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Casey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如何教寶寶正確的坐姿??

2006年10月27日
公開
28

如何教寶寶正確的坐姿?? 嬰兒如果肌肉張力不足、柔軟度差、姿勢不能左右對稱時,成人就會期許他能「坐得很好」、「坐的挺直」、「不再垂頭、駝背,能專心」。許多外表看似健康的嬰兒,細察下,卻有背部硬、腿部僵、姿勢呈現不平橫的現象。預防盛於治療,讓孩子在嬰兒期,自然發展出好的姿勢,要比日後再去矯正來得容易。 人類不像其他動物,用四肢行走。直立行動有許多優點,譬如:可向任何方向作自由、快速的反應;騰出來的雙手,可用來從事具有創意及智慧活動。然而,直立行走卻有一項限制,就是:唯有維持了平衡,動作才牢靠、不費力。嬰兒要坐得挺直,需要父母的幫忙,大部分的父母,會拉孩子的雙手,使他由仰躺變成坐姿。這時孩子脊椎會彎曲呈弧形,與背部發展應該挺直,根本是背道而馳。因為您正用錯誤的方式,教孩子用下背部的力量學坐。如此會抑制呼吸、消化與活力,不利心智的清明。 許多大人坐的時候,也是靠下背部的力量,而許多家具的設計,也是在鼓勵人們用下背部來坐。事實上,這對建立良好的姿勢,是極端不利的。它阻礙脊椎的活動,對身體功能及學習能力,影響很大。 為奠定良好的姿勢,試作下述十個步驟的柔軟體操。 1.在兩、三個月大時(或當嬰兒的頸部有力時),把孩子擺成雙腿向前、膝蓋朝外、腳掌相對的坐姿。這個姿勢使孩子的髖關節成左右對稱。坐在孩子的身後,用一手穿過孩子的手臂下,環繞到其胸前,撐扶其胸部,讓他身體稍微向前傾。※這是讓他用臀部的力量來坐,而非用尾椎的力量。 2.用另一隻手,輕輕按摩孩子的背,以順時鐘的方向撫揉,由上背部往下到脊椎。最後,輕輕往尾椎處向地板方向推數下。 3.當孩子三、四個月大時,把他擺成同樣的坐姿,放一個墊子在他腿上、胸前,讓孩子把雙臂放在上面,上半身倚靠墊子。交替用雙手按摩,自孩子肩膀的背面開始,往下到尾椎。再度在下背部往地板方向推,幫助孩子扎根坐穩。※用臀部的力量坐,脊椎可自由活動,肩部及胸部也可自由活動,而且腹部是放鬆的。坐也像站一樣需要平衡,所以必須讓孩子坐的很穩。 4.進行下個階段按摩前,觀察孩子趴著時,是否能用伸直的手臂撐起上半身。如果可以,他已具備學坐的能力,因為他現在可以用手臂及手腕,來支撐軀幹的重量。 5.在五到六個月大時(或當您覺得孩子已準備妥當時),把孩子擺成坐姿,不用墊子。讓他身體前傾,用手臂或手肘來支撐軀體。避免讓孩子向前方或側邊倒下去。或許您認為孩子不會傷到自己,但協助孩子坐得安穩,是您的責任,否則他會對您失去信心。如果孩子跌倒了,以後再做這項練習時,他將不再合作。 6.用雙手交替撫摸孩子的背部,然後在其下背部、臀部往下推,幫孩子扎根坐穩。 7.大約八個月大時(或孩子不需任何協助,可快樂的坐一會兒時),您雙手抹上充份的嬰兒油或乳液,並排放在孩子的肩膀後面,向下撫摸,直到尾椎處。 8.雙手順著孩子的腿外側,向前撫摸。再順著其手臂,往上撫摸至肩膀。反覆作數次。※當孩子在這個姿勢上,能自己支撐得很好時,如果他向前傾的角度很大,把頭靠到地板上了,也不必緊張。因為這樣並不會損害到關節,相反地,他的柔軟度更好了。您還沒辦法做到這樣呢! 9.當孩子能獨立坐的時候,可進行下一步:在洗澡後、全身按摩後或換尿布時,讓他仰躺著,把他的腳掌互拍著玩,把他的雙腿抬高,使下背部離開地板,用腳去碰臉頰。 10.幫他抓住自己的腳,鼓勵他放入口中。用雙手按摩他的臀部。

妹妹掉下床了

2006年10月25日
公開
17

今天中午妹妹在睡午覺, 我想, 她應該會睡個兩個小時吧, 所以吃完午餐, 我就開始洗奶瓶, 結果洗到一半, 就聽到妹妹有一些小聲音, 一看原來妹妹已經醒了, 她才睡了一個小時就醒了... 只好放下洗到一半的奶瓶, 因為外公外婆剛好要出門, 所以我只好抱著妹妹陪她玩, 到了三點多, 我想應該可以讓她自己玩一下子, 就放她在床上,大概是床的正中間, 我想她要翻身的話, 前後左右也都還有空間, 洗奶瓶也大概1,2分鐘就好了, 就去洗奶瓶了, 結果, 才洗了1, 2個, 就聽到一個沈重的悶聲, 心想不妙, 讓不會是妹妹掉下來了吧, 趕快放下奶瓶, 往房間一看, 真的掉下來了!!! 還剛好看到妹妹屁股在地上, 頭正要倒下去, 然後就開始哇的大哭了, 我趕快把她抱起來, 看看頭有沒有受傷, 妹妹一直大哭著, 我一邊揉著她的頭, 一邊安撫她, 哭了好久, 總算停了一下, 然後大概還是痛吧, 她又開始大哭, 我就一直抱緊著她拍著她的背安撫, 看得我也要哭了, 就這樣哭哭停停的好幾次後, 總算是不哭了, 但我還是不敢放下她, 又抱著她好一會兒, 看她又開始對我笑之後, 我才放下她開始檢查, 身體好像沒事, 頭也沒有腫起來, 我再抱起她, 到處走了一下, 讓她心情再平復一些, 後來她開始打哈欠, 我就一直抱著她等她睡著才放下來, 然後, 我就開始到baby home查看看有沒有類似的討論, 沒想到還滿多的呢, 大家都說要觀察個三天, 看有沒有活動力減退, 嘔吐, 嗜睡之類的症狀, 如果沒有就好, 看著妹妹睡著, 我又開始害怕是不是撞到頭的關係, 就打電話給爸比, 沒想到爸比就請假回家了, 果然是超愛妹妹的爸比^^ 妹妹睡著時, 我還不時的去看妹妹, 摸摸她, 動動她, 還好她都有稍微移動了一下, 這樣應該就不算嗜睡吧? 爸比到家後, 一叫妹妹她就醒了, 也對著爸比笑, 活動力好像也和之前一樣, 也餵她喝了奶奶, 還一口氣就喝了120cc, 一點都不像這幾天厭奶的樣子, 每次都喝到80cc左右就不喝了, 喝完也沒有吐, 應該都還好吧? 但爸比還是不放心, 堅時要去讓醫生看一下, 我們就到附近的小兒科診所, 醫生一聽我們說妹妹從床上掉下來, 就教我們要先檢查她的四肢, 看看有沒有骨折, 再拉她起來坐著, 看看手關節和肩胛骨, 再來是她的頭, 有沒有流血, 如果沒有就不算嚴重, 腫起來就要冰敷了, 他說妹妹應該沒事, 用看的就知道了, 我們這才真的鬆一口氣, 接著, 醫生看著妹妹說, 她坐的很好耶, 我說, 對啊, 她最近很愛坐, 醫生就說, 愛坐就表示她開始要厭奶了, 我和爸比就頻頻點頭說, 她最近喝奶都不專心, 才又問了醫生一些副食品的問題, 不過, 醫生說了另一個問題, 讓我又擔心起來, 就是妹妹快要有鼻子過敏的徵狀了, 說妹妹鼻子內的什麼什麼(不太懂)已經有些彎曲, 但台灣因為空氣的問題, 大部分的小孩都有過敏現象, 就算我們給妹妹喝水解蛋白的配方奶, 也不太會改善的, 我想, 除非妹妹在國外長大, 不然應該也逃不掉了吧... 妹妹, 今天媽咪對不起妳, 害妳摔碰碰了, 雖然外公外婆都說, 沒關係, 摔了才會長大, 但以後媽咪會很小心的, 爸比媽咪也要開始為妳做一些預防的準備了, 要買床圍和軟墊, 媽咪知道妳會越來越好動, 多做些預防, 讓妳摔碰碰時不會痛, 讓妳更安全的長大.

4個月的嬰兒─各項發展遊戲

2006年10月18日
公開
19

4個月的嬰兒─各項發展遊戲 -------------------------------------------------------------------------------- 據專家研究報告,剛出生時嬰兒的腦容量是美國國家檔案局的十倍,出生後到三個月大之間,腦部以極高的速度成長,三個月起到六歲間是高速成長,在此之後就非常緩慢了。所以嬰兒從出生起就是學習的黃金時期,寶寶本身也很喜歡學習,家長應保握這段非常珍貴的時機,多給寶寶在遊戲中學習的機會。 滿3個月的寶寶頭圍增大了,腦力更是快速增長,他們什麼都想學,視力、手的抓放能力都進步了;會玩躲貓貓;也會對鏡子微笑了,這時可陪孩子玩相關的遊戲以促進各項發展。 一、看移動物品 寶寶視力進步了,已有調節遠近的能力,不但能看綠豆般大小的顏色鮮豔的東西,也能隨物品移動視線。 方法:讓寶寶觀察快速滾動的線軸、小球,或其他移動較遠的物體,如各種電動玩具車、小火車、街上行走的行人、移動的汽車、正在飛的小鳥昆蟲飛機、嬉戲中的小孩等,不但能訓練寶寶的注意力,也可擴大寶寶的視野和認知範圍。 此外,常常抱寶寶到室外觀看小朋友玩耍,儘早接觸同齡的小朋友,有利發展同伴關係。這時的孩子還不懂認生,是結識小伙伴的最佳時機。 二、玩躲貓貓 從4個月起的嬰兒都喜歡玩躲貓貓的遊戲。 方法:拿一條大手帕蒙住自己的臉,然後問寶寶:「媽媽呢?」,為引起寶寶的驚奇,當寶寶去找時,媽媽就扯下臉上的手帕,驚喜的說:「喵~」,寶寶會高興的手舞足蹈。當媽媽臉上蒙住手帕時,一定要和寶寶說話讓他知道你在身邊,因為寶寶最怕看不到媽媽會因此而大哭起來。 下次可換個方式,把乾淨手帕輕輕放在寶寶臉上,寶寶第一次被蒙住臉可能會不知所措,這時媽媽就握住寶寶的手幫他把手帕拿開,並說:「手帕拿下來了」,多次練習以後,他就逐漸學會自己拿下手帕了。有些3個月大的寶寶還會自己藏在被窩裡再鑽出來;有的也會抓毛巾蒙自己的臉,逗大人玩,十分可愛! 躲貓貓遊戲使寶寶發現看不到的東西其實還存在,於是會去尋找,拉開手帕探索,引導他主動發掘身邊的事物。 三、找聲音 寶寶對熟悉的聲音會有反應,胎教時在胎內就被呼喊名字的寶寶,此時聽到他的名字會轉頭尋找聲音。在寶寶視力範圍外發出聲音,可以擴大寶寶的探索領域。 方法:當寶寶平躺在地板上時,悄悄走近他,並親切地叫著他的名字。在你出現他的面前時要多叫幾次,然後你停下來等他回頭。如果他沒什麼反應,再叫大聲一點。如果他回過頭來看到你了,就去抱抱他、摟摟他,然後放下寶寶,換個方向再玩幾次。為訓練他的聽力,在叫他之前不要讓他看見你。如果他做到了,別忘了給他愛的擁抱。 四、照鏡子 讓寶寶認識身體各個部位的名稱,有助於日常生活的學習。例如你告訴他「拍拍手」、「洗洗臉」,常會用到這些相關的名詞,如果寶寶對自己的身體部位越了解,越能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也可透過照鏡子的遊戲,讓寶寶很快認識自己。 方法:放一面鏡子抱寶寶到鏡前,指著鏡中的寶寶說:「這是…(他的名字)」,「寶寶笑一笑」等等。摸著寶寶的嘴、鼻子、耳朵、眼睛或其他部位,告訴他這是什麼。經常照鏡子的寶寶,會注意自己臉上的器官,較快學會認識自己;經常照鏡子的寶寶,在照鏡子時,也會有較多的表情,或笑或做鬼臉,或摸摸鏡子裡的人,十分開心。 五、跳、蹬、踢 經常讓寶寶做蹬腿、踢吊球,讓下肢自由活動,有利於將來坐及爬的學習;也可讓寶寶在你腿上跳來跳去,可發展寶寶的下肢力量,為站立作準備。 方法: 1.吊一個寶寶喜歡的有響聲的玩具,扶著他的雙腳教他「踢」,幾次以後就會了。 2.扶著寶寶腋下站立,讓他在你腿上跳來跳去。寶寶在跳躍時會刺激腦部的平衡或前區庭發育,有助於平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