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新莊 小小音樂家音樂教室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葉老師的話-如果學音樂只是為了"贏在起跑點"

2011年04月05日
公開
8

"學音樂"這件事情是葉老師一路走上來的事情, 我非常了解"學音樂"這條路是怎麼來著的, 這條路的過程是如何,要做什麼事情,誰必須要參與,我更是相當的明瞭. - 由於 小小音樂家 這間音樂教室,是一個開放招生的空間, 因此會吸引各種帶著不同動機來到這裡的孩子和家長, 大部分的家長和孩子一開始未必知道學音樂到底應該要做些什麼事情, 但經過葉老師循循善誘,大部分的孩子都能跟上狀況. 其中我們發現有一個族群的家長和孩子, 她們學音樂是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 其中一個媽咪告訴我: 我的孩子平常都要上幼稚園,課後星期一要學畫畫, 星期二要學直排輪和圍棋,星期三要學英文,星期四要學舞蹈, 星期五也要學英文還要去上讀經,星期六要學游泳... 然後他跟葉老師說他孩子要上鋼琴課. 我問他說:你孩子都排這麼滿了,哪天還可以排鋼琴課? 還有另外一個媽咪告訴我: 她們幼稚園全班的小朋友有四分之三才藝課都是滿檔的, 如果我們家長沒有這麼做壓力就很大!連老師都會用這種標準去看小孩, 好像少一個才藝就會矮人一截似的! 然後葉老師我就會說:"可是學音樂要練習五天喔!你們排這麼滿的才藝,有辦法練習嗎?" 那些媽咪似乎不太了解就想說:先排了再說吧!! 還有另外好幾位媽咪告訴我:"葉老師,我們的孩子因為學太多才藝 然後我們家長又太忙了所以沒時間練習,所以能不能減少孩子必須要練習的量, 或者幫孩子安排到比較不需要練習的班級呀?" - 少子化的原因,每一個孩子都是爸媽的寶貝,每一個孩子都不能夠輸在起跑點, 每一個孩子都必須接受父母安排"瘋才藝"! 因為我們也是"才藝教室",所以我們的確能夠收到這樣一群的學生,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群學生這樣的忙碌以及每天趕的不知所措, 我在教這些孩子的時候心理卻默默的產生一股很大的"罪惡感" 沒錯! "罪惡感"! - 這一群學生真的比較優秀嗎?未來我還不敢打包票, 但以我認真的觀察這群孩子在上音樂課當下的狀況, 常常是-->"呆滯" "不專心" "想睡覺" "抵抗力差容易生病" 狀況一點都不好! 接著爸媽開始以"糖果"."玩具"等物質條件引誘小朋友... "只要你好好把這堂課上完,我就買玩具給你"... - 大部分的孩子不會直接的抗拒, 因為他們可能習慣父母的安排,或者喜歡"上課之後"物質的引誘, 他們不會知道學那麼多才藝對他們精神上有多少的負擔... 在這裡我真的想認真的提醒媽咪: 過多的才藝真的無法讓孩子變的更優秀, 過多的才藝也真的無法讓孩子贏在起跑點, 我倒認為是"死在起跑點" 每ㄧ樣才藝真的要學的好,在於:專注的上課和持續的練習 一整天在學校上學都已經消耗了不少體力, 晚上回家還要再繼續"每天"跑去上才藝課, 哪來的時間練琴?來的時間消化? 最後,每樣才藝都學個皮毛,每樣才藝都只會那一點點, 每樣才藝都學不到一年. "樣樣通 樣樣鬆" 結果,只會造成越來越躁動的孩子, 對學習動機越來越薄弱的孩子!! 我這篇文章想讓家長正視:趕來趕去的學習,太過多元化的學習, 真的會讓孩子變的只有廣度沒有深度!而且孩子的專注力會嚴重下降! - 我問過這群家長:為什麼要讓孩子學這麼多東西?? 其中最常聽到兩個答案 (1)因為在家裡小孩都在看電視 (2)因為小孩比較聽老師的話,所以乾脆花錢去請老師教! 如果小孩都在看電視,是不是爸媽也在看電視? 如果小孩打電動,是不是因為你買了電視遊樂器給他玩? 者是你沒有培養他閱讀的習慣,在家裡,可以念故事書給他聽呀! 可以帶他去公園玩呀!如果家長自己也得忙,你可以邀請孩子跟你一起看書呀! 如果小孩比較聽老師的話,那可就慘了~! 每一個才藝老師只能夠陪孩子一小段時間, 只有父母才能夠陪孩子走最長遠的路, 連父母的話都不聽了!那這孩子豈不是完蛋了! 家長可以請老師做為輔助,但現在太多家長祈求老師能夠代替家長的角色, 能建立孩子長久正確的習慣和價值觀的也只有父母,這種責任不容推卸呀! - 寫這篇文章,其實動機起源於深深的:罪 惡 感! (因為教了太多為了不輸在起跑點的可憐小朋友) 葉老師仍然歡迎每一個小朋友來小小音樂家音樂教室學習音樂 但是希望能夠在學習音樂前,先調整好學音樂的動機,以及先做好心理準備, 家長必須要知道"專注的上課"&"持續的練習"才能夠完整的學好才藝! 更希望每個家長都能夠負起陪伴孩子的責任,不要把屬於親子相處的時間給了老師! -

葉老師的話-家裡有兩個孩子同時學音樂...

2011年03月14日
公開
31

全家人除了一起看電視.旅遊.討論功課以外, 一起學音樂絕對是另一項更好的選擇,讓家裡瀰漫著濃濃的音樂氣氛 除了小孩學音樂,爸爸媽媽更可以好好學音樂, 但是家裡有兩個以上孩子同時學習樂器, 有時不免會產生讓父母為之困擾的"競爭"以及"比較"... - 葉老師在這邊強調:我不反對"競爭"以及"比較", 適度的競爭能夠讓兩個人都更專心上課.努力練習 大部分的時候,兩位孩子一起學習,總會有一個學的比較快, 或者領悟力比較高,有些孩子能察覺,但煩惱的多半是老師和家長, 怕孩子因為看另外一個學的比較快而感到挫折... 以葉老師做一個"老師"而非父母的角度,有感於從同一個肚皮生下來的兩個小朋友, 其實在個性和特質上往往有很大的差異性,在音樂的學習上有些孩子積極專心, 有些孩子內向,有些孩子反應極快,有些孩子需要時間咀嚼才能夠消化老師教的... 每一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做為一個老師就算對待同一個肚皮生下來的孩子, 也應該用不同的"方法"跟"態度"去教導她們! 面對兩個年齡相近的孩子一起學音樂,葉老師這裡有幾個觀點: (1)兩個孩子學習音樂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學 老師方面: 比方說~姐姐可以學小提琴,妹妹學鋼琴,這樣沒什麼好比較的, 反正這是兩個不同的樂器,妹妹還可以幫姐姐伴奏喔!! 或者兩個小朋友執意要學同一種樂器,可以使用不同版本的教材, 這樣子歌曲不一樣,還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曲目! (2)家長可以思考在家裡如何把"競爭"轉換成"共融" 這樣的過程,包括家長在對小朋友講話的口氣也要有所轉變,盡量少說: "你看姐姐都彈那麼好聽,你還在摸魚" "你看妹妹一下下就練好了"...這類的語氣, 這是一種手段沒有錯,但是如果我們心理說不比較,卻又在語氣上不停有"比較"的口氣, 那就沒有意義了! 因此我會說:"妹妹你趕快練好,等爸爸回來,跟姐姐一起表演給爸爸聽" 就是把"比較"的感覺-->"我們一起"的感覺 然後我覺得媽媽可以一直把"爸爸" "阿嬤"等人當作是"觀眾", 就比方說小孩練琴之前跟她們說:等一下我們要表演給爸爸聽! 然後更要請爸爸每一次務必都要相當認真的聽小孩表演, 這樣日子久了,"表演給爸爸聽"就會非常管用! (3)"公平"這個心意的拿捏 家長A:"葉老師,為什麼你對姐姐講話的口氣都比較溫和,對弟弟講話就比較嚴厲呢?" 我說:"因為姐姐根本不需要我嚴厲他就自己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但是弟弟你如果不對他嚴厲一點他就不會有所察覺" 家長B:"葉老師,為什麼你給姐姐上五首曲子,卻只給弟弟上三首曲子" 我說:"因為姐姐一個小時就能夠很完整的吸收五首曲子,但是弟弟需要時間消化,所以給他三首曲子讓他慢慢的練習" 我覺得很多家長希望能夠對孩子"公平",但卻拿捏錯誤對"公平的定義", 公平是我們對孩子的心意,給予公平的學習機會,給予公平的成長機會, 但是不應該為了追求"公平"而在"過程"中刻意的不斷強調. 姐姐明明需要30分鐘才練的完,弟弟需要10分鐘, 為了追求公平,你就讓姐姐也只練10分鐘, 這無異是將所謂的"公平"扭曲了,而且也是一種剝奪! 因此我認為所謂的"公平"必須要思考基準點是什麼? 我認為就是怎麼樣的方式對這個孩子是最好的就是我認為最"公平"的方式! =========================================== 學音樂是一個很需要"同伴"的藝術, 如果永遠都是一個人練習,沒有聽眾,沒有同伴,久了也會厭煩,孤單! 因此兩人以上就會碰到"競爭"...如何轉化這種競爭的關係,更考驗著師長的智慧! 上述的三點希望對家長有所幫助! -

葉老師的話-成人的鋼琴課開始招生囉!!

2011年02月20日
公開
9

學鋼琴不只是幼稚園生.小學生的專利喔! 現在小小音樂家音樂教室推出 成人爵士鋼琴 的課程囉! - 很多人會問葉老師說:請問古典鋼琴和爵士鋼琴有什麼不同呢? 葉老師在這裡稍微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彈奏爵士鋼琴的「指法」與「古典鋼琴」並無不同, 但是彈奏樂曲的「方法」較之「古典鋼琴」就有很大的差異。 尤其是左手彈伴奏時,「古典鋼琴」看的是「低音五線譜」, 而「爵士鋼琴」看的則是「和弦記號」。 因此「通俗鋼琴」省去了「低音五線譜」的練習期, 讓初學者很快地就可以彈奏歌曲,確實使得彈奏鋼琴變得較為容易。 再加上初學「通俗鋼琴」時,其練習的曲目大都是「耳熟能詳」的流行歌曲, 彈奏起來較有成就感,故而較能激勵人心向上學習。 ====================================== 小小音樂家是重視"教學法"&"教材"的音樂教室 因此我們幼兒(學齡前)音樂教育有專門的教材和教學法, 小學生樂器教育也有專門的教材和教學法, 成人爵士鋼琴也有專門的教材和教學法, 這些教學法,老師都必須受過正式的訓練。 這三個年齡層,有三種不同的身心狀況和學習需求, 因此教學法跟教法上必須做一個清楚的區隔才行, 很多音樂教室並沒有清楚的區隔,明明適合幼兒的教材拿來給小學生用, 適合小學生的教材拿來給成人用,而我們希望能夠區分開來才能夠讓 孩子或成人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能夠得心應手! ======================================= 哪些人適合學習爵士鋼琴呢? 1.如果你是人生下半場希望可以彈琴自娛的"退休族" 葉老師的父親也是近三年來的退休族,我父親說退休族最多的就是"時間", 但是很多退休族不會妥善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根據統計近三成在家裡當"宅老人", 其實退休是人生另一個階段,如果妥善安排可以得到更大的快樂跟成就感! 很多退休族喜歡彈琴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彈琴能夠刺激手指的末梢神經, 長期練琴的老人家比較不容易得到老人痴呆。 2.如果你是從小想學琴但始終沒機會學的"上班族" 上班族這個族群過的生活大概就是==>為了賺錢,生活千篇一律, 因此上班族需要的就是"下班後能夠去學些新東西讓自己能夠更充實也順便放鬆心情", 因此學鋼琴就是最好的選擇,葉老師聽過不少人告訴我,小時後一直想要學鋼琴, 但是那時候家裡經濟沒有辦法負擔學習鋼琴的費用,所以"學鋼琴"的夢想一直放在心底, 現在這群上班族你們可以圓夢囉! 來小小音樂家學爵士鋼琴是你們最好的選擇喔! 3.如果你是個很希望塑造音樂家庭氣氛的"媽媽族"、"爸爸族" 葉老師的母親曾經學過爵士鋼琴三年, 那時候學鋼琴的人我們家就有三個(我、我姐、我媽), 那時候我媽學鋼琴是因為希望給我們"練鋼琴的榜樣"。 但是那時候的我和姐姐都才小學而已,根本不懂的自動自發, 但媽媽練琴比我們認真,我們還是都會湊過去看他在彈什麼。 其實有時候小孩喜歡練琴有人陪他一起練習, 因此如果媽媽陪著一起學,她們會更有動力學習喔! 所以如果你希望家裡學鋼琴的小朋友更喜歡彈琴更自動練琴, 爸爸和媽媽也來一起學鋼琴吧! =============================================== 成人在決定學鋼琴前會有幾個問題: 第一:我那麼老了有辦法學嗎?會不會學不起來呢? 第二:我有時間練習嗎? 最近看到最近一期商業週刊標題< 青春老超人>,看到台灣最老牌的花旦戴綺霞, 他現年已94歲,還是每天早上四點起練腿力和腰力、拉腿、倒立,下午走路一千步, 讀劇本編新劇,他說了一句話:< 人生沒有困難,就是一直學習、一直進步> 其實退休族或上班族學鋼琴就是用一種輕鬆的方式讓自己一直學習跟進步, 我父親跟我說很多老年人很擔心自己的身體健康因此注重養身, 他認為最好的養身方法就是讓自己"走出去"並永保熱情繼續學習,保持心境上的年輕! 還有我發現很多父母親在育兒階段傾心照顧孩子的各方面,卻忘記自己的感受。 有一次有個家長原本想學樂器,決定了很久, 最後跟葉老師說:< 我決定我自己想學的意願跟經費還是拿來給小孩學鋼琴用好了> 但是父母必須要想想,有一天孩子都會長大,她們會有自己的天空, 等到哪一天孩子不再這麼需要你的時候,會不會感覺悵然若失? 因為你為了他完全忘記自己應該要及早準備一個可以怡情養性的嗜好! 怡情養性的嗜好選擇很多,學鋼琴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不用怕!你學鋼琴的時間一周只有一次,小孩依然會好好的! - 看到這裡,如果你們家有"宅退休族"或者"宅母親", 或者有"需要釋放壓力的上班族"趕快幫她們報名成人爵士鋼琴吧! 上課方式、費用、以及課程綱要可以隨時撥電話給我們喔! 小小音樂家電話:(02)2992-9771

專業直笛演奏班 招生中

2011年02月08日
公開
7

不少家長問我, 直笛不是學校就會教了嗎? 有必要在音樂教室學直笛嗎? - 原本葉老師就很喜歡直笛這個樂器了, 在小小音樂家開幕之前,堅持要招生這樣樂器, 但是當時的想法覺得:能夠招多少學生就多少吧! 但是沒想到,好多小朋友想要學直笛,而且有幾個還學出成績來還參加直笛比賽呢! 並且將在九月小小音樂家的發表會上大展身手呢! 我大概分析了一下會想來學直笛的原因: 1.在學校直笛成績不好,對於學校音樂課有排斥感以及畏懼感 2.本身對直笛這項樂器真的很有興趣 3.希望銜接其他管樂器,在這之前先加強認譜的訓練 4.本身音樂已經有很好的程度,想多一項樂器才能 ===================================================== 如果您的寶貝是上述其中一種的小朋友, 歡迎您來小小音樂家參觀詢問, 小小音樂家的直笛班有很大的特色, 1.我們會詢問小朋友過去學音樂的經驗做安排!  小朋友若沒有學過鋼琴,不會認譜,沒有關係!  我們會從頭開始教,直笛的課程裡頭會涵蓋樂理的練習 2.我們聘請的老師,不是只會吹直笛就可以教直笛喔!  我們找的都是音樂科系主副修管樂的老師,因為這樣的老師對於  教導運氣.點舌.指法按鍵都會比較有概念! 3.如果學到一個程度,我們會安排小朋友銜接其他的管樂器  EX:長笛.豎笛...等,或者可以吹奏中音直笛 4.我們的直笛班小朋友都要參加小小音樂家的發表會,  因此除了在家裡吹以外,還可以在人群面前練習表演! 5.葉老師有深入研究坊間的教材,選出三~四本適合孩子學習的教材,  因此來到這裡,您會發現孩子學的很快很好喔! ======================================================== 直笛真的是個很有魅力的樂器呢! 直笛的魅力在於攜帶方便! 因為直笛小巧輕便放在包包裡到哪裡想吹就可以吹,不像鋼琴,不太能夠帶著走, 因此走街頭音樂家路線,直笛是最剛好的喔!(笑) 再來是 直笛真的很便宜,最好的Alous高音直笛1000元有找, 想讓小朋友學音樂卻又不想要一開始就大破費的家長可以選擇直笛這項樂器. - 大家不要小看直笛了! 直笛不光是只能吹小星星小蜜蜂等簡單的樂曲, 它還有很多好聽又有程度的樂曲, 直笛也有適合的檢定和比賽可以參加! 總之, 如果您的寶貝對直笛有興趣, 或者想加強直笛增加在音樂課的信心! 歡迎您來電詢問葉老師喔! 我們非常歡迎您! -

葉老師的話-為什麼別人彈的比我好?

2011年01月23日
公開
29

為什麼別人跟我同年齡,同一個時間點學鋼琴,他怎麼彈的比我好? 為什麼別的孩子彈的比我家的孩子好?兩個人明明就同年紀呀!? 很多家長都會偷偷的想:一定是老師的關係!老師教的太慢!或者老師偏心! 卻怎麼樣也不會思考到可能跟自己的態度更有關係... - 其實葉老師最怕聽到的就是關於"比較"的問題 因為真的要追溯小朋友表現好與壞的原因實在是太複雜了! 所以我認為盡量不要"做比較"!但如果真的要比較的話, 也不能夠不理性的只是怪罪誰或者壓榨自己的孩子, 如果自己的小孩真的"被比下去了",也應該要有方向的檢討! 所以我提供幾個思考方向以及為什麼小朋友能夠表現好的原因給大家參考! 1.對不起!天份真的還是很重要! 我覺得學音樂真的還是跟天份有一點關係,這個天份不一定是"天生"的, 他可能是後天被培養的能力,比方說:專注力.音樂的感受力.手眼協調的能力! 也許在他嬰兒時期,他就已經聽了非常多的音樂也說不定, 再來專注力高的小孩也比較容易吸收老師講的東西! 2.同一個時間"學鋼琴",卻不一定代表同一個時間"學音樂" 我聽過很多媽媽在聊天,A媽咪說:我的小孩跟B媽咪的小孩同一個時間學鋼琴, 可是為什麼B媽咪的小孩比A媽咪小孩學的快呢? 有可能B媽咪的小孩從幼兒時期就學了音感鐘以及鐘琴等節奏感.音感的培養, 或者在其他機構也學習了音樂的基礎,或者是幼稚園所裡面就包含音樂課, 所以對於"音樂的感受性"其實兩個孩子的出發點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所以就算是同一個時間"學鋼琴",有穩固音樂基礎的小朋友一定也會學的比較快! 3.別人彈的比較好,一定有比你更好的學習態度 有些家長特別喜歡跟別人比較,卻又特別"縱容"自己的孩子! 太忙太累就可以不用練習!三天兩頭就請假! 請假的原因還很奇怪!寒暑假一整個不見蹤影,跑出去玩了... 如果心態把"彈琴"當成是"業餘的消遣娛樂",卻期待著跟別人一樣擁有"專業的表現", 然後還把責任推給老師不會教,老師教的不夠多!這真的很奇怪!而且很不負責任! 身為教育者的我們一定是不斷要求自己,不一定能夠做到完美, 但是至少學習者的態度是完美的,那結果一定也差不到哪去! 有人一天練一小時,有人一天練半個小時,有人三天加起來只練十分鐘, 有人上課才碰琴,這樣的結果當然會不一樣, 不要因為只看到結果(別人表演的很好)然後就做一些似是而非的斷定! 誠懇的自我檢討,比怪罪別人來的更重要! 4.別人彈的比較好,他一定學的比你快樂嗎? 他彈的比你好,可能他必須背負著家長以及他眾多親戚的期待是你沒有看到的, 因此"被迫"不斷的檢定跟比賽!可是你的孩子按部就班的學音樂, 因為"快樂的學音樂"就已經贏在起跑點上了! 因為快樂學音樂,可以恆久,可以經的起時間的考驗! 對葉老師來說,快樂學音樂遠遠比音樂檢定的成績重要的更多唷! --------------------------------------------- 再來,還有一個迷思,那就是,大家認為"好"的定義在哪裡? 葉老師看過很多小朋友,能夠彈的岀一首"夢中的婚禮",卻連簡單的視譜也做不到! 很多音樂教育,為著給小朋友或者家長交代, 花三個月的時間只為了硬練一首超乎程度的表演曲, 其他技巧訓練在這三個月完全偏廢, 或者花半年的時間只為了硬練一首比賽的曲子! 這樣的學習方式,如果是針對已經學十年的孩子我覺得OK, 但是我聽過太多只學半年.一年的小孩, 在培養基本功的關鍵時期使用這樣的學習方式,葉老師個人不贊成! 因為"硬練"所以可以在表演的時候彈的出來! 讓大家覺得學半年的小朋友可以彈"夢中的婚禮", 可是卻也因為"硬練"錯過了三個月提升程度的好時機, 也錯過了"基本功"的訓練,因此你看到的"成果"是"壓榨"出來的! 這樣的"好"是不健康也不紮實的! 我認為的"好"應該要是能夠經過時間考驗的"好"! 比方說:正確的基本功,正確的學習態度,正確的練琴方式,正確的心態, 還有最重要的...快樂學音樂的方法和心情! ----------------------------------------- 總歸一句:葉老師覺得非理性比較是"無形的殺手", 所以真正想把音樂學好,就是好好陪伴孩子練琴,陪他聽音樂.享受音樂! -

葉老師的話-陪伴孩子練琴時該用怎麼樣的語言?

2011年01月09日
公開
48

陪伴孩子練琴該(or不該)用怎樣的語言 此"語言"非彼國語英語的那種"語言" 而是你如何在孩子練琴中用心對話的語言 此篇文章老早就想要寫了 因為我發現這篇文章寫下去能夠造福多少為練琴困惑的家長和老師... 練琴是學樂器的孩子必經的過程, 但大多數的家長並沒有方法也沒有概念, 導致親子關係因為練琴而緊張, 讓練琴淪落到兩個極端==>放任以及逼迫 但其實,陪伴孩子練琴需要方法 方法正確,大人和小孩都能夠確實"享受"練琴的過程! "享受陪伴練琴"的過程一定有辦法做到 ==================== (1)不要一直催促孩子 很多家長因為工作忙碌,因為孩子時間表太滿, 以致於孩子才剛寫完作業就催促:"趕快去彈琴!快點!快點!" 孩子放學才剛進家門,媽媽就用高分貝的聲音說:"去彈琴!快點去!" 導致孩子在"催促"下被迫去彈琴,其實不是他不甘願去彈鋼琴, 而是父母催促的聲音和情緒已經先告訴孩子:"練琴就是一件不快樂的事情了!" 這個社會每個人都壓力很大,每個人都在想辦法塞滿別人的時間 因此"給予留白"的時間我覺得是很重要的 你可以先跟孩子討論好今天的時間,讓他知道他應當練琴的時間點, 當他知道他有"光明正大"留白的時間,他就不會需要你三催四請的! ==================== (2)不要拿金錢開說 很多家長很愛跟孩子說:"你知不知道你學鋼琴花我很多錢,知道嗎?" 我還聽過更誇張的,有個媽媽告訴孩子: "你今天這首沒有通過,等於浪費我一堂課的學費, 下次再沒有通過等於浪費我兩堂課的學費!" 學才藝要花錢這件事情沒有錯,讓小朋友明白家長的用心也沒有錯! 但我覺得時間點要對,情緒也要對,講這件事情的方法也必須要理性 好好的跟他談論金錢的觀念很重要,但不是在孩子練琴的時候一直拿 "錢"來證明大人的權威! ==================== (3)父母要以身作則 很多爸媽高分貝的叫孩子去練琴,結果爸媽在旁邊打電腦.看電視.打麻將. 做父母的千萬不要讓孩子覺得:"為什麼你可以享受,而我卻必須努力" 這種相對的剝奪感會令孩子覺得很挫折! 所以葉老師建議,孩子在練琴的時間,父母可以在旁邊陪伴他, 或者是處理公文.打報告,閱讀...總之就是做正經事情! 孩子真的很在意是不是有人陪他一起"奮鬥"這件事情! ==================== (4)給孩子典範,但切勿在孩子面前比較 很多父母很愛比較,或者求好心切拿哪個同學硬要自己的孩子以他為模範, 也許父母不自知,但其實這都會讓孩子感到備感壓力! 今天孩子只是單純的愛音樂,沒有要當演奏家~所以不需要太多的比較 你可以讓他欣賞"馬友友"拉琴讓他把馬友友當偶像, 但不要拿隔壁的同學來比較,只要他能夠樂在音樂,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了! ==================== (5)認真的練習十分鐘勝過摸魚一小時 有些父母很在意練琴時間的長短,硬要孩子練到一小時兩小時, 但這一兩小時孩子在做什麼,父母有去檢視這樣的成效如何嗎? 我在看張正傑(大提琴演奏家)最新的書上面有一段話我覺得很棒! 他說: 『 父母應該有一種胸襟就是孩子今天雖然只練15分鐘就不想再練,   但他這十五分鐘很認真也很有效果,那就應該要適度的尊重他們,讓他休息!   甚至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只要在一定時間內積極有效率的做完她們的本分,   就可以讓他好好休息,玩耍 』 ==================== (6)陪孩子練琴必須要多用的語言 "媽咪覺得寶貝你今天練的比昨天更好了!" "媽咪覺得老師今天教的這首歌好好聽喔!我想聽你彈!" "媽咪這首歌不會彈耶!寶貝你可以教我彈嗎?" (讓寶貝享受教爸媽的樂趣) "媽咪覺得你今天練琴很用心很有效率,明天我們也用最快的時間練好琴好嗎?" "媽咪知道這首歌很難,但是因為困難的歌你學會了!所以你變的更好了!" (當孩子感到挫折的時候) ==================== (7)清楚知道孩子練什麼歌,並給予生活上的連結 有一次一位學生彈"泥濘中的犀牛",剛好他出去玩看到了犀牛, 他就唱起這一首歌,回家之後他媽媽說他看過犀牛之後彈的更好了! 因為他看到真實的東西,因此有辦法與他的音樂做連結! 所以我覺得,帶孩子體驗生活,也是很重要在藝術上的學習! - 我希望能夠聽到越來越多家長能夠跟我分享更多快樂的陪練經驗 也希望能夠在練琴的過程中親子關係更加緊密! 過去聽到太多負面的案例讓我很痛心,希望這篇文章能夠造福很多人! 如果孩子在家裡有很大練琴的問題,我想是一些細微的"對話"&"方式"需要改變, 用另外一種語言,你會發現這一切都會有所不同! -

葉老師的話-歡樂的聖誕音樂會!

2010年12月27日
公開
14

(第一場表演的小朋友:陳聖淵.陳昱璇.曾品傑.張致瀚.吳姿儀.廖威翔.陳芊羽.江品萱. 蔡承峻.陳思妤.賴柏妤.廖威勛.呂佳蓁) (第二場表演的小朋友:陳思妤.謝欣恬.魏子瑄.鄭弘毅.黃苡甄.左宸甄.吳克行.蕭岑安.蕭至妤. 張馨之) (第三場表演的小朋友:廖書禾.廖珮妤.趙信瑜.趙睿閎.陳姿綺.徐稚貽.徐至詮.蘇庭誼.謝昊昀. 廖家緯) (第四場表演的小朋友:張佳茵.陳宥丞.陳宥蓁.李宜蓁.許博婷.蔡旻蓁.李沛畇.李宜儒.劉晨誼. 楊睿庭) - 這場聖誕音樂會連我自己都很期待! 因為這次的主題明確,而且活動的設計有四大不一樣! 第一,我們這次要玩交換禮物 第二,我們這次的點心是由蔡旻蓁媽咪親手做的聖誕手工餅乾 第三,我們每個小朋友準備1~4首的聖誕歌曲 第四,我們的活動前置作業.後置作業是由我們的小朋友幫忙完成的喔! 看過了無數場音樂教室舉辦的音樂會,我發現都流於一種形式 ==>就是小朋友演奏完就下台,沒有週邊的活動和驚喜,然後演奏完就回家! 大部分都是這種制式化,沒有靈魂沒有生命力的音樂會! 當初開設小小音樂家,我們就衷心的期盼,我們辦的音樂會必須要次數多, 而且還要有感動力,更要把音樂融入在生活之中,這是一個當初的理想, 要達到不會很難,但是要花費諸多時間和心思! 就拿這次音樂會來說吧!這次我們的小朋友我都幫她們準備彈聖誕歌, 他們在家裡動不動就跑到鋼琴前面彈琴,然後還邊彈邊唱,親戚到家裡, 非常大方的彈起聖誕歌(因為她們已經背的滾瓜爛熟了), 我們每一季都會幫小朋友準備該程度可以彈的曲目,小朋友頭腦裡面曲目非常非常多! 很多音樂教室花了半年的時間準備一首大型曲目, 小朋友背譜痛苦的要死而且還阻斷了進度!我們從不為了準備音樂會延遲進度, 小小音樂家的小朋友樂在表演~! 這次我還請了兩個母親上台分享小朋友學習音樂.練琴的過程. 台下的觀眾和葉老師我聽了都好感動!眼眶泛紅~! 我認為學音樂這們表演藝術非常仰賴家長的支持和陪伴! 他不光是上完才藝課回家就沒事了!而是常常要陪孩子唱歌,陪孩子彈琴, 參與他們音樂會的活動! 所以我認為,能夠長久學音樂的小朋友,他們的父母一定非常用心! 因為家長並不一定懂音樂~但是一定最支持!最懂得如何陪伴小孩! 這場音樂會最開心的地方在最後的==>交換禮物! (拿禮物的盛況~小朋友非常急自己拿到幾號?) 葉老師我這次開出交換禮物的條件是:要男女生都喜歡的禮物, 禮物的價錢要在100-150元的禮物,很多家長用心的帶孩子上賣場挑選禮物, 小朋友絞盡腦汁思考如何在這個條件下挑選自己想要分享的禮物, 這也是一個很好學習的機會! - 從上次音樂會開始,葉老師希望能夠讓孩子更了解音樂會前後置作業流程, 因此這兩次音樂會,包括音樂會前的佈置和音樂會後的善後,都是小朋友來做! 我想,平常爸媽都不會讓小朋友做事情,但是這兩次爸媽希望她們也能學習如何做事, 就把小孩交由阿杰老師指派任務:包括從二樓搬椅子到一樓,從一樓搬書到二樓,拖地, 掃地,排椅子,搬鋼琴,掛佈幕...做的事情可不輕鬆呢! 但是小孩子非常樂在其中!! 做完事情後,阿杰老師請大家吃麥當勞 超級開心的喔!!!! 如果家長看到這篇,你發現你的小朋友在家裡是大少爺大小姐,你想訓練他做事, 請趕快跟阿杰老師報名下一次音樂會的做事計畫,相信他們往後會更愛做事情! - 我們的音樂會真的很開心又很感動! 但是開心的背後,絕對有小朋友努力練習的身影! (五年級的聖淵第一次要上台,陳品亘老師和阿杰老師瘋狂的陪他練習) 歡樂的背後,更讓小朋友用自己的努力體會<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真意! 2011年再過幾天就要到了! 祝福所有的爸爸媽媽小朋友:新年快樂!! 明年的夢想都可以一一達成!! **預告2011年度的音樂會日期: 5/1(日)溫馨母親節音樂會 9/4(日)團員中秋節音樂會 12/18(日)歡樂聖誕節音樂會 (趕快邀請您的同學來小小音樂家喔!這樣她們明年也可以跟我們一起快樂表演!)

(葉老師的話) Merry X'mas音樂會

2010年12月19日
公開
15

葉老師的話:   很高興能夠在聖誕節辦一場聖誕音樂的音樂會,我們這次的主題是 以”聖誕歌”做為主軸,讓每一個小朋友能夠表演聖誕歌。另外我們要 玩交換禮物,很多媽媽帶著孩子到文具店選禮物,這兩個活動,目的就 是讓小朋友利用不說教的方式領會聖誕節最原始的意義-“分享”。大 部分的小孩子把聖誕節定義在”聖誕老公公、聖誕樹”等形式化的意義 ,在小小音樂家我們讓小朋友”彈奏”聖誕歌!我相信這是與眾不同的 聖誕意義! 小小音樂家這一年當中,已經辦了五場音樂會,這個很不簡單。在 別的環境,一年能夠辦一次音樂會已經很了不起了!這一年試驗下來, 我們這裡學音樂的孩子特別會背譜,而且特別勇敢不怯場,她們的腦中 有很多早就準備好的曲目,隨時要她們表演都可以!因為我們三、四個 月就訓練一次,表演就成了孩子”潛移默化”的能力了!所以我希望支 持我們的爸爸媽媽能把小小音樂家這樣的環境告訴您其他的好朋友,讓 更多的孩子能夠分享這個舞台! 最後我要分享我們有facebook的粉絲團,及yam天空部落格,裡頭有 葉老師不定期的文章分享,請你們務必常常上來看喔!  Yam部落格: http://blog.yam.com/littlemusician  Facebook粉絲團: 小小音樂家 音樂教室   最後預祝大家 聖誕節快樂.2011 新年快樂! *2011年音樂會時間預告:  5/1 (日) 歡慶母親節音樂會  9/4 (日) 團圓中秋節音樂會  12/18 (日) 溫馨聖誕節音樂會 *2012年我們要在新莊藝文中心辦大型的音樂會喔!!  小朋友們加油!

葉老師的話 -孩子練琴時父母該扮演什麼角色?

2010年11月28日
公開
11

孩子在練琴的時候,父母應當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是陪同嗎?是教他們彈嗎?是放任嗎?是責罵嗎?是拿棍子打嗎? 練琴是學音樂非常重要的一環,學音樂絕對不僅僅是來音樂教室上課而已, 練琴常常是親子關係中非常需要磨合的時候, 由於葉老師我尚未做父母,但我可以把我觀察到這麼多學生在家裡練琴 透過孩子以及父母口述而綜合而成的觀察經驗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分享 1.根據孩子的年齡&以及孩子學音樂的學齡做調整 幼稚園的孩子及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我不建議完全的放任他自己練習, 幼稚園的孩子透過上老師的課,她們仍然沒有辦法"每天"自動自發的練琴, 偶爾父母稍微的提醒是有必要的,這個時期的孩子喜歡唱歌,聽的能力非常的強, 所以我認為幼稚園的孩子需把練習的重點擺在==>調整她們在固定的作息時間練習! 父母可以陪她們唱歌,跟她們一起練習﹙比方說一起彈,或者是一人用一隻手彈奏﹚ "陪伴孩子練習"是這個時期的重點! 小學中年級的孩子,可以讓她們自發性的練習,不需要每次都陪伴在她們的旁邊, 所以我建議這個時期的孩子家長可以把重心擺在"欣賞孩子的練習"! 當孩子學了一首新的歌曲,您可以在旁邊認真用心的聽他們演奏, 當孩子演奏完,就算你覺得不是很滿意,第一句話"必定"且"一定要"先稱讚你的孩子! 然後在提出建議!因為孩子都是有表演欲的,但是如果每次換來的都是家長的數落, 他到時候就真的不願意把爸媽當成觀眾了! 2.我不建議在家裡教自己的孩子 我不建議的原因是因為,這樣會養成孩子來上課不自己吸收的習慣,仰賴媽媽在家裡教她們。 可是重點是,很多媽媽是小時後有學過,但不是真正能夠正確的彈出對的節奏, 反而在家裡教錯,讓老師下堂課很難糾正回來,而要花更多的時間。 所以孩子如果有哪個地方忘記怎麼彈,可以在家裡把它圈起來,下一堂課老師會再教。 這樣子孩子也經過他的思考,反而更容易吸收! 3.家長偶爾裝笨,讓小孩子教你彈,他就會很有成就感! 讓孩子教爸爸媽媽彈,絕對會比爸爸媽媽教孩子彈來的有趣而且有意義。 讓他們當小老師,他們就會思考如何把"他會的"教給別人,他又在重新消化一次。 重點是,他覺得很有成就感他的表現欲就出來了! 4.當孩子的啦啦隊長,給他鼓勵加油打氣,然後幫她們錄影 知名演員傅娟的女兒歐陽娜娜拉一手好大提琴, 她曾經說過在孩子第一堂課回來把孩子數落一番造成親子關係緊張, 有一天她半夜起來自己拉著大提琴,她忽然領悟到當自己拉著大提琴反而能夠體會 孩子拉琴的難處,因此她選擇在過程中當啦啦隊長給予適當的加油和打氣! 我覺得父母太容易給孩子太多的意見和批評,其實這對學音樂來說,是不好的! 因為音樂是一種表演的藝術,當一個表演者,一定要先從自我認同和周遭人的認同開始! 當她們有認同感的時候才比較能夠聽的進去"建議"。 我看過一個學生的家長,會把孩子彈琴的片段錄下來放在自己的部落格上面給大家欣賞, 這無疑就是支持孩子彈琴最好的辦法! 5.最後還是帶著孩子去聽好的音樂會 我覺得音樂會是最好激勵孩子把音樂彈好的辦法, 因為她們會得到激勵,有學習的目標!並且我認為要慎選節目, 因為很多節目是適合大孩子&大人看的,如果小孩子去看,她們聽不懂, 只會覺得很無趣,因此一竿子打翻一條船覺得:"音樂會就是很無聊"。 兩廳院的節目單都會註明哪些節目適合親子共賞, 那種節目就算不是孩子學習的鋼琴也沒有關係, 只要有標榜親子共賞的節目大可放心讓孩子去看, 她們不需要只侷限在鋼琴的表演,其他管絃樂、聲樂、合唱團都可以帶著她們去參加! 學音樂是一件長遠的事情,兩年才能夠看的見一點點皮毛罷了! 所以"陪伴、鼓勵、支持"我覺得是最好陪伴孩子練琴的方法! -

葉老師的話 -趕進度是為了誰?

2010年11月14日
公開
9

最近接到許多學生,明明是三分的程度,老師給的教材卻是八分程度的教材... 或者急著趕進度把該練的基本功完全跳過去... 針對這樣的狀況,葉老師歸納幾個重點: 1.這些趕進度的老師是為了滿足家長的期待∼ 這樣的老師不見得是個不好的老師,有些老師也許就是因為太在意家長的想法了, 所以希望留住學生而滿足家長的期待,但是殊不知給予學生超乎能力的曲子和技巧, 只會讓小朋友再練習的時候倒盡胃口,然後在一旁的媽咪覺得相當奇怪, 當初熱情滿滿的小孩怎麼突然無法勝任現在的樂曲了呢? 然後使用強迫式的練習,最後逼到孩子完全沒辦法再學下去了! 所以針對這樣的狀況,我覺得"四角關係"(家長、老師、音樂教室櫃檯、學生) 充分的溝通與協調是非常重要的!葉老師覺得有時候是因為溝通沒有溝通清楚, 以致於結果與實際的落差太大!再者,我覺得這樣的"關係"中,不只是老師的經驗, 家長本身也非常重要!家長有耐性會讓老師更能夠盡全力不武斷進度的教學。 ----------------------------------------------- 2.有些老師對於教材根本沒有做深度的研究∼ 現在坊間的教材有非常多!多到很多"經驗足夠、年邁已長"的老師並沒有更新 她們的教材的使用,依然使用 < 拜** >、< 徹** > 做為初學者的教材, 這兩本教材並沒有不好,而是現在已經有更多更適合現在孩子的教材, 這些教材循序漸進,而且使用"情境式的引導",還搭配情境式的的音樂CD學習, 小朋友皆能夠融入音樂之中,並且還可以跟家長分享這段音樂要表達的意境! 因此我認為"教材"是否真正適宜可以決定孩子是否能夠喜愛音樂! 家長在選擇樂器的老師,不妨看看老師選擇什麼樣的教材。 很多爸媽一定跟葉老師一樣停留在 < 拜* > 的年代,但是這些教材不要說孩子了, 連大人看了都覺得超級無趣! 所以來小小音樂家的家長,我們都會跟家長說明我們使用的教材! ---------------------------------------------- 3.彈難的曲子不見得代表彈的很厲害,有幾分程度就彈幾分程度的曲子才有辦法勝任∼ 家長跟家長之間的比較難以避免,有一次我的寶貝學生家長說:「他們鄰居學一年 就彈"給愛麗絲"了!她們超厲害的!」 我說:如果以"正常的進度"來說,學一年彈"給愛麗絲"應該是"小孩開飛機"的行為吧! 彈的亂七八糟,明顯的就是為了滿足家長的虛榮心,呼弄家長的無知吧! 結果不出我所料,那個彈"給愛麗絲"的小孩,節奏也不準,觸鍵也不對! 如果是葉老師,我寧願給他彈他可以勝任的"平安夜",把"平安夜"彈的完美無瑕 會比較實際,也不會感覺是在忽弄別人。 ------------------------------------------------- 所以我認為,音樂除了"情意"上的學習,一定免不了"技巧"的訓練, 技巧的訓練就是要紮紮實實一步一腳印,循序漸進! 因此老師非常重要!明察秋毫老師使用的教材和教法, 再來,家長必須收起某部分的虛榮心和急躁,信任你當初信任的老師的進度和教法! 才會讓這"四角關係"不緊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