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語慧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精油的神奇功效與用法 (

2010年05月07日
公開
59

精油的神奇功效與用法 在中國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熟悉並運用芳香藥物治病,名醫扁鵲、華陀等都有用芳香物質——麝香等讓病人“起死回生”的本領。明朝時民間已盛行用芳香(精油)植物治療疾病,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詳細記載。 全世界精油芳香療法最盛行的國家有澳洲、英國、法國、美國、德國等,各個國家出產的精油植物種類受氣候、產地地理環境氣候、栽種方式、萃取技術及包裝等差異,各種精油療效稍有不同,這都是影響植物精油品質的因素,也是使用者在選用精物精油時的重要評量標準。 精油依照不同的種類而有許多不同的功效。土耳其民間自古以來利用玫瑰及其產品用於醫治皮膚病、腸胃病、眼病、呼吸道病、婦科病;從最近古十幾年來對精油治病菌的研究成果看,各種植物粹取出來的精油,除了抗病菌、止痛、解毒、促進新陳代謝以外,更重要的是精油從鼻子進入大腦的香氣直接作用於人體的大腦中樞,及時啟動全身的防禦和自衛系統,達到“扶正祛邪”、“固本培元”的自療作用。 精油「怕光、懼高溫、易氧化、擅揮發」的特性是保存精油最重要的關鍵。純精油必須以遮光效果佳的深色玻璃瓶盛裝,以減少紫外線照射對精油成分的破壞,絕對不能以塑膠瓶存放精油,塑膠瓶的化學成分會破壞精油的品質。購買精油時,若發現瓶身是透明或塑膠材質者,應提高警覺,嚴防買到假精油。 (網路圖片) 改善呼吸系統問題: 預防流行性感冒、呼吸道感染、強化免疫功能、增加抵抗力、改善呼吸系統、鼻子過敏等問題。 扁桃腺炎強化肺功能(百里香)、鼻竇炎(玫瑰)、支氣管炎(檀香、松樹、絲柏)、乾咳(檀香)、肺炎(松樹)、鼻炎(馬鞭草)、潤肺暢通呼吸道(安息香、絲柏)、鼻塞.流鼻水.呼吸困難(薄荷)、清肺(乳香)、氣喘慢性支氣管及肺部問題(迷迭香、安息香) ◎改善消化系統問題 開胃、利胃、促進排便、解毒 (茴香) 利尿、減重、平衡消化系統 (葡萄柚、茴香) 改善腹瀉,刺激膽汁分泌,幫助吸收維他命C (甜橙) 調整食慾,改善厭食症、貪食症 (佛手柑) 幫助消化、腸胃淨化劑,協助腸蠕動 (百里香、甜橙、檸檬) 消除脹氣、便秘、反胃 (薄荷、甜橙、茴香、薰衣草、檸檬) 中和食物中毒 (薄荷) 胃引起的打嗝 (薰衣草、檸檬、茴香) ◎改善神經系統問題 薰衣草、檸檬、甜橙、百里香、玫瑰、檀香、安息香、葡萄柚;強化作用舒緩壓力改善神經性疲勞失眠等問題佛手柑。 ◎改善皮膚問題 佛手柑:曬黑劑、抗菌劑、濕疹、皮脂漏、牛皮癬、提振效果安撫憤怒和挫敗感。 精油的用法: ◎按摩法 將20滴精油滴入一茶匙的基礎油內充份混合後按摩,配合穴道或淋巴引流效果更好,須遠離眼睛部位。 ◎薰燈法 以3~5滴量純精油滴入燈台水池或薰香燈中薰香。 ◎沐浴法 蓄八分滿水至浴缸中,水溫約45度倒入3~5ml精油,在進入浴缸之前,先將精油倒入浴缸內拌勻,即可進行盆浴、臀浴、足浴、手浴等。泡澡15~20分鐘。 ◎蒸氣法 可利用蒸氣機或蒸氣室來使用芳香療法,居家可用一臉盆熱水滴入3滴精油,以鼻子做深呼吸或用熱毛巾敷臉深呼吸,但有氣喘者不建議使用此法。另外也可使用水氧機、擴香儀等,讓精油發揮更大之效果 。 ◎噴灑法 以50ml酒精稀釋精油5ml,再加入250ml清水倒入噴灑容器中充分混合後,噴灑於室內或車內,可快速清新空氣。@* --------------------------------------------------------------------------------

幼兒情緒治療法~音樂

2010年05月06日
公開
48

幼兒情緒治療法~音樂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許多情緒的困擾,父母如果沒有好好的處理孩子在生活上遇到的「關卡」,可能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人格發展,為人父母不可不慎。 善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工具」,如寶寶最愛的童書、布偶、故事、音樂,對於紓解孩子不安的情緒及不良的行為,有最佳輔助的效果。 改善工具∼音樂 每天抽出一段時間隨著音樂的節奏與寶寶玩樂,對安定寶寶的情緒有極大的助益。美妙的音樂容易感動人心,許多的幼教專家也建議父母,從寶寶一出生起就開始讓他接觸音樂,不僅可刺激其聽覺的能力,對安定情緒也有極大的功效。 至於如何利用音樂來作改善呢?首先我們必須了解,並非各種類型的音樂都適合寶寶聽,選擇一些適合幼兒聽的音樂類型,才能達到「音樂治療」的效果。一般來說,適合幼兒聆聽的音樂必須具備較明朗、較短、旋律簡單優美的類型,例如:西洋古典音樂中的韋華弟、巴哈、韓德爾、海頓、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舒曼等作曲家的早期作品及小品,因為其結構及音樂性質都比較單純,均非常適合寶寶聆聽,甚至也可選擇一些生活通俗化的音樂類型,並以大人本身熟悉的曲目為佳。 利用音樂改善生活規範 無論是童書、布偶或者故事,都是藉由故事中主人翁的遭遇,反應到現實生活中孩子所發生的事情,使孩子感同身受,而音樂法卻沒有具體的例子,只是經由每天聆聽優美的音樂,淨化孩子的心靈。值得一提的是,在為孩子實施所謂的「音樂治療法」時,有以下幾點須注意的事項: (1)依時間不同播放適合的音樂:例如在早上叫醒寶寶起床前,可播放明朗、輕快的音樂,因為在愉快的音樂中醒來,大都不會發生鬧情緒的情況;晚上睡覺前,可播放優美的安眠曲給孩子聽,可幫助孩子入睡。 (2)每天抽出一段時間陪孩子聽音樂:建議父母每天可找出一小段時間與孩子共同分享音樂,如此不但可安撫孩子不安的情緒,最重要的是可藉由一同欣賞音樂,來加深親子之間的親密關係。 (3)重質不重量的音樂活動:每天讓孩子聽音樂的時間最好不要過於冗長,因為時間過長孩子容易失去耐性,反而會造成反效果。選擇適當的時刻,(如早上的時間孩子的情緒較佳)與孩子一同做音樂活動,能得到較大的效果。 再次強調,每一項情緒改善方案的重點,都必須著重在親子之間的互動上,針對此項重點,我們建議父母在為孩子進行以音樂做為情緒改善方案時,可依照以下的方法來實施: 依照著音樂的節奏抱起寶寶輕輕搖動,然後讓他坐在爸爸或媽媽的大腿上,做上下搖動或左右搖擺的活動;如果寶寶會站立了,就可以牽著他的手,照著音樂的節奏舞動。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孩子的童年在哪裡?

2010年05月05日
公開
62

孩子的童年在哪裡? 父母是形塑孩子的推手,日前克寧奶粉的一句廣告用語:「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讓大部分的父母用盡心思將不同的養分澆灌在孩子身上,只要坊間號稱最棒的、最精緻的、最補的,只要負擔的起一定要給孩子最好的。然而身為父母的你,真的相信「吃什麼就可以補什麼」、「三歲定終身」、「晚上開燈睡覺對孩子眼睛不好」嗎?這是一個科學的時代,卻反而也是一個迷信的時代,雖然我們已經進入e世代的21世紀,有許多的觀念仍然非常的不正確。 日前有個12歲的孩子,剛剛參加完國小畢業典禮,正要進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卻因為家庭不和諧,讓他選擇從16樓跳下,結束自己的生命。這個消息令人既難過又惶恐,因為自殺已躍升為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個原因,遠超過意外死亡,同時台灣的憂鬱症患者年紀也降到了13歲。最近街頭一直有人舉著「饒了孩子吧!」的大牌子,異常醒目。我想「饒了孩子」不只是在課業上,不要逼迫他無日無夜地重複做練習題;在感情上,也不能把孩子作為夫妻吵架的出氣筒,或離婚談判的籌碼。 現在是個極度競爭的社會,許多小孩一生下來,就被父母親照顧的無微不至,其結果反而可能剝奪了孩子自我的學習、成長的機會。從小被餵食到了2~3歲甚至於更大,孩子小手缺乏了拿湯匙、筷子的練習,會導致手部肌肉的發展問題,上了學校可能連寫字都會很困難。怕孩子冷、怕孩子熱、怕孩子受傷、怕孩子在外面被欺負,處處保護的結果,反而是真正在傷害孩子。 從孩童時期,就深怕他(她)輸在起跑點,大多數有經濟能力的父母,通常會讓自己的孩子研習多項才藝或就讀名校,就深怕孩子在未來競爭力不足。每一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反而給予過多的學習與壓力,而似乎忽略考量孩子的能力、興趣與意願,因此在過去10幾年的教改中,社會上許多人期待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能夠享受學習的樂趣,但似乎失敗了!大多數的孩子壓力比以往更重了! 其實,「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是許多現代父母的信念。為了及早作好準備,很多孩子被迫提早結束無憂無慮的童年,這其實是一種競爭力的迷思。孩子的成長有他(她)的節律,就像大自然的四季變化,當孩子的身心還沒有發展到可以吸收某些知識或技能的階段時,提早學習往往沒有效果,甚至傷害孩子的心智。許多被送進精神病院的孩子,往往是父母造成的,他(她)們被父母的要求與渴望逼的喘不過氣,最後只好宣佈放棄。給孩子一條活路,也給孩子一條退路,如果孩子沒有辦法考上第一志願,他(她)也還有一條退路,退一步海闊天空也不一定。 個人認為做父母與其整天掛念著孩子未來有沒有競爭力,不如從自我成長、自我突破的角度來引導孩子,這比強調要孩子贏過別人、打敗別人更重要。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別把他(她)當作是自己的「未完成的事業」來經營,父母自己也應該活出自己獨立的生活。孩子快不快樂,其實是評量父母最好的指標。孩子快樂,才是最重要的,做父母除了要盡責,也別忘了享受孩子帶給您點點滴滴的幸福與滿足,要能經營親子間的快樂時光,做父母其實很快樂。 學校只能給畢業證書,卻不能給就職保證書,拿到高學歷好成績,不是競賽的結束,離開學校才是競爭的開始。父母除了在乎外在的分數、學歷、學校之外,對於孩子內在的智慧、美德、快不快樂、健不健康等等,更需要關心。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您真的有跟孩子好好溝通過嗎?有先分析自己別先檢討孩子過嗎? 時時警惕提醒自己,要從自我成長、自我突破的角度來引導孩子,讓孩子贏在終點! 明知不可行而行之.異想天開的回答! 資料來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6100806322

小心你家寶寶得了〝溺愛綜合症〞

2010年05月04日
公開
52

小心你家寶寶得了〝溺愛綜合症〞 小心你家寶寶得了〝溺愛綜合症〞! (改) 2009-09-11 Page:1/1 只有獨生子女的家庭,如果爸媽採取溺愛和高度保護的教育方式,會使寶寶產生負面的性格發展,稱為「溺愛綜合症」。 有的爸媽對獨生子女很溺愛,祖父母更是倍加保護和放縱,全家像眾星捧月般地把寶寶當作「小太陽」圍繞,可是一味遷就、過度保護,卻導致寶寶發生心理問題和多種不好的性格發展。 溺愛綜合症的六種徵兆 1自私心理 家中一切以寶寶為主,家裡的甜點、水果等美食,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捨不得吃,盡量讓寶寶吃個夠。長久下來,寶寶便認為好的東西都應屬於自己的,獨佔玩具、獨享美食,自私的不得了。 2膽小怕事 對寶寶的限制過多,爸媽因怕寶寶出事,不許他們獨自到外面玩,不許摸這個,不許碰那個,結果造成寶寶遇事不敢決定,膽小怕事。 3性格孤僻 由於寶寶對外接觸少,家中又沒有小夥伴,因而只能與玩具、電視、電腦做伴,形成了不合群、孤僻的性格。 4小霸王 寶寶只要哭鬧,爸媽就會滿足他們的需要。到了商店,寶寶要買什麼,爸媽就買什麼。稍不如意就大發脾氣,最後成了家中小霸王,蠻橫粗野,不講道理。 5偏食 爸媽愛子心切,只根據寶寶的愛好為他挑選食物,結果造成寶寶挑食。不願吃蔬菜、水果的寶寶大有人在。這樣勢必使寶寶攝取的營養不平衡,經常感冒生病,體弱多病。 6自理能力差 爸媽對子女過分溺愛,唯恐寶寶太累,一切事情都由爸媽包辦,如洗臉、刷牙、餵飯,甚至寶寶的作業也由爸媽幫忙做。結果寶寶的自主生活能力極差,許多五、六歲的寶寶要媽媽餵飯,也等於造成寶寶日後克服困難的能力差,經不起打擊和挫折。 如何化解溺愛綜合症 爸媽要充分認識溺愛、放縱的教養方式的危害性,應樹立正確的愛子女觀念,採取理性的教育方法。平時對寶寶的愛要藏而不露,變保護為指導,堅持正面教育,當寶寶有優點時要及時表揚,有了缺點也要及時糾正。 對於寶寶合理的行為要強化,對不合理的行為不予理睬。培養寶寶獨立生活的能力,適當給他吃苦和克服困難的機會,當寶寶跌倒了,讓他自己爬起來。 此外,爸媽教育寶寶時不能一個唱黑臉,另一個唱白臉。全家教育寶寶的態度和方式要一致,共同採用民主的方式,有事和寶寶平等討論,使寶寶在正常的心理環境中健康成長。 資料來源:http://www.smartkids.com.tw/topics/detail.asp?articleid=687 -------------------------------------------------------------------------------- 只有獨生子女的家庭,如果爸媽採取溺愛和高度保護的教育方式,會使寶寶產生負面的性格發展,稱為「溺愛綜合症」。 有的爸媽對獨生子女很溺愛,祖父母更是倍加保護和放縱,全家像眾星捧月般地把寶寶當作「小太陽」圍繞,可是一味遷就、過度保護,卻導致寶寶發生心理問題和多種不好的性格發展。 溺愛綜合症的六種徵兆 1自私心理 家中一切以寶寶為主,家裡的甜點、水果等美食,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捨不得吃,盡量讓寶寶吃個夠。長久下來,寶寶便認為好的東西都應屬於自己的,獨佔玩具、獨享美食,自私的不得了。 2膽小怕事 對寶寶的限制過多,爸媽因怕寶寶出事,不許他們獨自到外面玩,不許摸這個,不許碰那個,結果造成寶寶遇事不敢決定,膽小怕事。 3性格孤僻 由於寶寶對外接觸少,家中又沒有小夥伴,因而只能與玩具、電視、電腦做伴,形成了不合群、孤僻的性格。 4小霸王 寶寶只要哭鬧,爸媽就會滿足他們的需要。到了商店,寶寶要買什麼,爸媽就買什麼。稍不如意就大發脾氣,最後成了家中小霸王,蠻橫粗野,不講道理。 5偏食 爸媽愛子心切,只根據寶寶的愛好為他挑選食物,結果造成寶寶挑食。不願吃蔬菜、水果的寶寶大有人在。這樣勢必使寶寶攝取的營養不平衡,經常感冒生病,體弱多病。 6自理能力差 爸媽對子女過分溺愛,唯恐寶寶太累,一切事情都由爸媽包辦,如洗臉、刷牙、餵飯,甚至寶寶的作業也由爸媽幫忙做。結果寶寶的自主生活能力極差,許多五、六歲的寶寶要媽媽餵飯,也等於造成寶寶日後克服困難的能力差,經不起打擊和挫折。 如何化解溺愛綜合症 爸媽要充分認識溺愛、放縱的教養方式的危害性,應樹立正確的愛子女觀念,採取理性的教育方法。平時對寶寶的愛要藏而不露,變保護為指導,堅持正面教育,當寶寶有優點時要及時表揚,有了缺點也要及時糾正。 對於寶寶合理的行為要強化,對不合理的行為不予理睬。培養寶寶獨立生活的能力,適當給他吃苦和克服困難的機會,當寶寶跌倒了,讓他自己爬起來。 此外,爸媽教育寶寶時不能一個唱黑臉,另一個唱白臉。全家教育寶寶的態度和方式要一致,共同採用民主的方式,有事和寶寶平等討論,使寶寶在正常的心理環境中健康成長。 資料來源:http://www.smartkids.com.tw/topics/detail.asp?articleid=687 --------------------------------------------------------------------------------

電視變保母  寶寶注意力變差 (

2010年05月03日
公開
65

電視變保母  寶寶注意力變差 電視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別是對現在的寶寶影響更大,你知道嗎?電視引發的問題不只是影響寶寶的視力而已。 很多爸媽認為,寶寶看電視會有視力方面的影響,其實並非如此而已,還有遠比眼睛更重要的問題。 電視看太多影響注意力 美國兒科協會建議寶寶在3歲以前最好不要看電視,最新的研究指出,學步期寶寶如果經常看電視會在未來導致注意力方面的問題,這種影響約在寶寶7歲時顯現出來。 電視的情節和現實生活情節是不同的,電視無論是畫面還是內容,它們進行、發展、轉換的速度都非常快速且刺激。經常看電視的寶寶,久而久之就會把電視中非常態的速度當作現實生活中「正常」速度,事實上,這種速度卻是不自然的。當寶寶習慣快速刺激後,上學後正常的教學情景和進度,會讓寶寶覺得太慢、太無聊、太不刺激而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甚至變得好動,進一步導致學習方面的障礙。 寶寶愛看廣告 寶寶喜歡看電視的原因就是鏡頭畫面轉換的速度夠快、夠刺激,特別是廣告對許多寶寶都很有吸引力,因為廣告的畫面跳躍快、新鮮、很有視覺衝擊力。 0∼3歲大腦發育關鍵期 0∼3 歲是寶寶大腦發展的關鍵期。如果此階段經常看電視,是一種過度刺激,會導致寶寶正在發展中的神經系統發生永久性改變。因此,即使寶寶只是自顧自的玩自己的手指,大腦神經系統也有一定的發展,可是當寶寶長時間專注盯著電視,對於大腦神經系統的發展卻是很少的。0∼3歲寶寶最需要的是和爸媽或其他照顧者之間直接的互動來發展他在社會、情感、認知方面的技能,而非是靠一台電視保母。 令人擔憂的電視寶寶 許多寶寶會一直盯著電視看,你和他說話,他也像聽不到一樣,如果換台他還會有意見哇哇叫呢! 寶寶看電視非常投入,總是目不轉睛地盯著螢幕,如果遮住了他的視線,他會用小手把你推開或大呼小叫。而有些爸媽卻覺得反正寶寶看電視的時候可以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只要寶寶不吵不鬧就好了,日子一久,就培養出一個反應慢半拍的電視寶寶。 看兒童類節目就沒問題? 很多爸媽以為可以讓寶寶藉由觀看所謂的兒童類電視節目,來取代寶寶須從生活中實際學習的知識,這也會在以後形成不小的問題。研究發現,學步期寶寶如果每天觀看3小時所謂的兒童類電視,當7歲進入小學時,出現注意力困擾的機率要比一般寶寶高出近30%。 另外,越來越多的家庭,把電視機的聲音作為居家生活的背景音樂,家庭中長時間充斥著的電視聲音,這也會干擾寶寶正在形成、發展的大腦內部速度,抑制寶寶對問題的反應速度。 看電視和語言發展 很多爸媽認為看電視似乎能發展寶寶在語言方面的能力,其實不然,看電視只會延遲寶寶在語言能力方面的發展。學說話最好的方式是通過和爸媽的雙向交流,而不是看電視這種沒有互動的單向方式。 寶寶需要直接經驗 寶寶通過操作、品嚐、扔擲等動作玩玩具,從中學到有關空間、聲音等知識,並且發展理解能力,看電視並不能提供同樣的感官體驗。 如果寶寶太熱衷於看電視,爸媽就需要發掘寶寶的其他興趣了。陪伴寶寶一起做他喜歡的遊戲,例如多帶寶寶參加戶外活動、陪他看書、一起玩球等等都很好。 大寶寶每天能看多久電視? 寶寶在2歲以前不應該看電視,特別是電視中的暴力情節會讓寶寶變得越來越有攻擊性,它還是導致嬰兒肥胖的原因之一,還會引發寶寶在注意力方面的問題。對年齡大一點的寶寶來說,每天看電視的時間最好限制在2小時之內。 而且寶寶的心靈是純淨的,他們的眼睛看到什麽,都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讓他看到不應看到的,他提出的問題也許會讓大人尷尬得無言以對!而有些事情,對這麼小的寶寶來說,是無法給他一個合理的解釋,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關寶寶看的節目內容。日前有一則5歲男童性侵5歲女童的新聞,也是因為孩子從生活中看到許多不應該看的畫面,才會發生這種出乎人意料的憾事。 寶寶慢慢長大了,不可能不接觸電視,針對節目內容,以及看的時間做出一定限制,這樣也不容易產生視覺疲勞,以及不良影響。 資料來源:http://www.smartkids.com.tw/topics/detail.asp?articleid=712 --------------------------------------------------------------------------------

過動寶寶的6大指標 (

2010年05月02日
公開
62

過動寶寶的6大指標 小孩子好動是正常現象,可是太好動家長們就會懷疑是不是患上多動症,你對多動症瞭解有多少? 肇因於腦動能障礙 多動症又稱輕微腦動能障礙綜合征,在一些醫學書上的解釋是兒童多動症是指大腦無明顯實質性損害,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或高于正常的兒童,因有輕微腦功能障礙而有不同程度的學習困難或其他障礙。突出表現的特徵爲自我控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情緒衝動、任性等,有些兒童還可能還會因此有知覺、認識、語言或協調動作等障礙。 多動症兒童4表現特徵 活動過多: 多動症顧名思義,興奮多動,能行走以前就好動,爬高爬低,不得安寧;隨著身體運動機能的完善越發安靜不下來,剛剛會走路就到處亂跑,很少有安安穩穩的時候,有些孩子會因此時常受到大人的呵斥和指責;在大一些的時候,讓他們不違反嚴格的課堂紀律簡直比登天還難,上課時小動作不停,搖椅轉身,離位走動,叫喊講話,擾亂課堂秩序。而受到老師的批評;在家裏是個小魔鬼翻箱倒櫃,對自己的玩具、學習用品毫不愛惜,翻箱倒櫃,搞得亂七八糟,干擾別人的活動,引起人們的厭煩。 注意力不集中: 多動症的兒童幹事情往往半途而費,注意力很短跑暫,對各方面來的剌激都起反應。聽課不專心,往往把作業記錯或漏掉,寫作業不專心,字迹潦草,常咬鉛筆,嚼衣服。吮手指,啃指甲。即使小朋友做自己非常喜歡的活動,如玩游戲機、看動畫片, 也不能集中注意力。 任性、衝動情緒不穩: 有多動症的孩子,很難克制自己的情緒,因此情緒極爲不穩定,性情急躁激惹,喜怒無常,。一碰到不如願的事就表現得脾氣暴躁,有時候爲了一件小事,大發脾氣,哭鬧喊叫,一發不可收拾,甚至會突然做出危險的舉動及破壞性的行甚至衝動傷人或破壞東西,稍大一些的孩子常有說謊、打架、逃學、偷竊等不良行爲。 學習困難: 大多數多動症的兒童在智力方面不存在問題,可是他們的學習成績却很糟糕。如果我們細心的觀察這些兒童上課就不難找出原因來,由于上課和作業時注意不能穩定,情緒易于波動,使學習效果受到嚴重影響。部分兒童可能有不同種類的認知功能障礙,比如認知功能障礙或有空間定位障礙,或伴有構音或言語節律障礙,抽象能力差,做作業不主動、寫字寫不到格裏、成績不穩定、厭學等現象。 神經系統症狀: (1)快速輪替動作笨拙,不協調。 (2)運動功能异常,如動作笨拙 ,精細運動困難,閉眼站立不穩,不能走直綫 ,用手指自己的鼻子困難、獨脚跳、扣扭扣、系鞋帶等笨拙現象等等。 (3)聯帶運動或輕度腱反射亢進,肌張力輕度增高等。 早期治療是關鍵 對于多動症的病因和發病機理,西醫一般認爲有以下幾點: (1)輕微腦組織損害如新生兒産傷、窒息、其他原因所致腦損傷、腦缺氧; (2)遺傳因素; (3)腦內神經遞質代謝异常; (4)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 (5)心理因素:不良教育方法和家庭環境。中醫則認爲先天禀賦不足是本病的內因,小兒臟腑柔弱,腎中精氣尚未旺盛,從而出現多動不安、煩躁易怒等症狀。 劉國春主任認爲兒童多動症雖然是兒童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但在成人中也有病例。這主要是在兒童時期發病時沒有被發現或重視,沒有及時治療而延至成年的,因此兒童多動症與抽動症對青少年的成長與發育的危害是很大的。它不但影響兒童時期身心健康的發展,使孩子不能形成良好行爲模式及健全的人格,而且對兒童成年後的成才、就業均會造成不良影響,病情嚴重者被迫停學,有的發展爲攻擊性、破壞性行爲。有的孩子多動、抽動病情發作頻繁,因此養成了打人、駡街、說謊、偷盜、玩火等惡習,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全社會要廣泛進行衛生科普知識的宣傳,努力提高家長的文化素質,以此提高家教質量。另外,對于兒童多動症與抽動症要早發現、早治療,爲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 多動症患兒與頑皮兒童間的區別 ●多動症兒童無論是在什麽情况下,都不能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即使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看小人書、畫畫時,也不能專心致志;但頑皮兒童却不同,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却能全神貫注,會本能地討厭其他人的干擾。 ● 頑皮兒童的行動常有一定的目的性,幷有計劃及安排。而多動症患兒却無此特點,他們的行動較衝動,且雜亂,有始無終。 ●在嚴肅的陌生的環境中,頑皮兒童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胡吵亂鬧;多動症患兒却無此能力,而多動症兒童則無此能力,經常在一些嚴肅的場合做出越軌的事情來,被指責爲“不識相”。 ●某些動作的差异。正常兒童做快速、反復和輪換動作時,表現得靈活自如;而多動症患扣、系鞋帶動作緩饅,跑步常摔跤,寫字、用剪刀動作笨拙;頑皮的孩子沒有這些運動缺陷等等。 資料來源:http://www.smartkids.com.tw/topics/detail.asp?articleid=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