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跑馬燈文案>>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

2009年12月23日
公開
9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47838 http://www.hopemarket.com.tw/?p=966 朋友提起這本《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時,說她讀到幾度眼眶泛紅。我還想這位太太妳是不是太誇張了。 因為書不厚,在日本又紅成這樣,於是我在某個夜晚上床翻開(誤以為心情平和有助睡眠),看了幾頁趕快把書丟在一旁。哎呀不得了,我差點就要清醒來作筆記了! 木村阿公雖然長得像阿公,但其實還沒有60歲,皺紋與黝黑的皮膚可能是農夫本色;不見的牙齒則是曾因為外出打工被黑道打斷,他覺得這缺牙是去捍衛蘋果的紀念品;但是他的笑容,是連寫作者都說「我很努力思考該如何向讀者傳達他的笑容,因為我從來沒有聽過這麼爽朗的笑聲。」 木村所創造出的「奇蹟」就是,不用農藥不用肥料而種植出全日本都想著「一生能吃到一次就好」的蘋果。從實驗開始,到他第一次看到七朵蘋果花、採收到兩顆蘋果,整整10年。第11年,他的蘋果園開滿了蘋果花。 這段期間,人們口耳相傳去跟他買蘋果,木村用電話、傳真、通信的訂購法,每年收成都被訂個精光。再過20年的2006年,他接受NHK「專家的作風」採訪,開場就是東京的法國餐廳主廚表示,用木村凝聚「生產者的靈魂」蘋果所作的料理,訂位已經排到半年一年之後。據說這集「獻給放棄人生的你」的節目,被觀眾要求重播了100多次。 並不是所有作物不用農藥時都會有這麼大的挑戰。但蘋果是。因為農藥在近代加入,蘋果變得只要負責長得又甜又大就好,它不用奮力生長,所以當木村不使用農藥的時候,現代的蘋果已經不知道怎麼長了! 所以木村可以說是在,等。他知道蘋果樹其實很努力。 ***** 木村並非只會夢想不知輕重的人。務農前的他,可是具有簿記資格、在公司中是專門控管成本的人。而且他酷愛研究機械,他坦承就是因為喜歡耕耘機,所以也欣喜的入贅務農。可是,每噴灑一次農藥,他體質過敏的妻子就得臥床休息一週。 直到有一個無事可作的雪天,他閒不下來而去書店,在搬動置放高層的機械書籍時,不小心打落了其他的書,木村於是把弄髒的一本也給買了下來,那本書叫做《自然農法》,不用農藥也不用肥料的栽種,因為大自然是自我完結的體系。 就這樣,木村踏入了無農栽培的路。但他不是專家,所以他完全靠讀書、實驗、從挫折中再試一次。 ***** 在這段慘不忍睹的日子裡,他被鄰里冠上了「滅灶」的嚴重形容,他女兒在作文上寫著:「我的爸爸是農夫,但是我從來沒有吃過家裡種出的果實。」苦還不是重點,重點當時可是經濟大起飛,鄰居都已經買車出國了。 但每一次猶豫的時刻,木村都會發現一點奇妙的事,例如,葉子還是又長出來了,有一年葉?不見了,每次一點小小的進展都讓他覺得──蘋果樹也想活下去啊。 所以,他「窮得只剩下信念」。 但依然有這樣一個極限,他實在不忍心看到家人和蘋果樹因他繼續受苦,他決定,來去死吧,只有死才能夠制止他的夢想。月圓風高,他帶著繩子上山要去找棵大樹來吊,這個時候他突然意識到,山裡不可能有農藥,而且到處都是蟲,可是為什麼它們的葉子都那麼健康?!(讀到這裡我也楞了一下) 他觀察之後發現,就是他腳下踩的泥土不一樣。鬆軟度不一樣,氣味不一樣,溫度不一樣,味道也不一樣(呃,他吃了起來)。他終於理解,重點在泥土,是在整個一體的大自然醞釀出這種泥土,讓蘋果樹盡情的深根茁壯。我們為了保護蘋果樹,卻用農藥將它隔離在大自然之外。從此之後,木村更加的開心,他選定了努力的方向,開始出外打工(牙齒就在這個時候離去了啊)。 「沒有任何生命是孤立的」,蘋果樹不能,人也不能。 日本的腦科學家、也是NHK「專家的作風」主持人之一的茂木健一郎,形容這種傻瓜的意志:他們擁有相信眼睛看不到的東西的力量。像這樣不斷學習的人,「是閃閃發光的」。 ***** 儘管被視為是個麻煩,但木村卻不斷汲取著周圍人的能量。他的岳父因為經歷過戰亂,理解農藥未必是個必須,不僅同意木村拿家產來試驗,有時候還要在外當擋箭牌。他親生父母覺得自己的兒子去把人家搞成這樣實在太對不起,聲明斷絕往來,可是晚上偷偷送米過去。他的女兒聽到父親可能要放棄的時候,生氣的反對,她說那我們前面苦的是都白費了嗎?! 他繳不出水電費時,有朋友去代墊;他需要機械時,老闆留下好用又便宜的部分給他;他要去繳納欠稅時,對方還勸他,還是先留著吃飯家用吧。他的蘋果園開花時,是鄰園的農夫放下手上正煩惱的事趕快跑去通知他。第一次結出好小的蘋果帶去市區廉賣,客人寫信回來跟他說,好甜!我還要再買。 後來木村在為其他果園諮詢時就表示,你的果園也不能獨立於其他人之外,他每年都要去拜託拜託鄰居,讓他再試一年。木村也認為,如果收支平衡了,就不應該收取高價格,要讓大家都吃得到好吃健康的蘋果。 ***** 日前台灣媒體報導木村那顆放了兩年沒有腐爛、只是枯萎飄香的蘋果(乾)時,訪問了農委會專家,專家說這不可思議,因為沒有科學根據。日本的學者也大感驚訝,認為這在學術上有其深遠的意義。 其實木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他認為,也許因為它來自於大自然吧。 正由於他完全靠觀察和實作,NHK說這是一位「打破常識的男人」。他用眼睛看益蟲也看害蟲,而且是連蟲的臉和卵都想了解。他自己調和醋來當農藥,但是堅持以人工噴灑完800棵樹,因為他認為機器壓過會損壞土壤。他的果園平常長得像個植物園,但是秋天會割草,讓土壤溫度降低,「這是要告訴蘋果秋天來了」。他不用肥料,土壤仍維持肥力;他連修剪樹枝都有自己的道理,於是日本甚至韓國的專家和果農都紛紛去取經。 當節目主持人問他認為「什麼是專業」,他想想後說:心和技術的結合,才是真正的專業。 木村最在意的就是:主角是蘋果,我只是幫助它生長,畢竟人再怎麼努力也無法靠自己開出一朵蘋果花(也不能長出一條金魚--這是佐賀阿嬤說的)。所以他常常會去跟蘋果樹說,謝謝你們真努力啊,對不起啊你要努力活下去啊,在開花的那第一年,他帶著燒酒到果園裡,澆了些到地上,跟蘋果樹對飲起來。 ****** 對於木村似乎是被天啟而發現有關泥土深根的祕密,我是一陣雞皮疙瘩。他的蘋果園隨處一翻,都可見根枝,數量和長度都和其他果園大不同,地底的世界可以長達20公尺。有回颱風之後,他有八成的蘋果都還在樹上。深根,是生存茁壯的原力。 我心中一震,這簡直是這個人們思考流於淺薄、沒耐性的時代天啟吧!一如湖底不起浪,讓人不盲目於流行、煽動,這樣的踏實與紮實,讓人擁有沉穩的力量。希臘神話裡的巨人安泰烏斯,他是天神與地神的孩子,每當他與人征戰時,只要身體觸及到土地,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力量灌輸到他體內。他知道他的根之所在。 寫作者不禁想,難道這座果園是知道農藥必將崩解自然的那艘方舟嗎?而木村只笑笑問:你要上來嗎? 想起最近剛讀到一則小故事。一個人帶著前任雇主的推薦信找工作,信裡只有一句「他在暴風雨中沉睡」。農場主人用人急迫就雇用了。某個深夜暴風雨肆虐,主人跑去叫這個工人,他卻沉睡不醒。主人跑到畜欄,發現牲畜都很安全、飼料充足;他跑到田裡,麥子都捆好了也都罩上防水油布;他再跑到穀倉,門都拴緊了,穀物都保持乾燥。這個時候,農場主人懂了那句「他在暴風雨中沉睡」。 當我們照顧好人生中重要的事,便能免於痛苦折磨,儘管外人是多麼不解傻瓜的行徑。 ***** 要說這是一本農業書的話,這的確是很普及化的心事說明;要說這是一本勵志書,它讓我感動莫名。我不得不認為這位傳記作者的利害,他應該也是讓我朋友眼眶泛紅的幕後黑手。木村的想法強而簡潔,跟小蟲藏在蘋果樹上一樣,書中藏著許多令人一醒的文字,與它相遇時,蘋果好像立刻搾為蘋果汁的潤了喉。然而作者繼續的挖掘和演繹,也常幫助讀者進入了許多可能。 我想起這幾年的一些趨勢。從天災頻傳,我們學習從「人定勝天」轉回「天人合一」;或是《祕密》透露,不用逆爭上游,因為「你本來就值得擁有美好事物的權利」;木村阿公窮盡半生所追求的,也只是想恢復大自然原本的體系。這種對於當然擁有原本美好、我們只是忘了偏離了的提示,陸續都引爆人們深思或振奮的深遠影響。障礙並沒有變小,是我們的心變大了。 ◎在WC也要利用時間: 1.上網搜尋「木村秋則」就會遇上不少日本網站(可以看圖囉),原來台灣也有很多課程已經看過NHK影片了。 2.NHK一開始就把這集節目獻給「放棄人生的你」。木村說節目播出後很多人也找他討論人生的問題,但他實在不記得自己說了什麼啊哈哈......不過對於曾經想尋死而自此獲得勇氣的人,木村說,既然想死,那就在死之前為一件事瘋狂,作一次傻瓜吧!

故事媽媽培訓

2009年12月18日
公開
14

十二月的美麗與想像 --戲劇化的故事說演-- 設立「故事說得好,戲劇感很重要」這個主題,主要在呼籲說故事時,千萬不要忽略戲劇化的表現。情緒、肢體是會講話的,輔助故事的內容,呈現故事的戲劇感。講故事應該與戲劇結合,讓故事更加活潑生動。邀請國立藝術大學戲劇系講師金尙東,談談說故事如何運用肢體作完整的表現。 一個故事團體是如何成立、運作與成長?一個故事團長是如何緊緊掌握團員?一個故事人是如何從故事中獲得閱讀的滋養?這些做法都是各故事團體最迫切需要的經驗。邀請昌平故事團,一個老字號的故事團體,來分享故事團體成立與運作的心路歷程。 好書介紹邀請兒童文學作家陳碏來談論她的作品《古靈精怪--最後的水莽鬼》、《古靈精怪--變身》(小兵出版社)。改寫《聊齋誌異》的作品,不再是驚悚的鬼怪故事,而是充分展現忠孝節義的情節,情節帶動閱讀說故事的張力。 時間:98年12月18日(五)上午9:00∼12:00 上課地點: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台北縣中和市中安街85號) (搭捷運至永安市場站下車,出站又轉走中和路400巷直走即可到達) 課程流程 流程 課程名稱 主講人 0900∼1100 故事說得好,肢體語言很重要 國立藝術大學戲劇系講師: 金尙東 1100∼1115 交流時間 1100∼1130 故事團成立心路歷程分享 台北縣昌平國小故事團 1130∼1200 優良讀物發表與介紹: 《古靈精怪--最後的水莽鬼》、《古靈精怪--變身》 兒童文學作家:陳碏 1200 散會 主辦單位:台北縣政府教育局 辦理單位: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台北縣東山國小 本場活動,人數限定為500人,額滿為止,敬請把握機會! 請於12月11日(五)之前回函至 [email protected]或郵寄:台北市酒泉街44號1樓 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台北市□台北縣 國小故事團,參加人數 人(限定10人以內) □可以參加 □不克參加「第四場 說演故事培訓課程」 故事團長: 電話: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