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呈妤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呈a營養品...

2007年05月08日
公開
48

夏天快到了,又要擔心腸病毒了... 這是我買給呈吃的兒童健康嚼錠... 呈一天吃三顆...吃多算浪費吧! 斷斷續續吃了四瓶有吧...有時會忘記拿給呈吃^^" 是有感覺到有吃比較不會生病啦! 也有在吃益生菌(東華-愛兒菌多多) 記得呈三、四個月大就吃了! 目的...是希望可以改善呈的過敏體質... 不知道是因為這樣,呈才那麼大一隻呢? 還是本來吸收就還不錯...哈 遠東 Apogen® 兒童健康嚼錠 全台首創防護性營養補給 建立兒童全方位的健康防護 Apogen®是存在於藻類中的一群蛋白質,長期以來一直就被視為藻類保健食品中之營養成份。 係經遠東生技公司與長庚大學經過多年的研發製成,擁有美國專利(No.US6346408),此項研究成果- 異藻藍蛋白抑制腸病毒71型所引起的細胞凋亡已刊登於國際病毒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70:119-125 ),對於兒童 體質之調整及健康之維持,具有相當的效果,視為首創防護性營養補給。 主要成分 專利微藻抽出物(含異藻藍素APC、藻藍素CPC、藍藻精SGF、含硫多醣體、核苷酸、胜肽、胺基酸、微量元素)、茄紅素、DHA(植物性)、γ-次亞麻油酸、乳糖 使用建議 3-12歲之幼童 每次1-3錠 每日3次 3歲以下之幼兒,請依照醫師或營養師指示使用 產品特色 擁有美國專利、中華民國專利及德國有機認證 多重保證 本產品係利用最新生物技術自天然藍藻萃取之天然食品,絕不含人工色素、防腐劑、消費者食用安心。 所使用之藍藻並獲得德國有機認證(NL-RC-1309-B),為世界上唯一天然純淨的藍藻來源,絕無污染。 添加天然抗氧化劑—Lycopene(茄紅素),是細胞防護金鐘罩。 為高純化之Apogen®,能夠提供兒童完整營養素及DHA,為兒童做好全面性的健康防護及營養補給。 適用對象 學齡前兒童(3-6歲) 、學齡兒童(7-12歲) 、 活動量大、胃口不佳、體質虛弱之兒童 Apogen® 兒童健康嚼錠

學前教育雜誌"媽媽愛罵我!"

2007年05月07日
公開
24

媽媽愛罵我! •學前教育雜誌 2007/04/24 吃飯穿衣服總是慢吞吞,就連上床睡覺也是摸東摸西、一拖再拖,媽媽碎碎唸也沒用,重效率的爸爸上班趕著送他到幼兒園,看到他這副德性不免沉下臉。需要爸媽督促的韋韋總覺得「爸媽好兇喔!每天都罵我…」 【文�林曉玲(學前教育雜誌特約編輯)】 孩子在3歲之後,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父母為了要建立生活常規,看到孩子表現不當而表達意見時,孩子會從父母的口氣、臉部表情來判斷父母的情緒;當聽到父母嚴肅、大聲的語氣,會認為父母在罵他,而覺得委屈、被誤解、不高興,可能父母只是在講道理,告訴孩子要把飯吃完才能出去玩,但孩子往往會認為自己又被罵了。 (攝影�楊惠民) 不可否認,EQ再好的爸媽總有情緒化的時候,一看到孩子「不受教」,自己一把火上來,也無法維持永遠的心平氣和,當爸媽「罵」出口時,通常是孩子不聽話,尤其孩子已不再像以前完全受爸媽的話,不論是穿衣服的顏色或何時起床,都有自己的意見。難道孩子會「故意」不聽話嗎? 從孩子角度解讀「不聽話」 其實孩子並沒有所謂的聽話、不聽話,小小孩很難明白什麼是「不聽話」,2歲以上的孩子雖可理解語言上的表面意義,但從接收到執行,還是有段距離。每個年齡層的幼兒因認知程度不同,「不聽話」的行為原因也不盡相同: ■認知能力不足:孩子不瞭解規則的意義,無法記進腦子裡,就會「不聽話」。 ■欠缺表達能力:孩子內心不同意,但可運用的詞彙有限,無法清楚表達,只得暫時接受大人的規定;但事後就用不聽話的行為來表達不同意。 ■父母身教,孩子看得到:媽媽請爸爸倒垃圾,爸爸老是祭出拖字訣,孩子就學會這種模式。 ■規範不合理:不准孩子出去玩,但孩子天生好動,當然無法控制自己,若父母並未設計足以吸引他興趣的室內活動,等於強人所難。 ■欲望與規範衝突:父母說桌上的蛋糕不能吃,蛋糕卻被挖掉一塊,其實孩子在吃掉櫻桃時,根本沒想到自己是不聽話,只因蛋糕實在太吸引人了,大人不沒看到,他就覺得可以這樣做。 ■情緒失調:情緒平穩時,內心雖想做不被爸媽容許的事,但理性會抑制他的慾望;然而當情緒不穩定,如脆弱、激動、悲傷或生病時,就容易失去理性而犯錯。 ■負面情緒的累積:父母規定不能看卡通,孩子每天利用父母不注意時偷看5分鐘;但沒有看完整,情緒沒能得到安撫;日子久了,心情大受影響,就反映在其他事件上,如不好好吃飯、洗澡、睡覺等,其實孩子自己也不知道這些負面行為和看卡通的關連性。 (攝影�楊惠民) 6Tips親子溝通有效率 ■視性而為 循序完成 當急驚風爸媽遇到慢郎中孩子時,孩子會受到更多的催促與指責,但慢吞吞型的孩子容易退縮,動作、遊戲,甚至學習速度都比較慢。父母的催促只會增加他的心理負擔。 給孩子充裕的時間去學習、去完成,只要有一次比平常稍快,就立刻誇獎他。並明訂適合孩子能力的工作範圍和程序,例如先收拾娃娃再收拾積木;每完成一小段就給予獎勵,孩子或許會拖長時間,但一定要堅持孩子完成,藉以加強堅持度,先要求孩子完成工作,再要求時間控制;不要讓孩子產生挫折感退縮。 ■親子一起立法 訂定合理規範 父母訂的規範要具體清楚,與其說「你要做個乖孩子」,不如說「玩具玩完要收好」。在訂規範時要讓孩子參與,才知道他懂得什麼,再共同訂出規範,並利用孩子能看懂的字或圖具體地列在紙上。 雖然孩子並不一定都能遵守,但至少已有提醒的作用;訂規範時要注意合理性,否則就是入孩子於罪,孩子很容易就觸犯到規則,將來不聽話的可能性就很大。 ■讓孩子承擔後果 自發改變 讓孩子自己去承擔自己行為帶來的後果,也藉機讓孩子學習負責。當韋韋還是拖拖拉拉,面臨到的可能就是上課遲到、吃飯吃的太慢而不能參與大家的活動,讓孩子由承受自己行為所帶來的後果中,自動自發地願意改變。 ■傳達確定訊息 讓孩子同理感受 讓孩子感受到他的行為帶給爸媽很多不便;而且跟孩子討論時,肢體動作和語言表達要一致;若爸媽口氣堅定,表情卻輕柔嘻笑,孩子會搞不清楚爸媽表達的真正的意思。且在每一次孩子不聽話時,爸媽要態度一致,不能今天心情好就睜隻眼閉隻眼,而下次心情壞就大發脾氣。 ■親子遊戲 把孩子變聽話了 當孩子做不喜歡的事或吃不喜歡的食物,就會耍賴、動作慢,讓爸媽覺得孩子不聽話。先了解孩子是沒興趣、能力不夠,還是發展不夠成熟?例如孩子吃飯慢,先考慮是否食物不易咀嚼。也可以把要做的事遊戲化,例如孩子不喜歡收拾玩具,親子一起玩遊戲,數「1」時,孩子撿1個,不知不覺玩具就收拾好了。 ■爸媽調節自己的情緒 父母若不能控制情緒,會轉移孩子學習的焦點。原本是要修正不聽話的行為,但當孩子一看到父母臉色很難看就嚇壞了,認為以後只要聽話,父母就不會生氣。如此一來,焦點成了「生氣」這件事,原本不聽話而受「規範」處罰的意義就消失了,失去讓孩子學習如何改正行為的機會。(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學前教育雜誌4月號) █本月其他精彩報導 ◆新世代學習平台,父母跟上了嗎? ◆動物園派對鬆餅 ◆體內需要好地毯保護 ◆美術館就是要這樣玩! ◆徐莉玲:教孩子用心過生活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學前教育雜誌》4月號】 看完覺得很有幫助...分享給大家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