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蓁 女馬

日期

#Tag

台東遊第二天

2006年06月26日
公開
13

早上5點多,陳小蓁一樣照舊起來喝ㄋㄟㄋㄟ,本來我們打算6:30∼7:00左右起床的 把拔怕麻麻太累,想說再睡一會好了 睡到了8點多,起床整裝下去吃早點囉!把小蓁挖起來後 一家3口到餐廳囉! 麻麻弄了一點點稀飯餵小蓁,還有小饅頭 這小妮子吃得"嗯嗯"叫 吃完後再上去樓上補眠,一補!哇!!10點多了 趕快叫把拔起床,東西整理好後一看!好你的陳小蓁,你還在睡呀∼∼ 太厲害了,那麼吵妳還不醒! 剛好電視在播美國學校很多種的舞蹈比賽 這個無聊的把拔跟麻麻就突然發瘋了,學電視裡的音樂跟舞蹈 硬是把小蓁吵醒,她可能是第一次看到把拔跟麻麻耍寶吧 一直笑,真素口愛 瞧她剛睡醒一副滿足的模樣 ^^ 接著呢∼∼我們就出發到美美的金針山囉 金針山是麻麻很愛的一個地方,尤其是上面的"深山亞都"........... 本來這次想去住一晚的,但臨時決定帶小蓁去,所以就取消了 不過還是要上去走一走唄∼∼ 開了半小時,終於到了,山下是炎熱的大熱天,山上卻是多雲,涼爽到不行的天氣 先在深山亞都吃個午餐 吃完後,到山上的步道散個步吧,有沒有看到薄薄的雲層漂過來啦 來的路上看到沿海好多行動咖啡座哦,把拔也有答應麻麻 回程的路上要帶我們去喝咖啡 雖然太陽還是有點曬,不過風很涼很舒服唷 下午4點多了,差不多該回家囉! 繞到南州吃有名的魷魚羹後就回家囉!! 真得很好玩,以後一定還要再帶小蓁出去玩唷 ^___________________^

台東遊第一天

2006年06月25日
公開
23

要企住娜路彎大飯店 哈哈哈 宋老瑜∼你的陰...謀沒有得逞,我們要企呆噹啦......哈哈哈 GO GO GO ∼ 今天天氣粉好耶,還好沒有下雨。一早就把小蓁挖起來,整裝出發。 先去吃個早餐,把小蓁塞到她的安全座椅中。你砍砍∼你砍砍 坐成這副德性 往台東的路上,會經過往墾丁沿路的海岸線,風景真是美麗 結果陳小蓁小姐一路狂睡,到了往台東的山路 可能是因為頭暈及耳鳴吧 她就吵著要我抱了。抱起來後,舒服了∼再繼續睡,算你行! 台東終於到了!!麻麻趕快把小蓁叫起來"看海" 呵∼她可能也不懂有什麼特別吧! 中途停下來吃午餐,順便照個相,風景好漂亮唷,看起來像假的一樣。 因為飯店checkin的時間是15:00後,天氣又超熱 所以我們又繞到了"史前博物館" 去避避署 因為限制不可以用閃光,所以有點暗暗的 不過麻麻覺得很奇怪,明明就有說不能用閃光了 為什麼還是會有一閃一閃亮晶晶呢! 現在人!真是的!!沒有公德心!!! 過了15:30了,YA~~~ 去飯店 checkin了 躺在飯店的床上,不知道是小蓁太累了,還是床真的太舒服了 只看到她很高興的樣子,翻來滾去,又一直找我們跟她玩 麻麻趁機幫小蓁拍照,今天可是小蓁生平第一次穿群子耶 ^^ 還有麻麻特地幫小蓁買的豬仔內褲 接著∼重頭戲來囉!麻麻特別去買了一個脖圈讓小蓁玩 本來很怕她會怕怕,拒絕使用!還好∼她玩得很高興呢! 直到.........大鴨鴨出現了!  哈哈哈∼∼∼想不到陳小蓁竟然會怕大鴨鴨鴨 大鴨鴨一出來,她馬上節節敗退,一直倒退嚕,還差點去撞到浴缸邊邊 真是笑死偶了 ^___^ 晚上把拔戴我們出去吃晚餐,在台東市一家簡餐店 吃完後,全家3口一起躺在床上看電視(少年特攻隊跟愛情魔髮師) 還沒有看完,陳小蓁就不支倒地,呼呼大睡了。 累了一天,把拔麻麻也早點睡,要迎戰明天陳小蓁的攻擊 ^^ ............................................................................................................................未完待續.....

動物心理學

2006年06月21日
公開
29

五顏六色的老鼠 家裏最近有鼠患,起初頗為這麼高的樓也有老鼠而感到意外,後來看到報導,紐約帝國大廈一百多層也是鼠輩猖獗,也就釋然了。 老鼠橫行當然是討厭的事,夜裏常在天花板上奔跑,弄出聲音;食物水果常常被咬破一個大洞或不翼而飛;最令人痛心的是,有時會咬壞櫥櫃、咬斷電線,防不勝防,甚至擔心哪一天牠會咬壞瓦斯管線。 怎麼辦呢?我想到我佩服的兩位古人,一位是蘇東坡,他說:「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還有一位是弘一大師,他說,如果把要養貓的食物拿來餵鼠,老鼠吃飽了就不會破壞東西,則鼠患可絕。 於是,我總在晚飯後,留一些飯菜在飯桌上,給那些鼠輩享用,很快地就發現「今鼠已非古鼠」、「世風日下,鼠風不古」,牠們不知道是生性狡猾或是口胃挑剔,特地保留的食物總是不吃,不給吃的偏偏東吃一口、西吃一口。 不久之後,我就失去蘇東坡的愛心和弘一的耐心了。 我想不採取一點行動不行了,滅鼠藥和黏鼠板不在考慮之內,因為過於殘忍有違慈悲心原則,老鼠夾也不行,違背殺生的戒律,剩下的只有老鼠籠了。 我原先的想法是,以老鼠籠捕捉老鼠,然後帶到深山去放生,既可杜絕鼠患,也可讓老鼠隱遁山林。 有一次和朋友提起,朋友是藝專戲劇科畢業的,他說起在學生時代,宿舍中有鼠患,有一個一勞永逸的方法。 「抓到老鼠之後,在老鼠身上塗以鮮豔的顏彩,例如臉是大紅色,身體是綠色、黃色、藍色,尾巴塗成白色,然後把老鼠放走,老鼠就會絕跡了。」「為什麼呢?」 朋友說:「這是老鼠心理學,那隻五彩的老鼠逃回洞裏,牠的親戚朋友會大為恐怖,就會四散奔逃;那隻五彩的老鼠則會大為愧疚,也會逃走;這樣,不只是一隻老鼠,整窩老鼠都會絕跡了。」 我覺得朋友的方法很不錯,有一天抓到一隻老鼠就如法炮製了,把老鼠畫成平劇臉譜的樣子,放牠回去,想不到真的有效,家裏的老鼠從此絕跡了。 一直到現在我還心存疑惑,那隻被畫了臉譜的老鼠真的心懷愧疚嗎?其他的老鼠真的心惑恐怖嗎?這是無法追索的,但老鼠也是有細膩感知的眾生,這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吧! 被結紮的貓 不只是老鼠有細膩的感知,與老鼠宿敵的貓亦然如此。 有一次,聽國內著名的寵物醫師杜白說到一件真實故事。 他的診所附近有一個小公園,時常有流浪的貓狗在附近聚集,一方面污染環境,一方面貓狗沒有節制的生育,也會造成牠們下一代更悲慘的命運。 杜白醫師就想到,應該為這些流浪貓狗做節育手術,如果他能在為家中寵物看診之餘,每星期為流浪貓狗做幾次節育手術,對環境的改變也很也幫助吧! 於是,他抓了一隻流浪貓,為他做了節育手術,再放回公園,沒想到不到一星期,整個公園的貓狗都跑光了,僅剩的幾隻看到他也都驚恐地逃逸。 杜白醫師感到十分納悶:難道牠們都知道小貓被閹的事嗎? 後來,他到別的貓狗聚集的地方,只要捉一隻來閹,其他的貓狗總是在一兩星期逃逸一空,百試不爽。 杜白醫師得到一個結論,貓狗是有語言溝通的,他告訴我:「那被閹的貓狗回去以後可能告訴大家:這附近有一位杜白醫師專門捉貓狗回去閹,大家趕快逃吧!」幽默的杜醫師自我調侃,說:「我現在在流浪的貓狗中已經是惡名昭彰了。」 杜白醫師行醫多年,深知動物與人一樣,有感情、有感知,因此最反對人拋棄寵物,他說:「想到動物被遺棄後那種傷感、失落與痛苦,真是於心不忍。」 這種對動物的疼惜,使他不僅成為寵物的名醫,也是國內保護留浪貓狗的守護神。 咬舌自盡的狗 有一次,帶家裏的狗看醫師,坐上一輛計程車。 由於狗咳嗽得很厲害,吸引了司機的注意,反身問我:「狗感冒了嗎?」 「是呀!從昨晚就咳個不停,」我說。 司機突然長嘆一聲:「唉!咳得和人一模一樣呀!」話匣子一打開,司機說了一個養狗的痛苦經驗: 很多年前,他養了一條大狼狗,長得太大了,食量非常驚人,加上吠聲奇大,吵得人不能安寧,有一天覺得負擔太重,不想養了。他把狼狗放在布袋裏,載出去放生,為了怕牠跑回家,特地開車開了一百多公里,放到中部的深山。放了狗,他加速逃回家,狼狗在後面追了幾公里就消失了。經過一個星期,一天半夜聽到有人用力敲門,開門一看,原來是那隻大狼狗回來了,形容枯槁、極為狼狽,顯然是經過長時間的奔跑和尋找。計程車司機雖然十分訝異,但是他二話不說,又從家裏拿出布袋,把狼狗裝入布袋,再次帶去放生,這一次,他從北宜公路狂奔到宜蘭,一路聽到狼狗低聲號哭的聲音。到宜蘭山區,把布袋打開,發現滿布袋都是血,血,還繼續從狼狗的嘴角流淌出來。他把狗嘴拉開,發現狼狗的舌頭斷成兩截。原來,狼狗咬舌自盡了。司機說完這個故事,車裏陷入極深的靜默,我從照後鏡裏看到司機那通紅的眼睛。經過一會兒,他才說:「我每次看到別人的狗,都會想到我那一隻咬舌自盡的狗,這件事會使我痛苦一輩子,我真不是人呀!我比一隻狗還不如呀!」聽著司機的故事,我眼前浮現那隻狼狗在原野、在高山、在城鎮、在郊野奔馳的景象,牠為了回家尋找主人,奔跑百里,不知經歷過多麼大的痛苦,好不容易回到家門,主人不但不開門,連一句安慰的話也沒有,立刻被送去拋棄,對一隻有志氣有感情的狗是多麼大的打擊呀!與其再度被無情無義的人拋棄,不如自求解脫。司機說,他把狼狗厚葬,時常去燒香祭拜,也難以消除內心的愧悔,所以他發願,要常對養狗的人講這個故事,勸大家要愛家中的狗,希望這可以消除他的一些罪業。 為人犧牲的金絲雀與果蠅 從前到礦坑去採訪時,發現坑道隔不遠處就會掛著一個裝金絲雀的籠子,問了礦工,才知道金絲雀是用來檢測瓦斯的。由於金絲雀對瓦斯敏感,只要有一點點瓦斯,牠就會躁動不安,驚慌叫喊,因為牠的叫聲宏量,可以提醒坑內的人注意,萬一看到金絲雀倒地不起,就要準備逃生了。那美麗可人、啼聲嘹量的金絲雀,不知道曾多少次犧牲自己的命,救出礦坑裏的人呢!站在籠子下,我這樣想著。最近在電視新聞裏,看到日本警方搜索奧姆真理教的總部,每一個小隊都帶著一隻金絲雀,用來檢測毒氣,又使我想起從前在礦坑裏的情形景,感到「眾生」正是「共生」與我們一起存活生長,只是很多人不能體會瞭解罷。不只是金絲雀,台灣的農政單位養了許多的果蠅,用來檢測蔬果殘留的農藥,即使在農藥驗劑非常科學化的今天,果蠅依然是最方便、最經濟、最準確的檢測方法。存在於世間的眾生,不論大小、形貌、好壞,都有生存於地球的權利,也各有不同的功能,都應得到人的尊重。如果以佛教「眾生平等,皆有佛性」、「有情無情,同圓種智」的觀點,我們和眾生的佛性更本無別,只是形貌上不斷地轉換,那些有情有義的「畜牲」與無情無義的「人面」會在某一個時空中轉換面貌,只可惜,很少能這樣深沉的思維呀!

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

2006年06月20日
公開
25

很多人並不了解嬰兒需要父母的引導,來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小寶寶並不了解該如何讓自己入睡,記住,你所做的每一件事,寶寶都在學習,因此,當你將他抱在胸前或是搖晃他四十分鍾來讓他入睡,其實你正在訓練他這種入睡的方式.一旦你讓他養成了這種習慣,你就有好長一段時間得抱著搖他,他才會入睡, 我們需要幫寶寶變的獨立,我所謂的獨立,並不是指放任他哭泣(那只會使他變的更沒有安全感,更悲觀),而是去滿足他的需要,包括他在哭時抱抱他,安撫他,但當他的需要被滿足,也安靜下來後,要隨即放他下來. 不要讓寶寶依賴道具.所謂的道具是指任何器材或是干預的動作,一旦缺少時,寶寶就會覺得苦惱.如果我們讓他習慣爸爸的胸膛,三十分鍾的摟抱,或是吸吮媽媽的乳頭才能入睡,我們就無法期待寶寶學會自己入睡.而且當我們抱他,搖他,摟他為了讓他入睡,其實是養成他去依賴這些道具,剝奪他學習自我慰藉的機會,也讓他沒法學會自己入睡.我們要讓他自己去發現能讓自己平靜下來的方法. 睡覺是一種學習的過程,嬰兒會不斷成長且會經由不斷的重複去學習,所以在睡覺前我們永遠得做一樣的事,說同樣的話,那様嬰兒就會知道(喔,這表示我得睡覺了)凡事依老規矩來,相同的事,一樣的順序.帶他進房間時,保持安靜,低調一點. 睡覺時間到了的徵兆:嬰兒疲累時,可能會揉眼晴,拉耳朵,或是抓臉,被抱著的嬰兒會把頭埋入你的胸部,嬰兒累了的話會變的較不協調,對玩具失去興趣. 睡覺三部曲: 第一部: 嬰兒會顯示如上的疲累訊號(揉眼晴,拉耳朵,或是抓臉),或打哈欠,當他打第三個哈欠時,就把他放床上,訓練他自己入睡. 第二部: 進入備戰,此時嬰兒會固定,專注的凝視,看起來呆呆的,我稱之為:目不轉睛,持續三,四分鍾,他的眼睛張開,但精神正在某處神遊. 第三部: 放任他去,現在嬰兒頭有點搖晃,看起來像要睡著,眼晴突然又張開,整個身子會突然顚簸一下.此一情形會重覆三至五次,直到進入夢鄉. 所以睡前將寶寶抱個五分鍾,平靜他的情緒,或低聲說話給他聽,當他開始目不轉睛時,或眼睛開始閉上,表示他要進入第三部曲了,此時不要再抱他,在他進入夢鄉前,將他放回床上,是幫助寶寶發展自己入睡技能的最好方式.還有另一個理由是,當寶寶在你懷中或搖椅上睡著,結果郤在他的嬰兒床上醒來,這就等於是我在你睡著時將你的床推到公園裡去一様.你一醒過來,一定是充滿疑惑與驚慌:我怎麼會在這裡,最後變成嬰兒無法在嬰兒床中感到舒服與安全,那麼他就更不喜歡在嬰兒床中入睡. 當你在第三部時將寶寶放入嬰兒床時,寶寶仍會有些不安和哭鬧,這時你只要輕輕的拍拍他的背,當他停止不安時,馬上停止拍背,如果你拍的比他所需的更久,他會將拍背和睡覺連結在一起,開始需要拍背才能入睡.切記,嬰兒需要花二十分鍾才能真正入睡,當他躺在床上晃動時,不要匆匆想去介入,如果這樣做了,打斷了他的睡意,他會變得煩躁,無法進入第三部曲,那會讓他醒來,不睡,一切又得重頭來過,這就像成人欲入眠時,突然被電話聲吵醒,會覺得被惹惱一樣,很難馬上再入睡. 當你錯失寶寶所發出的疲累訊號時,那時寶寶己瀕臨過度疲累,千萬不要再對他做以下的事:對他蹦蹦跳跳,或是去搖動他,帶他散步或趴在胸口睡,要記得他己經被過度剌激了,他哭是因為他己經受夠了.此外這也是壞習慣發展的當頭,父母會帶他散步或搖動他來讓他入睡,當他超過八公斤後,父母又試著在沒有這些安撫的情況下要他入睡,寶寶從那時開始大哭是可以被理解的,他在表達:平常不是這樣做的,你得搖動我或帶我散步來讓我入睡. 當寶寶過度疲累時,他們會揮動手腳,害怕光線的消失,又常因為揮動手腳而受驚嚇,因為他們不知道這些手腳是自己的,一個半月之前你可以用包巾將寶寶包起來,但七週之後,不要太限制他手的活動,讓他的手可以摸到他的臉.輕輕的拍他的背,低沈的發出:噓..噓.聲,這有助於他安靜下來,把房內燈關小,減低他的視覺剌激,接下來就是不要屈服,當寶寶過度疲累時,你得有極大的耐心,決心,特別是當寶寶己經養成壞習慣時,寶寶喊叫時,父母就不斷的拍背,結果哭的更大聲,被過度剌激的寶寶會不斷的哭,高分貝的哭聲會越來越響亮.然後,暫停一下,又繼續開始,通常,在寶寶平靜前,這樣分貝漸高的情景會上演三次,通常在第二次時父母會聽見,在情急之下,他們又重拾原來的撫慰的方法──抱抱他,讓他吸奶,令人生畏的搖晃.問題在於,一旦你認輸了,寶寶得持續不斷需要你的幫助去入睡,不用多久,寶寶就會變的依賴了──一,二次就足夠,因為他的記憶空間不大.如果一開始的出發就是錯的,你每天只是在加強他的負面行為. 我從來不讓嬰兒一人獨自叫喊,相反的,我會去思索嬰兒的表達,同時我也不建議當你已迎合嬰兒的需要時,還要去抱他或安慰他.一旦他平靜了,就放他下來,這樣你才能幫助他獨立. 關於一覺到天亮 嬰兒的一天是24小時,他不知道白天跟夜晚的差別,所以一覺到天亮對他毫無意義,你得訓練他去做,教他白天和夜晚的差別.我希望你能記錄寶寶的進食和小憩,這樣做的話,你能更了解他的需要.舉列來說,如果他在早晨特別煩燥,且在下一次吃奶前會睡半個小時,就讓他那樣做,但是時間到時你得叫醒他.但是你也要去判斷,在白天不要讓寶寶睡超過三小時,因為那會剝奪他晚上的睡眠.我保證,如果寶寶在白天不被打擾的睡上六個小時,在晚上決不會睡超過三個小時. 不要急著介入,嬰兒斷斷續續睡著,這已經是他們能做的最好的了,父母如果在需要時妥當回應,寶寶就不會害怕去探索.父母如果不斷營救,寶寶會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沒有發展探索世界或是讓自己覺得舒服所需要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