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夏寶貝的媽

臉書_夏媽青草花園生活[email protected]

臉書_夏媽青草花園生活sophie4011@mail.com

日期

#Tag

魏崢心臟外科醫師

2017年03月15日
公開
56

魏崢心臟外科醫師 3月12日 13:08 · 有些人還有疑問,我再做一次比較詳細的補充: 在醫院外施行心肺復甦術(CPR)的目的是維持循環與呼吸功能,讓患者在到達醫院前不致腦部缺氧。 目前教授的方法嚴格來講,要維持循環與呼吸兩項功能需有兩人施行,一位執行胸外心臟按摩,另一位執行口對口人工呼吸。 但是多數人不願意,也不會做有效的人工呼吸,因此後來美國心臟學會建議只做前胸按壓的心臟按摩,殊不知這樣的急救方式常常是無效的,因為一個人沒有了意識,平躺時舌頭會往下掉,進而阻擋呼吸道,如此急救,就算有了循環但少了呼吸還是會造成腦缺氧。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缺點,諸如壓斷肋骨或吸入嘔吐物等嚴重的致命性併發症。 本人提出的趴俯式心肺復甦術(Prone CPR)可以同時兼顧循環與呼吸,讓病患在到醫院前不致於產生腦缺氧的情形。 這個方法最大的質疑是,到底從背後按壓有沒有心臟按摩的效果。本人2004年在加護病房已經過世的病患所做的研究顯示,背後按壓仍然可以得到相同或甚至更好的血壓(約50~110豪米汞柱); 而用十位正常肺部沒有疾病的志願者(包含我本人)所做的測試,在背後每按壓一次可以產生約400-500毫升的肺活量,如此一來可以保證在送醫的途中不致腦缺氧。 現在的CPR沿用自1960年Kuowenhoven所提出的方法,雖然有上述的諸多缺點,但是到如今還沒有多大的改變,而主導CPR的美國心臟學會裡面的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 (ACLS) 委員會的副主席McNeil醫師曾經在1989年就提出質疑, 認為現行的方法不理想, 理論上CPR應該在趴俯的狀態下來做比較理想,但是當時他已有些歲數而無暇做臨床實驗來證實(幾年前已去世), 因此沒有什麼人理會他,我2004年所做的研究正好證實了他的想法。 趴俯式心肺復甦術優於傳統心肺復甦術的是: (1)容易學習,只要將患者趴在地面或硬板床,不斷地按壓上背部,一直到醫院急診室為止, (2)在趴俯的姿勢,舌頭自然下垂,不會阻塞呼吸道,而在按壓背部時,自然產生呼吸,不需要口對口呼吸,一個簡單的背部按壓動作就可以同時達到肺部換氣與循環的目的,因此只需要一個人就可以執行, (3)在趴俯的姿勢下嘔吐物不易吸入呼吸道,因此可以避免傳統心肺復甦術急救中最常發生的致命性吸入性肺炎, (4)因為是整個前胸與背部的按壓,前胸肋骨的受力均勻,而不是集中在胸骨正前方,所以不易導致肋骨骨折和心臟損傷。 很不幸的是,雖然我的文章早已發表在著名的Resuscitation國際期刊與我們自己的中華醫學雜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團隊也證實我所謂背部按壓對心臟按摩的效果,但是一直不受到重視。 美國心臟學會雖然在2010年承認了趴俯式CPR, 但是他們建議只有在不能平躺的患者上所用, 如脊椎手術的病患等,卻仍然堅持其他的狀況還是要用平躺的方法, 同時大力推廣自動電擊器(AED)的廣泛設置。 我認為AED固然有它的用處,它能對心室顫動(VF,Ventricular Fibrillation)有效,但是很多人倒下不醒人事不一定都是因為VF,還有很多其他原因(如休克,心跳慢,低血壓)造成昏迷,心跳並沒有停止,一般人甚至赤手空拳的醫師都不容易分辨是什麼狀況,因此若貿然進行前胸的心臟按摩是非常危險的。 不當的前胸心臟按摩反而會讓心跳停止,這個道理心臟外科的醫師最清楚了。 所以我的建議是立即施行CPR, 若你很熟練兩人操作(有口對口人工呼吸)的CPR就用現在的方法, 而若你不會做,可以用趴俯式CPR,等到專業的救護人員到場再交給他們, 或直接按壓到醫院急診室,在醫院裡面的急救方式是用氣管插管來維持呼吸道通暢,當然可以用平躺式的CPR。 至於AED,若是在垂手可得的地方,可以姑且一試, 但是千萬不要為了AED而耽誤了寶貴的急救時間,一個人的心跳停止就如同潛水,我想很少人能夠閉住呼吸超過一分鐘, 所以當心跳停止不超過3分鐘的時候還不至於造成嚴重的腦缺氧, 但超過五分鐘到十分鐘腦部就可能永久受損, 即使心跳救回來了也可能是個植物人; 在這麼關鍵的幾分鐘內一定不能停止心臟按摩來維持循環,即使要做AED電擊也只能暫時停止幾十秒。 AED的電擊貼片本來是兩片都貼在前胸,但是假如人是在趴俯的狀態,你可以把貼片貼在左側前胸與右側後背,這樣電流還是可以穿過位於左胸內的心臟而達到電擊的目的。 要強調的是,在還沒有得到大家的普遍認同以前,我建議的趴俯式CPR是讓不會做標準CPR的外行人用在醫院以外的場合的。

佛說: 有緣無緣,一切隨緣~

2016年03月30日
公開
37

佛說:我們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走過的路,遇過的人,每一個現在,都是我們以後的回憶。無須緬懷昨天,不必奢望明天,只要認真過好每個今天。說能說的話,做可做的事,走該走的路,見想見的人。腳踏實地,不漠視,不虛度,有緣無緣,一切隨緣,保持一份好心情,就算心碎也要擁有最美的姿態。 世界是一個和合。凡事都有不可窮盡的因緣。人走到哪一步,的確受自己無法把握的神秘“命運”的支配。因此,當人遭遇不幸,一方面應坦然面對命運的殘酷,不可長久沉湎於負面情緒;另一方面,應跳出事件本身,從更高層面尋找事物的新的可能性。事實上,有時候“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會打開另一扇門”。 有些話有很多機會說的,卻想著以後再說,要說的時候,已經沒機會了。你要多去經歷,使你更多方面的了解自己,別因為貪求那些無法擁有的,有些事,盡力不成,無奈,只好走開;有些人,苦等不來,無緣,只好離開;有些情,苦戀不明,無果,只好割捨。盼不來的,只能放棄;留不住的,只能終止。 假設:人生一世只需十袋米:有些人卻還在為20袋米煩惱;為30袋米痛苦;為四十袋米犯罪;為五十袋米走向刑場。難道他們真的沒看見,有多少人窮盡了一生,只為了那聊以糊口的一袋米。適度的貪婪為追求,無度的追求為貪婪。追求與貪婪僅一步之遙,方寸之間。我們要謹記古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小時候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後來發現自己束手無策。自信起來世界都是你的,自卑起來世界都和你無關,或許在尋找平衡點。接受你本來的樣子,別逃避,了解你的優缺點並全盤接受,才能發自內心地有所改變。自己都受不了的就改變,只有你能接受自己全部的樣子了,才能遇到能接受你全部的人。 世界上最浪費生命的三件事: 1、評論。你未必了解別人的全部,也就無謂妄加評論,論人長短不如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2、責怪。責怪人人都會,卻無法改變現狀。共勉好過責怪,因為既提高別人,也鼓勵自己; 3、擔憂。準備不足或無力改變時才會擔憂,前者需要行動,後者需要放下。 別讓磨礪去收走了笑容。漸漸地你會發現自己是何等的堅強!快樂是心的愉悅,幸福是心的滿足。別和他人爭吵,別和命運爭吵,無計較之心,心常愉悅;盡心之餘,隨緣起止,隨遇而安,心常滿足。你隨和,愉悅的是自己的心,別人計較,苦悶的是他自己。一天的心情靠隨和,一生的幸福靠隨緣

【生活感悟】50個人際交往小秘密,只有吃過虧的人才會懂!

2015年12月22日
公開
41

【生活感悟】50個人際交往小秘密,只有吃過虧的人才會懂! 有些道理,當我們理解時,卻為時已晚。 就像胡適先生說,世間最可惡的事莫過於一張生氣的臉, 世間最下流的事莫過於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 要是沒受過傷或傷過人,哪會理解得這樣深刻。 1. 稍微一親近就口無遮攔的毛病必須改。 2. 多把「你聽懂了沒」換成「我講明白了沒」。 3. 別人給你發消息一定要回,就算不想聊也可以告訴他,哪怕是用表情或者標點來委婉的表達,不回消息不是高冷,是沒教養。 4. 不要試著用自己的秘密去交換一個朋友。 5. 我見過紋身大漢在公交上讓座,我也見過穿西服打領帶的禽獸拿著公款大吃大喝,這個時代穿的靚麗帥氣的不一定就是紳士,打扮的非常暴露的不一定就是婊子,不要以貌取人。 6. 圈子不同,不必強融。 7. 別把秘密告訴風,風會吹過整片森林。 8. 和誰都別熟的太快,不要以為剛開始話題一致,共同點很多,你們就是相見恨晚的知音。語言很多時候都是假的,一起經歷的才是真的。 9. 人前不應該說的話,背後也別說。 10. 用「謝謝你」代替「謝謝」,雖然只是多了一個字,但是誠懇很多很多。 11. 一個女生在男生堆裡受歡迎,說明不了什麼,如果在女生堆裡玩得開,那是真厲害。 12. 一個整天笑嘻嘻的女生永遠比一個憂鬱的女生來得討喜。 13. 別人在睡覺的時候要懂得安靜。 14. 不要沒經過同意就隨便看別人手機。 15. 別人拿手機給你看照片的時候,你好好看著就行,不要手賤滑下一張。 16. 千萬不要去認識你女友的閨蜜,因為她閨蜜不喜歡你,你們會分手,她閨蜜喜歡你,你們還是會分手。 17. 有兩種人值得信任:二話不說借你錢的人,信守承諾還你錢的人。 18. 交淺別言深,情深別刻薄。 19. 麥兜說:有事情是要說出來的,不要等著對方去領悟,因為對方不是你,不知道你想要什麼,等到最後只能是傷心和失望,尤其是感情。 20. 逢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 21. 大多數人口中的」怎麼了」只是滿足好奇心,並沒有要幫助你的意思。 22. 打破別人的喜悅這是一件很沒禮貌的事情。你們應該都有體會。 23. 在拒絕這件事上,越簡單越好,明明是別人需求自己幫忙,解釋半天變成自己虧欠了別人的感覺,幫得上,想幫就幫,幫不上,就拒絕。人際交往,簡單明了有時最恰當,懂得拒絕,才可以灑脫不糾結。 24. 哪怕你遇到高富帥白富美或者王思聰這樣的好夥伴,人際關係永恆的定律就是平衡交易。永遠別想著靠任何人。 25. 別人在跟你說他喜歡的東西時,希望你不要反駁,因為我們都很認真的在說,而你卻說我們喜歡的東西有多麼不好,你的直白,只是自私。 26. 去別人家做客,別人讓你看電視的時候,你就該走了。面試時,老闆腳一直抖的話,說明對你說的不感興趣,一旦停下抖動的腿,說明你說的他感興趣了。你在和別人交談時,別人一旦深呼吸,那就表示他不想聽,正在強壓下自己對你的態度。 27. 不熟的人別亂開玩笑。熟的人也是。 28. 不要在討厭的人面前露出你討厭Ta的神情,不要在認識你討厭的人的人面前說你討厭的人的壞話。 29. 不要對自己關係好的異性朋友下手。 30. 女生別和女生太熟,我不知道怎麼和你們解釋…… 31. 別對朋友說狠話,惡語最傷人。 32. 請對待服務行業人員態度好點。 33. 初次見面時要努力記住別人的名字。 34. 在最憤怒時忍住最傷對方的那句話。 35. 不說狠話,不做軟事。 36. 別人可以自嘲但是你千萬不能附和。 37. 大多數人都不喜歡心直口快。 38. 目光放遠一點,你就不傷心了。 39. 千萬別相信什麼女追男隔層紗之類的。 40. 別有事沒事跟別人訴苦,這世上能感同身受的人很少,大部分人聽聽也就煩了,還有少部分人會當做笑柄到處去宣傳。 41. 你生氣或者內心負面情緒滿滿的時候,不要把負能量帶給他人,更不要宣泄憤怒。如果你做不到,難過的時候最好一個人呆著。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是你的親人和很好的朋友,在別人看來這都是沒有緣由就被你散播了負能量的行為,日子久了,別人就不願意接近你了。 42. 有了男朋友之後,不要斷絕所有朋友聯繫,因為最後當你男朋友丟了,你會發現你一無所有了 。 43. 永遠不要對一個人的努力嗤之以鼻。 44. 該撕逼就撕逼,別委屈自己。 45. 1)把「男神或女神」當普通異性好友對待;把普通異性好友當男神或女神對待。你的人際關係會好很多很多。2)做錯了事情不要找借口理由。認錯就是了。3)和陌生人發簡訊一律用「您」,如果是自己主動發的末尾加上「打擾您了」。4)面對網上的噴子,不回復不討論;如果必須要回,回復你開心就好了。 46. 三人行。一人系鞋帶。你倆等他一下。 47. 不要對不熟的女生開黃腔。 48. 失去一個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走的太近。 49. 不要為了人際關係,逼著自己做好人。要做一個經常做好事的壞人,而不是一個不能做壞事的好人。 50. 無論我告訴你什麼道理,當你的心智沒有達到這個境界或接近的水平時或經歷過一些事情的時候,你是不會理解這個道理的。或者你以為你知道這個道理,其實你不知道。(轉載) ◎

研究證明:「學音樂」是父母為你做過最棒的一件事

2015年12月02日
公開
53

你是否有在小時候被父母帶去上音樂課的經驗? 或許你心裡一點都不想去、一點都不喜歡練習、甚至無數次跟他們鬧過彆扭。但現在,我們要告訴你個壞消息:「他們是對的」。 最近,心理學研究越來越多證據顯示,音樂課程對於腦部神經和心理發展的好處。一項最不可思議的全面性的長期研究,發表於2013年由德國社會經濟小組(German Socio-Economic Panel)提出,關於音樂課的帶來的影響。「學習音樂所提高的認知與非認知方面的表現,是學習體育、戲劇和舞蹈的兩倍之多」,研究更發現,選擇音樂課[1]的孩子「有更好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成績、責任心、開朗和企圖心」,而這僅僅是個開端。 下面來自Tom Barnes的條列,是音樂課能為神經系統帶來的巨大益處。看過這些巨大的差異後,令人費解的,還有哪個國家會不在他們的學校中提供高品質的音樂教育,讓每個孩子都享有同樣的機會去追求成功。 1、增強你的閱讀和口語表達能力 一些研究發現,腦內區塊對於音調處理和語言處理能力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繫,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語言的基礎由五個技能所構成:語音意識、音量的感知、節奏感知、聽覺活動記憶(auditory working memory)、聲音形式的學習能力。透過一系列的研究,他們發現這些技能可以透過音樂課程來加強,被隨機分到音樂訓練的孩子,閱讀表現比其他被分到視覺、繪畫課程的孩子要好得多。 2、提高你的數理和時間、空間推理能力 音樂是與數學密切相關的,樂譜上的間格與數學有關,調性的安排與節奏的劃分。得到高品質的音樂訓練的孩子們在數理上往往表現較好,這是因為年輕音樂演奏者們對於抽象時間與空間的思考上能獲得增長、改善。 根據PBS(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正向行為支持)教育編寫的課程裡,這些能力對於解決發生在多重步驟的問題上(multistep problems):「建築、工程、數學、美術、競技、特別是電腦相關的工作上」至關重要。有了這方面的增強加上語言閱讀的能力,年輕的音樂人幾乎可以幫助自己,在他們決定想努力的任何領域上獲得成功。 3、能幫助你的學習成績 在2007年堪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Kansas)音樂教育與音樂治療的教授Christopher Johnson發現:「在小學有卓越的音樂教育規劃的兒童,相較於對照組採用一般較低品質的音樂教學,在語言(英文)方面得分提高約22%、數學方面提高20%」。在2013年時,加拿大的研究仔細測量每一年的分數,發現選修音樂的學生平均成績比選修其他課程得來的高。雖然沒有研究可以證明之間直接的因果關係,但兩個都指出了強烈的關聯。 4、提高你的智商 出人意料的,雖然音樂是一種表達情感的藝術形式,但音樂的訓練實際上對於IQ(智力商數)的幫助來的比EQ(情緒商數)多。許多研究曾發現,通常音樂家相較於非音樂家擁有更高的綜合智商。這並不保證你會比那些沒學音樂的人更加聰明,但現在的你要比沒學音樂之前要來得聰明多了。 5、幫助你語言學習速度更快 在人生中越早開始學習音樂的兒童,能發展出更好的語言能力。他們能發展出更複雜的詞彙、更細緻入微的理解文法和更高的語言智力(包含語言的聆聽、記憶、理解等�更多關於verbal IQs)。這些優勢不僅僅是孩子在學習他們的母語,更是將來在學習題它各種語言的能力。 據《衛報》報導:「音樂訓練對於學習外語的文法、口說、字彙上,扮演關鍵的角色」。這些優秀的語言學習能力會伴隨著他們一生,即便到了成年需要學習其他外文的時候,這些能力還是很有幫助。 6、讓你有更好的聽力,當你年長時這將很有助益 音樂訓練使人聽覺更敏感,當年紀漸長時受益更明顯。還在演奏樂器的音樂家們「周圍性聽覺能力(peripheral hearing)」損失的比一般人要慢得多,他們能在吵雜環境中還維持著較好的對話能力。老年人會在噪雜環境中無法將特定語音與環境噪音區分,開來也就是科學家稱之為「“雞尾酒會”問題(cocktail party problem)」,這能力不是聽覺系統功能問題而是牽涉到大腦。(想知道更多) 7、減緩身理老化影響 不僅僅是聽覺方面,音樂訓練也有助於延緩,因老化帶來的認知能力下降的問題。一些前瞻性的研究,以音樂避免老人癡呆症的有效方法,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研究發現,即便因為年齡漸長而不再演奏音樂,但孩童時期調整過的神經系統仍然可以幫助他們在「對象識別」、「視覺空間記憶」、「快速思考與靈活性」上比沒有演奏過音樂的人有更好的表現。但研究者補充說明,這要你至少演奏十年以上,才有這樣的效果。(希望你當初有堅持的夠久) 8、加強你的腦部運動皮層 演奏所有的樂器都需要高水準的手指靈活度和準確性。音樂的訓練會讓運動皮層活化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這樣的益處是能擴及到其他非音樂相關的技能。2013年時,相關的研究在神經科學雜誌上發表,發現在七歲前學習音樂的孩子,在非音樂相關的動作測驗項目中表現得更好。在年紀尚小時促進胼胝體[2]的神經元連接,為日後的運動訓練提供良好的基礎。 9、提高你的工作記憶 演奏音樂很需要一個人高度的工作記憶(或稱短期記憶),而且似乎越多的練習會擁有越強的工作記憶能力。在2013年的研究中發現,音樂練習與參與者的工作能力、思考速度、推理能力有正面的關聯。 《今日心理學》雜誌的作者William R. Klemm認為,音樂家們的記憶能力能延伸到其他非音樂領域,幫助他們記住講稿、課程與錄音的內容。 10、增進視覺上的長期記憶 音樂訓練還能影響長期記憶,特別在視覺方面。去年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的科學家發現,演奏樂器15年以上的音樂家們在圖案長期記憶的表現,比其他人要來的更好。這種視覺敏感度的提升,很有可能是來自於經常解讀眾多複雜的樂譜。(該研究並不包含那些不用樂譜學習的音樂家。) 11、讓你能更好的管理焦慮情緒 佛蒙特醫學大學(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的研究員對6到18歲的音樂家們進行腦部掃描,發現在負責抑鬱沮喪、進擊、專注問題的大腦皮更比較厚實、巨大。根據研究報告的作者指出,音樂訓練「使負責注意力、焦慮管理與情緒控制的皮質組織快速生長」。(這或許也是為什麼你總是時時刻刻,都那麼情感豐富的原因吧。) 12、讓你更有自信 研究顯示出音樂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2004年針對蒙特利爾公立學校(Montreal public school)的研究將四年級學生分成117個樣本,其中一組接受每週一次的鋼琴教學連續三年,另一組則維持原本的狀態。 最後發現,有每個禮拜學習音樂的那組,在自尊方面的測驗分數顯著的提高。現在大多數人都知道的,高度的自尊和自信心能幫助孩子,不論在學術或非學術領域都有很寬廣的成長和發展。 13、讓你更富創造力 創意這種東西是出了名的難用科學來衡量的東西,不論用怎樣的測量方式總是會有不足的地方。但多數的研究來源表示,音樂訓練是有助於提高創造力,特別是創造性的音樂活動(像是 即興)。 據《每週教育(Education Week》報導,斯德哥爾摩Karolinska學院的神經科學家Ana Pinho表示,「長時間接觸音樂即興的人,在大腦關於創意具有更好、更針對性的活化」,音樂訓練也增強了左右腦之間的信息傳達。而研究表明,音樂人在發散性思維測試中表現得更好,能想出更大量的新事物,並用意想不到的方式將這些新訊息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