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慈~瑋媽咪

日期

#Tag

苗栗獅潭仙山

2008年01月20日
公開
19

點閱器...謝謝琇媽咪代製 點閱人數: 我們住宿在五指山 爬五指山是在早上4-5點 (因為太早天氣很冷我們就沒有去爬) 九點時到達苗栗獅潭鄉仙山 本來今天不想爬山 (昨天爬獅頭山爬了快3小時腳好酸) 導遊小姐說今天大家都要去爬山唷(因為比獅頭山好爬.山又不會太高) 所以全家就去爬山 我們只爬到協靈宮九天玄女娘娘仙水亭 因為請了神明一起去拜拜 還好仙山的山不會太高 小慈自己爬仙山唷!好棒 弟弟爬到一半就抱抱(因昨天爬山太累) 仙山風景真的好美 空氣又很好 這次的旅遊很不錯 我們全家初次體驗登山唷! 體驗一下爬山的樂趣 .................................. 以下資料奇摩找的有關於仙山 喜愛爬山的可以去仙山爬山 http://www.dahu.com.tw/lingtong-temple-2.htm ▲ 靈洞宮終年籠罩在朦朧雲霧之中 ▲ 美食街各種客家小吃應有盡有 ▲ 登山的重頭戲:到仙水亭求仙水 ▲ 放眼望去仙山山景美不勝收 ▲ 完善的遊憩步道帶您走向大自然 聞仙山不如親臨仙境!尋行至仙山靈洞宮入口蜿蜒而上,一股大自然的清新直沁心脾,沿途草木扶疏,山泉潺潺,林蔭夾道,萬竿矗立幽篁翠綠桂竹,悠然拂動搖曳生姿,著實令人賞心悅目。   海拔一千多公尺高的仙山,係天然生成的尖峰,每每籠罩在浩浩雲海,穿梭在羊腸小徑的步道,峰迴路轉,沿途峽谷峭壁蘶蘶浩蕩,體驗無窮的登山樂趣!   仙山靈洞宮位於獅潭鄉,終年氣候宜人,相傳山嶺上湧有仙泉能治百病,仙水之名遠佈,求治者絡繹不絕。   管理委員會體恤信徒遊客遠道而來之辛勞,特別增設住宿、餐飲服務。靈洞宮周圍環境設施完善,備有大型停車場、休閒遊樂區、美食街、遊憩步道、登山涼亭、山野觀景台等。   歡迎秋高氣爽時節到此一遊,登山遠眺,遙望千里,享受風吹神馳的心靈之旅! .................................. 仙山靈洞宮歷史沿革─   仙山靈洞宮位於苗栗縣獅潭鄉,建造緣起當時因天然顯跡。民國三十一年歲次壬午八月中秋節日,在地有一蕭姓人家,名曰新添者,全家久患瘧疾,困苦難當,一日夜間忽得神仙託夢,指為仙山山嶺湧有仙泉能治百病,初雖疑信參半,惟因久病纏綿姑且信之,又常聞山上時有神火顯現,少則一、二燈,多則幾十燈,有時布在滿山,忽而聚成一團,光輝燦爛沖上雲霄。   蕭新添於翌日直往指點所在,果然清香一柱杯茶列陳,妙哉!起非神仙顯跡乎,當即叩求仙泉,飲後病除全家治癒,仙水之名隨之傳揚全台,求治者絡繹不絕,以濟黎庶,有求必應,全台善男信女接踵而至。   當時簡構草堂聊蔽風雨,即為仙水亭,「協靈宮」奠定基礎是也。後於民國三十七年歲次戊子三月初六日夜,假蕭新添家扶鸞指示,即席選出經理三十三名維持至今。制度未更,現有經理五十一名,鸞下生七十三名,每月定期開堂扶鸞闡教施方濟世,旨在宣揚孔孟道德,恢復固有文化,勸忠教孝,化除澆漓頹風,挽轉敦風美俗,使萬民得以沾恩,同享昇平盛世之樂。   同年七月二十七日子時興工興建靈洞宮,當時僅有羊腸小徑崎嶇險阻,每一件資材必須用人才擔負,萬難不退之精神造成堂皇宮宇。深蒙主席仙翁九天仙娘聖佛仙真威靈顯赫恩被四海,而眾善感鴻恩,無以為酬於民國五十六年起分期開闢大路,目前大小車輛自由自在駛至宮前。   參拜信徒北自基隆,南由屏東、花蓮、台東不遠千里,十方善信朝聖而來,祈求仙泥仙水無一不驗,尤其顯赫事蹟。本宮自民國五十六年起每年舉辦一次禳燈禮斗法會,由請佛發表斗燈開火起,中堂日光燈一支,自然搖動日夜不停,至天恩酬謝後始告停止,如此顯應,則能感化萬民。

苗栗南庄獅頭山

2008年01月19日
公開
21

點閱器...謝謝琇媽咪代製 點閱人數: 2天一夜開路鼓主辦人招待我們去旅遊 費用:免費 天氣:早晚較冷 時間:早上7點集合坐遊覽車出遊趴趴走 旅遊地點:苗栗獅頭山.五指山.仙山 旅遊人數:大人33個.小孩5個 雖然這次旅遊是免費招待 但是一聽到旅遊地點都是登山想到就......累 但週休在家又很無聊 想想坐遊覽車看看風景也是不錯溜.後來全家決定去爬山 7點 早餐自備.出遊趴趴走 因路程很遠大部份都是坐遊覽車看風景 休息站約一小時停一次 (休息站.遊覽車拍照) 12點 午餐 到了苗栗獅頭山己經下午了 苗栗獅頭山我來嘍 登山人數:大人30個.小孩5個 1:30開始登山嘍 2:30望月亭 (爬山一小時有點累.休息20分鐘) 3:10獅頭山最高的地方 3:20準備下坡.好開心 4:20獅頭山走完全程約3小時 全家第一次體驗登山 登山過程都沒拍照 (噗..有點小失望.二姐弟不配合拍拍) 大部份都是休息中拍照 小慈給叔公牽牽登山.下坡爸爸牽牽 我們母子手牽著手一起爬山 (登山累累.也不好拍照) 爸爸跟在我們後面 (預防弟弟不爬山) 還好二姐弟不用抱抱 不然登山更累 (可能人多.小孩一起爬山好玩) 想想人多一起登山.聊天爬山也是很快走完全程 二姐弟大部份都是自己爬山+下坡 (很少抱抱) 長輩們都誇讚二姐弟很棒.好厲害.體力很好不輸老人家喔! 看來這次的登山旅遊很讚 期待下一次的登山旅遊 5點30 晚餐(晚上住五指山) 9點 宵夜(古早味麻糬.3隻雞) .................................. 以下資料奇摩找的.喜愛登山的可以去獅頭山.體驗登山很棒.風景很美 http://travel.network.com.tw/tourguide/point/showpage/17.html 獅頭山簡介 獅頭山位於苗栗三灣鄉、南庄鄉與新竹峨眉鄉交界處,主峰標高492公尺,蹲踞在獅頭山塊的西南,山巒聳翠,佳景天成,因為外形酷似獅頭而得名。民國90年交通部觀光局將獅頭山、梨山、八卦山規劃為『參山國家風景區』。 ※望月亭:最高峰海拔『四九六公尺』。 獅頭山的登山路線 獅頭山的登山路線有兩條,一條由南庄獅頭起程,較平緩,至望月亭約需二個小時的腳程,初次體驗的民眾建議可選擇這條路線;一條由獅尾新竹社寮坑橋起步,可以體會獅頭山的陡峻,最後終抵獅尾的水濂洞,走完全程約需3小時,較適合有登山經驗的民眾。獅頭山沿途的登山步道濃蔭掩翳,民眾不妨在休閒假日起個大早,前往獅頭山登山享受山林氣息。

不要問孩子好不好、要不要,請用微笑的肯定句!

2008年01月14日
公開
18

點閱器...謝謝琇媽咪代製 點閱人數: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1561411&bid=6&r=13&page=1 不要問孩子好不好、要不要,請用微笑的肯定句...謝謝lemon 媽咪分享 <不要問孩子好不好、要不要,請用微笑的肯定句! > 在孩子的語言發展歷程中,尾音單字的仿說,是比較早發展出來的能力,這個階段的孩子是最可愛的, 問他:「好不好?」他會說:「好!」 問他:「要不要?」他會說:「要!」 問他:「是不是?」他會說:「是!」 問他:「乖不乖?」他會說:「乖!」 甚至問他:「笨不笨?」他也會說:「笨!」 相信爸爸媽媽在經歷孩子的這個階段時,都會覺得孩子好可愛,會想盡辦法讓孩子回答各種單字的答案,然後哈哈大笑。 可是再過一段時間,孩子的發展已經過了單字仿說期之後,爸爸媽媽會發現孩子開始說:「不要!」問他什麼事、什麼話,就看到孩子一個勁兒地搖頭說:「不要!」 這是因為孩子的認知發展也進步了,知道如果他說了「好/要」之後,他可能就要做他不一定喜歡做的事,於是他就開始猛說:「不要!」 遇到猛說「不要」的孩子,相信爸爸媽媽都會覺得頭痛,不曉得孩子為什麼什麼事都說不要,卻沒有回想一下,是不是我們的問句有問題? 我們問孩子的問句是:「要不要吃飯?」意謂著答案有兩種,一個是「要」,另外一個是「不要」,那為什麼孩子一定要回答「要」,爸爸媽媽才肯甘休呢?這明明是個「YES、NO」問句,不是嗎?那為什麼孩子沒有選擇NO的權利呢? 這就是主任媽咪所謂的「除非願意尊重孩子的選擇,否則不要問孩子好不好、要不要」,一般父母在問「YES、NO」問句時,其實是希望孩子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是當孩子的答案是否定的時候,爸爸媽媽的心裡卻生氣起來,忘了孩子是有決定權的。 如果爸爸媽媽希望孩子做某件事,下次請把句子改為「我們要吃飯囉!」、「我們要睡覺了」、「你要吃藥了」,不要再問孩子「要不要吃飯?」、「要不要睡覺?」或「要不要吃藥?」這種問句。 當然,這種直敘句不是一說孩子就會乖乖聽話的,所以我們通常會搭配「預告」這個技巧,提前告訴孩子,「再五分鐘就要吃飯囉!」、「等長針走到2的時候,就要睡覺了」或「吃飯完就要吃藥了」,孩子越不願意做的事,就要更提前、更密集地做預告,執行時再加上「堅決的態度」,跟孩子說:『剛剛媽媽就說過,我們要....』,如此搭配下來,過一陣子就會發現親子關係有了不一樣的轉變喔!

減肥也要看日子~

2008年01月13日
公開
16

點閱器...謝謝琇媽咪代製 點閱人數: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1402354&bid=34&r=8 減肥也要看日子...謝謝vicky 媽咪分享 準備期:MC第一天來到結束 MC來時,不適合過度減肥,因為失血過多,會流失較多鐵質,為了身體好,可以吃點葡萄及瘦肉來補充一下鐵質,所以不需太忌口,月經來時為避免經期不順,最好少吃生冷食物、冰品,多補充鐵質及纖維素食物,如:小魚乾、葡萄乾、波菜、紅棗等,此時食補可溫暖子宮、調血行氣。 最佳瘦身期:MC週期的第7-13天 這時的你,可以開始節食啦!這期間身體機能運作最佳,而且運動會有快看到效果哦!建議你運動半小時至一小時,燃燒脂肪的效果最佳哦! 堅持期:MC週期的第14-20天 這段期間,因為內分泌開始增加,在經期後,身體新陳代謝快、消化功能好,會使得食慾大增哦!而且,減重的效果也會減慢哦!所以要堅持一下哦!避免攝取過多之熱量,禁止油炸、煎炒等高熱量食物,在控制食慾的情況下,還是會看到體重下降的啦! 緩慢期:MC週期的第21-28天 因為MC快要來了!所以容易心情暴躁,身體也會有浮腫現象,因為體內的黃體素開始分泌,很多女生會開始出現身體腫脹、便秘、水份滯留的現象,此時多吃些利水消腫食物如:薏仁、綠豆、紅豆、冬瓜等,而且這時候要注意不要吃太鹹,可以多吃一些補充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尤其富含 B6者),會讓你心情平穩下來哦! 在以上的這四個階段,建議各位依據身體的機能狀況配合飲食,而且持續的運動,一定會讓大家達到減重的目的也可以擁有好心情哦!

文章分享:媽媽,我希望妳死掉!

2008年01月12日
公開
39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1548386&bid=6&r=157 文章分享:媽媽,我希望妳死掉...謝謝聖哲媽咪分享 「媽媽,我希望妳死掉!」 當妳聽到孩子這樣對妳咒罵的時候,妳會如何反應? 氣得發抖?抓起來毒打一頓?流下傷心的眼淚?或是對他長篇大論訓話? 前一陣子,我那不到四歲的兒子,有一天為了一件小事跟姊姊爭吵,我沒有如他的意責備姊姊,反而說他不對,於是他非常生氣的對我喊叫。我乍聽之下,楞住了,心想:「有這麼嚴重嗎?」 他見我沒反應,變本加厲的叫喊:「我希望妳跟姊姊通通都死掉!」 他喊了幾次,我也火大了,將他拎起,把門打開:「你希望我死掉,那在我死之前先把你趕出去!」 看我真的要關上門,兒子嚇的眼淚直流。我說:「你不可以說什麼死掉的這句話,太難聽了。換一句話。」我兒子還是很生氣,一邊哭一邊說:「我不跟妳好了啦!」 我說:「好吧!這一句我接受!」把他拉回門裡。兒子有一陣子不再敢咒我死掉。 發生這次小風波後不久,我參加了女兒國小的「志工媽媽課程」,學校請來陳立容老師上「兒童心裡發展」課程。總共五次,共十五小時的研習課程,我覺得獲益良多。 回過頭來再看這次衝突,我覺得想法有很大的不同。 在處理孩子情緒的時候,老師一直強調:「我們應該糾正孩子的行為,但是我們要同理孩子也有情緒,情緒本身並沒有錯。」 在一個不到四歲的孩子口中,「死」這件事,對他意義不大,因為他還不太懂得什麼是死亡。因此,他使用這句話,很可能是在什麼書裡或是電視上學來的。目的是,他要表達他的憤怒,因此他要激怒我。 因此,當第二次我再聽見這句話時,我便沒有火氣了,我試圖先「同理」他:「我知道你很生氣!」但不對他的話有所回應。等他的憤怒平息後,再告訴他,「死」是什麼意思,我們不應該講這樣的話,因為那不是我們真正希望的。 同樣的狀況,還有,兒子每次都會在我責備他或是制止他做什麼事情的時候,說:「哼!我就知道,你根本就不愛我!」 剛開始,我每次都會回答:「我很愛你,可是你現在還是不可以吃糖。」或是「我很愛你,可是你不應該打姊姊。」可是,這個小孩會很固執的不停重複:「沒有!你根本就不愛我!」搞到最後我就會很火大,氣得滿頭煙。 上完課之後,我試著照老師的意思,去找尋孩子語言背後隱藏的動機。在又一次兒子重複「妳不愛我」的控訴之後,我問他:「你真的希望媽媽不愛你嗎?」「還是你只是想要聽媽媽說『我愛你』?」兒子嘟著嘴不講話。 於是我姑且試之的對他說:「這樣好了,以後你想要聽媽媽說『我愛你』的時候,你不要說『你根本就不愛我!』你就直接問媽媽:『你愛不愛我?』好不好?來,你說一遍給我聽!」兒子依言說了一遍,我立刻抱住他說:「媽媽愛你!我超愛你的!」 後來,每次他又說:「哼!你根本就不愛我!」時,我就提醒他:「ㄟ,該怎麼說才對?」我很驚訝的發現,接連幾次之後,兒子真的改過來了!他現在每次被我責罵時,會突然說:「媽媽,你愛不愛我?」而我每次都給予擁抱、親吻,一再保證我雖然不喜歡他的行為,但依然愛他。 我覺得,這個改變對我兒子是有效的。相較於老大的粗枝大葉,兒子屬於纖細敏感的孩子,因此,他額外需要更多愛的保證。在很多肉麻的「我愛你」之後,他以「叛逆」或是「反話」來表達正面需求的次數,漸漸變少了。 一個簡單的同理,其實不難,但效果真的很不錯。 女兒有一次在自然課的分組時,想要跟某個同學一組,可是被拒絕了。她很傷心的大哭起來。當下,我抑制住去排解的衝動,只是摟住她說:「哇!被人家拒絕,真的很令人傷心。哭一下吧!」她哭了一陣,停止了。回家後,我問她:「你覺得他為什麼不想跟妳一組?」她回答我:「我想他可能想跟別人一組吧!」 第二次遇到她的好友晴晴莫名其妙的不理她、兇她時,我決定用同樣的方式:「妳現在好難過喔!嗯!晴晴這樣,真的讓妳很傷心。」我順便也說了一同學不理我的故事給她聽,只是讓她知道我也曾經遇到過。女兒果然平靜下來。我們選了一本書,以說故事平緩她憤怒的情緒。 這兩次的狀況,其實我並沒有替她解決糾紛,只是藉著同理她的情緒,然後找一個舒緩的方式結束。雖然糾紛還在,但是,她的情緒卻抒解了。我覺得效果很不錯。 因為在我心裡,我知道,媽媽不可能永遠在妳身邊替妳處理糾紛,或是為妳解決危機,當妳的超人。但是當妳生氣、憤怒、或是傷心時,媽媽希望妳知道,妳有辦法可以解決,可以面對,可以健康的讓自己恢復過來。 為人父母,我們很習慣說:「不要哭!」「這又有什麼好生氣的?」或是「不准跺腳!」「不許發脾氣!」事實上,我們應該自我練習,容許孩子也有情緒。這是十五小時課程下來,我最大的收穫。

{文章} 我要教你怎麼愛我 【陳安儀】

2008年01月11日
公開
51

點閱器...謝謝琇媽咪代製 點閱人數: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1557636&bid=6&r=7# {文章} 我要教你怎麼愛我 【陳安儀】 ...謝謝皓綺寶寶分享 我要教你怎麼愛我 【陳安儀】 這兩天,兩個孩子輪番生病,兒子高燒不退,半夜我抱著他滾燙的身體、看 著他火紅的面頰,即使知道沒有什麼大礙,做媽媽的總是擔憂、睡不好覺。 下午載女兒出門溜冰,我有感而發的問她:「媽媽照顧你們好辛苦喔!你將 來會不會孝順我?」 女兒傻呼呼的問:「什麼是孝順?」我說:「就是對我好、愛我啊!」 女兒很天真的從後座探頭對我說:「會啊!我會孝順你!我將來賺的錢都會 給你!」 (因為阿嬤常常問他們,將來賺錢會不會給阿嬤?所以女兒馬上這樣回 答。) 我笑著說:「媽媽不用妳給我很多錢啦!但是媽媽現在每天這樣很辛苦的載 妳去上課、去玩,將來我老了,走不動了,我希望妳也要記得每天來看我、 載我去玩、陪我去看病。妳會嗎?」 七歲的女兒馬上接口:「我會啊!我長大以後還是要跟妳住在一起,每天都 會看妳啦!」接著皺起眉:「可是我沒辦法帶妳出去玩耶!」「為什麼 呢?」我問。「因為我不會開車、又不認得路啊!」真是可愛的回答。我忍 不住親親她粉嫩的臉頰。 之前收過網路上轉寄的一篇文章,大意是一位堅強的女性,為丈夫、兒女付 出,自己得了癌症, 卻總是拒絕孩子與另一半的照顧,凡事自己來。她的好 友勸她,要練習讓丈夫、孩子來照顧她,因為,愛是要「教」的。 昨天,剛好又看到孫協志母親的部落格,看到一手帶大孩子的她,抱怨孩子 不孝、不理她, 雖然孩子為她買房、買車,她卻署名「孤姥」,兩個字道盡 了年老母親的寂寞。 當然,母子關係不佳有很多複雜的緣由,也不是單方的問題,但我覺得顯然 最大的問題在於, 這位母親所認為的「孝」與孩子所認知的「孝」有很大的 差異性。 的確,我們應該要教會孩子怎麼樣來愛我們。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次,我得了急性腸胃炎,晚上在浴室嘔吐不止。我一回 頭,看到四歲多的女兒,怯生生的站在我身後。我當時本來想叫她不要管 我,趕快去睡覺,後來轉念一想,便對女兒說:「妳有沒有看到媽媽在吐 吐?妳怎麼不問我『妳怎麼了?』」女兒很聽話的照我的話問:「媽媽,妳 怎麼了?」 我對她說:「媽媽不舒服。妳可以替我拍拍背嗎?」她馬上上前來,用她的 小手拍拍我的背、還摸了摸我的臉。我擠出微笑謝謝她:「謝謝!媽媽覺得 好多了!妳可以倒一杯水給我喝嗎?」她很乖的立刻去倒了一杯冷水給我。 至此以後,我女兒只要看到我有什麼不對勁,一定會立刻問:「媽媽,妳怎 麼了?」 我上個月在九份不慎摔到,女兒第一時間立刻來扶我,問我:「媽媽,妳怎 麼了?會不會很痛?」接下來的路程一邊走一邊叮嚀我:「媽媽,這邊很 滑,妳要小心喔!」令人分外感動。 同樣的,我買了好吃的東西,也會要求她留給弟弟、我、跟爸爸一起吃。 看多了那種媽媽把雞腿讓給孩子吃,結果孩子長大以為媽媽只愛吃雞頭的故 事,我深深引以為戒。所以,當女兒第一次一個人把她愛吃的生魚片整盤吃 光光的時候,我狠很的責備了她。 現在,她吃什麼好料,如果盤中剩下不多,她一定會問:「還有人想吃 嗎?」或是:「沒人吃的話,我可以把它吃完嗎?」再也不會自私自利的一 個人吃光光。 我一直很認同人本的一個觀念,就是你花了多少時間在孩子身上,孩子將來 就會花多少時間在你身上。 你怎麼對待他,他將來就怎麼對待你。這點,從我公婆身上得到驗證。我婆 婆含辛茹苦的養大三個孩子, 三個孩子對她都很孝順,而我公公年輕時對家 庭不太負責,現在老了,深怕孩子不理他,但老實說孩子對他也真的沒有什 麼感情。 不過,除此之外,我覺得做父母的,也有責任把真實的狀況透露給孩子知 道。無論妳是開心、憤怒、或是沮喪、挫折, 甚至窮困、卑賤,我覺得「掩 藏」不是一個好的教養方式。爸爸媽媽不是完人,我們應該學會承認我們也 有錯誤、 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我們會老、也會死,同樣的,我們付出的愛 也希望獲得回報。 教導孩子回報我們給予的愛,跟我們愛他同樣的重要。

每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

2008年01月11日
公開
22

點閱器...謝謝琇媽咪代製 點閱人數: 每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謝謝my baby橘子分享 記得 大長今的電視劇,她為皇上準備數顆蘋果放在他的寢室,以幫助皇上放鬆心情並且助入眠 , 蘋果果真是有其療效 。 皇上有一陣子睡得不好,三更半夜就轉醒過來,久久不能再度入睡。 翌日,精神變得恍惚,痛苦得很。 一位外國朋友教我這個方法,就是吃一個蘋果。於是遇上這種情況,就吃一個蘋果,果然很快又再入睡近年流行排毒,以清潔體內一切妨礙健康的水分和毒素 。在眾多水果材料中,蘋果亦佔上一席位,原來蘋果含有的蘋果酸和酒石酸,有助消化身體內高油脂食物的功能,可以驅動腎臟排除體內多餘水分和毒素;此 外蘋果還含有豐富的果膠,這是一種可溶性的纖維質,可以跟鉛、汞等重金屬結合一起,並和壞膽固醇一起排出體外以達致淨化的效果。 所以「每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是有它的道理的。 體內百毒清除,皮膚自然透光澤,斑印漸退。 如果不幸患上慢性胃炎,蘋果是不容懷疑的良藥。 只要每日中飯及晚飯後吃一個去皮蘋果,好快胃炎就痊癒了。 據說,蘋果酸能夠抑制癌細胞的擴散呢! 都市人應酬,生活毫無秩序又缺乏運動,為了防止未老先衰,每日至少一個蘋果,看來是明智的選擇。何況蘋果在古代中國早有「智慧果」之稱呢!蘋果含有 豐富的維他命B1 、B2、C及胡蘿蔔素、煙酸(亦稱維他命 B5;此外還含有糖類、脂肪、蛋白質、果膠、鈣、鉀、鐵、鋅、纖維素、蘋果酸、鞣酸等。而蘋果皮含有的車菊素有止嘔功效。可惜現在許多蘋果外皮有石蠟農藥殘留,不宜吃食。 一位營養專家告訴我,蘋果外號「記憶果」。 為甚麼呢? 因為蘋果富含鋅元素,鋅就是構成與記憶有密切關係的核酸和蛋白質不可或缺的元素。一旦缺鋅,大腦皮層邊沿海馬區即發育不,影響記憶力。是以多吃蘋果 有提高智能的功效。香薰治療是近年流行的紓解抑鬱和壓抑感的良方之一。而眾多香薰中,經研究結果,蘋果香薰對人的心理影響最大,它具有消除心理抑鬱 感的作用,許多病人一旦吸入蘋果香氣,精神馬上變得愉快平和。所以,如果你晚上睡不寧或者有失眠情況的話,不妨灑點蘋果香薰,擔保你好快進入夢鄉

累了,就把心事放下來

2008年01月09日
公開
41

點閱器...謝謝琇媽咪代製 點閱人數: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1553597&bid=6 累了,就把心事放下來(轉貼自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謝謝Tin咩&昱哥的媽分享 累了,就把心事放下來(轉貼自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最近認識一位美國籍的出家師父,是個很有趣的事情。 特別是他叫我舉起蕃茄汁跟他說話的經驗。 我們約在新竹的一家茶館用英文談論著心經, 師父用英文跟我解釋因果、輪迴這些事情,這都還不稀奇。 有趣的事情在後頭呢! 師父一聽完我跟他提到的個人煩惱的時候, 他索性要我左手提起他剛買的三罐番茄汁,一邊提著,一邊跟他說話。 可想而知,我左手感覺到疲勞的程度,跟時間成了正比。 也懊惱著為何師父要我一邊提著三罐蕃茄汁,一邊跟他說話。 受不了這樣的酸楚,我自行把左手放下, 卻聽到師父跟我說:「Hold it up, and keep talking to me.」 聽到這樣的話,心理不免起了疑心, 我手提的那麼酸,為何不讓我放下手上的重物,輕鬆地與他對談? 約莫過了15分鐘,我的左手實在承受不住了, 才聽見師父跟我說:「Now you can put it down.」。 看著我狐疑的臉,師父居然笑了出來。 「你不喜歡提著重物跟我說話, 為何你卻喜歡帶著煩惱來跟我說話,過著你的生活呢? 手酸了,放下就好,對待煩惱,不也是這樣? 或是這些煩惱就像是那些番茄汁一樣, 是你自己用手把它們給舉起來的呢?」 有趣的經驗,對吧? 最近我開始這樣的練習, 一手舉起有重量的東西,一邊想著事情。 手酸了,自然會放下手上的東西, 看看有一天,我會不會也學到,心累了,就把心事給放下來。 我們能很容易的放下有形的重物, 卻很難放下無形的重擔。 執著的人生會讓自己承擔莫需有的重擔。 所以學習放下執著也就在學習人生自在。

分享篇:有一種愛叫殘酷

2008年01月08日
公開
51

點閱器...謝謝琇媽咪代製 點閱人數: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1552104&bid=6&r=6&page=1 <分享篇:有一種愛叫殘酷...謝謝瑩祐格格的寶貝小窩分享> 男人對女人一直很好,呵護有加,只要他在家就不讓她做一點家務。買菜,做飯,洗衣,拖地,洗碗等等,他都會做得又快又好,女人喜歡什麼東西,不用撒嬌耍賴,他總會當成禮物買回來。用他自己的話說,女人是用來疼愛的。 女人柔美嫵媚,她的幸福全寫在臉上,甜美的,充滿陽光般的燦爛。她一直以為,日子就可以這樣,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天長地久,永生永世。她將一直做他懷裏的羔羊,他將一直是她一生的依靠。 天有不測風雲。一天,她在電腦前加了一夜的班,早晨站起來時,忽然天旋地轉,一瞬間的黑暗將她徹底擊倒。當她醒來時,已經在醫院的病床上,男人正紅著眼圈守在她身旁,她的眼淚當時就下來了,伸手摸他的臉,猛然,她的心僵住了,這一刻的冰冷竟然比暈倒時的黑暗更讓她心驚———她的右臂竟然根本無法動彈!她吸入的一口氣就那樣悶在了喉嚨裏,她瞪著疑惑而驚恐的眼又試一下自己的右腿,同樣的麻木,毫無知覺。她的右半身,已經不屬於她了。 腦溢血,常年的伏案與過度勞累讓她付出了代價,一直以為這是老年病,總要七老八十才有可能會得,而她才剛剛三十九歲啊!她徹底失態了,歇斯底里,哭得天昏地暗,以後可怎麼辦呢?從此成了一個廢人了,不能工作,不能持家,不能再帶心愛的女兒去公園,不能再挽著他的胳膊散步,終生都要躺在床上了,要躺多久?十年?二十年?她無法想像,她無法忍受,她所有的幸福就這麼灰飛煙滅了。 男人不停地鼓勵她,醫院也開始給她做康復治療。四十天過去了,兩個月過去了,終於有些好轉,她的手和腳有了些知覺,可以做些簡單的活動,但是好轉卻始終停留在這裡,任他怎麼努力給她做按摩也沒有起色。她無法自己穿衣服,扣扣子,吃飯時拿不住筷子,飯菜掉得滿身滿床。她無法自己去洗手間,沒有人攙扶著,她什麼也做不了。她再次陷入崩潰,自己不可能回到健康的狀態了,這,已經是恢復的極限。 就在這時,她明顯感到了男人的變化。以前不等她口渴,男人便會拿了吸管遞到她嘴邊,她想吃什麼,只要眼光看到床頭櫃,男人便會問:"是蘋果?我幫你削皮。"她到洗手間,他會像抱當年那個小女生一樣抱著過去。而現在,男人陪護她的時候,更多時間是在看自己的專業書,或者到走廊和其他病人家屬聊天,間或看她一眼而已。尤其是這次更加過分,已經晚上七點了,他還沒有像平時那樣送飯過來。她已經很餓了,肚子咕咕叫了半天,床頭櫃上有同事看她時送的糕點,她想自己伸過手去,可努力了半天,手還是僵在半空。她忽然想到一個重大問題:男人,還會留在她身邊嗎?四個月了,哪個男人熬過如此的一百二十天?自己這半殘的身體還有哪點值得他留戀?四十二歲的男人,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誰會把大好時光浪費在一個纏綿病榻的女人身上? 男人來了,帶了一大盒剛出鍋的排骨湯,她猛一揮手,那鮮嫩的排骨便落了一地,湯汁灑了男人一身。男人沒有像平時那樣安慰她,反而皺眉說了一句:"你愛吃不吃!"她被噎住,差點喘不過氣來。 過了一會,她想去洗手間,賭氣不叫他,左手撐著床向旁邊蹭,然後再用左手扳起自己的右腿放到地下,鼓足了勁兒試著要站起來,卻終於沒成功。男人斜著眼睛裝作沒看見,仍舊忙著用手機發短信。女人的血在那一刻涌向頭頂,她,不再是他眼中的珍寶!她狠狠用手撐住床頭櫃,搖搖晃晃站起來,男人這時才趕過來扶住她,遞上手杖。她甩手搡開他,把手杖緊緊握在手裏,現在,這個沒有知覺的木頭,才是她的真正依靠。在洗手間裏,她看到自己蓬頭垢面,哪還有當初的美麗與嬌媚? 男人越來越過分了,扶她在走廊裏散步的時候,總是粗聲大氣地吼她:"你倒是自己拿著外衣啊!就不能再走快一步?自己走,老扯著我幹什麼?你不是要上廁所嗎?再不走快點尿了褲子我可不給你洗……"當著走廊裏那麼多人,女人低下頭一聲不吭,機械地挪動自己的腳,從小到大,她何時被別人如此呵斥過?自從嫁與他,哪一天他不是輕言慢語百般呵護嬌寵? 什麼一日夫妻百日恩,什麼柔情蜜意山盟海誓,什麼永生永世不離不棄,全是鬼話!男人越來越明顯的漠不關心,讓女人徹底失去了依賴。雖然她看起來柔弱,骨子裏卻是堅韌的,所有的冷落與白眼,都成了她努力鍛鍊的動力,你不是不按時給我送飯嗎?我自己吃上回剩下的。你不是不給我換衣服嗎?我自己花一個小時解開衣釦,再花一個小時脫下。你不是不扶我散步嗎?有這根拐杖就行!不知流了多少汗,咽了多少淚,康復竟然又重新開始了,這次的康復不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的,女人被傷害的自尊成了一座噴發的火山,她自己都感覺到自己的進步,手越來越靈活了,腿也漸漸有力了,她的眼裏又跳動著希望的火花。日子如流水般過去,她對男人一次一次的遲到與漠視變得無謂,積聚起所有的潛能與毅力,來康復自己,等待著出院,也等待著男人對她說出那兩個字:離婚。 連醫生都很難相信她竟然可以恢復得這麼好,除了右腿還有些僵硬,其他地方幾乎都和正常人一樣了。醫生笑著說她創造了一個奇跡,女人也含著淚笑,卻笑得有些蒼涼。 男人來接她出院了,兩個人在路上都很沉默。她仍舊固執地不讓男人攙扶,眼看快到家了,她的心快跳出了胸膛,以後,這裡,還是她的家嗎?男人開門的時候,她定定地看著男人微低的頭,他的腦後竟然有隱約的白髮了。是否,男人就將和她攤牌?她閉上眼,深吸一口氣,忍住即將崩落的眼淚。 "丫頭,睜開眼看看。"是男人溫存的聲音。女人疑惑地睜開眼,呼吸再一次被悶在喉嚨———家裏堆滿了玫瑰花瓣!餐廳,桌上已經擺好了飯菜,全是她最愛吃的。她苦笑:"怎麼?最後一次浪漫晚餐?"男人定定地看著她,忽然淚流滿面:"丫頭,我的傻丫頭,你知不知道我等你站起來等得好辛苦?你知不知道看你受苦我有多難過?你知不知道我硬著心腸吼你罵你時有多痛苦?可如果不這樣,你就會一直依賴我,永遠也沒辦法再站起來了。" 第二年開春的時候,女人已經可以重新工作了。看上去,她比大病之前略顯老了一些,但臉上的燦爛卻沒變。因為,這個男人讓她明白:不要懷疑真愛,有時候,有一種愛叫殘酷。

健保局:魔羯水瓶最長壽

2008年01月08日
公開
48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1553992&bid=6&r=3 謝謝╭☆ POCOYO分享 點閱器...謝謝琇媽咪代製 點閱人數: 魔羯座活得最久、雙子座非自然死亡率最高、獅子座夭折率最高!這可不是星座專家的迷信推算,而是衛生署健保局的正式統計。健保局分析,國內魔羯座的人活得最久,平均壽命74.53歲,命最短的是牡羊座,平均壽命73.43歲,兩個星座平均相差一年一個月。 牡羊、金牛壽命稍短 95年台灣地區死亡總數為13萬5071人,過去官方統計死亡人數,不是以性別、年齡就是縣市別,健保局首度用西洋12星座分類統計。醫審小組組長曾玟富說,整體而言,魔羯座與水瓶座在各項指標都表現良好,是最幸運的星座;雙子座和獅子座表現都差,是較不幸運的星座。 曾玟富強調,這項統計純粹為了趣味,各指標之間也確實有統計上的意義,但民眾大可不必為此計畫懷孕時程,因為統計不能證明星座與死亡的因果關係。 根據統計,活得最久的星座是魔羯座,平均死亡年齡為74.53歲,其次為水瓶座 (74.52歲)、天秤座 (74.46歲);命最短的則是牡羊座,平均死亡年齡為73.43歲,其次為金牛座 (73.84歲)、獅子座 (73.94歲)。 雙子10%可能死於非命 不能壽終正寢的非自然死亡比率,前三名包括雙子座(10.40%)、牡羊座 (10.11%)、射手座 (9.68%),機率最低的是水瓶座 (8.74%)、魔羯座 (8.76%)、雙魚座 (9.04%)。非自然死亡包括意外死亡、自殺死亡、他殺死亡。也就是說,每100個雙子座就有10人可能死於非命,而最能安心終老的星座則是水瓶座,每100個水瓶座只有8人會死於非命

罵孩子要有技巧

2008年01月07日
公開
64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1448882&bid=20&r=78 罵孩子要有技巧 ...謝謝宸鈞媽咪分享 作者:碧愛緹絲•帕特 Beatrix Palt 譯者:洪絹 叢書系列: 奧林[ 親子•生活•教養 ] http://www.olbook.com.tw/books/viewsample.php?id=126&ch=1 第一章 為什麼父母要罵小孩? 父母一定要知道,責罵是教養過程的一部分 教孩子不容易。父母總是很努力地想用規勸的方式來教導孩子最基本的道理。只可惜,孩子的表現卻常常完全不如父母所期望。孩子往往不想了解父母;不想照父母所要的去做;與父母所期望的背道而馳。從父母的觀點來看,他們認為孩子會這麼做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孩子沒有判斷能力。 其實,父母並不明白,好言相勸不一定有用,有時候,還是得提高聲調來把話講清楚才行。只有明確地告知孩子嚴重性,責罵才會有效果。清楚讓孩子知道:「我要你現在就聽明白我說的話,接受我的說法,照著做就對了!」 了解教養的目的 責罵並非教養的目的。責罵雖然帶有告誡的意味,但單純的責罵跟帶著告誡的責罵卻是不一樣的。比方說,我們有時會罵孩子說不准做某些事。有的時候我們卻又罵孩子怎麼沒有怎樣怎樣。這些都不是單純的責罵,而是帶著告誡的責罵。因為父母罵孩子的時候並不是獨裁地光要孩子照自己期望的去做。責罵背後的目的是要讓孩子們知道,父母不能再接受他們的行為舉止。父母罵他們也不是要他們一定要有多了不起的表現或要懂得多少社會規範,有時候父母罵他們,只是為了不讓他們受到傷害而已。 ♫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與父母的爭論、摩擦及數不清的爭吵,是絕對少不了的。 責罵,理由要充分 首先,來看看湯姆的情況。湯姆現在三歲,是個機靈、好動的孩子,喜歡在窗台爬上爬下。要不是因為他有個十五個月大的弟弟,其實湯姆的好動也不是件太嚴重的事。湯姆很清楚他不應該爬窗台,否則弟弟可能會有樣學樣,然後不小心摔倒,因為弟弟還不懂爬窗台的危險性。偏偏湯姆明知故犯,所以媽媽就會責罵他。除了因為擔心而責罵湯姆之外,媽媽罵他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希望湯姆可以明白,攀爬窗台對年紀還小的弟弟來說,是很危險的,希望湯姆在了解媽媽的用意之後,別再做不良的示範了。但是因為好言相勸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媽媽只好開罵。 判斷事情的輕重緩急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無時無刻、無所不在的。父母會告訴孩子,該做什麼、該遵守什麼規矩。父母會這麼做或多或少是因為孩子還沒有能力分辨事情的重要性。然而,父母的教育是為了教導孩子良好的規範,或者是為了避免孩子陷於危險,孩子根本無法判斷。 父母可以透過責罵跟教導孩子禮節,來幫助孩子建立判斷事情輕重緩急的準則,所以,對於那些不是那麼重要的事,父母也不用太過苛求。至於那些具相當重要性的事,父母則應嚴格要求。方法就是責罵。 ♫ 責罵要有目的。要想清楚,希望藉責罵達到什麼目的。把責罵當作是要讓孩子明白事理的第一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設好界限 孩子從小就要罵,之後他們自然就能接受責罵是父母教養的一種方式。責罵讓孩子明白,只要他們不踰越某個界限,他們不會有太大的麻煩。重點是,界限 一定要先劃好。孩子年齡愈大愈能夠理解,也愈須要知道安全範圍在哪裡, 並要能自我約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孩子其實都聽得懂 要如何透過責罵讓孩子深刻地了解一件事呢?父母要讓孩子能強烈地感受到他們的行為舉止是不被接受的。父母責罵時可以用一些慣用台詞,比方說:「不是跟你說過好幾次,不准……。你怎麼老是 / 改不掉……。」只要聽到父母這樣說,孩子就知道,自己一定又有哪裡做錯,需要改進了。如此一來,責罵就不再只是逼孩子聽話的手段,而是開啟教養的第一步:幫助孩子養成判斷能力。所以責罵的同時,要跟孩子把他挨罵的理由解釋清楚,告訴他們為什麼他們的行為舉止需要改變。好比說:因為爐子溫度很高,摸了可能會燙傷;因為玻璃櫃會破掉,碎片會割傷人,很危險;因為用玩具火車打別人的頭,被打的人會痛,而且會哭……等等。其實這些情況,只要稍作說明,孩子很容易就能理解。 如果孩子的理解能力還不夠好…… 要怎麼向小孩子解釋,跟人打招呼握手時,應該要伸出右手,不能伸左手;吃飯時要用叉子;用餐時,不能任意離席;打哈欠要用手捂住嘴巴;要常說「請、謝謝、對不起」。想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好習慣、什麼是約定成俗的常規,真的不是那麼容易。 相較之下,教小朋友打噴嚏要用手捂住嘴巴,就簡單多了,因為孩子到了某個年紀,就比較能夠理解,細菌、傳染和生病是什麼意思。 怎麼讓責罵有成效? 要孩子養成正確的習慣,目的在於教導他們懂得體貼其他人。因為孩子年紀小的時候常以自我為中心。 舉例來說,要讓孩子知道,吃飯的時候,要是弄翻飯菜,其他人會覺得很奇怪。責罵他們,是為了讓他們知道飯菜不能隨便浪費,同時也要他們懂得顧及其他人的感受,不能只顧自己。父母最好能用簡單的話來解釋,為什麼不能這樣做。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你弄翻飯菜,奶奶坐在你旁邊,你會不小心弄髒她的衣服,而且我們還要清理被你弄得一團亂的餐桌及地板。」 用這種方式解釋,相信就會達到讓孩子聽話的效果。更高招的,就是把矛頭轉向孩子,請他們說說看,如果今天是奶奶不小心弄翻飯菜,他們做何感想。這樣一來,就算年紀很小的孩子也能夠感同身受。(希望孩子的感覺不要是:「很有趣!」如果是這樣,您就得再找找其他的例子了。) ♫ 要不斷地跟孩子解釋說明,父母設定這些規範的原因何在。 效果呈現的指標 當孩子終於照著父母教他的去做的時候,就表示他們對這件事情的判斷力已經養成。當孩子不再把積木往玻璃桌上丟時,表示他們終於知道那是不應該的舉動。 要罵,要趁早 對孩子不良的習慣一定要防患於未然。如果父母不想放縱孩子,在必要的時候用「不可以!」這樣的句子,明確且堅定地拒絕孩子就十分重要。唯有這樣,將來孩子愈大,父母才不需要罵得更兇。因為孩子已經知道,如果不想惹麻煩,避免聽父母說教的痛苦,就不要做讓父母生氣的事。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責罵他們,目的是要他們分清楚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從中學習辨別是非,獲得不同的賞罰經驗,了解如果違反了規定就會受處罰。被處罰之後,孩子多半都會安分一陣子。 在孩子小時候,就要讓他們做好接受責罵的準備。怎麼說呢? 有的父母會覺得孩子還小,所以什麼都加以寬容,想等大一點的時候再來罵。這聽起來似乎很完美,事實上,並不是這麼回事。如果你認為嬰兒跟小孩子不懂責罵的用意,那你可就太低估他們了!因為事實剛好相反。如果你想等到孩子大一點才罵,反而會對原本還算不錯的親子關係構成威脅。以下就是一個實例: 「不是什麼都可以嗎?」 路卡斯一歲的時候,父母任憑他做他喜歡的事情。現在他五歲了,他的行為舉止還是跟以往沒什麼兩樣,但突然之間,他所做的事情在父母眼裡卻全都變得有問題,路卡斯還因此挨父母的罵。路卡斯根本無法了解,他做的究竟哪裡跟以前不一樣?這就是因為路卡斯的父母在他小的時候沒有對教導或責罵訂下一套準則,而路卡斯對事情的了解與判斷,又全以父母跟他說的為準,這使得後來路卡斯對於父母兩極的反應感到無所適從。 ♫ 若孩子從小就有被罵的經驗,他們很快就能了解,責罵是一種教育的方式。這同時能幫助孩子排除那些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出現爭執時所產生的不安全感。 別被天使面孔給騙了 如果父母一開始沒有以認真、嚴肅的態度來責罵孩子,如果父母被嬰兒及小孩子的天使臉孔給迷惑,而聽任他們做喜歡的事情,在往後的教養過程中,父母就會發現自己是自討苦吃。如果只是因為看到孩子們純真的面孔,就對他們所犯的錯誤一笑置之,沒有把握機會,以認真的態度去責罵或制止他們,最後父母會為自己的不嚴格感到後悔。因為孩子年紀愈大,對於挨罵愈是不痛不癢。 為什麼馬汀對責罵沒有反應? 馬汀現在四歲。小時候,媽媽對於不准馬汀做的事情,總是帶著微笑,溫柔地「責罵」。馬汀後來對於母親的責罵完全沒有任何反應,全因為母親的處理方式出了問題。現在,馬汀的媽媽可頭大了,因為責罵對馬汀來說不痛不癢。(其實,馬汀從小就不認為那是在責罵!)馬汀的媽媽需要很大聲、很兇地罵,才能達到所要的效果。如果她一開始就懂得用對方法,不以開玩笑的方式責罵,現在就不用這麼累了。一開始就要讓孩子們清楚知道,那個不准踰越的界限在哪裡,而這個界限則是藉由責罵來設下的。 ♫ 責罵,是為了將來不會演變成怒吼。要把握責罵的時機,不要等到忍無可忍的時候,才破口大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功的教育,責罵亦占要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果驗收 廉赫的父母在他不聽話的時候,都會嚴正地說:「不可以!」以往,他們總覺得,跟其他父母比起來,自己對廉赫的管教太過嚴格。如今,他們則對此感到慶幸,因為現在,他們幾乎都不用再怎麼罵廉赫,只要一個眼神,或堅決地說「不行!」,廉赫就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廉赫的經驗告訴他,只要他每做錯一次,父母就會又罵一次。所以,廉赫與父母間採用溝通的方式。他現在是個聰明的少年,對於父母的決定,他會追根究底問清楚父母要他這樣做的原因,而不是跟父母吵架。 別懷疑,成功的父母都罵孩子 你是不是認為會罵孩子的父母就不是好父母呢?特別是習慣把教養重責一肩扛的母親們必定常為這個想法所苦。其實,對孩子的教育付出較多心力的一方,發牢騷的機會自然也會跟著多。因此,做父母的常會有種不舒服的感受,覺得他們的責罵限制住孩子;或者認為,孩子因為受到責罵會有不愉快的童年。有些父母甚至擔心,孩子會對他們的愛產生懷疑,只因為他們會責罵孩子。甚至還有父母覺得自己的教育不成功,認為孩子一直沒有抓到做事的要領,全都是因為自己不斷激怒孩子! ♫ 輕鬆點!責罵本來就是成功教養孩子的要領之一。只要自己知道罵得有理,就是讓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往正確的方向更邁進一步。 責罵當然是教育方式的一種 許多父母很難理解也很難接受,責罵是教育方式的一種。我們必須接受親子間除了相互依偎,享受溫情及共渡歡樂時光之外,也會有摩擦及衝突產生。但做父母的,常常無法接受不愉快的那部分。父母對孩子盡心盡力,結果孩子不聽,父母就得用罵的才能制止錯誤的行為出現。難道,這就叫失敗的教育嗎? 當然不是,哪個為人父母的不是想為子女好?這是父母們共同的心聲:要不是因為我們是你的父母,別人才懶得理你。誰會願意花時間跟你解釋什麼是危險?誰會時刻提醒你要避免危險?誰會耐心教導你餐桌禮儀跟社會規範?這些全都是父母的天職。 為了不讓孩子無所適從,父母必須接受善用責罵這個方法來做好為人父母這份艱難、甜蜜,卻又很值得的工作。 挑戰媽媽的極限 黎歐妮絲現在一歲。她最愛運用自己這雙萬能的雙手把盆栽裡的土翻出來,然後分一些給窗台,一些給地板,一些自己吃掉!黎歐妮絲的媽媽簡直快要抓狂。然後整個橋段大概會是這樣:媽媽拜託黎歐妮絲把泥土吐掉,然後跟她解釋,泥土有毒,不能用手去抓。黎歐妮絲好不容易吐出來之後,媽媽又得清理被弄髒的地板。黎歐妮絲稍作休息之後,等媽媽一轉身,她又馬上抓了一把土往嘴巴塞。同樣的戲碼一共上演了三個回合,終於,媽媽忍不住大聲罵人了。結果就是,媽媽大聲罵,黎歐妮絲放聲大哭。 ♫ 責罵完全是出自善意。做父母的,要能將責罵轉化成具有正面效果、且有意義的爭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小的欣慰 將來,當孩子開始受外在社會的眼光檢視時,就是你驗收責罵的成果 的時候了。那些時常挨父母罵的孩子,在別人眼中,卻會是受歡迎、 有教養、有禮貌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責罵,是為了避免孩子受傷害 對黎歐妮絲的媽媽來說,必須不斷重複經歷同一件事,當然不好受。她想,如果黎歐妮絲能照著她的話去做,那該有多好!可惜事與願違。更糟糕的是,她還得用責罵的方式來教孩子,這讓黎歐妮絲的媽媽對自己的管教能力產生懷疑。 其實,責罵在教育的過程中,實屬平常。黎歐妮絲只是要試探媽媽所說的「不可以!」是認真的,還是說說罷了。一直要到真的把媽媽惹毛了,媽媽開罵了,她才能確定該安分點的時候到了。 所以不想讓自己感到內疚的第一步,就是認清孩子這種試探的心理。再來就是做父母的自己要能釐清你責罵的意義與道理在哪裡。好比說,媽媽會責罵黎歐妮絲,是不想她因為吃泥土而生病。除了健康上的考量之外,黎歐妮絲必須學會兩件事:第一、植物要有土壤才能生長,所以得把泥土還給盆栽。第二、媽媽沒有必要做額外的清潔工作,所以,別弄髒地板! 孩子其實早料到會挨罵 孩子的生活處處充滿驚喜。當然,挨罵很少會被列為驚喜的一種,因為它有跡可循。如果父母對某一件事情再三提醒,耳提面命,聰明點的孩子就知道最好照著做,否則很快就會換來一陣嘮叨。偏偏即使孩子知道會被罵,還是喜歡挑戰父母的極限。因為他們想知道,究竟父母所要求的是不是一定得貫徹執行。說穿了,就是要測試父母是不是真的那麼堅持。 「我知道你會生氣呀,可是我還是要試看看!」 安妮卡今年三歲,是個不斷挑戰父母耐性的小女生。她每天都要搞出一些不同的小狀況,就是要看爸爸媽媽會不會罵她。例如說,不停地玩弄碗盤,一直到碗盤掉到地上為止;不斷地推撞弟弟,直到弟弟放聲大哭;在別人還沒有吃完飯前,就從位子上站起來;洗完澡之後,就把濕毛巾丟在地上……等等。其實,安妮卡非常清楚,做這些事,媽媽一定會大發雷霆。 安妮卡正處於喜歡測試的階段,她就是要做她想做的事情,就是要父母對她舉起黃牌(註)(提出警告),或者直接舉紅牌(提出禁止令)。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就是寧可忍受父母的責罵,也要弄清楚父母的界線在哪裡,否則絕不善罷甘休。 (註:在足球賽中,若球員輕微犯規,裁判可發給犯規球員黃牌,以示警告。若嚴重犯規,或接獲兩次黃牌,則裁判會發給犯規球員紅牌,表示停權。) ♫ 孩子就是想要、也需要不斷測試父母究竟到怎樣的程度才會採取行動。正因此,父母更要堅守自己教養的原則,不可以的,不管怎樣,就是不可以! 注意遊戲規則 孩子通常都知道什麼時候會挨罵。對他們來說,比較難懂的是父母的種種要求,以及禁忌究竟有多重要?孩子真的不太清楚這點,尤其是父母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給孩子不同的標準。 比方說,在蓮娜小時候,父母不准她單獨在公園的沙坑玩。到了四歲,她卻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公園裡到處跑來跑去。卡爾在一歲的時候,吃飯不准拿刀,一歲以後,父母卻給他整組餐具吃飯。事實上,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也會不斷挑戰新事物,試試看父母的新界限到底在哪裡,直到他們的挑戰被父母禁止為止。 父母總覺得想要不罵孩子,就達到約束孩子的目的,真的很難。有時候,父母必須體認到,孩子的發展腳步可能比父母想像中的還要快。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會開始要求自由及自主權。一開始他們會高估自己的極限,這是很正常的,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是這樣的,關於這點,做父母的不必太緊張,只要訂好遊戲規則就好了。 對於不適宜的行為舉止,父母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來改善。第一步,稍作提醒;第二步,加以警告;最後,再不聽就得開罵了。這是一種能夠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信任的處理方式,他們也會認為很公平。 別做讓孩子無法掌握的父母 對孩子來說,如果父母總是反覆無常,朝令夕改,那可是比挨罵還糟的。譬如,父母對同樣的錯誤行為,卻用不一樣的標準來處理。如果父母的反應讓人信不過,或者料想不到,都會把孩子搞糊塗。這樣可能會造成孩子只好不斷測試父母的反應,才能摸索出怎麼做鐵定會被罵、怎麼做則可以安全過關。 孩子要能預期得到結果,才知道要怎麼讓步、怎麼改善情況。給孩子主導權,掌握改變情況的可能性,選擇他們要走的方向,讓他們不再只是親子關係中的被動角色,這樣才有可能達到理想的教養目的。 ♫ 所謂信賴,就是父母要讓孩子擁有事情的主導權。孩子可以擺明了找父母麻煩,也可以選擇避免與父母產生爭執。你要給他們這種權力。 不必擔心孩子會因此造反。得到愈多尊重的孩子,反而愈會善用他們自己的權力。 故意作對 兩歲大的馬帝亞斯雖然很清楚他不可以在客廳裡騎車,卻還是一意孤行,玩得不亦樂乎。媽媽當然可以選擇大聲斥責,但馬帝亞斯也可能倔強的反抗。這回,媽媽選擇用遊戲規則中第一步:提醒。結果,馬帝亞斯暫停了一會兒,然後對著媽媽大叫,接著又繼續騎車。媽媽接招之後,再出第二招。她舉出黃牌,警告馬帝亞斯。現在,主導權落到馬帝亞斯身上了。他可以選擇放棄在客廳裡騎車,跟媽媽就能相安無事,也可以繼續我行我素,但那勢必惹毛媽媽。 年紀愈大的孩子,愈會跟媽媽作對,惹媽媽生氣,因為他們想透過這種測試來了解自己可以放肆到什麼程度。另一種可能,就是孩子存心找父母麻煩。不過,有時候孩子只是想看看到底要用哪種策略或者哪些方式才能逃過一劫,避免被罵。(例如:他們會發現,有時候他們天真無邪的純真面孔,就是必勝絕技。) 孩子也該學著怎麼爭論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學著如何忍耐或克服與他人在利益上的衝突,是很重要的一門功課,而責罵就是途徑之ㄧ。責罵不只是單方面情緒的抒發而已,而是負責教養的人與孩子間的爭論。會有爭論出現,就是雙方分別站在自己的立場,為自己的論點辯護,試圖尋求對方的理解。就這種角度來看,責罵絕不是想找人出氣,或單純只是希望孩子能改變他們的行為舉止而已。 所以,透過父母的責罵,孩子應該要學到,如何在衝突產生時,做出合宜的反應。在與其他人持不同意見時,要能保持客觀,並且不去傷害對方。要學著為自己的論點做辯護,努力讓別人了解,為什麼自己的行為舉止沒有錯。當認為父母的說法或作法不合理時,孩子要學著找出最恰當的用字遣詞來表達自己的意見。相對地,在與父母爭論的同時,如果發現自己的確有不當的行為舉止,也要能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當自己的立場無法獲得認同時,要學著控制自己的脾氣,克服失望的情緒。學著妥協,學著體諒,接受失敗,懂得道歉。 「爭吵」其實是門大學問。孩子小的時候與父母爭論時,其實是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的。這些都是為將來能理性公平地與人爭論及解決可能面對的衝突做準備。所以,父母在責罵的同時,實在要能做孩子的學習典範。 ♫ 父母在斥責前,要給孩子一個緩衝期:先作提醒,接著給予警告,最後才能開罵。唯有這樣,孩子才能有機會慢慢改善自己的行為。 結論 對於父母的責罵,孩子很少會覺得莫名其妙,因為大部分的責罵其實是孩子自找的,要不然就是父母有先行警告,他們心裡也有數。如果真的搞到父母開罵,孩子就得甘願接受自討苦吃的後果。 ♫ 若孩子能及早學習如何與人爭論,就能為將來可能面對的更複雜的爭論情況打好基礎。 -------------------------------------------------------------------------------- 給父母的小小叮嚀 ☆不要霹靂啪啦地胡亂開罵。 若是真想認真嚴肅的要求孩子做或不做某件事情,記得要先多次提醒孩子,他們的行為不被允許。先警告;如果不行,必要時,再責罵。 ☆照著遊戲規則做。不能一會兒這樣說,一會兒又那樣。 要給孩子可遵循的規則,父母必須是值得信賴的爭論對象,孩子才能做好準備。 ☆罵要罵得有建設性。 父母要跟孩子說明自己生氣的原因,也要提供孩子為自己辯護的機會。若是孩子願意對自己的錯誤行為做彌補,父母也要適時讓步。

不要隨便牽手,更不要隨便放手 !!

2008年01月06日
公開
58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1549473&bid=6&r=27 不要隨便牽手,更不要隨便放手 !! 謝謝年輕婆婆分享 點閱器...謝謝琇媽咪代製 點閱人數: 他適合你,那你又適合他嗎?   其實,愛情就像磨石子一樣,或許剛撿到的時候,你不是那麼的滿意,但是記住人是有彈性的,很多事情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你有心、有勇氣,與其到處去撿未知的石頭,還不如好好的將自己已經擁有的石頭磨亮磨,你開始磨了嗎?   很多人以為是因為感情淡了,所以人才會變得懶惰。   錯!其實是人先被惰性徵服,所以感情才會變淡的。   在某個聚餐的場合,有人提議多吃點蝦子對身體好,這時候有個中年男人忽然說:『十年前,當我老婆還是我的女朋友的時候,她說要吃十隻蝦,我就剝二十隻給她!現在,如果她要我幫她剝蝦殼,開玩笑!我連幫她脫衣服都沒興趣了,還剝蝦殼咧!』   聽到了嗎?明白了嗎?   難怪越來越多人只想要談一輩子的戀愛,卻遲遲不肯走入婚姻。因為,婚姻容易讓人變得懶惰。如果每個人都懶得講話、懶得傾聽、懶得製造驚喜、懶得溫柔體貼,那麼夫妻或是情人之間,又怎麼會不漸行漸遠漸無聲呢?   所以請記住:有活力的愛情,是需要適度殷勤灌溉的,談戀愛,更是不可以偷懶的喔!   有一對情侶,相約下班後去用餐、逛街,可是女孩因為公司會議而延誤了,當她冒著雨趕到的時候已經遲到了30多分鐘,他的男朋友很不高興的說:『你每次都這樣,現在我甚麼心情也沒了,我以後再也不會等你了!』剎那間,女孩終於決堤崩潰了,她心裡在想:或許,他們再也沒有未來了!   同樣的在同一個地點,另一對情侶也面臨同樣的處境;女孩趕到的時候也遲到了半個鐘頭,他的男朋友說:『我想你一定忙壞了吧!』   接著他為女孩拭去臉上的雨水,並且脫去外套蓋在女孩身上,此刻,女孩流淚了!但是流過她臉頰的淚卻是溫馨的。你體會到了嗎?   其實愛、恨往往只是在我們的一念之間!愛不僅要懂得寬容更要及時,很多事可能只是在於你心境的轉變罷了!   懂了嗎?當有個人愛上你,而你也覺得他不錯。那並不代表你會選擇他。   我們總說:『我要找一個你很愛很愛的人,你才會談戀愛。』但是當對方問你,怎樣才算是很愛很愛的時候,你卻無法回答他,因為你自己也不知道。   沒錯,我們總是以為,我們會找到一個自己很愛很愛的人。可是後來,當我們猛然回首,我們才會發覺自己曾經多麼天真。假如從來沒有開始,你怎麼知道自己會不會很愛很愛那個人呢?   其實,很愛很愛的感覺,是要在一起經歷了許多事情之後才會實現的。或許每個人都希望能夠找到自己心目中百分之百的伴侶,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在你身邊會不會早已經有人默默對你付出很久了,只是你沒發覺而已呢?”   所以,還是仔細看看身邊的人吧!他或許已經等你很久嘍!有人說,喝酒的時候,六分醉的微醺感是最舒服的。肌肉可以得到鬆弛,眼中看到的一切都是可愛的,如果你還繼續喝,很可能隔天你會頭疼欲裂,全身不舒服,完全喪失了喝酒的樂趣。吃飯的時候,七分飽的滿足感是最舒服的。口中還留著食物的香味,再加上飯後甜點、水果,保持身材和身體健康絕對足夠。如果你還繼續吃,很可能會腸胃不適、吃太飽想睡覺,完全喪失了吃飯的樂趣。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愛到八分絕對剛剛好。所有的期待和希望都只有七八分;剩下兩三分用來愛自己。   如果你還繼續愛得更多,很可能會給對方沉重的壓力,讓彼此喘不過氣來,完全喪失了愛情的樂趣。所以請記住,喝酒不要超過六分醉,吃飯不要超過七分飽,愛一個人不要超過八分喔!   那天朋友問我:『到底該怎麼做才算是愛一個人呢?』   我笑著跟他說:『其實每個人的愛情觀都不一樣,說對了叫開導,但就怕說錯反倒變成誤導。那就糟糕了!』   如果你也正在為愛迷惘,或許下面這段話可以給你一些啟示:愛一個人,要瞭解,也要開解;要道歉,也要道謝;要認錯,也要改錯;要體貼,也要體諒;是接受,而不是忍受;是寬容,而不是縱容;是支持,而不是支配;是慰問,而不是質問;是傾訴,而不是控訴;是難忘,而不是遺忘;   是彼此交流,而不是凡事交代;是為對方默默祈求,而不是向對方諸多要求;可以浪漫,但不要浪費;可以隨時牽手,但不要隨便分手。   如果你都做到了,即使你不再愛一個人時,你的心中也只有懷念與感念,而不會懷恨~

轉貼~如果你的孩子在學校被別的小孩欺負,你會怎麽處理?

2008年01月06日
公開
45

轉貼~如果你的孩子在學校被別的小孩欺負,你會怎麽處理?...謝謝~♥白斬老母雞♥分享 點閱器...謝謝琇媽咪代製 點閱人數: 以下文章來自:Keven的天空部落 如果你的孩子在學校被別的小孩欺負,你會怎麽處理?教他報告老師 ?教他學習原諒,和平相處?還是教他還手保護自己? 或者如果你的孩子告訴你他的班上有小朋友打架,當時沒有大人在場 ,你會教他避開是非,保護自己免得遭到池魚之殃?或者教他挺身而出 ,幫助弱小? 這是我今天收到朋友寄來的一封email,内容來自大穎文化的總編 輯Carol 謝。 荳芽唸幼稚園。四歲。有一天,爸爸接她下課後,氣極敗壞地跟我說荳 芽被一個小朋友打到哭,要我一定要去跟老師講這事、請老師處理。 我問荳芽:「誰打妳啦?」她講了一個我不認識的名字 ,不是她的同班同學。 原來這一堂上的是日文課,是混齡上的,那個打她的小女生是別班的 ,跟荳芽不熟。 我再問荳芽:「她為什麼打妳?」 荳芽說:「因為她要拿我的課本,我不給她。」 「為什麼她要拿妳的課本?」 「因為她自己的沒帶!」 我大概知道事情的起因了。 我再問:「那妳有沒有先打她?」 「我沒有!我要拿我的課本回來,她就打我了!」 「日文老師呢?老師在不在?旁邊有沒有其他同學看到她打妳?」 荳芽很委屈地說:「老師只叫她不可以拿我的課本,就出去教室了 。老師沒看到她後來打我,有一個男生要幫我搶課本回來 ,也一樣被那個女生打……」 喔!那真是處境艱難呢!沒有大人在,聽來那打人的女生很兇悍呢! 「後來就都沒人幫妳了嗎?」 荳芽又哇的一聲哭起來,很傷心地邊哭邊跟我說:「她就把我推到桌子 底下、踢我……都沒人救我……」 爸爸在一旁聽了,很心疼。「我去接她,她還在哭……」 我問荳芽:「她把妳推到桌子底下踢妳,那妳怎麼辦?」 「我就坐在地上哭呀……」 我幫她擦擦眼淚。說:「下次再碰到這種情況,站起來跟她打!」 爸爸看了我一眼。我知道他又要唸我亂教小孩了。怎麼可以教小孩打架 ? 荳芽也跟我說:「老師說不可以打架!我如果打她,老師也會處罰我 。」 「如果妳被欺侮,可是旁邊都沒有人可以幫妳,妳哭也沒用 ,妳得先保護妳自己。妳要先站起來跟她對抗,之後告訴老師妳們的狀 況,不然妳要坐在那邊讓她打到受傷嗎?」 今年荳芽上小一。六歲。有一天她回來跟我說班上新選出來的模範生國 語考了九十八分…… 原來才剛剛唸一個月小一的他們,就要選模範生了。老師給每個小朋友 四票圈選出自己心目中的模範生,大家都是一票選自己 ,剩三票才選別人,每個孩子都認為自己最有資格當模範生。當然 ,最後被選出來的那位同學肯定會遭其他人白眼。 這天發國語小測驗的成績。有一個男生大聲地吆喝大家到模範生座位旁 :「大家快來看喔──」 荳芽說她也好奇地湊過去看。看什麼呢?那個男生揚起模範生的考卷給 大家看,還故意說:「你們看!模範生只考九十八分 !我們很多人都考一百分!他為什麼可以當模範生?!」 我靜靜地看著荳芽學那男同學的輕蔑語氣。 然後,荳芽換了有點生氣的口氣跟我說:「我覺得有點不高興 ,就走了。」 「妳為什麼不高興呢?」我問荳芽。 「他這樣會讓人家很難過,他不知道嗎?」 我再追問:「人家是誰?誰會難過?」 「那個模範生!」 我又問:「他哭了嗎?」 「沒有!不過我看他可能快哭了……」荳芽這樣回我。 「其他同學呢?他們怎麼反應?」 「大家都跟我一樣,就走了呀!沒人說話。」荳芽小小聲地回我。 「妳知道那個模範生會難過、妳也不高興看到那個男生這樣欺侮人 ,為什麼妳只是走開而已、沒有告訴那個男生不可以這樣欺侮人呢? 」我問荳芽。 荳芽很誠實地告訴我:「我怕那個男生會兇我,大家都沒說什麼……」 「荳芽,有的時候,妳必須站出來說句話喔!不然下次換妳被欺侮時 ,也沒人出來幫妳喔!如果大家都不管別人被欺侮,以後就會有愈來愈 多人覺得可以欺侮別人沒關係喔……」 荳芽對我點點頭。 我也知道,要她夠勇敢到可以在必要的時候站出來說句話或做點什麼 ,還需要一些時間。她三歲時,我跟她講過一次;六歲 ,我又再講了一次。下次不一定幾歲,我還是會再講 。而我永遠不知道她在幾歲時才能體會到──「當你面對公理 、正義這些重要的事選擇緘默以對時,你往後的生命已經失去價值。」 你不是外省人。但是,當你聽到人家罵外省豬時,你得站出來說句話。 你不是外籍新娘生的孩子。但是,當你聽到人家說外籍新娘的孩子比較 笨時,你得站出來說句話。 即使所有不公不義的事都不發生在你身上,你還是不能沉默。有時候 ,你得站起來說句話或做點什麼,這世界才有可能變得比較好… …所以,我出版了這本《不想被大野狼吃掉的小綿羊》。 教孩子做一個和平的人,很容易。只要沉默、不與人爭,便可以做到。 教孩子做一個正義、良善的人,比較難。那需要很大的勇氣 ,孩子跟媽媽都需要。 而,這勇氣是我們目前這社會最需要的。 我知道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小孩受傷 ,問題是在學校裏可能還有老師可以主持公道,將來出了社會受到不平 的待遇,能去找誰呢?我們不可能在孩子的身邊保護他一輩子 ,你希望你的孩子活在一個有正義感的世界,還是人人都是懦夫的自私 環境呢?如果答案是前者,我們就應該從教育我們自己的孩子"勇氣 "做起

分享~心不在焉的小孩I ∼5個影響孩子專心度的內在原因

2008年01月05日
公開
45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515458&bid=20&r=55 分享~心不在焉的小孩I ∼5個影響孩子專心度的內在原因...謝謝光哥的媽分享 點閱人數: 心不在焉的小孩I ∼5個影響孩子專心度的內在原因 (奇蜜親子網專業編輯) 開學一個月了,看著小小新鮮人可以開心地去幼兒園上學,父母對孩子「入學適應」的掛慮,終於可以稍稍卸下;不過,當與學校老師初步溝通後,發現孩子常將「隨性」的態度從家中帶到幼稚園去,而出現了因分心而無法完成活動,或三不五時忘了老師交代的事情。此時,父母又開始產生另一個焦慮了:「我的孩子是不是專心度不夠?」家長對孩子專心與否的關注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由於就認知發展來看,孩子的專注力間接表示孩子的學習能力強度,也會影響學習成果,因此「專注能力」是具有某種指標意義。所謂治病必先求病因,因此,與其焦急盲目地尋找各種提昇注意力的方法,還不如先去了解影響專心度的原因,如此必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孩子為什麼不專心?----影響孩子專心度的內在與外在因素 經過兒童專家與幼教老師多年的觀察經驗,共提出十一個較可能影響幼童專心度的原因。這十一種原因又可依照屬性,歸納為 「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兩大類。 然而在檢視原因之前,專家特別提醒父母必須先有基本的認知:在同一個教室裡,班上孩子專注程度的差異性是必然的。而小朋友對老師講話的注意與吸收程度不同,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以下將針對影響專心度的「內在因素」作說明:「內在因素」在此處意指影響專心度的因子多來自孩子本身的先天性,共包含五種:年紀大小、個人興趣喜好、氣質差異、生理因素與內在的情緒狀況。 1. 年紀大小---限制孩子專心度  您的孩子真的不夠專心嗎?還是大人對於孩子專注力的期望過高?儘管從兒童發展理論來看,一般健康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延長,但根據心理學上的研究:一般兩歲的孩子,能夠專心的時間只有7分鐘,三歲的孩子是9分鐘,四歲是12分鐘,五歲則僅有14分鐘。(這些數字只是一個平均值,提供父母作為判斷孩子專心時間是否合乎發展階段的參考。) 因此大人應避免以自己的角度與期望來判斷孩子的專心程度。如果不了解兒童的專心度基模(年齡與專心度平均值),而勉強四歲的孩子專心於同一活動30分鐘,那是父母的要求太過分,可不是孩子的專心度有問題呢! 2. 興趣喜好---左右孩子專心度 在評量孩子的專心度時,也必須同時考量孩子的興趣。通常孩子對他感興趣、喜歡的事情,專心的時間可能會超過上述的平均值,否則就可能低於平均數。這或許可以解釋很多家長共同的感嘆;叫孩子練習寫123,孩子就是坐不住,常找一些理由,如上廁所、喝水,藉故起來走動;可是,一旦坐在電視機前看卡通影片,又像被強力膠黏住了,叫都叫不動。大人們千萬不要期望幼童會對所有活動照單全收,並且100% 的專心參與,因為選擇性的專心也是孩子「興趣」的一種自然反映。 3. 氣質差異---影響孩子專心度: 有些孩子先天氣質上就是屬於注意力分散度高、活動量大、一有風吹草動就很容易被吸引的。這類孩子,在團體活動時間,經常坐不住而扭動身體、左顧右盼,或是碰觸其他的孩子。天生容易分心的孩子,通常需要老師特別關照,比如說,宣布事情後,要他覆述一遍,確定他是否聽到了。這樣的孩子只有靠慢慢地教,一味責備是沒有用的,如果父母在這方面的氣質正好跟小孩不能配合,當「急驚風遇上慢郎中」,就會造成緊張的親子關係。建議父母要先瞭解自己與孩子的先天氣質,並提供幼童老師參考,「適性而教」,才能避免衝突的發生。 4.生理因素---減低孩子專心度: 有些孩子不是不想專心,而可能是神經系統還未發展成熟,或是感覺統合出了問題;甚或是身體不適,以致不能專心。就像電腦在處理資料,人體通常透過眼睛、耳朵等感官,接收資料(刺激),再透過神經系統,將資料傳遞到大腦,經過大腦統整後,才能輸出(反應)。如果孩子的不專心是神經成熟度的問題,如:大小肌肉無法靈活運用、手眼無法協調等,造成孩子學習上的困難,藉助感覺統合的活動,可能可以改善;但如果是耳朵、眼睛、腦部、神經等病變,如:聽障、腦傷等影響了孩子對外界刺激的接收與處理,就不是提昇感覺統合功能可以解決的。另外,孩子生病或太過疲累,也會造成不專心。 5. 情緒起伏---干擾孩子專心度 有位心理學家曾提出:每個人的身體身體都有個「情緒水庫」的說法。當用來盛裝生活中負面情緒的水庫超過安全水位時,就會開始做調節性的洩洪,出現緊張、發脾氣等行為。而為了應付緊張、焦慮等行為,情緒水庫水位越高的人,花在與外界互動的精力自然就減少,也就比較不易專心。由於每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學習適應外界的規範,忍受學習上的挫折,面對不喜歡而不得不去做的事,因此,小朋友的情緒水庫是不斷地在進水,需要適當地紓解。即使是大人也無法在憤怒或焦慮的情緒中專心學習,何況是年齡尚淺的幼兒呢? 專家建議若想讓孩子回復專心學習的情緒,「遊戲」是相當不錯的情緒紓解方式,所以就不要擔心孩子「玩野了」,因為玩遊戲是幼兒「調節性洩洪」的一種方式,一但情緒獲得了紓解,孩子也就較能專心於事物學習之上了。 了解孩子的先天專心指數! 孩子是一個不斷在成長的獨立個體,影響孩子專心度的內在原因是相當多樣,也會隨著與週遭環境的互動而產生變化。父母親若能先了解孩子先天上的限制與優勢,從孩子年紀與專心度平均值、個人興趣、氣質差異、情緒好壞以及生理疾病的因素作考量,在評估孩子的學習專心度時,就能「對症下藥」尋找到較適當的改善方法,也能避免因不了解原因,而對分心的孩子報以氣急敗壞的責罵或因此太過於失望與擔心。此外,容易分心的孩子,特別需要大人的陪伴與關注,除了需要以耐心相待,當孩子有進步時,更別忘了讚美、鼓勵,以建立他的自信心喔!

分享小知識"成長痛"

2008年01月02日
公開
37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462961&bid=20&r=32 謝謝芹芹的世界分享 點閱人數: 成長痛 ☉林啟楨(成大醫院小兒骨科主任) 在兒童期2∼16歲期間,大概有一半以上的兒童會抱怨膝蓋和小腿後側肌肉疼痛,其程度、頻率或持續的時間可能會有所不同,如果這些肢體的疼痛是偶爾發作,外表看起來沒有任何異狀,沒有任何紅腫熱痛,則很有可能會被診斷為「成長痛」,但真是如此嗎? 「成長痛」說法的理論基礎是:當兒童肢體骨骼成長較快時,肌肉與韌帶的增長卻趕不上同樣速度而相對較短,因此形成緊繃而感覺有痠痛的情形。不過,也有些專家認為「成長痛」是一個被誤用或誤解的名詞。因為,許多抱怨疼痛的小朋友那段時間並沒有特別增加身高。因此看來,生長快速造成「成長痛」,並不是個合理的理由。 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許多被認為「生長痛」的,會有下列的五種特徵: 1.偏向下午或晚上才發作,其中若干會睡著才痛醒,或疼痛延續到隔天早上。 2.兩側肢體都會發生,牽涉的關節並不固定,而且以負擔體重的下肢為主。 3.痛時呼天搶地,但平均短於2小時,然後風平浪靜、若無其事且行動正常。 4.沒有發燒與局部紅腫熱痛現象。 5.發作頻率並不固定,但仔細觀察與較長時間或分量較重的遊戲有關。 如果有上列條件時,也可以推理為:身體的強度無法負擔活動而造成疲勞所致;因此,應該從詳實記錄活動強度與體能狀態(如感冒)兩者與疼痛發作時間的關係,如果可以落在這個領域,那的確是兒童「成長」過程中,某些時段身體的復原力無法負擔活動帶來的疲勞度,造成肌肉、肌腱或軟骨的疼痛。 兒童肢體偶發與不規律的疼痛,大概有95%是以上比較生理性的疲勞現象;但如果在發作特性與局部變化有所差異,當然要小心是否是其他疾病的部分臨床表現。

不傷孩子的聰明懲罰

2008年01月02日
公開
33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464036&bid=20&r=219 謝謝Jasmine的老媽分享 點閱人數: 從錯誤中學習 文�沈蔚穎 專家�高麗芳 學前教育專家 懲罰是多數家長都會用到的一種教育孩子的方式。 但懲罰不像表揚,如果方式運用不恰當,不僅會失去原有的效果, 還會給孩子的心靈帶來傷害喔! 小孩子都會犯錯,受到家長的懲罰也是在所難免,可是家長要如何懲罰,這其中的學問可就大了。我們就先從一段小故事開始,看看怎樣的懲罰才是聰明父母該做的。 祖沖之小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有一天,父親出門拜訪好友,讓他在家好好讀《論語》,並告訴他回來後要抽查讀書的情況。父親前腳剛走,小沖之就和夥伴們玩耍去了。父親回家後,讓他背誦書中一段。小沖之吱吱唔唔一行也背不下來。父親見狀不禁大怒,把書摔到地上罵道:「像你這樣不求上進的孩子,長大是不會有什麽出息的。」並罰小沖之不准吃晚飯,直到把書背好。 孩子的哭聲引來了祖父,他對兒子的教育方法很不滿意,於是說:「你以前犯錯,我難道是這樣教育你的嗎?雖然你是爲他好,但粗暴的責駡和處罰是起不到好的教育作用,多了還會使孩子變得更頑劣。」接著,祖父轉過頭來對委屈的孫子說:「你好好想想,今天父親這樣罵你有沒有道理?你就到農田裏幫我幹活,當作懲罰吧。」於是,小沖之每天跟著爺爺下田幹活,聽爺爺講四季自然變化。他對天文曆法産生了濃厚的興趣。爺爺告訴他:「如果你不喜歡讀經書,家裏還有很多天文曆書。這樣你就會知道很多你想知道的事情了。」長大後,愛好自然科學的祖沖之,比歐洲早了一千多年推算出了圓周率,。 這個智慧的老人,運用懲罰不僅糾正了孫子的貪玩,還幫助孫子找到了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可以稱得上是懲罰教育當中的典範。 瞭解懲罰的作用 教育學者一再強調,在幼兒的家庭教育中,正向的表揚和鼓勵是家長應當經常採用的方式,可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對於犯錯的孩子不得不採取一些強制性的懲罰手段。當孩子有意或無意犯下錯誤,你決心要懲罰他之前,首先要心裏明確你的懲罰要達到哪些正向作用: *懂規矩、辯是非 如果屢次說教都不行,那麽你給他一點「顔色」瞧瞧,是最快達到目的的方式和途徑。一次教訓可以讓孩子更加主動地瞭解行爲界限,明確什麽事情是可以,什麽事情是不行。 *促進和激勵 適當的懲罰可以促進犯錯的孩子覺醒,使孩子知恥;制止他的不良行爲,也能激勵他奮發向上。 *教育和警戒 當正向的表揚和鼓勵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時,懲罰就有了教育和警戒作用,能遏制孩子不良思想行爲的發展。 *維護家規和紀律 懲罰也是一種管理手段,爲了使孩子改正錯誤而給他一定的刺激。有了懲罰,會讓孩子知道了家規和紀律的存在,不可以隨心所欲。 懲罰前牢記4大原則 無論何種懲罰都是一種負向的教育方式,家在採取之前都要慎用、慎選。不要因爲愛孩子而傷害他。因此在懲罰小孩前,要注意以下4個原則: 原則1 合理要求,適度懲罰 孩子是不可能不犯錯的,這一次的錯誤也許就是他下一次成功的起點。所以對於孩子的期望值不要太高,應該給孩子一個寬鬆的氛圍。你將會發現,當你降低要求,他犯錯和受罰的機率也就降低了。 如果你覺得孩子一定要受到教訓才不會再犯,那麽接下來你要考慮的就是懲罰的程度。在家規中你可以制定出不同程度的懲罰方式。實施懲罰前先想想孩子在體力和精神上是否可以承受。能不用刺激強度大的懲罰,最好引而不發,讓孩子在被懲罰前自覺終止不良行爲。 原則2 及時提醒,明確原因 當孩子第一次犯錯,在「犯罪現場」你就要及時地批評提醒。學齡前的孩子沒有大錯,都是一些小錯,小錯如果不抓就會變成壞習慣。 懲罰孩子也不能沒頭沒腦,要讓他知道受罰的原因和應有的正確行爲。一位父親懲罰完犯錯的孩子,問他「你知道我爲什麽要懲罰你嗎?」孩子回答說不知道,父親說因爲他打了比他小的孩子。孩子聽完,不料更覺委屈,問父親 :「我比您小,您爲什麽要打我呢?」父親費了一肚子力氣,可是孩子仍不明白自己爲什麽要受罰。所以在懲罰孩子時,一定要針對受罰的行爲給孩子講明受罰的原因,這樣才能達到懲罰的效果。 原則3 就事論事,不情緒化 孩子受罰總是因爲某件具體的事,所以你在懲罰孩子時也只能是就事論事,切忌無休無止地重提過去的錯誤,或者拉拉扯扯將其他的事情引進來,最後懲罰變成了對孩子的「人身攻擊」。 處罰孩子的時候,首先你要讓他明白,你是對他做錯的事進行的否定,而不是針對他「這個人」,這樣在幫助他進步的同時也不會打擊他的自信。 犯了什麽錯就要受到什麽樣的懲罰,在你的心中要有一個標準,不能因爲你情緒好壞而變化。如果你以情緒來懲罰孩子,孩子就會成爲你的出氣筒。 原則4 看準時機,依據性格 懲罰也要看準時機和場合。在人前,當孩子有不良行爲,你可以打手勢或表現出不快的表情以示懲戒和提醒,維護他小小的自尊。 不同的孩子個性不同,你要掌握好自己孩子的脾氣特性。如果是屢教不改,懲罰方式可以重些;如果孩子內向、自尊心強,懲罰時你就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儘量避免給孩子帶來精神傷害。 父母5招聰明懲罰法 一說懲罰,家長就想到打和罵,其實懲罰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種,聰明的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特點,巧妙使用懲罰。 1.語言批評 語言批評一般是針對3歲以後的孩子。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語言系統已經初步建立,你可以通過語言告訴他剛才的行爲媽媽是不喜歡的,應該如何做。 提醒:採用語言批評時,要注意切莫因爲孩子犯錯,自己情緒激動不顧後果地「胡言亂語」。 2.自然後果法 這是18世紀法國教育家盧梭最先提出來的。主張孩子犯錯後,家長與其給予人爲的懲罰,不如讓孩子在錯誤所造成的直接後果中去體驗不快或痛苦,從而迫使其改正錯誤。比如孩子喜歡亂撕書本,家長就不再給他買新的。 提醒:家長採用的自然後果法時先要考慮到,孩子在身體和精神上是否能夠承受。 3.皮肉之苦 有時候,你會感到給孩子講道理無異於對牛談琴。比如對一個2歲的孩子講不要亂碰插座的道理,還不如在他犯錯之後給他一點點「皮肉之苦」的教訓。他會記得亂碰「那東西」,自己會很痛。 提醒:「皮肉之苦」的目的是讓孩子不就犯,不能成爲家長隨時打孩子的理由。 4.冷處理 一段時間內不理睬犯錯的孩子,讓他因爲受到大人的冷落而感到難過,明白自己的行爲是不被大人接受的。 提醒:家長冷處理的時間不宜過長,之後告你要告訴他,你這樣做是不喜歡他的行爲,而不是他這個人。 5. 面壁思過 年齡稍大的孩子犯錯後,可以罰他去一個僻靜的角落自我反省,訓練他的內省智能,同時認識自己的錯誤。 提醒:孩子受罰時,家長要注意觀察,不要因爲有其他的外物而干擾了孩子的注意力,達不到懲戒的效果。 父母不應該說的3句話 1. 如果你再怎樣怎樣,我就把你送掉…… 一些父母喜歡對犯錯的孩子說這樣恐嚇威脅的話。雖然只是大人的一句氣話,可對於小年齡的孩子來說並不是這樣,他們會信以爲真認爲爸媽不喜歡自己了。家長的這句話於是就成了對孩子的精神懲罰。經常用這樣的話來恐嚇孩子,會使孩子的性格變得膽小、怕事,一些小事就會令他煩躁不安,敏感多慮。 2.我看你就是這樣子,長大也不會有太多的出息…… 恨鐵不成鋼的父母氣頭上常會對孩子這樣說。因爲一次錯誤故意輕貶孩子所有的能力,甚至用孩子的短處比他人的長處。從父母的角度來看是想激勵孩子進步,但這種語言所帶來的負面效應比正面效應要大得多,不僅影響親子關係,還造成孩子從小自卑,與同齡人在一起時容易産生自我否定。 3.你做得不錯呀!還要再來一次嗎? 孩子犯錯了,家長用成人尖刻的語言奚落,諷刺、挖苦孩子。這種語言不僅僅是懲罰,而且還是一種精神虐待,對孩子的自尊心是嚴重的挫傷,容易導致孩子學習困難,嚴重的甚至還會造成孩子行爲問題。 Smart Tips美國父母是這樣看待懲罰 合理的懲罰孩子是告訴他們行爲的標準,分辨什麽樣的事情可以去做,什麽樣的事情不能做。當孩子犯錯,不得不進行懲罰的時,家長一定要有權威性,讓孩子知道你是嚴肅的,而且你們提的要求是將伴隨懲罰或獎賞的。 懲罰孩子的必須告訴他們你提出要求的原因,父母的態度也要保持一致,這樣孩子才可能建立統一的行爲標準。即使彼此的方式方法有異議,也最好在孩子不在場時再與他進行討論。這樣做,也可以樹立起父母雙方的權威性。懲罰不能太多,不可從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當他有進步,就要給予獎勵。

【蔬菜類】百變的高麗菜

2007年12月29日
公開
34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326334&bid=13&r=26 謝謝小貓媽咪分享 點閱人數: 高麗菜吃法多多,涼伴火炒兩相宜,還可當火鍋底,增加湯汁鮮味及甜度,甚至還 能 熬成減肥湯,值得選購品嚐。 甜美可抗潰瘍 ●高麗菜含有高單位的維他命k及纖維質,熱量低,容易有飽足感,最適合用來當 減肥 食物。涼拌生食、火鍋材料。 ●最簡單的作法,就是涼拌生食,先把高麗菜用水洗淨,灑些鹽用手抓一抓,去除 多餘 水分,點糖、醋、花椒和薑絲,拌勻後即可食用,口感酸酸甜甜,十分入味。 ●高麗菜也可以當作火鍋材料,把牛奶做鍋底,作法最簡單,先將洋蔥、洋菇炒 香,加 入切好的高麗菜,最後倒入適量的牛奶,慢火熬燉,食用前再灑一些黑胡椒。 ●牛奶最能襯托出高麗菜的鮮美,一般民眾想不到牛奶和高麗菜兩者放在一起,會 產生 恰到好處的湯頭,不過,容易胃脹氣,胃潰瘍的民眾最好少吃。 ●高麗菜如果用炒的,口感也不錯,蕃茄與高麗菜加在一起,也會撞擊出另一種新 鮮味 道,蕃茄先切片切丁,再與切好的高麗菜、芹菜混在一起,味道奇佳,十分開胃, 促 進食慾,長期食用據說還具有抗癌的效果。 ●把高麗菜當鍋底,加入西洋芹、蕃茄、青椒以及高湯,少許的鹽,細火慢燉,有 意減 肥的民眾可依上述作法,煮一大鍋,飢餓時,就喝一碗,會有意想不到的減重效 果。 【高麗菜蔬果由來】: 原產於歐洲,台灣在荷蘭人佔據時引進栽培,在中國14世紀就已傳入,明代"本草 綱 目"就有藥用記載。目前是全世界最普遍利用的大眾化蔬菜,它的菜色有綠白及紫 紅; 紫高因纖維較粗,較少入菜,多做生菜及盤飾。依形狀又有圓球、扁圓、尖球,另 外 也有同類的觀賞植物,如彩葉甘藍和孢子甘藍 ◎蔬果產季: 高麗菜性喜涼冷,但以15度C∼20度C為適溫,生長期2~3個月,產於春、秋、冬 季。 夏季食用者為高冷地區。 ◎蔬果營養成份: 纖維質、葡萄糖、離氨酸、氨基酸、維生素C、K1、U。高麗菜外葉片含大量的 B胡 蘿蔔素,白色芯心含大量維他命C,另外,大量的食物纖維,是蘆筍的近2倍,能 有效 的改善便秘,預防貧血,腎臟病,癌症,動脈硬化。 ◎蔬果食效解析: 甘藍素平,味甘,健胃益腎,通絡壯骨,填補腦髓。高麗菜被謂為廚房的天然胃 菜, 因為它的維生素K1、U含有抗潰瘍因子,它能修復體內受傷組織的作用,所以對 於胃 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可以有效的預防改善。另外維生素U也有解毒的功效。經常 喝 酒的人,宿醉引起的胃脹及改善肝機能幫助極大。 高麗菜打汁生飲後,若有放屁或打嗝現象,那是酵素作用的正常現象。高麗菜芯含 有 大量維他命C,可以用來涼拌,炒飯…在放入冰箱保存之前,將芯心取出,再塞入 濡溼 但不滴水的紙團,再裝保鮮袋放入冰箱。 ※蔬果汁: 1.高麗菜+橘子+養樂多+水,打汁飲用,(香港腳、胃潰瘍)。 2.高麗菜+蜂蜜+水,打汁飲用(痛風、風濕神經痛)。 3.高麗菜+紅蘿蔔+少許蜂蜜+水,打汁飲用(氣喘、貧血)。 ※高麗菜捲: 1.材料:高麗菜、絞肉(紅蘿蔔+香菇+豆干)。 2.調味料:薑、鹽、胡椒粉。 ◎料理法: 1.高麗菜整片剝下,去掉硬梗部份,然後川燙使其變軟。 2.絞肉加入蔥、薑末、胡椒、鹽調味,再剁碎使其出黏性。 3.鋪平葉菜,抹上餡料,再捲起成圓筒形,入鍋蒸熟即可。 ◎備註: 1.素食者把內餡改掉即可,內餡可用各式花樣如:蝦泥、花枝泥、豆腐泥…等。 2.蒸好的高麗菜捲,可用在各式料理,紅燒或用其蒸好的水勾芡淋汁,或是入火鍋 煮 湯皆可。 【炒高麗】: 1.材料:高麗菜、蝦米(芹菜或蒜苗)。 2.調味料:鹽。 ◎料理法: 高麗菜用手撕開成小片。起油鍋爆香蝦米,再放入高麗菜拌炒,起鍋前放調味料即 可。 ◎備註: 高麗菜儘量用手撕才能保存原味,而且用刀切容易氧化產生黑邊。冬天時用盛產的 蒜 苗同炒,滋味清爽香甜。素食者可用芹菜段共炒,甘甜度的契合亦是一絕。 【甘藍鮑絲】: 1.材料:高麗菜、鮑魚、蟹棒。 2.調味料:沙拉。 ◎料理法: 高麗菜、鮑魚,蟹棒分別切絲,高麗菜泡冰水2分鐘即撈起。各種材料瀝乾水份鋪 盤, 淋上沙拉即可。 ◎備註: 高麗菜泡過水才會口感爽脆、但泡太久維生素C易流失,所以時間上需特別注意。 素 食者可把鮑魚及蟹棒都改用素料製成品。 【醋拌高麗】: 1.材料:高麗菜、蒟蒻。 2.調味料:味噌、芥末、沙拉、砂糖、酒、醋。 ◎料理法: 1.高麗菜及蒟蒻略川燙後瀝乾水份,再切成小塊。 2.小火把味噌、糖、酒拌煮。起鍋後再放入芥末、沙拉和醋拌勻。 3.把2拌淋到1材料上即可。 ◎備註:蒟蒻片也可換成煮過酒水的豬肉片。 【快速又完整的剝下高麗菜葉】: 如果想要利用高麗菜葉做一道美味的菜捲時,首先就是要將高麗菜的葉子剝下來使 用,可是一片片的剝實在是有點費時又費力,而且也不能剝得很完整。 這時,可 以先 將高麗菜中間的菜心挖掉,將高麗菜放到鍋子裡,用熱水慢慢的倒入高麗菜中央的 洞 裡頭,直到完全淹沒為止。之後蓋上蓋子放一段時間,等到再將蓋子打開時,高麗 菜 葉自然就會一片片完完整整的剝下來。 【甜美可抗潰瘍】: 由於位於高海拔地區,因此一年四季都有種植高麗菜,尤其夏季台灣平地無法生 產, 但也正是高冷地區的盛產期。因為它的發育適溫在15∼25度之間,夏季時,宜在海 拔 500∼2,000公尺涼冷地區栽培。高麗菜的營養成分包含鈣、磷、維他命、B2、C、 鈾、 硫、氯、碘。鈾是抗潰瘍因子,常食高麗菜對輕微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有食療 效 果。 用途及料理: 適炒食、煮湯、泡菜、生菜、醃菜等,亦可整張葉片煮半熟,代替春捲皮包春捲? 通常農民透過共同運銷或直接載運到果菜市場拍賣,碰上採收期也可直接向農民購 買,附近風景觀光區的攤位上也可以買到,口感確實不同於平地之產品。

分享文章: 叫不動的孩子--是沒被愛注滿的孩子--

2007年12月29日
公開
42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402727&bid=2&r=125&page=1# 謝謝胖媽分享 點閱人數: 我們家裡有三個小孩,老三出生時,我們常常叫她「小寶貝」。為了不使另外兩個人傷心,老二就叫「中寶貝」,老大叫「大寶貝」,還有一個是「老寶貝」, 他們都叫我「媽咪」,並且他們給我一個封號-「超級大寶貝」!   四年前,當時九歲的老大對我說:「媽咪,妳可以再和我一起做蛋糕,像小時候一樣嗎?說不定等勻勻長到我這麼大,你就不會太忙,就可以了吧?」那時我聽了很難過,為他的懂事,為他的耐心(他本是心急的孩子)而心疼。常常,孩子們一直在等,等哪一天父母親不忙了,可以重溫小時候記憶中,和父母一起的溫馨時光。    寒假中,我們花了幾個早上買齊了做蛋糕的各種材料,終於又像他小時候一樣,你加一匙糖,我加一杓麵粉地,合力做了一個蛋糕,等烤好了,他吃不多,喜歡的只是過程。    有一個孩子,常常問父親:「爸爸,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去釣魚?」父親說:「週末吧。」到了週末,孩子早早起床,卻看到父親正要出門,還把高爾夫球具放進了車子。孩子一直等,等到了傍晚,父親回來了,孩子說:「爸爸,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去釣魚?」父親說:「我加了一天班,太累了,明天再說。」但是,明天又明天,這明天一直沒有來。孩子長大了,老父親說:「什麼時候我們一起去釣魚吧?」孩子說:「對不起,爸爸,我現在很忙,要加班、要照管一家大小,還得去學校開家長會。」    現在世界上的觀念,說時間的質比量重要,就是所謂的優質時間(Quality time),就是不在乎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有多少,而在乎和他一起做什麼。其實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理論。   道生博士(Dr. James Dobson)舉了一個例子(他是在美國提倡注重 家庭的基督教領袖,著有『管與教』等書,銷售超過一百萬本。)有一個人去吃牛排,等了半天,餓極了,終於侍者端上來一塊小小的牛排。    「怎麼這麼小?」    「這是最上等的一種牛排。」    「可是我吃不飽。」    我們的孩子需要品質好的食物,但固定、足夠的三餐更重要。    我們不能整天不在家,然後給孩子十分鐘的優質時間,就認為他會滿足了。    優質時間-------是他興沖沖放學時,你在那裡聽他說得興高采烈。    優質時間--------是他心情沮喪地回家時,你在那裡傾聽、安慰、鼓勵。    如果錯過了,等我們有空時,問他「今天過得如何?」他只會說「還好!」。    寫了許多詩歌的作者Gloria Gaither說,她父母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在場」。你知道一個孩子做錯事,最壞的結果是什麼嗎?就是沒有被抓到。當我們常常在孩子生命中「缺席」時,會有什麼後果?    我們家有好幾年實行的一項「優良傳統」,就是和孩子「單獨約會」。每個孩子每三個月有一天是屬於他的特別日子,和爸爸或媽媽做他選擇的事。譬如老大和爸爸去清華吃飯,然後下盤棋;老二和我買張月台票,在火車站看火車,他會不捨地說:「再看一列自強號、一列復興號、一列莒光號就走!」老三可能是爸爸帶去吃個冰淇淋。雖然有三個孩子,我們希望他們覺得自己是父母眼中《獨一的嬌兒》。   這些是親子間的優質時間,但每天看似平淡的時光,「量」的累積更重要。偶而的一餐牛排不能取代每日三餐。    每過一日,孩子就像一塊磚一塊磚地被建造起來,我們讓誰來做這樣的工作?當建造不好,要拆是很痛苦的事。有一個人發現孩子學了保母說話不誠實的毛病,要改掉這習慣是很不容易的。有人說,養成一個好習慣,須要六個月;也有人說,一個行為造成一個習慣,一個習慣造成一個個性,一個個性造成一個人生。每一日都何等重要。我們所花的時間,構成我們的生活,也為孩子的人生奠基。    有一位教育家說,要一天四次擁抱你的孩子。我盡量提醒自己,孩子說話時專心聽,也注視他們的眼睛。常常,就在這專注的時刻,心中湧起對他們的愛,就會自然地抱抱他們。擁抱、親吻、稱讚、鼓勵,這些永遠不嫌太多。一個孩子心中的愛槽注滿了的時候,他只會把愛流露出去,而不是成為一個「give me, give me」(給我,給我)不滿的孩子。    四年級的老二上學期得了五育獎及模範生,但最讓我們欣慰的是,老師給的評語:「謝謝韡函對 xx同學的包容和幫助。」   前美國總統布希夫人,在衛斯理女子學院畢業典禮上致詞:「等妳們到了我這個年紀,你不會因為失去一筆生意,或少了一個客戶而後悔,但妳若沒有花時間在丈夫、孩子身上,妳會悔恨不已。」   有一個母親在孩子的房間,一直說:「我還有好多話要告訴你,對不起,我一直都那麼忙。」她一直說,一直抱歉,最後,孩子放下收好的皮箱說:「媽,何必再說什麼呢,我明天就要去念大學了。」   一個孩子在我們身邊差不多有十八年,日子很快會過去,我們也有一天要交出成績單。放棄作父母的責任,就會失去作父母的權柄。一個叫不動的孩子,常常也是個心中沒有被愛注滿的孩子。願我們趁還有時間花在孩子身上時,作盡職的選擇。

分享~捨不得孩子吃苦,將來他會更苦

2007年12月27日
公開
42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1526368&bid=20&r=10&page=1 謝謝阿櫻媽媽分享 點閱人數: 有一對父母, 他們的小孩大學畢業,上了班,有了收入,所以父母不再給零用 錢, 可是入了社會的小孩.用好的吃好的.追流行.錢根本不夠用. 結果丟了一句話給父母 " 如果你們不能一輩子供給我優渥的生活,那為什麼從小要讓我養成這種 習慣?........." 看了打了個冷顫 我們是不是也是這樣的父母? 我們要怎樣教我們的孩子愛物惜物? 我今年二十歲,目前因故休學,在一家安親班打工。 安親班鄰近便利商店,孩子很喜歡去那裡買東西。 常見包子吃一口就丟,飲料喝半罐就不要 . 洋芋片才吃兩片,就買一包別的來吃。 這些孩子平常也喜歡偷藏別人的東西開玩笑,愛看人家著急的神情。 我曾多次制止,他們卻毫不覺得不妥,甚至腦筋還動到我的火車月票上。 我生活一向儉約,身上很少帶超過五十元。 失去月票,我回不了家,只能投宿朋友家 . 而我怎樣也沒有想到 --竟是他們偷拿我的東西! 他們非常聰明,一直等到月票過期了才拿出來還給我。 我說,這種行為是不對的,我會寫在聯絡簿上告知家長。 這些孩子竟然從錢包掏出兩千元摔在我面前: 「小氣鬼,才兩千,賠妳就是了!」 「才」兩千元嗎? 我還不到可以老氣橫秋地說 「我們那個年代啊……」的年紀, 我也沒嘗過貧窮的滋味, 但那兩千元也是我辛苦從生活費中儉省下來的,是我半個月的生活費啊 ! 這些孩子竟然可以這麼不屑地從錢包 ? 掏出來摔在我面前! 這讓我想起之前某一次當家教, 我看那個孩子家中並非十分富裕, 醫科生的我,時薪是可以索價五百到七百元的,但我只要了時薪三百元。 我認真地教他,無奈學生不用心, 總是想聊天,不想聽課, 後來竟挑明了說: 「要不是我媽說, 上妳一小時課.給我五百元,我才不想聽妳講這些無聊東 西呢!」 原來請我當家教,比請他當學生便宜多了! 我不知道這些孩子的家庭是否真的很富裕 ,但他們生活的態度簡直像暴發 戶。 這樣對孩子好嗎? 父母不能供應孩子一輩子! 是不是應教會"孩子節儉".比期望孩子以後能賺大錢.維持闊綽生活,可實際 多了。 昨天我在教室的白板上心痛地寫下: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這是一個很古老的諺語,但我不認為這不合時代。 教給孩子這個美德,是留給他們一項比萬貫家財還要重要的資產。 因為自己.小時候過得辛苦, 便盡量給孩子好日子過的家長"請深思",這樣 究竟是愛孩子,還是害了孩子。 捨不得孩子吃苦,將來他會更苦! 許多父母養小孩是把孩子捧在手心上, 怕他凍著、怕他餓著、摔著... 其實這種過度的保護, 只會讓他更低能、更依賴、更不知如何面對人生的 大風大浪。

[分享] 增進親子關係16個EQ秘方 --1. 不要打小孩

2007年12月27日
公開
46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423009&bid=20&r=265 謝謝小君毅的媽分享 點閱人數: 由書上看到的,給自己一個警惕. 也貼上來給各位父母親參考. --------------- 節錄至"培養高EQ小孩"一書. 為人父母不應該打小孩,因為: 被打的小孩智商會降低 在一項針對一歲至四歲的幼兒,長達四年的研究裡,新漢普夏大學的史卓斯博士發現,每週遭到父母親毆打三次以上的小孩,再長期追蹤研究結束時,每位小孩的智商平均降低兩分,至於那些從未被父母親打過的孩子,他們的智商則是平均增加了三分. 史卓斯認為,當父母親願意跟小孩耐心的講理,而不是一味以毆打的手段管教孩子時,可以刺激孩子的認知能力.史卓斯同時發現,長期遭到雙親毆打的孩子,往往會出現焦躁不安的傾向,長此以往,小孩會開始出現攻擊性或是性格孤僻,以及表現出反社會的行為徵兆. 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當小孩在玩玻璃花瓶時,此時父母親如果打罵孩子,絕大部分的小孩都會立刻停止胡鬧.但是為人父母者管教小孩的初衷,不僅僅是要小孩立刻停止玩耍危險的玻璃器皿,更重要的是應該要教導小孩學會自制.如此當大人不在孩子身邊時,小孩依然能夠循規蹈矩,才不至於發生危險. 但是當父母親使用打罵的方式教導小孩時,孩子並不瞭解自己的行為有何錯誤,他們只會得到一個結論:下次搗蛋時,千萬不要讓父母抓到.另一方面,如果父母能夠耐心的教導小孩,雖然這種方式必須耗費較多的時間力氣,但是小孩往往可以瞭解父母親規定的真意,即使大人不在身邊,小孩也會確實遵守規定,因而確保孩子的安全. 錯誤的示範 如果當哥哥出手打弟弟,你卻動手教訓大兒子,此時孩子得到的訊息並不是打人不好,而是只有在你個子比對方高,力氣比對方大時,才可以出手打人.當父母親使用打罵的方式管教小孩時,只會增加孩子打人的慾望. 有些父母親平時並不打小孩,但是一旦碰上攸關孩子安全方面的問題時,大人會打孩子一下屁股,藉由這個舉動向孩子表示:你絕對不可以自己過馬路,絕對不可以把手指伸進電扇裡面等等.但是我認為,無論遇上何種狀況,為人父母者都不宜使用暴力的方式教導小孩. 也許在以前的時代,大人輕拍孩子幾下屁股其實無傷大雅,但是如今小孩生活裡充斥著各種不同型式的暴力,無論是電腦,錄影帶,電視節目或是電視新聞,處處充滿著各種暴力影像.難怪會有那麼多團體要求電視台實施節目分級制度,呼籲大型玩具連鎖店停止販賣玩具手槍,因為大眾已經警覺到,小孩子長期暴露在暴力訊息之下,往往本身的行為也會趨向暴力.因此為人父母者有責任為孩子建立一個沒有暴力的生長環境,但是如果你習慣輕易的動手毆打孩子,小孩子難免有樣學樣. 打小孩會打成習慣 我想天底下絕大多數的父母,在疲憊不堪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一定都曾經有過想要把不聽話的孩子丟到窗外的念頭.當為人父母竟然想要把自己的親生骨肉丟掉時,並不是因為這些父母心腸惡毒,而是因為父母親也是人,耐心和體力都有極限,難免會碰上心力交瘁,面臨崩潰的時刻. 但是另一方面,我們既然身為萬物之靈,因此具有絕佳的自制能力,對於寶寶無限愛意,以及保護孩子安全的本能,基於人類的種種天性,使得父母親無論如何煩躁疲倦,都還不至於真正把孩子丟出窗外. 但是如果你平常就有打小孩的習慣,假使哪一天孩子突然闖禍了,你很有可能下意識的立刻出手毆打孩子.絕大部分的父母親都表示,自己絕對不會因為非常生氣而動手毆打孩子.可是我認為這種說法完全是因為父母親還沒有真正碰到小孩子犯下大錯,當孩子把果汁灑到你昂貴的套裝上時,碰上這種狀況誰不生氣呢?當你在震怒的時候,真的還可以控制自己出手的輕重嗎? 打小孩跟虐待兒童的分野又該如何界定呢?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養成動不動就毆打孩子的習慣,如此你就完全不必憂心這些惱人的問題了. 小孩也許會怕你,可是他絕對不會尊重你 管教小孩的主要目的之一, 就是希望當孩子處於青少年叛逆階段期間,父母親仍然管的動小孩.如果從小你就培養小孩子講道理的習慣,當孩子到了十五歲的叛逆階段時,比較有可能會聽從父母的建議.換言之,付母親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必須讓小孩瞭解即使他們犯下大錯,依舊可以得到大人的協助,但是如果孩子從小就怕你,當他們遭遇困難時,小孩肯定不會前來向你求救. 有一次我在超級市場裡,親眼目睹一個令人非常難過的鏡頭.一名四歲的小女孩,在超級市場的走道上到處亂跑,雖然女孩的父親高聲嚇阻,但是小女孩依舊跑個不停.沒想到正當他跑得非常的興奮時,突然間小女孩停止腳步 -- 他並非被父親抓到 -- 臉上充滿恐懼的神色,小女孩立刻蹲在地上,整個頭埋在臂彎裡,準備接受懲罰.果然他父親過來以後,真的捲起手裡的報紙,狠狠的打了他幾下,當我目睹這一幕,小女孩非常清楚自己一定會被父親修理時,那種感覺真令人心酸. 我常常不斷的思考,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將來他們面對性,毒品,或是成績不及格等問題時,孩子會詢問父母親的意見嗎? 假如你以為只要大人嚴加管教,小孩就絕對不敢亂來,那你就太健忘了,如果你回想一下自己從前的模樣,就應該知道所謂的青少年,就是不知天高地厚,天不怕地不怕的.

只要您是女生,一定要檢驗CA-125

2007年12月26日
公開
50

謝謝水瓶虎分享 點閱人數: 您去婦產科開口要求,醫生都會幫您開檢驗單,不需自費,是算健保的, 血液檢驗--女人必看--男人幫忙傳 請妳每年做『CA-125血液檢驗(腫瘤指數,也稱為內膜異位指數)』 請女同事注意自己身體狀況並轉告親友 男同事也請將此訊息轉告您的配偶及親友 我罹患原位腹腔腫瘤,直到最近才被證實為「卵巢癌」 這兩型腫瘤都可由CA-125血液檢驗診斷出來 也用相同的方法來醫治-先以外科手術去除腫瘤 再施以Taxol和Carboplatin化學治療 經歷了這種折磨,我要拯救與我有相同命運的人 這也是為什麼我要發這封信的原因並且希望你們能將這封信轉送你們的親友 我明瞭每一個人必須對她(他)自己的健康負完全的責任 我每年作身體檢查、乳房X光、子宮頸抹片 每月作乳房自我檢查,至少每半年看一次牙醫等 去年,我甚至堅持作結腸鏡及骨質密度檢查 我於1993年作了子宮全部切除後 就一直認為我不用擔心會再罹患女性生殖器官的腫瘤 我所不知道的是我沒有卵巢『它們在被摘除前是健康的』 但我卻得到「卵巢癌」,很奇怪是不是? 這就是有些事情醫生絕不會告訴我們的 每55個女性就有一個會得到卵巢或原位腹腔腫瘤 『典型的症狀為腹部突然漲大以及便秘或腹瀉』我有了以上的症狀 由於這些症狀似乎與腹部有關連 所以我去找胃腸科醫生,他作了些檢驗以判斷是否有細菌感染 結果是否定的 所以他診斷我是下消化道敏感症候, 如果不是因為我的肚子大得像懷孕4~5個月 我可能就相信了他的診斷,於是我要求再作更多的檢查 他們又幫我照了腹部X光,結果也查不出所以然 所以我再一次的被診斷為下消化道敏感症候 並且可依預訂行程去歐洲一個月 我幾乎無法穿得下任何一條褲子因為釦子根本扣都扣不上 我知道事情大為不妙 因此堅持要醫院作更多檢查 他們很不情願的排了電腦斷層掃描(我想只是要讓我閉嘴) 這就是我前面說的要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掃描顯示我的腹部有大量積水(不正常的現象) 不用說我的歐洲之行必須取銷,醫院從我腹部抽出五磅的積水 (不很舒服,但比起之前所受的就微不足道了) 檢驗顯示腹水中有癌細胞 終於醫生作了CA-125血液檢驗 而我的病情才被正確的診斷出我有卵巢癌的典型症狀 但我從來沒有在每年的身體檢查及一發生症狀時做這種簡便的CA-125血液檢驗 這是一種經濟而且簡便的檢驗 拜託,拜託,拜託!!務必告訴你們 的女性親友 每年身體檢查一定要堅持作CA-125血液檢驗 警告你們,醫生可能會跟你們說不用檢查這一項,因為沒有必要 相信我,如果我早知道做這項檢查,就可及早發現,而不會拖到癌症第三期了 堅持作CA-125血液檢驗;絕對不可不做 正常的數值介於0與35之間 (我的是754och.很高) 如果數值有點偏高, 妳可以在三或六個月後再做一次並注意狀況 就像婦女有纖維瘤或男性有較高的PSA檢驗值也要定期追蹤< 有助於診斷攝護腺癌 每年做CA-125血液檢驗,目的是可提早發現癌症 我希望你們不要覺得我的故事很無聊,希望可以讓你們因害怕而有所行動 妳認識55個女性友人嗎? 如果是,至少他們之中有一人會罹患這種侵略性強的癌症 或許這個人會是妳,我希望這種事不會發生在妳身上 請這星期去找醫生而且堅持做CA-125血液檢驗 並且在妳有生之年每年做一次 請不要認為年輕人不會得此症 雖然卵巢癌的平均罹患年齡為56歲(知道嗎,我不多不少剛好56歲) 也有22歲女性罹患此症的,所以年齡不是絕對的因素

管教寶寶的11幕「禁忌」劇

2007年12月26日
公開
38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1076125&bid=20&r=286   謝謝kanon∼☆ (姑姑)分享 點閱人數: 都說兩三歲的孩子很難管教,你是否也遇到了這樣的麻煩呢?其實,如何管好孩子,每一個家長都有自己的一套好方法。而我們想指出的是,有11種不甚妥當的方法,是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常常步入的誤區…… .................................. 第1幕 媽媽為什麼那麼凶? 3歲的小可是一個活潑又可愛的女孩。有一天,媽媽帶她去小表弟家裡玩。小可在和表弟小威玩遊戲的時候,一時興起就拿積木敲了小威的頭,小威立即哭了起來。媽媽一看這種情況,立刻厲聲斥責:「你以後再打弟弟,媽媽就狠狠揍你一頓,叫你牢牢記住!看你以後還敢不敢欺負弟弟。」小可一聽媽媽這麼凶,立刻沒了笑容…… 專家解說: 不要嚇唬寶寶 恐嚇會減弱寶寶的自我觀念,讓寶寶變得軟弱,每當這個時候,寶寶很容易產生不安難過的情緒,甚至發展為怕父母和憎很父母。所謂嚇唬,是在事前就想糾正未來的行動,可是寶寶的意識只有現在才有效,所以嚇唬起不了什麼作用。所以教育和管教最好當場進行,而不要對寶寶進行恐嚇。但是不要混淆了「嚇唬」和「禁止」的概念,對於寶寶不能超越的界限和明確應該禁止的事,也可以打幾下屁股,必須教育他說「不行」。 .................................. 第2幕「你怎麼這麼笨?」 軍軍2歲半了,是全家人的心肝寶貝。望子成龍的爸爸就常常對他進行早期智力教育,例如數數啦、畫畫啦,有時候,軍軍反應慢了一些,爸爸就很是恨鐵不成鋼。於是就說一些諸如:「你怎麼這麼笨啊?」之類的話。每當這時,軍軍就不免感到不知所措了…… 專家解說: 不要輕視寶寶 像「你怎麼這麼笨?」這一類瞧不起寶寶的話,很多父母也許時不時就會冒出一兩句。雖然這也許不是家長的本意,但是,久而久之就會把寶寶的自我意識糟蹋得一塌糊塗了。每一個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風,但是天才不是一天就能造就的,讓寶寶在遊戲、學習中獲得快樂就可以了。更不能動不動就挫傷寶寶的自信心,這樣只能適得其反。 .................................. 第3幕「給你買玩具......」 媽媽帶3歲的小星去超市買東西,看見小星很好動,動不動就隨便摸弄超市貨櫃上的瓶瓶罐罐。媽媽很頭痛,於是就忍不住這樣對小星說:不准亂摸東西,你做個好孩子,媽媽就給你買你最喜歡的玩具。」…… 專家解說: 不要收買寶寶 這並不是駕馭寶寶的高明方法。要教育寶寶懂得自我培育,自我克制,尊重他人的權利,這樣做並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這樣收買的結果,只能把動機由內因變成外因。也就是寶寶由自發努力得到自我滿足和積極自我,變成單純靠外部的獎品才願意自我克制。收買與賄賂只能短期地轄制別人,而不能最終解決問題。 .................................. 第4幕 「我就要這樣嘛!」 2歲的皎皎是家裡人的心頭肉,尤其是爺爺奶奶,對皎皎更是疼愛有加。有時候,皎皎在家裡稍不順心,就對大人大吼大叫,常常說:「我就要這樣嘛!」每當父母想要管教時,都被爺爺奶奶這樣制止了「小孩子嘛,不要和孩子計較。」…… 專家解說: 不要放任寶寶 放任在許多家長心裡其實就是寵愛,追根究底,放任寶寶的家長就是不想對寶寶說「不可以」,不嚴格執行規矩。這會使寶寶覺得,所有的規矩都是很有彈性的,拉得夠用力,就伸展得很寬。其實,這只有在家裡還行得通,不過寶寶遲早要投入外面的世界,在那裡他將得到沉痛的教訓。放任寶寶的實質就是剝奪寶寶盡量發展潛能的機會,阻礙他成為能幹、獨立以及能自我調節的人。 .................................. 第5幕「非要這樣不可嗎?」 佳佳媽對2歲半的佳佳照顧得無微不至,但是,佳佳常常很不開心。媽媽每次吩咐佳佳做什麼事,都用強迫的口吻「佳佳,現在要吃飯了,不許玩了。」「佳佳,馬上上床睡覺。」……久而久之,佳佳心中不免產生了這樣的疑惑:怎麼回事,媽媽,我非要這樣不可嗎? 專家解說: 不要強迫寶寶盲目服從 如果你的丈夫對你這樣說話「喂,放下你手邊的事,馬上給我拿杯茶來。」你的心裡會是什麼滋味?一定不好受吧。其實,當你對寶寶說:「立刻停止現在做的事,馬上做這個事。」的時候,寶寶心裡的感受也是一樣。向寶寶吩咐做事之前,最好還是留有一些餘地。你可以這樣說:「佳佳,再過幾分鐘就要吃飯了,準備一下吧。」盲目服從,用在寶寶身上其實並不合適,因為你是在培養一個獨立的、能自己管理自己的人,而不是一個事事聽命於你的木偶人。 .................................. 第6幕 「保證做個好孩子......」 有一次,小米和媽媽去公園裡玩,玩得高興時,她就自己趴在泥地上了。媽媽很生氣,還發了脾氣:「小米,向媽媽保證,以後再也不要這樣了,聽見沒有!」小米也知道是自己不好,於是乖乖地向媽媽保證,下次一定不會再犯了。可是沒過幾天,同樣的事件又一次發生了,媽媽更生氣了:「幾天前,你不是向媽媽保證過嗎?」…… 專家解說: 不要跟寶寶較真 其實,對於兩三歲的寶寶來說,所謂保證,實在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就和嚇唬他—樣,未來的事,對一個只顧眼前的寶寶來說,太勉強了。因為對於寶寶來說,當他做了保證而沒有做到時,要麼會因為破壞了保證而被罪惡感所困擾,要麼反而變本加厲。 .................................. 第7幕 「今天媽媽怎麼生氣了」 小北今天很委屈,因為昨天他把牛奶倒在地上,媽媽一點也沒有生氣。可是,今天媽媽卻因為同樣的事打了他。為什麼同樣的行為,所帶來的後果是完全不同的呢?為什麼媽媽昨天不生氣而今天會這麼生氣? 專家解說: 不要使用沒有定性的規則。 星期一,媽媽心情很舒暢,寶寶破壞了一切規章她也不批評。可是,星期二,寶寶做的是和昨天一樣的事,媽媽卻像吃了火藥一樣地斥責他。像這樣沒有一定規章的管理,就像是沒有一定規章的交通信號一樣危險。一會兒紅燈行,一會兒又是綠燈行,你說該怎麼辦呢?要教會寶寶應該怎麼做,在管教中沒有一貫性和信賴性是不行的。沒有定性的規則比沒有規則,更糟糕。 .................................. 第8幕「我不敢......」 小小已經3歲多了,可是,媽媽還是把她當作一個小嬰兒一樣,事事關心,事事操心。小小在媽媽的羽翼之下,顯得比同齡的孩子更加膽小,什麼事情都躲在媽媽身後,就連吃飯這樣的小事,都要媽媽在旁邊才能安安分分地吃完…… 專家解說: 不要過度保護、照顧寶寶 過度的保護會斷送寶寶的自我觀念,因為當父母過度保護寶寶的時候,他們就是傳遞給寶寶這樣一個觀念:你不能自己照顧自己,我必須為你料理一切。大多數父母對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毫無信心,其實有一句話實在很重要,那就是「只要孩子自己能做,決不要越俎代庖。」 .................................. 第9幕 「為什麼不行?」 2歲半的小美和爸爸媽媽去飯店吃飯,爸爸媽媽要求她做一個有規矩的小孩,坐在椅子上不要東張西望,不許跑來跑去,不許把飯掉在桌子上,不許……小美很不適應,她覺得這樣實在很不好玩,為什麼不許呢? 專家解說: 不要訂立不適合寶寶年齡的規矩 假如你希望2歲的寶寶能夠像5歲的孩子一樣循規蹈矩,這只會使他覺得無所適從。因為你對他的要求是他的年齡不可能達到的行為水準,這對他自我觀念的形成有極壞的影響。寶寶個人行為能力的發展是受年齡限制的,階段性的發展是不能跳躍進行的。 .................................. 第10幕 「我不是說過不准嗎?」 媽媽對小浩說:「不要爬那個椅子。」可是小浩不聽。這時候媽媽又說:「小浩,我不是說不准爬那個椅子嗎?」孩子還是無動於衷,繼續往上爬。他對媽媽的話絲毫不感興趣,還是繼續爬…… 專家解說: 不要有口無心地發號施令 其實,這位媽媽只是口頭在說「不准」,實際上並沒有採取任何阻止寶寶爬椅子的措施。照這樣,沒有一點兒作用。這不是在教寶寶無視媽媽的希望和命令嗎?為了不成為適得其反的管教,無論是不是出於本心,都請你不要這樣提出要求和下達命令。 .................................. 第11幕 「你怎麼能做出這樣的事?」 3歲的小樂和媽媽去姑姑家玩,回家的時候,媽媽發現小樂竟然一聲不吭地把姑姑家裡的小擺設帶回家了。這下可把媽媽氣壞了,媽媽對小樂不停地數落:「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不是乖孩子,媽媽這麼愛你,你怎麼做出這樣的事情來,我是作了什麼孽,你才會做出這樣的事……」 專家解說: 不要用教條式的、引發罪惡感的教育方式 每天都有無數父母對他們的寶寶發表冗長的、教條式的演說,如果用錄音機偷偷地把父母的這種疲勞轟炸錄下來,再放給他們自己聽,他們一定會對自己教訓兒女的語言感到大為震驚。錄音機裡錄下的將不只是教條式的演說,還有大聲咆哮、斥責以及取笑。那麼,寶寶會怎麼樣呢?是虛心接受嗎?當然不會。他能做出的惟一反應只能是充耳不聞。他學會了置身事外,同時對一切父母的話本能地產生反感情緒。

如何培育「有禮貌」的孩子

2007年12月25日
公開
36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1517579&bid=2&r=38 謝謝☆聖哲媽咪☆分享 點閱人數: 禮貌,並不是指一些僵化的禮節,它所代表的是人與人之間「彼此尊重」,而在「應對進退」上「衷心」展現出「合宜的分寸」。 要培養出一個有禮貌的孩子,有幾點原則可供參考… 一、 使家中充滿有禮的氣氛:首先,夫妻之間要彼此敬重,維持和諧的關係。另外,父母對孩子也要有禮貌,經常使用禮貌的話語,如「請」、「謝謝你」、「早」、「晚安」、「我回來了」…。而一般的用語也盡量使用「詢問句」,少用「命令句」,例如「請幫我收拾餐桌好嗎?」就比「去把餐桌收拾好」,要來得有禮貌多了;父母千萬別認為孩子年幼,就不需尊重,事實上幼兒的心是十分敏感的,你能尊重他,他自然也就能學會尊重別人。而爸媽更不要因「孩子是我生養的」,產生了「他要聽我的話」的觀念,以致對他隨意指使。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父母若能平等的以禮貌對待他,雙方才能形成良好的關係,孩子也才能以此為基礎,健全的成長。 二、 在任何場合中都可隨機引導:例如帶孩子出門,見到了鄰居,父母應先以懇切的心與態度,和鄰居問好、打招呼,然後,再引導孩子也這麼做。另外,在公共場所當中,要教孩子在與其他幼兒相處時,必須懂得「秩序」的觀念,如溜滑梯應排隊,別人正在使用某種公物,像是圖書館的書籍,必須等他閱讀完畢,才能借閱,不可因為喜歡就中途搶奪…。這種人際相處的規範,是要從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教導給幼兒,同時要簡單的向他說明道理,才能使他知道怎麼做、為什麼要這麼做,而成為一個真正有禮貌的人。 孩子的教育首重「禮貌教育」,因為「有禮貌的人」,「人際關係」就健全,生活就快樂,學習發展能力才可能逐步得到開拓! 東陽幼稚園 提供

代替處罰的十種方法

2007年12月22日
公開
34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658420&bid=20&r=316 謝謝文媽分享 點閱人數: 代替處罰的十種方法    孩子雖然有時像小天使般可愛,有時卻又頑劣固執得像個小惡魔,教爸媽頭疼不已。當孩子實在是太過份時,再怎麼理智的爸媽,也很難不被激怒。這裡提供幾個小祕訣,幫助爸爸媽媽以和平的方式圓滿解決問題。 【方法一】讓孩子有選擇的機會   避免老是以大人的權威命令孩子這樣那樣,讓孩子有機會作選擇,覺得自己意見被尊重,往往能得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問他「你想先刷牙還是先洗澡?」本來兩者都不想做的孩子,可能就會勉強選擇一種。 【方法二】尋求其他解決之道   當孩子想做一件會引起麻煩的事時,不要直接告訴他不可以,而是提議另一種能夠讓他做那件事的方式。例如,如果孩子想要在廚房蓋積木城堡,建議他到客廳去玩,因為在那裡可以蓋更大更豪華的城堡。 【方法三】聽孩子說內心的感覺   氣極了的爸媽,往往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試著冷靜下來,問問孩子的感覺,或許你會發現孩子其實也是情有可原。例如孩子欺負弟妹,可能只是因為害怕弟妹搶走爸媽的愛,所以想引起爸媽注意而已。 【方法四】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平時的告誡外,爸媽也要在實際情境中教孩子道理,孩子才會愈來愈懂事。例如,孩子搶弟妹的玩具,問他「如果你的玩具被別人搶走了,你會不會不高興?」,讓他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別人。 【方法五】讓孩子嚐到自己行為造成的苦頭   在無大礙的前提下,讓孩子自己體會自食惡果的滋味。例如,孩子堅持繼續玩不吃飯,屢勸不聽後,就別勉強他;當他自己餓了要求吃飯,告訴他「你說不吃的,我們就全都吃完了啊!」先讓他餓一陣子,再拿東西給他吃。有了這樣的經驗,他就會知道準時用餐的必要。 【方法六】以有趣的方式轉換衝突情境   爸媽如能發揮幽默感,不但能讓自己不生氣,也能化解孩子的反抗態度。例如孩子不肯刷牙時,爸媽可以說:「我們來試試一種好玩的方法,我刷你的牙齒,你刷我的牙齒好不好?」 【方法七】協商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   有時和孩子談條件、彼此各退一步也是不錯的方法。例如,天色已晚,孩子還不願意離開遊樂場,可以和孩子協議再玩三次溜滑梯就回家。 【方法八】稍作讓步   爸媽稍作讓步,通常可以立即解決問題,不過這種方式只能偶爾為之。例如,孩子吵著想睡覺,不願意刷牙,爸媽可以說:「好吧!既然今天你這麼累,就不要刷牙好了,可是只有今天喔!」 【方法九】暫時離開,直到自己平靜為止   極度忿怒的爸媽,可能無法理智處理問題,此時最好先離開一下,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做點其他事,例如打電話給朋友、聽音樂等,暫時不想孩子的事。等自己平靜以後,再來解決問題,和孩子好好談談。 【方法十】修正自己的期望   有時換個角度想,孩子年紀小,好動、固執、健忘、沒耐性、自我中心、異想天開,其實都是很正常的。只要自己不要太苛求,事情並沒有那麼嚴重 http://blog.sina.com.tw/17266/article.php?pbgid=17266&entryid=5239

做孩子的心靈捕手. 哄孩子的五個妙方

2007年12月21日
公開
47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1448451&bid=20&r=41 謝謝yoyo 胖媽分享 點閱人數: 轉載~~做孩子的心靈捕手 -- 哄孩子的五個妙方 1. 轉移並提高興趣 心理學研究顯示,孩子對某一事物的注意力並不能維持長久時間,他們的興趣往往容易轉移。家長可利用這一特點來制止孩子的哭鬧,並引導他破涕為笑。 有時你正在教孩子認字時,孩子突然玩興大發或受到一點小挫折後就會不想認字,若果你想強迫他繼續,他肯定會噘起小嘴然後大哭。這時,你可能需要改變一下做法,改用遊戲的方式來轉移注意力,他就比較容易接受和感興趣。比如,將小熊維尼、米老鼠等玩具布偶排齊坐好,對孩子說:「看,小朋友和你一起認字,讓我們來比一比誰認的字最多。」她可能就會破涕為笑。 於是,你可以開始隨心所欲地教,孩子則聚精會神地學,一會兒工夫,這項學習就在愉快的氣氛中結束,並且收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2. 表揚並給予激勵 有時候,孩子為了表現自己能幹,而不小心使自己受了傷,這時,他往往會大哭以示委屈。這時,您最好用表揚激勵的方法,鼓勵孩子勇敢堅強,逐漸培養他耐受挫折的心理素質。 3到5歲的孩子對諸多事情感興趣,甚至很多家務都要搶著做。看見媽媽洗衣服,他會過來說:「我的衣服要自己洗。」看見爸爸拖地板,他也會說:「爸爸,地板我來拖吧!」甚至在父母包餃子時,他也會湊熱鬧地拿起餃子皮……也許您注意到了孩子的參與意識,會特意留一點「任務」給他們。但在過程中,孩子難免「英勇負傷」,不是肥皂水濺到了眼睛裏,就是在自己擦過的地板上滑一跤;不是手上擦破了一點皮,就是…… 開始遇到這類情況時,孩子通常會用哭來引起家長的同情。而此時,就需要您及時給他安慰、鼓勵,並告訴他,勇敢的孩子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是不哭的。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變得堅強起來。 3. 不予理睬給予冷落 孩子經常會無理取鬧,任性地大發脾氣。這時,最好還是暫時不要理睬他。在一定時間的冷落中,他會慢慢地平靜下來,停止哭鬧。同時,從大人嚴肅的神情中,他會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事,任性自私的毛病也會慢慢改正。 3歲左右的孩子雖然年紀小,但有的已經顯露出「當家」的風範,特別是家長帶著她們出門時儼然一個小管家,甚至連家長的東西都不許別人碰。如媽媽帶歡歡去朋友家拜訪,朋友的孩子看見了媽媽包上的小飾品忍不住就拿起來看看,歡歡見狀大叫:「是我媽媽的!」看到那個孩子仍然不鬆手,就大哭起來。 這種情況發生時,您最好來個冷處理,拉過朋友的孩子一起玩,把她冷落在一旁。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大都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主動上前承認並與其他小朋友言歸於好。經過幾次類似的事件,孩子就會大度許多。 4. 直接批評給予教訓 孩子常常會「狐假虎威」故意踢打別人,有時還故意弄壞小朋友的東西。看自己闖禍了,就惡人先告狀地大哭。每當此時,大人應該批評孩子,讓他記住「不尊重別人是錯的,欺負別人更是不應該的」。只有這樣,他才容易學會與人友善相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進而提升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其實,兒童的行為是家庭教育的折射。孩子的心靈是一張白紙,如果從小聽到的是充滿暴力的說教,並且長輩們對此不忌諱,那麼,在孩子的心裏就有可能播下暴力的種子,長大後,他就有可能用他從小所學到的、令他刻骨銘心的暴力方法解決他所遇到的難題。 5. 緩解壓力 或許我們一直都認為年紀小小的孩子必定是無憂無慮、幸福快樂的!可是,小寶寶當真沒有壓力嗎?當然不是!因為嬰幼兒有本身的成長與行為發展特徵,加上父母可能對孩子的成長與發展有所要求或訓練,如此,寶寶的壓力便隨之而生。所以,當父母在面對小小孩自我意願表達或追求獨立之際,雖不能一味地放任孩子,但若是完全加以嚴厲的要求或處罰,也非絕對良好或有效的方法。唯有瞭解每個孩子的個性或特性,以不同的方式因應不同的個性或特性來調整自己的要求;避免用批評、威脅或體罰的方式來對待;把對孩子的要求,和快樂的活動相聯結,如此才能減輕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承受的壓力感。 正如一位心理學家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家庭教育與兒童行為的關係那樣,如果兒童生活在: ●批評的環境裏,他就學會自責; ●敵意的環境裏,他就學會打架; ●嘲笑的環境中,他就學會難為情; ●羞辱的環境中,他就學會內疚; ●忍受的環境中,他就學會忍耐; ●鼓勵的環境中,他就學會自信; ●讚揚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抬高自己的身價; ●公正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正義; ●安全的環境中,他就學會具有信念; ●贊許的環境中,他就學會自愛; ●互相承認和友好的環境中,他就學會在這個世界上去尋找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