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璧菁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15歲青少年 罹患新陳代謝症候群

2007年12月02日
公開
50

15歲青少年 罹患新陳代謝症候群 年輕人飲食習慣日益西化,加上日常運動量減少,以往中年人較易發生的乳糜血、新陳代謝症候群,年齡層正快速下降。  別以為血濁是成年人的專利,15歲青少年竟然也罹患新陳代謝症候群!一家健檢中心甚至發現一位體重在標準值的青少年,三酸甘油脂、總膽固醇、飯前血糖都亮紅燈,健康情形堪慮。  健康吉美健檢中心院長楊培鎮醫師指出,新陳代謝異常多半有肥胖的中廣身材,但這位青少年身高163公分,體重60公斤,BMI22其實在標準範圍,所以他的外表並不顯胖,但驗血竟發現三酸甘油脂、總膽固醇、飯前血糖都異常,其中三酸甘油脂超出正常值3倍。  這位青少年是和家人一起做健檢才意外發現罹患新陳代謝症候群,推測和平日嗜吃高油脂、高糖分的飲食習慣,和缺乏運動有關,目前正由醫護人員積極追蹤管理,透過飲食控制與運動雙管齊下,協助他恢復正常標準。  ■每天都有一位青少年血液混濁  不過,青少年健康亮紅燈,這不是單一個案。台北捐血中心林素娟主任表示,近幾年捐血人的乳糜血比例越來越高、越來越年輕;去年大台北地區整體捐血人「乳糜血」發生率達5%,較過去增加2.5倍,17至20歲青少年共篩檢出357袋乳糜血狀況,平均每月可篩檢出30袋青少年乳糜血袋,換句話說每天就有一位青少年血液混濁!  楊培鎮表示,乳糜血是指血液含脂量(三酸甘油脂)過高,當身體內無法正常代謝「乳糜微粒」和「極低密度脂蛋白」時,血液就會混濁,在捐血前若吃了高量膽固醇或脂肪食物,就會發生這種現象。  現代人普遍「血太油」,健康吉美統計一年來的健檢者資料發現,18%民眾的三酸甘油脂高出標準值,其中將近5成民眾已達到新陳代謝症候群標準。這些人除了有乳糜血的狀況,也容易引發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  楊培鎮醫師表示,許多青少年總認為自己年紀小,膽固醇高不高是大人才需要去關心的事,加上外表並無肥胖現象,因此,對高熱量食物不節制,也不做體能活動,不知不覺就罹患了新陳代謝症候群。 外表不胖 驗血、量血壓與腹圍發覺  新陳代謝症候群並無法從外觀判定,需要透過驗血、量血壓與腹圍來確認。他建議,除了定期帶小孩做新陳代謝檢查之外,父母也要多關心青少年飲食狀況,避免吃精緻、高熱量、高油脂的食物,並鼓勵青少年多與同儕互動,增加體適能運動。

醫:孩子養太胖 根本就是虐童

2007年12月01日
公開
58

傳統觀念認為,孩子胖嘟嘟比較可愛,不過,小兒科醫師今天指出,讓孩子吃太多,養太胖,根本就是一種虐童行為,門診就收治了不少國小二、三年級的胖小子,體內胰島素異常,而大部分罹患糖尿病的小胖子可能都得終身用藥。 台北榮民總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牛道明表示,以前第二型糖尿病被視為一種老人病,沒想到,最近幾年,第二型糖尿病罹病年紀卻越來越年輕,門診就收治了10歲的小胖子糖尿病患者。 牛道明認為,家長讓孩子太胖,又不帶孩子一起運動,確實等同於虐童行為。門診遇過糖尿病家庭,連同父母,一家有四人得了第二型糖尿病,但家長卻不以為意,仍舊邊看電視,邊吃零食,孩子有樣學樣,結果全家都成了胖子,一起吃藥。 就有一對糖尿病母子因為病情嚴重,一起住進醫院,沒想到,半夜母子兩人都不見了,原來媽媽帶著兒子到便利超商買了一大堆零食,躲在角落裡吃,讓護士當場傻了眼。 為了讓家長及小朋友重視糖尿病問題,糖尿病協會、榮總新陳代謝科技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今天合辦了糖尿病防治兒童演講比賽,呼籲家長及小朋友注意飲食,多運動,不要讓孩子變成胖子。 不少小病童報名參加這項比賽,小學五年級的林同學表示,自己與糖尿病對抗好多年,深受疾病所苦,現在只要看到體型過胖小朋友,就會替他們擔心。 不過,並不是每個小病童都有自覺,可以多運動,控制體重,牛道明就表示,要小胖子少吃東西,多打球跑步,難度相當高,儘管透過減重及運動,可以避免終身服藥的厄運,但大部分的病童還是繼續胖下去,最後擺脫不了一輩子用藥,甚至打針的命運。 牛道明提供了一個簡易判別糖尿病童的方式,那就是脖子、腋下、關節等部位是否有黑色素沈澱(好像洗澡沒洗乾淨的黑垢),如果這些部位產生了黑色橘皮症,就代表體內胰島素過度分泌,這就是兒童糖尿病的前兆。 「過度餵養與虐童無異!」牛道明強調,防治糖尿病,須從小做起,千萬不要任由孩子食用油炸食物,因為把孩子養得太胖,就跟虐待兒童沒兩樣,都會影響小孩子一生。

熱量表

2007年11月30日
公開
54

主食類 蔬菜類 魚肉類 蛋類 豆類 油類 零食類 速食類 飲料類 水果類 乳類 調味料 五 穀 類 食 物 名 稱 單 位 重 量 含熱量(卡) 果醬 1湯匙 18g 50 玉米 1碗 100g 346 燕麥 1碗 100g 389 披薩 (9吋) 1/ 8片 - 265 白米飯 1碗 205g 225 白麵包 1片 25g 75 小餐包 2個 - 180 花生醬 1湯匙 16g 95 速食麵 1包 100g 470 奶酥麵包 1個 - 45 波羅麵包 - 100g 334 全麥麵包 1片 25g 65 波羅麵包 - 100g 334 蔥花鹹麵包 1個 - 180 三合一麥片 - 100g 128 桂格芝麻糊 1包 40g 165 得意的一天 (原味) 1包 50g 170 葡萄乾土司 4片 - 275 起司三明治 1個 - 200 蔥花鹹麵包 1個 - 180 家樂氏玉米片 1份 50g 188 喜瑞爾玉米(熱食) 1杯 245g 125 喜瑞爾燕麥(熱食) 1杯 240g 130 喜瑞爾全麥(熱食) 1杯 245g 110 喜瑞爾玉米片(即食) 1杯 25g 95 喜瑞爾燕麥片(即食) 1杯 25g 100 巧克力鮮奶油蛋糕 1片 - 320 餐 點 類 食 物 名 稱 單 位 重 量 含熱量(卡) 炸蝦 - 100g 224 麵線 1碗 100g 330 培根 2片 15g 85 香腸 1片 100g 320 炒飯 1份 300g 550 水餃 10個 - 400 肉包 1個 - 200 菱角 12個 - 70 燒賣 (大) 3個 - 150 豬排--帶肥肉 1片 78g 305 豬排--去肥肉 1片 56g 150 牛排--去肥肉 1片 68g 130 牛排--帶肥肉 1片 85g 220 餛飩麵 1碗 - 550 清炒麵 1盤 - 380 蚵仔煎 1份 - 380 陽春麵 1碗 - 270 水煎包 2個 - 260 蔥油餅 1/ 8片 - 190 烤地瓜 1個 - 135 炸香腸 1條 35g 128 蘿蔔糕 2塊 - 180 叉燒包 1個 - 160 炸春捲 1個 - 160 牛肉麵 1碗 - 460 肉絲麵 1碗 - 440 滷肉飯 1碗 - 440 天婦羅 3片 - 160 花壽司 2片 - 145 脆魚丸 - 60g 110 甜不辣 1片 50g 100 烤牛肉--肥肉少 1片 85g 165 烤牛肉--肥肉多 1片 85g 375 烤牛肉-去肥肉 - 72g 140 煎牛肉--帶肥肉 - 85g 245 羊腿肉--帶肥肉 4片 85g 235 羊腿肉--去肥肉 1片 71g 130 豬火腿--帶肥肉 1片 85g 245 沙朗牛排--去肥肉 1片 56g 115 沙朗牛排--帶肥肉 1片 85g 330 炒牛肉片 1片 250g 300 韭菜盒子 1個 130g 310 珍珠丸子 2個 - 170 鮮肉湯圓 4個 - 160 鮮肉雲吞 4個 - 136 肉燥米粉 1包 65g 254 炸臭豆腐 2塊 - 245 麻婆豆腐 - 200g 246 蚵仔麵線 1碗 - 220 筒仔米糕 1筒 - 400 什錦燴飯 1份 430g 530 三鮮燴飯 1份 400g 528 紫菜壽司 半條 - 170 腐皮壽司 2個 - 170 白菜肉捲 1條 - 130 三角手捲 1個 - 210 手捲壽司 1個 - 210 三角油豆腐 2塊 - 95 馬鈴薯沙拉 - 100g 225 蔥燒牛肉麵 1包 90g 413 統一肉燥麵 1包 85g 407 維力炸醬麵 1包 90g 403 純汁牛肉麵 1包 85g 390 雞肉滑蛋粥 1碗 600g 210 義大利肉醬麵 1份 248g 330 統一當歸麵線 1包 85g 422

食物熱量表

2007年11月28日
公開
52

中式早餐: 餡 料 類 鍋貼1個(30公克)75卡 水煎包1個90卡 小籠包1個(42公克)101卡 煎包1個115卡 芋泥包1個(74公克)200卡 豆沙包1個(84公克)202卡 菜包1個(90公克)202卡 叉燒包1個(100公克)263卡 肉包1個(90公克)270卡 芝麻包1個(80公克)280卡 花捲1個300卡 糕 餅 類 煎蘿蔔糕1塊90卡 燒餅1個185卡 蘿蔔絲餅1份230卡 蛋餅1份(235公克)255卡 蔥油餅1張510卡 飲 品 甜豆漿1杯133卡 鹹豆漿1杯190卡 其 他 三角饅頭1個215卡 油條1條230卡 飯團1個275卡 白饅頭1個270卡 小麥饅頭1個280卡 黑糖饅頭1個290卡 燒餅油條1份415卡 中式小點: 煎 炸 類 炸干貝酥1個(15公克)77.5卡 炸馬蹄條1條(25公克)77.5卡 炸芋丸1個(25公克)82.5卡 炸燒賣1個95卡 炸芝麻球1個(35公克)112卡 炸椰子餅1個(25公克)125卡 炸春捲1個160卡 炸甘藷條1份(75公克)185卡 鹽酥雞1份(100公克)220卡 炸油粿1個280卡 炸雞腿1支300卡 芝麻酥餅1個(120公克)350卡 臭豆腐1份370卡 炸銀絲捲1條478卡 炸馬鈴薯1份(200公克)480卡 蚵仔煎1份380卡 椰子佬100公克358卡 米佬100公克375卡 烤 滷 類 雞蛋糕1個43卡 烤鴨1份(30公克)75卡 烤地瓜1個(75公克)140卡 烤花枝丸1份(60公克)125卡 烤雞腿1支172卡 烤玉米1枝255卡 滷鴨舌1份(40公克)40卡 滷雞翅1支(65公克)115卡 滷鴨翅膀1支(80公克)115卡 滷小雞腿1支173卡 滷大雞腿1支(225公克)300卡 餡 料 類 豬肉水餃1粒(30公克)40卡 餛飩1個26.7卡 燒賣1個(30公克)52卡 紅豆餅1個81卡 韭菜餃1個90卡 春捲1個120卡 牛肉餡餅1個(90公克)200卡 紅豆酥餅1個240卡 咖哩餃1個245卡 韭菜盒子1個(75公克)260卡 筒仔米糕1筒330卡 肉圓1粒365卡 紅龜粿1個(100公克)235卡 甜 食 燒仙草-不加料1碗100卡 燒仙草-加料1碗150卡 花生豆花1碗180卡 花生車輪餅1個120卡 奶油車輪餅1個120卡 芋頭車輪餅1個160卡 四色糕1個(22公克)56.25卡 紫米糕1份(135公克)210卡 甜糯米糕1個(150公克)260卡 甜年糕1個(380公克)880卡 紅豆年糕1份(390公克)905卡 福連糕100公克308卡 雞蛋糕100公克313卡 米粒麻酪100公克372卡 花生麻酪100公克388卡 芝麻麻酪100公克434卡 沙其瑪100公克497卡 其 他 清蒸豬血糕1枝(50公克)150卡 糯米腸1條(80公克)150卡 綠豆潤1個(30公克)90卡 綠豆凸1個(85公克)320卡 滷肉綠豆凸1個(85公克)350卡 咖哩雞腿1支(105公克)195卡 煮馬鈴薯1份(200公克)100卡 馬鈴薯泥1份(200公克)245卡 肉粽1顆350卡 碗粿1碗140卡 清煮玉米1枝210卡 豬血糕沾花生粉1份115卡 清蒸臭豆腐1份200卡 刈包1份340卡 豬耳朵100公克350卡 雙胞胎100公克348卡 中式菜餚: 湯 類 紫菜湯1碗10卡 四神湯1碗11卡 味噌湯1碗25卡 雞蓉清湯1碗39卡 冬瓜湯1碗45卡 蟹肉蛋花湯1碗61卡 什錦鮮味蔬菜湯1碗67卡 蛋花湯1碗75卡 玉米濃湯1碗80卡 菜頭魚丸湯(含魚丸2個)1碗105卡 鹹湯圓(含3粒湯圓)1碗120卡 菠菜蛤蜊蛋花湯1碗145卡 酸辣湯1碗155卡 菜 餚 芝麻涼拌牛蒡絲1盤38卡 炸蝦球1個(18公克)50卡 白酒清蒸蛤蜊1份(100公克)50卡 叉燒肉1份(30公克)55卡 當歸鴨1份75卡 麻婆蒟蒻片1份78卡 甜煮南瓜(南瓜300公克)1份80卡 炒三色(花枝、黃瓜、胡蘿蔔)1盤110卡 香煎蛋汁蝦(大蝦4隻)1盤116卡 炒青菜1盤148卡 炒花枝1盤159卡 味噌炒茄子1盤187卡 炒蝦(蝦90公克)1盤200卡 青椒炒牛肉1盤(1人份)240卡 奶油燉雞肉1盤248卡 紅燒五香豆干7個300卡 炒豬肝1盤318卡 麻婆豆腐1盤349卡 紅燒吳郭魚1條350卡 紅燒獅子頭1個370卡 炸排骨1盤400卡 炒三鮮1盤427卡 糖醋排骨1盤477卡 蔥爆豬肉1盤536卡 土窯雞1隻560卡 烤雞1隻560卡 其 他 水煮蠔1個50卡 炸蠔3個200卡 醃蘿蔔15公克10卡 中式麵飯: 麵 食 純麵食∼湯麵 蛋花蒟蒻湯麵1碗110卡 蚵仔麵線1碗220卡 切仔麵1碗223卡 當歸鴨麵線1碗240卡 擔仔麵(加蛋)1碗310卡 榨菜肉絲麵1碗322卡 魷魚羹麵1碗370卡 餛飩麵1碗380卡 魚酥羹麵1碗400卡 肉絲麵1份440卡 鍋燒烏龍麵1鍋452卡 溫州大餛飩麵1碗460卡 排骨蛋包湯麵1份475卡 排骨麵1碗480卡 雞腿麵1小碗500卡 紅燒牛肉麵1碗540卡 純麵食∼乾麵 雞絲涼麵1份372卡 炸醬麵1碗385卡 麻醬麵1碗390卡 乾麵1份400卡 涼麵1份402卡 炒烏龍麵1盤700卡 廣東炒麵1盤911卡 其他麵食 米粉湯1碗185卡 炒米粉1盤275卡 肉羹米粉1碗350卡 牛肉河粉1份372卡 牛肉細粉1份425卡 米 食 粥類 皮蛋瘦肉粥1份(250公克)338卡 小米粥1份(270公克)210卡 地瓜粥1份(310公克)210卡 飯料理 油飯1份(180公克)320卡 筒仔米糕1份330卡 蝦仁炒飯1份550卡 雞肉咖哩飯1份575卡 牛腩飯1份575卡 咖哩飯1份585卡 什錦燴飯1份666卡 炒飯1盤682卡 便當類 叉燒飯1份518卡 蜜汁豬排飯1份530卡 三寶飯1份640卡 炸鱈魚排飯1份555卡 炸雞排飯1份645卡 炸雞腿飯1份780卡 炸排骨飯1份880卡 麵包: 吐 司 類 全麥吐司1片56卡 雜糧吐司1片66卡 法國吐司1片70卡 牛奶吐司1片72卡 維也納吐司1片73卡 奶油吐司1片74卡 燕麥吐司1片79卡 白吐司1片80卡 蜂蜜吐司1片80卡 義大利吐司1片83卡 玉米吐司1片93卡 大蒜吐司1片111卡 三 明 治 巧克力醬三明治1份130卡 草莓醬三明治1份130卡 一 般 麵 包 美式裸麥麵包1個61卡 葡萄乾麵包1個66卡 裸麥麵包1個76卡 奶油牛角麵包1個120卡 無鹽麵包1個129卡 漢堡用麵包1個136卡 熱狗用麵包1個136卡 乳酸麵包1個139卡 雜糧麵包1個147卡 甜甜圈1個156卡 硬式麵包1個156卡 三明治麵包1個161卡 法國麵包1個164卡 無鹽雜糧麵包1個166卡 全麥小圓麵包1個236卡 小圓麵包1個240卡 牛油麵包1個245卡 牛角麵包1個272卡 丹麥麵包1個335卡 乳酪麵包1個353卡 其 他 麵 包 芝麻小麵包棒1個11卡 義大利麵包棒1個80卡 小點心: 丁 葡萄乾布丁1個74卡 咖啡牛奶布丁1個71卡 檸檬果凍布丁1個152卡 開心果檸檬果凍布丁1個164卡 烤布丁1個190卡 檸檬布丁1個302卡 牛奶巧克力布丁1個324卡 巧克力果凍布丁1個338卡 巧克力布丁1個378卡 德國巧克力布丁1個(57公克)222卡 布丁1個(75公克)109卡 牛奶雞蛋布丁1個(150公克)218卡 牛奶布丁1個(130公克)125卡 雞蛋布丁1個(188公克)260卡 果 凍 萊姆果凍85公克100卡 可可牛奶果凍57公克52卡 巧克力椰子果凍57公克150卡 椰子可可果凍57公克160卡 白可可果凍57公克188卡 巧克力太妃果凍57公克210卡 蘋果果凍1個121卡 蘋果布丁果凍1個186卡 咖啡凍1個(100公克)60卡 咖啡凍(加鮮奶油)1個(105公克)71卡 水果優格果凍1個(155公克)163卡 葡萄柚果凍1個(180公克)200卡 小 西 點 雙色餅乾1片(9公克)75卡 杏仁瓦片1片(10公克)54卡 杏仁餅乾1片(12公克)79卡 烤奶酥餅乾1片(27公克)118卡 千層餅乾1片(27公克)223卡 花生小甜餅1片(10公克)50卡 椰子小甜餅1片(10公克)52卡 其 他 巧克力球1顆(20公克)99卡 蛋糕: 低 脂 類 低脂巧克力蛋糕1片(57公克)94卡 低脂胡蘿蔔蛋糕1片(57公克)108卡 低脂乳酪蛋糕1片(57公克)164卡 脫脂巧克力蛋糕1片(57公克)140卡 脫脂鳳梨蛋糕1片(57公克)140卡 脫脂布丁果凍蛋糕1片(57公克)160卡 冷 凍 冷 藏 香蕉冷藏蛋糕1片(57公克)200卡 胡蘿蔔冷藏蛋糕1片(57公克)215卡 冷凍巧克力蛋糕1片(57公克)136卡 法式冷凍乳酪蛋糕1片(57公克)167卡 蔬 果 蛋 糕 南瓜蛋糕1份129卡 水果蛋糕1片(27公克)104卡 檸檬海綿蛋糕1片(57公克)232卡 胡蘿蔔蛋糕1份(75公克)177卡 洋梨慕斯蛋糕1片(104公克)277卡 鮮奶油草莓蛋糕1片(110公克)374卡 水果什錦蛋糕1片(113公克)260卡 洋梨巧克力夾心蛋糕1片(120公克)421卡 草莓蛋糕1片(139公克)350卡 水果慕斯蛋糕1片(160公克)438卡 膠 凍 蛋 糕 胡蘿蔔果凍蛋糕1片(57公克)204卡 巧克力果凍蛋糕1片(57公克)222卡 巧克力布丁蛋糕1片(57公克)222卡 布丁果凍蛋糕1片(57公克)222卡 其 他 千層蛋糕1片(35公克)153卡 摩卡蛋糕1片(50公克)223卡 咖啡蛋糕1片(57公克)198卡 年輪蛋糕1片(50公克)225卡 綠茶蛋糕1片(57公克)47卡 巧克力杯子蛋糕1個(13公克)67卡 巧克力蛋糕1片(57公克)174卡 黑森林蛋糕1片(57公克)179卡 純巧克力蛋糕1片(57公克)181卡 巧克力糖霜蛋糕1片(57公克)200卡 巧克力夾心蛋糕1片(75公克)338卡 傳統乳酪蛋糕1片(57公克)188卡 雪藏起司蛋糕1片(76公克)273卡 烤起司蛋糕1片(81公克)223卡 薑汁蛋糕1片(57公克)156卡 牛奶薑汁蛋糕1片(57公克)180卡 貝殼雞蛋糕1個(25公克)66卡 雞蛋牛奶蛋糕1片(57公克)203卡 傳統海綿蛋糕1片(57公克)162卡 糖球蛋糕1片(57公克)181卡 優格蛋糕1片(94公克)150卡 大理石奶油蛋糕1片(95公克)447卡 栗子蛋糕1片(95公克)95卡 純海綿蛋糕1片(100公克)210卡 甜點: 低 脂 類 低脂巧克力蛋糕1片(57公克)94卡 低脂胡蘿蔔蛋糕1片(57公克)108卡 低脂乳酪蛋糕1片(57公克)164卡 脫脂巧克力蛋糕1片(57公克)140卡 脫脂鳳梨蛋糕1片(57公克)140卡 脫脂布丁果凍蛋糕1片(57公克)160卡 冷 凍 冷 藏 香蕉冷藏蛋糕1片(57公克)200卡 胡蘿蔔冷藏蛋糕1片(57公克)215卡 冷凍巧克力蛋糕1片(57公克)136卡 法式冷凍乳酪蛋糕1片(57公克)167卡 蔬 果 蛋 糕 南瓜蛋糕1份129卡 水果蛋糕1片(27公克)104卡 檸檬海綿蛋糕1片(57公克)232卡 胡蘿蔔蛋糕1份(75公克)177卡 洋梨慕斯蛋糕1片(104公克)277卡 鮮奶油草莓蛋糕1片(110公克)374卡 水果什錦蛋糕1片(113公克)260卡 洋梨巧克力夾心蛋糕1片(120公克)421卡 草莓蛋糕1片(139公克)350卡 水果慕斯蛋糕1片(160公克)438卡 膠 凍 蛋 糕 胡蘿蔔果凍蛋糕1片(57公克)204卡 巧克力果凍蛋糕1片(57公克)222卡 巧克力布丁蛋糕1片(57公克)222卡 布丁果凍蛋糕1片(57公克)222卡 其 他 千層蛋糕1片(35公克)153卡 摩卡蛋糕1片(50公克)223卡 咖啡蛋糕1片(57公克)198卡 年輪蛋糕1片(50公克)225卡 綠茶蛋糕1片(57公克)47卡 巧克力杯子蛋糕1個(13公克)67卡 巧克力蛋糕1片(57公克)174卡 黑森林蛋糕1片(57公克)179卡 純巧克力蛋糕1片(57公克)181卡 巧克力糖霜蛋糕1片(57公克)200卡 巧克力夾心蛋糕1片(75公克)338卡 傳統乳酪蛋糕1片(57公克)188卡 雪藏起司蛋糕1片(76公克)273卡 烤起司蛋糕1片(81公克)223卡 薑汁蛋糕1片(57公克)156卡 牛奶薑汁蛋糕1片(57公克)180卡 貝殼雞蛋糕1個(25公克)66卡 雞蛋牛奶蛋糕1片(57公克)203卡 傳統海綿蛋糕1片(57公克)162卡 糖球蛋糕1片(57公克)181卡 優格蛋糕1片(94公克)150卡 大理石奶油蛋糕1片(95公克)447卡 栗子蛋糕1片(95公克)95卡 純海綿蛋糕1片(100公克)210卡 冰點: 冰 淇 淋 原味冰淇淋1份(20公克)36卡 乳糖冰淇淋1份(25公克)42卡 冰果露冰淇淋1份(30公克)32卡 原味優格冰淇淋1份(30公克)30卡 牛奶冰淇淋1份(30公克)50卡 香草冰淇淋(加脆杯)1份(102公克)291卡 冰 點 冰淇淋水果優格1份321卡 綜合水果聖代1份335卡 巧克力聖代1份595卡 慕 斯 巧克力慕斯1杯(86公克)298卡 柳橙慕斯1杯(160公克)215卡 其 他 柳橙雪泥(加脆杯)1份(70公克)150卡 巧克力雙色霜淇淋1份(156公克)260卡 日式蛋糕: 紅豆沙包1個(35公克)91卡 草粿1個(45公克)106卡 紅豆沙餅1個(45公克)119卡 蜂蜜蛋糕1片(50公克)158卡 醬油味麻糬串1串(60公克)118卡 紅豆最中餅1個(60公克)171卡 水羊羹1塊(65公克)127卡 紅豆麻糬串1串(65公克)131卡 柏麻糬1個(65公克)135卡 葛粉糕1份(90公克)131卡 銅鑼燒1個(90公克)256卡 紅豆沙麻糬1個(105公克)247卡 沾醬章魚燒1份(115公克)113卡 紅豆沙餡1個(125公克)316卡 西式早餐: 麵 包 類 牛角小麵包1個(30公克)129卡 熱狗捲麵包1個150卡 甜甜圈1個156卡 奶油夾心麵包1個160卡 西式小餐包1個(60公克)167卡 奶酥麵包1個200卡 起司麵包1個215卡 果醬麵包1個(78公克)218卡 巧克力麵包1個220卡 椰子麵包1個230卡 蔥麵包1個(60公克)230卡 菠蘿麵包1個(60公克)231卡 蔥肉鬆麵包1個235卡 美式貝果1個(85公克)257卡 奶油麵包1個(60公克)270卡 紅豆麵包1個280卡 蘋果麵包1份(96公克)280卡 花生麵包1個300卡 花生奶油夾心麵包1個(60公克)300卡 椰子夾心麵包1個300卡 鮪魚沙拉麵包1個310卡 肉鬆麵包1個(100公克)360卡 沙拉麵包1個(125公克)380卡 起酥麵包1個(90公克)440卡 吐 司 類 法國蛋土司1片85卡 全麥土司1片(50公克)144卡 土司1片(50公克)150卡 蒜泥厚片1片185卡 厚片土司1片225卡 早餐三明治1片230卡 花生厚片1片275卡 鮪魚三明治1份310卡 肉鬆三明治1份(112公克)330卡 火腿蛋三明治1份420卡 總匯三明治1份480卡 鍋 餅 類 烤雞蛋糕1份90卡 歐式醺腸蛋餅1份210卡 肉桂甜蛋餅1份210卡 脆 片 雜糧脆片1杯69卡 玉米片-無糖1杯88卡 玉米片-含糖1杯133卡 蘋果脆片1杯110卡 肉桂土司脆片1杯160卡 沖 泡 飲 品 即溶糙穀粉30公克79卡 即溶燕麥精30公克100卡 即溶燕麥麥粉30公克109卡 水煮燕麥精1杯104卡 玉米糊1杯104卡 玉米粉1杯116卡 即溶麥芽粉1杯122卡 麥芽巧克力粉1杯122卡 即溶麥粉1杯138卡 其 他 芝麻碎片1份51卡 水果小麥燕麥片1杯86卡 水煮燕麥片1杯94卡 雜糧糠1杯111卡 小麥燕麥片1杯120卡 高纖小麥燕麥片1杯120卡 玉米糠1杯130卡 即食燕麥片1杯145卡 即食麥芽1杯153卡 含糠小麥燕麥片1杯159卡 即食碎糠1杯229卡 西式小點: 餡 餅 老婆餅1個(60公克)250卡 傳統蛋塔1個(95公克)255卡 巧克力布丁派1片260卡 巧克力布丁派1片260卡 蘋果派1個270卡 水果派1片274卡 檸檬派1片280卡 椰子塔1個(70公克)300卡 鮮奶油草莓派1片380卡 大喜餅1個(500公克)2325卡 棗泥核桃西餅1個(500公克)1080卡 蛋 糕 小西點1個60卡 清蛋糕1片150卡 乳酪蛋糕1個(55公克)245卡 咖啡蛋糕1個(60公克)255卡 起司蛋糕1個(55公克)267卡 草莓鮮奶油蛋糕1片274卡 巧克力蛋糕1個(60公克)280卡 花生蛋糕1個(70公克)300卡 巧克力鮮奶油蛋糕1片320卡 甜 食 可可泡芙1杯101卡 蜜汁核桃1杯125卡 布丁1杯140卡 銅鑼燒1個(80公克)290卡 蜂蜜圓形煎餅1份680卡 巧克力冰淇淋聖代1杯648卡 飲 品 飄浮咖啡1杯226卡 冰淇淋蘇打1杯158卡 熱咖啡1杯34卡 熱奶茶1杯53卡 熱可可1杯181卡 西式餐飲: 簡 餐 明蝦餐1份290卡 雞腿餐1份315卡 豬排餐1份320卡 牛排餐1份345卡 雞腿明蝦餐1份495卡 魚豬排餐1份625卡 飯 食 起士焗蝦仁飯1份280卡 奶油焗飯1份320卡 海鮮焗飯1份613卡 什錦蛋炒飯1份724卡 咖哩飯1份756卡 麵 食 海鮮義大利麵1盤619卡 義大利肉醬麵1盤674卡 什錦炒麵1盤680卡 牛 排 漢堡牛排1份438卡 普通牛排1份480卡 牛小排1份504卡 沙朗牛排1份523卡 其 他 炸熱狗1條280卡 海鮮比薩1份(80公克)220卡 炸洋蔥圈1份(100公克)390卡 美式熱狗1條400卡 西式料理: 湯 點 洋蔥湯1杯27卡 雞肉高湯1杯39卡 牡蠣湯1杯58卡 燴海鮮湯1杯66卡 牛尾湯1杯71卡 法式濃湯1杯72卡 奶油馬鈴薯濃湯1杯73卡 蕃茄湯1杯85卡 奶油牛肉蘑菇湯1杯85卡 牡蠣海鮮湯1杯87卡 奶油鮮蝦湯1杯90卡 海鮮百匯濃湯1杯95卡 蘑菇湯1杯100卡 奶油蘑菇綜合湯1杯101卡 紐約式海鮮湯1杯113卡 蔬菜通心粉湯1杯113卡 奶油蘑菇湯1杯129卡 牡蠣海鮮濃湯1杯130卡 豌豆湯1杯132卡 火雞肉湯1杯135卡 牛奶牡蠣湯1杯135卡 火雞豌豆湯1杯139卡 培根青豆湯1杯164卡 玉米濃湯1杯168卡 牛肉湯1杯170卡 青豆洋蔥湯1杯170卡 墨西哥牛肉湯1杯170卡 雞肉濃湯1杯195卡 牛肉蘑菇湯1杯203卡 奶油芹菜湯1杯205卡 火腿青豆湯1杯231卡 奶油濃湯1杯214卡 酥皮濃湯1杯450卡 沙 拉 馬鈴薯沙拉(馬鈴薯半個)1份66卡 生菜沙拉(含醬)1份89卡 綜合豆沙拉1份112卡 火腿沙拉1份145卡 蔬菜沙拉1份160卡 總匯沙拉1份240卡 凱撒沙拉(含醬)1份292卡 龍蝦沙拉1份314卡 華道夫沙拉1份330卡 火腿火雞肉沙拉(不含醬)1份390卡 鮪魚沙拉1份546卡 其 他 炸明蝦1條181卡 培根蛋1份240卡 涼拌海鮮通心粉1份243卡 焗海鮮1份400卡 壽司: 常 見 壽 司 章魚壽司1個(30公克)40卡 蛋皮壽司1個(40公克)45卡 海苔壽司1個(40公克)45卡 豆皮壽司1個(30公克)55卡 魚卵鮑魚壽司1個(30公克)55卡 卵花壽司1個(40公克)55卡 椰花壽司1個(40公克)55卡 花壽司1個(40公克)65卡 蝦壽司1個(70公克)100卡 鮪魚壽司1個(90公克)140卡 三角飯團1個(115公克)170卡 蝦手卷1個(100公克)180卡 養 老 乃 瀧 握章魚生壽司1份140卡 握花枝生壽司1份145卡 旗魚生壽司1份153卡 握鮪魚生壽司1份159卡 握紅魽生壽司1份163卡 握鮭魚生壽司1份166卡 稻荷壽司1份350卡 花壽司1份390卡 木下壽司1份410卡 綜合壽司1份470卡 三角鮭魚飯團1份174卡 黃瓜手卷1份142卡 蘆筍手卷1份153卡 蝦蘆筍手卷1份160卡 鮪魚手卷1份175卡 鮭魚卵手卷1份178卡 爭 鮮 迴 轉 壽 司 花枝壽司1份131卡 章魚壽司1份136卡 北極貝壽司1份137卡 海帶壽司1份140卡 干貝壽司1份141卡 柴魚壽司1份146卡 喜相逢壽司1份146卡 紅魽壽司1份153卡 刺貝壽司1份155卡 潮鯛壽司1份155卡 蝦卵壽司1份158卡 旗魚壽司1份161卡 鳳梨蝦壽司1份163卡 鮮蝦壽司1份163卡 黃金白魚壽司1份163卡 稻禾壽司1份167卡 花枝魚卵壽司1份167卡 鲔魚壽司1份168卡 燻鮭魚壽司1份169卡 鮭魚壽司1份171卡 鮭魚子壽司1份172卡 甘蝦壽司1份173卡 鮪魚蔥花壽司1份175卡 龍蝦沙拉壽司1份177卡 玉子燒壽司1份180卡 海膽花枝壽司1份182卡 花壽司1份203卡 小肌壽司1份214卡 如意稻禾壽司1份217卡 合鴨壽司1份236卡 肉鬆壽司1份241卡 鐵砲壽司1份245卡 河童壽司1份308卡 鐵火卷壽司1份313卡 鮭魚子手卷1份177卡 蘆筍手卷1份182卡 蝦手卷1份197卡 鰻魚手卷1份231卡 烤炸煎類: 常 見 料 理 烤雞肉串1串67卡 烤柳葉魚1條80卡 烤魚1塊100卡 烤培根串1串101卡 烤飯糰1個119卡 烤香魚1條135卡 烤天婦羅1份160卡 烤花枝(整隻)1隻201卡 烤秋刀魚1條245卡 烤鰻魚1片250卡 炸蝦餅1份(15公克)80卡 炸茄子1份161卡 炸蝦1條(70公克)220卡 日式炸豬排1份220卡 炸天婦羅1份280卡 炸豆腐1份319卡 炸花枝圈1盤369卡 炸雞1盤416卡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 Stay Foolish)。

2007年11月07日
公開
46

今天,很榮幸來到各位從世界上最好的學校之一畢業的畢業典禮上。 我從來沒從大學畢業過,說實話,這是我離大學畢業最近的一刻。 今天,我只說三個故事,不談大道理,三個故事就好。 第一個故事, 是關於人生中的點點滴滴如何串連在一起。 我在里德學院(Reed College)待了六個月就辦休學了。 到我退學前,一共休學了十八個月。 那麼,我為什麼休學?(聽眾笑)這得從我出生前講起。 我的親生母親當時是個研究生,年輕未婚媽媽,她決定讓別人收養我。 她強烈覺得應該讓有大學畢業的人收養我, 所以我出生時,她就準備讓我被一對律師夫婦收養。 但是這對夫妻到了最後一刻反悔了,他們想收養女孩。 所以在等待收養名單上的一對夫妻,我的養父母, 在一天半夜裡接到一通電話, 問他們 「有一名意外出生的男孩,你們要認養他嗎?」 而他們的回答是「當然要」。 後來,我的生母發現,我現在的媽媽從來沒有大學畢業, 我現在的爸爸則連高中畢業也沒有。 她拒絕在認養文件上做最後簽字。 直到幾個月後,我的養父母保證將來一定會讓我上大學, 她的態度才軟化。 十七年後,我上大學了。 但是當時我無知地選了一所學費幾乎跟史丹佛一樣貴的大學(聽眾笑), 我那工人階級的父母將所有積蓄都花在我的學費上。 六個月後,我看不出唸這個書的價值何在。 那時候,我不知道這輩子要幹什麼,也不知道唸大學能對我有什麼幫助, 只知道我為了唸這個書,花光了我父母這輩子的所有積蓄。 所以,我決定休學,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 當時這個決定看來相當可怕, 可是現在看來,那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聽眾笑) 當我休學之後,我再也不用上我沒興趣的必修課, 把時間拿去聽那些我有興趣的課。這一點也不浪漫。 我沒有宿舍,所以我睡在友人家裡的地板上, 靠著回收可樂空罐的退費五分錢買吃的。 每個星期天晚上得走七哩的路,繞過大半個鎮 去 印度教的 Hare Krishna 神廟吃頓好料,我喜歡 Hare Krishna 神廟的好料。 就這樣追隨我的好奇與直覺,大部分我所投入過的事務, 後來看來都成了無比珍貴的經歷 (And much of what I stumbled into by following my curiosity and intuition turned out to be priceless later on )。 舉個例來說。 當時里德學院有著大概是全國最好的書寫教育。 校園內的每一張海報上,每個抽屜的標籤上,都是美麗的手寫字。 因為我休學了,可以不照正常選課程序來,所以我跑去上書寫課。 我學了serif 與 sanserif 字體,學到在不同字母組合間變更字間距, 學到活字印刷偉大的地方。書寫的美好、歷史感與藝術感是科學所無法掌握的,我覺得這很迷人。我沒預期過學這些東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麼實際作用,不過十年後,當我在設計第一台麥金塔時,我想起了當時所學的東西, 所以把這些東西都設計進了麥金塔裡,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東西的電腦。 如果我沒沉溺於那樣一門課裡,麥金塔可能就不會有多重字體跟等比例間距字體了。 又因為 Windows 抄襲了麥金塔的使用方式(聽眾鼓掌大笑)。 因此,如果當年我沒有休學,沒有去上那門書寫課,大概所有的個人電腦都不會有這些東西,印不出現在我們看到的漂亮的字來了。 當然,當我還在大學裡時,不可能把這些點點滴滴預先串連在一起, 但在十年後的今天回顧,一切就顯得非常清楚。 只有在未來回顧時, 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 所以你得相信,眼前你經歷的種種,將來多少會連結在一起。 你得信任某個東西,直覺也好, 命運也好,生命也好,或者業力。 這種作法從來沒讓我失望,我的人生因此變得完全不同。 我的第二個故事, 是有關愛與失去。我很幸運-年輕時就發現自己愛做什麼事。 我二十歲時,跟 Steve Wozniak 在我爸媽的車庫裡開始了蘋果電腦的事業。 我們拚命工作,蘋果電腦在十年間從一間車庫裡的兩個小夥子擴展 ! 成了一家員工超過四千人、市價二十億美金的公司。 在那事件之前一年推出了我們最棒的作品-麥金塔電腦( Macintosh), 那時我才剛邁入三十歲;然後,我被解僱了。我怎麼會被自己創辦的公司給解僱了?當蘋果電腦成長後,我請了一個我以為在經營公司上很有才幹的傢伙來,他在頭幾年也確實幹得不錯。可是我們對未來的願景不同,最後只好分道揚鑣,董事會站在他那邊,就這樣在我 30歲的時候,公開把我給解僱了。 我失去了整個生活的重心,我的人生就這樣被摧毀。有幾個月,我不知道要做些什麼。我覺得我令企業界的前輩們失望-我把他們交給我的接力棒弄丟了。 我見了創辦 HP 的 David Packard跟他們說很抱歉我把事情給搞砸了。 我成了公眾眼中失敗的示範,我甚至想要離開矽谷。 但是漸漸的,我發現,我還是喜愛那些我做過的事情,在蘋果電腦中經歷的那些事絲毫沒有改變我愛做的事。雖然我被否定了,可是我還是愛做那些事情,所以我決定從頭來過。 當時我沒發現,但現在看來,被蘋果電腦開除,是我所經歷過最好的事情。 每件事情都不那麼確定,讓我自由進入這輩子最有創意的年代。 接下來五年,我開了一家叫做 NeXT 的公司, 又開一家叫做 Pixar 的公司,也跟後來的老婆(Laurene)談起了戀愛。 Pixar接著製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電腦動畫電影, 玩具總動員(Toy Story), 現在是世界上最成?#92;的動畫製作公司。 然後,蘋果電腦買下了 NeXT,我回到了蘋果, 我們在 NeXT發展的技術成了蘋果電腦後來復興的核心部份。 我也有了個美妙的家庭。 我很確定,如果當年蘋果電腦沒開除我,就不會發生這些事情。 這帖藥很苦口,可是我想蘋果電腦這個病人需要這帖藥。 有時候,人生會用磚頭打你的頭。不要喪失信心。 我確信我愛我所做的事情, 這就是這些年來支持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 (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你得找出你的最愛,工作上是如此,人生伴侶也是如此。 你的工作將佔掉你人生的一大部分, 唯一真正獲得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偉大的工作, 而唯一做偉大工作的方法是 愛你所做的事 (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 如果你還沒找到這些事,繼續找,別停頓。 盡你全心全力,你知道你一定會找到。 而且,如同任何偉大的事業,事情只會隨著時間愈來愈好。 所以,在你找到之前,繼續找,別停頓我的第三個故事, 是關於死亡。 當我十七歲時,我讀到一則格言, 好像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 ( 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 這對我影響深遠, 在過去 33 年裡,我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自問: 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我今天要做些什麼? 每當我連續太多天都得到一個「沒事做」的答案時, 我就知道我必須有所改變了。 提醒自己快死了, 是我在人生中面臨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 因為幾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聲、 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消失了, 只有最真實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掉入畏懼失去的陷阱裡最好的方法。 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理由不能順心而為。 一年前,我被診斷出癌症。 我在早上七點半作斷層掃瞄,在胰臟清楚出現一個腫瘤, 我連胰臟是什麼都不知道。 醫生告訴我,那幾乎可以確定是一種不治之症, 預計我大概活不到三到六個月了。 醫生建議我回家,好好跟親人們聚一聚, 這是醫生對臨終病人的標準建議。 那代表你得試著在幾個月內把你將來十年想跟小孩講的話講完。 那代表你得把每件事情搞定,家人才會儘量輕鬆。 那代表你得跟人說再見了。 我整天想著那個診斷結果,那天晚上做了一次切片, 從喉嚨伸入一個內視鏡,穿過胃進到腸子,將探針伸進胰臟, 取了一些腫瘤細胞出來。 我打了鎮靜劑,不醒人事,但是我老婆在場。 她後來跟我說,當醫生們用顯微鏡看過那些細胞後,他們都哭了, 因為那是非常少見的一種胰臟癌,可以用手術治好。 所以我接受了手術,康復了 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時候, 我希望那會繼續是未來幾十年內最接近的一次。 經歷此事後,我可以比先前死亡只是純粹想像時, 要能更肯定地告訴你們下面這些:沒有人想死。 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著上天堂。 但是死亡是我們共同的終點,沒有人逃得過。 這是註定的,因為死亡很可能就是生命中最棒的發明, 是生命交替的媒介,送走老人們,給新生代開出道路。 現在你們是新生代,但是不久的將來,你們也會逐漸變老, 被送出人生的舞台。抱歉講得這麼戲劇化,但是這是真的。 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裡。 不要被教條所侷限-- 盲從教條就是活在別人思考結果裡。 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 最重要的,擁有追隨自己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聽眾鼓掌) 在我年輕時,有本神奇的雜誌叫做 《Whole Earth Catalog》, 當年這可是我們的經典讀物。 那是位住在離這不遠的 Menlo Park的Stewart Brand發行的, 他把雜誌辦得很有詩意。 那是 1960年代末期,個人電腦跟桌上出版還沒出現, 所有內容都是打字機、剪刀跟拍立得相機做出來的。 雜誌內容有點像印在紙上的平面 Google,在Google 出現之前35年就有了: 這本雜誌很理想主義,充滿新奇工具與偉大的見解。 Stewart 跟他的團隊出版了好幾期的《Whole Earth Catalog》, 然後很自然的,最後出了停刊號。 當時是 1970 年代中期,我正是你們現在這個年齡的時候。 在停刊號的封底,有張清晨鄉間小路的照片, 那種你四處搭便車冒險旅行時會經過的鄉間小路。 在照片下印了行小字: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 Stay Foolish)。 那是他們親筆寫下的告別訊息,我總是以此自?#92;。 當你們畢業,展開新生活,我也以此祝福你們。

男人娶妻和女人購衣的相似之處

2007年11月06日
公開
43

一、 只要社會環境允許,男人恨不得娶盡天下美女。 只要經濟條件允許;,女人恨不得購盡天下華服。 二、 年輕男人娶妻全憑感覺,臉蛋漂亮就行;中年男人娶妻講究品位,更要符合自己身份;老年男人娶妻要求實在,體貼照顧才好。 年輕女人購衣全憑喜歡,款式時尚就行;中年女人購衣講究品牌,更要體現自己身材;老年女人購衣要求實用,穿著舒服才好。 三、 任何男人都希望可以至少擁有兩個女人,一個聰明漂亮,可以帶著出去幫他應酬周旋,使自己感覺面子有光,另一個勤勞樸實,可以呆在家裏為他操持家務,使自己感覺安定寧靜。 任何女人都會為自己準備至少兩套衣服,一套時尚正裝,用來穿著上班逛街走親戚,使自己看上去更美麗動人,一套舒適睡衣,用來在家裏穿著可以隨便橫坐豎躺,使自己感覺溫暖舒適。 四、 男人永遠為身邊缺少一位屬於自己的心愛女人而哀歎。 女人永遠為衣櫃裏缺少一件自己最喜歡的衣服而傷感。 五、 沒事逛馬路時,男人覺得走過的每一個女人都可愛。 無聊逛商店時,女人覺得掛著的每一件衣服都漂亮。 六、 男人在路上突然看到美女時,會控制不住口水直流,頻頻回頭,明知不能娶回家,即使用眼光撫摸一下也好。 女人在商場發現漂亮衣服時,會情不自禁兩眼放光,挪不動步子,明知沒能力買回家,哪怕用手撫摸一下也好。 七、 當男人愛上一個女人想要娶回家前,先和她同居找感覺,是為試婚。 當女人看上一件衣服想要買回家前,先穿了著鏡子找感覺,是為試穿。 八、 男人只有在打算娶一個妻子回家時,才發現真正可愛的、自己能娶得起、又適合自己的女人其實少之又少。 女人只有在打算買一件衣服回家時,才發現真正漂亮的、自己買得起、又適合自己的衣服其實少得可憐。 九、 男人排除萬難地把新娘娶回家時,總以為對方是最完美的那一個,事後才發現最可愛的女人永遠是在家外的。 女人千挑萬揀地把新衣掛進衣櫥時,總以為那是最漂亮的一件,事後才發現最漂亮的衣服永遠掛在商店的櫥窗裏。 十、 當男人發現時間讓曾經深愛過的妻子變老了才是最愛的。 當女人發現她年輕時留下來的衣服才是最喜歡的

掌握脂肪迷思、窈窕健康之鑰

2007年11月01日
公開
55

愛美是女性的天性,不論是任何年齡、任何身材的女性,總覺得身上永遠多出一塊肉,因此每到了可以展現亮麗肌膚及減肥的旺季-夏季,減肥門診總是令不少女性趨之若鶩,除了真正影響健康而需要厲行減肥之患者外,這其中還赫然發現不少身材姣好,甚至骨瘦如柴之女性。 臨床上,筆者發現「有的人該減而不減,有的人不該減而減」,這些除了歸咎於減肥動機之不足,亦隱含了對脂肪的了解不夠。 其實,廣義的脂肪包括「血脂」、「體脂」及「肥胖」,就管理的難易度依序為血脂à肥胖à體脂,唯有真正掌握這三者才是全方位脂肪管理,並且從健康的角度來掌握一般人對脂肪的迷思,才能達到窈窕健康,柳腰豐臀的境界。 就「血脂」之管理,完整的血脂管理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膽固醇及三酸甘油之外,尚包括高密度(好)膽固醇及低密度(壞)膽固醇,此四項即「血脂管理四要素」。 通常20歲以上成年人,每五年須檢查一次。若檢測出血脂異常,但無合併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時,不需立刻服用藥物,僅需依醫師指示,以飲食及運動控制,且三至六個月追蹤一次即可;若本身亦同時罹患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除了需三至六個月之飲食及運動控制外,通常亦需在醫師指示下考慮藥物治療。 就「肥胖」之管理,國內常以「五大指標」檢視肥胖。其中,理想體重法(少用)、BMI身體質量指數(常用)、以及體脂肪比率係以脂肪總量來判斷肥胖;而腰圍以及腰臀比係以體脂肪分布來判斷肥胖,只要上述任何一項出現異常即視為肥胖(過重)。 門診中有時會遇到BMI(體重)正常甚至偏低、但是體脂肪比率卻偏高的女性,這當然也算是肥胖,俗稱「泡芙族」;有時也會遇到BMI(體重)符合標準、但是腰圍或腰臀比卻過大的人,這當然也是肥胖,通常這類患者屬於中心型肥胖,得到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反而較大,俗稱「蘋果型肥胖、啤酒肚、鮪魚肚」,亦不可不加以小心,所以透過五大指標檢視肥胖,才能真正掌握健康。 就「體脂」之管理,通常區分為「皮下脂肪」以及「內藏脂肪」兩種,是減脂過程中最困難的一件事,有經驗的人都知道血脂異常的人只要飲食稍加注意,短期即明顯改善;至於肥胖或過重之人往往亦只要飲食搭配適量或少量運動控制中期即小有所成;至於體脂困難度就高了,明明血脂已改善或體重減少了幾公斤,但體脂卻不降反升,不知傷了多少人的心,對於體脂之改善,除了藉由規律之運動外,似乎別無他法。 一般人對於脂肪脂管理通常僅關注到體重,也許是基於美容觀點、也許是體重顯而易見,但不可否認的,有為數不少的人是欠缺對全方位的脂肪管理的認識,以致於有所偏頗。 但僅將減肥(體重管理)作為脂肪管理之全貌往往是不足且不符合經濟效益的,不少人都知道不論是血脂、肥胖或體脂之管理,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在飲食及運動而已,其實只要您稍加注意針對「血脂四大要素」、「肥胖五大指標」以及「體脂肪比率」一併管理,不僅符合經濟效益,又能解開脂肪迷思,達到全方位脂脂肪管理,何樂而不為呢?

驗血就可診斷出精神疾病

2007年10月25日
公開
63

在病患開始出現症狀前,醫生就能夠透過血液檢驗,診斷出憂鬱及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這種檢驗可望加速精神疾病的診斷過程。目前診斷精神疾病可能得花上三年時間,在這段期間,病患的病情往往逐漸惡化。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劍橋大學精神病學家巴恩教授發現,不同的心理健康失調症狀,都有專屬於它們的特殊化學「標記」。 她宣稱這種檢驗將加速精神疾病的診斷過程。目前診斷精神疾病最多需要三年,在這段期間,病患的病情往往會逐漸惡化。 英國全國醫療系統每年花在心理健康照顧的費用超過一百二十億英鎊。 巴恩說:「我們診斷心理疾病的方法一百年來都沒有改變。」 她說:「基本上,臨床醫生問病患一連串有關他們是否聽見聲音或是否感覺有人要對付他們等問題。」 她說:「這需要一段長時間,病患得到診斷結果前,需要呈現病症達六個月,意味著在這段期間,我們錯失重要治療機會。」 巴恩說:「亟需研發出家庭醫生就能做的簡單、便宜的診斷性檢驗,血液檢驗就是很理想的工具。」 她說:「我們已經發現會在腦部、脊髓液與血液中改變的指標物,所以我們將重點放在辨識血液中多種指標物的標記。」 巴恩上週因為創新而獲得「未來醫學」組織頒獎。這個組織致力於促進科學與技術。 巴恩的團隊現在希望就精神分裂、憂鬱及雙極型情感精神病等檢驗,進行臨床試驗,並研發類似方式來診斷阿茲海默症及帕金森氏症等疾病。 巴恩補充說,在血液檢驗中使用的化學標記,提供有價值的資訊,最終可能導出新的療法。 她說:「我們發現的標記,暗示精神分裂是一種異常,意味著腦部沒有獲得足夠能量。」 她說:「我們將使用能提升糖份利用的藥物展開一些臨床實驗,探究是否有所幫助。」 英國將近六分之一的成人罹患某種形式的心理疾病,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七百七十億英鎊

乾癬

2007年10月19日
公開
64

乾癬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皮膚病灶的形態相當多樣化。典型乾癬的皮膚表現有四大特點:(1) 界限清楚而明顯; (2) 表面有鬆散的銀屑; (3) 在皮屑之下的皮膚為滑亮均質的紅斑;(4) 有Auspitz sign,也就是用機械性方式移去皮屑後在紅色表皮上出現小血滴,此外20%的病人會有Koebner's現象,就是皮膚受傷處會誘發乾癬形成。乾癬是全球性的疾病,在美國侵犯2%的人口,在台灣雖並無正式盛行率的報告,但健保資料庫中,每年乾癬就診人數約為8到10萬人。 一般民眾對乾癬的認識不足,也往往讓乾癬患者在承受身體的不適外,也要面對更多的社交、就學、就業上的壓力。本次作談會的目締,就在一一破解許多對乾癬錯誤的看法,經過歸納,有以下10點: 何謂乾癬?與一般所稱的頑癬有何不同?為什麼曾聽說有人用「癬藥」治好過乾癬? 乾癬像癌症,終身不治? 乾癬只是一種皮膚病,不治療也無所謂? 乾癬說是遺傳,為何我的親屬都沒有人有? 乾癬性關節炎少見嗎 ? 乾癬是免疫力缺乏,是不是可以用健康食品調理? 乾癬治療是不是都是用類固醇? 乾癬照光療法是不是與日曬相同? 乾癬能否去除皮屑或能否用冷凍、電燒等方法直接把病灶破壞去除? 治療乾癬「不能打針」嗎? 1. 何謂乾癬?與一般所稱的頑癬有何不同?為什麼曾聽說有人用「癬藥」治好過乾癬? 台灣及日本所稱的乾癬,源自中國古籍所用的「干癬」,大陸則稱為「銀屑病」。 乾癬並非一般的「癬」,因為通常西醫把「癬」定義為「黴菌感染」。因為「乾癬」與一般會傳染的「癬」並不一樣,並不會傳染。不過在醫學上,「癬」這個字其實也用在非黴菌感染疾病之上,如「紅癬」就是細菌感染,而「苔癬」(lichen)類的皮膚病則與感染無關,如「慢性單純性苔癬」是一種慢性溼疹,而「扁平苔癬」與「光澤苔癬」又是不同疾病;「巨大苔癬」則是指疥瘡感染時,身上出現如嚴重蚊蟲叮咬的現象。 乾癬除了與黴菌感染引發的癬誤解外,也容易與俗稱紅孩兒的「魚鱗癬(ichthyosis) 」被攪混,出名的「穿山甲人」,就是一種魚鱗癬。這是一類表皮角化異常的疾病,輕微者只有小腿會在冬季或寒冷時出現魚鱗般的固著性皮屑,但嚴重者一出生就全身包裹在厚皮內,一旦厚皮脫去,就全身發紅,因此有「紅孩兒」的別名。這種魚鱗癬的遺傳機率相當高,而且與乾癬的臨床表現有部份相似,例如同樣不具傳染性。乾癬雖也會引起表皮角化異常,甚至出現全身脫皮紅皮現象,而且兩者都可以用口服維生素A酸治療,但在誘發原因中,乾癬與免疫機轉有關,魚鱗癬則否。但除此以外,兩者的治療相似性很低,例如以新的乾癬生物製劑來治療「紅孩兒」是完全無效的。 不過乾癬病雖不是癬,但也曾聽說有人用「癬藥」治好過乾癬,這主要可能是對一般民眾而言無法區分兩者區別,因此黴菌感染患者,熱心傳達其個人治療經驗給乾癬患者。但內服或外用「癬藥」治療乾癬,多數患者是做了徒勞無益的嘗試,不只無益,甚至可能有害。口服治癬藥除了潛在的肝過敏現象,引起肝炎,最近也有不少報告指出,口服抗癬藥物可能誘發乾癬的報告。 不過也確實有一些患者在塗了「癬藥」後,乾癬病病灶改善,這是因為市售的癬藥膏內,除了真正抑制或殺黴菌的藥物外,添加了消炎止癢的成分,包括類固醇,或去角質的成分,如水楊酸,可使肥厚變硬的病灶軟化,這些成分對乾癬也有效。不過水楊酸需小心用於乾癬,因為這些物質具有刺激性,使用不當可能導致乾癬惡化。這些藥,其實本身不只是「癬藥」,而是屬與複方的多功能藥膏,其中對乾癬真正有效的並非其治癬成分。 2. 乾癬像癌症,終身不治? 多數乾癬都很輕微,但目前不易預測乾癬病程。據中國大陸長期追蹤研究一百一十三名住院患者之後發現,在自然狀態下,百分之三十三的患者會在發作幾年內後就不再發作,百分之十七的患者還會間歇性出現,其餘則維持不同程度的病況。一般門診患者多數就醫較晚,所以在門診經驗上,醫師及患者似乎都有「乾癬不會好」的錯覺。其實目前乾癬的治療已比許多其他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為進步,初發患者在2-3年內約有1/3可進入長期緩轉乃至痊癒,另外1/3則是治療一段時間後可以暫時痊癒,不需治療。 3. 乾癬只是一種皮膚病,不治療也無所謂? 乾癬治療的目的除了改善外觀、脫皮外,止癢是主要症狀,另外皮膚灼熱或刺感、痛、異味、弄髒衣物、家具、關節痛、掉髮、指甲變形也是常見困擾。國外研究中,只有約3成患者選擇由醫師規則治療。治療效果不佳、處理耗時,影響工作時間,此外有些藥物會有副作用,也是讓患者或是醫師在選擇治療態度上保守的原因。如果皮膚侵犯部位範圍小,無明顯不適,對社交、工作影響小者,的確也可以不治療,但這必須是基於對疾病及治療真正了解後的決定,是選擇面對,而非放棄。 但一般而言,乾癬患者除了出現關節炎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六至十倍,以及情況嚴重者可能伴隨輕微的脂肪肝及腸道吸收障礙以外,一般並無明顯的內臟病變。但在統計上,合併出現肥胖、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尿酸症,有偏高的趨向。長期放任皮膚發炎,對於心血管系統是不是會加重負擔,其實目前並無定論。 4. 乾癬說是遺傳,為何我的親屬都沒有人有? 瑞典一項三千零九十五位患者調查中顯示父母一方及雙方有乾癬時,下一代有乾癬比例分別為百分之二十八及百分之六十五。至於患者其兄弟姐妹得乾癬比例,如果父母一方也有,是百分之十六點四,如果父母均正常是百分之七點八。於台灣並無大規模統計,在台大皮膚部門診患者中,則約有二成有家族史,但在中國大陸對一萬多名患者的統計中,三分之一有家族史。而在這些家庭中,平均百分之十點二九成員有乾癬。另外據Zachariae,一九八六年報告,僅父母一方有,子女罹患率是百分之十;兄弟姐妹間已有一位有乾癬時,另有一位也有機率是百分之七;如果父母僅一方有,兄弟姐妹間也有一位有乾癬時,另有一位也有機率是百分之十六;兄弟姐妹間已有二位有乾癬時,另有一位也有的機率是百分之十六;父母雙方都有,子女罹患率是百分之五十;只有其他二等親有,自己有乾癬機率是百分之四;只有其他三等親有,自己有乾癬機率是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自己同卵雙胞胎有時,本身也有機會是百分之六十五至百分之七十五;自己異卵雙胞胎有時,本身也有機會是百分之二十二。 所以說乾癬是遺傳性的,已有超過十處染色體位置被發現會引發乾癬,但是乾癬是多個基因共同作用結果。有遺傳因素存在並不等於後代一定得病,沒有家族史的乾癬的病人還是占大多數。乾癬除了基因遺傳,在後天生長發育過程中,自身身體賀爾蒙、壓力、環境、寒冷、潮濕、外傷、感染等諸多因素結合在一起才發病。因此避免這些誘發或是惡化因素,對於乾癬患者作為重要。 5. 乾癬性關節炎少見嗎? 根據不同定義,約有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三十的乾癬患者會出現乾癬性關節炎。最近瑞典一項研究顯示,在四百位新近罹患乾癬患者中,百分之五的點滴狀乾癬患者,及百分之十五的非點滴狀乾癬患者,已經有明顯的乾癬性關節炎。而另外分別有百分之九及百分之十二的患者,有關節周圍的軟組織發炎。乾癬及其關節炎,都是屬於慢性進行性疾病,但部分患者也可能會自行好轉。不過整體而言,隨著時間進行,乾癬患者罹患關節炎的比例是逐漸升高的。 乾癬性關節炎其實並不少見,一般出現時間比皮膚症狀晚了10年,只是早期偵測不易,許多症狀並不易讓患者察覺,甚至因此引起日後關節的變形。許多患者都知道皮膚受傷會在受傷處形成乾癬,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關節受傷一樣會容易在受傷處產生乾癬性關節炎。因此在日常保健上,避免碰撞式的運動以減少關節受傷也很重要。 6. 乾癬是免疫力缺乏,是不是可以用健康食品調理? 人體的免疫功能可粗分為兩類,一種是先天性免疫力,是生物對抗外界感染的第一道防線,另ㄧ種則是後天性免疫力,包括第一型T細胞免疫力,也就是TH1及第二型T細胞TH2。TH1主要產生丙種干擾素(IFN-gamma),用來對抗病毒、活化巨噬細胞,以殺死、吞噬細胞內的細菌,具有防癌作用,但就整體而言,主要還是在提昇細胞性免疫。而TH2則活化酸性球,並產生特異性過敏球蛋白IgE,有助於殺死寄生蟲。乾癬患者其實先天性免疫力以及TH1都是過度活躍的,並不是免疫缺乏。目前俗稱的健康食品,其實包羅萬象,所以對乾癬的影響也難一概而論,但其中的防癌或免疫力增強劑,像是靈芝、巴西蘑菇、冬蟲夏草、桑黃,在學理上都可能會讓乾癬原本就有抗癌免疫力過強的情形,更火上加油。如在靈芝的體外研究中,會讓IL-12上升的現象特別明顯,而IL-12正是引起乾癬致病細胞TH1活化的上游因子。在老鼠體外脾臟細胞的研究,也發現冬蟲夏草萃取物會使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及IL-12增加。正常飲食中的菇類,適量使用應該問題較小,但最近媒體則指出金針菇具有同樣免疫活化效果,還有螺旋藻似乎也有相似功能。乾癬其實是一個多樣性的疾病,對治療的反應差異頗大,對這些食品的反應相信也是如此。因此患者在嘗試此類療法時,應與醫師先進行溝通,在安全、合理、不浪費的情形下進行,才不會期望愈高,失望愈深,甚至反而損害健康,賠了夫人又折兵! 7. 乾癬治療是不是都是用類固醇? 皮質素即類固醇,又稱「美國仙丹」,是美國票選二十世紀影響皮膚科最重要的發展。一九五二年起,合成類固醇開始被外用使用,由於其不黏膩、方便、迅速及不影響外觀等特性,是目前外用製劑中最廣為使用的一種。類固醇用在乾癬的治療以外用為主,偶也用在局部注射,但罕用於口服療法。用於乾療的類固醇,一般較強又需長期使用,因此較易產生副作用、耐藥性及反彈現象。局部不良反應如引起皮膚萎縮、多毛症、血管擴張、瘀青,痤瘡形成及黴菌感染。而大範圍使用下產生全身性吸收,會出現內分泌失調、滿月臉、骨質疏鬆、胃潰瘍、水牛肩、高血壓、白內障。因此類固醇的濫用似乎成了眾矢之的,民眾甚至醫師都產生了所謂類固醇恐懼症。但一般而言,因外用類固醇僅有約1%會被全身性吸收,因此全身性副作用並不常見,以強效類固醇而言,如不使用密封方式,成人每週使用50公克以下是可以接受的,臨床上並無報告使用外用類固醇每週35公克以內引起股骨壞死者。 由於研究的進展,目前乾癬的治療方式很多,主要區分為局部治療,如局部照光或塗藥,以及全身性治療,如全身性照光、口服藥或針劑注射。全身性治療效果佳,而局部治療較安全,適合病灶範圍小且病情穩定的患者。輪替療法是指輪流交替使用不同類的化合物及治療方式,以降低治療的危險性,而合併療法則是同時使用不同治療方式,目的是縮短療程或減少治療中副作用。在外用藥之中,外用維生素 D及衍生物已形成主力,目前國內有calcipotriol及calcitriol兩類。另外還有外用維生素A酸。但仍有一定比例患者需要搭配外用類固醇療法。但由於非類固醇的合併使用,只要在醫師指示下進行治療,類固醇也可以兼顧到安全及有效性的。至於在全身性治療,以罕有皮膚科醫師會使用類固醇,而是用methotrexate (MTX)、環孢黴素(Cyclosporine)、口服維生素A 酸等方式。這些的治療方式,雖然有著一些安全性的考慮,但多數可以克服,如果有肝、腎、高血脂者,也可考慮新的生物製劑,但價格昂貴,健保均尚未給付,一般每月花費將近4萬元。全身性類固醇對乾癬,目前嚴格限制於少數難治的病人,特別是孕婦。雖然多能得到暫時的改善,但幾乎停藥或減藥都會伴隨比治療前更糟的嚴重復發。 8. 乾癬照光療法是不是與日曬相同? 所謂照光療法,就是利用天然或人造光線,進行治療的方式。照光療法基本上是一種皮膚的局部免疫療法,不同的波長紫外線,具有不同的生理效應。照光療法用於乾癬的發現,是因為多數患者於夏季乾癬自然改善,而自古以來就有於地中海或死海泡海水日曬治乾癬的習俗,因此才逐漸衍生出人造光線,尤其是紫外線的光照療法。多數患者初次聽到醫師建議進行照光治療時,都會懷疑照光的療效,認為自己每天都有照到陽光,或是覺得照光為何不在自己家中或陽台就好,何須到醫院。其實在醫院照光最大的好處是在能夠精確的計算照光劑量,而不像一般日照每天受雲層影響,變化極大,且在自家日曬,總不像在醫院可以全身脫光照射方便。另外,即使日曬沒有改善的患者,仍然可能照光有效。相反的也有醫院照光無效者,反而自行日曬改善的,乾癬日曬改善不見得是因為中波紫外線效果。根據二○○四年一篇臨床及實驗皮膚科學的研究,也有同樣的結論。英國學者在詢問一百四十六位乾癬患者後,八十八位患者覺得日曬有效,六位惡化,其餘五十二位無影響。這些患者接受紫外線B治療後,一百零一位有明顯改善,進一步分析日曬無效患者,仍有百分之七十二治療有效,而日曬有效,則也只有百分之六十七照光有效。所以結論是乾癬照光療法與日曬是不盡相同的。 9. 乾癬能否去除皮屑或能否用冷凍、電燒等方法直接把病灶破壞去除? 常見一些患者,對於頑固的乾癬病灶興起直接切除病灶,或換皮的念頭,不過倒是很少聽到真正有醫師從事這樣的治療方式。以破壞方式治療乾癬並非新鮮事,早在一九八二年Dellon等人,就以削除方式治療過一位女性患者的頭部乾癬病灶。一九八五年Kiil等人也在知名的刺血針雜誌發表類似治療以去除軀幹部位乾癬。此外,也有人以磨皮方式做治療。一般而言,直接用電燒、切除等方法將病灶破壞,並不合適,這是因為乾癬並不是單純的表皮疾病,因此當用破壞方式以後,局部的病灶雖然暫時沒有了,但由於發病因素並沒有得到控制,病灶往往會再長出來,甚至於更嚴重。臨床上也偶爾見到乾癬病灶最難控制處,就是曾經為正確診斷乾癬而作切片的部位。 乾癬在受傷部位產生,醫學上稱為同形現象(isomorphic),又稱為寇勃納氏現象(Koebner)。同形現象主要發生於乾癬急性發作或病情惡化、嚴重、不穩定的階段。同形現象的發生原因並不清楚,由於一些感染性皮膚病有此現象,因此早先有人推測是皮膚破損後,使皮膚表面鏈球菌的超級抗原能與破損皮膚中的T淋巴細胞方便接觸,從而引發出乾癬。但目前基礎研究發現乾癬患者看似正常的皮膚內,已有乾癬基因在作怪,也有潛伏的發炎細胞存在,在各種外傷後,自然會牽動乾癬的形成。這樣的外傷,也包括電燒、冷凍等,甚至清潔時的去角質都可能是誘發因素。總而言之,不管任何乾癬患者,避免外傷,是防止乾癬形成最重要的皮膚保健方式,尤其是在進行期的患者。 10. 治療乾癬「不能打針」嗎? 多數醫生都會灌輸患者,治療乾癬「不能打針」的這種想法,其實並不是完全正確,所以這樣說,只是因為傳統上,絕大多數用來治療乾癬這類的針劑,不論是因為醫師無知誤診,還是缺乏負責任態度,都是使用類固醇。類固醇注射雖然對乾癬很有效,但有很高的比例會在停藥後迅速惡化,而反覆注射類固醇,不但乾癬病灶會加重,而且還會出現了「胃潰瘍」、「高血壓」、「水腫」…、等併發症。但是乾癬的治療,的確也有適合注射的藥劑,如MTX,但注射的MTX效果並不比口服為佳,又較不方便,如非特殊考量,實在不需用注射方式。但隨著乾癬病因逐漸明朗,逐漸知道它不是一種單純的表皮疾病,而是一種全身性免疫疾病。目前有許多新開發的乾癬治療藥物,甚至只能靠打針方式投藥給予,但因價格昂貴,一般用於乾癬病灶嚴重時。因此,治療乾癬並非不能打針,但患者應當完全清楚自己所接受的藥品為何,醫師也應根據患者的實際需要進行處方。

幼兒做惡夢

2007年10月18日
公開
58

家中寶貝做惡夢時的尖叫或哭泣聲吵醒的經驗,睡眠對於學步兒而言,不僅僅是體力的補充,更可以促進他們的神經系統以及腦部的發育,進而讓全身的發育更為健全,所以良好的睡眠對於學步兒而言,真的很重要,若是因為做惡夢而妨礙到學步兒的睡眠,不僅是家長傷透腦筋,同時也會影響您家寶貝的發育呢! 學步兒究竟會不會做惡夢呢?研究睡眠的專家告訴我們:小嬰兒在出生之後就會作夢。也由大部分的家長所經驗到的「我的小孩曾在惡夢中驚醒過」,讓我們知道,學步兒的確會做惡夢。而學步兒作夢的內容並不複雜,他們的夢境多半是經驗的重現,因為學步兒的記憶能力,是傾向去記憶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例行活動。而無論是好夢或是惡夢,夢境都是學步兒用來表達情緒的舞台,是一種情緒的反映。 一歲多的安安最近正在斷奶,所以和一向最親密的媽媽被隔離起來,不僅白天由外公外婆幫忙帶,晚上也改和爸爸一起睡覺。一向還算好睡的安安,這幾天卻都做著惡夢,常常在半夜聲嘶力竭地在「找媽媽」、「媽媽抱抱」中驚醒... 二歲多的婷婷,因為上的幼兒園最近換了一個照顧的老師,這位新來的老師,求好心切,對幼兒的要求稍微比較嚴格,婷婷的媽媽就發現,婷婷在換了老師之後,比較容易做惡夢... 一歲多的學步兒,語言表達能力還不是很好,所以無法向您描述他的夢境,但是身為家長的您仍然可以由他表現「哭泣」、「難過」或是「受驚」的樣子來判斷,小寶貝做惡夢了。學步兒此時的認知發展進入Piaget所談的「萬物有靈論」,會將所有的東西都看成是有生命的,而他們的認知能力有限,也無法分辨「夢」與「現實」的不同,所以在學步兒因為做惡夢而醒來時,常常還會哭鬧一會兒,似乎沒有真正醒過來的樣子。而1-3歲的學步兒在心理與人格發展上正處於M.Mahler所提出的「分離-個體化」(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theory)理論當中的分離-個體化期,他們在此時的惡夢多半與主要照顧者(多半是父母)的分離有關。 此外,還有一些原因的出現,會讓學步兒容易做惡夢,例如: 壓力: 像是上述例子中所描述的「婷婷的新老師」,或是家裡最近有新成員的加入(最常見的是新生兒的出生)。 新的改變: 例如搬家或是換托兒所等等。 白天的活動太多,或是睡前的過度活動: 學步兒在睡前的情緒太過亢奮或是吃太多。 看了或是聽了恐怖的故事或是情節: 學步兒也會和大人一樣,「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當學步兒做惡夢時,父母該如何應對呢?學步兒的語言發展差異極大,有的孩子語言發展極佳,很會說話,而1-2歲的幼兒極可能因為語言能力較弱,沒有足夠的字彙來描述,所以做惡夢時多半以「哭泣」的方式來表現,若父母不瞭解此點,又連續一直被夜半的哭泣聲所吵醒,以斥責或是打罵的方式來處理,會讓幼兒更是惡夢連連。 因此,想要減少幼兒做惡夢,或是當您發現幼兒做惡夢時,不妨試試以下的處理方式: 在睡前盡量保持平靜: 睡前盡量不要讓幼兒玩得太興奮,或是讓幼兒在一種大哭大鬧的情形下入睡。保持睡前平靜的情緒,不但可以讓幼兒避免做惡夢,也可幫助幼兒的睡眠。 提供足夠的安全感: 當您發現幼兒做惡夢時,趕緊到幼兒身邊陪伴他,最好可以在幼兒將醒未醒時,耐心的抱住幼兒,輕輕地搖著他,以肢體(擁抱)與口語(「媽媽來了」或是「爸爸在這裡」)來安撫幼兒,讓他知道他是安全的。 學會傾聽幼兒的惡夢: 假使您的幼兒已經可以使用語言,或是以畫圖的方式告訴您,他做的惡夢是什麼了,請父母以耐心、不打斷的態度傾聽幼兒的惡夢。 察看幼兒的生活是否有新的改變: 幼兒最近是否換了新的保母或是老師?家中新成員的加入,是否令幼兒感到有些緊張? 篩選幼兒的訊息管道: 盡量不要讓幼兒接觸到恐怖的故事,或是過於血腥、駭人的電視情節。 適當的教育方式: 父母應該盡量避免以驚嚇恐嚇的方式來教育幼兒(例如:你再不乖,我就叫大野狼來把你咬走)。

安全減重要點

2007年10月17日
公開
55

(一)每天至少要攝取1200卡以上 最好是每天減少500卡的熱量攝取,加上適量的運動,才不會造成營養不良的狀況,也不會使基礎代謝率下降。 (二)減重每週不要超過1公斤 不過1公斤是對超重20%的肥胖者來說的,如果您的體重在20%以內,或是理想體重者想再減輕體重,都建議每週不要減重超過0.5公斤。 (三)均衡的飲食 並不是什麼都不吃就可以減肥,慎選食物可是非常重要的喔!如果可以遵循高纖、高營養、低熱量,以及少油、少鹽、少糖的原則,多食用低熱量又有飽足感的蔬菜水果,不但可以不用節制食物的份量,還可以吃得粉飽呢! (四)細嚼慢嚥 如果吃東西狼吞虎嚥,吃得粉快,不僅會增加胃部的負擔,容易導致消化不良,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吃下太多食物,造成熱量的增加唷!(因為食物到胃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傳達飽足感到大腦,如果吃太快,大腦來不及下指令,等到有飽足感時,就已經吃太多囉!) (五)適量運動 每週3-5天,每次20-30分鐘的運動,可以增加基礎代謝率,並加速脂肪代謝,增加肌肉量。並且,在運動後的數小時內,身體還是會一直持續燃燒熱量唷! (六)適量喝水 水是體內從事所有作用的基本要素。適量喝水可以使新陳代謝正常,也有助於減重。 其實,健康的減肥可不是看體重減輕了公斤,而是看體內的一些健康指數有沒有正常化(例如壞的膽固醇LDL有沒有降低;好的膽固醇HDL有沒有提高;以及血壓、血糖是否趨於正常化)。如果健康指數正常化了,就算體重沒有減輕,也可以稱做是成功的減肥唷!最重要的是,如果在減肥成功後3-5個月內,體重回升不到減去體重的50%,那也可以算是減肥成功囉!

小時候胖不是胖?看ㄌ這篇文章安心多ㄌ

2007年10月16日
公開
54

常常聽別人說「小時候胖不是胖」,偏偏時代變了,小時候胖,長大之後,還是一樣會胖,而且還有可能更胖。根據一項最新的統計指出,台北市的國中生當中,男生腰圍在86公分以上者,其中三成三有代謝症候群,女生腰圍在78公分以上者,二成五有代謝症候群。 所謂「代謝症候群」是指血壓、血糖與血脂雖然尚未達到疾病的標準,卻有可能因數值過高,而增加罹患糖尿病及心臟病的風險。這些腰圍粗大的青少年,在國中階段即有代謝症候群,若不加以控制,長大成人之後,情況很令人擔憂。 日前有一位年約30歲左右的婦女前到診所要求醫生讓她瘦一點,與醫師諮詢的同時,講著講著,眼淚也跟著掉下來。原來她長這麼大,不管是求學,還是就業,「胖」都是可怕的夢魘。 這位婦女蠻胖的,身高158公分,體重68公斤,她說她從小就胖,所以她壓根不相信「小時候胖不是胖」這句話,因為她一直都是胖胖的、圓圓的身材,從來沒滿意過。從小學開始,她的外號,不是「圓圓」,就是「滾滾」,聽得她都不舒服;大專畢業了,在求職路上,也是一路坎坷,她的工作能力並不差,但不管是轉換工作或是升遷,她永遠輸給身材好的女生,她真的不懂,外表真的這麼重要嗎?結果還真的有一位老板,斬釘截鐵地告訴她:「本來就是很重要,因為我們做的是服務業。」聽得她難過極了,她一直認為只是要應徵一般行政性質的工作,又不是要做櫃檯,沒想到也被潑了一記冷水。 「圓圓」有朋友在動了抽脂手術之後,身材的確變好了,看得她羨慕不已,也好想試一試,但抽脂手術的費用並不低,「圓圓」找頭路都找得有一頓沒一頓的,實在也沒有多餘的積蓄來進行手術。 聽了「圓圓」的苦命歷程之後,其實醫師倒是建議「圓圓」可以藉由食療的方式來控制體重,例如每天飯後服用一杯檸檬汁+乳酸菌的飲料,藉檸檬皮間的檸檬多酚來防止腸道過度吸收脂肪,也因為又加入了乳酸菌,可以幫助腸胃蠕動,達到去油與化解油膩的多重功能,可以說是兼具體內環保。再搭配一些針對局部儀器的重點按摩療程與運動,費用的確也較經濟,雖然需要一段時間,但如持之以恆,效果也不錯!

卡路里知多少

2007年10月15日
公開
46

你怕胖嗎?我很怕!你愛吃嗎?我比你還愛吃!美食當前時我們要注意提醒自己那些事呢?關於飲食熱量的觀念是需要建立的,飲食中的卡路里如何"斤斤計較"呢﹖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是卡路里的主要來源,它們所提供的熱量分別為每公克4大卡、9大卡及4大卡,營養學家曾提出計算我們身體與飲食熱量的關係如下︰ “我們身上每一公斤的肥肉含有7,550大卡,亦即我們必須消耗7,550大卡才能夠減掉1公斤,每個人每天每公斤體重最少需要30大卡的熱量,也就是說一個55公斤的人,如果在不做任何運動的情況下,每天需要1650大卡來補充身體機能運轉所消耗的熱量(因此1650大卡亦因你的身高體重亦須調整),大概須要5天完全不吃東西才能夠消耗掉1公斤肥肉。但人不可能完全不進食,因此這個人所攝取的熱量必須少於1650大卡,才會開始消耗身上的脂肪。 “從這個觀點來看,容易讓人誤解為不吃不喝或吃的很少就可以逐漸消耗身上的脂肪而減重了,這個觀念並不正確,科學家已證實如果每天所攝取的熱量太低,而必須用到你身上大量的「備份熱量」時,很容易造成肝、腎受損,因而引起高尿酸、酸中毒及低血壓等其他病症,對於身體的傷害並不小。 除此之外,脂肪提供的熱量最大,有許多人體必需的脂肪酸,所以是不可以將脂肪從飲食中排除的,其實含脂肪的食物中,除了提供熱量外,這些脂肪酸對皮膚、幼兒的腦神經或老年男性的前列腺等正常機能都有顯著影響,而且許多重要的維生素也需要脂肪的存在,才有辦法被人體吸收,因而美國專業機構建議民眾不要採用每日熱量低於800大卡的減肥計畫,主要也是基於安全性的考量。 有人說如果我們飲食中不能完全沒有脂肪,那我們是否可以排除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呢﹖其實碳水化合物,是日常中提供身體運轉所需熱量的主要提供者,一般人想到的就是米飯、麵食、麵包等,可以減少食用量,但不建議完全不攝取,尤其是米飯類仍含有豐富維生素B群,但實際上被忽略的是吃多了薯條、洋芋片、米果、糖果、蛋糕、甜食等吃不飽,但都是碳水化合物類熱量來源的項目。 而在糖的攝取時也應稍加注意,在便利商店中垂手可得的各式飲料,在生活上增加了我們的便利性,但也增加了我們攝取過量的糖分的機會,所以再飲用之前也應該要注意一下上面所標示的含量。 還有一個常誤解的觀念是“我都不吃甜食,為什麼我還會胖﹖“,從上述食物成份已經可以知道,熱量來源並非只有“糖“及“脂肪“,而且吃過多鹹的食品,一樣會因為增加體內細胞的保水性,而讓體重減不下來,所以與肥胖的相關因素的因素,並不單一,消費者應該要有正確的認知,以免誤解造成對身體的傷害。 一天所需的熱量,要根據年齡、身高、體重、活動量來計算,以下方法是計算不同活動量者,維持目前體重一天所需要的熱量。 卡洛里的需求 ․輕度工作量:指除了因通車、購物等約1小時的步行和輕度手工或家事等站立之外,大部份從事坐著之工作、讀書、談話。 維持目前體重一天需要的熱量為30大卡x現在體重=A大卡。 ․中度工作量:指除了因通車、購物等其他事項約2小時的步行和從事坐著之工作、辦公、讀書及談話等之外,還從事機械操作、接待或家事等站立較多之活動。 維持目前體重一天需要的熱量為35大卡x現在體重=A大卡 ․重度工作量:除了上述靜坐、站立、步行等活動外,另從事農耕、漁業、建築等約1小時的重度肌肉性的工作。 維持目前體重一天需要的熱量為40大卡x現在體重=A大卡 如果想一週減1公斤一天攝取熱量為A-1000大卡;如果想一週減0.5公斤一天攝取熱量為A-500大卡。 如果能依照每人每天所需的卡路里量來攝取食物,相信在體重控制上一定能有相當程度的效果。

早產兒中醫調理

2007年10月11日
公開
65

古時候並沒有「早產兒」的名詞,而相關的文獻記載有:「胎怯」、「胎弱」等,跟早產兒的症狀表現類似,清朝醫家陳復正於《幼幼集成》曾提到:"兒之初生有病,亦惟胎弱、胎毒二者而已矣。胎弱者,稟受於氣之不足也。- - 故小兒有頭破顱解、神慢氣怯、項軟頭傾、手足痿軟、齒生不齊、髮生不黑、行住坐立、須人扶掖者,此皆胎稟不足之故也。"至於早產後遺症,像是腦室出血,則類似古籍「五遲」、「五軟」、「五硬」的記載。 以中醫的觀點,早產兒的證候表現,各有五臟不足偏重之分。早產兒皮膚薄嫩,胎毛多而細軟,呼吸氣息較微弱,咳嗽無力,與「肺虛」有關:中醫認為「肺」主氣,掌管呼吸,與身體皮毛表現相關。 若早產兒精神不佳,啼哭無力,臉色無光澤,身體和指甲蒼白,容易受驚嚇,則與「心虛」有關:中醫看法為「心」掌管循環系統,主宰精神狀態,與臉色表現有關。 如果早產兒視力不佳,四肢軟弱無力,容易抽痙,要注意「肝虛」的問題:中醫所謂「肝」掌管身體氣機運行,與筋爪有關,外觀表現於眼睛。 此外,早產兒無力吸奶,喝奶量少,易溢奶、打咯,拉肚子,手腳瘦弱,與「脾虛」有關:中醫的「脾」主管消化吸收功能,與四肢肌肉的表現相關。 倘若早產兒頭髮稀黃,耳殼軟又薄,耳朵輪廓不清,骨架短小,囟門遲遲不癒合,男孩睪丸不降,或有先天性缺損畸形,則歸屬於「腎虛」:中醫認為「腎」掌管生長、生殖,與骨頭、脊髓有關,其外觀表現於頭髮。 整體而言,早產兒屬於先天不足,在此也提醒各位中醫的五臟分類系統,不等於西醫的器官名稱。 臨床上,我們發現早產兒或足月低體重兒在五臟不足的表現之中,以「脾虛」、「腎虛」較為明顯,這與古書不謀而合,明代張景岳醫家論胎怯:"凡怯弱者,宜專培脾腎為主。" 中醫理論認為「腎」為先天之本,稟賦不足,當以補腎從根本治療,才能促進早產兒發育成長;而「脾」為後天之本,先天不足者需靠後天培補,充其不足,才能使氣血化生有源,元氣充足,抗病力強,所以在調理早產兒時,「健脾」、「補腎」是重要關鍵。歷代兒科醫家針對「胎怯」醫方,健脾者有參苓白朮散、補中益氣湯、異功散、調元散等;而補腎者如六味地黃丸、補腎地黃丸、八味地黃丸等。 值得注意的是,中醫非常重視「辨證論治」,也就是依據不同體質,給予特定治療,因此雖然早產兒治療原則為健脾補腎,仍建議家長們能先與醫師溝通了解小孩的體質後,再給予最適當的調理。以我的孩子為例,儘管前後只差一分鐘出生,老大偏脾虛體質,老三則偏腎虛體質,調理方向自然也不同。 目前有研究顯示,配合中藥治療,早產兒生長發育情況,在統計上的確呈現有意義的改善,不過仍要注意某些藥物(如人參、附子等)使用過量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尤其新生兒,用藥不宜過多,宜精選藥味,精製藥量。另外,若早產兒合併肺炎、敗血症、硬腫症等,又當先治其標,而非一味使用補法。 在補養藥膳方面,近日坊間談進補的書如雨後春筍般,本文要呼籲大家幾點重要的注意事項: 中藥調理的靈活性:中醫調體質,要因人、因時、因地而制宜,也就是需根據每個人的寒熱虛實體質,不同的季節,以及所處環境,選擇最適當的調理。舉例來說,冬天吃羊肉爐可溫陽袪寒,若改在炎炎夏日,一般人恐怕會口破、流鼻血。 藥補未必越多越好:例如鴿子可以補肝腎、益精氣,然而吃多以後,藥效會遞減,所以適量即可。又如山楂、麥芽雖可幫助消化,刺激食慾,但吃太多,反而消腎氣,令人嘈煩。 注意烹調方式:譬如中藥玉竹能補益五臟、滋養氣血,可是不耐鹹滷,烹調時要避免多鹽調味。 留意配伍:一般觀念為吃中藥時,不可同時吃蘿蔔;其實不然,當服用人參類補藥時,才不可吃蘿蔔,所以要明其所以,知其所然。大體而言,吃溫補類藥材時,不宜配伍寒涼性食物,而服涼補類藥膳時,最好避免食用燥熱性食物。 小心禁忌:大多食補偏溫和,不過仍要留意其禁忌;比較理想的食補書籍,都會細心地提醒大眾其禁忌。舉例而言,綠豆甘涼消暑,但對於脾胃虛寒、容易拉肚子的人則不宜。又如核桃補益肝腎,然性味甘溫,不適合常常嘴破、口臭嚴重者。 過敏則不宜:魚類多有健脾土、益中氣效果,水產貝殼類有助肝、腎經脈氣血運行,具清熱利水效果,不過對海鮮過敏者,則不宜,以免導致嚴重免疫反應,越補越大洞。 以下針對健脾、補腎藥膳各提出一道作代表,僅供參考: 【調理脾胃藥膳 - 雞內金山藥湯】 <功效> 雞內金:性味甘平,為雞的乾燥雞肫內膜。能增加胃液分泌、提高消化機能,並能治療胃脹、嘔吐、消化不良等。 山藥:性味甘平,屬薯蕷科家山藥之根莖部。乾燥者,為藥用淮山。自古以來,為滋養、強壯的食品,頗受大眾歡迎。具健胃、整腸、促進消化的作用,用來治療食慾不振、拉肚子、盜汗、消除疲勞等。 此湯富含優質植物性蛋白質,對於脾胃虛弱者,具有滋養強壯的效果,湯頭甜美, 即使只喝湯汁,也有療效。 <材料> 生藥:雞內金3錢、鮮淮山5兩 其他材料:生薑薄片2片,豆漿2杯,鹽少許。 <作法> 1. 將生薑放入溫水中以強火煮開後轉為弱火。 2. 將雞內金快洗後加入,邊煮邊將泡沫除去使其煮軟。 3. 山藥去皮,切塊,厚度約一公分。 4. 待雞內金煮軟後,放入山藥,邊煮邊將泡沫除去,續煮至山藥軟化。 5. 放入豆漿,加鹽調味即可。 【補腎益智藥膳 - 雙黃燉雞翅】 <功效> 黃精:性味甘平,有滋養、強精作用等。用於身體虛弱、病後恢復體力等。 熟地黃:性味甘溫,乃玄參科地黃的根,予以蒸過、乾燥。有強壯、補血作用,有助於體質虛弱、貧血。 枸杞:滋陰補腎。 雞翅膀:性味甘微溫,土雞肉可養血,溫補內臟各器官。雞翅膀含豐富的膠質,又可強化筋骨。(飼料雞則無此功效) 本湯能滋補肝腎,增進腦力,促進小兒發育。 <禁忌> 此湯屬平補,一般性體質都適合,但枸杞不必多放,因多食易生火,尤其體質易上火者,更需謹慎;此外感冒時,也不宜食用。 <材料> 生藥:黃精3錢、熟地3錢、枸杞1錢 其他材料:土雞翅膀1對、鹽1小匙 <作法> 1.黃精、熟地、枸杞煮前先浸泡水中20分鍾。 2.雞翅以清水洗淨備用。 3.把上述之材料放進大碗盅內,加水蓋滿材料,隔水燉約40分鐘,加鹽調味即成。

淺談治療失眠的藥物

2007年10月10日
公開
49

典型的睡眠狀態有兩種: 非快速動眼期睡眠與快速動眼期睡眠,而夜間睡眠時期又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二期是淺睡期,第三、四期是深睡期。處於深睡期時;腦部與身體是處於完全休息狀態,是消除身體疲勞的主要睡眠。深眠一段時間之後會進入快速動眼期睡眠,之後再進入非快速動眼期睡眠。此兩種不同狀態的睡眠會交替出現,組成基本的睡眠循環週期,而這個週期平均是90分鐘,而一個夜晚約有四到六次的循環,所以正常人平均約有6至9小時的睡眠。 目前治療失眠的藥物有兩大類,都需經專科醫師診斷開立處方才可使用,傳統治療失眠的藥物有巴比妥鹽類(barbiturates)藥物、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BZDS)藥物以及氯醛(chloral)衍生物等,但是巴比妥鹽類以及氯醛衍生物因其毒性較大,目前已很少用於治療失眠症狀,而苯二氮平類藥物對快速動眼期睡眠;雖然只有輕微的抑制作用,但依其劑量的高低會讓深睡期被縮短。現今有新型的非苯二氮平類安眠藥物,可供醫師依照患者病情選擇使用,如:Zolpidem、Zopiclone、Zaleplon等。由於治療失眠的非苯二氮平類藥物對於睡眠結構影響較輕微,所以能減少藥物的耐受性(藥物耐受性是指:藥物使用一段時間後,其治療效果可能會越來越差,必須增加藥物劑量才能睡著)與依賴性產生,其較短的半衰期也不至於影響到隔天的認知後遺症,因此,這類藥物近年來得到較高的評價。 然而,藥物就如兩面刃;新型的非苯二氮平類藥物亦有其副作用;如併用酒類飲料或傳統治療失眠藥物等使用,可能會產生藥效加重的危險性,曾有醫學研究指出,服用非苯二氮平類安眠藥物會有順行性健忘症狀(無法記住最近的事)產生,因此,失眠病友若須長期使用或使用高劑量新型的安眠藥物治療時;通常專科醫師會監測病人健忘的症狀。非苯二氮平類安眠藥物其它常見的副作用還有:頭痛、思睡、疲勞、噁心、腸胃不適、口乾及味覺改變等。 在其他替代療法方面;退黑激素(Melatonin)是生理時鐘的指標,與生物節律同步而行,它也是促進睡眠與環境之光暗週期同步化之荷爾蒙。退黑激素在天黑時開始分泌,但會受到光照及年齡的影響。其分泌濃度的高峰時期;約在凌晨2點至4點鐘,然後又逐漸降低。研究發現,口服維它命B6可增加退黑激素的形成。退黑激素雖在腦部松果體中僅有少量儲存,但可藉由體內神經的刺激瞬間大量合成與釋放,有某些抗精神病藥物可以增進其釋出,而像咖啡因、苯二氮平類安眠藥物等物質則會抑制其釋出。臨床研究顯示;退黑激素能促進非快速動眼期睡眠之產生,而對快速動眼期睡眠無影響,常見副作用有頭痛、噁心等。目前市面上的製劑,其退黑激素含量遠超過人體每天自然分泌的量,所以是否適合長期服用仍待研究。 在現代都會生活中,充滿了緊張、忙碌與壓力,所以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不佳早已是很普遍的現象。若產生嚴重的睡眠問題時;應儘早與精神專科醫生溝通並尋求協助,改善睡眠環境及留意睡眠衛生,並且遵循用藥的原則,切勿自行購買安眠藥物服用、勿自行增減藥量、不要任意中止藥物的治療,均有助於解決失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