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安咕媽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11年08月14日
公開
18

Playing in the park

Playing in the park

2011年08月14日
公開
14

藍玲family來玩

藍玲family來玩

2011年08月13日
公開
8

yamaha 老師請假

yamaha 老師請假

2011年08月12日
公開
14

to queenscliff

to queenscliff

2011年08月12日
公開
18

hair cut

hair cut

2011年08月09日
公開
21

good morning ! Mr. Li

good morning ! Mr. Li

2011年08月06日
公開
11

yahama 請假一次

yahama 請假一次

2011年08月05日
公開
14

父子的背影

父子的背影

2011年07月30日
公開
12

文章载 溫州事故

面對大陸溫州動車事故處理,央視名嘴白岩松和知名主持人楊瀾接連砲轟,連藝人也都看不下去,相繼跳出來質疑,包括知名歌手、演員伊能靜、被內地稱作「微博女王」的姚晨等也在微博上發表對溫州動車事故看法後,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知名主持人楊瀾坦言,溫州事故太慘烈,這次追尾是因為斷電,近來高鐵屢次延誤也是供電不穩,為甚麼沒有斷電的備案?調度人員為什麼沒有及時通知後面的列車?央視主持人白岩松痛批,中國高鐵的速度不可怕,可怕的是冒進,不能把技術先進等同於合格及擁有信心! 伊文被轉發4萬多次 紅遍兩岸的相親節目《非誠勿擾》主持人孟非也以車諾比事件為例,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在事故20周年時承認,是壓倒蘇聯的最後一根稻草。「災難面前,謊言是最大的魔鬼。你可以暫時欺騙所有人,也可以永遠欺騙部分人,但無法永遠欺騙所有人。」 《朝聞天下》主持人趙普對央視當時採訪困難感到無力,他說,「對不起,我也好內疚,這次採訪我心力交瘁。我在現場和員警幾乎肢體衝突。好多說不出的噁心,失望,鐵道部真的是破罐子破摔了,他們要幹嘛?」 伊能靜24日下午先用iPad在微博上發表對溫州動車事故的看法,引起網民瘋狂討論,截至昨天下午已湧入近萬人評論,被轉發4萬多次。她拿法國飛機失事當對照,殘骸數年沒有清理,還用電腦模擬還原失事現場,以防止下一次悲劇發生,「如果是雷擊,雷雨中運行的動車如此頻繁,怎麼避免下次雷擊?前班車停行時,如何通知車輛全體停行,這一堆問號,誰能負責回答!」 不僅如此,伊能靜也對網友表示,她也會坐動車,也很怕死,「我怕原本是期望回家的路,卻成為家人奔喪的路途。我不問政治不懂政治,但我不想活在恐懼哩(裡),我無法對他人生命冷感!因為我們都在其中!」 內地女藝人姚晨24日在微博上,替和父親是好友的追撞車司機「潘師傅」喊冤,要不是他拉下緊急制動系統,傷亡人數將會翻十幾倍。 姚晨為撞車司機喊冤 姚晨博文說,「可憐他屍骨未寒,卻被人猜測是他疲勞駕駛,這種說法簡直混帳之極!」 大陸演員歐陽奮強也在微博上表態,在追求物質享受時,也不要遺忘良心;官員追求政績的時候,請別忘記百姓;火車追求高速的時候,請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敦請鐵道部公布遇難者名單……這些人簡直沒人性……」 大陸搖滾歌手汪峰也痛批,「這種事情只有在這裡可能發生,存在!並且令人髮指的堂而皇之!剛剛還看到這段動車居然通車了!真是駭人聽聞!那車輪下枕著的是什麼?!在這個趕往機場,小雨蕭索的清晨,作為一個苟且的生者,作為一個中國人,心情傷痛,愧疚至極!」

2011年07月24日
公開
25

lunch at humble house

2011年07月24日
公開
18

爸比包餃子

2011年07月23日
公開
24

go to Torquay

go to Torquay

2011年07月17日
公開
10

home dinner party

2011年07月14日
公開
14

dandenong mountain

2011年07月11日
公開
19

吃火鍋

吃火鍋

2011年07月09日
公開
28

watch movie: Cars 2

watch movie: Cars 2

2011年07月07日
公開
19

陸客自由行 發現兩岸....

來自北京的網頁設計師Liu Xliao,2010年9月來台進行12天的環島「自由行」之旅。 攝影: Liu Xliao 一位背著背包、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穿著運動緊身衣,騎著一台頗專業的變速腳踏車,看起來像是一位環島單車行的樂活族。他在路邊攤停下車來,看了看牆壁上的菜單說道:「老闆,來碗滷肉飯!」一開口,大陸口音馬上引起老闆的注意。 「哎呀,您是大陸來的呀!一個人嗎?」老闆一邊準備餐點一邊問道。 「是呀!我來環島旅行!」 路邊攤老闆聞言不禁露出驚訝的表情。 這是一位陸客騎著單車自由行台灣時出現的場景。 住在台灣著名景點的居民們,也許早已習慣陸客團穿梭不息的景象。但在著名景點以外,台灣一般民眾見到陸客的機會還是不多。隨著台灣開放陸客團來台兩年半後,越來越多陸客發現,相對於「團進團出」,「自由行」才是能真正深入瞭解台灣的機會。 陸客自由行預計今年清明節上路,每日限額500人,初期只先開放北京和上海的居民。但其實早已有大陸人士用商務簽證先行進入台灣,體驗「不跟團」的旅遊;也有許多大陸學生藉由交換學生的方式來到台灣,一邊上課,一邊利用週末旅遊。這些在台自由行的陸客深入台灣的生活,除了擺脫購物站的消費限制外,還感受到兩岸生活型態的強烈對比。 陸客觀點1:在台灣,找回中國丟失的一些東西 一位中國所稱八十後(1980年代出生的)、來自北京的網頁設計師──Liu Xliao,也是一位業餘的旅遊玩家。2006年,他開始環遊世界各地,並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寫遊記,記錄旅行時的點滴。 去年9月,Liu Xliao申請商務簽證,從香港轉機到台灣。來台12天的行程裡,他以「順時針」方向進行環島之旅,獨自騎著自行車跨越東台灣,然後搭火車到屏東、高雄再坐高鐵繞回台北。 旅程中,Liu Xliao信手寫下圖文並茂的遊記。出乎意料之外,網友反響熱烈,單天網頁瀏覽量曾暴衝到239萬。Liu Xliao一夕暴紅!以至於他計畫把遊記整理成書,預定5、6月在台灣發行。 在遊記裡,Liu Xliao開頭就寫出一般中國年輕人的心聲:「我保證你跟團去台灣會非常非常失望,因為你跟團根本無法體驗到台灣之美。」 對於一個走遍世界各地的旅遊玩家來說,到台灣來和到世界其他國家旅遊感覺有何不同?Liu Xliao在電話的另一頭想了想,說道:「作為一個大陸人去台灣和到其他地方,心態有根本上的不同。台灣和大陸同樣都是講漢語,兩個文化如此相近,但卻是在兩種社會形態下,我覺得這可能是最大的不一樣吧!我去中東、尼泊爾這樣的國家時,更多的是一種旅遊的心態,但在台灣,卻帶有更多的觀察,更多的是做兩岸間的對比。」 「我看台灣,會尋找大陸丟失的一些東西,一些人與人之間的親近感,一些待人接物的方式,這是我去台灣之前就一直比較關注的方面,也帶著比較高的期待去台灣。台灣也沒讓我失望,所以這點讓我感受很好。」Liu Xliao補充道。 那他觀察到甚麼?又找出甚麼兩岸間的對比呢? 訊號斷斷續續的電話一頭,Liu Xliao認真說道,在台灣,他發現了大陸遺失了的「中華傳統的美德」:「大陸文革後,老祖宗留下來的生活方式、禮儀,都磨耗掉比較大一點;再加上改革開放後,一切都向經濟利益看,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和那種赤裸裸的利益擺在那裡,會讓你很不舒服;台灣可能也經歷這樣的階段,但沒有經過洗腦的、那麼嚴重的過程。所以最大的感受是,時時刻刻讓你感受到做每件事情你是受到尊重的,這是很難得的。在大陸很多時候,你去做一件事情,很容易被人忽視掉,感覺真的很冷漠!」 他舉服務業為例:「在台灣,每受到的服務都讓你有賓至如歸的感覺。不像日本做得那麼過,台灣的服務業讓你覺得更溫暖一些。」 Liu Xliao在抵達台灣的第一天,出了海關搭上往台北的巴士,就觀察到了兩岸的差別:「坐大巴到市區,深刻感覺甚麼叫服務與尊重──會有工作人員主動熱情地問你要去哪裡,並幫你買票。收錢的時候對你說謝謝,找錢的時候會再跟你說感謝惠顧;見你行李多會幫你拿並帶你到站牌。大巴司機會問你去哪裡,之後把你的行李依線路先後順序放在讓你好拿的位置──這在大陸根本不敢想像!不止大陸,香港也一樣,只會用一副剛死了爹的表情收了你的錢!之後你就與他沒關係了!你詢問他會讓你感覺你欠八輩祖宗的債……在台灣你能深刻感覺甚麼叫做服務!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台灣人可能覺得稀鬆平常的事,Liu Xliao卻深感不可思議:「車站大家會自覺排隊;在台灣連鄉下四面沒車的路口大家都會等紅綠燈!台灣的城市是沒有垃圾桶的,但是街道非常乾淨基本沒有垃圾。我去7-11買電池會問你需不需要幫你把電池包裝扔掉、你換下來的電池需不需要幫你回收。你買奶茶會問你需要加多少冰或是不加冰、需要甚麼甜度;之後會把紙杯包裝上的露水擦乾淨雙手遞給你;之後吸管的外包裝會幫你扔掉。不是說甚麼品牌培訓成這樣,而是所有的商家都如此。連你去原住民小店吃碗滷肉飯,受到的禮遇都是一樣的!讓你時時刻刻感覺自己是備受尊重與重視的。你會覺得同樣是中國人為甚麼差距會這麼大!這才是中華五千年應該積澱下來的美德!可是大陸在經歷了各種浩劫之後,各種祖宗留下來的美德都抹殺了……」 陸客觀點2:總是有聽不完的「謝謝」 Liu Xliao指出的傳統文化美德,是很多深入台灣生活的大陸人感同身受的。來自天津的一位到新竹清華大學的交換學生也說,在餐廳買飯時,不管是在付錢還是在點餐時,總是有聽不完的「謝謝」,說得他很不好意思;一旁來自浙江的交換學生點頭笑著附和道:「我就覺得明明是我該說謝謝,怎麼變成服務員在說謝謝了!」 另一位來自大連的交換學生迫不及待地跟著說:「我現在就是跟他(服務員)一起說謝謝,覺得好一點。剛開始服務員說謝謝,我不說話,一時傻掉,感覺自己待在那不太好,所以現在一起說謝謝。」 來自天津的交換學生想起旅遊台灣時一件難忘的經歷。一天,他到苗栗三義遊玩,當地有商店出租機車、腳踏車。他驚訝地發現:租車根本不需要押金或證件!他覺得難以想像:「感覺這邊商店對顧客都很信任。我當時就想,如果我把腳踏車騎丟了或是扛回家,店家也沒辦法,因為連姓名電話都沒留。我就問那店家,他說:『難道你大老遠跑來這裡,就是為了偷這腳踏車嗎?』」言畢學生自己都忍不住大笑起來。 陸客觀點3:見證華人也可以擁有民主與自由 另一項引起Liu Xliao注意的台灣特色是「選舉文化」。去年9月底他來到台灣時,正值五都選舉造勢階段,馬路上到處是國民黨、民進黨候選人的競選看板。目睹這些,Liu Xliao感觸良多:「作為一個大陸人,看台灣的選舉文化很多的是好奇。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光棍漢兒在大街上看一對情侶吵架,看得很熱鬧!轉念一想,自己卻連這個吵架的機會都沒有。這表明一個大陸人的心態,表面上看台灣可能更多的是看熱鬧;但轉念反思自己的時候,就會覺得很無奈,尤其對現在大陸這種狀況。」 他在部落格上更是感嘆道:「千萬別被人家立法院打架的假象矇騙。其實人家社會安定,貧富差距比大陸小多了,醫療、住房、教育都是有保障的。我們大陸媒體只會報導人家打架,貌似想證明甚麼。其實我想說,政客們不打架一團和氣那才是真的可怕。參看我們的和諧你就明白了,真正的和諧不是喊出來的,只有不和諧的地方才每天高喊著我們要和諧呢!當政客們不再互相指責,把精力都放在怎麼折騰老百姓這事上的時候,那才真是悲劇!」 一位南京來到台灣的交換學生,一次看到候選人把政見條列在自己的選舉看板上,感到印象深刻,她說:「選舉信息滿公開的,我覺得這個(跟大陸)滿不一樣的。」 台灣的民主與自由,在中國政治學者眼中,更是學習的好榜樣。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于建嶸,曾經利用來台灣學術交流十五天的機會,深入瞭解台灣民眾的生活,走到哪就問一般民眾一個問題:「假如官員把你的房子拆了,怎麼辦?」 如此問的原因是,中國大陸民眾的房產屬於公有,被政府暴力強制拆遷的情況嚴重,人民「維權抗爭」事件層出不窮,造成中國內部極大的「不和諧」。于建嶸因此想知道台灣是否有此問題。 沒想到,99%的台灣民眾被問到此問題時,回答都是一致的:「不可能!沒有我的同意他怎麼敢拆我的房子呢?只要這個房子是合法的房產,當官的不敢的。」 于建嶸會繼續追問下去:「如果真的被拆了怎麼辦?」 台灣人會回答:「到法院去告拆房的人,法官會依照法律給我判決,而且是判他們賠很多錢。」 于建嶸不罷休:「假如法官不依法判決,怎麼辦?」 台灣人開始不耐煩了:「不可能!我們的法官在很多問題可能腐敗,但是只要我有明確的產權和證據,他不能也不敢腐敗。」 「假如法官腐敗了呢?」 「我就找我的議員去告他啊!」 「如果議員也腐敗呢?」 「你這個大陸人真奇怪,老是問我一些奇怪的問題。如果議員也腐敗,那我下次就不選他啊!」 短短十五天,于建嶸和台灣基層民眾接觸,問著同樣的問題。結束行程回大陸後,于建嶸如此總結:「我在台灣的訪問經歷很短。卻讓我想了很多問題。台灣社會也許存在許多問題,但由於初步建立了民主制度,實現了威權體制向民主體制的轉型,台灣老百姓對整個體制有一個基本的認同。他們也許對某個領導人或某個政黨不滿,有很多抱怨,但不會對整個體制不滿,甚至想推翻它。其實我走過世界很多地方。在一些現代民主國家,民眾對待我的問題都有基本相同的答案。今天為甚麼講台灣,因為我們往往以許多理由,以我們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來否定一個現代的社會制度。台灣跟我們有著一樣的血緣、一樣的文化,基本相同的文化,為甚麼台灣民眾有那麼多『不可能』。」

2011年07月07日
公開
17

吃火鍋

吃火鍋

2011年07月03日
公開
18

dinner party cancel

dinner party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