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Jex~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最好與最壞的父母之言

2006年04月24日
公開
3

也許你從來沒想到過,自己隨便說出來的一句話,會對孩子小小的心靈產生多麼重大的影響。那麼,哪些話會帶來解決問題並給孩子快樂的魔力,而哪些話應該是永遠從我們的大腦中抹去的呢?   就算是要表達同樣的意思,你選擇什麼樣的表達方式和什麼樣的詞語都將對孩子有很大影響——即便你認為他們有時候根本沒有聽到你在說什麼。在與孩子交往的過程中,無論你是提出要求,給出答案,或者與他談談條件,達成妥協。你所使用的語句可能讓孩子更加樂於合作,更加自信,但也可能令他們感到挫敗和失去信心。   那麼,哪些話會帶來解決問題並讓孩子快樂的魔力,而哪些話應該是永遠從我們的大腦裡抹去的呢? 最好的五句話   「你自己來做決定吧。」   如果你想讓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我們建議你這樣說。這麼說是為了讓孩子瞭解:他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舉個例子吧,你可以對你的女兒和她的小夥伴說:「你們來做決定,是想留在這裡安靜地玩,還是到外面去?」五分鐘後,孩子們依舊大聲喧嘩,你就可以再告訴他們:「我知道了,看來你們是決定到外面去了。」很簡單的兩句話,你不僅讓孩子們明白了前因和後果的關係,你也不會被女兒看作是個「壞警察」——她能很清楚地瞭解:是她自己做的決定,自己選擇了這樣一個結果。   「媽媽愛你,但媽媽不喜歡你這樣做。」   身為父母,總免不了有時候會責備孩子。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要將事情本身與做事情的人分開——這樣,你的孩子會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這並不意味著自己是個不好的人。在批評孩子的同時告訴他「媽媽愛你」,這樣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評孩子的目的是幫助他分清對錯,而不是處罰他。如果能這樣想,你也就更容易在孩子的錯誤面前保持冷靜了。   「你其實是想說什麼?」   有的時候,小孩子會因為生氣或者激動而變得情緒失控,他無法說清自己的感受,只是不停大喊:「我不要你!」「我討厭你!」在那個瞬間,可憐的小傢伙唯一能夠想到的就是這些詞了。這個時候,就需要你來幫助孩子更好地瞭解和表達自己的情緒。除了溫和地詢問:「你其實是想說什麼?」你還可以給他一些參考答案:「你生氣是不是因為小明哥哥洩露了你的秘密?」等你的孩子逐漸學會瞭解自己的內心感受,那麼,即使你不在旁邊,他也可以清楚地向周圍的人表達自己的感覺了。   「你來試試幫我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你的孩子做什麼讓你生氣的事——吃飯的時候不停地哼唱幼兒園學的新歌謠,或者試圖用手裡的青菜畫一幅畫——你可以這樣說。說得就好像問題出在你自己身上,然後請你的孩子幫你想一個解決的辦法。比如:這個辦法就是等吃完飯,你開始洗碗的時候,他再唱歌給你聽。   這是個有魔力的句子,它可以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行為是受歡迎和受尊重的,讓他可以不把你看作是他的對立面。如果令你滿意的唯一的解決辦法是讓孩子完全停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那麼,你們可以一起想辦法讓孩子能記得什麼事情在什麼時間不能做。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   「西西有洋娃娃,所以我也要一個。」「小明爸爸讓他吃冰淇淋,那我也可以吃」,這是小孩子們最常用來跟你討價還價的簡單邏輯。在這樣的情況下,你一定要清楚地告訴他:「不同的人不同的需要。」你要讓孩子瞭解,「每個人只有在他真正需要的時候才能得到。」比如,隔壁的小姐姐配了眼鏡,並不意味著樓裡所有的小孩都可以得到眼鏡。表哥的鞋子小了,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兄弟姐妹都需要買雙新鞋。 最不好的五句話 「你怎麼越大越……」   如果一個六歲的孩子因為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而哭泣,那是因為他只有六歲;如果一個四歲的孩子總是無法在汽車座椅裡保持安靜,那是因為他只有四歲。雖然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表現得更成熟聽話一些,但事情是:孩子們總要經歷那些固執,淘氣,自我中心,多動等行為的年歲,這是他們成長的必需。   很多父母很容易忘記這個事實,因為孩子們這些「不乖」的行為總是令他們惱火。可是,當你對孩子說出這樣的話的時候,你所表達的只是空洞的責備,而忽略了孩子會這樣做的原因。當你對孩子大喊:「你怎麼越大越不聽話」時,你所關注的只是自己的感受。我們建議你多去瞭解幼小的孩子的感受,在你忍不住要責備他的時候,請用一些比較有同情心的句子來開頭:「你看上去非常生氣。」或者「我知道你不高興,但這樣的事情總是難免要發生的。」 「別跑,會摔跤的。」   你當然是好心,作為母親,你總是想保護自己的孩子。但是,我們還是想說,諸如此類的警告反而更容易讓孩子遭遇挫折,你知道嗎,你這樣說的時候其實是在向孩子傳遞這樣一個信息:你肯定他一定會摔跤的。對於一個正在努力走向獨立的孩子來說,這樣的信息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所以,更好的說法也許是:「出去玩之前一定記得把鞋帶繫好。」這樣你強調的是鞋帶,而不是孩子的笨拙。   而且,當你的警告一次次地沒有變成現實(小心,果汁會灑出來的!你會把杯子打碎的!),你的孩子也就慢慢對你的建議表現出不以為然,因為他覺得你只是隨便說說而已。 「我只是逗你玩兒。」   你或許認為,跟孩子開個玩笑沒什麼大不了的,而且還可以培養他的幽默感。可是你想過沒有,當你對孩子說:「如果你再不認真聽媽媽說的話,下回我就用膠水把你的耳朵粘起來。」你想過嗎,孩子可能真的相信你會這麼做。作為父母,你的責任是愛並且幫助你的孩子,而不是要用那些看似幽默實際是侮辱的話來讓自己表現得那麼幽默和有趣。所以,有些話你不是認真的,最好別說。   「你怎麼就不能像人家麗麗那樣呢?」   諸如此類的比較只能得到一個結果:讓你的孩子感覺像個二等公民,同時還可能導致孩子們之間的仇視和鬥爭。如果希望孩子像隔壁小朋友那樣總能得到紅花,或者像小表姐那樣有禮貌,用這種比較的辦法絕不可能奏效,唯一的作用只是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要記住,你越是跟孩子說他不如別人好,他就越相信自己不夠好。所以,比較明智的辦法是寬容地接受孩子的長處和不足,然後鼓勵他向一個最適合他的方向快樂地成長。 「我剛才是怎麼跟你說的?」   這樣的問題,你當然知道答案。所以,這種帶著一點點嘲諷口氣的問題實際上是一種指責。如果你真的想因為孩子沒有做到你的要求而指責他,倒不如明白地說:「我很不高興,因為我都跟你說過三次了。但我再告訴你一次,把不玩的玩具放回盒子裡去。」 轉自《父母》

玩拼圖孩子受益多

2006年04月23日
公開
3

拼圖和許多能力有關 包括觀察力 整體和部分的認知 空間感 相關性連結 小肌肉能力 方位感等有關 還沒辦法完成拼圖的孩子 也許是他這些能力還沒準備好 因此建議媽媽先給孩子從生活中培養這些能力 有ㄧ些教具可以輔助像 木製形狀認知盒 http//www.cttoy.com.tw/....../... 可做配對觀察力方位力訓練 孩子需要先認知嵌入時需要翻轉成正確位置才能放置盒中 與孩子拼不規則拼圖的方法極為類似 串珠迷宮 http//www.cttoy.com.tw/....../... 則可以訓練孩子的小肌肉及空間感和方向感等 其他能力則有許多教具輔助不一一列舉 一旦準備好了 其進展相當快 剛開始孩子會先摸索 觸摸咬亂丟隨便放都是必經的過程 剛開始透過大人的引導 慢慢的複製和模仿成功的模式 能自己拼出第一個拼圖的經驗很重要 片數增加之後 經過不斷的試誤 自然會找出自己的方式 就可以不斷進階 從有底板不規則圖形 到有底板規則圖形 到無底板時孩子的觀察力和搜尋線索的能力已經很好 最後再進階到3d4d立體拼圖 一個步驟一個步驟慢慢來 自然能培養出孩子的興趣 這是個人在拼圖方面的觀察和經驗分享 以下有ㄧ篇有關拼圖文章很不錯與您分享 拼圖,是幼稚園必備的益智玩具,是家庭遊戲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是一個適合各個年齡層孩子,甚至也讓大人著迷至廢寢忘食的遊戲;家長常常會遇到下面的問題,我們特別提供您一些相關的教育資訊,讓您對幼兒拼圖有更多的了解。 拼拼圖對孩子有哪些好處? 很多喔... 孩子多大可以接觸拼圖?  2~18個月 兩歲以上 三歲以上 六歲以上 我的孩子可以玩立體拼圖了嗎? 帶孩子玩拼圖有哪些錯誤的觀念? 拼拼圖對孩子有哪些好處? 1. 可以激發孩子推理思考能力並增進手眼協調能力:  從讓幼兒玩有鑲嵌式拼圖,到較大一點的孩子開始拼接分割塊是完整單一圖案的拼圖,以至破壞圖案但切割規則的拼圖,再從平面至立體拼圖,每一個拼圖塊,都需 要孩子旋轉不同的方向,才能組合成功,從練習中增加孩子手眼協調能力。  由於拼圖是需要拆散、重組的玩具,因此在拼湊的過程中,也可以陸續增加孩子對挫折的忍受度,面對一堆零亂的拼圖塊,孩子需要獨力思考圖塊的顏色、位置、 方向,因此愛玩拼圖的孩子往往推理思考的能力會好些。 2. 提高孩子的挫折忍受度:  孩子們玩拼圖的形式和大人不同,大人是【策略性】玩拼圖,孩子則是【直覺式】玩拼圖;大人是先挑四周平邊並分類,孩子則是率性地拿到那一片就開始尋找它的位置,由於孩子的部分與整體的概念很強,玩過幾遍之後,就會記得較突出的形狀或色塊的位置。  透過拼圖的學習,孩子會漸漸發展各種策略,並學習從混沌中理出完成拼圖的頭緒,藉由一次次的”try and error”,孩子便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策略】;而當他開始與別人合作進行拼圖遊戲時,也正在醞釀複雜的人際關係,幼兒專家認為拼圖是訓練兒童提高挫折忍受度的良好工具。 3. 增加觀察力,培養耐心、專注力:  當孩子進入拼圖的世界中,從完成拼圖後小小的成就感,到克服困難完成較大拼圖後所獲得的大成就感,孩子不僅獲得自我肯定,學會面臨困難(一堆凌亂的拼圖塊)時, 透過不斷地觀察分析(到底該怎麼拼下去),持續、專注、並耐心地投入,訓練出孩子專注力及穩定度。 < top> 孩子多大可以接觸拼圖?如何選購? 每個孩子因為發展的程度不一,而且和年紀並沒有絕對的關係,所以如果以大部分孩子的能力來評估自己孩子,要很小心,以免孩子在一接觸拼圖時就產生挫折感,以下建議供各位家長做參考,至於每個孩子的狀況,請家長依實際狀況調整。 12個月到18個月: 片數可以從3-4片開始,拼圖片每一片要大,且要堅固不易折損。最好完成後是一個簡易、日常生活中的圖形,如房子、蘋果…等;這個時期的孩子, 對拼【對或錯】是不感興趣的,他們喜歡完成後的圖形,如媽媽常會跟他一起玩的球,或可愛的小動物;先讓孩子知道完整的圖形,再拿掉其中一片,不斷重複放下一片使圖案完成的效果, 引導孩子運用翻面、旋轉調整至拼圖片可以整個吻合圖形,孩子可以做到一片時,不要急著開始增加到兩片,仍維持一片但換不同的位置,直到每一片都重複做過很多次,且孩子愈來越快完成你所拆開的拼圖,接下來是兩片、三片到整個圖案完全拆開,等同一個圖案完全熟悉之後,接下來的另一個圖案就會容易多了。參考我的第一個拼圖系列 兩歲以上: 當孩子已經可以以言語做較多的表達時,拼圖不僅是遊戲,也可以協助家長傳達某些想讓孩子學習的基本概念, 如形狀、數與量、英文字母等,如何選擇拼圖,家長可以挑選一些與孩子容易互動的拼圖,如汽車接龍讓孩子認識顏色、我會做事了讓來子了解順序邏輯並喜歡幫忙做事,這部分的拼圖傳達的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概念,而不是拼圖技巧,家長不要以片數為選擇重點,而要考慮這樣的設計,是否淺顯易懂,讓孩子很容易明白想要傳達的概念。參考樂在學習系列 三歲以上: 這時期的孩子應該大部分都已經了解拼圖是怎麼一回事了,如果要讓孩子在拼圖技術上不斷地提昇,可以選擇適合的片數和難易度,在這裡要特別提醒家長,不要急速增加片數,嘗試不同難易程度的拼圖對於孩子的挫折忍受度會很有幫助。越小的孩子,選擇的拼圖片要越大。參考100片以下 200-300片拼圖  特殊系列 六歲以上: 可以嘗試立體拼圖。參考mini立體拼圖系列   < top> 我的孩子可以玩立體拼圖了嗎? 立體拼圖對於大多數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如果讓孩子自己選購拼圖, 很可能他會想帶一盒’’車子’’回去, 你的孩子準備好了嗎? 我們建議:幼稚園大班或小一以上,且有平面拼圖經驗者可以試試看, 適合孩子的第一個立體拼圖為mini系列, 別小看他只有四十幾到九十幾片,可不是每個孩子都容易抓捏出拼圖的立體空間感呢! 如果mini系列已經上手了,歡迎進入”easy容易”系列, 決定容易與否, 不完全是片數的多寡,跟’’複雜度’’比較相關, 選擇時可以參考拼圖盒上說明(有難易度標示), 線上目錄請看產品說明中所標示的難易度。 立體拼圖難易度順序為:mini(迷你) , easy(容易) , average(普通) , difficult(困難) , very difficult (很困難) , extra challenging (挑戰顛峰), 循序漸進,給孩子適度成長又不會有過多的壓力, 孩子自然會建立自信且樂在其中。 < top> 帶孩子玩拼圖有哪些錯誤的觀念? 1.只在乎片數: 決定拼圖難易除片數以外, 另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圖案的種類, 一般而言, 卡通、線條色塊分明者比較好拼,單色或色彩漸層不易分類或區分位置者就會困難好多, 譬如100片迪士尼圖案的拼圖,就會比100片’’一群貓咪坐在草地上’’容易多了;選擇拼圖時必須難易輪流交替,輕鬆容易的拼圖讓孩子增加成就感, 較難的拼圖讓孩子培養耐心、增加觀察力。 2.高估孩子的能力: 有些家長因為看孩子拼得很好, 覺得孩子能力很強, 於是選擇跳了好幾級的拼圖給孩子拼, 孩子可能會因為無法完成而產生很大的挫折感, 嚴重的會很久都不願意碰拼圖。適度的挫折可以提高孩子的挫折忍受度,過大的挫折,會讓孩子失去信心和興趣。 3.急於告訴孩子正確的位置或技巧: 在引導孩子拼圖時,等待是很重要的,讓孩子自己去發覺一些有用的拼圖技巧,比你直接告訴他更好,孩子才不會一直等你提醒他下一片在哪裡? 資料來源:雷諾瓦拼圖坊 http://www.renoirpuzzle.com.tw/html/aboutme.htm 其他相關資訊在筆記本中 http://www.babyhome.com.tw/note.php?mid=47022&lno=81765742 供您參考

電視傷害,你想不到的大

2006年04月21日
公開
3

電視傷害,你想不到的大 吳韻儀 看電視不僅妨礙孩子的腦部發展,更會降低思考能力、注意力與想像力……,不管什麼節目,只要打開電視,就可能傷害你的孩子。   節目開始了。恐龍布偶挺著大大的肚子,一跳一跳的出現在電視螢光幕上,與一群小孩唱兒歌、玩遊戲。還不及電視高的孩子,站在螢光幕前仰著頭,不時隨著玩偶搖動身體,哼哼呀呀。   也許你心裡想著:才開始牙牙學語的孩子,就能跟著電視節目唱歌、甚至學英文,真是愈來愈聰明。   這可是大錯特錯。   「只要在電視螢光幕前坐上半個小時,人的新陳代謝與活動力都下降,智商減少五十。」美國《聖路易郵訊報》報導了曼菲斯幾位心理學家的研究指出。此外,還有研究顯示,看電視會使人變得被動與焦慮。   真的嗎?   近年針對腦波的研究,讓我們透視電視對腦部的影響。   人腦中有阿法波(alpha waves),與類似催眠效果有關;還有貝塔波(beta waves),顯示意識、理性思考。研究發現,人在閱讀時,腦中產生活躍、快速的貝塔波,一旦轉為看電視,腦中立刻就產生大量的阿法波。看電視的時間愈長,腦中的阿法波愈強,貝塔波愈弱,腦部活動力大減,人就像被催眠一樣,思考力與注意力都下降。   而長時間看電視造成腦部活動力大減,對兒童的影響尤其大。澳洲大學的艾莫瑞夫婦在《空洞的目光》(The Vacuous Vision)一文中指出。   因為幼兒自呱呱落地後的前幾年,是腦部發展與成長特別重要的時期。美國小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還公佈政策,極力主張父母避免讓兩歲以下的孩子看電視,正是有鑑於幼兒在這段時間看太多電視,對腦部發育有負面影響。 只要看電視就有礙發展   《電視對孩童心靈的傷害》(How Television Poisons Children掇 Minds)一書的作者艾佛略特(Miles Everett)甚至指出,「不論電視播放什麼節目,只要孩子花更多時間坐在電視機前面,對他們就是有害的。」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小兒科行為與發展部助理臨床教授強生(Susan Johnson),深有同感。   強生有個六歲大的兒子。雖然強生謹慎挑選電視節目,還是發現電視對兒子造成不良影響。強生的兒子只要一看電視,就對四周環境沒有反應,一關掉電視就變得焦躁。而且看電視後,他的動作變得衝動、不協調,遊戲內容也不再像過去用木棍與石頭做東西,取而代之的是重複演出電視節目的內容,不再自己創造主題,缺乏自己的想像。   到底,電視如何影響孩子?電視真的會把孩子變笨嗎?   知名兒童教育學者皮爾斯(Joseph Chilton Pearce)在《進化的終點》(Evolution掇 End)一書中指出,幼兒的潛力就像種子,需要培育與滋養,才能正常的成長。   對於快速發育的幼兒頭腦,電視非但不能提供養分,甚至反而剝奪幼兒腦部吸收適當養分的機會,不僅妨礙腦部發展,還傷害未來的學習能力。 特寫音效剝奪孩子思考機會   電視迷人的聲光色彩,是幼兒腦部發展的頭號障礙。   電視節目為了抓住觀眾的注意力,三不五時就會出現閃爍的色彩、特寫的畫面、大分貝的聲音。這些看來豐富的刺激,卻只能刺激腦部較原始的部分,不能幫助幼兒發展思考能力。   新生兒還摸得到急急脈動的小腦袋,就像粉嫩的小身體一樣,在出生後經歷快速的發展階段,建立大量的神經連結。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助理臨床教授強生在一篇論文中指出,幼兒的腦部由掌控動作的最原始核心部分(core brain)開始,發展到包圍在核心周邊掌管情感的區域(limbic brain)。到四歲左右,這兩個部分完成了大約百分之八十的神經連結,然後發展的重點轉向思考區域(thought brain,neocortex)。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腦部需要不同的刺激,才能促使神經快速發展、建立連結網路。   電視聲光與畫面的刺激,讓腦部一直維持在較原始的區域運作,無法刺激思考區域的發展。思考區域至少需要五到十秒來處理刺激,但是大部分的電視節目每五、六秒,有些廣告甚至每兩、三秒就變換畫面,像連發砲一樣,讓思考區域毫無參與機會。   教育心理學家海莉(Jane Healy)在引起廣泛討論的《心靈危機》(Endangered Minds)一書中指出,兒童如果缺乏思考的習慣,電視節目就算提供豐富的資訊,也無法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長時間下來,這樣的刺激不僅無助於思考發展,甚至讓人沮喪。   由於分辨真偽是思考區域的工作,腦部掌控行動與情感的區域接收到電視畫面的刺激時,無法分辨真實或虛幻,立刻做出「反擊或逃走」的反應。接著心跳加快、血壓上升、輸送到四肢肌肉的血液隨之增加。強生在《電視與兒童心靈》報告中指出,由於這一切反應都只發生在體內,四肢並沒有做出配合動作,所以電視節目的確讓觀眾長期處於沮喪或焦慮中。 色彩刺激使左右腦失衡   此外,電視以色彩畫面為主的傳播方式,使左腦與右腦不能均衡發展。   《心靈危機》一書指出,看電視會減少對於左腦的刺激,連帶影響左右兩腦的連結,因而影響孩子未來智力與創意的發展潛力。   人的右腦是直覺區,對於視覺影像、色彩、新奇的經驗特別有反應。   左腦則是處理邏輯推理,負責分析語言的聲音、意義與抽象思考。   電視的色彩刺激,幾乎全由右腦處理,相對減少對左腦的刺激,削弱了左腦的功能。這不僅影響對語言、閱讀、分析能力的培養,也減少聯繫左右兩腦之間的神經發展。   左右兩腦之間的神經聯繫,是腦部最後成熟的區域。各司其職的兩部分,必須透過神經聯繫,學習彼此協調。許多神經心理學家認為,如果聯繫兩邊的神經沒有接受足夠的刺激、不能適當發展,可能會造成注意力與學習困難。 看電視的眼睛懶得看書   電視傷害了兒童閱讀能力,是影響未來學習的另一個因素。   電視對於兒童閱讀的影響,不僅是搶占了兒童看書的時間,而且破壞了視覺系統的學習。看電視的時候,眼球很少運動,眼睛只要盯著電視螢光幕,既不用擴大瞳孔,也很少、甚至不用來回移動,而且缺乏一般的瀏覽活動。這使得培養閱讀習慣所需要的搜尋、瀏覽、對焦的能力受損。   看書的時候,眼睛必須不斷在書頁上下左右移動,需要眼睛肌肉有活動的能力與力氣。看電視讓眼睛肌肉缺乏運動,對於閱讀所需的能力與精力有負面影響。   電視不僅讓眼睛缺乏運動,也讓我們的心變得懶惰、被動。   真正的學習與解決問題,需要主動與堅持。但是,阿拉巴馬大學教授布萊恩指出,電視降低了主動聚精會神的能力。他觀察孩子看過很多快節奏的電視節目後,再要求他們閱讀或解決複雜的謎題,他們完成的堅持力與意願,都會降低。   因為電視節目用了各種花樣吸引兒童的注意力,使得兒童習慣於因外在的刺激而學習,而非自發的主動學習。一旦碰上難一點的問題,心思就飄向他處,等待轉台。   布萊恩並且強調,電視降低主動聚精會神的能力的問題,在三到五歲的幼兒身上特別重要,因為這段時間似乎特別容易受到影響。   難怪耶魯大學的電視與兒童專家辛格(Jerome Singer)深信,「在學習與閱讀習慣完全培養好之前,最好完全不要看電視。」 孩子畫不出自己的白雪公主   電視傷害了孩童的閱讀能力,改變了孩童的閱讀習慣,也就使得孩童失去想像力。   芝加哥大學生物心理學家勒維(Jerre Levy)指出,兒童看書時,必須自己創造出所有的情節。兒童一面看,一面要想像出人物的形象、揣摩他們的情緒、模擬他們說話的語調,還要創造出人物周遭的環境,想像環境的感覺。這種自我創造很重要,但是電視並沒有為這創造過程留下發揮的空間。   「看電視造成的問題,就是使得孩童習慣於完全不用自己的想像思考能力。」強生指出。   腦部掌管情感的區域,負責對於所學、所記憶的事物賦與價值、意義,與記憶關係密切。由於電視畫面投射到情感區,不僅使得思考區域沒有練習創造畫面的機會,而且畫面會直接進入記憶。進入記憶的畫面,不會被忘記,而成為未來創造的限制。如果看過白雪公主的電影,未來再看白雪公主的書,腦中就浮現記憶畫面,很難創造自己的圖像。   「腦子是被設計來接受認知挑戰的。腦子就像肌肉,如果不運動,腦子就會萎縮。」勒維指出。   想像力的萎縮,是一大損失。如果對同一個故事,你有先看書再看電影的經驗,就會了解這種損失。通常,看完電影後,都會大失所望,這正是因為我們自己在閱讀中的想像,比螢幕能夠呈現的,豐富太多了。   強生並且指出,「創造畫面的想像,不僅是娛樂,也是我們夢想與直覺、激勵等高層思考的基礎。」我們用圖像來夢想、思考、幻想未來的可能性。失去了創造畫面的能力,連夢想的能力都受到影響。   總而言之,「電視影響了人之所以為人的三項特徵」,強生在《電視與兒童心靈》中指出。在人生最初的三年,孩童應該學走路、學說話、學思考。但是電視卻讓幼兒坐著,沒時間進行有意義的談話,而且嚴重傷害思考能力。 思考力結凍   英國兒童文學家達爾(Roald Dahl)在一九六四年寫了《查理與巧克力工廠》(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被翻譯為西班牙文、挪威文等,流傳世界。他在書中寫道:   電視腐蝕了腦中的感官!   它扼殺了想像力!   它阻塞、攪亂了心靈!   它把孩子變成如此遲鈍與盲目。   孩子再也不能了解幻想與夢境!   他們的腦子變得像乳酪一樣鬆軟!   他們的思考力生銹、結凍!   看來貼近兒童、善用創意的兒童文學家,最了解電視對兒童的傷害。   關掉電視,說個故事吧,給孩子的夢想一雙堅強的翅膀。牽起孩子的手,到真實的三度空間世界中探索去,讓孩子有踏踏實實的學習經驗。   才起步的孩子,有太多的發展里程碑要完成,別讓他呆坐在電視前。 (轉載自《天下雜誌》特刊第27期)

如何開啟0~3歲幼兒的邏輯數學智能

2006年04月21日
公開
3

如何開啟0~3歲幼兒的邏輯數學智能 在一般國人的學校教育經驗裡,數學或自然科學似乎是令不少人感到焦慮的學科,有些人甚至認為自己沒有數學細胞,一輩子與數學絕緣。其實,啟蒙階段的數學與日常生活實務直接相關。一些學生在學習數學上之所以遭遇挫敗,原因之一或許是這些人在學習的過程中未能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關連,或是數學本身的有趣之處,總覺得他們是『某些象牙塔裡的聰明人發明來折磨其他人』的。其實生活中處處是數學,也充滿了學習數學的機會與教材。 蔡典謨(資優教育博士)在其《協助孩子出類拔萃:台灣、美國傑出學生實例》(台北:心理)一書中,訪問了十八個有傑出表現孩子的台灣及美國華人家庭,探討其父母的教養原則。其中一位台灣的數理資優生,小時候由開童裝工廠的祖父母照顧;工廠的員工爲了這孩子打擾他們的作業,便常拿鈕扣等物件讓他數算,或吩咐他把衣服按大小、顏色分類。等孩子稍大些(學齡前),看到伯母以計算機算帳,對計算機的操作充滿了好奇,經由國小教師的母親教導,不久就學會了運用計算機執行連加法,可以加到四位數。於是父母便找機會讓他將這些簡單的數學知能應用到日常生活上;每次購物時,計算金額、核對找零便成為這個孩子的專職。這個孩子高中時曾獲亞太奧林匹亞數學競賽銀牌獎及國際奧林匹亞數學競賽銅牌獎,後來進入台大就讀。父母認為孩子的數學之所以還不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在於孩子剛開始學習數字時,就有很清楚、具體的「數」概念,1、2、3這些數字對孩子來說,是真正的、具體的一個鈕扣、兩個鈕扣、三個鈕扣,或一件衣服、兩件衣服、三件衣服;而不只是書本上的一些抽象符號。對於0~3歲階段的大部分幼兒而言,適合學習的數學知能包括10之內的數數、幾何形狀、對稱等;而適合學習的邏輯項目則包括分辨大小、配對、序列、分類、因果等。 ■活動一 數階梯 爬樓梯的時候,父母可以鼓勵幼兒一起數數;例如有八級階梯,往上爬的時候,就由零數到八。下樓梯時,則反過來,由八數到零;這樣可以為將來學習減法做準備。散步、玩呼拉圈、刷牙,或是等待的時候,都可以用數數的方式來計算或決定是否時間到了。 ■ 活動二 唸唱數字歌 另一種數數於樂的方式,是與孩子一起唱一些有數字的歌,例如「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裡?在這裡!在這裡!我的朋友就是你。」或是一起唸有數字的口訣,例如:『星期一,猴子穿新衣;星期二,猴子肚子餓……』或『一隻手指頭,一隻手指頭,變呀變呀變成毛毛蟲。兩隻手指頭,兩隻手指頭,變呀變呀變成小白兔。三隻手指頭,三隻手指頭,變呀變呀變成小貓咪。……』(這首口訣可以一直唸到十隻手指頭)。這也是透過音樂(韻律)、肢體(比動作)及語文(押韻文)的管道學習數數。 ■ 活動三 尋寶遊戲 帶領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幾何形狀。例如:學了圓形的概念之後,父母可以帶領幼兒做尋寶的遊戲,請他找出週遭環境有圓形形狀的物件;像是餅乾、媽媽的眼鏡、爸爸領帶的圖樣、冰箱中的蛋糕……,或是指點幼兒觀察同樣物品有不同的形狀,例如:義大利麵條可以是長條狀、管狀、貝殼狀、蝴蝶狀、平版狀……,或是皮包可以有正方形、長方形、梯形、圓筒型……這些都可以讓幼兒體認到週遭生活中處處充滿了幾何形狀。而對稱這個概念,則最適合在洗澡的時候,舉人體身體部位說明。眼睛、眉毛、耳朵、上肢、下肢都是呈對稱的。 ■ 活動四 衣服總動員 收拾衣服時,可以用遊戲的方式教導幼兒簡單的邏輯觀念。例如:請孩子將衣服分成『大人國』與『小孩國』,或是『男生國』與『女生國』,或是『襪子國』、『內衣國』、『外衣國』,或是『裙子國』、『褲子國』等,這是教導分類的概念。可以嘗試用不同的分類方式,挑戰孩子的思考。 拿起一隻襪子,說:「它的好朋友不見了,請寶寶幫忙找出來!要一模一樣的喔!」讓幼兒有機會學習由眾多的襪子中找出正確的配對。將家中成員的長褲平鋪在床上,請幼兒比比看誰的褲子最長?誰的褲子第二長?誰的褲子最短?同樣的,請幼兒比較家中成員的手或腳,看看誰的手腳最大?請他們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依次排好。這是提供孩子學習排序的機會。 ■ 活動五 邏輯序列遊戲 家中數量較多的物品,例如:玩具、硬幣(須注意防止吞食)、鞋子、圖卡或是撲克牌,甚至麻將牌都是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教材。可以用來教導幼兒分類(紅色的撲克牌一組、黑色的撲克牌一組)、配對(找出相同花色數字的麻將、撲克牌)、排序(將撲克牌依數值由小到大排列)等邏輯概念。另外,在孩子前面常說『因為………,所以……』之類的句型,以教導其因果關係;例如:「因為寶寶生病了,所以不能出去玩。」或是「因為天黑了客廳暗暗的,看不清楚,所以要開燈。」也鼓勵孩子常常用這種句型與你溝通,或是用反問的方式:『你猜剛剛有沒有下雨?為什麼?』刺激孩子的思考兩個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唸出家中成員的順序,例如「爸爸、媽媽、哥哥、妹妹」,重複念幾次,讓孩子了解並熟悉。之後將中間的某一位變成空格,例如:「爸爸、媽媽、什麼、妹妹」,請孩子說出正確的答案---“哥哥”,這是序列的練習。年紀較小的幼兒可以輔以視覺線索,大家依口訣排序在他面前排排站,這樣可以降低難度。如果需要增加難度,則可以增加序列中項目個數,例如:變成『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哥哥、妹妹』;或是採用其他的人、事、物,例如玩具『娃娃、汽車、電話』;也可以將硬幣放成「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序列,重複幾次後再拿走一枚硬幣,看幼兒可否填入正確的硬幣。 配合幼兒的程度、興趣,舉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寓教於樂;掌握這三大原則,相信您將可以與寶貝共享高品質的親子互動,並啟發他的邏輯數學智能。 上一頁/ 回目錄頁 / 下一頁

優秀是教出來的

2006年04月20日
公開
3

在他教書的第一年,就有家長受不了他對小孩的嚴苛管教,打電話叫警察來捉他。在他教書的第五年,他二十八歲,已經榮獲「全美最佳教師獎」。 對他來說,教書就是製造驚喜,就是製造孩子難忘的經驗。他教過的學校,學生都來自最貧困的家庭,學校的資源也不豐富。但憑著他的熱情,與本書所介紹的「超基本五十五條」,只要被他教過的學生,成績一定會突飛猛進,氣質也會變得彬彬有禮。 作者簡介 隆•克拉克(Ron Clark)他說,他從沒想過要當老師。大學時代雖然有修教育學分,但純粹是為了拿助學金,好減輕父母的負擔。他熱愛旅行,到處尋求刺激。他一直覺得教書很無趣,他才不想教書。 大學畢業後,他到歐洲、日本「冒險」了兩年,終於還是回到家鄉小鎮,當起了小學老師。他很意外地發現,教書也可以是一場充滿刺激的冒險之旅。他說,這個工作會賜給他許多大好機會,去改變孩子們的一生。他不能想像有一天他會不再教書,因為他才不想放棄那麼多那麼好的機會。 他先後教過兩所小學。第一所在北卡州偏僻的鄉下,學生很弱勢,資源很缺乏,老師都不想去教,結果他把他那班教成全國知名,全班同學都獲得耶誕節前夕去白宮作客的殊榮,與克林頓總統伉儷一起唱「平安夜」。有一天他看電視,看到紐約市最貧窮的哈林區,那裡的學生更弱勢,資源更缺乏,老師更不想去教,他立刻決定搬到紐約市,找到電視節目中的那家環境奇差無比的小學,向校方毛遂自薦。結果兩年後,紐約市最難考的明星初中,考進去最多的就是他的學生。 他是美國南方人。美國南方最講究生活教養,本書的「超基本五十五條」除了搞笑的那一條之外,幾乎都是他從小被祖母教出來的做人規矩。他在本書中傳授許多經驗談,分享他教書生涯的許多小故事,也分享他從自己犯過的錯誤中所學到的教訓。他的方式往往與眾不同,但他總會詳加解釋為什麼要這樣。我們也可以從書中看到他過人的熱情,了解他的學生之所以會脫胎換骨,變得既有禮又用功,靠得並不只是一大堆規定,還有他無保留的付出與耐心。 本書在美國出版後,許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都覺得相見恨晚。大學的教育系所也爭相邀請他去演講。從美國到日本,許多教育網站都 post 了許多讚譽。 他的專屬網站:Ron Clark 目 錄 序 我要給每個學生一個不同的人生 超基本 一 :與大人應對,要有禮貌,有分寸 超基本 二 :與人互動,眼睛要看著對方的眼睛 超基本 三 :別人有好表現,要替他高興 超基本 四 :尊重別人的發言與想法 超基本 五 :自己有什麼好表現,不要炫耀,輸給別人也不要生氣 超基本 六 :如果別人問你問題,你也要回問他問題 超基本 七 :打噴嚏、咳嗽都要說對不起 超基本 八 :不可以有不禮貌的小動作 超基本 九 :別人送你任何東西,都要說謝謝 超基本 十 :接到獎品和禮物,不可以嫌棄 超基本 十一 :用小小的貼心,為別人製造驚喜 超基本 十二 :改同學考卷時要謹慎 超基本 十三 :全班一起唸課文時,要看著正在唸的一字一句 超基本 十四 :以完整的句子回答所有的問題 超基本 十五 :不要主動討獎品 超基本 十六 :每天都要做完作業 超基本 十七 :換科目的時候,動 超基本 十八 :做什麼事都要有條理 超基本 十九 :老師在指定作業的時候,不要叫苦 超基本 二十 :別的老師來代課,也要守班規 超基本 二十一 :課堂上發言或起身,應該講規矩 超基本 二十二 :不可以上課上一半,起身去倒水 超基本 二十三 :見到每個老師,都要說某某老師好 超基本 二十四 :注意洗手間的衛生,把身邊的病原減到最少 超基本 二十五 :讓客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超基本 二十六 :不要幫同學佔位子 超基本 二十七 :同學受罰的時候,不要看著他 超基本 二十八 :對作業有問題,可以打電話來我家,我沒接的話,你可以留言,但只要留一次就夠了 超基本 二十九 :用餐的基本禮儀 超基本 三十 :吃完飯,自己的垃圾自己處理 超基本 三十一 :接受別人的服務要惜福 超基本 三十二 :坐校車或公車,都要坐好,別打擾到司機 超基本 三十三 :認識新朋友,要記住對方的名字 超基本 三十四 :吃自助餐,或與人同桌,取菜不可以貪多 超基本 三十五 :別人掉東西,請彎身去幫他撿 超基本 三十六 :進門時,如果後面還有人,請幫他扶住門 超基本 三十七 :別人碰撞到你,不管你有沒有錯,都要說對不起 超基本 三十八 :進行校外教學時,無論是到哪一個公共場所,都要安安靜靜 . 超基本 三十九 :去參觀別人的地方,要不吝於讚美 超基本 四十 :全校師生開會的時候,不要講話 超基本 四十一 :接電話時的言談要得體 超基本 四十二 :一趟校外教學結束,要謝謝所有隨行的老師和家長 超基本 四十三 :搭乘電扶梯時,要站右邊,讓趕時間的人走左邊 超基本 四十四 :列隊行進時不要說話 超基本 四十五 :不可以插隊;但看到別人插隊不可以大呼小叫,讓老師知道就好 超基本 四十六 :看電影時不可以說話 超基本 四十七 :不可以帶「多力多滋」來學校 超基本 四十八 :有誰欺負你,讓老師知道 超基本 四十九 :自己的理想自己要堅持 超基本 五十 :要樂觀,要享受人 超基本 五十一 :別讓將來有遺憾 超基本 五十二 :從錯誤中學習,繼續向前邁進 超基本 五十三 :不管如何,一定要誠實 超基本 五十四 :抓住今天 超基本 五十五 :在你的能力範圍內,做最好、最好的人 傳授心法一:大人與小孩之間的互動 傳授心法二:老師和家長之間的互動 傳授心法三:懲戒和獎勵 結語:我總是想為別人製造一些特別的時刻

0歲教育**分享**

2006年04月20日
公開
3

~摘錄自某位媽媽的網站~ 女兒的0歲教育 *閃卡:只推薦數點卡. **我是在女兒8個月大開始使用.效果很棒!只是在使用數點卡我不建議用到後面加減.我要求的是過程.而非成果!! 使用方式:我是1天10張2次(一次10秒)一周後抽換5張. 使用後:1.培養專注力 2.數的敏感與興趣 當然如果只光光靠數點卡是不太可能.我同時儘量給予她一切她所想知道的答案.與經驗提供(類似:介紹魚.就去看魚.或是反向去動物園後回來看百科). 大約1歲3個月數點卡差不多功成身退.接下來我買數學小熊.信誼小姐曾認為我買的不好.數寶比較佳.其實我認為如何利用教具才是重點.我的日記有篇其他家長ㄉ數學教具分享. **1歲3個月後:數學小熊(200有找.有提供一些教案:如對應.前後...).翹翹板搭配小熊.數字拼圖.信誼新世紀練習簿(@50元).班恩傑尼木積木.還有一種數學小方塊(網拍中找).爾後買玩具儘量找教具.這樣數學就帶上來了.自然科學買套小百科.(我推薦百科.較實用也較能教孩子找資料) 所以.嬰幼兒閃卡用在百科與文字我認為無意義.認文字無非是培養閱讀習慣.閱讀習慣並不只是識字而已.我的日記中有本"該教與不該教的"摘錄可以提供參考. *絕對辨音器有使用!其使用方法適合在孩子說話前1.5歲前.音磚所提供ㄉ音域廣(關係到發音)與決對音感培養(4~6歲則不使用絕對辯音器方法.而是樂器聽音為主.)讓女兒在聽覺發展與語言溝通上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只是家長要注意.如果孩子依賴聽覺學習.會造成視覺學習阻礙.要如何平衡(可提供拼圖積木...等).是需要觀察. *還有黑白棋布.要買!多大都適用.台灣的孩子在空間感觀念弱.邏輯思考也需加強.另一種是外廓定型卡.可家長自製.想像力延伸(用七巧板等也行) 感統.爬行(三個開始).遊戲(運動)經驗.閱讀.數點卡.辯音器.是我在替小女實施0歲教育不可或缺的. 另外孩子品格與自主(適度放手.太尊重或保護都不好)等養成一歲最好黃金時期. 最後.飲食與健康也是不可不注意ㄉ. **************************************************************** 如果說數點卡開發5個月寶寶數理能力.我有點不是如此贊同~但是個人認為數點卡給阿寶最大的幫助的不是數字.而是**專注.以及**對數字的興趣. 所以.我才如此推薦! 真正學1-5是幼幼班.數字要能結合對應才是真正了解.不然會數到200也非真了解. ABC字母是小班開始接觸.之前就是多聽多看(英語卡通.影集)多唱.但辯音器對小女發音幫助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