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LIS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分享:對孩子最好的10種食物

2006年07月06日
公開
43

對孩子最好的10種食物 ? 祝秀薇 「肥胖」已經不再是成年人的專利了!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中小學生有百分之十五是「胖小子」,在都會區更多,四個中小學生就有一個過胖。造成肥胖的主因就是熱量攝取過多,這也讓許多家長開始重視幼童的飲食。 不過,要給小朋友吃什麼好呢? 美國親職網營養學博士們票選出十種對幼童最好及最差的食物名單,可供家長參考。 十種最好的食物為: 一、燕麥:燕麥含有維他命B、鈣質、鐵質及鋅。每天食用可降低膽固醇,鈣質則有助兒童骨骼發育。而它所含的豐富纖維會讓人很快就有飽腹感,可減少食入油膩食品,達到控制體重的目的。 二、雞蛋:蛋仍是目前公認提供蛋白質的最佳來源食物,並且含有維生素B和E。 三、菠菜:富含豐實的鐵質及葉酸。鐵質不足時,會阻礙腦部分泌神經傳送素,讓腦部無法徹底發揮功能,導致學童在數理科學習狀況及表現不佳。葉酸則可預防嬰兒神經管的疾病,還能有效防治血管方面疾病。 四、乳製品:鮮奶、豆奶皆有很高的鈣質及蛋白質,也應多吃優格或優酪乳,因為優格含有對腸胃道有益的菌種,並且比其他乳製品容易被吸收。不過,最好買原味低脂的固態優格較好,因為有的優酪乳飲料含糖量較高。若幼童喜吃甜食,可在優格內加新鮮水果。 五、花椰菜:花椰菜是營養十分豐富的蔬菜,有β胡蘿蔔素、維他命B、鈣、鉀等,其中β胡蘿蔔素有抗氧化作用,可增強免疫功能,是公認的防癌營養素。 六、堅果:堅果營養價值很高,因為其所含脂肪是好的脂肪,可以降低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並提高好的膽固醇,可預防心臟疾病。堅果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不論是花生或杏仁果等,都是好的選擇。 七、鮭魚或豆腐:都含有孩童成長需要蛋白質,其中鮭魚經常食用可防止血管阻塞。 八、全麥麵包或糙米:糙米比白米多許多營養素,如纖維、礦物質、和維生素等,可以加在米中混合食用。一般市面上包餡的麵包如紅豆或奶酥,其糖或油脂多熱量偏高,所以最好選擇全麥麵包或雜糧麵包。 九、地瓜:地瓜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及纖維質。一杯地瓜所含的β胡蘿蔔素量,花椰菜要廿三杯才有同樣的量,所以地瓜可多吃。 十、枊橙汁:是天然的枊橙汁哦,熱量低又有維生素C與E。但要注意,別讓果汁取代了白開水。 十種對幼童最差的食物,則多是油炸、高脂高鈉食品,除了肥胖外,還易引起心血管疾病,如炸雞或雞塊、甜甜圈、薯條、熱狗,零食點心類的洋芋片、糖果、醃製果乾及奶油蛋糕、油酥點心等,另外還有含糖飲料如加味水、可樂汽水等,這些食物都屬高熱量又沒有什麼營養素的「垃圾食物」,家長要注意,要盡量減少孩童進食。

分享:增加鈣質吸收

2006年06月30日
公開
45

體內鈣質的恆定,除了足夠的鈣質攝取以外,還要考慮到鈣質吸收與利用的問題,例如:活性維生素D,會刺激小腸對鈣質的吸收。足量的維生素D,可促進鈣質的吸收,而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有蛋黃、肝臟、魚肝油或強化維生素D的食物。另外充足的日曬,也會促進活性維生素D的合成,因此給幼兒接受適度的陽光洗禮,對鈣質的吸收也會有幫助的。 攝取鈣質技巧 以下提供一些增加鈣質攝取的小技巧,幫助媽媽們如何為寶寶提供鈣質之攝取: 1.烹調時增加牛奶或奶粉,奶製品的使用頻率—如烹調海鮮、肉類、蔬菜時,不妨可加進牛奶、如奶油焗白菜,鮮奶蒸蛋、起士烙魚、起士烙通心粉等。 2.利用牛奶製成各式點心—如鮮奶饅頭、蛋糕、布丁等。 3.果汁飲料中也可添加牛奶一起食用—如木瓜牛奶、草莓奶昔。 4.食用連骨小魚,也是鈣質攝取的最佳方法之一—如吻仔魚粥就是個好方法。 5.蝦貝類之鈣質含量也不低—例如蝦皮含鈣量就很豐富,唯烹煮前需先用水泡過,去除多餘的鹽份及雜質。 6.熬煮大骨湯、排骨湯時,可加些醋或檸檬幫助鈣質溶出,以利吸收。 7.煎或烤魚時,擠些檸檬汁,既增美味又可少放些鹽,以利鈣質的吸收。 8.多食用深綠色蔬菜及海藻、海帶等裙帶類,若能與豆腐一起食用,則所提供的鈣質也很豐富。唯菠菜與豆腐不宜在同一餐中出現。 9.別小看黑芝麻,亦含有豐富的鈣質。 10.烹調香菇前,先讓香菇曬曬太陽,可以讓它活起來喔!(活性維生素D之合成)。 以上的這些資料,希望對閱讀此篇文章的你(或妳),有所幫助,也希望能夠澄清一些家長的觀念,鈣質的補充有很多途徑,不是非借助於鈣片的使用不可。相信只要父母多用點心思,您的孩子也能長的跟大樹一樣高。 幼兒需要額外補充鈣質嗎? 輯�王紹媛  鈣質補充途徑 要達理想的鈣質攝取可經由:(1)飲食。(2)鈣質強化食品。(3)鈣質補充劑(鈣片)。鈣質的補充,最好來自含鈣質豐富的食物或鈣質強化食品,若飲食真的無法達到充足的鈣質攝取時,才去考慮鈣片的補充。 (1)含鈣質豐富的食物—在幼兒快速成長的階段,牛奶、奶製品是鈣質最理想的來源。它可以供應學齡前幼兒,骨骼成長所需的鈣質。對一至三歲之幼兒,每日奶量最好還能維持2杯(500㏄),然後再補充乳製品,如優格、優酪乳、起士等等,就應很容易達到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值得注意的是,鈣質攝取不足的小孩,可能會導致齒釉質發育不全,以及加速牙齒的蛀牙。 (2)鈣質強化食品—例如目前市面上販賣的鈣質強化果汁、飲料,亦添加有不少的鈣質。 (3)鈣質補充劑(鈣片)—再次強調鈣片的補充,是用在飲食吃不到足夠鈣質時,才使用的方法。且鈣片的補充,最好由專業人員如醫生或營養師,來評估幼兒的每日飲食中鈣質的攝取量,再來決定是否要使用及選擇何種型式的鈣片,選購鈣片時,真正要看的是鈣質製劑中之有效鈣含量,才是比較客觀的吸收性指標。 不過一般小朋友的鈣片都有添加特別口味,小朋友很容易因為喜歡而攝食過量,另外有些廠牌的幼兒綜合維它命、礦物質補充劑,裏面也含有鈣質,父母不能因為幼兒喜歡吃,而讓其服用過量,因為鈣質服用過量,也是有壞處的。例如容易導致尿路結石、或軟組織的鈣化、以及影響到鐵質的吸收。 鈣質的吸收與利用 體內鈣質的恆定,除了足夠的鈣質攝取以外,還要考慮到鈣質吸收與利用的問題,例如:活性維生素D,會刺激小腸對鈣質的吸收。足量的維生素D,可促進鈣質的吸收,而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有蛋黃、肝臟、魚肝油或強化維生素D的食物。另外充足的日曬,也會促進活性維生素D的合成,因此給幼兒接受適度的陽光洗禮,對鈣質的吸收也會有幫助的。 再來要考慮的是,減少鈣質利用的因素: (1)高鹽、高蛋白質飲食:例如典型的美式飲食,如漢堡、炸雞,因含有高量的鹽份及蛋白質,可能會促進鈣質的排泄,另外還有一些零食,如洋芋片、蝦味先、蠶豆酥等高鹽、高油食品,對小朋友的吸引力絕對大於牛奶,父母必須要限量給予食用。 (2)高磷食品:值得注意的是,汽水、可樂中所含的磷酸鹽在腸道中,也會妨礙鈣質的吸收。 (3)高草酸與植酸飲食:有一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草酸鹽及植酸,會降低鈣質在這些食物的可利用率。例如菠菜、豆類,全穀類的外殼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