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lucky mama <( ̄︶ ̄)>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氣喘病的衛教-做好自我照護的「須知」?

2012年09月20日
公開
39

〔氣喘病的衛教資料很多,哪些是做好自我照護的「須知」? 〕 (1)氣喘病人應積極主動地參與處理自己的氣喘,預防可能發生的問題,並且維持正常生活:  你不能夠治癒氣喘,但是你能夠控制氣喘。當學習控制氣喘時,有氣喘的人們能夠過正常的生活。他們能夠工作、遊玩和上學,在夜裡也能夠睡覺睡得好。 (2)避開激發物:  許多東西能夠使氣喘發作。例如:有毛的動物皮屑、香菸、煙塵、強烈氣味和噴霧、花粉、天氣變冷、跑步、運動等。這些東西( 事情 )叫作氣喘激發物。病患要將激發物自家中移除。  許多氣喘病人對有毛動物過敏,可保持動物在屋外,或放棄豢養寵物。在屋內應禁菸,自己抽菸者應請求協助戒菸。在屋內不要有強烈氣味,不要使用聞起來像香水的肥皂、洗髮精或者洗潔劑。情緒上勿激怒。 (3)正確地使用藥物,了解並且會區分〝急性緩解藥物〞與〝長期預防藥物〞的不同:  氣喘的治療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若你長期為氣喘所苦,但卻只用一支氣管擴張噴劑〝急性緩解藥物〞治療,那肯定不是正確地治療方式。請教專科醫師如何正確地使用藥物。 (4)以症狀及尖峰流速計的使用來監測病情:  氣喘病情會變化,因此治療上也有不同階段的對策。國人對高血壓患者要定期量血壓,或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測血糖有較好的接受度,但仍有許多氣喘病患沒有病情監測的觀念。

正確的使用氣喘用藥

2012年09月20日
公開
42

氣喘患者在用藥之前,別忘了遠離或掌控會誘發氣喘發作的環境因素,才能讓藥物發揮最大的療效。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的氣喘用藥,依其作用分成兩類: ●抗發炎用藥(如:可滅喘、輔舒酮、帝舒滿等)。 ●短、長效支氣管擴張劑(如:備勞喘、撲咳喘、優吸舒等)。 請各位記住氣喘是一種氣道慢性發炎疾病,只要病程演進到已出現輕度持續性症狀(白天症狀≧1次�週,夜間症狀>2次�月),則建議要開始使用抗發炎藥物來抑制發炎的進行,早些用藥可更快控制病情,也可避免演變到嚴重狀況。 目前最有效的抗發炎製劑就是類固醇,但許多家長擔心會影響小孩子的生長及擔心隨之而來的副作用,堅持不肯讓小孩使用,事實上,這個觀念應作修正,因為類固醇對於氣喘的治療效果相當好,且現在的氣喘用藥都傾向於吸入劑型,直接作用在肺部,並不必透過全身循環,且吸入劑型的劑量約莫只有口服劑量的50分之1,只要正確使用(有些劑型須吸入輔助器、吸完後馬上漱口),事實上,是不太需要擔心副作用的。 支氣管擴張劑則是改善症狀的,但是並不能抑制發炎反應的進行,所以絕不能過度依賴它,而忽略了抗發炎藥物的使用,如此反而會造成氣喘的惡化。所以建議每位氣喘患者都要搞清楚自己目前使用的藥物種類,正確的使用氣喘用藥,並且每日利用尖峰呼氣流速計來監測呼吸道的變化,要完全控制氣喘這個疾病絕對不是一件難事!

天氣變化大氣喘病患增

2012年09月19日
公開
42

天氣變化大氣喘病患增 醫師:規律服藥 勿信不明偏方 微涼初秋,早晚溫差也變大,許多氣喘患者常在此時老毛病易犯,醫師提醒,氣喘病患切勿減藥或自行停藥,才能做到最好的氣喘控制,最好能建立起氣喘藥為「體質保養藥」的觀念,氣喘病屬於慢性肺疾病,長期治療才能達到全面控制。 根據一項針對氣喘患者統計指出,多達一半(51.4%)表示日間有病兆;44.3%的病人睡覺時,曾因氣喘而被弄醒;4成曾在1年內送到急診室或住院。此外,平日用於控制氣喘發作的「吸入性類固醇」,使用率不到1成5,超過半數病人只在發作時才使用支氣管擴張劑來控制氣喘。 成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王志堯指出,氣喘病患常因擅自減藥、不規律用藥或迷信偏方的惡習,可能造成氣喘突發、無法控制。他表示,目前有新的二合一氣喘藥有兩種,包括吸必擴、使肺泰,除了可彈性控制的吸必擴之外,早晚的基本用藥仍不可忽略。他建議氣喘患者可藉由使用尖峰流速測驗,來測量每天吹出的呼吸量,隨時掌握自己的病況。 他也指出還有氣喘病患迷信偏方,如誤信各式草藥、或者之前也發生針灸導致氣胸喪命,王志堯表示,這些未經過科學證實的治療方法,還是應該謹慎,以免釀成遺憾。由於氣喘是種慢性呼吸道發炎疾病,當不適時,並非所有人都有喘鳴,而有的人可能不停咳嗽,與感冒類似,不過氣喘通常會在運動過後,或夜晚及清晨時發生。此外,有些人擔心口服類固醇會有水腫副作用,醫師也說,臨床用的類固醇為吸入性噴劑,主要作用在肺部,所以副作用很低。 一位年過40歲的資深護理長是個資深氣喘病友便說,事醫護工作讓她了解氣喘發作痛苦,因此對於早晚有飲水習慣,她會將氣喘藥放在飲水機旁,因此便不容易忘記服藥,她也提醒,每個月固定一天定時看醫生才能隨時掌握病況。

病毒和嬰兒哮喘

2012年09月18日
公開
48

病毒和嬰兒哮喘 隨手翻開小時候的照片,不論是強褓中,還是蹣跚學步時,兩歲之前的我總是頂著胖嘟嘟的圓臉,肥滋滋地可愛極了。聽說當年任何一個長輩看到我,都會忍不住偷捏我一把,肉肉的觸感相當不錯。 接著從三歲開始,我的照片就一路削瘦到高中畢業,中年過後才又復胖(嗯,有點離題了)。印象中一張最令人怵目驚心的照片,是我在海邊穿泳褲赤裸上身玩耍,皮包骨的胸膛,肋骨一根一根歷歷在目,簡直慘不忍睹。 這一切改變都是從滿兩歲後的某一天,也就是我感染了「呼吸道融合病毒」之後,才開始的。 看過「唉唷,這些惱人的小麻煩」的讀者應該記得,我替呼吸道融合病毒取了一個綽號,叫做「哮喘製造機」,其實就是自己的切身之痛。這一場感染,造成了急性細支氣管炎,然而卻不只這樣,更進一步誘發了我的氣喘體質。我的症狀因此從單純的發燒和咳嗽,接著開始上氣不接下氣的哮喘,根本不需要使用聽診器,遠遠就可聽到我的呼吸聲,活像一台壞掉的手風琴。 爸爸怕我半夜喘不過氣來,希望我住院睡氧氣帳。年幼的我膽子小,緊緊抱著媽媽不肯放手,母親只好陪著我,鑽入只有兩個嬰兒寬的小空間。好不容易等我沈沈睡去,媽媽躡手躡腳的爬出氧氣帳,馬上「哇∼」的一聲,我又害怕地哭醒過來,搞得兩個人都無法好好休息。聽說當時又焦慮又疲憊的母親,抓著住院醫師抱怨氧氣帳太小,應該設計空間大一點,讓家長也可以躺進去。可惜三十年後等我當了主治醫師,氧氣帳還是一樣小,只是變成我接受家長的抱怨。 很多爸爸媽媽誤以為氣喘從出生就會知道,其實大部分的氣喘孩子,跟我一樣,都是兩歲左右,症狀才漸漸明顯。很多孩子第一次被「懷疑」,或者「確認」有氣喘的體質,都是因為一次的細支氣管炎開始,而這當中多數人也和我一樣,是「呼吸道融合病毒」所造成。 嬰兒的免疫系統會走向過敏氣喘,是綜合遺傳的基因,所處的環境,以及飲食等等因素,漸漸形成的體質。而隨著年齡到了一歲半左右,過敏氣喘的體質大致上已經成型,這時候壓死駱駝的最後一跟稻草,就是這場病毒感染。 除了呼吸道融合病毒之外,鼻病毒,副流感病毒,人類偏肺病毒等等,也都是嬰幼兒時期常見,造成急性細支氣管炎的兇手,這些病毒也都可能會引起孩子第一次的哮喘。 也許你會想,那麼如果我好好洗手,把孩子關在家裡,都不讓孩子接觸任何病毒,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孩子發生氣喘呢?這個問題雖然有創意,但我想沒有人能夠回答,因為世界上不可能有人能倖免於病毒感染之外。根據研究,幼兒在兩歲之前,幾乎百分之百都已經遭遇過呼吸道融合病毒的「狼吻」,所以換一個角度來說,兩歲前急性細支氣管炎的嚴重度,也許可以用來判斷孩子將來是否有氣喘的體質。 所謂嚴重的程度,可能是跟我一樣,感染後會發生哮喘的「咻咻」聲,但常常症狀不會這麼明顯,而是以「痰很多,很喘,或者咳很久」來表現。所以現在我如果發現小病人有這樣的狀況,除了口頭詢問爸媽有無過敏體質之外,一定會諄諄告誡家中不可以再有人抽煙,點香,蚊香,精油等等燃燒物。嚴重的病童必須住院睡氧氣帳,但是輕微的病人可以採用口服「欣流」治療看看,蠻有效的。 為了不要讓家長太緊張焦慮,我還是要強調這一切都還是機率問題。曾經嬰兒哮喘的孩子長大之後,並非百分之百都會變成氣喘兒,只是機率比較高而已。我剛好比較幸運,屬於中獎的那一個族群。

氣喘病患

2012年09月18日
公開
50

在氣喘衛教文中我寫了一句話:"早點用預防性藥物可以減少您孩子發作到最嚴重的狀況,到那種地步反而讓他暴露到更高劑量,更全身性的藥物,得不償失!" 就在2009年的American Academy of Asthma, Allergy and Immunology (AAAAI)年會上再度發表同樣的研究結果。   研究者是 National Jewish Health Pediatric Day Program的Dr. Joseph Spahn。他研究1997年之前沒有使用吸入型類固醇預防的孩子,與2004年之後有用吸入型類固醇預防的孩子,比較他們的氣喘控制效果。這個研究主要針對的是重度的氣喘病患,共有229個孩子(6-18歲)接受比對。   大家都知道長期吃或施打類固醇對孩子不好,但是吸入型的類固醇則沒有這個問題(因為劑量只有口服的1/50-1/100)。研究者當然希望有用吸入型類固醇預防的孩子能夠減少全身型類固醇的使用。結果證明,預防用藥的這組孩子只有28%曾發作到使用口服的類固醇,相對於沒有預防的那組有51%必須用到長期口服類固醇。平均使用口服類固醇的劑量也比較低:3.7毫克比16.7毫克。使用的時間也比較短:17.8個月比33.7個月。肺功能FEV1也較佳:84%比上76%。還有更極端的,比較少嚴重到被插管:13%比21%。    在這項研究裡,2004年以後的孩子有76%有加上欣流,66%有加上吸入型的長效氣管擴張劑。1997年之前的孩子都沒有使用,因為那時候還沒有這些藥。最重要的是,有預防的這組比較少人得到類固醇的副作用,可想而知。    吸入型的類固醇已經是中度以上氣喘孩童標準的預防措施。很多人有"發作了再用氣管擴張劑就可以了"的想法,這是非常危險的。很多孩子的氣管隨時都處在輕微發炎的狀況,外表看起來並不明顯,症狀也只是輕微咳嗽,然而他們的氣管卻慢慢在變形。 如果放任他們的氣管變壞,將來發作的嚴重度就會增加,也更難控制。可以這樣說,控制氣管的發炎就像控制糖尿病或高血壓一樣,不要等到破表了再來治療,平常就應該有所作為。不過除了告訴家長要使用預防性藥物之外,也要教導他們"如何正確的使用",因為很多家長的使用方法都是錯誤的。如何使用吸入性藥物,以及其他預防氣喘的方法,在我氣喘衛教的文章裡有教大家,請大家參考。

小孩打人

2012年09月17日
公開
55

http://blog.roodo.com/pedi_zone/archives/12540665.html 小孩打人   家裡小孩長大了,總是會遇上打架的事件。自己家小孩如果打人,抓人,咬人,戳人,拉人頭髮,踢人,推人,惡行不勝枚舉,要阻止這些暴力行為,該怎麼辦呢?   首先,孩子會有這種暴力的動作大部分是因為他們『生氣了』。因為生氣,所以用暴力來對抗,這是最簡單的方法。從哪裡學來的?電視裡學來的。沒看電視的孩子又是從哪裡學來的?從其他的暴力孩子身上學來的。所以玩伴當中只要有一個孩子用暴力解決情緒,其他孩子就有可能有樣學樣,唉,這就是人性啊。      如果一個孩子用暴力達到他的目的,那麼食髓知味,這類的行為就會越來越頻繁。有些孩子因為在家裡被爸媽打,或者目睹家裡有其他兄弟姊妹被爸媽打,那麼他的行為也有可能會越來越暴力。   以下是一些處理暴力孩子的建議: 1. 建立規矩。耳提面命的跟孩子提醒『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觀念,告訴他打人是傷害別人,如果自己不喜歡被傷害,就不要傷害別人。 2. 當孩子犯規打人的時候,罰他去一個無聊的地方『冷靜一下』。記得不要等到孩子已經傷了別人才來冷靜,注意孩子遊戲的時候,如果已經在大小聲,推來推去的時候就應該制止。父母的態度應保持低調,不要自己也生氣起來。將孩子帶到空曠的房間,廁所,牆角,任何無聊的地方,請他冷靜一下。如果孩子不吃這套,可以試著剝奪他最喜歡的玩具或電視節目一整天來處罰。 3. 教導他正確處理脾氣的方法。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希望孩子生氣的時候用說的,而不是用打的。因此,鼓勵孩子生氣的時候到你身邊來,訴說他的『苦情』;當他訴苦的時候,父母要專心聽,給予同理的眼神。另外也可以教導孩子兩個絕招:第一,生氣的時候先默數一到十;第二,如果還是很生氣,就先走開,去別的地方玩。四歲以下的孩子言語表達還不成熟,有時候在冷靜的時候還是會大叫,搥門等等發洩的動作,就讓他去吧!只要不傷害別人,不傷害自己,發洩一下是沒關係的。 4. 幫助孩子描述他們的情緒。當孩子不知怎麼表達他生氣的原因時,可以藉由爸媽的解讀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比如說:『我知道他先動你的玩具,所以你很生氣對不對?爸爸知道。』抱抱孩子,跟他說:『雖然如此,我們可以用別的方式生氣,但還是不可以打人,也不可以傷害別人。』 5. 教孩子如何用非暴力的手段達到他所想要的。比如說,教他輪流玩,或者教他用別的玩具交換他所想要的東西。這些手段好像一輩子都用的到呢!呵呵。 6. 大大關心被傷害的那個孩子。如果有別的孩子已經被打了,被推倒了,除了把自己孩子送去『冷靜一下』之外,應該大大的關心與擁抱那個受害者,而不是抱自己的孩子。這樣一來,您的孩子會發現,施暴者並不會得到注意與擁抱,反而是受害者得到,會降低他下次再犯的動機。不過,小心有些『做賊喊捉賊,惡人先告狀』的假受害者,如果是面對這種孩子,擁抱與關心就大可不必了。 7. 絕不以暴治暴。如果孩子打人,你打他,這只是一種惡性循環,只是讓孩子覺得,等我長得像你一樣壯的時候,我還是可以用這種方式解決問題。 8. 當孩子學會用上述友善的方法解決問題時,給予大力的稱讚。可以做一個笑臉看板,當孩子有友善行為的時候,就放上一個笑臉貼紙;孩子都沒有打人的話,也給他一個笑臉貼紙。一旦集滿某個數量的貼紙,就大大的獎賞孩子,吃一頓大的冰淇淋大餐,或是帶他去遊樂園玩個一整天。 9. 慎選玩伴,以身作則,預防勝於治療。不要跟愛打架的孩子在一起,父母自己也要以身作則,不以暴力的方式跟孩子交涉。很多父母會不知不覺的一把奪走孩子正在玩的東西,而不是用交涉或者交換的方式,這其實也是一種暴力的表現。當然,如果孩子已經餓了或者是累了,人會變得不理智,還是先結束遊戲,吃飽睡飽了再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