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蕾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妳和孩子的溝通狀況還好嗎?

2005年10月12日
公開
13

You Make Kids Dreamless OR Hopeful 摘錄自《聰明是教出來的》 小山英樹◎著 世茂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聽說,「最近的孩子,沒有夢想。」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其實,真正沒夢想的其實是大人吧,因為大人沒有夢想與目標,孩子看得清楚,他們拒絕成為大人,並且覺得未來沒有希望。 低年級孩子喜歡講自己的夢想,比如「以後我想成為太空人」、「以後我要當醫生」等等。但到了五、六年級,孩子反而會說:「醫生、律師、科學家、政治家、太空人……,都是非常優秀的人才做得到,我這麼平凡,怎麼可能有特別的成就?」 大人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前途 孩子漸漸長大,學會觀察、了解自己之後,就會做出類似「自己屬於某種程度」的判斷。孩子藉由這樣的判斷,可以了解自己在社會與人群之中的位置;但另一方面,孩子說「我不可能……」,其實也是自我設限。 爲什麼孩子會給自己畫框框,認為自己不可能成為大人物,完成大事業?大部分的責任應該在於大人身上,也就是我們的社會是否過於僵化,沒有提供孩子作夢、描繪理想的環境? 太多家長平常在家裡,講話就是「工作好累」、「薪水好少」、「好忙」等等不滿。孩子常常聽到這類抱怨,當然也會對人生失去信心,不敢懷抱夢與理想。更糟糕的是,受到電視節目等媒體不斷傳遞拜金思想,「有錢才是大哥」、「有錢才算勝利」的訊息,影響所及,到處可見貪圖富裕的青少年男女誤入歧途,有的援交,有的偷竊甚至搶劫。社會風氣變得浮華、不實在,腳踏實地、認真工作的人越來越少。 就教育而言,沒辦法讓孩子作夢,是最大的問題。我們不能一成不變用老方法教育孩子,繼續壓抑他們的個性,妨礙其發展。如果我們這麼做,這個國家勢必沒有希望,社會也會死氣沉沉。成功的教育方法絕非死背與填鴨,關鍵在於是否能應用豐富的知識,把它轉換成智慧。如果我們希望社會國家有希望,前提便是,我們的孩子必須對將來抱持期待與夢想。有夢才能產生決心與行動。因此,提供能讓孩子作夢、敢作夢的環境,絕對是大人無可避免的責任。 推孩子一把,幫助孩子前進的方法 父母親和孩子一起擬定行動目標,鼓勵他展開行動,並不是接下來就放著不管,有時還得確認孩子的狀況,發現需要幫助便伸出援手。隨時看著,機動調整目標,不斷前進。 大人忙碌的時候很容易健忘,雖然鼓勵孩子「你一定會進步」或「下一次希望能達到八十分」,卻沒有進一步追蹤、確認孩子有在朝目標前進。孩子通常希望獲得父母親與老師的支持與關懷,如果父母親與老師忽視、不在乎,孩子會很失望。有這種狀況,即使嘴巴上鼓勵孩子,孩子也未必接受。在孩子開始行動之前,請在大人與孩子之間架起「愛的橋樑」,藉由愛的橋樑輸送你的關懷與支持,孩子就會產生自信,更有勇氣往前邁進。當然,有時孩子會鬆懈,看起來有點懶惰,心急的父母親可能會立刻責備:「為什麼不動了!」、「要好好努力啊!」但這樣做反而會讓孩子心慌。所以,父母親最好換個方式問:「發生什麼事情了?」、「需要爸爸媽媽幫忙嗎?」之類開放性問題,展現對孩子的支持。而且,不妨設定階段性目標,只要孩子達到,就給予稱讚、鼓勵。 然後,為了讓孩子對未來更有信心,不妨和孩子討論「成功的條件是什麼」、「如何成功」等話題,這方面大人有更多經驗,孩子會希望從中學習。和孩子做這方面討論,可讓他們理解長輩過去的狀況,有哪些可以參考學習或者用來解決以後會遇到的問題。比較急性子的家長,不妨在孩子開始行動之前先告訴他:「爸爸媽媽會在一旁守護你。」或:「爸爸會一個禮拜不講話,默默看著你行動。如果你放鬆、偷懶或者退步了,爸爸應該怎樣提醒你?」此時,也許孩子會主動說:「如果我懶惰,請爸爸提醒我,罵我也沒關係。」或者:「如果我犯錯,請告訴我。」 事先「打預防針」,即使孩子在過程中表現不好被責罵,就不會那麼傷心、挫折,甚至還因為你的責罵而讓孩子的表現加分。 誠懇地面對孩子,讓他知道你在關心他 當父母有事要對孩子說或者想糾正孩子的錯誤時,我們會叫孩子「來這邊坐一下」,此時,通常孩子會恐慌,害怕被責罵。這是非常自然的動物性反應,遭遇未知數狀況或危險時,動物都會直覺想開溜。所以,即使孩子沒犯錯,你跟他說「來這裡坐,爸爸有話跟你講」,他們還是會猶豫。然後,孩子來了,乖乖坐著聽父母親說話(或訓話)。家長可能會以為,孩子聽得很認真,一直點頭,就表示「會反省、會改進」,以為自己和孩子已經有非常好的溝通。 但事實不然。被父母親叫去指責,處於弱勢的孩子只好表達歉意,但內心呢?真的打自心底接受父母親的教誨了嗎?近來傳出越來越多孩子「反擊」父母親的例子,甚至對父母親暴力相向,造成「家庭暴力」的問題。專家學者研究之後認為,孩子會對父母親施暴,原因可能來自於父母親對孩子的暴力。也就是說,孩子不過是反彈、有樣學樣而已。另外,孩子面對父母親而感到無助時,除了前述暴力攻擊之外,有時也會亂砸東西、哭叫或拚命反駁、揍其他小孩等等。 總而言之,除非孩子願意坐下來、誠心聽你講話,否則父母親的說教不只沒有用,甚至可能造成反效果。所以,父母親有話要對孩子講,應該先讓孩子知道,父母親的出發點是好的,關心他才這樣說。如此,孩子就比較不會恐慌或害怕,更能開放自己,接受父母親意見。

Just you and me

2005年10月10日
公開
13

今天下午趁著天氣放晴, 帶著蕾輕輕鬆鬆的坐公車 準備找個地方讓蕾好好的玩一玩 ,想到了之前帶蕾去過的何嘉仁書店, 有一區童書區,可以讓小朋友在那邊悠閒的玩耍或 看書,到了那裡,蕾還是好奇的走來走去,完全一秒都坐 不住,逛阿逛的,將書店所有的地方都走遍了還不累 不像別的小朋友可以在一個地方佇足很久. 我只好跟著這個小毛頭的後面走 還好蕾很乖,不會亂拿東西,不然我可慘了, 要走時蕾還不肯走哩!! 接下來要去哪裡呢?? 帶著蕾走了一段路,看到什麼就逛什麼, 帶她走到婆婆家附近的公園玩,蕾還是一樣玩的不亦樂乎, 我想她真的是悶壞了,以致於我帶她到哪裡她都很高興 晚上帶她到常去的涮涮鍋去吃晚餐, 說真的, 這是我第一次在沒有蕾爸的陪伴下到那裡用餐 以前我總佩服為什麼有人會一個人去吃涮涮鍋 如果是我那可行不通,很怪很怪..... 帶著蕾膽子似乎大了起來,也可能是有人陪伴的關係, 我們吃的很開心, 蕾也從頭到尾坐在椅子上乖乖的吃飯,沒有讓我 站起來過,每個人看到蕾都會稱讚她的乖, 會自己吃飯而且還不會弄的髒兮兮的 這讓為媽的感到好有成就感 原來一個人帶著小孩還是可以做很多的事 我本以為一個人帶小孩去哪裡都不方便 今天發現,還好...最重要的是要讓自己很輕便 不要帶太多的東西,才可以空出手來照顧小孩 這是我自己的感覺,不喜歡把自己搞得很狼狽 的樣子,今天真是愉快的一天,就只有我跟蕾.... 我想11月份婆婆到大陸而我要在家帶小孩的日子 應該不會再無聊了,屆時 我可以好好安排這一個禮拜,要帶蕾去哪裡玩了 開始期待了~~

Terrible Two 真的很可怕嗎?

2005年10月08日
公開
15

陳姝伶 博士 著 [email protected] 許多人談到 terrible two ,都以為孩子過了兩歲生日才開始。事實上,terrible two 指的是孩子十八個月到三歲左右。所以,如果你的 孩子不到兩歲就很調皮,不必擔心,完全正常。而如果你的孩子一直到三歲都很乖也不用操心,那是你的福氣。每一個孩子的發展都不一樣,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經歷terrible two的。 對我來說,terrible two會很困擾父母,說穿了,完全是因為做爸爸媽媽的,沒有心理準備。沒有心理準備那個嗷嗷待哺,完全依賴的小嬰兒,可以變成一個行動自如,強烈好奇心,又很有主見的幼兒,畢竟這前後的轉變太劇烈了。 幼兒一直到一歲時,慢慢發展出〝自我的概念〞。發現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一歲以前,以為他和媽媽是一體的)。對這個發現,他會有二種心理的混合反應。一種心理是焦慮﹕和媽媽分離成二個不同個體的焦慮。所以,有些孩子在這個階段非常的黏人。沒看到媽媽,就哭鬧。主要是因為他害怕,不知所措。另一種心理是對自己感到驕傲。加上學會走路,活動的空間增廣、加高;再加上好奇心的驅使(智力發展上的一種渴求),他會想去探索四周的環境。這個探索的行為,因為沒有足夠的智力來幫忙做安全或危險,是或非,對或錯的判斷,常常惹得父母又驚又怕,又氣又惱的。等孩子學會說話以後,(約二歲半),一旦做〝錯事〞,爸爸媽媽責問之下,孩子有時會回答的頭頭是道,甚至把父母說過的話背出來,一副很懂事的樣子。但過不久,仍然再犯。做父母的,更加懊惱﹕〝道理都知道,卻明知故犯,分明是和我們過意不去〞。其實,這一階段的孩子,絕不是有些媽媽形容的〝人性本惡〞。他們只是用他們有限的智力,用他們的方法─以說 "No"最多─來證明自己的存在。父母應該替他們高興。也應該鼓勵他們對自我的發展。讓他們可以肯定自己,對自己產生信心。 怎麼做可以陪他們渡過這一階段呢?除了以平常心待之之外,有幾個方法是可以協助我們更心平氣和的渡過這terrible two的階段。 第一,減少說" No "的次數。孩子在這段期間,以說"No"最多。請爸爸媽媽反省 一下,這個 "No"是不是也是這段期間我們使用最多的字,甚至是我們先使用的。對一個幼兒來說,爸爸、媽媽說"No"時要服從,他們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權威。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為了要得到〝 in control〞的權力(power),孩子也以"No"來爭取自己在家中的一席之地。這是一種很自然的模仿行為。所以,父母親,如果不喜歡孩子一天到晚把"No"掛在嘴邊,那麼就請你們也儘量減少說"不必要的No"。 其次,對孩子說"No"的同時,請告訴孩子那些行為是可以被接受的。減少說"No",請大家不要誤會成不能說"No"。孩子正處於成長學習的階段,被告知那些行為是不被允許的,對他們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瞭解那些行為是可以被接受的。 舉例來說,孩子拿積木敲魚缸,與其說﹕「小寶,不可以敲魚缸,再敲,打屁股。」不如說﹕「小寶,魚缸可以輕輕的摸,像這樣(示範一下)。媽媽知道,你會輕輕的摸。來,試試看。」帶孩子做幾次,誇他一下,然後,進一步,提供孩子可以敲打的東西;如塑膠桶子或餅乾盒子。告訴孩子﹕「這個盒子你可以敲。」孩子可能會再犯,重覆示範。可以對孩子說﹕「媽媽提醒一下,輕輕的摸。你會輕輕的摸的!」一般而言,對小小孩行為的引導,提供他們可以被接受的情境,教他們可以被接受的行為,遠比對他們一謂的說"No"大的多,對幼兒的影響也會更正向些。 還有,讓孩子有自己做抉擇的機會。孩子喜歡做自己的主人。提供選擇,正好滿足這個需求;而且,事情是自己選的,通常會較〝心甘情願〞的做。舉個例子,孩子亂摔玩具。可以對孩子說﹕「玩具這樣摔會壞掉。你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不摔玩具,好好的玩它;另一個是繼續摔,但是媽媽就把它收起來,不讓你玩。」孩子如果繼續亂摔,就把玩具收起來。他若大哭,就讓他哭,然後告訴他﹕「媽媽有給你選擇的機會,你選擇亂摔,我只好收起來啊。」如此幾次之後,孩子碰到有選擇的時候,會好好的考慮,衡量輕重的。 當然,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這種方式,有一天,也會被用來 "對付"做父母的。我和女兒之間曾有這麼一段趣事,與大家分享一下﹕ 有一天,我正在準備晚餐。女兒突然跑來說﹕「媽媽,我要吃糖。」我說﹕「快吃晚飯了,吃糖會影響食慾,不可以。」女兒很生氣的說﹕「媽媽,你有兩個 choices,一個是讓我吃糖。」我說﹕「那另一個呢?」女兒說﹕「另一個是你不可以說不可以。」我聽了大笑說﹕「說來說去,我只有一個選擇,就是讓你吃糖。不公平,我不答應。」女兒大哭 。我說﹕「現在,媽媽也給你兩國選擇。一個是你坐這兒哭到吃晚飯。你知道,哭對媽媽是沒有用的。另一個是媽媽可以切水果或削一些芹菜或胡蘿蔔給你吃。你告訴我,你要那一個 choice?」最後,女兒拿著一根小黃瓜,高興的離開。 給孩子抉擇時,提出來的條件,絕不可以因孩子哭鬧而妥協(這一點一定要堅持,有些孩子要哭上四、五十分鐘)。而且,開出來的條件也一定是你做得到的.儘量避免開空頭支票,孩子才會清楚知道媽媽講話算話,慢慢建立出你和孩子之間的規則,親子之間才會有相互的信任和默契。 Terrible two,在我的解釋是孩子首次發現自我,試圖用各種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所惹出來的一些麻煩的代稱而已。這種自我的追尋的過程,終其一生,將不斷的重覆出現。我們常聽到的 horrible three和青少年反抗期,都是terrible two的延續。只是各時期的表現,會因個人智力、心理、人格和社會性的成熟度不同而不同。這是我們做父母的不能不先有的心理準備。所以,就把這第一個階段當作是我們練習的大好機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