,就是保母將脖子還沒硬的嬰兒背在背上,時間一久,也出現搖晃症候群的症狀,因為還沒硬的脖子就這麼晃呀晃,不僅造成頸椎受傷,同時,也讓硬腦膜下血管出血。 【處理方式】 1.若是搖晃過後,寶寶出現抽筋、眼神怪異或呆滯、只有單側肢體會抽動時,就要儘快送到醫院就醫。 【預防之道】 1.不要以搖晃的方式安撫寶寶,否則要注意搖的幅度不能太大。 2.寶寶的脖子還沒硬時,不要用背帶背在後面;真要背的話,宜選擇適合月齡較小寶寶的揹兒帶,有支撐脖子的功能,並將寶寶背在前面,可以隨時注意寶寶的樣子。 3.平日不要過度依賴搖搖床,使用時間和搖晃程度都要控制。 撞傷和意外墜落 【發生原因】 林月英以「3歲以前的孩子是用腳思考的」,空間概念也尚未成形,加上剛學會走路的寶寶,頭部依然占身體重量的四分之一,容易重心不穩而跌跤,點出了孩子發生撞傷和意外墜落的機會不低。會在家裡發生撞傷,多半是寶寶碰尖銳的桌腳、堅硬的牆壁或櫃子的門,甚至一群小孩嬉戲時,不慎碰撞,其力道過大衝擊到胸部、腹部或頭部,可能引起如骨折、脫臼等外傷,也或許是腦震盪。至於意外墜落的主因,無非是從高樓陽台跌落、從床鋪或沙發跌下、或攀爬高處卻無法下來而跌落,嚴重則喪命,否則就是產生腦震盪現象。立即性的傷害如骨折,多能以肉眼觀察,決定是否立即送醫;令大人容易疏忽的反倒是因沒有明顯外傷,而誤認孩子沒事,其實是內在的傷害需要較長時間反應,如腦震盪就必須經過72小時的觀察,才能確認安好與否。甚至有一種情形是,照顧的爸媽根本不知道孩子曾發生這樣的意外,更加延誤送醫時間。 【處理方式】 1.如為明顯外傷,就立即送醫。若確定孩子已骨折,先固定受傷部位,以免傷勢加劇。 2.若看不出明顯外傷,可先觀察孩子在接下來的幾天,是否有哭鬧不休、嗜睡、不安、持續性嘔吐、精神活動力好不好、意識清楚與否、對外界反應是否遲鈍等症狀出現,若有當然立即送醫,透過電腦斷層攝影、X光檢查是否有腦震盪或顱內出血。 【預防之道】 1.家中地板最好是木質地板或塑膠地磚等安全性較高的材質,減少滑溜的情形出現;若是無法改變,建議在寶寶的主要活動區域,鋪上塑膠地墊,緩和一些撞擊的力道。 2.家具角邊、門鎖等突出尖銳處以護套包住,減少孩子不慎碰撞時的衝擊力。 3.所有容易被孩子碰到而會搖晃的物品務必收好,櫥櫃門關好,在孩子高度以上的堆放物請固定住,避免突然落下砸到孩子。 4.陽台或樓梯的欄杆間隙寬度要比孩子的頭圍小,避免任意穿過;更重要的是避免孩子在這些地方獨處。 5.在沙發、床鋪上玩時,要有大人陪著。 6.床鋪加裝護欄,避免寶寶睡覺時因翻身而不慎跌落地面。 善用居家安全用品 如果大環境無法更動,就善用居家安全用品,一樣可以減少意外發生。如插座防護蓋可防觸電、浴缸防滑墊與防滑貼紙可防跌倒、桌腳防護墊以防小孩碰到尖銳轉角、安全伸縮防護欄則可以隨寶寶年歲增長調整護欄長度、安全地墊可以緩衝寶寶掉落地面時的衝力。 誤食異物 【發生原因】 吳昌騰指出會發生誤食異物,有三種狀況,第一,父母給了不適合孩子吃的食物;第二,家中大孩子塞東西給小小孩吃;第三則是處在口腔期的小孩本來就容易將隨手拿到的東西放進口中。萬一東西小,不小心在吞嚥時卡到氣管或食道,不是導致食物梗塞、吞嚥困難、咳嗽、呼吸困難,將有窒息的可能;就是因為梗塞異物卡得很緊,而造成食道因局部壓迫而出現潰瘍,伴隨出血,甚至穿孔。 到達胃部的食物,大部分可在數天至兩週內由肛門自行排出,但具有腐蝕性的電池,就必須及時以內視鏡取出,因為這類電池碰到水後的一小時,就開始腐蝕。最擔心的還是父母根本不知孩子已吞下異物,錯過送醫最佳時機。若是父母觀察到孩子有咳嗽、變音、發疳、吞嚥困難〈東西卡在食道〉、呼吸急促〈東西卡在氣管〉,就要注意是否有誤食異物的可能了。 【處理方式】 1.掉入食道者,立即送至耳鼻喉科以內視鏡取出。 2. 一歲以下小寶寶急救法:用左手環抱寶寶整個身體,使之形成頭低屁股高的姿勢,再用右手用手指胸戳五下。或者將寶寶身體翻轉過來,空掌重拍後背部,一樣也是五下。兩法可以交替使用。另外需要進行CPR時,將寶寶的腿抬高、頭放低,在寶寶兩側乳頭連線中點下一指寬處,以兩指壓胸的方式幫助寶寶恢復呼吸。 3. 一歲以上寶寶急救法:意識清醒者,可使用站立式的哈姆立克急救法,即施救者站到患者後方,以身體貼緊患者背部,雙手從腋下環抱患者上腹,左手握住右手拳頭,合力壓擠上腹數次,進行到異物被咳出;若已失去意識者,讓患者立刻平躺並保持呼吸道暢通,兩手在腹部正中線施壓往上推,每次施壓不可偏左或偏右,連續做5下明確有力的施壓動作,間斷,再做。 【預防之道】 1.父母不要給不適合小孩吃的食物,如小果凍、花生、瓜子、湯圓或荔枝等,一定要餵食,請先處理過以使寶寶好吞嚥。 2.照顧小小孩的同時,也不要忘記教育大一點的小孩,不要隨意塞東西給小小孩吃。 3.絕不將過小的物品提供給孩子玩,如1元或5元硬幣、各式鈕釦等等,只要直徑未超過3.17公分〈約喉嚨的寬度〉、長度小於5.17公分的小物品,就不該讓孩子任意取得。 4.寶寶進食時,不要邊說話邊吞嚥,讓食道與氣管動作不一致,使得食物誤闖「禁區」。 嬰兒猝死症候群 【發生原因】 發生原因至今不明,但吳昌騰指出,可能與嬰兒趴睡;寶寶被同睡的大人壓到;母親有吸毒、喝酒或吸煙等習慣者,懷孕時容易造成胚胎發育異常,而產生潛在性的疾病;或是遭到感染及窒息過久等原因,都可能是發生嬰兒猝死症候群的危險因子。雖然案例不多,但是因為發生突然,總讓父母傷心欲絕,甚至若是發生在保母照顧的時候,也會引起法律糾紛。在西方,嬰兒猝死症的發生率是千分之二點六至五;而在東方人,特別是中國人的發生率明顯較低,約為千分之零點五,許多研究顯示,除人種、遺傳因素外,母親及嬰兒的生活習性也是影響發生的原因,加上我國嬰兒多半是仰臥睡眠,而西方嬰兒大多是俯臥睡眠,所以,我國嬰兒猝死症明顯減少。 【處理方式】 1.如果能及時發現嬰兒臉色發疳,就立即給予心肺復甦術,使心跳恢復跳動,同時立刻送醫診治。 【預防之道】 1.國外許多研究報告顯示,俯臥睡眠的嬰兒猝死發生率是非俯臥睡眠嬰兒的3∼9倍,所以在1992年時,美國兒科醫學會正式建議嬰兒不要採用俯臥姿勢睡覺,以減少嬰兒猝死的發生率。經過幾年的大力推廣,猝死率的確有下降趨勢。 2.嬰幼兒在睡覺時,不要用太過柔軟的枕頭及寢具,免得孩子陷於其中而造成窒息;吳昌騰建議用稍大一點的毛巾折個幾折當枕頭即可。 3.母嬰不要同床,避免大人翻身時不慎壓到孩子釀成意外。 4.夜晚睡覺時,多起身幾次觀察孩子的呼吸狀況。 藥物中毒 【發生原因】 多是大人粗心所致,不是將藥物裝在看起來是一般可食用的瓶罐中,就是放在孩子隨手可得的地方,發生藥物中毒的機會自然提高不少。就如去年爆發SARS時,為了消毒,許多家庭備有漂白水卻未注意擺放地方,之後就不時發生幼兒誤食漂白水的事件;每年端午節前後,也容易傳出誤食鹼粽水的案例,因為鹼粽水可能放在一般飲料的容器中,孩子以為是好喝的飲料,就一口喝下…… 【處理方式】 1.發現孩子神情怪異時,立刻檢查平日服用藥物是否還在?確認誤食藥物的時間及劑量後,送醫時,務必連同藥物的原包裝〈藥袋〉一併帶去,讓醫生了解情況,及時採取解毒措施。 2.誤服的是一般性藥物且劑量較少,如毒副作用很小的如普通成藥或維生素等,可讓孩子多飲冷開水或牛奶,使藥物稀釋並及時從尿中排出。 3.劑量重且副作用大的話,立刻送醫,通常在2小時內施以洗胃,2小時後以活性碳減緩藥物吸收,劑量重的話,就要進行洗腎。 4.若是誤服強鹼藥物,切記不能催吐;誤服強酸,應使用肥皂水、生蛋清,保護胃黏膜。 5.維持呼吸道的暢通。 【預防之道】 1.食品與藥品一定要分開裝,特別是藥品外包裝上,要標記藥名、到期日或相關資訊(最好還是留在原包裝盒不要分裝)。 2.每次使用後,一定要關緊瓶蓋,並絕對要放置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3.特別的藥劑或液體,如漂白水或鹼粽水,更是要特別收好,絕對不能讓孩子碰觸到。 4.特別液體的外瓶一定要保留原來商品的標示單,若是因放置在浴室受潮而剝落,請立即更換一瓶使用,避免日後萬一真的發生孩子誤服一事,才能提供醫師可靠的資訊,給予正確的治療方法。 5. 在美國,安全藥罐使用的非常普遍。要知道,防兒童開啟(child-resistant)包裝並不是小孩都打不開(child-proof)。防兒童開啟的法定定義是:80%的五歲小孩需要超過五分鐘以上才能打開之包裝。這代表還有20%的小孩可用較短時間就開啟瓶蓋。小孩都喜歡嘗試,都可能想得出打開的方法。因此,在選擇存放容器時,不妨挑選開啟程序較繁複的容器,延長小孩打開的時間。 求助時要注意的事 當寶寶正處於極端危險時,父母或照護者一定要鎮靜,一方面是給孩子一點心理安慰,一方面要做對必要的緊急護理。你可以大聲呼救,只要數秒鐘,也許就可喚得很多的救援幫助。同時即刻開始進行急救(幫助呼吸或做心臟按摩術)。在進行急救後一分鐘,如果尚無救援出現,則必須再次呼救,或打電話給119。 電話求救時切記三件事 1.直接說出問題重心,譬如:「我的寶寶呼吸心跳停止了!」或是「寶寶需要立即急救!」等等,不必描述事情發生的來龍去脈。 2.一定要告訴對方你家的地址、電話、如何走才能到達等資訊。 3.在等待救援的時候,一定要繼續急救不要中斷,除非短暫(數秒而已)的呼救求援。此時可以先將幼兒移到電話或窗口邊,一面急救一面求援。 家中應備有簡易急救箱 在緊急的時候,能適時先處理傷口,多少能降低傷害程度,因此家裡應備有簡易急救箱,建議準備耳溫槍、紗布塊、繃帶、OK繃、消毒棉球、冰枕、三角巾、骨折固定板數枝、優碘藥水、棉花棒等等。 放置的地方應以大人方便取得,與小孩卻有安全距離的地方,否則本來是要救人的卻反變成「禍首」。 窒息 除了異物吸入會造成窒息外,常聽見的案例還有,被窗簾繩子、電線繞頸、蓋在厚重的棉被下窒息、玩躲迷藏時躲在大紙箱、衣櫃、櫥櫃,甚至是烘衣機等地,都是小孩喜歡藏身之處,一下沒被找到又出不來時,悲劇往往就發生了。 窒息若超過5分鐘,就可能使腦神經受到嚴重損害,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家長應具備急救常識,立即對窒息幼兒施行急救,以免延誤。當口鼻被封住或頸部受勒,應立即解開封住口鼻之物,未恢復呼吸時施以人工呼吸,並儘速送醫。

2005年09月30日
公開
9

退燒藥易引發腦性麻痺

內容如下 5個月的小康,高燒不退,媽媽讓他服下阿斯匹靈退燒藥,導致腦性麻痺,11年後小康再度發燒,媽媽讓他睡冰枕,再誘發呼吸衰竭,送醫後遠離冰枕,病危的小康才撿回一命…。 這是發生在台大醫院的實際案例,因家長錯誤使用退燒方法,竟導致孩子終生傷害。 醫師強調,一般孩童體溫若無超過39度,而有心肺疾病幼童體溫若未超過38度,且活動力尚可,家長實在不必積極為孩子退燒。 李秉穎說,照顧發燒病童有4項重點,一是觀察病童活動力,至於體溫只是參考值,孩子活力、食欲差,不管有無發燒,都該就醫,而適度發燒,可能提升人體免疫力,有時不必積極壓抑。 第二個重點是讓孩子多休息,少進行會發汗運動,以免造成不必要心肺負擔,不利預後。 第三個重點是注意保暖, 如果發燒病童,手、腳冰冷、臉色蒼白,代表孩子處於寒冷狀況,為免其發抖增加負擔,應為其添加衣物; 若孩子是滿臉通紅、身體發汗,應為其脫衣服,減少能量消耗,等症狀解除後,再為其加衣。 第四個重點是別讓孩子睡冰枕、使用退熱貼等物理性退燒法,增加無謂寒冷與代謝負擔。 李秉穎說,台灣可能是最愛用退燒藥的國家,而坊間退燒藥常含阿斯匹靈, 可能加重孩童肝腦負擔,上述小康為此罹患雷氏症候群,終生腦性麻痺、不良於行 -- 阿斯匹靈與雷氏症候群 對成年人而言,阿斯匹靈是很好的散熱、消炎、止痛劑,如果持續服用,最大的副作用是引致胃腸不適,改善的方法可使用腸溶錠或與食物同時服用。如果胃腸出血,便必須停止服用了。近年來,醫學研究發現低劑量(每日80—100毫克)阿斯匹靈可以預防心血管病變,所以許多醫師建議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者每日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 可是,兒童發燒時使用阿斯匹靈作散熱劑,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原因是,當發燒來自某些病毒感染時,例如流行性感冒、出水痘等等,服用阿斯匹靈將會加重病情並且導致雷氏症候群,甚至有腦部受損的後遺症。 雷氏症候群(Reye''s syndrome )是一種稀有卻很嚴重的疾病,主要侵襲5到15歲的兒童,偶爾也會侵襲年輕人。雖然發生率不高,可是,一旦發生,就是患者的不幸。所以,在北美洲的執業醫師和藥師,不建議18歲以下的病人服用阿斯匹靈作止痛退燒劑,而普拿疼,學名Acetaminophen是最好的選擇。 雷氏症候群通常出現在病人被病毒感染後的恢復期,徵兆包括倦怠、嘔吐、情緒混亂、急躁不安。死亡率高達22%—42%。由患者的遺體解剖顯示,病人呈現脂肪肝,腦水腫的現象。雖然目前由阿斯匹靈引致雷氏症候群的證據不足,但流行病學專家的研究結果已經佐證阿斯匹靈的吸收和雷氏症候群有密切關係。 為了避免不幸的事情發生,加拿大的小兒科醫師早已不用阿斯匹靈為兒童退燒止痛,特別是像流行性感冒一樣的疾病。筆者在此建議,凡18歲以下青少年,最好避免使用阿斯匹靈作散熱止痛劑。 【金佩齡�前國防醫學院生化系副教授】 (作者亦為前加拿大溫哥華藥劑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