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小保羅''

日期

#Tag

如果你很愛很愛一個人

2006年11月30日
公開
6

如果你很愛很愛一個人 有對老夫妻年逾五十,經濟條件不錯,理當是安享退休生活的時候,卻相偕到律師那兒要辦離婚。原因是自從結婚以來,兩人爭吵不斷,老是意見不合,個性上又南轅北轍十分不和諧,二十多年的婚姻生活,要不是為了孩子著想,早就勞燕紛飛了。 好不容易總算盼到孩子們成年,再不需要父母操心,為了讓彼此在晚年能自由的生活,不用再忍受那麼多無謂的爭吵,決定辦離婚。 這一刻在律師面前,讓律師也面有難色,律師費都有點不好意思收了, 於是他提議辦完手續後,三人一起吃頓飯。老夫妻想了想,雖然離了婚,兩人又沒什麼深仇大恨,吃頓飯總可以吧! 餐廳裡三人氣氛非常尷尬(想也難怪,陌生的律師和兩個剛離婚的人)。正巧服務生送來一道烤雞,老先生馬上挾起一塊雞腿給老太太說:「吃吧!你最喜歡吃的雞腿。」 律師眼精一亮,心想事情也許有了轉機哦! 未料老太太紅著雙眼說:「我很愛你,但你這個人就愛自以為是,什麼事都自己說了就算,從來不管別人的感受,難道你不知道,我這輩子最討厭吃的就是雞腿嗎?」 這時老先生也有點哽咽的說:「你...總是不了解我愛你的心,時時刻刻我都在想,要如何討你的歡心,總是把最好的留給你,你知道嗎? 這輩子我最喜歡吃的就是...雞腿。」 律師看在眼裡,不免鼻頭一酸,兩個如此深愛著彼此的人,卻因為溝通出了問題而面臨分開的局面。 這一晚兩人心中都有著無限的感慨,這麼多年的感情卻要面對如此殘酷的結局。 老先生整晚翻來覆去睡不著,心中陣陣如火燃燒般的痛在心底無情的煎熬著。他考慮了很久,強忍著痛苦打電話給老太太,想要表達他內心的後悔,他想告訴老太太,他是多麼的愛她。 電話聲響了,老太太知道一定是老先生打來的,但是她心中充滿了恨, 她覺得是老先生負了她一生,她不想再聽到他的聲音。電話不知響了多久,老太太就是不接,婚都離了,面子重要,怎能接電話,甚至她把電話線都拆了。 老先生手握著冰冷的話筒,聽不到老太太的聲音,心中有如刀割一般,久久無法釋懷。其實這一天晚上老太太也是在傷心中輾轉難眠,而且她忘了...老先生他有心臟病。 隔天,老先生被發現死在自已家客廳,手裡還緊握著電話筒。 老太太知道這個消息後簡直無法相信,為了賭一口氣,竟然讓自己深愛的人在心碎中死去,這時候任她如何大聲的呼喊也喚不回老先生的回眸一笑。 老太太柔腸寸斷的整理老先生的遺物,突然發現抽屜裡的一張保險單, 投保日期就是當年他們倆的結婚日,受益人當然是老太太的名字,雖然金額只有一佰萬元,但是當中夾著一張字條-- 「親愛的,當你發現這張保單時,也許我已經不在這人世了,但我愛你的心不會改變,照顧你的責任更不會終止,這些保險金將代替我,繼續給你無微不至的愛與關懷,一如我仍然在你身旁,永遠愛你的...」 看到這裡老太太早已淚如雨下,她真的沒看走眼,他是真心願意照顧自已一輩子的人。 千萬不要讓生命中有這樣的遺憾,早早放下心中無謂的面子、成見,用愛與包容,真心的對待,否則你可能錯過這一生深愛你的人最後一次所說的:「我愛你!」到時再多的悔恨也無法挽回這樣的遺憾。 更提醒您,要把握住機會,讓心愛的人知道你有多在乎她,勇敢的說出來吧!假若你真的說不出「我愛你」這三個字,只要你用心,總有一天她終會了解的。 如果你很愛很愛一個人 可是有時候難免會受你所愛的人的氣 你可能會很氣很氣,但是不論如何氣 不要去爭輸贏、爭面子,記得,不論如何 自己都不要做一個後悔的人,寧可多讓一步。

「責任」跟「負擔」

2006年11月20日
公開
30

小孩子對於父母的養育之恩,其實在孩提時代,就已經回報完了,因為他們在小baby時的天真可愛,所帶給父母的快樂,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我的超級奶爸 作者�狼米 我始終相信,擁有自己的時間與空間,對任何一個人而言,都是再重要也不過的事。 很多女人在結婚生子之後,之後半輩子的人生都將奉獻在家庭上頭,說好聽點是「無怨無悔」,說無奈點是「沒辦法,也只能無怨無悔了」。 「責任」跟「負擔」是不一樣的兩個名詞。 在我懷孕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很可能我將來必須拋棄自己。但是當媽媽到這個階段,我發現我並沒有失去自己。 的確,我有大半以上的時間,都貢獻在小熊身上了,可是,並不是全部。 我無時無刻都在爭取屬於自己的時間,絕不委曲求全,該做的就做,能不做的就不做;可以放下的就通通放下。 跟以前比起來,我做家事的頻率大減,只要不是髒到一個天崩地裂,我寧願把時間拿來做別的事,就算被人家說我是個懶媳婦也無所謂,因為我人生奉行的無非真的是一個「懶」字。 每到放假,我們就會把小熊載到娘家去「寄放」,一來狼父母可以跟孫子共度天倫之樂,二來,我跟熊就可以得到半天的獨立時間,去約會,吃頓飯,那是專屬於我倆的小小時光。 這一點對我們而言非常重要,如果夫妻之間剩下的只有柴米油鹽,那也難怪愛情會因為婚姻而消逝。 我跟婆婆輪流照顧小熊,每當我上班的日子,婆婆在顧小熊時,我絕不插手,即使睡覺的時候聽到哭聲,只要不是異常的哭鬧不休,我不輕易起床探問。 這是一種信任與尊重,我一旦把小熊交給婆婆,我就應該把心放下,而不是時時刻刻擔心她是不是有把小熊照顧好。 輪到我顧小熊的日子,只要屎熊有放假,我一定會把他拖下水,大家一起來顧小熊。 致力於訓練老公成為超級奶爸,是我現階段最喜歡玩的功課。 是的,看大熊照顧小熊,真的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 大人與小孩之間的關係,就好像那個電池兔子廣告一樣。 小熊是超強電力的鹼性電池── 現在八個月的他,已經會爬、會扶著東西走來走去、看到什麼東西都想拿來玩、或塞進嘴裡啃,活動力與持續力之驚人,很難抵擋。 大人則是普通碳鋅電池── 尤其是像我們這種平常沒有在運動的電腦族,工作累了一天,下了班還要跟小熊持續奮戰,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幾度我都出現幻覺,以為自己會過勞死。 我們一直在從經驗中學習,該如何取得中間的平衡點。 屎熊曾經想說,把小熊玩到沒電,他自然就會乖乖睡覺了。 但是,錯! 小熊就算已經玩到筋疲力盡,但由於他的精神還在亢奮期中,說什麼他都抵抗著不願入睡,又想玩又想睡的結果,就是吱吱叫的哭鬧不休。 於是我們終於知道,要讓他睡覺,得先讓他的情緒緩和下來,我開始會對小熊唱歌(以前我怎樣都無法想像自己唱搖籃曲的蠢樣),開始會陪他一起睡。 當他已經閉起眼睛時,還不能立刻放下,必需等到他進入深眠期,才能離開。因此我開始利用時間,就是躺在床上一邊拍小熊一邊看書(或看電影),直到確定他熟睡。 我跟屎熊的工作時間相同,但日夜相反,所以每當他放假時,大夜班下班的我就可以休息。在那之前,我必須先把他訓練完成。 第一次要屎熊替小熊洗澡時,他說:「我不會。」 「學就會啦,我一開始也不會。我會在旁邊教你洗,不用擔心。替小熊洗澡很好玩喔,真的啦。」 然後我就半推半拖的把他們父子倆送進浴室。洗完以後,有一句話很重要,就是:「屎熊好棒喔!洗得比肥狼還乾淨耶,真厲害。小熊香噴噴,好幸福。」 屎熊第一次順利把小熊哄睡時,也是這樣:「屎熊好棒喔!把小熊搖睡睡了,小熊的睡臉是不是很可愛∼」 就這樣,慢慢的屎熊學會泡奶、調麥片糊、換尿片、擦屎……直到我確定他可以獨立照顧小熊後,大夜班下班回家,我終於可以對他說:「肥狼要睡覺了,小熊就交給你了。」 那一天,我半睡半醒之間,迷迷糊糊看著屎熊照顧小熊,真的是有夠好笑,不曉得為什麼,看著一頭大熊跟一隻小熊玩,那樣的畫面真的很有意思。 到了晚上,輪到我起床顧小熊,屎熊要睡覺了,我把小熊哄睡以後,看著他們一大一小睡成一團的樣子,突然覺得好幸福。 那是世界上最美麗的畫面,光是這樣,我就已經有一種「人生夫復何求」的滿足感,真想我也睡在其中,然後設定相機拍下我們一家三口的「全家福睡大覺」圖。 由於作息不同,我跟熊都會在電腦桌面上放一個記事本檔案,每天寫信回來回去。 有時候屎熊會記錄他顧小熊的事件,常常讓我爆笑不已。 「今天屎熊去蹲大便,蹲到一半,聽到小熊在哭,只好又把大便縮起來,衝出去泡奶。很屎。」 「今天屎熊讓小熊騎在肩膀上玩,結果小熊吐奶,整個從我頭上淋下來。屎到不行。」 諸如此類的。 或許等到我們將來老了,再回憶起來,就會覺得,這時候的我們其實是在辛苦中享受著甜美。 有人說,小孩子對於父母的養育之恩,其實在孩提時代,就已經回報完了,因為他們在小baby時的天真可愛,所帶給父母的快樂,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也許吧。現在這個時代,已經不能指望養兒防老。孩子所能給我們的,就算只是一點點不經意的回饋,我仍然珍惜不已。 所以,雖然現在的我,有9/10是給小熊的,只有1/10屬於我自己,但我不會有怨言,等到他慢慢長大,漸漸可以自理時,我的時間就會慢慢回來屬於我。 只是,到那個時候,或許我反而會覺得有點寂寞也說不定。 所以我總是常跟熊說,要他多跟小熊相處。 因為,時間過了就不會再回來了。

15種表情背後的真相

2006年11月16日
公開
1

孩子15種表情背後的真相 ★表情一、打人、咬人 孩子總喜歡打人、咬人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原因1:可能孩子對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邊去,他就會覺得受到威脅,然後主動進攻。 辦法:媽媽應多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幫孩子交些好朋友。那段時間我一直在反思,然後就開始行動了。如做了冰淇淋、煮了毛豆、花生,有了水果等都分成幾份,帶著孩子送到小朋友家,有好吃的也叫到家裡一起吃,或拿到別人家吃。禮尚往來,別人也會有好吃的想著我們。這樣關係越走越近,孩子的感覺也越來越好。 變化:不打人了,每次出去,都要去敲人家的門,想見見小朋友。有好吃的分享,還說:他是我的好朋友。 原因2:打是排除的意思。 有時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小朋友們總是做些他不喜歡的事情,他想把這個事實排除掉。如:他拿個小碗,用土來做飯。小朋友過來就往他的碗裡放土,但他不想這樣,因為破壞了他原有的計劃和目標。他對小朋友嚷,但人家不聽,他嚷了幾次,發現不管用,就會動手打人了。他的想法本沒有錯誤,只是不想被打擾。但他的舉動是不好的。有時想吃冰棒或做其它一些事情,家長不讓做,他也會用打的方式來解決,只是想把家長不讓他做事的這個事實排除掉。所以我覺得更多時候,孩子打人是排除的意思。包括大人也一樣,樂爸總不聽我的,我也會打他。說不過就打吧。反思一下,其實大人和孩子都差不多。 辦法:加強用語言來解決問題的能力。教他用語言來和別人表達思想。如人家往他碗裡放土打人這件事,媽媽可以告訴他:「如果你不喜歡人家這麼做,你可以直接教他對別人說『不喜歡你往碗裡放土,我正在做飯!』」然後告訴他,打人無法解決問題,打人是不好的行為。他就明白了。當然要達到完全用語言表達還需要一個過程,媽媽要耐心等待他心智成長到這個程度。 原因3:家人可能有打人(或以輕打屁股來逗著孩子玩)的行為。孩子會把所以的待遇反加到別人身上。 辦法:家長要反思自己是否有這種形為,如有應即時改正。 感想:其實孩子打人,根本也不會打怎麼樣,如果別人打自己的孩子倒沒什麼。如果他打了別人,當父母的總會說自己的孩子不對。我的想法是:當他打了人後,要及時根據當時的情況來分析原因,然後告訴他如何用語言來解決。再告訴他打人是野蠻的行為(幼兒園總這麼說,所以我也要家園一致)。然後告訴他媽媽愛他(以免他有種做錯事不被愛的擔憂)。這樣,他既知道自己打人不對,也知道下次該怎麼解決,還知道媽媽無論何時都是愛他的。孩子感覺被愛包圍著,他會向更好的方向發展。無論怎樣,媽媽都應把握一個原則,就是一定讓孩子知道媽媽是愛他的,他永遠都是好孩子,對事不對人,一時行為不對,不能說孩子就壞呀。 有時候孩子不順心,可能會拿媽媽撒氣,我倒覺得挺正常的。因為媽媽是他最親近的人,和最親近的人發洩內心的壓力是很正常的事呀,發洩完了,孩子會更好地調整自己的狀態,也會更加愛媽媽。樂有時就這樣,我就會說:給我捶背呢!給他一個積極的暗示就夠了。多理解孩子,他畢竟還很小,心智還沒有成長到可以自己解決一切問題的程度呀。然後每天大聲對他說:媽媽愛他!或在耳邊輕聲地說:「媽媽告訴你一個秘密,就是『我喜歡你!』」孩子的心情會馬上陽光燦爛、晴空萬里。有時他做些壞事,如把腳放到飯桌上,你越說不行,他越邊壞笑著去做,有時我急了就會問他:你是不是覺得我愛你不夠呀?他說是。我就說:那從現在起,我多愛你一點。他馬上就規矩了。所以有時我覺得對孩子大吼生氣都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最佳的辦法就是:讓他知道媽媽愛他。 ★表情二、插話 孩子打斷別人的談話,這是由他們的年齡特徵引起的,大體在以下幾種情況出現: 1、孩子對講話中的部分內容感到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解決心中的「疑問」。 2、別人談的或討論的內容,孩子曾經聽說過或有點似懂非懂,產生「共鳴」、激動,急於想「表現」自己,講一講自己的「看法」。 3、孩子獨自玩耍或獨自嘗試著做某件事遇到了困難,這時他急於求得幫助,可能會不顧場合打斷別人的談話。 對孩子的這種行為既不能放任不管,又要注意處理方式。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 1、「因事制宜」。即針對不同的情況,採取相應適當的方式和方法加以引導。當孩子對大人談話內容提出疑問,或遇到困難求助時,千萬不要因一時惱火而當別人的面訓斥孩子,否則就傷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自尊心」。家長可以跟孩子講明,談話結束後再解答,還可以再誇獎他一句:「你真愛動腦筋!」這樣孩子是會諒解的。但事後一定要實行諾言,並教育孩子在別人談話時不要隨便地打斷,告訴他這樣做是不禮貌的。 如果大人在閒聊時所談及的內容使孩子產生「共鳴」,孩子因急於想表達自己的意見打斷別人的談話,家長不妨給孩子一個「表現」的機會,先徵求與你交談的對方的意見,然後讓孩子參與進來。不過,談完話後應很委婉地指出孩子剛才隨便插話是不對的。這樣孩子是比較容易接受你的批評的,因為孩子的「表現欲」得到了滿足。 2、「相機誘導」。即家長要利用一切可以用來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機會,對孩子加以啟發和誘導,特別要注意運用發生在孩子身邊的事情來教育孩子,使孩子受到啟迪和提高。例如,爸爸媽媽帶孩子上街玩,看到了別的孩子在其父母和別人講話時插在中間吵個不休而受到批評,就可以問自己的孩子:「剛才那個孩子做得對不對?為什麼?你喜歡他嗎?」讓孩子從中受到教育。 3、「言傳身教」。即做家長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別是「行」,這給孩子的影響是很重要的。孩子的模仿性較強,且又缺乏一定的辨別能力,因此父母應樹立起一個禮貌地與人交往的榜樣。 ★表情三、撒謊 你聽我說,我們家有三個電視機。」 「哎呀,太棒了!」「一個是爸爸的,一個是哥哥的,還有一個是我的。」「那你每天晚上都可以看動畫片啦。」「當然啦。一吃完飯,就可以一直看到上床。」「你多美呀!」 當這個孩子的謊話被揭穿時,他受到了母親的斥責。媽媽責備他「撒謊就是當小偷兒的開始。」 兒童的心理分析: 兒童根本不懂撒謊和小偷兒究竟有什麼必然聯繫。對孩子來說,與其說不懂,還不如說這兩者之間根本沒有任何聯繫。 「有三個電視機」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話不能單從表面意思去理解,更重要的是正確理解它的真正含意。 講這句話的孩子當時的心情就是希望「如果我家能有三個電視機該有多好呀!」「如果有了三個電視機,爸爸就不會因為要看夜間棒球比賽而霸佔電視機了;哥哥也不會因喜歡足球賽節目而獨佔電視機了;當然我也就可以獨自看我所喜歡看的動畫片了! 他把這個願望和空想聯繫在一起了,因此,採取了「有三個電視機」的語言表達形式。幼兒的心理結構,往往是主觀與客觀融為一體,這種現象稱為「主客觀未分化心理」,是幼兒心理的一個特徵。 媽媽的高招: 兒童「說謊話」的種類繁多,想像謊話、願望謊話、無知謊話、遊戲謊話、辯解謊話、方便謊話、友情謊話、吸引注意力謊話、復仇謊話、以及欺騙謊話,等等。 幼兒的大部分謊言來自想像、願望、遊戲和無知,偶爾有出自辯解或引人注目的目的。無論哪一種都不屬於真正的謊言,更不至於發展成性質惡劣的小偷行為。 如果不能充分理解這一點,就談不上正確的處理辦法。我們應該認清隱藏在謊話背後的兒童心理,採取與其心理狀態相符的辦法解決。 例如,當你聽到孩子說「我家裡有三個電視機」的時候,你就應該接著說:「哦,是嗎!那太棒啦!」表示理解孩子的願望和心情,然後再說:「真的,如果能有三個電視機,那該有多好啊!」 ★表情四、嫉妒 孩子的嫉妒,是對小夥伴中在智能、名譽、地位、成就及其他條件比自己強或比自己優越的孩子懷有的一種不安、痛苦或怨恨的情感。孩子嫉妒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不許爸爸媽媽親近或愛別的孩子。 2、別的孩子取得了成功,學習上有了進步,或受到教師的表揚時,認為自己不比他差,不服氣,對別的孩子中傷、諷刺、排斥等。 3、別的孩子比自己穿得好,或玩具多,或小夥伴多,就打擊、嘲弄、疏遠,甚至怨恨。 4、別的孩子沒有滿足自己的慾望,就產生對立情緒,或怨恨,或採用另外的形式補償和替代,如別的孩子不借水彩筆給他,他就向別的孩子炫耀自己的玩具,且不借給那個孩子玩,以借此壓倒對方。 一般來說,對孩子的嫉妒只要很好地教育引導,便可以變壓力為動力,激發孩子發奮上進,養成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導,就會影響健康成長。 對於好嫉妒的孩子,家長應採取心理疏通並輔之以思想教育來消除。 1、對孩子嚴格要求。鼓勵孩子勤奮踏實、積極進取、樂於助人;對於浮躁、損人利己的不足的行為要予以處罰、教育,以培養其良好的道德品質。 2、對孩子的讚許、表揚要恰當。既要實事求是,又要使孩子承認自己的成功之中,有周圍夥伴的貢獻和幫助,而不可趾高氣揚,好圖虛榮;同時,要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以防止孩子驕傲自滿,過高估計自己,藐視別的孩子。 3、激發孩子把嫉妒轉化為競爭意識,使孩子在趕、超先進中調整自己的行為,增強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從而使壓力轉變為動力,超越嫉妒。 4、教育孩子誠實待人。要教育孩子心胸豁達,不斤斤計較;學會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理解小夥伴,交流和溝通感情,增強與小夥伴團結共進的氣氛。 ★表情五、哭 「哇……哇……」「好啦,好啦,別哭了。」「哇……哇……」「叫你別哭了,有什麼可哭的,你說呀!虧你還是個男孩子呢。」「哇……哇……」 母親拚命想辦法不讓孩子哭,可是孩子卻越哭越起勁。母親認為,首先應該使孩子停止哭,一切問題要等停止了哭以後再說。可越這樣孩子越委屈,哭哭啼啼就是停止不了。 兒童心理分析: 哭的行為是一種結果,是某些問題表面化的結果。既然有哭的行為表現出來,內心裡一定有某種「感情」在活動。把著眼點放在這一方面,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比如,有時是悲傷的感情在起作用,有時因為寂寞的心情,或者感覺到痛或熱而哭泣。特別是愛哭的孩子,哭,基本上是由於想讓父母安慰自己、同情自己等依賴心理所致。 此外,愛哭的孩子都是膽怯的孩子,當受到小朋友的欺負,不和他玩,不適應朋友關係或集體生活時,就會哭起來。 總之,不管在什麼情況下,不要忘記愛哭的孩子,多半是為了希望父母理解自己的心情才哭的。因此,僅僅勸他停止哭泣的行為,而不解決他內心的感情問題,是止不住哭的。 媽媽的高招: 當孩子哭的時候,不要只說:「別哭了。」而首先應該關心的是瞭解他為什麼哭,哭的原因和心情。 然後,對孩子的悲傷心情或氣憤心情,總之是對孩子當時的感情,表示同情、理解,並把這個信息傳達給孩子,也就是說,把孩子的感情反饋過去。 切記莫用大道理去批評,而無視孩子的感情。你接受了孩子的感情,孩子的心情感到舒暢了,其結果,不僅停止了哭泣,而且愛哭的毛病也會逐漸得到克服。 ★表情六、重複 我發現我五歲的孩子最近有一個奇怪的特點:在看動畫片、圖畫書時,特別喜歡重複。即對看過的動畫片和圖畫書不厭其煩地看了一遍又一遍,而對新的、未看過的反而不太感興趣。請問這樣正常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兒童心理分析:這位家長對孩子的觀察很細心。四五歲的孩子出現喜歡重複看同一部動畫片和圖畫書的現象並不是個別的,有相當一部分孩子都不同程度地表現出這一特點。孩子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個性的原因。在對待事物的態度上,能表現出人的個性的不同特點,孩子的個性正在形成和發展,這種個性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會表現出來。喜歡重複看同一部動畫片和圖畫書正是一部分孩子喜歡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喜歡重複的個性的一種體現。二是心理發展水平的原因。由於幼兒的認識能力、想像能力和記憶力的發展還很不完善,所以就不可能像成人一樣在較短的時間內接受大量的信息。這樣,孩子如果是每次都看不同的動畫片和圖畫書,就會出現記不住、無法接受的現象,而一次又一次的重複則能避免這一現象,使孩子在重複中檢驗自己的記憶和期望,從中體會到一種成就感。一般來說,隨著孩子心理水平的提高,這種現象也會逐漸消失。 所以,孩子喜歡重複看同一部動畫片和圖畫書的現象並沒有什麼不正常的,一般也不會有什麼害處。如果這種現象的程度非常嚴重時,家長可以適當進行引導。 ★表情七、撒嬌 我女兒特別愛撒嬌,家中的老人說:孩子哪有不撒嬌的?大了就好了;但我姐又不時地告誡我:撒嬌過度就是任性,一定要糾正。我該聽誰的? 兒童心理分析:兩種說法都有道理,具體情況應區別對待。做父母的首先是要學會區分孩子的撒嬌哪些是合乎情理的。例如,孩子生病、身體不舒服時,容易撒嬌;嬰幼兒每天午飯後和晚上要睡覺時會撒嬌;外界擾亂了孩子的生活習慣可能導致孩子吵鬧、撒嬌;孩子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因為不熟悉環境而產生心理不愉快也會撒嬌。另外,專家認為孩子也有生理節律的週期性變化,當孩子情緒低落、心情不舒暢時也容易撒嬌。這些撒嬌是難免的,也是正常的,是親子情感交流的一種形式,父母都應予以理解,並給予安撫。 但是對那些因不順心、不講道理而故意發脾氣撒嬌的孩子,父母就不能聽之任之、百般遷就、百依百順了,否則會養成孩子任性、霸道的性格。 ★表情八、不合群 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出門惹是生非,總是把孩子關在家裡,很多原因久而久之就造成孩子「不合群」 兒童心理分析: 1、寶寶表現為怕生。總是停留在同齡群體之外,鬱鬱寡歡,孤獨沉默。這些寶寶往往不願入托或入園,常因此與父母生氣。 2、是孩子以自己為中心,只要大家不按自己想法去做就會不高興。 3、是由於孩子身上的某些缺點。例如,愛搗亂、愛罵人等原因,小朋友們是不歡迎他加入遊戲隊伍的。 4、體弱多病的孩子也不願意參加集體遊戲和活動。對於他們首先要增強體質,要找大夫診治,把孩子體力恢復起來。有了強健的體魄,你的孩子就會改變過去那種靦腆的、懦弱的、只縮在家裡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習慣了。 5、智力發育遲緩的孩子,總願意跟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玩,這也不奇怪。如果大人硬讓他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由於智力跟不上,他就免不了受朋友們的欺負和排擠,因而造成孩子易怒、粗暴,產生自卑感,收到相反的效果。 6、性格古怪的孩子也不願和朋友一起玩。他們一般不容易在短期內轉變。對於他們,父母一定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恆地和孩子交流感情,努力理解孩子,還要找心理專家和精神科大夫咨詢,以便矯治孩子古怪的性格。 7、住在樓房,本單元上下沒有同齡孩子。 8、大人怕把屋子弄贓,不讓孩子帶同學到家裡玩。 9、擔心出事,乾脆誰家也不讓孩子去。 10、孩子沒常性,與別的孩子玩一會就鬧個不歡而散。 11、不愛和同學說話,總是自己埋頭看書。 12、沒老實勁,不是逗弄這個,就是推倒那個,結果誰也不願和他玩。 父母可以多鼓勵孩子與同齡兒童交往。大人不要在孩子身邊,也不要叮囑太多,甚至孩子們的爭吵,哭鬧等事也讓他們自己去處理,家長盡量不要去干預。讓孩子廣交朋友。同各種類型的孩子交往,不要局限於鄰居親戚家的孩子。盡可能改變孩子的依賴狀況。要讓孩子自己穿衣吃飯,夏天自己洗澡,單獨睡覺,自己起床,自己決定一天的活動等。如果孩子一時離不開媽媽,可將他們寄放到親戚家,讓其適應一下離開媽媽的生活。 ★表情九、摸生殖器 2歲多時,豪豪開始時不時地玩弄自己的生殖器,從小帶大他的爺爺奶奶認為,男孩子嘛,都是這樣,長大自然就好了。有時爺爺甚至還以此當眾逗樂。3歲多上幼兒園後,老師漸漸地發現了他的問題,這才引起父母的重視,但似乎已經來不及了,耐心說服、批評教育、甚至巴掌「伺侯」,軟的硬的都用過了,豪豪卻只不過將原來的公開行為轉為地下。白天躲在沒人的地方玩,晚 上入睡前或早晨醒來後躲在被窩裡玩。更糟糕的是爺爺此時仍不以為然,有時父母教育豪豪,爺爺還充當其保護傘。 兒童心理分析:孩子成長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外部世界和自身世界的過程,所以,孩子對性的探索是他們探索未知世界的一部分。理論上講,七八個月時,豪豪的小手就應該偶爾摸到過自己的生殖器,不過這時,如同摸到眼睛、耳朵一樣,他完全是無意識的探索。慢慢的這種探索開始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增多,但仍然不受性慾和性幻想的驅使;他們只產生感官上的愉悅反應,而不會引起各種複雜的情感反應。 不過,探索精神再值得嘉獎,我們還是有責任引導孩子選擇恰當的方式。尤其是如果孩子玩生殖器已經影響到日常活動,就不再是小事一樁了,家長有必要採取恰當的方式盡早糾正。 ★表情十、執拗 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們大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可愛順從的小寶寶逐漸變得執拗起來,不太聽話了;有時你讓他向東,他偏向西,帶有一種故意性。基於此,家長們採取了打、罰、哄、物質引誘等方法,但效果也只體現在一時一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出現了副作用。那麼運用哪種行為規範、採取何種溝通方式,才能處理好此類問題呢?對此需要認識以下幾點: 兒童心理分析:我們知道意識是由物質決定的,人的意識就是人腦對特定物質生活環境的反映。孩子從嬰兒到幼兒,大腦開始有一個大的運動過程,換言之,孩子開始用自己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去看待世界,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童心、童趣。成人認為孩子執拗,相反,在孩子眼中家長倒有可能是執拗的,這關鍵是個理解、溝通、引導的問題。家長和孩子需以平等的地位相處,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循序漸進地使其明是非、知曲直。 舉例來說,讓一個4歲的孩子寫字一定要非常漂亮,他一定擔心寫不好,因為他不具備這種能力,因此會拒絕,繼而遭到家長的打罵,甚至懲罰,他就會以他的執拗來表示反抗。通過這個例子,應該瞭解,孩子的熱拗、違抗,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在它的後面藏著擔心、害羞、缺乏自信、害怕挫折等等。因此,當孩子執拗不聽話時,你應認清原因,注意溝通,正確引導。要克制自己的情緒,不能隨便發火、懲罰孩子,更不要打罵孩子,因為這種沒耐心的專制的做法只會令孩子更加反感,成人的束縛、壓制,會使孩子覺得難為情,受到威脅,他們就會更執拗。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當成人與子女間以民主方式進行交往,可以互提意見時,對孩子的獨立性的培養大有好處,在管束壓抑的氣氛中,是很難培養出創造性人才的。 ★表情十一、發脾氣 在商店玩具櫃台前我們常可見到這樣的情景:孩子要父母買某一玩具,父母不肯,孩子就大發脾氣,吵鬧不止、甚至躺在地上打滾。怕丟面子的父母趕緊以滿足孩子的願望來使孩子停止吵鬧折騰。 兒童心理分析:孩子由此感到,只要我發脾氣,在人前大鬧,父母就會滿足我的願望。於是,每當孩子有新的願望,父母不答應,孩子就大發脾氣,最後家長不得不屈從。久而久之,孩子越來越得寸進尺,脾氣也越來越大,人也變得越未越任性、粗暴。 另一方面,到了會走路的時候,孩子的「什麼都想自己來做」的意欲便開始萌發出來了。例如,吃飯時想自己吃,可因為還不會用調羹,撒掉的比吃進去的還多,結果會變成用手抓著吃了。不過,為了培養孩子的自發性,即便是這樣也不要去阻止他。 開始表現出自發性的孩子,常常想要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而且一旦做不好的話就大發脾氣,不是哇哇叫喚,就是倒在地上打滾,或者是亂扔東西。 對於媽媽來說,這是一個很傷腦筋的時期,於是,當孩子想自己一個人做什麼時,媽媽很可能就不由分說地訓斥道:「不行。」 但是,孩子的這種自己來做的願望正是意欲在成長的表現。因此,媽媽要瞭解1歲左右的孩子就是這個樣子,在孩子想自己做的時候就讓他試著做一做。並且,當孩子因達不到自己的想像而又吵又鬧時,大人要若無其事地應付過去。 愛發脾氣是孩子在1歲前後出現的現象,一旦不如意,便大聲哭鬧、跺腳、打滾。這種「動肝火」不一定是對著別人,有時候還會衝著自己。 希望別人「那樣」,自己想要「這樣」--這些慾望過於強烈,而現實又無法滿足,這時孩子幼稚的心便慌亂起來,在情緒上表現出不安定。想睡覺了、肚子餓了、感到累了的時候,一點小事都可能引起孩子發脾氣。 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應不聲不響地把他抱起來,或者是平靜地注視著他,等待孩子自己安靜下來。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辦法。這種脾氣暴躁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媽媽爸爸們需要瞭解這一點。不要覺得孩子這是「變壞了」,去責怪、訓斥他。 ★表情十二、偷竊 不少孩子都有過順手牽羊,偷拿東西的行為。面對孩子的這種行為,家長採取的措施常常是非打既罵,而收效卻甚微。其實對孩子偷東西的行為反應過度和「姑息養奸」都是不可取的。那麼到底該如何幫助孩子改掉這個壞毛病呢? 兒童心理分析:由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偷東西的原因各有不同,所以教導方法也要因人而異。 幼兒園的孩子拿東西很可能是因為他不知道,也沒有意識到這些東西要花錢來買,不懂得不付錢,不打招呼就隨便拿東西是錯誤的。他們還沒有分清楚「自己的」與「非自己的」的概念,道德的概念還沒有完全形成,只是原始意義的「戀物」而已,所以當家長發現他偷拿東西的時候,不要給予過多的責怪。此時的拿還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偷」。但是大人應該通過這件事設法讓他意識到偷竊是錯誤的。告訴他:「如果你沒有經過同意或沒有付錢就把東西拿走,就會給別人造成損害,別人會很傷心。」 如果孩子從超市悄悄帶出了糖果,父母要帶著孩子把糖果還回去。如果他已經把糖果吃了,一定要把孩子帶到超市,讓他向店主道歉,並替他還錢。再次帶他去超市時,就要多注意他的行為,看看他是否又將喜愛的東西放進了自己的口袋。在付款時,對他說:「每一件東西都有價錢,媽媽只有把錢給收款的阿姨,才能拿走,這些東西才能屬於我們。」讓寶寶注意到你付款的細節。也可以讓寶寶拿一件小東西,在收款台前,讓寶寶自己付款,加深寶寶買東西要付款的印象。小孩子對於父母囑咐的事情常常一轉臉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下次他們可能還會犯同樣的錯誤。這時,家長的吼叫、責罵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家長必須反覆和寶寶講道理,讓他明白這種事情的危害性,他才會逐漸改進。如果寶寶的表現良好,家長則可以在房間裡為他貼上一枚小星星以示表揚和鼓勵。 ★表情十三、恐懼 很多父母難以忘記孩子恐懼的表情,他們經常害怕的說:「那聲音太響了」「夢裡的怪獸」「危險到處都有」「分離」「沒嘗試過,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兒童心理分析:也許嬰兒經歷的第一次恐懼是由巨大的噪聲和強烈而陌生的刺激造成的。這種恐懼通常出現在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因為孩子在出生後失去了母體帶來的安全感。第一年裡,他們剛開始認識外界環境。因此,任何他們不熟悉的刺激、光線、聲音都會使之產生恐懼感。顯然,嬰兒是逐步適應世界上的新事物的。 在2-4歲之間,孩子會害怕動物。父母適當地控制局面能為孩子提供幫助。要讓他們瞭解,有些動物很危險,而有些動物卻很有善。幫助孩子熟悉動物很重要,父母可以給他們看圖片,為他們買動物造型的玩具,給他們講關於小動物的故事,和他們一起查閱展現動物生活形態的資料。父母永遠不能強迫孩子接近他們害怕的動物,這樣只會使他們身心不快,並使他們的恐懼心理變成恐怖心理。 孩子常常會對暴雨、閃電和響雷感到恐懼。在自然環境中,暴雨通常很危險。應該告訴孩子如何保護自己。但是,要注意不能讓孩子的恐懼感變成一種持久的不快。此外,兒童對黑暗的恐懼也很常見。不要忘記,孩子到6歲時往往還不能區分虛幻和現實。如果孩子夜間醒來,應該關著燈哄他入睡。不要讓他們感到恐懼總是伴隨著黑暗。 ★表情十四、害羞 讓媽媽頭疼的是每次家裡有生人來,女兒點點總是顯現出六神無主的樣子;那麼小的人兒,顯出與年齡極不相稱的好靜不好動,每次到朋友家裡串門,她會一路吵著「不去」,即便是到了目的地,也像被釘在地上一樣就是不進人家的家門。 兒童心理分析:由於孩子的天生氣質決定的。例如像妞妞就屬於內向型的孩子,比較不愛動,膽小害羞,而且適應性差,對於新事物或陌生人,經常採取拒絕的方式,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比較容易顯示不愉快的心情。 由於家庭的教養方式有問題。一些父母的性子急、對孩子缺乏耐心;對孩子要求過高、管教過嚴;對孩子指責、約束過多等。有的家庭是爺爺奶奶帶孩子,他們總是陪伴孩子玩,為了安全起見,不讓孩子與外界接觸,使得孩子缺乏與他人交往的機會,變得膽小、害羞、依賴性強。還有的父母經常採用懲罰、體罰、恐嚇等方法教育孩子,對於一些敏感、情緒不穩定的孩子來說,會使孩子的神經長期處於過度緊張的狀態,時間久了,孩子就會變得膽小、孤僻。 作為家長平時要認真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瞭解他們的氣質,並運用正確的教養方法引導孩子,孩子就會變得活潑大方、開朗樂觀,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表情十五、纏人 獨生的兒童由於環境的特殊性,容易產生纏人、磨人的壞習慣。比如:吵著要你幫他找玩具,幫他找出來了,玩了不一會兒,他又丟下玩具拿起你手上的絨線當球踢;你寫東西他也要寫,給了紙、筆還不幹,又要搶你手中的筆等等,很容易讓家長惱火。 兒童心理分析: 1.是缺乏感情的表現。我們可以從嬰兒的行為中清楚地看到這一點,嬰兒啼哭,不光光是因為肚子餓的原故,有時看到大人從他身邊走過來卻不抱他,也會哇哇哭起來,目的是引起你的注意,要你趕快抱他。這是一種感情需要。兒童纏人也出於同樣的道理,問你要東西、跟你搗亂都不是目的,目的是要你注意他,和他交流感情。這種心理在獨生子女身上表現得更為突出。當有人陪、有事幹的時候是不會磨人的,當他東張西望不只做什麼的時候,就會來找你的麻煩了。 2. 是一種心理依賴。有個性、活動能力強、會玩的孩子較少磨人。相反,過於嬌生慣養,樣樣都由父母安排停當,會使孩子養成離開父母就無法生活的習慣。這種依賴性反映在情緒上,就是圍著父母胡攪蠻纏,甚至被父母罵了一通、打了一巴掌,反而安穩了。這種情況正是兒童行為不獨立、內心情緒不安定而採取的一種發洩。挨罵挨打反而轉移了焦慮,被動地穩定了情緒。這就是許多家長常說的"孩子是賤骨頭,好說歹說不行,罵一頓到舒服了。同時越是自卑的兒童越容易纏磨大人。 3. 家庭成員的態度不一。請注意孩子專找寵愛他的人纏,也專找態度曖昧、容易妥協的人纏,因為經驗證明,他們總是在責罵之後滿足他的要求。所以要分清情況分別對待。 要從根本上糾正還取決於對兒童個性的培養。纏人表示孩子缺乏自立、情緒不定,改變這種個性的根本出路,是不要過分保護孩子,而應培養孩子自立能力,多讓孩子自己拿主意,尊重他的選擇。這樣孩子反而對自己的行為會作出負責的選擇,再不會整天磨著你幫他幹這幹那,也不會不知深淺地提出無理要求

這篇給拔爸

2006年11月07日
公開
2

給拔爸的一篇文章 三十之年得一女,自然如心肝寶貝一般, 不過我對於如何照顧嬰兒實在是一竅不通, 我向老婆長歎, 然後充耳不聞老婆的抱怨和怒氣, 做起了”甩手爸爸”。 一轉眼,女兒四歲了。 這期間,老婆抱著女兒回娘家四次。 最過分的一次是女兒大便, 我正在上網, 老婆在廚房忙做飯, 河東獅吼般讓我替女兒擦屁股, 我就地取材拿了一張打印紙, 結果被老婆”上綱上線”, 說我根本不配當爸爸, 抱著女兒就回了娘家。 過了幾日, 我估計老婆已經消氣, 於是登門道歉, 把娘倆接了回來。 當然日子還是照樣過, 老婆照樣一天到晚怒氣衝天, 無非老生常談, 批判我不做家務不帶孩子。 女兒四歲生日, 很隆重地慶祝了一下,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舅舅舅媽呼啦啦坐了一桌。 吹滅了生日蠟燭, 小舅媽笑著問:”小壽星長大了當什麼呀?” 女兒小臉一揚,硬生生地答:”當爸爸!” 大家都有些發愣, 爺爺說:”妳是女孩,長大了只能當媽媽呀。” 女兒說:”我才不要當媽媽,當媽媽一天到晚做事。 我要當爸爸,當爸爸不做事。” 好傢伙,一桌人的目光齊刷刷地在我身上定格, 老婆更在桌下狠命地擰了我一把, 我急忙招呼:吃菜,吃菜…… 後來老婆就常把女兒的這句話掛在嘴邊, 說,你看看,你看看,你給孩子留了什麼印象, 連這麼小的孩子都知道當媽媽辛苦, 你卻一點都不知道體貼我…… 老婆說著就要擦淚,我只好陪笑臉。 那日正在家中枯坐, 社區一位老婆婆敲門進來, 說是為某災區募捐來了, 問:”你女兒可有不穿的衣服?不妨捐出來。” 女兒在旁邊看老婆婆和老婆談得熱烈, 不解地問:”媽媽,什麼東西可以捐呀?” 老婆很實際地回答:“就是家裡沒有用的東西。” 沒有用的東西? 女兒環顧著室內, 然後一雙大眼睛看著我眨呀眨:”媽媽,把爸爸捐了吧。” 我驚跳起來——什麼? 女兒躲在老婆身後不服氣地說:”爸爸不燒飯不洗衣服也不陪我玩,爸爸就是沒有用的東西!” 那一刻,我第一次覺得自己34歲的人生真叫失敗啊。 後來,我就開始洗衣服做飯幫老婆分擔家務了, 老婆慢慢地溫柔起來, 女兒也開始粘我了。 只是,只要我一動什麼壞念頭, 晚上就會做夢, 夢見老婆和女兒異口同聲地說:不如把他捐了吧……

人民萬萬稅!

2006年11月01日
公開
14

還有兩個月本年度就結束了,許多民眾開始著手整理今年的所得資料,台北市國稅局表示,隨物價上漲,明年起申報今年所得稅時,免稅額及扣除額將隨物價指數調高,這是財政部繼89年後首度調高稅率。 國稅局預估薪水族將是最大受惠者,有一個未成年小孩的雙薪家庭,可因此省下近2,500元的稅金。 根據所得稅法規定,只要物價上漲累計超過上次調整年度的3%,免稅額、扣除額就將依物價上漲幅度調高。由於94年消費者物價指數達103.46,較89年上漲超過3%,因此明年起免稅額、標準扣除額及薪資特別扣除額等,大約都有3,000元左右的調幅,相當於調高4%。 目前申報所得稅時,一般扣除額方面,納稅人可選擇採標準或列舉扣除額的方式申報。由於受薪階級仍占多數,根據國稅局統計,使用標準扣除額及列舉扣除額申報的比例大約是65%及35%。因此調高扣除額及免稅額,將是薪水族及選用標準扣除額者的大利多。 如選擇標準扣除額申報所得稅,明年單身者的扣除額提高2,000元、夫妻扣除額提高4,000元;薪資扣除額及一般免稅額各提高3,000元,年滿70歲以上的本人、配偶或直系尊親屬的免稅額也因一般免稅額提高,因而調高4,500元。 因此,如果是夫妻合併申報所得稅,加上撫養一個未成年子女,三人的免稅額共較以往增加9,000元,兩人都是受薪階級,薪資扣除額增加6,000元,加上夫妻合併的標準扣除額增加4,000元,則免稅額、扣除額共計增加1.9萬元,乘以最多人適用的13%稅率,相當於省下2,470元的稅金。 另外,95年度申報綜所稅時,全民健康保險的保險費也不受金額限制,可憑證申報綜所稅列舉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