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叮噹馬迷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轉貼文章-選擇性緘默症

2007年12月07日
公開
4

轉貼自毅、蓁樂園 http://www.babyhome.com.tw/note.php?mid=9265&op=dt&lno=82366249&no=3585596 選擇性緘默症 相關行為特質 於社交情境中(不自在的情境) 1.選擇性沉默 2.絕少發問,有事也不表達 3.表情極度羞澀,害怕在社交情境下出糗 4.行為退縮和孤立 5.在焦慮狀態下,臉部漠然或表情呆滯 6.於對話情境眼神閃躲,不和人正面接觸,或不看人 7.缺少笑容因緊張焦慮而呈現僵硬或笨拙姿勢 9.不從行為 10.做事因循 11.應答遲緩 12.對環境、聲音、人群、或事物的碰觸等等高度敏感 13.與陌生人相處,恢復焦慮心情的過程相當遲緩 14.很少表達謝謝、你好或再見等社交性的口語或手勢 15.常呈現緊張不安或煩躁的行為16.不喜冒險,對新環境十分小心謹慎 於家中(自在的情境) 1.饒舌且表情豐富 2.喜怒無常 3.易哭鬧或發脾氣 4.自負 5.執拗 6.執著 7.衝動 8.專橫或支配慾 9.行為判逆 10.有分離焦慮 11.有睡眠方面的問題 其它~ 1.聰明、敏捷及好奇 2.內省與敏慧:對周遭的理解似乎比同齡者更深入,思想情感也很敏銳。 3.有藝術上的偏好:常將個人的情緒、感想藉由藝術的形式表達出來。 治療策略 1.家庭治療治療的方向為:研究家庭病態情況,然後針對造成SM的家庭因素加以處理。 2.行為治療治療時消除所有增強物,同時增強其自信、減低焦慮。 3.認知行為治療適用當兒童無智能障礙或其他障礙時。 4.藥物治療研究發現:用來阻斷血清再吸收的抑制劑,原本是治療社會性恐懼症的藥物,可以消除SM。 5.說話與語言治療如果SM的肇因是單純屬於表達性語言障礙的話,則純粹從語言治療便可見效。 6.學校本位個別化多重處理模式乃結合父母、治療師、普通班老師、同儕的力量,透過專業團隊的綜合評估後,以確認兒童恐懼的事情,再提出適當的治療策略。 Hechtman(1993)認為:運用綜合多向度治療法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SM基本上是以焦慮為基本核心概念,運用此法時,需以藥物為主要治療,而其他的治療策略有: 1.堅定行為期望法 2.增強自信法 3.錄影帶自我示範性治療 4.遞減敏感法 5.語言治療 6.去除標籤法 7.併用藥物治療與認知治療

感謝Q毛的媽的文章

2007年12月06日
公開
6

不說話的孩子-選擇性沉默症 文/梁培勇 在幼稚園的操場上,一群孩子正在相互追逐著;突然一陣抗議聲,原來大夥兒正大聲地指責其中一位小朋友,並且一在地強調也不跟他玩了!老師急急忙忙地衝出去,大夥兒七嘴八舌地說:「每次都是他啦!玩紅綠燈的時候都不說話,被抓到了就賴皮一直哭,都不開口講話。」 為什麼不說話? 相信類似這樣的畫面,大部分教師都不會覺得陌生,這些孩子的特點大致包括:在學校中不論是上課或者下課,幾乎很少聽見他說話,所以常會被其他同伴嘲笑、作弄說他是啞巴;他不會排斥跟其他孩子一起玩,不過總是滿被動的,他常因為不開口說話,干擾遊戲的進行而被排斥;教師若建議家長帶他到醫院檢查,幾乎得到的結論都是:與說話有關的器官一切都很正常;家長幾乎也會說:孩子在家都講話講得很好。這些現象其實就有可能是所謂的『選擇性沉默症﹝或不語症﹞』﹝selective mutism﹞。 許多學齡前或學齡期出現「選擇性沉默症」的孩子,當年齡更大時,「選擇性沉默症」的現象就會逐漸改善,所以,有些學者認為不必正視之為問題而著急。然而,就如同前述例子,「選擇性沉默症」或許會隨年齡而改善,但這些現象的出現卻會造成孩子人際關係方面的極大困擾,使這些孩子也可能出現其他方面的問題。此外,人際互動過程中所得到的回饋也往往是形成孩子自我概念的重要影響因素。所以,研究往往也顯示出「選性沉默症」的孩子比較容易在人際關係的互動中得到負面回饋,因而顯得比較害羞、退縮和缺乏自信心。 ◎選擇性沉默症診斷標準◎ 甲:雖然在其他情境下會開口說話,但卻持續大在某些特定社會情境下,﹝例如:學校等被期待要開口講話的場合﹞無法開口說話。 乙:現象甲干擾了在教育、工作或社交場合的溝通。 丙:現象甲至少需持續出現一個月以上。﹝初入學校的第一個月不算在內﹞ 丁:不開口講話的原因並非是因為缺乏知識、身體不舒服或不具備當時情境所使用的語言所致。 戊:現象甲無法以溝通﹝communication disorder,例如:口吃﹞、廣泛性發展遲緩﹝pervasive development disorder﹞、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之診斷類別說明之。 造成「選擇性沉默症」的原因,目前仍然不是很清楚,不過從一些探討「選擇性沉默症」原因的﹝相關﹞﹝correlation﹞研究整理來看,有些學者認為可能跟遺傳有關,通常其父母之一,小時候也有類似的情況發生而長大就好了。有些學者發現﹝慢吞吞﹞形﹝slow-to warm up﹞氣質的孩子,出現「選擇性沉默症」的情形較多;其原因可能是這些﹝慢吞吞﹞的孩子遇到新的情境,必須花比較長的時間適應新環境,倘若適應的過程得到同伴負面的回饋, 就容易出現「選擇性沉默症」有些研究發現「選擇性沉默症」的孩子,有相當大的比例是慣用左手而被強迫要改用右手,或者曾經有過癲癇病史,或者期家族成員中有人是智能不足的現象。縱觀以上這些研究的看法,可以將之歸類成﹝生物原因論﹞,認為「選擇性沉默症」的產生應該與遺傳或神經系統的功能有關。 還有一些學者則認為造成「選擇性沉默症」的原因,是和與語言發展的環境因素比較有關,理由有二:其一是「選擇性沉默症」的孩子家裡使用的語言,通常不是國語而是方言,所以一進入學校體制之後,等於要重新學習或適應新的語言,如果此過程遭遇到諸如嘲笑作弄等負面回饋,孩子會因為語言的差異而不敢開口講話。其二是有口吃情形的孩子比較容易演變成「選擇性沉默症」,其原因也是源於同伴的負面回饋較多。 姑且不論原因是什麼,讓臨床實務工作者更覺得關心的現象是:「選擇性沉默症」的孩子很容易因為不開口講話而造成人際關係以及自我概念方面的問題。而人際關係和自我概念的問題往往是其他問題產生的搖籃。因此,在專業上,通常是依據「選擇性沉默症」的孩子的人際關係和自我概念是否已經受到影響,作為是否要介入參考的要素。如果這些方面並沒有受到很大的不良影響,就順其自然的等待,讓時間來解決問題也就夠了。然而,一旦教師發現幼稚園內存在這種孩子,大概沒有幾個人敢不管而交給時間去解決吧! 雖然目前尚未有關於「選擇性沉默症」為何產生的定論,但我們仍然可以根據前述的研究,擬定一些介入的原則和具體的方法。由於「選擇性沉默症」的孩子通常都是在學校不開口,而在家裡會開口講話,所以他們並不是語言本身有問題,而是願意開口講話的地方侷限在家裡,因此,如果孩子在家裡的主要語言是方言,要邀請家長在家裡盡量讓孩子有開口說國語的機會。同樣的,如果孩子有使用左手的趨勢,也要建議家長順其自然不要強迫他改用右手。 「愛」是打破沉默的良藥 在學校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和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藉由師生之間溫和、信賴的互動,通常可以讓孩子至少在教師面前願意開口講話,然後再將此表現逐漸類化至願意在其他小朋友面前開口講話。這樣的工作可以採取布偶加以協助,如下說明: 個案背景:六歲,女生。 母親自己小時候也曾出現「選擇性沉默症」的情形。曾經有過口吃現象,接受過語言治療,可是效果不彰。其環境中會友人一直強迫她開口,反而讓她更加畏縮,不願意在陌生人面前開口講話,只願意和父母親講話。上了幼稚園之後,因為「選擇性沉默症」的現象而接受治療。 治療過程: 在建立良好關係之後,治療者首先介紹「情緒臉」﹝快樂臉、難過臉和生氣臉,事先畫在紙上呈現出來﹞,其目的是讓個案認識和了解自己的情緒,並作為彼此溝通的媒介。仁厚治療者拿出三各布偶,其中一個布偶取名「沉默虎」,在治療過程中代表個案,治療者經常以此布偶說出個案在生活中的可能內在感受。另一個布偶取名「多嘴蛙」,代表經常嘲笑「沉默虎」的同伴,藉此表現出個案在實際生活中,經常遭遇到的不良經驗。第三個布偶名字是「交友鼠」,治療主用此來展現社交技巧的各種不同方法。 治療者借以上三個布偶和個案以遊戲的方式進行互動,互動的內容較儘量以個案在生活中發生過的經驗為主,﹝例如「多嘴蛙」嘲笑「沉默虎」的不敢開口講話﹞,利用「沉默虎」和「情緒臉」表現出個案可能的內在感覺。開始時,不急著要個案講出有意義的語言,只要他願意和布偶產生互動,就可以得到貼紙作為獎勵;然後透過遊戲鼓勵孩子發出聲音,﹝不一定要具有意義的語言﹞,之後才逐漸導向有意義的語言。除了和語言有關的現象之外,治療者也利用「交友鼠」和「多嘴蛙」來表現他們不同的人際關係互動方法,「多嘴蛙」表現的大多是諸如攻擊、捉弄、譏笑等負面方式;反之;「交友鼠」則都是關心、分享、合作等正面的方式。不同的互動方式都讓「沉默虎」經由「情緒臉」指認當時的感覺,並且學習比較好的方式。 人類和其他動物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擁有語言系統,而且不分智愚賢不肖,幾乎都能夠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使用語言的能力,因此,如果一個孩子語言方面出現狀況,就會讓人擔心,可能其他方面也出現相當嚴重的問題。「選擇性沉默症」的現象只是語言方面問題之一,而面對這類問題,教師最保險的做法是建議家長帶孩子到專業的醫療機構求助,以求得最專業的協助。 【資料來源:成長季刊第32期】

選擇性緘默症-2

2007年11月29日
公開
63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22203040 ***選擇性緘默症 *診斷特質 選擇性緘默症的基本特質是在原預期應說話的特定社會情境( 如學校 、與同伴玩耍時),一貫地不說話,但在其他情境仍可說話(準則A)。障礙 妨害此人教育或職業的成就,或有礙其社會溝通(準則 B)。此障礙必須延 續至少一個月,且不限於剛開學的第一個月 (因為這段時期許多孩童可能 很害羞而不肯說話)(準則C)。若個案的不說話僅是因為缺乏在此社會情境 說話需要的知識、身心安適、或語言,則不可作選擇性緘默症的診斷( 準 則D)。若此障礙能以罹患一種溝通疾患(如口吃)帶來的尷尬作更佳解釋, 或僅發生於一種廣泛性發展疾患、精神分裂病、或其他精神病性疾患的病 程中,則都不宜診斷為選擇性緘默症(準則 E)。本疾患的病童並不使用標 準言語方式來溝通,反而利用手勢、點頭搖頭、拉或推、某些個案所用單 調簡短的單音節字、或用改變的聲調來進行溝通。 *伴隨之特質及疾患 選擇性緘默症的伴隨特質包含過份害羞、害怕社會情境下受窘、社會 隔離及退縮、依附現象、強迫性特質、消極反抗(negativism)、易怒的脾 氣、操控或對立的行為模式(在家中尤其明顯)。社會及學業功能會嚴重損 害,常受到同儕嘲弄或當作代罪羔羊。雖然一般而言病童的語言技能正常 ,偶而也會伴隨溝通疾患(如:音韻疾患、語言表達疾患、或接受性-表達 性混合語言疾患)或會造成構音異常的一般性醫學狀況。焦慮性疾患(尤其 社會畏懼症 )、智能不足、住院、或極度心理社會壓力源均可能同時與本 疾患有關。 *特殊文化及性別特質 新移民的孩童不熟悉或不習慣使用新地主國的正式語言,可能在新環 境拒絕對陌生人說話,這種行為不應診斷為選擇性緘默症。選擇性緘默症 在女性比男性稍多。 *盛行率 選擇性緘默症很少見,在心理健康機構的個案中少於1﹪。 *病程 選擇性緘默症通常在五歲之前初發,但此障礙直到入學後才會受到臨 床關注。雖然此障礙通常只延續幾個月,有時可持續較長甚至可達數年之 久。 *鑑別診斷 有些說話障礙能以溝通疾患 (如:音韻疾患、語言表達疾患、或接受 性-表達性混合語言疾患、或口吃)作更佳解釋,選擇性緘默症必須與之分 辨,這些狀況的說話障礙不限於特定社會情境。剛移民到不同語言國家的 家庭,其子女因為不懂新的語言而可能拒絕說話。若對新語言的了解已足 夠,但仍拒絕說話,才可作選擇性緘默症的診斷。廣泛性發展疾患、精神 分裂病、其他精神病性疾患、或重度智能不足的患者可能有社會溝通的問 題,而不能在社會情境合宜地說話。相反地,僅若此孩童有能力在某些社 會情境說話(如在家中),才能診斷為選擇性緘默症。出現在社會畏懼症的 社會焦慮及社會畏避也可與選擇性緘默症同時發生,此時兩種診斷可同時 給予。 參考資料 http://www.dale.nhctc.edu.tw/se/em/e10.htm

選擇性緘默症-4

2007年11月29日
公開
5

http://www.dale.nhcue.edu.tw/se/em/e10.htm 認識選擇性緘默症 -------------------------------------------------------------------------------- 診斷特質 選擇性緘默症的基本特質是在原預期應說話的特定社會情境( 如學校 、與同伴玩耍時),一貫地不說話,但在其他情境仍可說話(準則A)。障礙 妨害此人教育或職業的成就,或有礙其社會溝通(準則 B)。此障礙必須延 續至少一個月,且不限於剛開學的第一個月 (因為這段時期許多孩童可能 很害羞而不肯說話)(準則C)。若個案的不說話僅是因為缺乏在此社會情境 說話需要的知識、身心安適、或語言,則不可作選擇性緘默症的診斷( 準 則D)。若此障礙能以罹患一種溝通疾患(如口吃)帶來的尷尬作更佳解釋, 或僅發生於一種廣泛性發展疾患、精神分裂病、或其他精神病性疾患的病 程中,則都不宜診斷為選擇性緘默症(準則 E)。本疾患的病童並不使用標 準言語方式來溝通,反而利用手勢、點頭搖頭、拉或推、某些個案所用單 調簡短的單音節字、或用改變的聲調來進行溝通。 伴隨之特質及疾患 選擇性緘默症的伴隨特質包含過份害羞、害怕社會情境下受窘、社會 隔離及退縮、依附現象、強迫性特質、消極反抗(negativism)、易怒的脾 氣、操控或對立的行為模式(在家中尤其明顯)。社會及學業功能會嚴重損 害,常受到同儕嘲弄或當作代罪羔羊。雖然一般而言病童的語言技能正常 ,偶而也會伴隨溝通疾患(如:音韻疾患、語言表達疾患、或接受性-表達 性混合語言疾患)或會造成構音異常的一般性醫學狀況。焦慮性疾患(尤其 社會畏懼症 )、智能不足、住院、或極度心理社會壓力源均可能同時與本 疾患有關。 特殊文化及性別特質 新移民的孩童不熟悉或不習慣使用新地主國的正式語言,可能在新環 境拒絕對陌生人說話,這種行為不應診斷為選擇性緘默症。選擇性緘默症 在女性比男性稍多。 盛行率 選擇性緘默症很少見,在心理健康機構的個案中少於1﹪。 病程 選擇性緘默症通常在五歲之前初發,但此障礙直到入學後才會受到臨 床關注。雖然此障礙通常只延續幾個月,有時可持續較長甚至可達數年之 久。 鑑別診斷 有些說話障礙能以溝通疾患 (如:音韻疾患、語言表達疾患、或接受 性-表達性混合語言疾患、或口吃)作更佳解釋,選擇性緘默症必須與之分 辨,這些狀況的說話障礙不限於特定社會情境。剛移民到不同語言國家的 家庭,其子女因為不懂新的語言而可能拒絕說話。若對新語言的了解已足 夠,但仍拒絕說話,才可作選擇性緘默症的診斷。廣泛性發展疾患、精神 分裂病、其他精神病性疾患、或重度智能不足的患者可能有社會溝通的問 題,而不能在社會情境合宜地說話。相反地,僅若此孩童有能力在某些社 會情境說話(如在家中),才能診斷為選擇性緘默症。出現在社會畏懼症的 社會焦慮及社會畏避也可與選擇性緘默症同時發生,此時兩種診斷可同時 給予。

台灣破解自閉兒大腦密碼

2007年07月12日
公開
3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712/2/h62o.html 更新日期:2007/07/12 17:00 記者: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中央研究院、陽明大學、台北榮民總醫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及美國芝加哥大學等團隊跨國合作下,透過腦磁儀成功破解同理心的大腦密碼,為今後自閉症診斷及治療開啟打開一扇窗,並可望重啟患者對外溝通的鑰匙。 獲選國際協會十大優秀論文 此研究立即獲選為國際知名「人腦功能定位協會」2007年年度大會的十大優秀論文。 實際執行這項研究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鄭雅薇表示,目前國內約有0.5%的孩子罹患自閉症,他們獨特的行為及思考模式,通常和一般孩子不一樣,常讓家長在照顧時傷透腦筋,甚至搞得心力交瘁。但過去自閉症診斷困難,常只能透過觀察外在社交行為特徵來推斷。 為此,她就讀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博士班時,就在中研院語言所院士曾志朗及台北榮總整合性腦功能研究中心主任謝仁俊等人指導下,深入研究鏡像神經元與自閉症的關係,試圖為這些孩子找到一條出路。 鄭雅薇解釋,鏡像神經元是大腦皮質裡的一組神經元,可分兩大類,一類在前運動皮質區,另一類在腦島及前扣帶迴,當我們看到別人做一個動作時,鏡像神經元就會重現同一個動作,就像從鏡子投射出該行為。透過鏡像神經元這種特殊反應,我們才能夠理解別人的行為、意圖或情緒,彼此才能溝通無礙。 揣測他人心意能力比常人差 鄭雅薇說,這就是所謂的同理心,一般自閉症患者最主要病症就是缺乏「揣測他人心意」的能力,也就是較不具同理心;因此,若能找出鏡像神經元的表現強弱,就能診斷出自閉症來,再及早給予適當療育,協助他們走出自閉漩渦。 她們的實驗,是在受試者手腕正中神經給予3∼4安培的電刺激,刺激時並不會痛,只有麻麻的感覺,並記錄體感覺皮質區的腦磁場變化。接下來,讓受試者觀看兩組照片,第一組是手被刀割傷、手被烤箱燙傷及手被門夾傷的照片,第二組則是手拿刀子切菜、手拿烤麵包及用手去開關門的照片。 結果發現,在看了這些照片後,正常人及自閉症患者的體感覺皮質區都被活化,但正常人看到第一組照片時,體感覺皮質區的活化較強,反觀自閉症患者的活化強度就弱多了。可見鏡像神經元確實參與同理心的運作,而自閉症患者的相同運作就可能出了問題。 此發現對早期療育或有成效 鄭雅薇表示,透過這次研究,已解開同理心的大腦密碼,今後將可運用到臨床上,做為同理心的生物標誌,輔助診斷懷疑有同理心缺損的自閉症,甚至進一步做為評估早期療育或藥物治療成效的工具。

轉貼~過動兒童 食物惹的禍

2006年11月22日
公開
53

謝謝Q毛媽咪分享 過動兒童 食物惹的禍 孩子老是靜不下來、無法專心、容易生氣。要罵孩子前,也許先看看他吃了什麼東西。 糖果點心、豆乾、蜜餞、水果乾、果汁、汽水……,這些零食飲料是你的小孩愛吃愛喝的嗎?如果是,也許你該留意孩子的健康變化。 許多加工食物中有食品添加物,例如防腐劑、著色劑(色素)、漂白劑等,用來殺菌、保存或改變食物的色澤……等等功能,但有些食品添加物已被證實,容易讓人吃下肚後身體發生不良反應,造成氣喘發作或蕁麻疹等過敏狀況。 這些添加物包括: ●硫酸鹽類(Sulphites) 除了保存的效果外,硫酸鹽類的添加物也會讓食品的色澤變淺,在國內屬於漂白劑類的添加物。 它的使用範圍很廣,像火腿、熱狗等香腸類(sausages)、脫水蔬菜水果,果汁或其摻有果汁的飲料、烘焙的麵粉類食品等,都可能有硫酸鹽類的添加物。 英國食品標準局在官方網站上指出,有氣喘的人可能因為吸入食品中硫酸鹽類的殘留物「二氧化硫」,而有不良反應。例如,有非常少數的人因為喝了含有硫酸鹽類的酸性飲料,而氣喘發作。 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孫璐西也提醒,很多水果乾會放這類添加物,有過敏的人要留意。像她每吃柿子乾,皮膚就會發癢。 ●苯甲酸、苯甲酸鹽(Benzoates) 防腐劑之一,用來避免食品孳生細菌、黴菌。包括醬油、魚肉煉製品、肉製品、果醬、花生醬、果汁、碳酸飲料或不含碳酸飲料、海藻醬類、豆乾豆皮類、脫水水果、糖漬果實(例如蜜餞)……等,都可以使用。 已經有氣喘和濕疹的兒童,吃了苯甲酸鹽類的食物後,可能會病情加重。 ●食用黃色4號(Tartrazine) 一種黃色著色劑,廣泛用在飲料(soft drinks)、糖果甜點和醬料中。 過去的研究已顯示,吃或喝含食用黃色4號的食品或飲料,對少數人會造成蕁麻疹、皮膚炎、氣喘、或鼻炎。 過動、易怒的危機 食品添加物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行為、情緒。有些人認為,一些特定的食品添加物,特別是人工色素,造成兒童過動(hyperactivity)或更過動,影響孩子的學習、記憶、動作、語言、情緒反應跟睡眠。 甚至也有人相信,一些食品添加物跟注意力缺乏過動症(ADHD)有關。有ADHD的小孩,不只是行為過動,通常跟特定的行為模式有關,例如,注意力的時間短、很難集中注意力,而可能有學習障礙或行為問題。 這方面的主張,在1970年代就出現,一直爭議不斷。 英國氣喘與過敏研究中心的人員組成的民間監督單位「飲食委員會」(Food Commission),曾在2002年就五種常加在一般洋芋片、糖果甜點跟氣泡飲料中的添加物做研究,由277個3歲孩子的父母,觀察孩子喝了含這5種添加物的飲料後,行為有什麼變化。結果發現,每4個孩子中有1人會被影響,容易過動、發怒。 飲食委員會統計,市面上大約兩百多種零食、點心、飲料,含有這5種添加物。 這些添加物除了有一種著色劑(色素)是國內衛生署沒有公告使用的,另外4種包括食用黃色4號、食用黃色5號、食用紅色6號,和防腐劑苯甲酸鈉(常用於果汁跟碳酸飲料),都是國內允許添加的。 這項結果發佈後,英國營養基金會雖然認為研究結果不完全,而且所有添加物都已經嚴格的安全測試,因此不主張食品中禁用這些添加物,但基金會也建議有疑慮的父母,可以為孩子選擇不含添加物的其他食品或飲料。 約兩年後,另一項由英國政府資助,為期一個月的研究結果又再度發現,上述5種食品添加物會誘發兒童的過動行為。 而且,當實驗的第一週,給受試兒童吃的食物完全不含人工色素跟苯甲酸鹽類的防腐劑,他們的過動行為明顯減少。接下來3週,和飲食中不含食品添加物的孩子相比,吃到含食品添加物的孩子,過動行為明顯增多,而且一旦停止含食品添加物的飲食,過動行為就減少。 這個研究主要靠家長對孩子的行為觀察,他們發現孩子的過動行為的確因有沒有吃到食品添加物,明顯改變。但在臨床實驗中,卻沒有發現食品添加物跟過動之間有顯著關連。 南漢普頓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可能因為父母較了解孩子的行為,實驗室的環境未必能記錄到,因此呼籲未來應有更多相關的研究,幫助釐清真相。 成績不好的祕密 食品添加物也可能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2003年英國有項針對5歲雙胞胎兄弟克里斯多福跟麥可的兩星期實驗,其中,麥可吃的食物完全沒有食品添加物。兩星期後,他變得比克里斯多福更有判斷力、且靜得下來。 而且實驗開始前,這對雙胞胎兄弟曾做智力測驗,兩人不會做的題目相同,也同時做完測驗。但等實驗結束後再做一次相同的測驗,兩人的成績雖然都有進步,但麥可的進步幅度比較大。 《E for Additives》一書的作者漢森也認為,孩子如果在生活中吃進一大堆食品添加物,將會因為操行成績變差使得學習成績下滑。 他並提出,如果把孩子的飲食剔除不必要的食品添加物,他預期孩子比較能集中注意力,IQ較高、行為表現也較好。 因為相關的爭論不斷,英國食品標準局從2004年9月起,撥款贊助一項新的研究計劃,探討食品添加物跟兒童過動行為之間的關連,預計在2007年春天會有研究結果。 過敏跟過動,有趣的雙人舞 另方面,醫界也開始懷疑,過敏反應跟過動行為之間可能有關。「神經系統跟過敏、免疫反應之間的關連,是這一兩年國際間熱門的研究議題,」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江伯倫指出。 臨床中,有15%的小朋友有明顯的過敏反應,但測不出過敏抗體(IGE),也就是找不到明確的過敏原,屬於內因性氣喘或非過敏性氣喘。江伯倫猜測,這些小朋友可能因為神經系統過度反應。 另外,像蕁麻疹病人中,十個人有七個人找不到引起他過敏的食物。江伯倫懷疑,不知道是否跟食品添加物有關,引發神經系統過度活化,而造成過敏。 他指出,食品添加物的分子比較小,可能不會是直接的過敏原,但「食品添加物可能刺激免疫細胞或刺激神經細胞,而造成後續的過敏反應,這方面的可能性比較大。」 江伯倫目前在台大也跟神經科醫師合作治療病情改善不佳的妥瑞症病人,了解這些病人是不是有特定的神經系統反應異常。因為已經有人發現,妥瑞症(一直重複某一動作,例如,一直眨眼睛)跟過敏疾病有關。 國外醫學網站「網路醫生」(WebMD)也在探討食品添加劑跟兒童過動的相關性,他們指出,過敏跟過動行為有很大的關連,過動的孩子也有其他的過敏問題,例如濕疹和氣喘。 如果少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不論是色素或食品添加物、牛奶、乳製品等,除了改善孩子的過敏症狀,過動行為也獲改善。 「過動兒跟過敏疾病之間,可能有正相關,」江伯倫說。他常為過敏病童看診,現在也對過動的問題,很感興趣。 期待更明確的食品標示 雖然食品添加物跟孩子的過動、情緒問題等,還沒有定論,但謹慎的家長可不想拿孩子的健康當賭注。 只是,該怎麼做? 首先要儘量買新鮮食材,少吃含添加物的加工食品。 仔細閱讀食品標示的成分說明,也是重要的原則。 雖然合法使用的食品添加物都經過安全測試,理論上不會危及健康,但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孫璐西指出,各食品添加物的容許量,沒有年齡之分,對成人來說安全的添加量,對部份孩子來說或許嫌多,難免增加健康的風險。 她提醒,食品標示是按成分比例的多寡,逐一列出,添加物因為只佔少量,幾乎寫在最後,買東西時記得瞧瞧成分說明的後幾項,儘量避開容易引發問題的添加物。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主任黃士懿更坦言,台灣的食品標示做得不夠好,像食物添加的色素,沒有強制廠商標示,資訊不充分下,家長即使有心也難為。「儘量少選加工過、五顏六色的(食品),」他建議。 黃士懿指出,目前研究已證實,鉛會影響孩子的過動、智力等,而色素類的添加物,通常含鉛量高,所以像棒棒糖等五顏六色的零食,對已有過動症狀的孩子來說,更不適合。 除了防腐劑和色素等食品添加物外,許多其他食物也常被懷疑容易誘發孩子的過動行為和過敏反應,如,巧克力、牛奶、蛋、柑橘、糖等。 所以,有國外學者建議,針對有過動行為的孩子,家長可以採取飲食排除法:兩星期先讓孩子吃一些通常不會引發過敏反應的食物,例如,雞肉、羊肉、米、馬鈴薯等。然後逐一把其他食物加進來,觀察孩子有沒有什麼過敏反應或行為變化。 另外,沒有攝取均衡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營養素,會讓孩子更容易有過動行為和其他問題。同時要少吃反式脂肪跟omega-6脂肪酸(植物油),多吃omega-3(堅果類、魚類),才能減少過敏問題以及可能減少的過動行為。 孩子的行為、情緒變化,不全然是孩子不聽話,下次責怪孩子前,也許先看看你平常給他吃什麼東西。

天使區小薇媽的文章..

2006年06月26日
公開
7

在台灣 甚至連健兒門診的小兒科醫生都不願點醒看似遲緩兒的父母 因為怕麻煩 但在國外,正視遲緩並給予復健卻是普遍的觀念 因為他們知道如果能把握三歲前的黃金治療期 即早發現給予早療是可以百分百追上進度的 以下的文章給妳參考 早點帶寶寶去做早療評估喔!!! 3歲前做一年早療,勝過將來做十年。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0∼6歲兒童發展遲緩的發生率為6∼8%。如果能及早發現,並針對孩子的特殊需求給予專業協助,也就是早期療育(early intervention),有的孩子就能趕上同齡進度;對中、重度發展遲緩的身心障礙兒童,早療可以減輕殘障程度,發揮較多潛力。 例如腦性麻痺資優生孫嘉梁,出生4個月父母就幫他做復健,雖然至今生活無法完全自理,但他拿到台大數學研究碩士、正準備赴美攻讀博士;美國知名藝人湯姆克魯斯小時候也是個學習遲緩兒,如今卻能揚名國際。 先進國家的經驗顯示,對遲緩兒做早療不但能減少將來醫療、教育、社會支出,更能提升國民素質。 發展遲緩兒接受早療比例不到兩成,3歲前被發現的遲緩兒太少。 台灣有多少孩子發展慢半拍、甚至慢上一大截?至今缺乏大規模調查發展遲緩兒童的比例究竟有多少。資深早療領域專家多用6%推估,以台灣去年共有173萬名0∼6歲兒童計算,目前至少有10萬名孩童是發展遲緩兒。 但是,內政部兒童局統計,台灣近六年發展遲緩兒接受早療的比例,竟只有6∼17%,換句話說,每5個遲緩兒,只有1個接受早療;八成多的孩子錯過早療黃金期,人生可能從此趕不上進度。 更讓關心早療的人心急跳腳的是,關鍵的3歲以前被發現的遲緩兒太少。 內政部兒童局曾在2000年與2001年到各個通報轉介中心訪視,發現各縣市通報轉介服務對象的年齡分布,3歲以下僅佔28%。 再以兒童局最新的統計發現,2004年通報轉介的兒童中,3歲以下的遲緩兒也只有34%。 「這些小於3歲被通報的,大部份是中重度、有明顯的發展遲緩的孩子,」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早療協會理事長、慈濟醫院復健科主任梁忠詔指出,許多邊緣的、輕度的發展遲緩幼兒就失去接受早療機會。 「孩子的腦細胞在3歲已發展了八成,所以0∼3歲才是關鍵、才叫早療啊,」曾到許多國家觀摩早療的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董事長雷游秀華抬高音量強調。 孩子沒有舉手要求早療的能力,那麼多晚開花的孩子沒有接受早療,摸得到孩子的大人、摸不到孩子的政策主事者都有責任。 家長:「大雞慢啼,慢慢教就可以。」 舉3歲前的幼童為例,能夠察覺孩子發展異常的核心人物是家長、保姆、小兒科醫師、公共衛生護士。 創立台灣第一個早療研究所的傅秀媚說,台灣的家長們普遍有「大雞晚啼」、「大器晚成」的觀念,只要身高體重合乎標準,對孩子不會說話、不會站、不會拿杯喝水,總苟且地想「等大一點自然就會了」。 台北市南港區健康服務中心曾在去年對3064名幼托園所孩童做整合性篩檢,發現其中有186名(6%)的兒童有發展異常,通知家長後,普遍反應是「孩子還小慢慢教就可以」、「問過神明說沒問題」、「他只是怕生不敢回答」,拒絕帶孩子做進一步評估鑑定。 台灣每個孩子出生即會領到一本《兒童健康手冊》,健保免費提供1歲以下4次、1∼3歲、3∼4歲各1次,總共6次(台北市給付9次)的兒童預防保健服務,包含身體檢查、接種疫苗、營養等健康諮詢,還有發展診察。 但不少父母打過疫苗,手冊就擱一旁。調查指出,1∼2歲兒童在2001年兒童預防保健服務全國利用率是79%;但3歲兒童即掉到27%。 小兒科醫生:「沒關係,再看看!」 做檢查的醫師是否注重並確實執行發展診察也是問題。 即使不特地做兒童檢康檢查,小兒科醫師也至少有12次會因為需要執行預防注射,摸得到孩子,診察孩子的發展狀況。 但一份「兒科醫師對兒童預防保健認知、態度與參與意願之探討」研究指出,降低兒科醫師執行兒童預防保健服務意願的原因,依序是健保支付金額太低(73%)、太費時(60%)、檢查過程太繁瑣(28%)。 另一位阿嬤因為孫子是早產兒,打疫苗時總會特別請醫生多看看孫子,「沒什麼特別的啊,」醫生回答,等到孫子到一歲時還不會翻身,別的醫師說有發展遲緩現象時,「健康手冊的發展狀態四次都勾『通過』啊!」阿嬤愈說愈氣。 「其實,小兒科醫師有最好的niche(優勢)為孩子做發展評估,」成大醫學院小兒科兼任副教授朱曉慧表示,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持續接觸兒科醫生,懷疑是發展遲緩,兩個月後再追蹤也不會太遲,只要多花點時間不難看出發展異常的孩子。 但「醫生千萬不要說『沒關係,再看看』,這句話是家長最愛聽的,」因為父母本來就不希望孩子有問題,聽到醫生說沒關係,頭又縮回去了,「半年、一年,孩子耽誤更多,」朱醫師搖頭。 小兒科醫師輕忽兒童發展評估,很大原因是養成過程中缺乏發展評估訓練。 而台灣兒科住院醫師訓練至今偏重在學習身體疾病,缺乏兒童發展師資且需累積經驗才有能力評估。以至於現在的小兒科醫師的發展診察只是草草帶過,「看感冒比看發展省時輕鬆多了,」一位小兒科醫師坦承。 早療協會理事長梁忠詔大聲呼籲第一線接觸孩子的小兒科醫生、公衛護士好好盡責做篩檢,增加遲緩兒的發現率。他強力建議國健局,「把發展篩檢和接種疫苗綁在一起,沒有切實執行發展診察,就不准入學,」讓發展遲緩兒能儘早接受早療。 許多資深的早療工作者和郭煌宗、梁忠詔、林美瑗一樣,憂心還有許多遲緩兒沒有接受早療,焦急這些孩子就要錯過黃金治療期。林美瑗一談起早療,說話就變得又急又快,「孩子不能等,再不做,就來不及了!」她語氣急切地說。

兒童發展遲緩的原因

2006年06月06日
公開
6

兒童發展遲緩的原因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 邱南昌醫師 關鍵字:發育遲緩 凡是在孩童生長期間影響到正常發育的原因,都可能造成兒童發展遲緩的結果。這其中尤其若牽涉到神經系統發育的因素,更容易有較大的影響。導致影響的時期,可能是在出生前、生產過程或是出生後。導致遲緩的原因,有些可以確定為病因,有些推測為可能原因,還有一大部份則仍屬不明原因。 根據發展遲緩兒童個案分類表,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大項目: •缺氧hypoxia •缺血ischemia •感染infection(e.g. congenital rubella…) •外傷trauma •顱內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 •遺傳genetic(e.g. familial DR…) •代謝metabolic(e.g. hypoglycemia…) •先天症候群congenital syndromes(e.g. fetal alcohol syndrome…) •心理社會環境psychosocial factors(e.g.環境刺激缺乏cultural deprivation、受虐疏忽兒abused, neglected child、家庭功能障礙familial dysfunction、親子問題parent-child problem、婚姻問題marital problem、親職技巧問題parenting skill problem、家庭暴力family abuse) •毒物toxin •早產兒prematurity •其他(e.g. S.G.A…)   由各相關學會所提供的較重要或常見的相關疾病如下: (一)神經肌肉疾病 •腦性麻痺cerebral palsy •腦膜炎/腦炎meningitis/encephalitis •癲癇epilepsy •腦發育畸形brain developmental defects (e.g. 小腦症microcephaly、大頭症macrocephaly) •周邊神經疾病peripheral neuropathy •神經肌肉疾患neuromuscular diseases •脊髓畸形 •神經皮膚症候群neurocutaneous syndromes(e.g. 結節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水腦hydrocephalus •腦瘤brain tumor •其他 (二)感官知覺異常 1. 眼睛問題 •視力不良 •屈光異常refraction •遠視hyperopia •近視myopia •散光astigmatism •弱視amblyopia •眼疾 •遮蔽或介質模糊(眼瞼下垂、白內障、角膜白斑、其他) •視神經萎縮optic atrophy •視網膜病變retinopathy •雙眼視功能不良 •斜視strabismus •隱斜視 •其他視功能異常 •調節力異常 •內聚外展失衡 •影像抑制 •立體感不良 •視覺認知技巧不足 2. 耳部問題 •聽力損失hearing impairment •傳導性conductive losses •神經性sensorineural losses •混合性mixed hearing losses *輕度-25~40dB;中度-40~60dB;重度-60~90dB;極重度->90dB •中樞聽覺障礙 •其他 (三)遺傳、症候群方面 •唐氏症Down syndrome •X染色體脆折症fragile X syndrome •Prader-Willi syndrome •Angelman syndrome •Goldenhar syndrome •Fetal alcohol syndrome •Crouzon syndrome •Turner syndrome •CATCH22 syndrome •Williams syndrome •Inborn error metabolic diseases(e.g. hypothyroidism, PKU, mucopolysaccharidosis) •Achondroplasia •雷特氏症候群Rett syndrome •其他 (四)精神心智方面 •注意力欠缺過動症候群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kinetic disorder •廣泛性發展障礙(包括自閉症)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including autism, Asperger syndrome) •智能障礙(智能不足)mental retardation •溝通疾患communication disorder •表達型expressive language disorder •混合型mixed receptive-expressive language disorder •音韻型phonological disorder •口吃stuttering •其他communication disorder •兒童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遺尿症/遺屎症enuresis/encorpresis •選擇性不語症selective mutism •兒童期反應性障礙症reactive attachment disorder of childhood •飲食障礙eating disorder •睡眠障礙sleep disorder •畏懼焦慮症phobic anxiety disorder •其他 (五)其他身體疾病 •消化系統the digestive system •骨骼系統the orthopedic system •心臟血管系統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先天性心臟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ASD、VSD、T/F) •泌尿系統the urinary system •唇顎裂cleft lip/cleft palate •生長遲緩failure to thrive •其他 此分類表無法包含所有導致發展遲緩的原因,但可提供在臨床上的實際應用。事實上許多孩童的相關疾病可能不只一種,當我們在處理這些孩童時,並非單找到一項病因就當作已解決問題,仍必須系統化把孩童整體各組織系統作一個通盤的徹底檢查,對所有存在的問題也都需全面的顧及,加以處理。 轉貼自http://www2.mmh.org.tw/earlyintervention/兒童發展遲緩的原因.htm

如何幫助自閉兒及語言發展遲緩兒童

2006年06月06日
公開
6

如何幫助自閉兒及語言發展遲緩兒童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 臧汝芬醫師 關鍵字:發展遲緩、語言發展遲緩、自閉兒、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兒 早療的定義是針對生理與心理發展遲緩的六歲之前之兒童,早早發現問題的所在,早早採取治療或訓練措施。先進的醫療強調預防重於治療,如何提供伏質的環境而預防疾病的發生比如何開發治療方法來治療疾病來得更為重要。所以早療的精神就是早早發現問題,早早訓練,來預防將來發生更嚴重的問題。 國外之早療行之多年,分別有以醫院、以社區、學校為中心的早療訓練。 早療工作的成員,包括生理及心理疾病的各科醫師,譬如小兒心智科、小兒科、復健科、耳鼻喉科、眼科、遺傳科及心理工作人員、社工人員、語言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特教老師。目前在台灣各大醫學中心都有早療業務,以馬偕為例,民眾可直接掛號,掛小兒科、復健科、心智科等。表示要作早療評估,接著就會在先看完一科後,被轉介到馬偕早療工作團隊負責人。由負責人根據第一位早療評估醫師所評估之結果,幫忙掛其他科,再由其他科醫師分別作評估。譬如自閉症的兒童,可能第一次只由復健科醫師看診,復健科醫師會建議看耳鼻喉科,看小兒心智科,語言評估及心理評估。接著早療負責人會安排掛號看診,全部看完後,由醫師告知父母孩子的診斷及如何處置與訓練。父母也會看到一份完整的報告,包括各科醫師的評估與建議。 目前在早療工作上,早療團隊所面臨的問題是許多孩子已完成評估,確定診斷。但是後續訓練工作方面無著落,許多父母希望有一些工式的訓練機構,可以把孩子送去受訓練。但是往往受訓之機構不足,父母自己也不知到怎麼辦,故這些父母只有等孩子長大了再說。或著有些父母心急,而一家接一家,到處逛醫院,這種現象在自閉兒童的父母身上常常可見。許多父母不滿及不信服自閉的診斷,會到處逛,其實站在早療工作者之立場,在此呼籲父母,須重視孩子六歲以前之早療黃金期。他們的童年僅此一次,不要浪費他們時間,早點與早療團隊協調。早早開始訓練,才是當務之急。如果懷疑診斷,可以回去跟原來診斷醫師作討論,不要一家接一家醫院逛,不但浪費有限的早療人力,也浪費孩子與自己的時間。通常早療團隊會建議你半年後再追蹤,父母也可以在半年後再選擇其他醫學中心的早療團隊。當然也深願我們的政府衛生局相關單位能將每位早療個案列管,使他們每人手中有一張卡,而使他們不將致於到處逛醫院。 訓練機構不夠是我們心中最大的遺憾,尤其是許多自閉兒父母,常常求救無門,來醫院尋求協助,故本文除就早療在心智科常委疾病,作一簡單的介紹之外,也簡單介紹在台灣有限的資源下,父母當如何自處。小兒神經科會針對大腦結構異常之兒童作診斷,譬如腦性麻痺、水腦、小腦症,及許多先天遺傳疾病。小兒心智科大致上是針對各功能之發展遲緩狀態作診斷,譬如語言發展遲緩、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其他情緒障礙作診斷,以下一一作介紹: 發展遲緩 一般所謂的智障是指全面發展遲緩,全面是指大肌肉、小肌肉、溝通語言、認知功能、自理能力、人際關係的發展遲緩,譬如大腦受傷的兒童到了一歲不站,走路也慢,抓東西也慢,一歲該說話但不會叫爸媽,全部反應慢。此種全面發展慢,即所謂發展遲緩(Development Delay),情況一直緩慢,將來就是所謂的智能障礙 (Mental Retardation)。 對全面發展遲緩父母之建議: 如有肢體肌肉上之問題,必須請教復健科作肌肉拉筋等訓練,針對語言、認知、自理、人際互動之部份建議購買雙溪文教基金會的Portage早療卡,每天照卡片所建議之活動持續作訓練,鼓勵你根據孩子的所發展出之年齡開始作訓練。譬如這孩子是五歲,但心理評估結果,他的大肌肉只發展到2歲程度,那麼就請父母自2歲的卡片作起,每天記得作作業,列一星期的日期。把活動列出,完成則打o ,未完成打´,須加強著打r,表示持續作。 ********************************************* 語言發展遲緩 指某些孩子坐、爬、走都正常,大小便訓練也不傷腦筋,眼睛會看人。要東西會用指的,但是唯獨說話較慢,此種個案我們就會診斷特殊語言發展遲緩。造成此種語言遲緩的原因包括刺激不夠、聽力異常、發音肌肉問題,注意力不足兒童,氣質較特別兒童。譬如害羞、適應力、負向情緒多、怕怕等兒童,都可能會有特殊語言發展遲緩。 對語言發展遲緩父母之建議: 建議作雙溪文教基金會的Portage之早療卡,只作語言溝通部份。如果完全沒有語言之兒童,考慮先作認知卡,再來加語言卡。完全不知如何訓練之母親須與語言治療師配合,或請教心智科醫師,如何先像訓練自閉兒一樣,先作模仿訓練,再作聲音模仿訓練。 自閉兒 一般智障是指各方面的發展都相對遲緩,但自閉兒是除了語言、人際關係發展遲緩,其他發展是正常的。根據目前美國 DSM-IV的診斷標準,是在社會、語言、行為與興趣發展上出現異常。與同年齡兒童之發展作比較,出現人際關係遲緩現象,缺少主動與人分享快樂、興趣、成就。缺少社會或與人情緒的互動。 他們有明顯的社會關係上之質量上障礙,明顯非語言溝通障礙,譬如眼對眼接觸障礙、面部表情障礙、特殊身體姿勢、社交應對的姿勢障礙。 溝通上的質量上的障礙包括: (a) 語言發展遲緩或完全沒有語言發展(不包括嘗試用姿勢或啞巴與來溝通著) (b) 有些語言發展,但無法開啟或持續一個對話。 (c) 固執重覆性的怪異語言。 (d) 缺乏合乎發展階段的遊戲或社會模仿。   重覆固執行為、興趣活動: (a) 一種或多種的固執或狹窄、不正常偏好的興趣。 (b) 堅持某一特定的儀式或日常生活模式。 (c) 重覆固執的小動作(譬如,拍手或拍指頭,或旋轉手與指頭,或某些動作) (d) 愛東西某一小部份。 自閉症是在30個月以後,便開始出現社會關係、溝通發展、怪異固執行為的一種兒童發展疾病。通常自出生後便發現,他們無法以正常關係與人互動,也同時發現有過份的固執與重覆行為。非堅持一致性,不易接受改變,同時注意到他們有明顯怪異溝通型式,譬如鸚鵡式仿說,或代名詞混淆不清。 對自閉兒童父母之建議: 須作視線接觸的訓練: 1 誇張表情,高興,驚訝的語調來吸引他。 2 誇張的姿勢: 作他愛的動作,譬如拍手、學自閉兒的動作、吸引 小孩的注意。 3 製造視覺刺激的效果: 敲鐵器聲、手電筒、有聲的玩具、臉對臉 作要確定他有在看。 加強模仿: 加強模仿是引導自閉兒學習的第一步,對不會說話的自閉兒,最重要是加強模仿,模仿的效果,主要是因模仿可加強學習。 訓練模仿順序: 1先列舉幾個動作反覆練習,譬如摸鼻子、摸耳朵、伸舌頭、手拍大腿,作拍手動作。譬如請他模仿摸鼻子,媽媽先作動作。 2 等孩子習慣模仿了,加強練習。 3 再加入玩聲音,預備學習語言。 4 其中善用行為增強物來加強學習。 製造機會讓孩子與人互動: 譬如: 讓他打開優酪乳,他打不開,父母不要立即幫他開,等他抓你的手去看罐子。用杯子給他,你自己喝,並說很好喝,等他向你要、向你求救,教他拿杯子。一個容器內,用一根棒子去攪拌,它作不來,利用機會,他會看你,表示求救,此時立即回應。 其他細節可考慮去自閉症基金會處或各大醫學中心的心智科會建議母親如何作。 注意力不足過動兒與氣質兒童 幼兒期注意力不足過動兒之特徵包括 動來動去 打人 睡眠量少 氣質特別(Difficult child) 適應度差 注意力分散 反應強度,要什麼非要到不可。 愛哭愛鬧 規律性差 有些過動兒有暴力傾向愛打人,媽媽稱此種小孩屬磨娘精型,存心折磨母親,甚至有些母親會用孽緣來形容此種難帶的孩子。此種性情的差異來自於先天的遺傳與後天大環境的配合,此意謂小孩子的性情是先天遺傳的結果,但如果剛好碰到一個能與此乖戾小孩配合的母親,或者剛好不幸碰到一個病態且無法配合乖戾小孩的母親,這小孩將來所發展出的性情狀態會大有所不同。專家們認為難帶的孩子,如果缺乏好母親的配合,將來此兒童會發展出許多情緒障礙與行為障礙。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過程: 自動痊癒(Spontaneous Remission)(約12歲至20歲間) 過動的症狀先消失 注意力不足較慢消失 有可能15-20%的過動兒長大後,會留下些衝動個性、粗心、常出紕漏的傾向 處理不當時,許多會出現反社會型人格異常(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或是藥物濫用者(Substance abuse) 治療: A 藥物治療 B 行為治療(Behavior Modification and Structure of Reward and Punishment) 社交技巧訓練 父母的團體治療,內容須包括家庭中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錯誤認知、問題互動關係的處理、父母管教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知識。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團體治療。 特別輔導有學習障礙的小朋友。 針對難帶的孩子的管教,首先,父母必須承認孩子的性情,並相信某些特質是與生俱來的,絕非故意搗蛋。當面臨處理孩子的問題行為時,先捫心自問,自己是否在氣頭上,是否又認定孩子是故事的,如果確定自己是心平氣和,可以處理孩子的麻煩行為時,才開始以中立的立場去思考,試著去分析目前你所看到的問題行為,是否屬於他無法控制的天生難帶性情中的一部份。如果是,則嘗試以了解與同情的心態去回應之,如果你所看到的問題行為不是性情的一部份,是屬故意的破壞行為,則要以堅定而有效的方法處罰之。譬如,某小孩出去逛街時在地上打滾,此時,家長要試著去分析,是否因為孩子首次進出公共場所,有害怕,陌生感而哭鬧。如果媽媽確定只是性情問題,可先把他抱起來,帶到廁所或人少處給予安撫。如果確定是屬於一種蓄意的破壞行為,則以堅定的口吻警告他起來或給予處罰。了事孩子不同於溺愛孩子,應該說是因著了解孩子,再去尋找解除孩子焦慮的方法。更多的事前計劃與演練,更多加強學習動機的方法,更有效的去學習。如此我們周遭的困難兒童才不致於因過多的毒打與虐待,而在未來產生嚴重的情緒與行為異常。 最後以兒童成長格言來勉勵辛苦的父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上帝給與我們的最寶貴的禮物,他們每一個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不要給他們太多約束。而是就他所有的讚美去肯定他。有一篇兒童成長格言說,在批評中長大的孩子,他學會責難,在敵意中長大的孩子,他學會抵抗,在嘲諷中長大的孩子,他容易畏縮,在羞辱中長大的孩子,他容易膽怯,在忍讓中長大的孩子,他學會堅忍,在激勵中長大的孩子,他充滿信心,在讚美中長大的孩子,他充滿感激,在公平中長大的孩子,他充滿正義,在安定中長大的孩子,他學會信任,在讚許中長大的孩子,他學會自愛。 所以,我們必須知道,批評、嘮叨、責備和打罵,是絕對不好的。它不是絕對唯一的方法,從成長的角度來說,一定有其負面的影響。一個在正面,接納和友誼中成長的孩子,他才能把真正的內在潛力發展出來。家中有發展遲緩兒童的父母,須丟棄悲觀的自哀自怨,在以接納與肯定孩子的氣氛中,多想一些方法幫助他們,多花一點時間去操練某些動作,終有一天,他們會反過來感激父母孜孜不悔。 轉貼自http://www2.mmh.org.tw/earlyintervention/如何幫助自閉兒發展遲緩兒童.htm

發展遲緩與感染性疾病

2006年06月06日
公開
4

發展遲緩與感染性疾病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神經暨感染科 邱南昌醫師 關鍵字:先天性感染、後天性感染 發展遲緩問題與感染性疾病有互為因果之關係。感染性疾病可能導致神經系統受損而影響生長發育;發育遲緩兒童較之其他正常兒童有較高的感染性疾病發生率。 在產前,有些病原體可能先入侵母體,再經胎盤感染胎兒,導致先天性感染。會造成先天性感染的病原體簡稱TORCH:T指弓型蟲(toxoplasmosis) ,O指其他(others)包括梅毒、人類免疫不全病毒、Parvovirus B19、腸病毒等,R指德國麻疹(rubella), C指巨細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 ,H指單純皰疹病毒 (herpes simplex virus)。 先天性感染對胎兒的影響因病原體種類及感染時間的不同而有差異。以症狀出現的時間而言,懷孕早期的感染可能會造成流產或死產;在懷孕早期及中期的感染可能會在出生不久即有症狀;而懷孕後期或生產中才得到的感染,則症狀可能遲至出生後數日至數星期才出現。此外、早期的感染較常有胎內生長遲滯或出生即可見的肝脾腫大、黃疸、紫斑、腦部病變(水腦症、小腦症、顱內鈣化等)、眼部病變(青光眼、脈絡視網膜炎、白內障等)及心臟之畸形等。而懷孕末期的感染,其症狀則類似敗血症或較大嬰兒的感染。 在整個胎兒發育期間,神經系統一直是處於容易受傷害的階段,所以是最容易因先天性感染而造成傷害的部位。對神經系統的傷害,除了出生時就可發現的病變外,還有不少損傷是數個月後才逐漸顯現。如聽力障礙、發展遲緩、智力障礙等,有可能在半歲左右或甚至更晚之後,家長才逐漸發現孩子有這些問題。 後天的感染若侵犯了神經系統,可能導致發育遲緩,這其中尤其以細菌性腦膜炎和病毒性腦炎較為常見。細菌性腦膜炎的預後,依致病菌、診斷及治療的時間早晚而有所不同,有極高的死亡率。合併症有水腦、硬腦膜下積水或積膿、腦室炎、腦膿瘍等。長期的後遺症則以神經性聽覺障礙最多,其他尚有發育遲緩、學習及認知異常等。病毒性腦膜炎若未合併腦炎則預後大致良好,若不幸合併腦炎則常會有神經學的後遺症,如智能障礙、發育遲緩、腦性麻痺、癲癇等。 其他的一些感染性疾病有時也會間接造成神經受損,而影響發育。例如敗血性休克、心肌炎,可能因血壓過低造成腦部缺血。嚴重的肺炎,呼吸困難,使全身包括腦部發生缺氧現象。慢性腸胃炎引起營養吸收不良,也可能影響腦部的發育。 發育遲緩兒經常合併有其他的生理異常,譬如肢體運動困難、肌肉無力、癲癇、智能障礙、胃腸功能失調、先天畸形等。這些孩子若是吸氣呼氣力量較差,就會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機會。他們營養的攝取,可能受吞嚥能力或是胃腸蠕動功能不佳的影響而不如常人;長期處於營養狀況不良的情況下,免疫能力會連帶受到影響,而容易得到感染性疾病。一些先天畸形,如影響了正常的生理活動,也常會增加感染的機會;有時為了矯正這些先天畸形,手術處置也可能引發感染性疾病。若是住在教養院,因集中照顧,彼此間相互感染的情況更是時有所聞。 為了避免感染性疾病導致生長發育遲緩,孕前檢查應包括德國麻疹抗體、梅毒血清反應。懷孕期間應注意流行病訊息,盡量減少得到感染性疾病。孩子若有疑似感染症狀,需特別留意有無腦部受影響的跡象。反過來說,發育遲緩兒得到感染性疾病的機會較高,病情惡化的可能性也較高。對這些孩童的感染性疾病應格外小心,早期予以診斷,加以控制,可減少很多後續的併發症。 轉貼自http://www2.mmh.org.tw/earlyintervention/發展遲緩與感染性疾病.htm

認識孩子的學習能力

2006年06月06日
公開
4

認識孩子的學習能力 馬偕紀念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 高雅蓓 關鍵字:學習、感覺統合 一、 概述: 影響孩子學習能力的因素有很多。而“感覺統合”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很多孩子外在表現出來的,是學業成績不理想、分心、過動、個性衝動等問題。此時,家長往往認為是小朋友不乖、不聽話,而在教養方面大傷腦筋,甚至用打罵教育,企圖讓小朋友安靜下來,專心學習。但事實上,很有可能是小朋友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感覺統合上出了問題,以至於無法和環境有良好的互動,也無法在不同的狀況下,有合適的行為表現。例如:上課鐘響後,進了教室就不能隨便離開座位。小朋友因為感覺統合不良,因而即使是在上課中也“不得不”動來動去,以尋求刺激,甚至離開座位,尋求更大量的刺激,以滿足神經系統的需要。 感覺統合和一般的生理疾病不同。一般的生理疾病,可經由各種的理學檢查,如:X光,血液、尿液的檢驗,而找出病灶。但感覺統合方面的問題則不同,它無法經由理學檢查而得知。而是透過小朋友的外在表現,經由家長、老師、治療師的觀察,輔以各種的評估工具,來診斷出小朋友在感覺統合方面的問題所在。 二、 感覺統合功能的發展: 有研究顯示,感覺統合功能的發展,從出生前已開始。特別是前庭系統。因此,有專家倡議,孕婦應多散步、多走動。不單是對生產過程有所幫助,同時也能給嬰兒較多的前庭刺激,以幫助神經系統的發展。 待嬰兒呱呱墜地後,便開始接受大量的感覺刺激。而嬰兒也多喜歡接受外界而來的刺激。因為,就如同需要各種的營養素,以幫助體格成長一般,神經系統也需要各種的感覺刺激,如同營養素一般,幫助其成熟。例如,嬰兒喜歡被適度的搖晃。因為可從搖晃中,得到所需的前庭刺激。 隨著小朋友逐漸發展,便開始更多的去探索環境。藉著在探索過程中,所得到的“感覺回饋”,可使得神經系統發展更臻成熟。舉例來說,小朋友藉由觸覺及本體覺,而建立起身體圖像的概念。有了完整而正確的身體圖像概念,再進一步的發展成空間概念。 因此,在嬰幼兒時期,家長應盡量給予探索環境的機會。在安全的前提下,鼓勵自發性的探索行為。而最有效的探索行為,就是“玩”。 三、 治療: 感覺統合的治療,就是透過遊戲,來達到治療的目的。經過治療師的安排,在遊戲中,給予小朋友所需的感覺刺激,以促進神經系統的統合及發展。一般說來,最常給予的感覺刺激有:前庭覺,本體覺,觸覺。這三種基本刺激,有如金字塔的底層,是扮演基礎角色。而後,才逐步統合發展出平衡、動作計劃、手眼協調、注意力集中等較高層次的功能。 因此,感覺統合治療,並非直接訓練不足之處,而是由“基礎”打起。例如,平衡不佳的小朋友,通常會先給予前庭刺激〈如盪鞦韆〉及本體覺刺激〈如爬行〉,而並非直接訓練困難的平衡感。 感覺統合治療並非一蹴可及。需要長時間,逐步地累積。同時,也需要家長的配合。在日常生活中,配合治療師的建議,常常安排給予小朋友所需的刺激,才能達最佳的療效。 轉貼自http://www2.mmh.org.tw/earlyintervention/學習能力.htm

8萬慢飛天使 錯失遲緩早療期

2006年06月05日
公開
70

遲緩兒》8萬慢飛天使 錯失遲緩早療期 【記者邵冰如/台北報導】 台灣常有「大雞晚啼」、「大器晚成」的觀念, 卻可能因此延誤遲緩兒的早期療育。 根據統計,全台目前有10萬名幼兒發展遲緩,但其中僅一至兩成接受早療, 八成多的遲緩兒錯失早療黃金期,未來一生都可能「趕不上進度」。 遲緩兒家長團體「天使心」家族的創辦人,音樂家林照程、蕭雅雯夫婦, 今天現身說法。林照程說,他的兩個女兒都是極重度發展遲緩兒, 他們曾為女兒賣掉別墅、賓士車,四處借錢,負債兩千多萬, 也曾灰心絕望地想帶著孩子去自殺。 但走過十多年的艱辛,他們決心用正面心情去看待孩子、看待生命, 更感謝上帝讓他們擁有這樣的孩子,才能體會其他父母的痛苦。 也更能體會這些天使般純潔的孩子,為家庭帶來的獨特祝福與喜樂。 康健雜誌結合醫界和遲緩兒家長團體今天發起「搶救慢飛天使」行動。 康健雜誌分析,發展遲緩兒是指6歲以前在行動、智能、行為、情緒、 語言和感覺(視覺、聽覺、感覺統合)功能有延遲發展的孩子。 他們不是「折翼」,只是慢飛,如果能及早發現,展開早期療育, 有的孩子就能趕上同齡進度,中、重度的遲緩兒也能減輕殘障程度, 發揮較多潛力。 世界衛生組織 (WHO)統計,3歲以前是早療介入的最佳時機,3歲前做1年早療, 勝過將來做10年。 WHO也估計,0至6歲兒童發展遲緩的發生率為6%至8%。 以全台有173萬名0至6歲兒童計算,目前至少有10萬名遲緩兒。 但根據內政部兒童局統計,台灣緩兒接受早療比率只有6%至17%。 換句話說,每五個遲緩兒,只有一個接受早療;八成多的孩子錯過早療黃金期, 人生可能從此趕不上進度。 稚齡的孩子沒有舉手要求早療的能力, 平常最能察覺孩子異常的的核心人物是家長、保母、 小兒科醫師和公共衛生護士。但遺憾的是,很多家長太粗心, 只要身高體重合乎標準,對孩子不會說話、不會站、不會拿杯子喝水, 總認為「大一點自然就會了」。 早療協會理事長梁忠誥今天也呼籲,在第一線接觸孩子的小兒科醫生、 公衛護士應盡責篩檢,增加遲緩兒的發現率。他說,兒童從出生到六歲期間, 小兒科醫師至少有12次機會因為需要執行預防注射,摸得到孩子, 能診察孩子的發展狀況,因此有最能為孩子做發展評估。 【2006/04/03 聯合晚報】 其他相關報導 8萬發展遲緩兒 錯過早療黃金期 http://udn.com/NEWS/LIFE/LIF2/3244948.shtml 家有遲緩兒》蕭雅雯:不放棄 就有希望 http://udn.com/NEWS/LIFE/LIF2/3244949.shtml 複製網頁http://bbs.kimy.com.tw/forumTopic.asp?topicID=293296 ********************************************* 臺北市早期療育綜合服務中心 TEL: (02)2756-8852 臺北市105民生東路五段163之1號7樓 FAX: (02)2756-8432 http://www.tpscfddc.gov.tw/ ******************************************** 把握黃金期∼遲緩兒3歲前做1年早療 勝過將來做10年 【東森新聞報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有多少孩子發展慢半拍?根據WHO指出, 全球0∼6歲兒童發展遲緩的發生率為6∼8%, 所以以台灣去年共有173萬名0∼6歲兒童計算, 目前國內至少有10萬名孩是發展遲緩兒。 不過根據內政部兒童局統計, 台灣近六年發展遲緩兒接受早療的比例竟只有6∼17%,換句話說, 每5個遲緩兒只有1個接受早療,八成多的孩子錯過早療黃金期, 人生可能從此趕不上進度。 音樂家林照程、蕭雅雯夫婦在結婚不久就當了爸媽, 大女兒卻原因不明得到極重度發展遲緩,四年後懷抱希望生下的二女兒, 卻也是重度發展遲緩。 這兩個孩子不但澆息兩夫妻為人父母的喜悅,也為了兩個女兒賣掉別墅、 賓士(新聞、網站)車,四處借錢,負債兩千多萬。 根據最新《康健雜誌》報導指出, 據估計台灣目前至少有10萬個6歲以前的孩子是發展遲緩兒, 但是每5個遲緩兒中僅有1個在3歲前即時獲得早期療育,比例偏低。 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投入1元為兒童作早療,可以節省3元的特教成本。 更有研究指出,在 3歲前是早療介入最佳時機,3歲前做一年早療, 勝過將來做十年。 孩子沒有舉手要求早療的能力, 摸得到孩子的大人及摸不到孩子的政策主事者都有責任。 舉3歲前的幼童為例,能夠察覺孩子發展異常的核心人物是家長、保母、 小兒科醫師、公共衛生護士。 所以早療協會理事長梁忠詔不斷大聲呼籲第一線接觸孩子的小兒科醫生、 公衛護士好好盡責做篩檢,增加遲緩兒的發現率。 同時強力建議國健局,「把發展篩檢和接種疫苗綁在一起, 沒有切實執行發展診察,就不准入學,」讓發展遲緩兒能儘早接受早療。 政府雖摸不到孩子,卻是主宰發展遲緩兒童能否得到早療的推手。 台灣目前的早療體制,是從發現→通報→評估鑑定→接受治療、 教育→追蹤等過程串起來的服務,各有醫療、社政、教育部(新聞)門管轄, 但目前「像是多頭馬車,各跑各的,」 台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所長傅秀媚說, 結果就是無法順利發現個案並提供完善早療服務。 目前雖然已經有一些民間組織主動出擊到社區找出需要早療的孩子, 像早療協會、伊甸基金會到離島、偏遠地區辦巡迴篩檢; 還有德蘭啟智中心到台南縣鄉鎮探訪外籍配偶家庭, 發現疑似發展遲緩的孩子便協助安排早療。 但是許多資深的早療工作者,仍是憂心國內還有許多遲緩兒沒有接受早療, 也呼籲家長、醫療單位能積極把握治療遲緩兒的黃金期。 ************************************************ 為保障三歲以上有特殊需求及發展遲緩幼兒能優先就讀公立托兒所及幼稚園, 台北縣府辦理「學齡前特殊教育暨發展遲緩幼兒優先就讀公立幼稚園托兒所及 學前特教班」方案, 有需要的家長三月一日至十日止就近向學區內各國小學輔導處辦理申請報名。 台北縣政府早療通報轉介中心統計, 民國八十八年至九十五年受理通報數約有九千八百一十八人, 目前尚在服務中的兒童數有二千八百多人, 其中年滿三歲至六歲有二千七百九十九人,有些家長面臨讓子女選擇托兒所、 幼稚園或在家教育的困擾。 社會局楊素端局長表示, 協助家長及發展遲緩兒獲得更多的資源及服務,以減輕家中的壓力, 降低發展遲緩兒童障礙的程度, 縣府整合社會局與教育局資源成立單一報名窗口, 優先讓發展遲緩兒能進入公立幼稚園、托兒所、學前特教班就讀, 家長只要就近到國小輔導室(或特教業務承辦處)申請報名後, 後續由相關專業人員協助辦理評估、鑑定安置、 協助分發到適當園所接受融合式教育, 增加遲緩兒與同儕的互動及多元豐富的文化刺激, 家長也可減少孩子被標記的沈重壓力。 這是我從網路上找到的相關資料,因不知你住在什麼地區, 但我想其他縣市的公立幼稚園也應會有特教班,你可連絡居住縣市的教育局, 另外 伊甸基金會 也有協助轉介的服務。 遲緩兒較不適合上一般的幼稚園,在幼兒階段遲緩兒需加強他生活自理的能力, 一般的幼稚園學生數多老師通常無法特別照顧他, 也很難為他停下腳步或放慢速度,且老師通常並非受過特教訓練, 大部份的家長都希望孩子能接受正常的教育, 但有時友伴的刺激並不會讓遲緩兒快速進步,反而會讓他失去自信心。

教養小技巧----如何增進孩子的說話能力

2006年04月07日
公開
4

本文歡迎轉貼.轉寄,但是請註明出自"寶貝們的寶貝事"或"寶貝潛能發展中心"謝謝! ◎引起動機 動機,是小朋友學習的一切動力,有了動機,要學什麼都不困難,學說話也是如此,但是該如何引起小朋友想說話的動機呢?我把這種動機分為兩種: 一、內在動機 一般而言,要增進幼兒說話的能力並不難,一個很簡單的法則便是:無時不刻都要求孩子用說的來表示,在孩子有需求的時候,不要馬上就滿足他的需求,要讓孩子做一些表示之後,再給予他所想要的事物,等孩子習慣了表達之後,再視情形增加難度。幼兒主動地表示他的需求時,就是內在動機。 舉例而言,小外甥對吃的需求很強,所以我們常從「吃」的這方面要求他說話,藉此增加他說話以及練習的次數。一顆木瓜他小子可以一次嗑掉半顆,於是把木瓜切成丁,每次插一個木瓜丁給他時,就要求他說「謝謝」,在他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只要點頭表示即可;等他稍微會說話時,就要求他說「謝謝」,要說了「謝謝」才給他吃木瓜丁。 還不太會說的詞,一次大概要求他說個二、三次之後再給他,等他會說「謝謝」之後,就再加「thank you」、「阿里阿多」、「感恩」……之類的詞,然後越加越多,一直加到大人想不出還有什麼可以說為止。 有一次就是加到不曉得該加什麼詞了,技窮,只好要求小外甥唸起了「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河……」,原本只是好玩,沒想到唸了幾次,他就記了起來。四月份回台中時,聽到小外甥在無聊的時候唸起了三字經,這應該也是弟弟跟弟媳訓練的成果。 除了吃之外,內在動機無所不在,小姪女未滿二歲,只要看到我在打電話,她就會想坐在我的大腿上一起看,這時我就要求她說:「圓圓說『抱』,說了舅媽才要抱。」 她在我的門外想進門時,先要求她叫「阿妗」,叫了再說「我要進來」,第一次要她說四個字的詞,她還不會,所以她就會不開口,於是我把句子簡化成「我要」、「進來」,她會再仿說一次,把她還不太會的詞重複幾次,如果連兩個字都還不會,那就再拆成「我」、「要」、「進」、「來」四個字來教,再不會時就只要教「進」、「來」即可。 切忌在孩子還不會表達的時候就把詞句濃縮來教,如:小朋友還不會說「電腦」,就把電腦說成「阿腦」;還不會說「餅乾」,就把它簡化成「阿乾」。 在一開始就要教正確的詞語,要不然到時候孩子能力達到時還是得再學一次,或者是大人還得想辦法改掉孩子原先不適當的說話模式。 孩子當然無法一開始就學會正確的發音,為了不打擊孩子說話的自信,在一開始時即使孩子說話並不標準,我們還是要即時給予鼓勵。如:當小侄女說:「建腦。」那我會正確而稍微誇張的嘴形說:「電-腦-!哇!圓圓好棒!圓圓會說『電-腦-』!」先鼓勵她,再藉此不動聲色的修正幾次她的發音。 此外,可能會碰到的困難是,孩子已經習慣了「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模式了,不用開口,孩子也能得到他的需求。所以一開始要要求孩子必須說話才能得到他想到的東西時,會碰到阻力,孩子可能會以大哭、大鬧來抗議,但是就是不說話,這時爸媽所必需做的就是「堅持」,堅持孩子一定得說話才能得到滿足,只要孩子稍稍有一點點表示就馬上給予鼓勵並增強,如:哇!娃娃說『謝謝』了,然後馬上給她,她想要的東西。 二、外在動機 當孩子的內在動機不強,或需求的次數不多時,我們便得製造一些好玩的事物,來增加孩子學習的機會,這種動機,我稱之為「外在動機」。 這種情形我最常用的是「手指謠」,一些朗朗上口的詞,配合抑揚頓挫的聲調,再加上一些簡單的動作,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並有興趣跟著學。 我最常用的有「大拇哥、二拇弟、三中娘、四小弟、五妞妞,來看戲,手心、手背,心肝--寶貝」;「一根手指、一根手指,變來變去、變來變去--毛毛蟲……」,都是簡單又好用的手指謠。 有一次很無聊,跟小外甥玩到不知道該玩什麼了,我突發奇想地把「一個大西瓜,切成兩半,一半給你,一半給他。你不要!收回來。他不要!收回來。通通自己吃」,改成用腳來比劃。 很少有遊戲是用腳玩遊戲的,所以小外甥很感興趣,唸完一次,又要求再玩一次,玩著玩著,我慢慢地要求他從最一字的音開始學,如「一個大西瓜」,我會說「一個大西--」,停頓一下,看看他能不能自己說出「瓜」字;當他可以即時接上「瓜」字,等他把每句話的最後一個字都會唸了,再要求他說「西瓜」,等兩個字都會唸了,再增加為「大西瓜」,一個字一個字逐漸增加,直到他學會整首「大西瓜」為止。 由於這個遊戲很好玩,在我們玩過N次後,小外甥仍然不斷笑著要求「再一次」,不嫌累也不嫌煩,興致勃勃的,不但玩了好玩的遊戲也學會了很多的詞語。 這種好玩的東西通常是突如其來的靈感,爸媽可以常在生活中挖掘,找出孩子感興趣的聲音題材,如邊走路嘴巴邊說「一二、一二」配上誇張的步伐,孩子通常會覺得有趣進而模仿;排隊走路時,可以沿路說「搭火車、嘟-嘟-嘟-」,不但走起路來不覺得無聊,小朋友也會跟著老師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