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雲門舞集2012秋季演出《九歌》

2012年11月16日
公開
488

這兩張票價值不斐的票是瓊瑩朋友有事無法前往而免費贈與的,不過來的臨時,最後就陰錯陽差的到我的手上。 這是雲門第一次在桃園的展演中心演出,票很早就賣空,劇碼是著名的九歌,淳提前二十分鐘下課跟媽咪去欣賞,本來有點擔心她會不會坐不太住,不過即使是看不大懂,她還是乖乖的坐著撐完全場,很好玩的是,看到舞者幾近裸身演出時,她轉過來訝異的說:媽媽,他們怎麼脫光了?本來想帶涵涵欣賞,不過她因為要上課無法成行,媽咪倒是很好奇她看這齣戲的反應。 結論是,雖然雲門的表演享譽國際,九歌的劇碼歷久不衰,演出及後製的工作人員個個大有來頭,整齣戲每個環節寓意深遠,但是...顯然我沒有這麼文藝...即使努力的看完節目介紹,還是...有看沒有懂ㄟ! 最後散場回家吃宵夜配後宮甄環傳比較合我的意啦! ****************************************************************** 九歌Nine Songs 諸神復甦 林懷民華麗浪漫的經典 跨越古今的當代啟示錄 屈原九歌新唱 一場綿延兩千多年的神鬼傳奇 這齣輝煌的長篇,將林懷民這位亞洲的巨人,提升到瑪莎•葛蘭姆、模斯•康寧漢等少數人所佔有的層級:二十世紀偉大編舞家之一。---- 香港南華早報 一場天才閃爍的詩的饗宴,令人難以忘懷。---- 多倫多全球郵報 屈原的九歌,敬天地,祭鬼神。歌頌愛情,悼念國殤,是萬民的禱告。 然而林懷民質疑禱告的徒勞,他說:神祗從未降臨。 他從楚地借來祭典的形式,移植了水澤與蘭芷。21世紀劇場裏荷葉亭亭,水光粼粼的荷花池畔,戴著面具的神祇與凡人共舞,演出亙古以來人類的故事:關於情慾、孤獨、操控、抗爭,關於死亡與復活。 紗幕浮現董陽孜狂草的屈原詩句,遼遠的地方傳來鄒族頌歌、日本雅樂、西藏梵唱、印度笛樂和爪哇甘美朗的樂音,一波又一波地起伏,如氣流般地在劇場半空中迴旋,演員以令人驚異的姿態起舞。國際舞蹈雜誌盛讚:「東方加上東方,西方加上西方,然後東方的再加上西方的,創作出一種嶄新的,不受時空侷限的肢體美學...《九歌》是跨文化舞蹈形式的完美典範。」 於是屈原的「香草美人」有了新詮釋。傳說中的角色如夢似幻,卻又彷彿生活中熟悉的典型,亦古亦今,時空交錯,從幕起就以原始的活力,精緻的美麗,攝人魂魄,引領觀眾神遊。隨著劇情欣悅、 讚嘆、輓息、狂喜,最後到達洗滌淨化後的寧靜世界。 美國劇場舞台設計泰斗李名覺,把音樂池灌水化為荷塘,更將「台展三少年」的林玉山於23歲時(1930)繪作的「蓮池」局部放大,舖陳為滿台荷花的景象,使《九歌》有了歌劇式的恢宏氣派。舞至終結,八百盞油燈蜿蜒流向繁星的夜空,令人興奮低迴。李名覺因《九歌》的設計,獲1996年紐約舞蹈與表演藝術設計獎。 紐約時報評論:「林懷民編出華美如畫的驚人奇觀,有如巨幅山水卷軸徐徐展開,動作彷彿一連串精簡的毛筆著墨,填滿整個空間。兼具冥想之美與激昂的氣魄,在在洋溢著詩意…視覺豐富,引人深思。」 1993年《九歌》在國家劇院首演,連滿15場,隨即展開海外之旅:包括紐約下一波藝術節、華盛頓甘迺迪中心、維也納舞蹈節、法蘭克福國際藝術節。2000年,在雪梨膺選為「奧運藝術節最佳節目」。 法蘭克福匯報評論《九歌》為「這個時代最重要的舞蹈作品之一…觀眾起立熱烈致賀。」 巡演多年之後,林懷民決定封箱。然而,人在做,天在看。2008年雲門排練場火災後,當灰燼沾污的雲中君面具有如復活的象徵,在兀仍冒煙的火場,從道具箱浮現時,眾人歡呼! 2012年,眾神復甦,《九歌》將重新舞動! 更多精采介紹請上 雲門舞集九歌專網

念書是增加選擇的工具

2012年11月11日
公開
19

看到人家分享這篇文章,覺得很喜歡,我覺得雖不該以分數過於肯定或否定些什麼,但是究竟為什麼要念書,用這幾個角度去和孩子們討論是相當貼切的. ******************************************************************** 念書是增加選擇的工具(99年4月29日) 國語日報文�李偉文   難得有一個星期假日全家人都沒事,可以待在家裡。我坐在家裡陽臺一邊看書,一邊欣賞大冠鷲在山谷裡盤旋。雙胞胎女兒A、B寶也拿了早餐,到陽臺邊吃邊聊天。   A寶跟妹妹說:「導師每天要我們認分的認真讀書,還說『認分』就是我們班的班訓。」B寶接著說:「是啊!科任老師每次考完試就恐嚇我們,錯一題可能會失掉好幾個志願呢!」   我忍不住插嘴問:「你們知道人為什麼要讀書嗎?」   老師或家長大概都會以過來人的身分,勸戒孩子要認真讀書,但對於被國語、數學、物理、化學等科目搞得頭昏腦脹的中學生來說,恐怕不具說服力,孩子還是會問:「為什麼要學物理、化學?」「現在讀的很多科目我以後可能都用不到,為什麼要花那麼多時間去讀呢?」   去年,一位日本作家在《築夢的手紙屋》中提到,他認為念書只是一種工具。創造工具是為了解決人類生活的不便。作者提醒,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必需品,都必須靠別人提供;若是沒有這些人,我們根本沒有辦法舒適的生活。因此,必須拿東西跟別人「交換」,才能獲得食衣住行育樂的種種必需品。通常我們習慣用「錢」來當作「交換」的衡量標準,但是並非只能用錢來交換,用物品交換物品,或用抽象的價值來交換物品也都有可能。   因此,念書可以說是為了擁有更多能力與別人做更好交換的工具,也就是增加未來選擇的工具。   龍應台在給兒子的書信中也提到:「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即使孩子同意這兩位作家的觀點,但是有壓力的念書還是非常辛苦。即使再喜歡念書的人,還是會遭遇瓶頸,想要克服這些難關,必須有堅強的耐力。因此,念書的過程可以磨鍊耐力,當我們超越一個又一個的障礙後,可以獲得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新的挑戰。   孩子或許還是會懷疑,在學校學到的知識,有些以後好像用不到?這使我想起小時候看過的一則笑話:   有一個傻瓜逛街時肚子餓,就在路邊買了一個麵包。吃了以後,還是覺得餓,於是又買了第二個。吃完後,還是沒飽,又吃了第三個,肚子總算飽了。他覺得可惜的說:「早知道買第三個麵包就好,前面兩個都浪費了,因為都沒辦法讓我吃飽。」   看了這則笑話,我們會取笑那個傻瓜真笨,不是第三個麵包讓他吃飽的,而是因為累積了前面兩個麵包的能量。能力也是一樣,要從基礎知識慢慢累積,就像打球反覆練基本動作一樣。在中學所讀、所學的知識,都是宇宙和人類發展史上最基本的,在人生路途上,也許沒有機會直接用到,就像第一個、第二個麵包沒辦法吃飽一樣,但是往後真正用得上的能力(第三個麵包),還是必須經由基本能力去發展。   假如孩子對某一個科目還是覺得很枯燥,不妨試著想像一下:這些學問是經過哪些人的努力而獲得的?他們藉由這些知識解決了什麼問題?以後可以用這些知識幫助什麼人?只要運用想像力把生硬的知識跟人連上關係,就比較能產生學習興趣。   念書就像一場無止境的接力賽,我們接下先人傳承的智慧結晶,加上我們的心得與收穫,再傳給一代代的子孫。   在地球萬物中,能夠透過念書來傳承智慧的物種,也只有人類,這種機會是經過無數世代的努力才得來的;光是想到這一點,對於「念書」就應該心存感恩與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