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小丸子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10大蔬菜禁忌

2005年09月27日
公開
15

●1 金針菜 先泡兩小時煮熟進食。 新鮮的金針菜,因含有「水仙鹼毒素」,生食會引起腹痛、腹瀉……等過敏症狀,故一定要先泡水兩小時,然後再用大火煮至熟透才可進食,隨意略炒就吃,很容易引發過敏。 鮮豔金黃色的乾金針菜,恐有硫磺加工,食後會造成食物中毒,故凡是乾金針菜最好能先用溫開水泡30分鐘,再入沸水中汆燙1分鐘,濾乾後再行煮食,比較安全。 ● 2 茄子 經期及脾胃虛寒者別吃。 茄子性涼滑,脾胃虛寒不宜多吃,婦女經期前後也要盡量少吃,過老熟的茄子食後會中毒,不可進食。 茄子含有誘發過敏的成分,多吃會使人神經不安定,過敏體質者要避開勿吃。 ● 3 芋頭 有痰、過敏體質者不宜。 芋頭的黏液會刺激咽喉黏膜,可能使咳嗽加劇以及生痰更多,所以咳嗽有痰者不宜吃。 芋頭獨特的黏液會使手掌紅腫發癢,但有效的藥用成分就在黏液上,故烹煮前不要故意洗掉黏液。但過敏體質者最好少吃。 ● 4 韭菜 性溫熱 酒後不要吃。 韭菜屬於溫熱性,吃過量會神昏目眩,酒後尤其不可吃。 患有風熱型感冒、上火發炎、麻疹、肺結核、便祕、痔瘡……等等病患,不宜進食。韭菜的纖維特粗,有消化道疾病或消化不良者,不可一次吃太多,否則會腹脹難過。 ● 5 菠菜 避免與高鈣食物同食。菠菜含有較多的草酸,很容易與高鈣食物同食後,形成草酸鈣造成結石,故菠菜要避免接觸豆腐、黑芝麻、優酪乳……等含鈣較高的食物,不要在一餐中或近時間內同時吃到,尤其是已患有結石的人,最好避開勿吃。 ● 6 白蘿蔔 慢性胃炎等患者要避食。 白蘿蔔性寒涼,脾胃虛寒者、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單純甲狀腺腫……等患者均不宜多食。 白蘿蔔會影響中藥的藥效,特別是吃含有人參、何首烏、地黃……等中藥時,要避食白蘿蔔。 ● ! 7 山藥 婦科腫瘤者不宜再吃。 山藥具有收斂的作用,便祕或排便不順者不可吃,否則便祕會更嚴重。山藥多吃會促進人體分泌賀爾蒙,對一般人有益,但婦科腫瘤(包括子宮、卵巢、乳房)者,以及男性攝護腺腫瘤者均不宜進食,否則會助長腫瘤。 ● 8 薑 薑一腐爛便要丟棄。 生薑只要有一部分爛掉,便要整個丟棄,不可將爛掉部分切除,留下好的部分用,因當生薑腐爛時,薑體內便會產生很強的「黃樟素」,黃樟素吃進體內,會造成肝細胞病變,嚴重影響健康,故只要薑一有腐爛,便要丟棄,不要因小失大。 ● 9 馬鈴薯 發芽與綠皮馬鈴薯勿買。 馬鈴薯發芽後會產生大量的「龍葵素」,尤其在芽眼周圍含量最高,馬鈴薯的表皮變綠,也含有龍葵素,切忌吃到含有「龍葵素」的馬鈴薯,否則會引發噁心、嘔吐、腹瀉、甚至昏迷,孕婦吃到則可能會流產,故凡是發芽與綠皮的馬鈴薯千萬不要買。 ● 10 未熟番茄 未熟番茄含龍葵素。 未熟的番茄含有大量的「龍葵素」,這是一種生物鹼,具有腐蝕性和溶血性,青番茄大量進食後,會造成急性食物中毒,引發咽喉麻癢、胃部灼痛、胃腸發炎等症狀,故番茄必須買熟透的、全紅的,比較安全。 以上蔬菜只要避開禁忌,均十分有益健康,禍從口入,謹慎為妙!

感冒、流感,你分清楚了嗎?

2005年09月24日
公開
9

感冒、流感,你分清楚了嗎? 秋意固然涼爽,但是流感,也就是流行性感冒,亦悄悄潛伏準備肆虐一番。為了預防流感發生大規模的流行,衛生署特於9月26日起開始提供38萬名出生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免費施打流感疫苗,並為未來禽流感可能發生之疫情做防患於未然的準備。流感之所以經常被忽略其嚴重性,主要是因為容易與感冒混淆,造成許多併發症在被認為「只是小感冒」中發生了,而使病況一發不可收拾。 感冒、流感有何不同? 症狀不同 感冒的症狀一般來說較為輕微,多屬上呼吸道症狀,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及喉嚨痛,通常咳嗽不會很厲害,不常伴隨發燒或全身痠痛的症狀出現;而流感除了症狀較為嚴重之外,有時還會出現腸胃方面的症狀、高燒、厲害的咳嗽、頭痛、倦怠等不適症狀,甚至容易有肺炎、腦膜炎等併發症,嚴重者還會致死。 病毒不同 引起感冒的病毒約有兩百多種,包括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冠狀病毒等等;因此流感病毒只是感冒病毒的其中一種,又下分為A、B、C三型,其中A型病毒最易造成大流行,亦容易引起併發症,底下又可細分為不同亞型,例如H1N1、H3N2等。流感疫苗便是針對不同類型的流感病毒來製造生產。 人體免疫能力不同 感冒病毒雖達兩百多種,人體經常因病毒不同而反覆得到感冒,但亦即獲得感染過病毒的免疫力,並可維持數十年之久,因此通常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就較不易罹患感冒;但由於流感病毒容易產生變異而衍生成新種病毒,使得原有抗體無法發揮功效,因此不管任何年齡層都容易感染流感。 另外最近令人聞之色變的禽流感,原本是指在禽類間互相傳染的流行性感冒,一般並不會傳染給人類,但近年爆發人體感染的H5N1型病毒,可能是經過變異之後,成為可以傳染給人的流感病毒,由於從未流行於人類間,人體內缺乏抗體,因此一旦爆發疫情,將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 預防流感─「疫苗」小兵立大功 由於感冒病毒較流感病毒的種類多,因此難以用疫苗預防;另一方面也因感冒引起的症狀並不嚴重,使用疫苗並不符合經濟效益,因此一般的感冒不用大費周章施打疫苗,只要做好日常保健,並注意感冒時的治療,對人體多半不會有太大影響。至於流感潛在的危險性較大,施打流感疫苗有助於降低感染流感的人數。 流感疫苗的作用 施打流感疫苗一方面可避免因感染流感而引起肺炎、腦膜炎等併發症;另一方面則由於流感病毒容易產生變異,尤其最近正值禽流感恐慌期,當人類同時感染禽流感病毒與其他流感病毒時,這兩種病毒很可能在人體內發生基因重組,恐會衍生出更快速傳染的新種流感病毒,屆時疫情將難以想像。因此世界衛生組織〈WTO〉每年依據全球83個國家地區所偵測之流感病毒,推測可能流行的病毒株後,提出疫苗的建議成份,再由製造廠商生產疫苗供應各國使用 。 流感疫苗不是萬靈丹 流感疫苗畢竟是對症下藥之後的產物,仍有其侷限性,因此不要認為施打疫苗後即可百病不侵。 1.疫苗不能預防感冒:普通的感冒病毒和流感病毒不同,因此施打流感疫苗並不能預防普通感冒的  發生。 2.並不適用所有的流感病毒:由於流感病毒變異性大,因此疫苗是否有效端看與感染的病毒株是否  相同。 3.無法終生免疫: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不盡相同,因此即使施打流感疫苗,也無法一勞永逸,因為  原施打之疫苗對不同病毒株並不具免疫力;即使病毒並未變異,疫苗成分相同,保護效果大約也  只能維持一年。 叮嚀 由於個人情況與年齡等的不同,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施打流感疫苗,例如懷孕未滿3個月的孕婦、未滿6個月的嬰兒,都不是適合施打流感疫苗的對象,如有疑慮最好經由專業醫師的判斷之後再行施打;而有特殊情況者與高危險群〈如嬰幼兒、老人等易遭病毒感染者〉則最好接受疫苗的注射,才不會讓流感上身、併發症傷身!

寶寶正確服藥,快快趕走病魔!

2005年09月19日
公開
11

中秋佳節的來臨,面對秋老虎的威力加上燒烤大會的不正常飲食,只要稍不注意,孩子很容易就生病了。孩子一生病,對育兒經驗不足的爸爸媽媽來說,可是一件令人心驚膽戰的大事。為了不遇到誤診的庸醫,又怕醫師開的處方沒有療效,因此打聽哪個醫師最高明,幾乎成了父母們的第一反射動作。 但是您可能也要注意另一個重點,當醫師的診斷正確並對症下藥後,爸爸媽媽餵藥的方式正確嗎?孩子有乖乖服藥嗎?藥物雖能治病,但正確的使用方式才能發揮藥物本身的功效,也才能讓孩子的病情受到控制,快快恢復為健康活潑的小天使。 錯誤的餵藥法,你犯了嗎? 餵孩子吃藥時,父母經常會犯許多習以為常、積非成是的錯誤,以為只要將藥物吞下肚,就是完成「吃藥」這件事。但其實藥物的服用是有許多小細節需要注意,避免不當的餵藥方式,才能達到治療的功效。 服藥勿過量 嬰幼兒童對於藥物劑量的反應較敏感,藥量稍多便有可能中毒或致死,因此藥量必須精確的計算,絕對不可在發現孩子感冒後,拿大人吃剩的感冒藥給孩子服用,因為即使用藥成分相同,孩子所用的劑量和成人也有很大的差別,另外也不可抱著多吃藥就會好得快的心態,而擅自添加藥量。而由於兒童肝腎功能還未發育完全,某些藥物仍然有使用的限制,因此孩童用藥一定要先經過醫師或藥師的核准。 避免混著牛奶或果汁服用 苦味是孩子望「藥」卻步的最主要原因,但如果因而將藥混著具甜味的果汁或牛奶服用,一方面容易產生沉澱而減少藥物的吸收,另一方面藥粉也可能殘留在奶瓶或容器裡不易看見;而且某些特定藥物遇到果汁或牛奶會產生所謂的「加乘作用」或「交互作用」,使藥物的效用產生改變,甚至因而產生危險。因此怕「吃苦」的孩子最好選擇糖漿藥水來服用。 遵照服藥時間 人都會有惰性,更何況是「吃藥」這件不有趣的事,孩子更是容易抗拒。這時父母絕對不可因孩子的病情「看起來」痊癒了,就終止服藥,一定要按照醫師處方的給藥期間讓小孩服藥,尤其是像抗生素通常需要持續服用7至10天,若擅自中斷服用,會使細菌衍生出抗藥性,使得病情更不容易控制;而過敏等慢性病更需要長時間的服藥配合,斷斷續續或是提早停藥,對於治療更是沒有幫助。 幫助孩子吃藥 再怎麼神奇的藥物,總要「吃下去」之後才會有功效,因此幫助寶寶吃藥時,可以採用一些小技巧讓孩子順利服藥。 嬰兒 把藥水裝入滴管、針筒、灌藥器等容器餵食,或裝入奶瓶中,讓孩子以吸奶的方式服藥。餵藥時左手環抱孩子,讓寶寶呈半仰臥狀,右手一次給予少量藥物慢慢餵食,以免寶寶嗆到。餵孩子吃藥前不宜將孩子餵得太飽,以免寶寶因飽足而抗拒藥物的服用。 五歲以上兒童 學齡前的孩子還是以服用流體的藥物為主,小學以上就可以開始學吞藥丸,教孩子將藥丸、藥片放到舌頭根部,並立即喝水將藥丸吞嚥下去,便可以減輕藥物帶來的苦味,但要注意不要噎到。小孩怕苦不願意吃藥時,由於糖不會改變藥性,所以可以將藥粉或藥丸磨碎混合果糖,讓孩子服用。 叮嚀 正確服藥是治療疾病的根本條件,但事前的預防總比事後的補救重要,尤其每當中秋佳節到來,胃腸病患者的增多都顯示了飲食均衡的重要,避免暴飲暴食,平常更要讓孩子有充足的睡眠與適當的運動,才能增強孩子的抵抗力。另外也可視孩子的成長情況給予不同的營養品,但前提是要詢問過醫師或專家的意見,千萬不可誤信偏方、隨便給孩子吃補藥,否則不補則已,一補反而更加傷身! 本文章摘自BabyDJ婦幼網

下午4:30去德威牙醫診所塗氟

2005年09月15日
公開
16

下午很準時的去了德威診所 把拔說他要抽煙 所以就我負責帶小丸子進去 環顧一下裏面的設備還不錯 每個診療椅上方都有一個電視螢幕 燈光也都蠻柔和的 不一會兒翁醫師就出現了 看她的外表實在不像個醫師 倒像是個鄰家小女孩 我和小丸子馬上就被帶去了兒童診療間 由我負責抓住小丸子的腿 小丸子的頭則放在翁醫師的大腿上 一開始要張開嘴巴的時候 小丸子就哭的西哩嘩啦 哭到後來 連外面的護士都過來把診療間的門給關起來 怕影響到外面的病患 任憑翁醫師怎麼哄都沒用 好不容易塗完氟了 小丸子還是一直哭 後來到了外面的掛號櫃檯 翁醫師建小丸子還在哭 就好心的拿了一整盒的貼紙 要小丸子自己選一張喜歡的 沒想到小丸子竟然想整盒的拿走 我一直跟她說只能拿一張 她就開始在那邊"張"(台語)了 於是我幫她選了一張貼紙 她也哭著說不要 後來沒辦法 我只好叫把拔趕快把小丸子帶出去 翁醫師搞不清楚什麼情形 本來想要再一次拿著一整盒的貼紙叫小丸子自己挑 我連忙跟翁醫師說不用了 她這樣會想要拿整盒 翁醫師才作罷 後來翁醫師再跟我詳細解說小丸子牙齒的情形時 小丸子還在旁邊一直的哭鬧著想要拿整盒的貼紙 害我都沒辦法專心聽翁醫師詳細的講解 於是我在旁邊一直催把拔趕快帶小丸子出去 只是小丸子到外面還是一直哭 到現在想起翁醫師的講解只記得七八成而已 真是氣死我了

怪癖蘿蔔蹲遊戲

2005年08月24日
公開
10

被雪頓爸比點名要玩怪癖蘿蔔蹲遊戲 是要描述自己寶寶的小怪癖 我想了一下 發現小丸子有這幾項怪癖 ★喝ㄋㄟㄋㄟ時手一定要把玩布的尖角★ 小丸子喝ㄋㄟㄋㄟ時我們都習慣在她的肚子上蓋一條浴巾 所以她都習慣邊喝邊捏浴巾的尖角 就算是沒有浴巾在旁邊的話 她也一定會捏任何一塊布的角 如衣服或者旁邊有布的東西 ★看到同性質的東西一定要把它們排在一起★ 比如說奶粉罐裡附的湯匙 她就會把同樣顏色'形狀的都排在一起 有時排成直線 有時排成扇形 還不許別人碰 然後排好後還會在旁邊靜靜的看著有沒有排歪掉 稍微歪一點都不行 ★喜歡走騎樓,且順著建築物的騎樓方向走★ 每次帶小丸子出去 走在路上只要看到有騎樓 她都會一直拉著我們要往騎樓的方向 而且頭都都喜歡往門的方向看而身體卻快步向前走 有點像是閱兵典禮時憲兵走路的樣子 還喜歡順著建築物的騎樓方向走 像有一次去國父紀念館 光是繞那棟建築物就不知走了幾趟了 想要下樓梯去別的地方逛逛就在那哀哀叫 ★不管睡覺'喝ㄋㄟㄋㄟ還是上網玩遊戲都一定要小熊維尼'巧虎手偶'KITTY布偶放在她的2旁才可以★ 如圖我的左右護法我跟把拔都說這些是她的左右護法啦 ★每次無聊要親我和把拔時總喜歡親的很用力★ 小丸子有時無聊都喜歡隨便亂親我和把拔 不論是親手或腳 總是喜歡抓著然後故意發抖般的親的很用力 然後隨便亂親一通 ★喝ㄋㄟㄋㄟ時,把拔一定不許在她旁邊★ 只要小丸子要喝ㄋㄟㄋㄟ 不管當時把拔是不是在睡覺 她一定會把把拔趕走 反正就是不許她喝ㄋㄟㄋㄟ時把拔在她旁邊 這一點我和把拔也覺得很奇怪呢 小丸子應該就這幾樣怪癖了吧 至於我的怪癖 明天再繼續想 ☞ 也請看悅臨小丁尖家的怪癖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