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肚魚的娘

日期

#Tag

哭~讓孩子知道眼淚的重量

2010年05月02日
公開
41

[親子溝通]文章列表: 哭~讓孩子知道眼淚的重量 陳安儀◎著 不同年齡,哭的意義不同,因應對策也有差異 哭,對年幼的孩子來說,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也是表達情緒的唯一出口。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哭的情形應該會慢慢減少,因為孩子會逐漸懂得運用別的技巧:語言、肢體或行動去處理問題,解決問題。哭,將不再是唯一的武器。 很多媽媽很討厭孩子哭。孩子一哭,就動輒責罵。事實上,不讓孩子哭,並不能解決他心裡的氣憤、害怕或委屈等情緒。妳只是逼他將情緒硬生生的壓抑住而已。心理學家說,對於小朋友的哭,我們應該同理他的情緒,不要動不動就喝止孩子「不准哭!不要哭!」因為,孩子需要哭泣來表達。不過,在容許他「哭」的同時,我們也可以逐步引導孩子,教導他怎麼排解情緒,如何用語言說出自己的情緒、緩解自己的情緒。 對於一歲以下的孩子,哭是一種求救,有時候是因為生理需求,解決了就會停止哭泣,所以絕對不能夠忽視孩子的「哭」。對於一歲以上已經會說話的孩子,有時候哭是因為無法得到某些滿足,對於這些「小野蠻人」,如果是在無法說理的狀況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試著轉移他的注意力,往往他就會忘了原來吵著要的東西。 比方說,有一次在「媽媽PLAY」,兩歲多的「毛弟」因為要某個別人手上的玩具而哭鬧不休,旁人百般勸解無效,完全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的處境。我坐在他旁邊,決定改用「轉移注意力法」。我看到他一手握著玩具草莓,想到他最喜歡玩「買賣遊戲」,突然問他:「毛弟,草莓要賣多少錢?」沒想到,說時遲、那時快,他立刻止住哭聲回答我:「五塊!」然後,我跟他繼續玩了起來,他根本就忘了之前為什麼哭。旁邊的朋友看見,笑得前仰後合。 一邊安慰一邊解釋,但一定要堅持原則 不過,對於超過四歲以上的孩子,如果還是動輒哭泣,那就不可輕忽了。通常,如果不是因為特殊生理原因,就是習慣以「哭泣」做為手段,這時候媽媽就必須用別的方式來處理。我對孩子「哭」的時候,一向的處理就是抱抱他、在理解哭泣的原因之後,可以安慰的就安慰,必須堅持的還是得堅持。如果因為孩子不順心而哭,在說理並解釋過後,必要時就採取「忽視法」,不加理會,當他是在「唱歌」。這樣做主要是避免小孩學會以哭當武器,凡事哭個不停。 此外,也可以試著教導孩子除了哭,還可以用別的方式抒發。比方說,可以告訴他雖然不能給你某個玩具或答應你想要的事,但媽媽可以陪你講個故事或做點別的,如果你想要的話,就停止哭,我們可以做些別的事。如果你要一直哭,那媽媽就去做別的事了。通常我就會離開現場,不管他哭多久都不再哄了。幾次以後其實就不太會了。但要堅持到底,不能夠中途看他哭很久然後又投降,這樣就前功盡棄,下次他會哭更久。 我兒子個性執拗,三、四歲間有一陣子也很愛哭。我婆婆對於我能夠忍受小孩哭一、兩小時不發脾氣、也不予理會這件事覺得很神奇。但後來證明,這真是滿有效的,因為後來我兒子就很少哭了。因為他發現,哭並不能夠使媽媽屈服,也不能夠激怒媽媽,於是趁早收起眼淚,不要浪費。女兒剛好相反,她從小情緒很穩定,不是很愛哭的小孩。不過,這一年來不知道為什麼,非常的多愁善感,眼淚特別多,一點小事也可以傷心流淚個不停。 用腦比哭泣能解決問題 某天晚上,上完作文課回來,她每天不離身的寶貝兔娃娃不見了。我跟爸爸陪著她把車上能找的地方都找遍了,還是找不到。女兒「哇」一聲大哭起來,我心想:「慘了!上星期去爬山,光是忘了帶兔娃娃就哭了個半天,這次萬一掉了,豈不要哭一整夜?」於是立刻說:「等等,妳確定妳的兔娃娃有帶出門嗎?要不要上樓先去看看?」 女兒依言收淚,上樓去找。過了一會兒,我突然發現女兒不見了!我叫了她兩聲,發現她躲在廁所裡面啜泣。 「還是沒找到嗎?」 她點點頭,張嘴又準備大哭。我說:「等一下再哭。媽媽問妳:妳確定妳有帶她出門嗎?」 她點頭:「我記得我在路上還有看見我的兔子。」 我回想一下路上的情形:「妳有沒有把她帶進作文教室?」 「沒有。」 「妳確定兔子是放在車上?」 「是啊!」 媽媽沉吟了一下,發揮福爾摩斯偵探的威力。「好。那麼,本來應該在車上的兔子,現在不在車上,但又不是妳拿下車的……嗯,那只有一個可能,就是妳下車時,不小心把她弄掉下車了!好吧,爸爸,請你帶她開車回剛剛上課下車的路邊去找一下吧!」爸爸領軍開車回頭去找,媽媽我悠閒的坐下來吃我遲來的火鍋。 十分鐘後,門開了,兔子探進頭來。女兒破涕為笑:「媽媽,在妳說的地方找到了!」 「所以事情發生之後,『哭』比較有用,還是想一想怎麼解決比較有用?」 兒子在一旁慢條斯理地說風涼話:「用腦子想一想比較有用啦!」 「對了!趕緊想方法解決事情比較有用。等到方法都試過了,真的找不到,再哭也不遲。可是如果妳先哭,沒有想辦法去找,那兔子被人家撿走了、或是掃地掃掉了,那麼就真的再也找不到了!對不對?」女兒點點頭。 李後主在亡國時「揮淚對宮娥」被痛罵了幾世紀;紅樓夢裡,水做的林黛玉最後不敵愛笑的薛寶釵。孩子!媽媽希望,將來妳長大,遇到任何事情,眼淚都是最後上場的。一個人的淚水可以哭之不盡、流之不完,但往往沒什麼用處。尤其是古時候的女人,習慣拿眼淚當作武器,殊不知,這是一個最沒有用的武器!第一次哭,別人覺得妳「嬌柔可人」,第二次哭,別人覺得妳「軟弱無能」,第三次哭,妳就只是個「令人厭惡的人」了! 淚水是很珍貴的。跟親人分離時的淚水令人動容;情人重聚的淚水甜蜜溫柔;同情的淚水是良善的象徵;喜悅的淚水是溫暖的印記。親愛的寶貝,請記得,要把珍貴的淚水,留給愛我們、珍惜我們的人。 網路迴響 趴趴熊:讓小孩哭,不理他,久了,他就知道,哭是沒有用。這真的很受用,我會試著用在我女兒身上。 安儀:不過前提是在已經跟她解釋清楚了,孩子只是鬧情緒的時候適用喔!妳可以說:「媽媽知道因為不能去XX地方妳很傷心,那你好好哭吧。不過因為XX原因,媽媽今天還是不能帶妳去。……」這就叫做「同理」但「界線」清楚。

嬰兒按摩

2010年04月15日
公開
74

「適合嬰兒按摩有哪些!?」 ↓↓↓ 嬰兒全身按摩可簡單分為五個部分, 分別是:腿、腹、手與肩、背、臉部。 (1)腿部: 一手握住嬰兒的腳踝,輕輕地甩動,讓嬰兒腿放鬆。另一手握住嬰兒大腿,溫和的往腳趾方向作拉滑的動作。將大腿分為三面(內側、背側、外側),每面緩慢拉滑10次。當一腳完成後,再換另一隻以同樣方式進行。 一手握住嬰兒的腳踝,另一手握住膝蓋,往腳趾方向拉滑,雙手交替作,重複10次。當一腳完成後,再換另一隻以同樣方式進行。 (2)腹部: 四指併攏,以指腹在嬰兒肚臍周圍以順時鐘方向,輕柔地用畫圓圈的方式作按摩,反覆一次。 將手掌放鬆,讓手心貼在嬰兒腹部,並以順時鐘方向畫圈作按摩,反覆10次。(記住,不可用力往下壓)。 (3)手與肩部: 嬰兒的手臂經常成蜷曲狀,不要試圖用力扳開,以免令嬰兒感到不適。伸出拇指讓嬰兒抓握後,雙手握住其兩手腕,帶嬰兒做快速拍手的動作數次,可使其手及手部展開。 用手握住嬰兒的肘部,輕柔地以水平方向往外拉滑至手部。亦可將手分為三面(內側、背側、外側),每面緩慢拉滑10次。之後,再輕柔而快速地輕敲地板,讓嬰兒鬆弛手臂與肩膀。 (4)背部: 讓嬰兒趴著玩玩具或直接趴在您的身上,雙手同時自其肩部開始,順著脊椎往下撫揉10次。再改為雙手交替,作重複上述動作10次,並鼓勵嬰兒抬頭與撐手。 手放輕鬆、讓手指微開,在嬰兒下背部,以畫大圓圈的方式作按摩,反覆10次。 (5)臉部: 讓嬰兒面對你或是仰躺在您的大腿上,用雙手的中指腹從鼻子兩側或人中,沿著嘴唇外側以作環狀按摩,重複10次。再以手掌在嬰兒臉頰兩側輕柔地摩擦,重複10次。 嬰兒的臉部往往是其觸覺最敏感的部位,而口腔四周敏感的幼兒,口中亦會有觸覺敏感的情況,往往會導致幼兒日後有挑食的問題。因此,當嬰兒六個月之後,提供適當的副食品,也將有助於口腔的減敏感與動作發展。 (6)總結: 從國外許多嬰兒按摩的相關研究發現,提供嬰兒每日3次、每次15分鐘的按摩,將有助於嬰兒的情緒穩定、注意力集中、環境互動增加、增加安全感。然而,除了嬰兒按摩外,鼓勵嬰兒在不同的質地上爬行,如地板、地毯、毛毯等,更是讓嬰兒自主得到觸覺刺激的良好方式。當嬰兒六個月大,每餐餵食提供適當的副食品,也是提供嬰兒口腔觸覺刺激的最好機會。提供嬰兒按摩必須持之以恆才能收到效果,千萬不要因為嬰兒一兩次的反抗而放棄。越是厭惡按摩的嬰兒,反而是最為需要按摩協助的。然而,千萬記住不要操之過急,按摩是要讓嬰兒感到舒適,而非強迫嬰兒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