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夢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美女秘方=枸杞+紅棗

2005年12月01日
公開
27

枸杞+紅棗就很棒了!!(李心潔都這樣喝喔!!)量隨你抓,我也不懂,但煮過會比用泡的效果好!!枸杞最適合用來消除疲勞枸杞能預防動脈硬化及防止老化還具有溫暖身體的作用。驚人的療效令人讚歎! 枸杞是一種具有強韌生命力及精力的植物,非常適合用來消除疲勞。它能夠促進血液循環、防止動脈硬化、還可預防肝臟內脂肪的囤積再加上枸杞內所含有的各種維他命、必需胺基酸及亞麻油酸全面性地的運作,更可以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也能夠防止老化。 枸杞可分為三個部分來使用:枸杞葉可用來泡「枸杞茶」飲用紅色果實「枸杞子」可用於做菜或泡茶枸杞根又稱為「地骨皮」,一般當作藥材使用,因此,實在稱得上是物盡其用。而且長期食用枸杞或飲用枸杞茶,也不會有副作用。 它的藥效十分廣泛,具有解熱、治療糖尿病、止咳化痰等療效,而將枸杞根煎煮後飲用,能夠降血壓:至於枸杞茶則具有治療體質虛寒、性冷感、健胃、肝腎疾病、肺結核、便祕、失眠、低血壓、貧血、各種眼疾、掉髮、口腔炎、護膚等各種效果。但是,由於枸杞溫熱身體的效果相當強,患有高血壓、性情太過急躁的人或平日大量攝取肉類導致面泛紅光的老饕們最好不要食用。相反地,若是體質虛弱、常感冒、抵抗力差的人最好每天食用。 『紅棗』保護肝臟 經常熬夜的朋友要多多服用哦!小小一顆紅棗,功效卻很強。紅棗不僅營養非常豐富,而且還能保護肝臟。在平時的養生中,善用紅棗,對身體的助益很大 中國的草藥書籍「本經」中記載到,紅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而現代的藥理學則發現,紅棗含有蛋白質、脂肪、醣類、有機酸、維生素A、維生素C、微量鈣多種氨基酸等豐富的營養成份。現代的藥理學同時還發現,紅棗能提高體內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吞噬功能,有保護肝臟,增強體力的作用。這個發現和中醫用紅棗組方「養肝湯」來養肝排毒的方法不謀而合。 醫星球醫星顧問莊淑旂博士大力推薦剖腹產的婦女產前應喝養肝湯,她認為剖腹產的婦女,喝養肝湯不僅可以排解麻藥的毒性,保護肝臟,減輕手術後的疼痛,而養肝湯的作法:紅棗七顆洗淨,每顆以小刀劃出直紋幫助養分溢出,然後用滾水兩百八十西西加蓋,浸泡八個小時以上,接著再加蓋隔水蒸一個小時即成。紅棗有如此奇妙之功效,同時又物美價廉,民眾應該多加利用。 『紅棗』補氣養血小小一顆紅棗,功效卻很強。中醫的方子裡,常見到它的蹤影,因為紅棗有緩和藥性的功能﹔紅棗能補氣養血,是很好的營養品。中國的草藥書籍「本經」中記載到,紅棗味甘性溫、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現代藥理研究現,紅棗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強、滋養全身細胞,是一種藥效緩和的強壯劑。在中藥學裡,紅棗的應用可分為以下幾種: 1.健脾益胃:脾胃虛弱、腹瀉、倦怠無力的人,每日吃紅棗七顆,或與黨參、白朮共用,能補中益氣、健脾胃,達到增加食慾、止瀉的功效;紅棗和生薑、半夏同用,可治療飲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如胃脹、嘔吐等症狀。 2.補氣養血:紅棗為補養佳品,食療藥膳中常加入紅棗補養身體、滋潤氣血。台大免疫學孫安迪博士大力提倡平時多吃紅棗、黃耆、枸杞,能提昇身體的元氣,增強免疫力。 3.養血安神:女性躁鬱症、哭泣不安、心神不寧等,用紅棗和甘草、小麥同用〈甘麥大棗湯〉,可起到養血安神、舒肝解鬱的功效。 4.緩和藥性:紅棗常被用於藥性劇烈的藥方中,以減少烈性藥的副作用,並保護正氣。如:「十棗湯」中,用大棗緩解甘遂、大戟、蕪花等瀉藥的毒性,保護脾胃不受傷害。紅棗是補氣養血的聖品,同時又物美價廉,民眾無需去買坊間昂貴的補品,善用紅棗即可達到養生保健的功效。 本日記框來自

文章:當我老的時候(很感人)

2005年11月06日
公開
7

遊蕩了這麼多年,從東到西,又從北到南,一年又一年,我在長大,知識在增 加,世界在變小,家鄉的母親在變老。 二十一年前母親把我送上了火車,從那以後,我一刻也沒有停止探索這個世 界,二十年裡,從北京到上海,從廣州到香港,從紐約到華盛頓,從南美到南 非,從倫敦到雪梨,我遊蕩過五十多個國家,在十幾個城市生活和工作過。每 到一個地方,從裡到外,就得改變自己以適應新的環境,而唯一不變的是心中 對母親的思念。IP電話卡出現後,我才有能力常常從國外給母親打電話,電話 中母親興奮不已的聲音總能讓我更加輕鬆地面對生活中的艱難和挑戰。然而也 有讓我不安的地方,那就是我感覺到母親的聲音一次比一次蒼老。過去兩年 裡,母親每次電話中總是反覆叮囑:好好再外面生活,不要擔心我,一定要照 顧好自己,不要想著回來,回來很花錢,又對你的工作和事業不好,不要想著 我……說得越來越囉嗦,囉嗦得讓我心疼,我知道,母親想我了。 母親今年七十五歲。 我毅然決定放下手頭的一切工作,擱下心裡的一切計劃,扣下腦袋裡的一切想 法,回國回家去陪伴母親一個月。這一個月裡,什麼也不幹,什麼也不想,只 是陪伴母親。 從我打電話告訴母親的那一天開始到我回到家,有兩個月零八天,後來我知 道,母親放下電話後,就拿出一個小本本,然後給自己擬定了一個計劃,她要 為我回家做準備。那兩個月裡母親把我喜歡吃的菜都準備好,把我小時候喜歡 蓋的被子「筒」好,還要為我準備在家裡穿的衣服……這一切對於一個行動不方 便的,患有輕微老年癡呆症的75歲的母親來說是多麼的不容易,你肯定無法體 會。直到我回去的前一天,母親才自豪地告訴鄰居:總算準備好了。 我回到了家。在飛機上,我很想見到母親的時候擁抱她一下,但見面後我並沒 有這樣做。母親站在那裡,像一隻風乾的劈柴,臉上的皺紋讓我怎麼也想不起 以前母親的樣子。 母親花了整個整個的小時準備菜,她準備的都是我以前最喜歡的。但是我知 道,我早就不再喜歡我以前喜歡的菜。而且母親由於眼睛看不清,味覺的變 化,做的菜都是鹹一碗,淡一碗的。母親為我準備的被子是新棉花墊的,厚厚 的像席夢思,我一點也不習慣,我早就用空調被子和羊毛被了。但我都沒有說 出來。我是回來陪伴母親的。 開始兩天母親忙找張羅來張羅去,沒有時間坐下來,後來有時間坐下來了,母 親就開始囉嗦了。母親開始給我講人生的大道理,只是這些大道理是幾十年前 母親反覆講過的。後來母親還講,而且開始對照這些道理來檢討我的生活和工 作。於是我開始耐心地告訴媽媽,那些道理過時了。於是母親就會癡呆呆地坐 在那裡。 情況變得越來越糟糕。我發現母親由於身體特別是眼睛不好,做飯時不講衛 生,飯菜裡經常混進蟲子蒼蠅,飯菜掉在灶台上,她又會撿進碗裡,於是我婉 轉地告訴母親,我們到外面吃一點。母親馬上告訴我,外面吃不乾淨,假東西 多。我又告訴母親,想為她請一個保姆,母親生氣地一拐一拐在房間裡辟啪辟 啪地走,說她自己還可以去給人家當保姆。我無話可說。我要去逛街,母親一 定要去,結果我們一個上午都沒有走到商場。 每當我們討論一些事情的時候,母親總以為兒子已經誤入歧途,而我也開始不 客氣地告訴母親,時代進步了,不要再用老眼光看東西。 和母親在一起的下半個月,我越來越多地打斷母親的話,越來越多的感到不耐 煩,但我們從來沒有爭吵,因為每當我提高聲音或者打斷母親的話,她都一下 子停下來,沉默不語,眼睛裡有迷茫——母親的老年癡呆症越來越嚴重了。 我要走前,母親從床底下吃力地拉出一個小紙箱,打開來,取出厚厚的一疊剪 報。原來我出國後,母親開始關心國外的事情,為此他還專門訂了份《參考消 息》,每當她看到國外發生的一些排華辱華事件,又或者出現嚴重的治安問 題,她就會小心地把它們剪下來,放好。她要等我回來,一起交給我。她常常 說,出門在外,要小心。幾天前鄰居告訴我,母親在家看一曲日本人欺負中國 華人的電視劇,在家哭了起來,第二天到處打聽怎麼樣子才能帶消息到日本。 那時我正在日本講學。 母親吃力地把那捆剪報搬出來,好像寶貝一樣交到我手裡,沉甸甸的,我為難 了,我不可能帶這些走,何況這些也沒有什麼用處,可是母親剪這些資料下來 的艱難也只有我知道,母親看報必須使用放大鏡,她一天可以看完兩個版面就 不錯了,要剪這麼大一捆資料,可想而知。我正在為難,這時那一捆剪報裡飄 落下一片紙片。我想去撿起來,沒有想到,母親竟然先撿了起來。只是她並沒 有放進我手裡的這捆剪報裡,而是小心地收進了自己的口袋。 「媽媽,那一張剪報是什麼?給我看一下。」我問。 母親猶豫了一下,把那張小剪報放在那一疊剪報上面,轉身到廚房準備晚餐去 了。 我拿起小剪報,發現是一篇小文章,題目是「當我老了」,旁邊的日期是《參 考消息》2004年12月6日(正是我開始越來越多打斷母親的話,對母親不耐煩的 時候)。文章擇選自墨西哥《數字家庭》十一月號。我一口氣讀完這篇短文: 當我老了 當我老了,不再是原來的我。 請理解我,對我有一點耐心。 當我把菜湯灑到自己的衣服上時,當我忘記怎樣繫鞋帶時, 請想一想當初我是如何手把手地教你。 當我一遍又一遍地重複你早已聽膩的話語, 請耐心地聽我說,不要打斷我。你小的時候,我不得不重複那個講過千百遍的 故事,直到你進入夢鄉。 當我需要你幫我洗澡時, 請不要責備我。還記得小時候我千方百計哄你洗澡的情形嗎? 當我對新科技和新事物不知所措時, 請不要嘲笑我。想一想當初我怎樣耐心地回答你的每一個「為什麼」。 當我由於雙腿疲勞而無法行走時, 請伸出你年輕有力的手攙扶我。就像你小時候學習走路時,我扶你那樣。 當我忽然忘記我們談話的主題, 請給我一些時間讓我回想。其實對我來說,談論什麼並不重要,只要你

好文分享:我只是想送個飯盒(超感人)

2005年11月04日
公開
10

「你又來了!」 中午,我站在學校大門口當交通導護,幫助一年級的小朋友放學。 新勇的母親,躡手躡腳提著一個便當在校門口。被我一喊,她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 「老師啊!...」 「哎呀!我不是跟妳講了嗎?學校不喜歡家長替孩子送便當。 如果每個媽媽都像妳這樣,學校大門就擠滿了人,那樣,我們怎麼放學呢?」 「我知道!我知道!」 「哼!知道了還送,簡直是明知故犯。」 「妳不會讓他自己帶便當嗎!」 「我知道!我知道!」 這些話,不曉得說了幾次。每次一到中午,送便當的家長和放學的一年級小朋友常常相 撞在一起,造成相當的困擾。 新勇是一位沈默寡言,乖巧內向的小孩。有次上課,他竟然打瞌睡,我很訝異,把他叫 起來。 「怎麼了?」 他一臉迷惘站起來,不回答。 第二天上課,也是這樣,我實在受不了,狠狠地把他叫過來。 「你到底怎麼了?」我已經氣得半死,口氣已經控制不住。 突然,他垂頭淌下淚水。我暗自一驚。 「說呀!到底為什麼上課要打瞌睡呢?」 「我媽媽住院了!昨天一直在醫院陪她。」 我一聽愣住了,頓時,心中的怒氣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無限慚愧。 「她為什麼住院呢?」 「是肺癌!」 我一聽,心都涼到腳底。 心中想到身體贏弱的新勇。 如果,不幸那天來臨,他將如何繼續往後漫長的歲月呢?想到這兒,不禁鼻酸。 吃飯時,妻子在餵兒子吃飯,我不禁想起,以前新勇的母親偷偷摸摸替他送便當。 第二天下班後,我騎著機車到醫院探望他母親。 幾個禮拜沒見,新勇的母親瘦得不成人形,蒼白的臉,光禿的頭,簡直不敢相信就是 她。 她看到我,顯得很驚訝,努力想站起來,但是,一咳嗽,整個人歪了一邊。 「不要站起來!不要站起來!」 「老師!謝﹍﹍謝謝你!」她吃力喊著,眼眶消出淚水。 在醫院的走廊,新勇的父親對我說: 「只剩下兩個月了!嗚!我﹍真的不知要怎麼辦?」他老淚縱橫。 回到學校,報告校長。 「他爸爸已經六十多歲了,現在母親又將離開人間,是不是我們可以發動全校募款。不 管多少,都可以幫助他。」校長爽快答應。 經過幾天募款活動,我們總算募到五萬二千一百二十元。 把錢送到醫院時,新勇的母親已經陷入昏迷中。 「我們準備今天送他回家!」 新勇的父親,臉形憔悴得發白。我一聽,心頭抽搐一陣。 「老師!能不能幫個忙?」 「請說!我能夠做到的,我一定答應。」 「他前幾天,一直拉著新勇的手,喊著:媽媽不能再替你送便當了! 我想,請老師再讓他送最後一次便當,只有送便當時,他才真正感受到一位為人母親的 榮耀。」 聽到這兒,我百感交集地點點頭。 中午,一輛救護車呼拉拉開到學校大門口。 新勇的父親和一名醫護人員,推著擔架上的人。 我淚水盈眶,站在旁邊,伴當交通導護老師。 「到了!到了!」 新勇的父親買了一個便當,躺在擔架上的新勇ㄉ母親,伸出瘦細蒼白的手,提著便當, 在旁邊人員推送下,慢慢靠近大門口的鐵門。在鐵門的另一邊,新勇則伸出右手,接過 母親的便當。 「媽!」新勇嚎啕大哭。 這時,我清楚見到她母親瘦削的臉頰,抽搐了一下,彷彿想說話,但是,又說不出來。 「媽!我不要!我不要妳走!」新勇呼天搶地叫著。 我的淚水,再也控制不住,嘩嘩而落。我暗恨自己,以前是多麼慘忍! 隔天,新勇的母親就去世了。 新勇的母親出殯後一天,新勇的父親來到我辦公室,遞給我一包牛皮紙。 「老師!這是你和學生們幫助我的錢,我認為還有更多的學生,需要這筆錢,所以,還 給你們。謝謝你熱心幫忙。」 說完,錢一放,就掉頭離去。這筆錢彷彿生熱似,直燙著我心坎。 我天天找新勇聊天話家常。深怕他經不起喪母的打擊。 「老師!你放心!我很好!你不要一直替我擔心!」 新勇對我說 :「我很早就知道,我母親就要死了,我也不是不想聽你話,叫媽媽不要送 便當。 因為,一天當中,只有中午,我才能吃到我媽媽煮的飯。」 我心頭一凜,「為什麼呢?」 「她很虛弱,家裡都是爸爸在煮飯。只有中午爸爸不在,她才能偷偷背著爸爸煮飯。是 她堅持要送便當的。」 說完,新勇淌出淚水。

19床的女病人 (超感人)

2005年11月01日
公開
23

19床病人住進產房的時候,婦產科特別召開了一次全體會議。原來這是醫院配合 醫科大學傳染病系的一個研究項目:愛滋病母親分娩無感染嬰兒。 愛滋病人入住進產房的消息頓時讓婦產科炸了鍋。開會時當著院長沒人吭聲, 等會一結束,全體護士齊聲抗議:「萬一感染了誰負責?」, 連一些醫生都嘟嘟囔囔:「要是污染了手術器械、床鋪, 造成其他病人的感染怎麼辦?」嚷歸嚷,最後病人還是住進了產科病房, 編號都是院長 親自來挑的,特護病房,19床。說是圖個吉利。 護士長分派值班表,給 這床分派人的時候,誰也不願意去。 最後,剛從護校畢業三個月的我, 戰戰兢兢走進了19床的病房。 戴口罩帽子穿長袖不說,我還特意挑了一雙最厚的乳膠手套。19床靠在床背上, 腆著臨產的肚子,微笑著看著我進來。我以為得這種病的女人 , 多少要有點與眾不同的,一打量,發現她很普通, 頭髮短短的,寬鬆 的裙子,平底黑襻扣布鞋,臉頰上布滿蝴蝶斑, 一個標準的臨產孕婦。 「你好。」她彬彬有禮。我心跳如雷,僵硬的笑了笑。 第一天護理就要抽血,而血液是愛滋病傳播途徑之一, 想想都叫我頭皮發麻。大概是太緊張了,一陣下去沒紮進靜脈, 反而把血管刺穿了。我看到她眉毛都跳動起來。 我手忙腳亂地拿玻璃管吸血,又找棉球, 小心翼翼地不讓血跡沾染到自己身體的任何一部分。 清理完畢,看看她的臉色,居然風平浪靜。 「謝謝你。」聲音溫和而恬靜,標準的國語顯示出她良好的知識修養。 回到辦公室,我忍不住說:「哎,這個19床, 怎麼看也不像得那種病的人呀?」 正在值班的李大夫抬頭反問我: 「那你認為得這種病的人應該是什麼樣的?」一句話把我噎住了。 李大夫把19床的病歷遞給我:「看看吧。」 翻開病歷一看,19床運氣是真不好,本來是一所大學的老師, 年輕有為 ,30歲就升了副教授,前途一片光明, 在去外地出差的路上遇到車禍,緊急輸血時感染了 hiv病毒。 誰都沒想到這次輸血會被愛滋病毒點中, 直到她懷孕做圍產期保健檢查時才發現被感染。 從被感染那一刻起,她的生命以被改寫。 可憐那個未出世的孩子,據說母親感染愛滋病後生產的嬰兒, 感染愛滋病的幾率高達20%--40%,而且生產中的並發症和可能的感染, 對於免疫系統被破壞的母親來說,常常是致命的。 現在她一邊待產,一邊起訴那家醫院和當地的血站。 估計能得到賠償,可是有什麼用呢? 19床的丈夫來的時候,婦產科又是一陣小小的轟動。 一個愛滋病人的丈夫會是什麼樣子呢?我懷著好奇心,裝著查房,走進去。 19床坐在床上 ,把腿擱在對面坐在椅子上的丈夫的身上,慢慢地梳頭髮, 從頭頂到髮角,安然悠然;丈夫幫妻子輕輕揉著因懷孕而腫脹的雙腳。 對妻子的憐愛從他的雙手不可遏制地溢了出來。 陽光從窗戶溜進來,斑斑點點地定格在丈夫的手和妻子的腳上。 這時,他們更像一對幸福的準父母。 「你覺得孩子會像誰多點?」我整理著床鋪,聽著這一對夫妻細語呢喃, 心裏不斷泛酸,原本是一個多麼幸福的家庭啊。 「我!」妻子嬌憨地撒嬌。「皮膚不能像你吧?」 丈夫呵呵地笑:「看你的小臉都成花斑 豹了……」 在眼淚出來之前,我出來病房。 19床每天必須服用多種藥物,控制 hiv 病毒的數量, 幾乎每天都要抽血、輸液。 兩條白皙豐滿的手臂,從手背到胳膊,針眼密佈。 我手生,加上害怕,常常一針紮不進,她卻沒發過一次脾氣, 只是很安靜地看著我笑。護理一個多星期,我漸漸喜歡上她。 雖然“ 武裝設施”還是必備的,但是給她扎針我非常認真, 給藥時也要重複幾遍,知道她明白為止。 有時候,我還會為她買幾隻新鮮的向日葵,插在花瓶裏放在她的床。 她的胎位一切正常,胎兒稍許過大,頭圍接近了生產極限10公分。 不過為了避免生產過程中的感染,醫生早就商定了剖宮分娩, 連手術計畫都擬好了,就等著產期的到來了。 雖然離預產期還有一個多星期,但是31歲初產,又身患愛滋, 所以病房上下都高度戒備,隨時準備進入待發狀態。 19床很鎮靜,每天看書聽音樂,還給未來的孩子寫信,畫一些素描, 枕頭下已攢了厚厚一疊。 我問她為何堅持要這個孩子,她的生育年齡偏大,又帶病在身。 她並不在意我唐突,笑了笑道:「孩子已經來了呀。我不能剝奪他的命。」 我猶! 豫了 一下,還是說了出來:「萬一被感染了怎麼辦?」 她撫摸著向日葵半晌方道:「如果不試一試孩子一點存活的機會都沒了。」 我的心情頗為沉重,病房裏出現死一般的寂靜。 正要離開,她輕聲喚住我:「我想拜託你一件事, 萬一生產時出了什麼事,我先生一定會說保大人,可是我的情況你也知道, 所以無論如何,孩子是第一位的。」 我眼淚不可抑制地流了出來,這就是媽媽。 要來的躲不過。那天夜裏我值班,19床的手術已經安排就緒, 是第二天上午,可是凌晨的時候,辦公室的緊急信號燈忽然閃爍起來, 發出刺耳的警鈴,我猛地坐起來,< BR一看牌號,「19床!」 我一邊招呼值班醫生,一邊飛速地奔向19床的病房。 慘白的日光燈下,19床的面色也是慘白慘白的。 打開被子一看,羊水已經破了,更要命的是,羊水是紅色的。 也就是說,子宮內膜非正常脫落,子宮內出血了。 19床第一次臉上出現了慌亂的神色。 出血就意味著孩子遭受感染的可能成倍增加。 原本胎盤可以遮罩過濾愛滋病毒, 但是生產中的出血以及分泌物通常使得嬰兒也被感染hiv , 她疼的額頭上全是汗水,仍咬牙強忍住配合術前準備工作。 夜間擔架一時沒來,她二話不說下了床邁開步子就走。 我攙扶著她,看著混著血污的羊水沿著她孕婦裙下腫脹的雙腿流下來。 她不管不顧,反而越走越快, 彷彿她遲個幾秒,孩子得生合不被感染的可能就增多一分。 當她躺在手術臺上時羊水已呈污濁色。這意味著胎兒處於危險的缺氧狀態。 麻醉師給她實行了硬膜麻醉,我開始拿探針測試她的清醒程度。 真要命,三分鐘過去了,她依然清醒地睜著眼睛,說:「很疼。」 麻醉師汗如雨下這種對麻醉要沒有反應的體質他還是頭一次碰到, 但是胎兒的狀況已經絕對不允許再加大麻醉劑量了。 她死死握住我的手,眼睛哀求地望著醫生們, 聲音輕微而堅決,:「救我孩子!快救我孩子!別管我!」 一分鐘後,19床手和腳腕被固定在產床上,麻醉師也預備好了針劑, 主刀的李醫生閉了閉眼睛,好似不忍心下手? 這是我做護士以來,第一次在這個 號稱“婦產科王牌”的醫生臉上,看到這樣近乎絕望的神情。 手術刀迅速地在19床的對麻醉不起反應的肚皮上劃切下去, 皮膚裂開,脂肪層、肌肉、黏膜、子宮……19床握住我的手驟然間收緊了, 咬著毛巾的口腔裏發出含混不清、低啞卻絕對撕心裂肺的吼叫聲, 身體在產床上劇烈地顫抖著、痙攣地顫抖著……她的臉因疼痛而變形, 我不忍目睹,眼淚成串地往下掉。 那是一種怎樣的疼痛!那是怎樣的一種母愛! 終於,胎兒終於被取出來,那張小臉已經青紫。 臍帶繞著了頸部,因為缺氧,他的臉已經青紫。 幾分鐘,她大汗淋漓的身體開始鬆弛,而這時,在李醫生有節奏的拍動下, 嬰兒吐出了口中的污物,終於發出了第一聲微弱但清晰的啼哭。 即將昏睡過去的母親似乎聽到了這聲音,努力地睜開眼睛朝孩子瞥了一眼, 眼皮就沉甸甸地合上了。我為她解開固定的帶子, 才發現她的手腕和腳腕處都已經磨出了血。 而我的手,也像骨頭斷裂了一樣,劇烈地疼痛著。 我怎麼也沒想到,那一眼是19床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看到自己的孩子。 那雙恬靜愛笑的眼睛合上之後,就再也沒有睜開。 三天後,她就因為手術併發敗血症,抗生素治療無效, 深度感染,永遠離開了人間。所慶幸的是,那孩子 hiv 原體測試為陰性。 我們的醫療個案多了一個成功例子, 聽說市裡的報社和電視臺都要來採訪這個愛滋母親成功分娩的健康嬰兒。 我在清掃了那間病房時,在她的枕頭底下,發現了她留給孩子的信。 有字,還有圖。最上面一頁畫著一個大大的太陽,太陽下一雙小小的手。 她給孩子寫到:「寶寶,生命就是太陽,今天落下去,明天還會升起來。 只是每天的太陽都會不同。」下面署著一個漂亮娟秀的名字:「婉婷」。 我第一次後悔,我這些日子來一直叫她19床。 孩子出院的時候,我把信交給那個父親,他的眼睛紅腫的厲害。 孩子也在哇哇的大哭,好似也知道媽媽走了。 我把那張畫著美麗太陽的圖畫在他眼前晃動著,他立即不哭了, 興奮地伸出手揮舞著,要抓住這封信∼

禽流感�北市衛生局籲「十不五要」 提供諮詢專線解惑

2005年10月19日
公開
19

Yahoo!奇摩民調中心 (本題目由TVBS提供) 請問您擔不擔心國內發生禽流感疫情? 前往投票 | 觀看目前投票結果 關於報載北市禽流感(新聞、網站)演習延期,北市政府表示,自93年至今,市政府一直未間斷禽流感(新聞、網站)的防治措施,目前至3月為止,已舉辦5場禽流感相關演習、防疫救護相關人員教育訓練4場、社區講習宣導近6000人次,其中決定將原9日的禽流感防治跨局處演習提前至2日舉行,目前禽流感疫情仍屬0級階段,也呼籲民眾切莫驚慌,應切實做到「十不五要」。 另外,對於室內環境的消毒部份,北市衛生局建議只要使用一般市售漂白水(含次氯酸納溶液,有效氯濃度5%),1瓶蓋約25cc加入半桶清水(約4000cc)稀釋,用來擦拭地面、牆壁、廁所、浴室、廚房及臥室等,就可以達到預防病菌的初步效果。 台北市衛生局特別呼籲全民總動員,要加強個人及環境衛生,從越南、柬埔寨、泰國及印尼等地入境旅客,必須進行自主健康管理10天,每日測量體溫,一發現自己有感冒症狀,應戴上口罩,迅速就診,並明確告知醫師旅遊史(到過哪些地方)及接觸史(接觸過哪些人、禽、畜),以方便醫師能快速掌握疫情。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市民除應加強個人衛生、環境衛生,若自高危險地區如越南、柬埔寨、泰國及印尼等地入境旅客進行自主健康管理10天,請確實遵守「十不五要」原則: 包括「不」靠近、接觸及餵食候鳥及一般禽鳥;「不」至禽流感流行地區參觀禽鳥的養殖或展示,「不」私自攜帶禽鳥入境;「不」讓飼養之禽鳥與其它不同類飼養禽鳥(雞、鴨)、家畜(豬)混居;「不」將飼養之禽鳥(鴿類)野放;「不」購買來路不明之禽鳥肉品;「不」碰觸、販售、購買及攝食罹病禽鳥;「不」隨意棄置病死禽鳥;「不」自行宰殺禽鳥;「不」生食禽鳥類製品(包括蛋類及相關產品);「不」去擁擠和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 五要包括「要」勤洗手;「要」打「人類流感疫苗」;「要」吃熟食:禽流感病毒不耐熱,56℃加熱3小時、60℃加熱30分鐘、100℃加熱1分鐘即可殺滅,故雞肉、雞蛋均應熟食;「要」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充足睡眠和休息、減少壓力;「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若發燒,應戴口罩立即就醫。 為加強全民對於禽流感提高警覺,一同將禽流感阻斷境外,必須從每個人做起,北市衛生局也提供專線服務電話:2375-3782,提供民眾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