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TimღJessieの媽咪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日期

#Tag

分享:人需要出走

2011年08月22日
公開
34

你們一定很認同。「旅行-是讓人保持青春的訣竅。」 其實我不太講旅行或旅遊,我常常用的一個字是「出走」。 人在一個環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他的敏銳度,也失去了創作力的激發,所以需要出走。 我七O年代在歐洲讀書,那時候我寫關於文藝復興的藝術史, 老師問我,「你有沒有去過義大利?」我說還沒有。 他說,「你沒有在米開朗基羅的雕像前,熱淚盈眶,你怎麼敢寫他?」 後來我在義大利跑了一個月。 身上就是一個背包,兩件襯衫。 我也曾經睡火車站,那時候坎城的火車站是一片年輕人睡在裡面。 他們問我,「你怎麼沒帶報紙?要鋪報紙的。」他們就分給我。 早上五點,警察帶了一大桶的咖啡,噹,噹,噹,敲著桶子,叫醒大家, 請大家喝完咖啡離開,火車站要營運了。 不要問該準備什麼?先問你愛什麼? 歐洲有種青年出走的文化。 我在翡冷翠(編按:義大利佛羅倫斯)認識十四歲的蘇格蘭小孩, 帶個氈呢帽,打掃廁所一個學期存的錢,就到歐洲來旅行。 花完了,一點也不害怕,就去街上吹蘇格蘭風笛,再繼續下一段的旅行。 我那時候感觸很深,不同的文化,年輕人可以這麼不一樣。 他們將來長大以後,擔當的事情也絕對不一樣。 我們宋朝詩人柳永說,「今宵酒醒何處?」中國文化裡面本來有這個東西。 可是這個文化老了,失去了走出去的勇敢。 年輕人的生命力沒有了,生命力消失了。 我希望壯遊,帶動的是年輕人走出去,打出一片天。 如果今天不能打出一片天,將來一輩子也不會有出息。 很多人要去歐洲,都會覺得我在歐洲很久,就會來問我:「我要去歐洲,要準備什麼?」 我就會反問他,「你覺得你要去做什麼?」 當你自己很清楚要做什麼、意志力很強的時候,所有困難可以一層層克服。 我們今天小孩的準備, 他們的信用卡、語文,絕對比當年拿著商品樣本在歐洲闖的台灣商人好, 但是他們就是走不出去,因為他們的安全感。 甚至有人好幾年都在問,但最後就是走不出去。 其實壯遊有一部分,是先走出去再說。 我常常跟朋友說,《西遊記》孫悟空那麼厲害,他一翻筋斗就是十萬八千里,那他去取經不是很容易嗎?為什麼是唐三藏取經? 因為孫悟空沒有動機,而唐三藏有動機,雖然沒有取經的能力。 但是動機是比能力重要的。 沒有動機,根本就沒有出發點,連起跑點都沒有。 只要有動機,都很棒。最怕的是無所愛。 如果年輕人想要走出去,我會問他,「你愛什麼?」如果喜歡搖滾,要去玩重金屬,想要跟樂團,我都覺得很好。 此外,「壯遊」的「壯」字,不只是炫耀。 壯這個字,包含了一個深刻的,跟當地文化沒有偏見的對話關係。 旅遊是很大的反省,是用異文化,去檢查自身文化很多應該反省的東西。 比較裡面,才瞭解文化的不同,沒有優劣。 就像寫《裨海紀遊》(編按:清朝康熙年間記錄台灣山川風物之著作)的郁永河,他看到原住民被抓來拖牛車,下雨他們就在淋雨。 他就問:「為什麼不讓他們在屋簷下躲雨?」翻譯官就告訴他, 「他們其實跟動物差不多,他們是不怕淋雨的。」郁永河就嘆了一口氣說,「亦人也。」 所有好的旅遊書,都會有這個觀點。 著有《真臘風土記》、出使吳哥城的周達觀是元朝的北方人, 所以他南下的時候,受不了天氣。 他不瞭解當地人怎麼每天洗好多次澡。 一年之後,他變了。 當初他帶著大國心態,當時元朝那麼偉大, 但他後來說,真臘(編按:今日的柬埔寨吳哥窟), 一個小小的東南亞國家,可是禮儀這麼嚴整,「不可輕視也。」 我覺得, 人不可能沒有主觀,可是慢慢在旅遊裡面,修正自己的偏見跟主觀,才是好的旅遊。 不只向外觀察,而是向內反省。 即使只是參加旅行團,也可以有不一樣的體驗跟視野。 現在資訊真的很發達,在出發以前,做一些準備的工作。 第二個,到現場之後,盡量檢討自己的主觀。 我帶朋友去吳哥窟,我會說,「我現在帶你們去柬埔寨人的家。」 他們下車都會嚇一跳,真的什麼都沒有。 我們叫做「家徒四壁」,他們連壁都沒有。 我在台灣,老覺得我還缺什麼。 到那裡,我第一次想:「我在台北家有什麼。」我以為我比他們富有。 可是後來我看到他們男男女女從田裡回來, 脫光光的在河裡、蓮花當中,彼此潑水、唱歌,我覺得他們比我富裕太多了。 我一生當中都沒有這樣的經驗。 我覺得這就是個很大的收穫。 所以我覺得任何一個旅遊都值得, 因為只要一對比, 你都會回來檢討自己的生命意義和價值。 旅遊不只是看,更是找到自己內在,最美的東西。 外在的風景,其實是你自己的心情。 所以壯遊絕對不只是向外的觀察,而是向內的反省。 在一個環境久了,不但爆腦漿、爆肝,還會變得「僵化」與「麻木不仁」 出走當然是一個很棒的選擇,若短期無法成行... 閱讀、手作、聊天、學習、陪伴、分享、運動、散心、唱歌、畫畫. ...也是很不錯的方法 只要能讓你的生活比重產生變化的,自然也會改變你的生活品質, 避免腦子僵化、心靈麻木了。 有多久沒抬頭看看天、看看路邊的小花小草、 聽聽在行道樹上吱喳的小鳥?? 就從這個簡單的改變開始吧~

媽寶:世界的角落

2011年08月17日
公開
38

新光三越百貨左營店外,有面屬於世界角落展覽的櫥窗設計 這是媽咪從櫥窗玻璃的反射自拍,呵∼ 一樓百貨公司入口處,超大的小米充氣娃娃在迎接著我們 走進百貨公司搭乘電梯至十樓,展場外遇見故事的主角小米正在放空中 趕緊到櫃台買了雙人套票,跟著小米去天馬行空一下 工作人員交給我們三張帶有編號的通行證,每張卡片上的圖案都是幾米的畫作 卡片後面寫著:「歡迎光臨幾米世界的迷宮:各位將由12個時間的入口,走進12個世界的角落。 不論散步、發呆、回憶或幻想,你將重新看見許久不曾出現的夢境。在這裡,逝去的時光可以慢 慢倒流,所以請保持安靜,忘記時間,做回你自己。還有,別忘了找尋世界的中心,因為在這裡 ,你自己就是一整個宇宙!」 我們選擇其中一道入口,將卡片插入感應器後,畫面顯示"通過" 我們現在要走進幾米世界的迷宮,探索12個世界的角落囉∼ 「 幾米世界的角落特展」邀集台灣與瑞典超過20位設計師參與創作設計,展出內容以大師繪本 《躲進世界的角落》和《走向春天的下午》、花博夢想劇場人偶動畫幕後製作展示為基礎,連 結建築、景觀、傢俱設計、燈俱設計、織品設計、工業設計、服裝設計、玻璃工藝等範疇,藉 由空間敘事的手法,打造一個同時具備故事想像與生活態度的展覽。 用時鐘刻度為發想,一共規劃12個角落場景與一個世界中心,如同迷宮一般,但每推開一扇門 ,或許感動與驚奇就在裡面唷 ! 『窺探小世界』(華碩設計) 你發現了嗎?電腦的主機板零件也能成為美麗的裝置藝術 水晶球就像每個人的內心世界,幸福的角落得靠自己去發現 『野餐』(黃怡儒) 為何這個金人,會坐在鋪滿草地的餐桌上,還作出歡迎加入的手勢呢? 依照媽咪的感覺,在餐桌上用高級餐具吃著美食的人們,內心深處是否有個角落,更想隨性的坐在草地上野餐呢? 「或許你不相信,這裡的花會開出石頭,石頭卻變成花。你希望我送你一顆很酷的花,還是一朵很嬌艷的石頭?」 不起眼的石頭也能開出花,就是幾米給大家的奇妙世界 。 『另一面 兩個八月』(莊瑞豪 盧珍雲) 這是一個沙發 換個角度卻發現它也是一個辦公桌 那麼小茶几和檯燈是同時存在就不無可能了 凡事都有一體兩面,上下左右、正反對錯,選擇什麼方向角度或如何思考,就得看你的決定! 小鴨子在藍天映照成的河流裡游泳,現實與虛擬的視界中,有著意想不到的趣味和新奇 哪裡是你的下一站角落呢? 隨性自由遊走的我們來到世界的中心,也就是展場的正中央,地面的投影正播放著幾米的圖畫 在此四周有很多觸控螢幕機台,可以透過留言或繪圖分享心中的感想 玻璃工藝設計師的『珠網中的孩童淚滴』,在框架嵌入LED燈的巧妙設計,讓珠子顏色會隨著時間轉換 利用玻璃、光和空間,訴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孩童,而他永遠趕不上受外力影響而需要長大的速度,最後只能將自己逼向角落 兩個女孩,一位擁抱著孤寂,一位懷抱著土地 她們在森林之中徘徊,相當失落。她們尋尋覓覓,想要找到出路 這是個織品藝術,用絲襪、羊毛和攝影創作,訴說二個女孩在長大的快樂與哀愁,是外表光鮮對比著內心失落和孤寂的強烈對比 『他們常常這樣渡過一個幽靜的下午』(邱奕彰 蔡爾平) 打開下一扇門,看到的又是什麼呢? 『角落的小米』(林建成) 這裡的超大型溜滑梯,讓兄妹倆在這個角落停留最久XD 再推開下一扇門,會遇見什麼,總是令人期待著。。。 『偶動畫幕後製作』 花博的夢想劇場裡播映的幾米電影短片,能在這裡近距離的看到人偶公仔與場景 『生命猶如一場燦爛的馬戲盛宴』 將一點小小的快樂認真地分享給他人,讓自己也能成為帶給別人喜樂的發光體 『果實累累,真傷腦筋』(邱奕彰) 『換個角度 重新看看我的世界』,換個角度,就能轉換視野與態度 有時,眼見也未必是真 還記得為什麼小時候喜歡鑽到桌子底下嗎? 『幽微之影.靜默之聲』,透過傘下的光影你看到了什麼? 鼓動翅膀,準備出航,啟程前往深藍的海洋角落 上方的投影器投射出海水般的粼粼波光 『她去旅行,我在家』(黃琇雯) 服裝設計師以【旅行】和【家居】兩個概念設計的兩件作品 在這些迷宮角落的周圍,好似美術館般的長廊展出幾米的原畫,每張畫都有其特別的意義 步出主展場,就是琳琅滿目的商品販賣部 逛了兩個小時,媽咪還不過癮,但是有隻可愛的小豬已經喊著想吃點東西 我們其實也逛的差不多了,只差沒能慢慢去欣賞品味每幅圖畫和思考其涵義 而小個子的馨妹老是得努力的仰起頭來才能見到這些畫作,想必也累了 所以,我們要跟小米說掰掰囉!

媽寶:KITTY粉紅窩

2011年08月17日
公開
38

離開世界的角落展場,帶著孩子們速速離開會讓人敗家的百貨公司 來到屬於女孩兒們的粉紅世界,肯定能稍稍撫慰一下馨妹的疲累感 位於高雄左營,這裡有間HELLO KITTY主題餐廳『粉紅窩』 很幸運的,今天竟然是店家的週三LADY DAY,點餐可享有半價優惠呢! 進入餐聽,哇∼一整間的PINK PINK啦! 服務生送上的水杯,全都是三麗甌系列的卡通圖案(還特別給哥哥屬於男生的新幹線圖案) 雖然是下午茶時間,但衝著週三的淑女半價優惠,二話不說馬上點了一份義大利麵套餐 在餐廳內使用的餐具,全部都是使用KITTY的相關商品 媽咪另外又點了一份冰淇淋鬆餅,心想孩子們肯定會喜歡 事實證明果然沒錯!(奇怪,今天到底是誰生日ㄚ) 來看看店內擺設吧!有個大大的KITTY機器人在門口處迎接著每位客人 雜誌櫃上除了擺放一般的書報外,還有KITTY的雜誌可供閱覽 櫥窗或玻璃櫃皆可見到三麗甌的系列產品 還有個小包廂,猜想應該是有最低消費的限制才能預訂的吧 看過來∼看過來∼連洗手間都能這麼卡哇伊 在這裡用餐,不知不覺心情也好起來了呢! 偷偷告訴各位,這裡的服務生也都長的很可愛呢! 廷哥突然跟媽咪說:「我頭上戴了一個大蝴蝶結」(果然有搞笑的天份XD) 離開餐廳之後,不妨到餐廳旁的KITTY商店逛一逛喔!^_^

以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好父母!!!

2011年08月15日
公開
41

文/洪 蘭 最近報導,有個留美碩士回國找工作時嫌東嫌西,一直以為自己條件好,工作會自動送上門。四年了,一直沒有找到工作,跟他同時回國交往九年的女朋友最近卻升到了副總經理,要跟他分手,於是他開車撞她,而且兩度掉頭再撞,一定要置她於死地。這個案子最令人吃驚的是,兇手竟然把過錯怪到養育他的父母身上,認為是父母沒做好榜樣,提供優渥的生活使他失去奮鬥的意志。 警察逮捕他時,從他車上搜出一封信,上面寫著: 「我最大問題是一直沒有辦法自立,32歲連自己都沒有辦法養活。這個家,比人家差;你們做父母的責任很大。我們都還在讀書,你們就不努力工作了;子女有樣學樣,變得懶散、不積極。你們根本不應該買房子給我與弟弟,讓我們太早就不學會努力工。」 先不說碩士生寫出來的文詞不通,孩子把自己好吃懶做的責任怪到父母頭上時,讓我們做父母的大吃一驚,心生警惕,要馬上檢討自己是否有豎立壞的榜樣??? ◎幼兒養成好習慣,最重要 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孩子最早從父母身上學到基本的待人接物方式,所以父母的確必須『以身作則』,孩子才會教養得好;但是除了以身作則之外,還要立下教養的規矩並且徹底執行才行。因為人都是好逸惡勞,好習慣不從小養成,長大了不容易,而壞習慣更是養成了很難改。 從動物實驗中得知,一個習慣即使是戒掉了,還會三不五時再出現,只是強度沒有以前厲害,這叫「自然回復」,所以幼兒教育最重要在良好習慣的養成,而不是送去上什麼才藝班。 ◎說話算話,管教有威信 一個孩子要養成好的行為、習慣,需要有大人在旁。當好行為出現時,獎勵他;壞行為出現時,糾正他。管教孩子是越小的時候越容易,只要建立好規矩,以後不用操心。就像一棵樹,一開始長直了,以後便往上長成良林,一開始長歪了,以後不易扳正。 小孩子可以用口頭斥責,偶爾講不聽時,可以適度用手打他兩下屁股。教養孩子不能完全依書本,因為每個孩子不同,最基本的原則是『令出必行』,不要給孩子討價還價的空間;也就是商鞅變法時的第一個法則「民無信不立」。治國如此,帶小孩也是一樣,父母親說話算數,以後管教起來才有威信。 ◎好家教,善用Time out技巧 孩子吵鬧講不聽時,可以「Time out」暫停所有活動,把他抱到房間,關上房門。在外面餐廳用餐,便抱到車上,放在兒童椅中,把門關上,然後數數。 每增加一歲,暫停活動的時間加一分鐘,所以如果是五歲的孩子暫停時間可以五分鐘,然後再打開門,跟他說禮。 ◎孩子需學會,尊敬父母 最近我連續看到好幾次小孩跟父母講話用頂撞、不禮貌的態度,而父母都表現得無可奈何,有時還會自嘲:「說還好啦,我的女兒至少還跟我說話,某某的女兒除了要錢,不然不跟父母說話。」我很驚訝,也很憂心,如果還未成年,尚受父母撫育時,講話口氣就如此不尊敬,以後長大,還會將父母放在眼裡嗎? ◎父母扮演好,監督保護責任 目前有個很錯誤的觀念,以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好父母,其實朋友是平輩,可以沒大沒小,父母是長輩,不可以如此放肆。 最近美國有位家庭醫生Leonard Sax寫了一本書《Why Gender Matters》,他說透過學校送到診所來做過動兒評估的兒童,竟然大部分不是先天性血清張素不足所造成的過動。他呼籲父母要認清自己是監督保護的角色,是孩子的監護人,不是他的朋友。 最近研究也發現,不論父母用什麼管教方式,只要花時間跟孩子在一起,這個孩子的行為都會發展良好,人格也會正常成長。 在這個價值混亂的時代,父母的確要拿出榜樣、以身作則,花時間在孩子身上,把他教養好,不要栽培他念到了碩士,卻一事無成,反過頭來埋怨父母害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