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露比~媽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如何選擇幼稚園 - 硬體設備檢查表

2012年04月03日
公開
72

如何選擇幼稚園 - 硬體設備檢查表 作者:奇蜜親子網專業編輯   為孩子挑選理想的幼稚園,實在是個頗傷腦筋的問題吧!雖然可以實地了解,但畢竟也只能憑自己的感覺來決定。是不是有什麼基本原則可以參考呢?試試這份硬體設備檢查表吧!它會讓您評估時更 easy 唷! 合法立案、評鑑績優 □ 教育局核准立案的證書掛在明顯的地方,並且地址相符。 □ 有理念與行政評鑑績優、環境與設備績優、教保活動績優證書。 □ 收費合理,符合政府規定。 環境安全 □ 建築堅固安全,無傾斜裂縫,地面無凹洞、突起。 □ 桌角、牆角、樓梯都有防護設備,防止孩子碰撞、跌落。 □ 園區以 1-3 樓為限,地下室不可使用。 □ 有合乎標準的消防設施、緊急照明、安全門。 □ 通風排水良好,角落沒有物品堆放。 □ 週邊環境乾淨,有防火巷、逃生標誌,並定期有防災的練習。 □ 遊樂設施保持安全距離,少有稜角、尖角、不安穩的狀況,定期保養。 行車安全 □ 車齡不超過 10 年,車內備有安全座椅,園方也要有詳細的交通車紀錄。 □ 有教育局立案之字號,標明乘載人數限制。 □ 除領有駕照、年齡未過60的司機,還有隨車導護人員。 □ 行車路線合宜,乘車時間不超過30分鐘,且避免孩子落單。 環境衛生、設備完善 □ 整體環境清潔整齊、沒有過大的噪音。 □ 照明採光適宜,通風良好,孩子拿取飲用水方便安全。 □ 瓦斯管線、電線、電器擺設適當。 □ 每個孩子有個人專屬餐具、清潔盥洗用具、寢具。 □ 有完整的醫藥箱,並定期為師生做健康檢查、環境消毒措施。 □ 提供營養均衡且清潔的飲食餐點,廚房人員皆有口罩,菜渣垃圾處理妥善。 □ 廁所無臭味、排水通暢,且設計方便小小孩使用。 □ 洗手台適合孩子的高度,有足夠的清潔用品及紙巾。 □ 桌椅適合孩子高度,教材、玩具、書籍開放陳列方便孩子取閱、使用。 □ 寢室無異味,有固定空間存放被褥、個人用品。

如何選擇幼稚園 - 軟體設備檢查表

2012年04月03日
公開
89

如何選擇幼稚園 - 軟體設備檢查表 作者:奇蜜親子網專業編輯   想為孩子選個理想的幼稚園,可是幼稚園那麼多,還標榜著五花八門的理念與教學法,實在教人難以選擇。其實,不論是哪門哪派,最重要的原則都是一樣的唷!在師生比例、師資、學習情境等軟體設施方面,爸媽必須注意什麼? 師生比例 □ 按幼稚教育法,4-6 歲幼兒班,老師:學生約 1:15,如一個班級以兩位老師、30 位孩子為限。 □ 4 歲以下師生比例應更低。 師資 □ 大學或專科幼兒教育相關科系畢,具合格教師證書。 □ 老師對兒童心理及發展有基本的認識與熱忱,有完整的教案、課程設計。 □ 老師樂於和孩子接近,如,會蹲下仔細傾聽孩子說話、輕拍、擁抱、微笑…。 □ 老師教學態度認真專注,以孩子為中心,用孩子理解的方式進行活動,鼓勵孩子一同分享、遊戲和表現。 □ 老師尊重孩子個別差異,能夠即時回應孩子的問題與困難,不作無理要求。 □ 老師對孩子紛爭及情緒變化能敏感觀察,並平和處理不良行為。 學習情境 □ 有足夠空間讓孩子能進行肢體活動,教室擺設也配合孩子的成長發育,符合人體工學。 □ 角落佈置別出心裁,能吸引孩子的注意與興趣。 □ 多以遊戲方式進行教學,包括室內、室外、團體、個人活動。 □ 能提供孩子親身參與的機會,孩子們上課時大多能專注。 □ 提供許多實物、積木、黏土、書籍、幻燈片等創意教材。 □ 課程內容包含美術、音樂、郊遊等多樣化的活動,不強迫孩子學才藝、寫字、算術。 親師溝通 □ 提供家長詳細的園方課程計劃、行事曆、活動訊息,以及孩子的成長紀錄。 □ 透過不同管道與家長保持聯繫,樂意解釋家長的疑惑。 □ 定期邀請家長會談、交流分享,以及觀摩、檢驗教學。

[文章分享]阿布拉教育文化: 大聲朗讀

2012年03月23日
公開
22

閱讀的方法:大聲朗讀 (本文摘錄自阿布拉教育文化2010年編寫的《兒童閱讀專刊》) 大聲朗讀的方法:大人大聲朗讀文本,孩子看圖聆聽 •大人在大聲朗讀時扮演「傳遞者」的角色,讓孩子直接與文本互動。視孩子為具有足夠理解能力的讀者,大人不需刻意詮釋文本。好的兒童繪本是作繪者特別為孩子所寫、所畫的,它的內容基本上是孩子可以理解的,只是因為孩子尚未具備印刷文字的讀寫能力(即識字能力),只能透過大人的聲音為他們朗讀書中的內容。因此,在為孩子朗讀時,應該要如同林真美老師在「快樂共讀的祕方」一文中所提出的:「忠於原著、不偷工減料也不加油添醋,讓孩子聽到繪本的原汁原味。同時也能讓孩子不因大人中途的解釋、詢問而分心,更不會因為過多的『演技』,而分散孩子讀圖的機會」。 •閱讀雖然不是嚴肅的活動,但閱讀是讀者和作者文字之間的心領神會,誇張的表演方式是表演,不是閱讀的本質,雖然它可以吸引孩子的目光,可是一旦這種誇張的方式退出了舞台以後,試問孩子是否還能閱讀呢?不是說,孩子不可以欣賞這種表演。只是我們必須知道這種方式只是一種藝術媒材的呈現,我們也相當鼓勵孩子接觸多元的藝術媒材,但它畢竟不是閱讀的活動。就像觀賞哈利波特的電影和閱讀哈利波特的書是兩件不同的事。然而和書本建立了良好關係的孩子一點都不會覺得閱讀是枯燥無味的活動,反而能從與作者文字的神遊當中得到許多樂趣,一讀再讀。 •我們必須視想要達成的目的來決定閱讀的方式:雖然我們偶而也會用說故事的方式來進行相關的活動,但在那樣的情況下,孩子所接觸到的是口說語言,而非閱讀所接觸到的書面語言,未必真能幫助孩子與書本建立關係或培養閱讀的習慣。或者,有人也會利用討論故事的方式來進行思考訓練,長久下來孩子的確會有不錯的思考 力,但這個思考力是否能夠轉換成閱讀力?答案可能就不一定了。因為上述這些方法都不能讓孩子直接與文本互動,唯有大聲朗讀的方式,才最接近我們身為一個閱讀者自我閱讀的方式。任何人都不能取代讀者主動詮釋文本的權利,唯有如此讀者才有機會直接與文本互動。 怎樣才知道孩子「讀懂」了沒? ──大人總想知道孩子讀懂了沒,除了直接問以外,還有別的方式嗎? •紐伯瑞文學獎金牌得主帕克的建議:別逼孩子寫心得。她認為,成人必須盡一切可能鼓勵孩子閱讀,但絕不能硬性要求孩子寫讀書心得,更不可以測驗閱讀內容或打分數。測驗會讓人心生恐懼,一旦有了壓力,就很難學習。她說,鼓勵孩子寫讀書心得是很好的,但成人一定要避免下判斷。孩子的心得沒有對或錯,成人必須尊重孩子的個人主觀意見,否則的話,反而會弄壞孩子閱讀的胃口了。?帕克建議家長,如果希望孩子喜愛閱讀,家長必須創造適合閱讀的環境,自己也要以身作則,經常閱讀。要讓孩子有很多機會單純的享受閱讀,像是跟好朋友相處一樣的愉快。帕克滿懷信心的微笑說:「讀多了就會寫了。」(摘錄自96-3-24開卷周報) •林真美老師曾經提到:「孩子的特質與大人不同,他們是感覺重於思考,他們不急於弄懂故事,然而他們會因為覺得故事好聽而想要一聽再聽,這就是他們對於故事的直接反應」。如果我們抱持著足夠開放的態度並願意鼓勵發問,那麼若有疑問,大多數的孩子都會提出來。如果沒有,大人也不要細細追問,某個詞是什麼意思,這裡為什麼是怎樣,你聽懂了沒?這樣真的很乏味。 •仔細觀察孩子的閱讀反應:孩子通常會對故事產生整體的感受,他們沒說出口的閱讀反應或許就會留存在他們的心裡,或從他們的談話、藝術創作(畫圖)、遊戲當中呈現出來,只要我們細細觀察,一定可以發現。舉例來說,觀察孩子如何運用讀過的內容或在讀新故事時是否又會提到曾經讀過的故事去做串連?這不僅顯現孩子具有互文讀寫能力,同時也表示孩子所讀的故事已經內化成為他自己的一部分。 •閱讀•遊戲•文字遊戲•學習──俄國兒童文學作家寇耐•楚高夫斯基曾提到:當我們注意到某個孩子開始用新習得的理解內容來進行遊戲時,我們就可以很確定的說,他已經完全掌握這個新的理解了。只有在那些概念可以變成他遊戲的一部分時,他才能夠真正了解它們和現實世界之間的關係(摘錄自《童書中的神奇魔力》)。 孩子的閱讀反應可能會從生活中呈現出來,但也可能會留存在孩子的心裡。有的孩子會立即說出他的想法,但也有的孩子需要時間反覆咀嚼,以及和生活的經驗互相連結之後,才會願意與人分享。如果我們期待的是主動閱讀的孩子,那麼千萬別忘了孩子才是閱讀的主體。我們必須尊重孩子吐納的時間,並等待果實萌發的過程。如果你是細心的大人,你必定能穿越表相看到孩子真正的閱讀反應。

[文章分享]阿布拉教育文化: 早期閱讀≠早期識字——早期閱讀不是識字教育

2012年03月13日
公開
23

20120308 阿布拉電子報-本文摘錄自阿布拉教育文化2010年編寫的《兒童閱讀專刊》 早期閱讀≠早期識字——早期閱讀不是識字教育 觀念釐清:有人說0-6歲的孩子無法閱讀,真的如此嗎? 乍聽這種說法,實在讓人感到詫異。 如果0-6歲的孩子不開始接觸閱讀,那麼孩子究竟是在哪個時間點上走進閱讀的世界呢?是到了7歲,孩子會突然拿起一本書說:「哇!這書真是好看啊!」真是這樣嗎?和孩子只需要被動接受的聲光媒體刺激比較起來,靜態的閱讀活動需要孩子主動和文本(故事)互動,並透過自己的想像去形成閱讀的畫面。因此,若孩子在0-3歲階段先習慣了聲光媒體的刺激之後,想要再讓他們安靜閱讀,似乎就變得非常不可能,或者說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才能抵抗這些聲光媒體的誘惑。所以,早期閱讀等於是要和這段黃金時間賽跑。看電視、玩電腦這類聲光媒體刺激的活動,對孩子來說簡直像本能一樣,只要一接觸,很少有孩子不上手的,而從小閱讀的孩子最大的不同在於除了能夠進行這些聲光媒體刺激的活動之外,還是能夠安靜的閱讀。 正確的觀念應該是:0-6歲的孩子會用 他們自己的方式(符合孩子發展的方式)來閱讀 •認為孩子不喜歡安靜閱讀或不會閱讀的人,也許並不了解孩子閱讀的發展和接觸書本的方式,或是沒有挑選到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籍,才會讓自己和孩子雙方在閱讀上產生挫折感。換句話說,我們在選書和帶讀時,必須考量到孩子的發展,欣賞和信任孩子現階段的閱讀方式,以孩子為中心,也就是用孩子的方式來探索書。 •0-6歲兒童發展的重點在於身心健全發展,早期閱讀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要讓孩子及早認識字(雖然識字的能力往往會伴隨而來),而是讓孩子從「玩」書開始,逐漸習慣書、認識閱讀這件事,進而養成閱讀的興趣和習慣。 •日本繪本文化工作者石川裕子女士說得最好:「繪本對孩子來說就是樂趣,就是『玩』而不是學習。在快樂中發展兒童心智,這才是繪本最根本的東西。」 •0-6歲階段的閱讀是6-8歲逐漸邁入獨立閱讀的基礎。早期閱讀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培養閱讀的興趣、養成閱讀的習慣,但最終的目的終究是要讓孩子邁向獨立閱讀,成為樂於閱讀的閱讀者。 •創造適合閱讀的環境,當閱讀成為環境中一件重要的事情時,孩子自然會看重閱讀這件事。 0-3歲嬰幼兒閱讀行為的發展 ──各個年齡層的孩子適合閱讀怎樣的書籍?以及該用哪些方式和他們互動呢? •從孩子的發展來選書和帶讀,才不會讓孩子和大人產生挫折感。 •欣賞和信任孩子現階段的閱讀方式,應以孩子為中心,也就是說用孩子的方式來探索書。 •創造適合閱讀的環境,當閱讀成為環境中一件重要的事情時,孩子自然會看重閱讀這件事。 0-3個月 發展特色 •喜歡光。 •對於輪廓很敏感。 •小嬰兒的視覺發展尚未成熟,準確度和聚焦能力也都還在發展當中,但他們會主動尋找物源觀看(如光源、物品的邊緣等)。因此透過圖畫書,我們可以讓孩子有更多機會練習定焦,並且能有更明確的目標可以追尋和掃看。 •睡眠時間很長、清醒時間有限(大部分的新生兒一次大約只能應付兩小時的清醒時間)。 閱讀行為 •父母若以唱歌或童謠的方式與孩子相處,將會建立孩子對於閱讀的初步反應。 •這個階段的孩子動作發展還很有限,所以他們在接觸圖畫書時,只能被動的用眼睛、耳朵來看和聽父母手中的圖畫書和念書的聲音,還不知道大人口裡所念的內容就是書裡的內容。但是,他們會短暫的看著某一個圖畫或看著大人握住書的手(開始用視覺接觸圖書)。 適合的書籍或閱讀方式 •可以在床舖四周放置圖畫書,來吸引孩子的目光。 •線條簡單、強調輪廓的書籍,例如市面上一些黑白對比、線條簡單的書籍。 4-6個月 發展特色 •手可以抓握。 •喜歡探索我的某個動作對於手執的物體有什麼影響。 閱讀行為 •隨著手的抓握能力及上半身肢體活動力的增強,這個階段的嬰兒會從無意識的碰觸到書籍,開始意識到書所在的位置,並會主動用手對書抓、拍、打、搖等,藉此來探索書本。此時,孩子的眼睛也比較能跟隨成人所指示的圖文。 •喜歡帶著動作的歌謠或重複的 歌謠。 適合的書籍或閱讀方式 •布書或塑膠書(要常清洗)。 •可慢慢加入線條簡單的硬紙板書。 6-9個月 發展特色 •孩子可以換手了。 •長牙。 •會用聲音來回應。 閱讀行為 •這個階段的孩子會以固定的幾個動作來主動探索圖畫書,例如:以嘴巴來探索書(咬書),和嘗試用手掌來拍翻書。 •若父母在共讀行為中曾出現翻書的動作,孩子就會學會翻書的動作,並開始探索不同的翻書動作,而且動作會愈來愈純熟。 •共讀時,孩子會用眼神顯露出對於哪些圖畫的偏愛,或是會跟著喃喃自語。 適合的書籍或閱讀方式 •硬紙板書,初期以線條簡單為主,再進階到強調聲音節奏、有重複模式的書籍,以及孩子可以動手操作的翻翻書。 1.圖對應文字的書。 2.有節奏和重複模式的書籍。 3.可以動手翻的書籍。 4.觸摸不同材質的書(刺激孩子的感官)。 9-12個月 發展特色 •開始有社交行為出現。 •小肌肉發展得更好,可以快速的翻書。 閱讀行為 •書變成某一種社交工具,會要求父母讀書給他聽。 •可以從共讀行為中,發展出夥伴關係(孩子指圖,父母念出孩子所指之物)。 •開始對書中內容感興趣,並且能逐漸隨著內容的進展或跟著不同角色的出現,以聲音或動作來參與共讀的過程。 •喜歡指認書中他喜歡的某幾頁。 •用笑或用手指表達他對於內文的反應。 •孩子會有蓄意的撕書動作出現(發現撕書的行為對書的影響以及發現撕書的聲 音)。 適合的書籍或 閱讀方式 •硬紙板書或有節奏和重複模式的書籍。例如:艾瑞卡爾《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或《好餓的毛毛蟲》是嬰幼兒書的經典(此二書為信誼出版)。前者運用聲音的節奏感吸引孩子進入故事,並在故事進行中讓孩子意識到翻頁的概念。另外,像《這是公車》、《這是我家》這類書籍不但和孩子的生活經驗相關,且文字長度適中,頗適合這個階段的孩子。 12-24個月(一至二歲) 發展特色 •學會走路。 •遊戲是學習的主要方式。 •在語言發展上,進入全片語期,以單字代表整個意思。 •開始命名,喜歡命名。 •對於物體的細節感興趣。 •18-24個月的孩子開始了解什麼叫同情(但同理心要真正發展成熟得要到6 歲以後,隨著孩子抽象思考能力發展完全之後,那種將心比心、易地而處的能力才會真正成熟)。 閱讀行為 •把書一本本抽下來,再一本本放回去。或把書從這一頭搬到另一頭。或把書夾在腋下,走來走去。同時可能會因為發現行走的樂趣,而無法專注的讀完一本書。 •快速翻書。 •能認識書的正面和反面。 •會指出書上的圖,並說出單字。例如:指著花朵說花。 •開始自己閱讀(假裝自己在閱讀),且能發現他們閱讀的語調和說話的語調是不同的(孩子意識到讀書和說話是不同的)。 •開始用嘴巴共讀。 •如果父母在閱讀時,會邊念書邊指著書頁上的文字,則孩子也會注意到文字(孩子將會注意到文字和聲音的對應關係)。 •會將自身生活經驗和圖畫書相連結。 •會注意到圖畫書中,故事人物的面部表情。 •24個月(兩歲)左右的孩子已經會讀。 適合的書籍或閱讀方式 •硬紙板書仍然適用(當孩子知道書是拿來看的,不是拿來撕的時候,紙本書就能安全的出現在孩子的面前了,或者是當孩子不小心把書撕破了,大人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補書,這樣孩子也能很快度過這個階段)。 •遊戲書。 •18個月大(一歲半)左右,可開始嘗試有節奏音韻且有簡單故事情節的圖畫書。例如:《阿尼的小火車》、《不是箱子》、《三隻熊》等都很適合孩子閱讀。 24-36個月(二至三歲) 發展特色 •自我概念的出現。 •喜歡問為什麼。 •能掌握因果關係。 •可以發現自己的能力。 •喜歡宣稱我。 •在語言發展上,進入電報式語言──兩個字合在一起:主詞+動詞或動詞+受詞,例如:媽媽吃。 •注意到細小物品。 閱讀行為 •能開始理解情節簡單的故事。 •在讀故事時,能以口語說出情緒的語言。 •連結自身的生活經驗,能知道什麼原因或事件會引發什麼樣的反應。 •能了解一個字對一個音的對應關係。 •會注意到讀漏的字。 適合的書籍或閱讀方式 •如果孩子從0歲開始閱讀,那麼到了2歲至2歲半階段,幾乎任何主題的書都可 以和孩子一起共讀,視孩子的興趣而定。例如:《3隻小綿羊》、《企鵝的故事》、《你有看到老鼠嗎?》、《什麼》、《瑪福萊太太的怪物》等都能讓孩子從閱讀 中得到很大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