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Casey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6至12個月寶寶如何換奶?

2006年10月03日
公開
69

6至12個月寶寶如何換奶? 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 方旭彬 基本上,一歲是寶寶營養的一個重要分水嶺:一歲以前的嬰兒,應該以母乳或合格的嬰兒配方奶(不是鮮牛奶)為主食。除非萬不得已,否則不要剝奪寶寶喝母乳的權利,因為實在有太多優點是嬰兒奶粉所無法比擬的。餵哺母乳無法像泡奶粉一樣得知寶寶喝的量夠不夠,所以最好的評估方法,就是看看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否正常,最簡便的就是看體重的增加。一般而言,寶寶滿月時體重應該比出生時增加一公斤,到了四個月大約為出生時的兩倍,到了週歲時約為出生時的三倍。通常到了寶寶四到六個月大時,胰臟功能已經成熟,此時體重也大約達到出生體重的兩倍(約六至七公斤),而每天的總奶量大概也達到1000西西,這意味著單單餵奶的營養已不敷寶寶所需,這個年齡的寶寶,常常開始有厭奶的情形產生,一天喝不到600-700西西是常有的事;媽媽要餵奶時,只見寶寶將頭撇向一邊不肯喝,要不就是嘴唇緊閉,急壞爸媽,這時反而不應該強迫餵奶,可考慮開始添加副食品,或者在寶寶滿六個月後改較大嬰兒配方。 從六個月到週歲的寶寶,我們很難期望奶量再增加,甚至寶寶會有喝奶量逐漸減少的情形,這時應該先看看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否正常。「生長」指的是體重身長頭圍,可參考寶寶的健保手冊中的生長百分位是否已低於第三百分位或在短時間內急速下降。「發育」指的是寶寶到了該年齡的功能是否已經成熟,如四個月抬頭,五至六個月翻身,七個月會坐,八個月會爬等等。如果寶寶厭奶喝得少又有生長發育遲緩的問題,或者合併有其他症狀如腹瀉、吐奶或便秘,應該趕緊就醫找出病因。6-12個月大寶寶與比0-6個月大寶寶需要更多的熱量、礦物質與蛋白質,這些營養可以由副食品或固體食物的攝取來加強,而嬰兒平均長第一顆牙齒的年齡也是六個月,添加副食品,可以逐漸訓練寶寶咀嚼的功能。媽媽給寶寶儲存在體內的鐵質,到六個月左右就會不夠,如果能從副食品中添加富含鐵質的食物(如牛肉泥、豬肝泥、蘋果泥、深綠色蔬菜等),便可以預防缺鐵性貧血的發生。至於六個月以上是否一定要換成較大嬰兒奶粉,1986年5月第39屆世界健康會議的結論是:對嬰兒哺以較大嬰兒奶粉其實是不必需的。較大嬰兒奶粉跟一般嬰兒奶粉相比,其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較高,有些添加了蔗糖所以味道較甜,如果寶寶厭奶改喝較大嬰兒奶粉便可改善最好,但是如果寶寶不適應,也不一定非換不可,只要副食品添加得宜,營養大都不會匱乏,而且較早適應固體食物的寶寶也較容易適應成人食物,而不會在週歲後太依賴牛奶。 換奶以漸進的方式在三到四天逐步更換為宜,也就是第一天先以3/4原奶1/4新奶的比例餵哺,並觀察寶寶有無任何不適的症狀,例如腹瀉、腹脹、嘔吐等,如果沒有問題第二天再以1/2原奶1/2新奶將比例增加,第三天加到1/4原奶3/4新奶,順利的話可在第四天完全換奶。特別提醒由母奶換成配方奶的時候,如果寶寶出現血便、黏液便、皮膚紅疹等症狀,可能是牛奶蛋白過敏,應該帶給小兒腸胃科醫師進一步檢查確定。添加副食品也是以漸進為原則:第一次添加副食品,建議先從液體食品如稀釋的果汁開始,切記不要太酸免得寶寶抗拒,也不要太甜以免影響正常的喝奶量,可選擇在兩餐之間從少量開始嘗試。頭幾次或許寶寶不適應,但媽媽不要灰心,因為心理學研究指出嬰兒開始嘗試新食物,可能需要8至10次的接觸、品嚐才會接受,所以不要嘗試一兩次後就放棄。待寶寶適應後,可慢慢增加副食品的量,約一至二個禮拜後,再試著增加第二種新的副食品。不要一兩天就換一種新的副食品,這樣容易造成寶寶錯亂。等到液體食物適應後,可再嚐試半固體食物如嬰兒米粉或麥粉。一般建議先從米粉開始,添加的方式,可用水調成米糊用小湯匙餵,如果寶寶會用舌頭將米糊吐出,表示吞嚥功能尚未十分成熟,這時也可以將米粉加入嬰兒配方奶中(一開始以半瓢對三瓢的比例,再逐漸增加到一瓢比三瓢),一但寶寶可以吞嚥,還是以小湯匙餵食較好。其他液體食物如菜湯、稀飯湯,半固體食物如果泥、菜泥、蛋黃泥(九個月後)、肉泥、什錦稀飯(加海苔醬、肉鬆、吻仔魚、蔬菜、紅蘿蔔)等,均可視寶寶的適應情況逐步添加。到了一歲以後的幼兒,應該減少喝母乳或牛奶的次數(大約每天二次),當作點心即可,而應該以一般大人吃的三餐食物(蛋奶魚肉豆類蔬果米麵等)為主食,只要夠軟易消化,都應該均衡地攝取,否則小朋友的生長發育會有問題。至於鮮奶、優酪乳、蜂蜜水,基本上不要給一歲以下的嬰兒吃,一歲以上的幼兒則無妨。 寶寶便秘時,先看看有無肛裂,可用溫水坐浴幫忙傷口復原;不要將奶粉泡濃以免腎臟受損。如果已經滿四個月,可嘗試稀釋的果汁或蘋果以外的蔬果泥,藉由添加纖維質,配合以薄荷油以順時鐘方向輕輕按摩肚臍周圍來促進腸蠕動。感覺寶寶大便很吃力時,可以凡士林潤滑的肛溫劑刺激肛門(約進入2公分),如果嚴重到解血便或有嚴重腹脹嘔吐,應該就醫檢查有無先天性巨結腸症或腸道神經發育不全等潛在疾病。寶寶腹瀉時,應注意有無口舌乾燥、皮膚鬆垮、小便減少等脫水症狀,可先將奶泡稀,暫停米麥粉的添加,餵哺母乳的媽媽仍可繼續餵母乳,另外可於兩餐之間給予嬰兒專用的口服電解液(等於口服的點滴)。如果寶寶已適應固體食物,可給予清淡飲食(BRATS: Banana較綠的香蕉、Rice稀飯配海苔醬、Apple蘋果或蘋果泥、Toast白土司或饅頭、Saltines蘇打餅乾)。如果不能改善,可在醫生指示下改喝無乳糖配方奶粉(俗稱止瀉奶粉),大約2星期之後,腹瀉已改善時,再逐步改回原來的一般嬰兒奶粉。 有家族過敏史(父、母、兄、姐有氣喘、過敏性鼻炎或結膜炎、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可將副食品添加時間延至六個月,建議先加米粉(因為東方人對麥粉較易過敏)。易過敏食物如甲殼類海鮮(蝦、螃蟹)、堅果(花生、核桃)、柑橘柳橙、芒果、奇異果、草莓、豌豆、花生及蛋白等,最好延到一歲以後再給。對於過敏體質的寶寶,最好能餵哺母乳至少六個月以上,如果不行的話,可於嬰兒初期(六個月以前)餵哺部分水解蛋白配方(目前市面上有雀巢能恩Nan HA1,亞培心美力Similac HH,惠氏S-26敏兒樂-HAP等),六個月以上的寶寶,因為已經開始添加副食品,換不換成較大嬰兒部分水解蛋白配方,意義並不大,因為所吃固體食物的蛋白質分子早已比水解蛋白更大。此時反而應注意減少寶寶接觸過敏原進一步誘發過敏反應的機會,除了注意上述哺乳和飲食的事項之外,也要改善環境,減少空氣中吸入性過敏原,如家塵、塵螨、貓狗毛、羽毛、黴菌、蟑螂、花粉等。 相信只要把握住這些嬰幼兒換奶、添加副食品和營養的原則,相信您的寶寶一定都可以長得頭好又壯壯。

打完疫苗發燒了

2006年10月01日
公開
43

清晨4點多的時候, 不知為何突然醒過來, 也才睡了2個多小時而已, 看妹妹睡的很熟都沒有動, 以為她沒事, 伸手摸了摸她, 咦, 怎麼那麼燙, 量了一下耳溫, 左耳38度, 右耳37.6度, 發燒了, 但還沒有很高, 猶豫著要不要吃退燒藥, 但好像38.5度以上才需要吃吧, 再觀察看看吧, 為了讓妹妹多喝水, 雖然她沒醒, 我還是把她抱起來餵母奶, 之後就一直醒來, 查看妹妹的體溫, 大約都在37.5~38.0之間, 到了早上也都是這樣, 發現她右大腿打的五合一疫苗的地方又紅又硬的, 想幫她熱敷一下, (記得護士說有硬塊是熱敷吧) 但敷著她會哭, 可能是痛吧 就沒有再敷了, 上網查了一下baby home有關硬塊的討論, 有些媽咪說第一天要冰敷, 第二天就要熱敷了, 我們錯過了第一天的冰敷, 妹妹才會紅腫起來了吧, 下午幫妹妹洗了個熱水澡, 希望對她退燒有幫助, 這一天下來, 妹妹都好灰, 外公外婆抱都會哭, 只能媽咪抱, 雖然也會哭, 但哭一下就好了, 昨天都沒怎麼睡, 都快累死了, 11點多時妹妹睡覺也趕快跟妹妹一起睡, 下午才好一點, 晚上妹妹慢慢的退燒了, 我才鬆了一口氣, 但紅腫硬塊還在, 晚上爸比說要冰敷, 我們還爭論了好久, 結果爸比冰敷了一下, 紅腫有消一些但硬塊還是有, 我明天到底應該幫妹妹冰敷還是熱敷啊? 好困惑哦...

妹妹四個月回診

2006年09月30日
公開
17

妹妹今天打了五合一第二劑和肺炎鏈球菌疫苗第一劑, 因為改為星期六的健兒門診, 換了一位醫生, 問了醫生一些問題後, 總是覺得醫生認為都是我們父母的問題, 是父母的錯, 本來準備了一些問題要問他的, 有些就不想問了, 連準備的紙條也不想拿出來了, 像我說妹妹現在很愛翻身, 但只愛翻一邊, 連睡覺都愛翻成趴的, 但她又不愛趴睡, 常常趴過去她就一直把頭抬起來, 抬累了想趴下去時, 又不喜歡趴而抬起來, 讓她都無法睡好, 結果醫生說, 這是我們剝奪她趴著的權利, 是我們沒有訓練她趴著的關係, 我就心想, 那她就不愛趴難道要強迫她趴著的嗎? 如果她不排斥趴著, 那我當然會讓她趴啊, 現在要我訓練她趴著, 那她哭鬧怎麼辦? 一定要強迫她嗎? 真的不瞭耶 還有, 妹妹很愛揉眼睛, 她的左眼下方常常都會被她揉的腫腫的, 仔細看會有很多一粒一粒的, 好像是溼疹的樣子, 給醫師看, 醫師也沒說什麼, 只說要常常幫她擦眼睛, 因為眼睛周圍會有分泌物, 好吧, 那就只好常擦囉. 對了, 還有一開始時, 醫生居然問我們說, "你們覺得她像四個月大嗎?" ???? 我跟爸比都被問的一頭霧水 只能回答不知道... 另外, 醫生說以妹妹的體重來說, 她並不算胖的, 但卻有雙下巴, 好像都長到皮下脂肪去了, 可是都沒有告訴我們要怎麼做才好, 所以總覺得有看醫生跟沒看一樣嘛! 是不是找一般診所的小兒專門醫生比較好呢? 大醫院的病人很多, 醫生時間有限, 也都不會講太多, 每次都覺得醫生好像都希望趕快看下一個, 也不會主動跟我們講太多, 讓我對他們很失望...

認識"感覺統合"

2006年09月28日
公開
42

本文摘錄自:媽媽寶寶雜誌11月號】 文�賴秀媛 採訪諮詢�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暨兒童復健科王錦滿主治醫師.台北市立療養院復健科醫師高麗芷主任 不論是大人或小孩在清醒或睡眠狀態時,我們身體的觸覺、味覺、聽覺、前庭覺、嗅覺、運動覺等等都會接收到我們腦波所傳達出的訊息,讓我們感受到身體的狀況,甚而處理身體所發出的訊息。寶寶從一出生開始也是如此,透過腦部傳達出的各種感覺來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及外在環境的訊息。再依訊息透過腦部做過濾、促進、統合的工作,讓身體的肢體動作能夠靈活運用,做出適當的反應能力,這就是所謂的感覺統合。 感覺統合發展十分重要 如果寶寶感覺統合發展正常,他的情緒穩定、學習力旺盛、對人、事、物都會感到興趣,尤其感覺統合能力發展較好的孩子,比較會保護自己,而且對於環境的學習也較易顯現孩子的反應能力;如果孩子走路常常跌倒等感覺統合失調,也會間接影響孩子的情緒、學習反應以及其他社會性互動的障礙。因此,從小打好感覺統合的基礎十分重要。 台北市立療養院復健科醫師高麗芷主任,建議家長應提早認識嬰幼兒發展里程碑的過程,可做為家長發現孩子發展異常的初步發現,隨時多注意孩子各項精、細動作的肢體發展,家長才能有效提早預防及治療。 感覺統合與身體的互動性 嬰幼期的感官教育十分很重要,因為視、聽、嗅、味、觸及平衡感,這六種感覺可以決定嬰幼兒大腦、神經體系及身體感覺互動協調的成熟。視覺成熟最重要的是焦距;東張西望和爬行都是不可缺的過程;音辨能力來自觸覺;嗅覺是潛在的智慧基礎;味覺會影響生活品質;觸覺不足會引起學習障礙;平衡感不良造成幼兒好動不安。   @@孕期.寶寶感覺統合建立的第一步 前庭神經系統 胎兒9週時,前庭神經系統就已開始發展,隨著媽咪日常生活作息及活動,不論在搭乘電梯、走路、坐車等晃動,無形中都會刺激胎兒前庭神經系統的運作。如果準媽媽在懷孕期間刻意減少活動,胎兒就比較缺乏前庭系統的刺激了,建議準媽咪依然可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除了避免太過勞累之外,不必刻意減少活動量,這對寶寶未來平衡感有密切關係喔。 聽覺及視覺 胎兒6個月大前,聽覺器官已漸漸成熟,寶寶聽到的都是媽媽的心跳聲、呼吸聲以及腸胃消化的聲音。6個月大之後,胎兒對母體外界的聲音已有接收音波頻率的能力,建議準媽媽應該輕聲細語,此時可多聽些曲調溫和、節奏簡單的胎教音樂。提醒您,任何吵雜、尖銳的聲音都會讓胎兒受到驚嚇,準媽媽要避免長時間處於這些環境下。此外,胎兒透過肚皮對視覺的刺激雖然不大,但是對於強光也會有閃躲反應,準媽媽也須避免。 觸覺 懷孕過程中,胎兒的觸覺已經發展,準媽媽經由肚皮按摩時,胎兒也會有觸覺的刺激,並且常保持在心情愉悅的情緒下,有助於準媽媽分泌良性的荷爾蒙,亦可幫助寶寶在良好氣氛下培養好的EQ。 @@重視孕期的感覺統合的啟發 懷孕期間若沒有重視感覺統合的啟發,寶寶出生後可能會是個磨娘精、睡不好、愛哭泣,並且因為睡得淺所以會有長得不好、胃口不佳等問題,因此準媽媽應該從懷孕開始就應重視可能貸給胎兒的刺激,讓寶寶出生之後能成為妳心目中的乖孩子喔。   @@感覺統合階段性的發展 **0至一歲的發展 觸覺在這個階段對寶寶來說十分重要,從吸吮乳頭開始,除了獲得營養之外,透過吸吮的動作可讓寶寶獲得安全感與情緒上的穩定。此外,孩子在6個月之前,還不太會翻身時,家長可幫孩子做嬰兒身體按摩。一般而言,兩個月大前可先幫寶寶做簡易身體按摩,兩個月後再幫寶寶做全套式嬰兒按摩,這些都是有效幫助孩子奠定日後肢體動作發展的基礎。 以前庭神經系統來說,寶寶的翻身、抬頭、學會坐、爬行及站立等能力都是逐漸發展而來的,家長應給孩子適當機會讓孩子擁有沖分的活動時間與空間,尤其以爬行來說對寶寶最為重要,因為爬行的動作牽動全身肌肉,而且爬行可啟發手部觸覺,促進及增加手部的靈活,如此一來,孩子日後手部的精細動作會運用得很好,例如寫字、畫圖、剪貼等細部動作。 肢體動作通常是在視覺導引下發展出來,家長不可太過保護孩子而限制了孩子該有的行為發展,適度地讓孩子學習眼睛的追視能力不可或缺,而且孩子若看到的影像越少,日後腦發展越慢,智力開發就會更慢。因此,家長不可小看視覺與腦部開發的重要性。   異常現象的判斷 孩子出現下列異常現象時,家長必須特別注意: 當妳叫他、跟他說話時,他的眼睛不會注視在妳的視線上。 當妳跟他玩遊戲時,他的眼睛不會做視覺追蹤。 孩子6個月大前,頸部肌肉張力是否發育完全,這影響日後肢體發展的能力。 **一至二歲的發展 一至二歲的孩子,此階段的發展重點在於肢體動作,孩子大多活動力旺盛,走路走得穩,這階段的孩子可以多體驗不同地面的地板刺激,同時家長應注意孩子跌倒時,是否有頭部先著地的現象,這意味著孩子的反應能力較差。 2.這個階段的孩子也喜歡到處鑽爬,只要家長注意安全及衛生,鑽爬的動作可幫助他手部抓握有力,腳部腳弓能力良好。 3.孩子喜歡拿湯匙自己動手吃飯,家長可讓孩子自己發揮,孩子會有成就感之外,手眼協調能力會更好。尤其不妨從食用副食品開始,就讓孩子建立自己吃飯的習慣,不但口腔感受到不同的味覺及咀嚼、吞嚥能力,對於日後講話方面也會有所助益。   異常現象的判斷 孩子出現下列異常現象時,家長必須特別注意: 孩子超過一歲三個月,仍然不會走路。 一歲半了,走路腳步仍然不穩,搖搖擺擺的。 跟他說話,他還不能理解妳說話的內容。 吃飯吞嚥能力較差者。 不喜歡玩玩具,玩遊戲。 不喜歡飛高高或是轉圈圈者,日後可能會有懼高症。   多項遲緩家長須謹慎 語言發展是孩子各項發展差異性最大的一種,也就是說,有些孩子可能不到一算就開始會說話,有些孩子可能晚到兩歲才開始說話,這些都是可接受的範圍。重點在於家長要檢視孩子是否還伴有其他方面的遲緩,如果單只是語言方面的發展較慢,家長不必太過擔心,只需要以誘導的方式讓寶寶學習用說的方式表達出來即可,但,若孩子還伴有其他方面的發展遲緩,家長可能就要懷疑孩子有發展遲緩的可能,建議家長此時必須前往復健科醫師處做進一步診察,確實找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