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愷愷媽 - 小薇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電影推薦- The Deep End of The Ocean (失蹤時刻)

2006年06月16日
公開
5

這部片我沒有在HBO看完過全部, 聽了同事介紹租回來看 有了孩子看這部片真的會有糾心的痛 生命中失去孩子的那種痛跟思念在這部片子描寫的很深刻 我對老大(文森)特別不捨, 他有超齡的成熟背負著讓弟弟走丟的壓力而長大 被媽媽”刻意”的忽略而無法從弄丟弟弟的包袱裡走出來 好看的片子, 推薦大家 =============================================================== 導演:烏魯斯葛巴 演員:蜜雪兒菲佛    琥碧戈柏    崔特威廉斯    強納森傑克森 劇情介紹: 貝絲(蜜雪兒菲佛)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攝影師,也是一個 擁有3個小孩的媽,她和所有的媽媽一樣充滿愛心,對家 庭全心全意的付出。 高中同學會時,貝絲帶著孩子一同前往集合的飯店,在擁 擠的大廳中,貝絲發現她3歲的兒子,班竟然不見了!刑 警局派來高階主管(琥碧戈柏)瞭解狀況,儘管封鎖飯店 ,但是班卻像消失在空氣中一般,找都找不著。 時光發逝,9年的時間過去了,直到某天,一個叫山姆的 男孩為了替貝絲整理後院而來敲門,山姆的臉和警方所做 的「班的12歲預測圖」,幾近一模一樣。班失蹤9年來 ,一直都熱心幫助貝絲的女警長再次鼎力協助,終於確認 山姆就是當年走失的班,貝絲一家人終於團聚了。 原本貝絲和派特都以為找回班之後,從此一家的感情將會 更和睦,但是他們卻發現班一直想著養父,因為他對失蹤 前的家庭生活毫無印象。而貝絲的叛逆長子,文生(強納 森傑克森)卻和班處不來。儘管貝絲強烈的需要班,卻也 漸漸明白因為自己的長期疏忽,而使得文生也對家人緊閉 心門;貝絲面對想要回孩子,又要孩子活得快樂的情況下 ,她到底該如何做呢?

[文章分享] 談兩歲半到三歲半孩子的能力發展

2006年06月09日
公開
40

從成人的角度看兩歲半至三歲半的孩子,會覺得他們真的好可愛,而且很好玩!可是,對於長時間與這段時期的孩子相處在一起的父母,甚至是保母或幼兒園、托兒所的老師而言,這個年齡的孩子可能不只是看來可愛、好玩,還有更多表現值得觀察與期待。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且學習有關孩子各個階段發展的需求與特徵,充分明白孩子他們在什麼時候會有什麼改變?如何才能幫助兩歲半到三歲半的孩子平穩的度過這段成長時期?家長應該要有什麼樣的認知與因應對策,才能使家長脫離緊張與不安?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的蛻變有哪些?正在經歷些什麼?又正在準備迎接些什麼? 兩歲半到三歲半孩子的身心發展特質  兩、三歲的孩子逐漸從一歲半大時的衝動、莽撞、錯誤百出中,蛻變而出。 發展情形如下:  在情緒方面,孩子怡然而滿足的時候較一歲以前多。  這個年齡的孩子常常用誇大的行為來宣洩緊張的情緒,所以孩子吸吮大拇指的機會可能會增多,並且也許會有暫時性的口吃。  對「一致」很要求。他要每一件事總是一樣的,不只事情的順序和方式要一樣,連地方也要一樣。兩歲半的孩子會替自己設下一些詳細的、有趣的或是惱人的規矩,好使自己不越軌,並可滿足他對「一致」的需求,同時也可以幫助他避免必須做選擇時的內心衝突。他的「地方」意識也包括了路線的一致,一致的路線能帶給他信心和安全感,時間也必須安排好,他才會覺得放心。  孩子熱衷於用雙眼來觀察周遭的世界,幾乎所有的東西都能吸引他的注意力。無論什麼東西,他都會去接近、去觸摸、去體驗。他不但使用觸覺去探索,而且還用味覺和嗅覺輔助。  孩子喜歡讓同樣的事情日復一日的發生,他喜歡那種規律的感覺。所以,「還要」是他經常重複的要求。即使是吃東西,他也喜歡重複,因此,飲食的種類上容易有特殊偏好的狀況產生。  行動上已經俐落多了,並且可以靈活的轉動門把了。  這個時期的孩子喜歡唱反調。出於這種本性,這個年紀的孩子明明希望「是」,卻選了「不」。因此,這個年齡的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衝突會明顯增加。  以下是我們針對兩歲半到三歲半孩子的身心發展特質,說明其各項能力表現與發展: 肢體動作 ●持續玩積木疊高遊戲,可以成功的越疊越高。 ●接近三歲時,會玩單腳站立及雙腳跳遊戲。 ●喜歡模仿別人書寫的筆劃,用色筆畫出圓或直線。 ●可以開始訓練白天自行控制大、小便。 ●會握著湯匙吃飯。 ●嘗試自行上下樓梯,但仍然雙腳一次一階。 ●可以單獨伸出食指,學大人用手指握筆,不再用手掌,且還能畫出直線、交叉線。 ●喜歡模仿大人刷牙的動作,此時可以開始培養孩子刷牙的好習慣。 ●會大步跑,但如途中轉彎,容易難以控制重心而跌倒。 ●能從床上、椅子上、台階上跳下來、用腳尖走路,玩的活動遊戲種類更多樣。 ●會彎腰撿起地上的玩具、向前大力踢球,並且很快變換站或坐姿。 ●能把湯匙中的食物送進嘴裡,但還是經常將飯粒灑滿地。 ●會一頁一頁翻書,只是爸媽仍要避免孩子用力不當,而撕破自己心愛的書。 認知發展 ●明白數字的意義,可以玩數數遊戲。 ●「時間」與「先後」的概念萌芽。 ●可以認出一些顏色。 ●能夠分辨自己和其他人是不一樣的個體。 ●開始發展相對的概念,體驗因果的關係。 ●開始會分類。 ●喜歡辨識與指明物品,知道實物與相片的關係。 ●慢慢知道兩性之間一些生活行為差異。 ●開始理解家庭關係,知道每個人的家庭角色有所不同。 ●愛玩想像遊戲,表示認知能力突破了時間、空間的某種思考限制。 ●也可以明白某些物件之間的關係,像是餐巾和刀叉,以及它們所在的位置。 ●認知發展遠超過身體的成長速度,孩子可能想做一些高難度的工作,卻受限於自己的肌肉控制能力而無法達成。 ●開始喜歡問:「為什麼」,孩子似乎知道,每種現象情境背後,可能都會有一種理由、原因,或是期待有一種解釋說法。 語言發展  兒童教育學家認為,兩歲左右孩子的自言自語是屬於自我訓練的語言行為,其部分是來自孩子未能區分字眼所代表的意義,使言語變成了另一種活動。心理學家維高斯基認為,語言的發展是在社會互動中進行。孩子透過大人告知「這樣做」、「那樣做做看」等,而對自己發出「我要如此做」的語言,這種「外在語言」的形式,便是學習使用自己的語言來統整、掌握自己行動的開始,往後便會逐漸發展成以思想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孩子的「自言自語」是深具發展意義的。 ●字彙大量增加,以日常生活名詞最常見。 ●可以組成一些不完整的短句,通常說得很慢。 ●對語言的文法組合還在摸索,同時說話器官尚未發育完全。 ●會嘗試用否定字,但語法規則還不是很熟練,像「爸爸坐、不要」。 ●已經會用小名稱呼別人,但當別人問他的名字時,會用全名稱呼自己。 ●兩歲半之後,會開始喜歡問問題,並和人輪流對話溝通。 ●自己一個人時,也會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開始使用「你、我、他」,用自己的名字稱呼自己的情形逐漸減少。 ●會用形容詞形容「很多」、「幾個」等複數概念。 ●會說別人的全名。 感官知覺 ●聽覺的發展和大人差不多,也能更精準的辨認聲音來源以及距離。 ●開始喜歡看遠方的東西,也因此比從前容易分心。 ●開始了解「眼光」可以代表某些意圖,像是指示方向、表達情緒,但距離感還不是很準確。 ●喜歡用手感覺實物,所以凡是引起他好奇的東西,他會趨近並伸手摸摸看、操作看看。 情緒與社會能力發展 ●對挫折忍受度以及紓解的能力,尚未發展。 ●總是強調︰「這是我的」、「自己的」,十分固執任性。 ●很霸道,每件事都要自己來,要每個人都聽他的意思,否則就大發雷霆。 ●另一方面,卻又常常因為要離開爸、媽而害怕焦慮,十分黏人。 ●易產生不安全感,害怕一些東西及現象,例如:怕獨自一人睡覺、怕打雷,甚至抗拒周圍事物的改變。 ●必須先發展出所有權,才能進一步慢慢了解「分享」、了解「別人所有權」的意義。 ●孩子仍處於自我中心的階段,但已經能夠延伸自己的感受。會想知道並體貼別人的感覺、用自己的方式來安慰別人等,是同理心激發的開始。 社會互動 ●兩歲時,小孩之間的互動形態仍屬「平行遊戲」,例如:喜歡加入許多小孩之中,但只是在旁邊看著別的小孩玩耍,或是在團體中高興的自己玩自己的。 ●到了兩、三歲,孩子在遊戲中會逐漸使用有限的語言來建立和維持協調性的關係,但仍缺乏合作的本領,只是試探性的注意對方,以尋求一起玩耍的方式,像是互相追來追去、邊跑邊笑這類簡單的遊戲。 ●三歲以後,孩子與其他小朋友互動的需求增強,交談機會自然就增加了,因此父母不必過度擔心。 ●另外,這個年紀的孩子會彼此做許多身體上的探索,例如:打一打、摸一摸或拉一拉別人的頭髮。這是此時期孩子最自然,同時也是最擅長的接觸方式。 心智能力發展 ●漸漸知道有關過去的時間名詞。 ●會使用許多不同的空間詞彙。 ●會使用「別的」、「大」、「小」或「多」這些字眼,來幫助了解數量、比較數量。 兩歲半到三歲半孩子的生活常規特質 1.飲食習慣的特質 良好的飲食習慣需要靠飲食行為與習慣的配合,良好的飲食行為需要協調的動作、好的咀嚼、消化能力及不錯的食欲。對兩歲半起的孩子而言,所能達到的能力有: ●一手扶碗、一手拿湯匙。 ●會嘗試使用筷子。 ●學習餐桌禮儀。 ●可以自己進食。 2.睡眠習慣的特質 ●接受睡前儀式(如:說故事)。 ●接受睡前不做興奮、激烈的運動。 ●接受以漸進的方式獨睡。  附帶一提,若是孩子在您要求他獨睡,而有恐懼情緒時,家長應以同理心方式處理,千萬不要取笑或責備他,讓他產生抗拒。 3.清潔習慣的特質 ●會自己洗手。 ●孩子越來越有興趣「幫忙」自己洗澡。 ●孩子如需大、小便時,會正確的告訴別人,且在夜晚已可逐漸不需換尿布。 與兩歲半到三歲半的孩子相處技巧: ●技巧一 訂規矩 ●技巧二 接納他對「一致」的需求 ●技巧三 接受他尋求安全感的慰藉物 ●技巧四 把重要的東西放在他拿不到的地方 ●技巧五 避免不留餘地的指令 ●技巧六 設法轉移他的注意力 ●技巧七 避免給他討價還價的機會 ●技巧八 讓他自己說他想怎麼樣解決問題 ●技巧九 改變話題或離開現場 ●技巧十 把計畫事先告訴他 ●技巧十一 讓生活處處充滿音樂感 ●技巧十二 不理會他的大哭大鬧 ●技巧十三 適當的給他機會做選擇 ●技巧十四 不要吝嗇您的鼓勵 給父母的提醒: ■不要總期望日常事務會順利的進行,盡量放寬心胸。 ■如果事先沒有提醒或緩衝,不要突然改變任何常規,以免孩子無所適從。 ■避免提出任何可以用「不」回答的問題。 ■如果事關重要,不要讓孩子自己選擇。 ■不要期望孩子會毫無問題的等待或輪流。 ■避免對孩子說出極端、不留餘地的話。 ■避免因為孩子的要求和頑固而情緒激動。 ■聽了孩子的「不」或「我不要」的反抗話語,不要吃驚或激動。 ■不要期望孩子會大方的和其他孩子分享玩具。 ■不要突然拿走會讓孩子產生安全感的毯子,或是他心愛的玩具,也不要表示看不慣,要給予尊重。 ■如果您應付他一天下來常疲倦不堪,請不要驚訝。 ■放慢腳步,告訴自己說,孩子他正在經過「這個時期」。 ■別擔心孩子的智商。 ■不要沉溺在孩子依賴的「媽媽做」、「爸爸做」撒嬌聲中,而昏頭轉向。 ■如果你想幫孩子,而他卻想要別人幫,不要難過,放手讓他試試看。 ■不要老是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會有所謂的個別差異產生,其原因可能是受到遺傳、成熟、學習、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孩子們發展上的快慢及穩定性的差異。本篇文章只是一個指引,希望它能夠幫助所有的父母,更進一步去了解、去欣賞你親愛的孩子的各項發展及各種能力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