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真媽咪~

日期

#Tag

新生嬰兒的腸絞痛

2007年03月07日
公開

1.如何判斷是否為腸絞痛? 2.是否要吃藥?如何減輕其痛苦? 3.如何預防得腸絞痛?是否跟吃奶有關? A:新生嬰兒的腹氣痛或腸絞痛(Colic)是一個非常惱人的問題。父母親在經過 了九個多月的期待與等待之後,好不容易盼到了一個漂亮的寶貝,成為家中 的一員。剛開始總是會手忙腳亂,不知道如何應付這一個軟趴趴的東西;十 個月盼來的滿足與喜悅早已被睡眠不足所沖淡。也許經過約兩、三週的平靜 期,好不容易抓到了小孩的節奏,以為從此天下太平,然而他卻忽然間老喜 歡在半夜哭得呼天搶地,好像受了許多的委屈。有時候你可以在路上看到一 張張貼的紙條,上面寫著:「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哭郎,來往君子 唸三遍,保佑平安到天亮」一類的文字,這是對這種新生兒半夜啼哭手足無 措的寫像。在對這種現象作處理前,讓我們試著解釋大自然為什麼會讓這種 情形發生。 幾乎每個新生兒都會有這一段特別煩亂的時期,時間不太一定,多半發生在 出生三個星期後,四到六星期會達到高峰。他們在白天似乎都吃得不錯,一 到了晚上固定的時間就會發作,不斷的踢腿、尖聲哭叫,腹部會有鼓脹現象 。這些小孩在醫院時通常很乖,回家後突然開始每天連續哭鬧三、四個鐘頭 ,不論父母做什麼,都不肯安靜下來。如果試著餵他奶,吃了幾口後又開始 鬧,一直到下一頓奶吃飽後才會停止。這些嬰兒通常整天的奶量不會太少, 而且也多半健壯。這種情形常會持續一到兩週,有些小孩也許久一些,但是 在三個月大後,幾乎都不太會發生了。 脹氣痛似乎是大自然賦予人類新生嬰兒最佳的武器,目的在提醒父母要特別 花功夫注意到有一個新的人已經加入了你們。藉著哭喊,可以多爭取一些與 父母相處的時間,可以讓父母多抱抱他,可以讓父母學習親子之間的互動關 係。藉由這個事件,嬰兒可以確立他在這個家中的地位,告訴父母,你們不 是只有生下我就算完了!從此父母親不再能想逛街就逛街,想出國就出國, 想上館子就上館子,一切的活動都要將他考慮在內,這就是這個事件背後真 正的目的,我想。當然還有許多的講法(因為醫界實在找不出引起脹氣痛的 原因),其中包括新生兒的神經系統及腸胃系統還在適應新的世界等,總之 ,等到大約三個月後,這種半夜哭鬧的情形就會很少了。 有許多方法可以減輕其痛苦,不過需要不斷的實驗。每個小孩可適用的辦法 都不一樣,經過嘗試才有可能找到比較有效的方法。不過,最重要的是父母 要了解脹氣痛是暫時的,並不會妨礙他們的生長,通常在嬰兒三個月時會消 失。只要沉著應付,便可以從容的試試各種辦法。 多抱抱他通常是一個最有效的辦法。白天抱他的時間越長(即使他沒有哭鬧 ),晚上哭鬧的時間似乎就會減少。不要擔心這會寵壞他,小孩在三、四個 月前是需要人多抱一抱的,如果到四、五個月大有被寵壞的跡象,仍然可以 輕易的矯正過來。將嬰兒抱在肩上,唱唱兒歌,揉著他的背,輕輕的搖一搖 ,多半會奏效。白天最好不要讓他在太吵雜的環境,有些緊張型的小孩也需 要父母親對他特別的溫柔,包括言語及動作。 有脹氣痛的小孩通常趴睡會比較舒服。有些父母會使用溫水袋(注意不要太 燙,外面要包一層毛巾)放在腹部,或用薄荷油塗在肚子上,輕輕按摩,也 可發揮一些功用。另外有些小孩不喜歡待在室內,只要抱他出去,馬上會停 止哭鬧。有些小孩對肛門刺激排氣也有反應。如果以上的辦法都未奏效,您 也不妨帶給醫生檢查一下,服用一些消氣的葯。 嬰兒有脹氣現象,父母親的第一個反應是吃的奶有問題,但是為什麼其他頓 沒有問題呢?改換一個品牌,有時會使情況改善,但多半沒有用。乳糖耐受 不良的症狀通常是一開始吃奶便會發生,會有腹瀉的情形,嬰兒體重也會因 此無法增加,除非改換不含乳糖的牛奶,否則情況不會改善,因此乳糖的問 題似乎是被多數人所高估了。 總之,脹氣痛只是短暫的。父母們可以藉這個機會摸清楚小孩的個性。如果 他是緊張型的小孩,您必須在嬰兒期對他特別的溫柔,也許可以改善他的個 性,這也是脹氣痛可以帶給嬰兒的一個正面價值。

什麼是玫瑰疹(嬰兒玫塊疹)

2007年03月04日
公開
1

玫瑰疹是一種病毒感染,主要為皰疹病毒第6型及第7型最常見。這是一種良性的疾病,很少有併發症或後遺症,發生的年齡雖然以六個月到一歲半最常見,但是小至兩、三個月,大至兩、三歲的小朋友也都仍有可能會得到玫瑰疹。 玫瑰疹是常見的一種幼兒良性感染疾病,會出現發高燒,溫度可高至攝氏39至40度,通常持續3.或4天。當高燒的時候,除了兩個小臉頰會燒得紅紅的以外,小寶寶的胃口、活動力也都還好,也可能有輕微的咳嗽、流鼻涕之類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檢查起來沒有明顯的特徵,這種病最大的特性就是當出現玫瑰紅似的細小斑丘疹時,往往也就是發燒漸退時,該病快到尾聲的預告,有時有於個人體質的關係而因高燒發生抽筋,但不必驚慌,因為這是良性的抽筋。 好發年齡? 季節? 發生率 這是最常見的嬰兒出疹疾病,多半發生在兩歲以下,標準的症狀是六個月到一歲半大的小寶寶,男孩女孩均可發生,並無特別的差異。一般估計30%的嬰兒有明顯的症狀,其他均為輕微的發燒,或亦沒有出疹。 整年都可發生,但在春秋兩季較為明顯增多,不如麻疹、德國麻疹、水痘等疾病容易感染,因而地區性的流行極少發生。 有那些症狀? 最常見的是發燒三天,小嬰兒可能因發燒不舒服而顯得煩燥不安,哭閙聲使得父母及家中長輩十分牽掛焦慮,因此急急忙忙就醫,大多數嬰兒在發燒情形下並無痛苦的特徵,發燒極少超過5天,檢查時,除了喉嚨紅腫以外,頸部的淋巴腺或許有一些腫大的現象以外,有的小寶寶也可以發生瀉肚子情形,但小寶寶的活動力尚可。但感染到玫瑰疹時最常發生的困擾即為抽筋,小寶寶因為高燒所引起的抽筋,熱性痙攣是幼兒因發燒合併神經症狀,多發生在6個月至5歲的幼兒,如同嬰兒玫瑰疹好發作的年齡,這一個年齡的小朋友因為腦細胞的發育還不完全,高燒的時候,容易引起腦細胞之間亂放電的現象。亂放電就會引起四肢突發性的抽筋。手腳抽動、對稱性,多半持續2-3 分鐘,父母們常會為此嚇得不知所措。 燒退以後,由身體到頸部出現許多細細的的小紅疹,所幸疹子的特徵為不會痒,小寶寶不會因為痒而鬧情緒。玫瑰紅似的細小斑丘疹,開始起於軀體,疹子向臉部、四肢延伸,此時小寶寶並不會有任何不適的現象。大約一到三天內疹子會自動消失,身體上不會像得麻疹一樣有任何色素沉著或脫屑現象。 治療方法? 預後如何.? 有無危險性? 基本上,正常嬰兒得到玫瑰疹,不會有任何併發症,不會發生腸胃道、中樞神經、血液系統、呼吸系統等的併發症。但對扺抗力較差,受到免疫抑制的幼嬰,則可能有較重的併發症。嬰兒玫瑰疹對醫師來說為診斷及治療上的挑戰,對家長來說帶來的是疾病初期的不安及慌亂,在醫學上,許多類同的疾病均會發燒及出疹,例如川崎病、麻疹、德國麻疹、腸病毒、腺病毒、鏈球菌、葡萄球菌等,隨著病情的不同,最後各自有不同的診斷及不同的治療規範,但在疾病初期未能確定究竟是何種疾病之前,父母要求的是診斷的確定性,嬰兒玫瑰疹的治療是採取症狀治療,抗生素治療不會改變疾病的過程,對單純性的嬰兒玫瑰疹沒有益處,然而當症狀發展出高燒合併中耳發炎,或白血球升高,此時可給予口服抗生素。 熱性痙攣為良性,兒童因疾病發燒的合併神經症狀,多半發生在六個月至五歲的幼兒,其神經學檢查,包括腦波、腦斷層等檢查均屬正常。但是對絕大多數的家長們而言,孩子的抽痙使人恐懼, 爸爸媽媽們擔心孩子會因為發燒抽痙不止而造成腦部受損,甚至死亡。玖瑰疹引發發燒,其發生熱性痙攣的機會如同一般兒童, 其抽筋為良性的, 不同於得到腦炎、腦膜炎之類的腦子本身疾病,所以並不會對寶寶有甚麼長久影響或後遺症,也不會進一步發生熱性痙攣及其他併發生症,家長們不用過度擔心。對於發燒不舒服的處理,比較適當的方法為給予口服退燒類藥物如 acetaminophen等,穿著較寬鬆的衣服,鼓勵多喝水,尤其是讓寶寶沖個溫水澡,既能降溫又能讓寶寶的循環很快恢復正常,有助預防熱性痙攣。. 預防方法? 大多數嬰兒得到玫瑰疹,因沒有嚴重的副作用,故不須特別嚴格的預防措施,也沒有預防的疫苗。但是,注意增強個人之免疫力,注意營養、均衡飲食及運動;加強住家個人衛生,尤其需要勤於洗手,並且要確實以肥皂洗手,再用擦手紙擦乾以達到清潔、消毒的功效。保持環境的清潔尤其重要,注意環境衛生,保持環境清潔及通風。最重要是避免涉足公共場所,應避免與他人親密接觸,以防感染他人。這也是日常生活的一環。 結論與建議 許多病毒性皮疹疾病對臨床醫師來說,是診斷上的一種挑戰,有些疾病可由皮疹的形態,諸如斑疹、丘疹、瘀斑、水痘性而加以區別。有些病毒性皮疹則難以區別,須加上實驗室檢查才能夠判斷。 少數特殊表現或不典型的病例,有時需做一些檢查,如血液常規檢查、小便檢查、血液培養,等和其他疾病作鑑別診斷,以免將嚴重的疾病誤以為是玫瑰疹。非病毒性的感染由皮疹的形態,配合臨床及實驗檢查加以鑑別診斷,達到早期治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