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MI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轉貼】幼兒秋冬保健5大法

2004年11月09日
公開
14

謝謝宇媽提供^_^ 幼兒秋冬保健5大法:背暖.肚暖.足暖.心胸涼.頭涼 【中時電子報 】 柯建新(慈濟醫院中醫科醫師) 最近早晚的氣候已明顯轉涼,濕度亦逐漸下降。天氣變涼,小孩就容易感 染一些如感冒、咽炎、肺炎等的疾病。 兒童的體質特色歸納起來,其生理特點表現為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生機蓬勃,發育迅速。而病理特點主要表現為發病容易,傳變迅速;臟氣清靈,易於康復。掌握這些特點,對於小兒的預防保健與診治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小兒保育觀上特別注重「治未病」的預防醫學。明代徐春甫在《小兒病源方論》提出的「養子十法」,前五法「背暖、肚暖、足暖、頭涼、心胸涼」,簡單的提示出小兒衣服的穿著方式。 ★預防疾病 要保背 背部為「俞穴」所在之處,所謂俞穴,傳統醫學認為是身體與外在環境交通之處,病邪亦容易由此而入,所以保持背部的「適當溫暖」可以預防疾病,減少感冒的機會,但是不可「過暖」,過暖則小兒背汗出多,亦易招致風寒溼等病邪侵入而生疾病。 ★保護脾胃 腹部暖 肚子是脾胰胃大小腸等消化吸收器官所在之處,所以保持「肚暖」也就是保護脾胃,讓脾胃能正常穩定的運化,從中醫的觀點認為:脾胃與免疫功能有關,所以肚暖在小兒保健是重要的一環。 ★穿襪按摩 足健康 足部是身體最低的部位,也是承受全身壓力最重的地方,氣血循環至此繼續向上循行,所以足部的保健與健康有很重要的關係。中國古代養生家、道家等也常勸人「每晚臨睡前按摩足心(湧泉穴)百餘下」,為養生保健的重要方法之一,可利用按摩推拿、原地踏步、穿襪等保持足部的溫暖。 ★神清氣爽 頭要涼 「頭為諸陽之會」,所以中醫認為頭部最容易「上火」,生理學上小兒經由體表散熱的熱量中,有三分之一是經由頭部發散出去,如果小兒保持頭涼、足暖,則必定神清氣爽,氣血循環順暢。 ★強健心肺 心胸涼 所謂心胸宜涼,指的是穿著不宜厚重,壓迫胸部,影響正常的呼吸與心臟的功能。「肺朝百脈」提示我們肺的功能健運,則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皆蒙其利有益健康。 轉貼自雅http://tw.news.yahoo.com/041106/19/14w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