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玲玲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送孩子上幼兒園的6個錯誤

2008年08月13日
公開
36

徐玲 (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 父母把3歲的華華送入幼兒園。但這裡跟家並不一樣,不知道上廁所往那裡走?不知道肚子餓了怎麼辦?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呆在教室裡不讓到外面玩?不知道定下那麼多規矩是為什麼?這些無法解釋的問題令華華心裡感到某種不安、擔心、害怕和驚慌,一些孩子則會出現極端的恐懼,會大哭大吵大鬧地不肯去幼兒園。 想讓孩子在幼兒園裡開心地度過,父母可以運用一些小的策略,而不是常見的錯誤做法。例如: ★上幼兒園前,先告訴寶寶:"你在幼兒園裡開心地玩,當下午放學時,媽媽一定會來接你的",這會讓孩子感到父母親並沒有扔下他不管,他還會回到父母身旁的。 ★送孩子上學時,如果母親向兒子訴說她對丈夫的種種不滿,而尚未懂事的兒子無法理解這些複雜的問題,在這種處境下去幼兒園,就容易產生焦慮與不安,所以父母一定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孩子看到你不高興的樣子,以免讓孩子在幼兒園裡為父母擔心,這可避免孩子因為你的苦惱而加重他的焦慮。 ★一些父母因為孩子捨不得他走,但又要趕著上班,只好偷偷地離開幼兒園,這種做法只會造成孩子更大的不安與害怕,因此父母親最好在幼兒園裡安頓好孩子,讓他感到放心,然後再離開。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孩子仍然不讓你離開,你的態度一定要堅決,否則孩子容易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不利於焦慮的消除。 ★父母親不要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路上,叮囑他要聽老師的話,要守紀律,要懂禮貌,唱歌時要大聲,畫畫時要畫大些,這些過高的要求、禁令或者勸告也會使孩子感到無法達到要求而出現焦慮不安的情緒。 ★還可以採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用教室裡好玩的玩具和積木吸引他們,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對母親依賴心理過重,可讓爸爸送孩子上幼兒園。   如果孩子賴在床上不起,對父母撒謊"我今天肚子痛、頭疼,不想去幼兒園",或者乾脆拿哭鬧作為殺手鑭,不肯讓父母離開家半步。父母不要生拉硬拽地仍堅持送他去入園,可以先跟幼兒園的老師聯繫一下,瞭解孩子最近一段時間在學校的狀況,找出他不願意入園的原因。   幼兒不願意去上學的理由一般有三個:第一是社交能力弱,有些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差,沒有學會與人相處的技巧,除了自己在角落裡玩玩具外,沒有小朋友和他一起玩,因此在班上不受歡迎,所以也就不喜歡去幼兒園;第二是自立能力差,孩子入園之後需要自己學會上廁所,吃飯,穿衣,這些基本生活能力都未具備的孩子在集體生活中肯定會感到不安;第三,表現不佳,有的幼兒因為智力較低,學習表現不好,經常遭到老師的批評;有的幼兒好勝心強,特別在意老師的讚揚,一旦老師批評或責備他,他就會受到挫折而害怕上學;有的幼兒則是沒有處理好與其他小朋友的友好關係,常常與小朋友吵架打鬧,因而產生排斥幼兒園的心理。父母親可以對症下藥,針對不同的原因進行不同的開導,消除他的恐懼症。   

改善幼兒的健忘

2008年08月12日
公開
31

家有小迷糊! 採訪�王紹媛 諮詢�私立三軍托兒所所長 黃琬玲 每一個人的記憶力和做事方法都不盡相同的,有的人從小就記憶力很好、做事有條有理,但大部分的人是常會忘記某件事,或突然想不起要做的事,所以如何設法改善記憶力和做事方式,才能改進孩子常丟掉或忘記東西的毛病。 造成健忘的原因 孩子常忘東忘西該如何是好?私立三軍托兒所所長黃琬玲老師表示,幼兒由於神經系統的統合能力尚未發展健全,因此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事物吸引而分心。同時,幼兒不太能牢記身邊事物的重要性和秩序,因此,弄丟手帕、帶出去的玩具不知去向,或是房間弄得一片凌亂等,都是常見的現象。 其實有時大人也會遺忘東西,如果幼兒是偶爾的健忘,父母不必太過於在意,但若是經常遺忘東西,那麼,父母就應探求原因了。 通常造成遺忘的原因包括: 心理的因素:當幼兒心理上有恐懼、怨恨、煩惱或壓抑……等不正常的因素存在時,所學的一切便容易淡忘,原因是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散漫及情緒不專一。所謂:「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學習的情境:當幼兒學習興趣低落或環境惡劣時(如過度聲光刺激或吵雜),也是造成容易健忘的因素之一。 壓力過大:剛從事某一種學習後,馬上再做另一種學習活動,往往會因為後者而妨礙前者的回憶,若再加上父母的態度為重視幼兒學習成果,因壓力過大也會影響記憶力。 智慧的差異:比較聰明的孩子,對於每一件事情都能很快的去領悟、體驗,且容易明暸,自然學習快且持久;相反的,記憶力較差的,常常是學了後面忘了前面。 生理因素:因身體有缺陷、疾病,或是語言表達速度較慢者,而致精神容易疲勞,對於學習記憶自是難以持久。 超出能力範圍:如果父母教孩子學習的事物,超出其年齡所能接受的範圍和程度時,也是造成孩子容易速記、速忘的原因之一。 了解原因、循序教導 孩子並不是大人,他必須經由反覆練習來學習。因此黃琬玲老師指出,對於孩子的學習,父母最好能保持冷靜的態度,以無限的愛心和恆心去誘導孩子,千萬不要意氣用事,傷害親子之間的感情。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父母身為孩子的第一個老師,要怎樣教導孩子逐漸學著不迷糊呢? (一)自我檢討 (二)注意身心健康 (三)一對一地示範教導 (四)給他參與學習的機會 (五)堅持原則、勿嚴厲指責 (六)善用提醒及鼓勵 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太迷糊會影響學習,如果被認定為迷糊,相對地便易這樣看待自己,而導致事事不專心,覺得自己做不好,後果是很嚴重的。因此,黃琬玲老師指出,當父母發現孩子缺點時,就要儘早幫助他改善,不要讓「迷糊」成為孩子學習障礙。萬一,孩子因為自認為糊塗、反應慢、學習上有退化現象時,在團體中便可能會受到排擠,父母和老師應採一對一的方式,來協助他慢慢建立自信心。 對幼兒而言,「看好自己的物品」、「整理好自己的東西」等生活能力,都是必須從小培養的。幼兒的可塑性很高,只要父母、老師及早留意,給他們學習的機會,迷糊、健忘的情況是可以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