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碧馬麻

『造成我們痛苦的,並非事情本身, 而是對問題的想法。』

『造成我們痛苦的,並非事情本身, 而是對問題的想法。』

有界限,才有親密關係

2017年05月18日
有界限,才有親密關係_img_1


這禮拜二在《生命花園》讀書會結業式上
我分享自己在此次課程中
最大的收穫在於~~『界限』
沒想到最近這幾天..
接二連三讓我遇上練習及印證的機會!!(。✪‿✪。)

今早進三年級班說故事時
我在上頭口水噴得認真
小子們在下面也?麻雀?上身..
於是,我照往常慣例宣佈著~~
發出聲音者..表示有話想說
我願意暫時讓出講台
邀請他們上來說故事或唱歌

原以為當我詢問意願時
大家會像之前情形一樣
有默契的同時將嘴上?拉鏈?關起
沒想到..今天竟真有人舉手
表示願意嘗試....

我遵照約定..邀請他到台前來
看著他嘻皮笑臉..
搖晃肢體狀似輕佻的舉止
感覺得到..
他企圖以此緩和內心的不安及尷尬

我對儀態提醒了幾句..
只見他快速唸完內容後
逃難似的欲衝回座位
又被我邀回原位
請他補上一句~~
『我的故事說完了,謝謝大家!』
來表示結束分享

之後,在詢問時
他又再次舉手上台
這次表現就穩定了一些
只不過內容實在很無厘頭...
但,我未針對內容予以評論
就只是感謝他上台分享

接著,又有一位男孩上台唱歌
結束後,一樣請他跟大家
下台一鞠躬說謝謝..

接下來的時間
孩子們就真的比較能靜下心來
看我,聽我...

事後,我對今天事件有了新的看見∼
對於中途來了兩位?程咬金?亂入
讓我準備的內容遭到中斷
甚至還有一部份來不及說
要知道,這情形對於
我這天性謹慎的SOP馬麻來說
在以往..是不能被自己允許
或者在事後會感到不舒服的...

但今天,我心裡卻有個聲音告訴自己∼
『想被別人看(聽)見,
 有時必須先滿足別人被看(聽)見的渴望!』


所以,當我滿足了孩子想被看見的渴望後
他們自然也就能反過來看我、聽我...

另外,我也跟孩子們說明
每個站在台前的人
不管對象是大人或小孩
都希望得到台下人的尊重
當我們懂得尊重別人時
才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結束時,我同樣也真誠的
對大家的聆聽表達感謝之意!!(..◕‿◕..)♥

從前的我..
以為維持一段關係的親密感
必須?先他人之憂而憂,後他人之樂而樂?
事事討好...
所以不敢拒絕、不敢發出自己聲音
以為沒有界限..才能與人連結與靠近
但,這般痛在心裡口難開的結果
反而在關係裡產生距離..有了嫌隙...
終至崩解、分裂

最近的我
開始在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中設定界限後
發現有了界限就像多了一層安全罩
讓彼此可以在關係中相處的更自在及融洽
而且,我看到自己的界限是有彈性的!

之前對於『界限』概念尚模糊時
讀到周志建老師這幾句話時
咀嚼良久..似懂非懂
現在,總算真的懂了~~‎(✿◠‿◠)

「一個沒有界線的人,
當然不會去尊重他人的界線。」

「沒有界線,就沒有親密關係」

「沒有界線的愛,不是真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