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MI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05年09月11日
公開
9

北市親山步道

臺北市「親山步道主題網」登場囉! 發佈單位: 臺北市政府 發佈日期: 2005-08-23 臺北市是世界上少數具有自然景觀特色的生態城市,有著豐富多樣的山系景致,眾多登山步道羅列其中,在紅塵繁華與世外桃源中穿梭。古剎夕照、山水勝境、觀光果園、農園、茶園等遊憩據點,兼具濃郁的人文自然氣息,與契合時代潮流的暢快優雅。 臺北盆地四周有大屯山系、七星山系、五指山系、南港山系及二格山系等五大山系環繞,北起陽明山國家公園,南至二格山指南宮貓空。市民朋友常結伴踏訪這些山系中的登山步道,或休閒遊憩,或運動健身,享受著陽光與大自然的洗禮,沐浴在森林的芬多精中,濾卻紅塵俗事。清新的空氣,襯上明媚的山景,晨光中鳥兒啼唱枝頭,蝶舞翩翩,微風輕拂額際髮梢;夜晚星空下,台北盆地燦爛繁華的燈海如恆河沙數,淡水河一路延伸迎向遙遠天際。 「登山健行」是臺北人忙碌的生活中,舒緩工作壓力最有效的休閒活動,這些年來臺北市政府致力於登山步道各項設施建設與維護,期使這番用心能讓市民朋友享受更完善的設施,提昇休閒生活品質。 為推廣登山健身活動,鼓勵市民朋友從事健康戶外休閒,臺北市政府特別於五大山系中,規劃出20條適合親子共遊之步道路線,並與大眾運輸系統結合,名之為「親子級親山步道」。 為配合本府推動親山步道策略方案與服務大眾,臺北市政府建設局已將親山步道相關資訊,於「市民休閒網」製作完成「臺北市親山步道主題網」,內容包括各步道路線圖、乘車資訊與步道特色介紹等資訊,歡迎民眾上網查詢。 來吧!快來加入我們登山健身的行列,歡迎您老老少少結伴來親山,享受大自然的清新,鍛鍊健康體魄,台北市親山步道向您健康招手! http://letsgo.taipei-elife.net/gowalking/

2004年12月17日
公開
11

墾丁高雄參考行程

謝謝霆爸阿芬等諸位玩家提供 身為高雄人,還真的不夠了解墾丁呢!!^_^ 路線A. 第一天 7:30-8:00 在中二高西湖休息站集合 --> 12:30 到萬巒海鴻飯店吃豬腳大餐 -->14:30 進駐虹彩驛 --> 15:00 到貓鼻頭奔跑 --> 16:30 到白砂灣戲水玩沙看日落 --> 18:30 到墾丁享受南國食味 --> 20:00 夜遊恒春出火 --> 21:00 回到虹彩驛 --> 有體力的人可以當月光夜遊俠漫遊沙灘 第二天 9:30 到海生館 --> 12:30 到車城吃飯+參拜福安宮 --> 14:00 進駐瑪雅山莊 --> 墾丁牧場風光 --> 15:00 看看不完整的風吹砂 --> 16:00 龍磐大草原跑跑跳跳到太陽下山 --> 18:00 墾丁街上吃飯 --> 20:00 在不會被罰錢的原則下夜遊鵝巒鼻燈塔 第三天 就在瑪雅享受墾丁原味牧場 --> 12:00 到潮州吃清蒸肉圓+黑輪+獨到口味的豬血湯+特殊的客家炒粿仔(保證其他地方吃不到) + 潮州特產冷熱冰 --> 接插花行程 --> 14:30 營長牧場+阿梅牛奶饅頭+台糖烏樹林小火車 --> 16:00 北上 路線B. 第一天 上半同A, 進駐虹彩後 --> 改走四重溪經古戰場到最南水庫-牧丹水庫--> 15:00九棚大沙漠驚鴻一瞥 --> 16:30 龍磐大草原 --> 以後同A 第二天 先上社頂消耗體力 --> 12:00 墾丁用餐 --> 14:00 進駐瑪雅 --> 墾丁大草原+小灣戲水看日落 --> 18:00墾丁街上用餐 --> 20:00 夜闖鵝巒鼻 第三天 9:30 到海生館 --> 12:30 車城用餐 --> 接插花行程 當然可玩的景點很多, 還要按當時車況天氣還有口袋銀子作彈性調整, 以上是較為經濟的玩法, 如果要再加碼像第三天可以中午去東港吃個海鮮+大鵬灣遊瀉湖再北上, 或第二天上午去遊後壁湖, 還是可加一些晚上行程, 像是去萬里桐拿手電筒捉海膽等...以上給大家看看, 先這樣子啦. 霆爸 另外給蹦妹爸媽參考.. 如果墾丁己遊多次, 建議可放大範圍, 如第一天可加掛小琉球行程, 考慮經費的話也可省一點, 到東港大鵬灣坐平底船一遊瀉湖, 可到蚵島上(由20年蚵殼堆成)吃個水上7-11的蚵仔煎, 再繞到空軍基地公園走走, 這樣船跑一趟是一人200 小孩不算錢, 大約 40-50分鐘, 滿有趣的. 另外在枋山附近的山邊有一個觀光果園, 要往枋山車站的方向進去, 那裏的山地小村落也別有風味, 此外, 在南迴公路上有一個森林遊樂區- 雙流, 強調原始森林風, 裏頭的山水風光只有進去過才能體會, 這可以從車城那邊進去, 往旭海的方向..看到指標往台東可達, 或者從楓港走南迴也可. 回程時可以走南二高接 88 號往潮州/竹田, 下來後往竹田到竹田火車站, 品味一下日式車站及當年南台灣米倉作業的古蹟, 那個地方雖是火車站, 但被改成竹田驛園, 滿有味道的...不用收費. 還有可順遊南州糖廠, 裏面有賣便宜的台糖冰棒. 另外建議在墾丁吃完晚飯天氣不錯的話, 可以利用月光到萬里桐或白砂灣去捉些海中生物, 當然也是不用錢. 你們的路線要是熟悉其實可玩的地方還很多, 像是來義, 萬金天主堂等, 墾丁本身就是享受一下大草原的味道, 可能附屬味道比較濃些就是. 住宿訂如下,給你參考。 12/18 虹彩 http://www.mizi.com.tw/01/about01.htm 雙人房=>1800/間 樓中樓式四人房(面海)=>3000 (這是超級業務員琦爸辛苦殺價的價錢) 12/19 瑪雅之家 http://www.maya-house.idv.tw/ 四人房=>2000/間(景觀較佳) 二人房=>1200/間 全部位於瑪雅之家主棟別墅,木屋整修中不開放(元月才開放) 我們的原則也是一山一海, 虹彩驛就在海邊, 位在紅柴坑魚港旁, 附近有個濱海休閒區叫-紅柴水鄉(沒有住宿), 我10月有去過還不錯, 離虹彩驛很近, 不過不像夏都就在墾丁灣上, 冬天可能不收門票, 所以我當天會試看看用虹彩的住客能不能在晚上或是一大早進去走走.http://www.sttf.idv.tw/images/document/square/square_a/lin_3.htm 瑪雅就真的靠山了,那天下午會帶大家走社頂的一條小路 (希望沒被封) 穿過墾丁牧場到籠仔埔大草原不知道你們走過沒有? 真的油綠的休閒感, 讓不是開休旅車的車和人都跟著變休旅了, 開休旅車的人跟車更能享受大地,車和人合為一體的休閒感, 如果曾經開過應該也有這樣的感覺. 霆爸 漢王飯店那兒好吃的小吃很多呢!想著想著又流口水了... 1.紅豆湯、挫冰: 五福路上近七賢路口,漢王旁邊,屈江市場上。 一位老夫妻賣的,太太臉永遠臭臭的 不過她的紅豆湯圓真的很好吃 2.大溝頂魯味: 大仁路近七賢路口,共兩攤並排,選面對攤位的左邊那攤 鴨血糕(我最喜歡)、“樓梯”、雞翅、小豆乾、鴨舌頭...都很好吃 3.阿婆冰: 在大仁路和五福路中間的七賢路上, 有好幾家分店,口味都一樣,生意極好 紅豆牛奶冰、“鹹酸甜”最搶手... 4.汕頭乾麵: 新樂街近七賢路口,鹽埕公有市場對面 只有晚上才開,生意很好 一定要去吃它的乾麵 強力推薦,錯過可惜,好香... 5.冬粉王: 大勇路上近五福路口 可以自選冬粉湯料的內容物,如:豬肉、豬肝、豬腰....或是清冬粉 番薯飯和清淡的湯頭深得小朋友喜愛,大人們愛吃醃蘿蔔和燙韭菜 醬油膏沾料一定要放辣豆辦醬,過癮,推薦買罐帶回家 至於渡船頭,以前我們直接在漢王過去沒多遠的碼頭上 可以再問飯店人員,他們應該最清楚....

2004年12月15日
公開
12

很美的國小

謝謝炒手居諸位爸媽提供好棒的資訊!!!^_^ 要去指南國小很方便, 坐237或236到終點, 或是到木柵動物園站,有那種上貓空的小巴士, 隨招隨停, 路程離政大大門約8分鐘, 就是往貓空那條路一上去5分鐘(過水鋼琴社區)有個Y字路, 走下面那條, 再2分鐘就到了,跟小巴司機說一下就好. 校園很小, 門口也不大, 剛好在草湳溪旁(政大人叫醉夢溪), 進入校園就是小操場, 好玩的是教室後面,連著山和水, 有一個小門可以下去溪裏捉蝦,有一池水很淺, 夏天去真的好玩, 我小時候常騎腳踏車到那裏玩水. 對了!還有一間很可愛的高山小學, 在復興的小烏來, 叫義盛國小, 緊貼著宇內溪, 週邊都是樹, 很漂亮, 有空大家可以去看看. 最近動力火車一直有在宣傳山地小學需要資助, 好像是電腦, 一直很想去看看是那些小學需要, 說不定能幫得上一些忙. 霆爸 霆爸, 指南國小跟福山國小我都去過了,我很喜歡。 連那納桑瑪股的小學校我也是印象深刻。 宜蘭大溪面對蜜月灣的小學,我也好喜歡。 還想去西寶國小等等......哈哈....就是喜歡單純、自然樣貌多的國小 FROM 倫媽 北宜公路上的雲海國小(近新店)小而美,空氣清新的讓人心曠神怡,常見有人到那而打坐吸收天地靈氣,只不過它的跑道是石子跑道,大家或許也可約一天週末,相偕去野餐+探勘。 曾在雲海國小找到即將羽化黑鳳蝶蛹的瑀媽 *** 目擊了蝴蝶羽化的整個過程,那種震撼難以言喻,也因為如此,也愛上蝴蝶也愛往雲海國小跑。 ***

2004年12月05日
公開
20

本日參考活動

1.北市圖說故事活動【兒童英語說故事】 時  間: 週日上午十時至十一時三十分 日  期: 8/1、8/15、8/29、9/5、9/19、10/3、10/17、10/31、11/7、11/21、12/5、12/19 地  點: 總館地下二樓小小世界外文圖書館 2.富陽公園賞蝶 2004 / 12 / 5 ☆活動特點☆ 秉持推廣蝴蝶生態保育、回饋山林及社會、服務民眾宗旨,挑選交通便捷之台北盆地市郊,週週定期免費帶領民眾認識蝴蝶世界奧秘、體驗彩蝶之美,適合賞蝶入門階段民眾! 活動須知: 1.活動集合時間:週日早上7:30(逾時不候!) 2. 集合地點:「國立台灣博物館」正門廣場銅牛前(台北市館前路•228紀念公園) 3. 該活動為推廣蝴蝶生態保育之義務導覽活動,免費且無須事先報名!〔團體請另行預約〕。集合後由解說員帶領民眾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前往當日賞蝶地點,請自備雙筒望遠鏡及圖鑑、筆記本、遮陽帽、雨具、車資及餐點飲水,活動約於中午原地解散。 4. 若遇天候不佳,行程由領隊機動調整;經中央氣象局發佈颱風或豪雨特報該日活動取消。 5. 本活動目的在帶領民眾欣賞、觀察蝴蝶生態之美,活動中除解說員解說之必要外,嚴禁參與者任何採集、捕捉行為! 6 本季參加活動達七次者(憑當日解說員簽名)可至蝶會會館領取精美紀念品乙份! 7. 本活動由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指導。 電話:02-2881-4006

2004年09月19日
公開
18

本日參考活動

1.北市圖說故事活動【兒童英語說故事】 時  間: 週日上午十時至十一時三十分 日  期: 8/1、8/15、8/29、9/5、9/19、10/3、10/17、10/31、11/7、11/21、12/5、12/19 地  點: 總館地下二樓小小世界外文圖書館 2.活動日期:9/5、9/12、9/19、9/26(週日) *活動時間:下午2:30-4:00 *活動地點:關渡自然公園自然中心一樓觀景平台 *活動費用:每份材料100元 *報名方式:您可以先以電話預約保留名額,但請於活動當日下午兩點前到關渡自然公園的自然中心一樓服務台繳費,或是活動當日下午二點至服務台現場報名繳費。 *活動內容:利用自然界隨手可得的素材,設定各種不同的生態創作題材,或黏、或貼、或彩繪出一件件具創意、又實用的作品,活動進行中並可增進親子互動,讓親子關係更親密。 秋天是種子成熟的季節,關渡自然公園資深義工馮雙老師將教大家利用各式各樣的種子,搭配紙板、紙黏土及木條,再運用想像力,做成充滿秋天氣息的鏡框。在DIY動手做的過程中,可以訓練小朋友的手指功能外,還可以促進親子間的趣味及感情。 ----有興趣的大朋友小朋友,要趕快打電話來預約報名唷!---- 聯絡方式: 112 台北市北投區關渡路55號 教育推廣部 電話:02-28587417分機211 傳真:02-28587416 E-mail:[email protected] 網站:http://www.gd-park.org.tw/

2004年08月29日
公開
17

活動參考

1.北市圖說故事活動【兒童英語說故事】 時  間: 週日上午十時至十一時三十分 日  期: 8/1、8/15、8/29、9/5、9/19、10/3、10/17、10/31、11/7、11/21、12/5、12/19 地  點: 總館地下二樓小小世界外文圖書館 2.關渡自然公園”彩葉飛舞拓印方巾”親子DIY活動 星期日下午14:30~16:00 夏季是生長的季節,日益茂盛的綠葉為關渡自然公園增添不少綠意,河岸生態區、海岸林區以及北部低海拔林區都比往年更加欣欣向榮,形形色色的葉形、葉色及葉脈,成為暑假來到關渡自然公園的觀察重點之一。因此,關渡自然公園將在八月份推出”彩葉飛舞拓印方巾”親子DIY活動,讓大朋友、小朋友在一片綠意中認識五花八門的葉片特色,也把自然之美結合於藝術創作之中,把親手做又實用的葉拓方巾帶回家。 夏季,是黃槿花團錦簇的時節。白天,鮮黃、鐘型的花朵綻放在關渡自然公園的海岸林區,在微風中向剛入園的遊客招手﹔到了傍晚,黃色的花冠轉呈暗紅色,隨著遊客的離去掉落。黃槿不只是海岸防風林的優良樹種,還是典型的民俗植物,花及根可入藥,樹幹可製成家具或當作薪炭,樹皮可製繩索或樹皮布。此外,黃槿的嫩葉燙熟可食、花糊麵衣油炸或可炒食,葉片還可作為粿、糕之墊底,因此黃槿又被稱為”粿葉樹”。 耐乾旱、抗風力、抗污染的台灣欒樹不只在關渡自然公園內頭好壯壯,也同時成排屹立在關渡捷運站到自然公園的路上。欒樹的樹液是昆蟲的瓊漿玉液,樹液流出的部位總可以見到大批的金龜子、天牛、椿象、螞蟻等昆蟲一同來搶食,因此欣賞台灣欒樹高大的體型以及美麗的羽狀複葉之餘,也別忘了留意枝頭上令人驚奇的蟲蟲世界。約莫再過一個多月就是欒樹開花的季節,黃色、紅色燈籠般的小蒴果高掛樹梢,隨風搖曳,屆時又是另一番風情。 在樹葉變化萬千的季節裡,關渡自然公園特別為親子設計了”彩葉飛舞拓印方巾”親子DIY活動,利用葉片千變萬化的造型拓印成美麗又實用的方巾。在製作之前,講師還會先帶領小朋友認識關渡自然公園的植物,分辨植物的類型,並觀察葉片的型態與質感,如:柳樹的葉細長、青剛櫟的葉有鉅齒狀、野牡丹葉脈明顯……,再讓親子透過共同動手做的過程,增進親子互動與感情,並且把可作為桌巾又可成為吊飾的葉拓方巾帶回家。 ”彩葉飛舞拓印方巾”親子DIY活動將於八月份的每個星期日下午14:30~16:00,在關渡自然公園自然中心一樓觀景平台舉行,每梯招收30人,額滿為止,酌收材料費100元。即日起歡迎預約報名,報名電話:(02)28587417轉分機211或212

2004年08月24日
公開
14

7條路線搭公車暢遊台北

7條路線搭公車暢遊台北 鄭心媚/台北報導2004.08.17 中國時報 為了推展台北市觀光活動,台北市交通局下半年將推出七條觀光公車路線,包括可以盡享台北市美食的打牙祭公車、了解生態的關渡生態列車、以及賞花泡湯的湯花戀公車、另外還有浪漫的愛國東路婚紗公車以及徜徉中山北路的咖啡楓香公車,讓民眾只要選定所要的主題,就可以搭乘公車暢遊台北城。 目前已經推出的為配合藍色公路啟航,二月已將紅三三、紅三四路包裝成遊河觀光公車,接駁民眾往來於大佳、大稻埕碼頭及捷運站之間,並提供全新的路線圖、文宣摺頁及觀光小手冊,車上還備有紀念戳章,讓乘客在觀光小手冊內蓋下自己那一份屬於淡水河邊的記憶,洽詢電話(○二)二九八二三三二二轉二一○。 另外推出的觀光公車為行經華西街觀光夜市的打牙祭公車,公車路線以夜市美食為主,並配合台北打牙祭活動前往美食餐廳,讓台北的美食資源整合起來,喜好大啖美食的老饕,只要搭乘美食公車,就可以享受到最精華的北市美食,有興趣的民眾可撥打專線洽詢,電話為(○二)二三六九六四四八。 八月至九月間則有「婚紗街藝術觀光公車」行經路線為北市著名的婚紗街愛國東路一帶,聯絡電話為(○二)二三九三二七六七。九月分則於南港茶山地區設置賞茶公車,遊客可在公車上細細品味南港獨有的歷史文化,電話為(○二)二七八三五七九○。 十月中則將堆出「關渡、生態、台北城生態列車」,屆時將有兩部彩繪生態列車行駛於關渡各站,除以大自然生態做為公車整體彩繪背景,並將車內椅套與窗簾換裝為生態座椅,車內還有各種生態文宣讓民眾隨時取閱。同時為了配合大自然生態,車上還會播放自然鳥叫與蛙鳴聲,以及各種動物、鳥類的活潑吊飾,讓民眾一上車就彷彿進入森林般,徜徉在自然的懷抱中。生態公車的洽詢電話為(○二)二八五八七四一七轉二二○。 十月同時要推出的還有,湯花戀季溫泉觀光公車,行駛區域為北投及新北投地區,並搭配湯花戀主題活動,行銷北投溫泉區熱呼呼的泡湯文化,洽詢電話(○二二)二八九五五四一八。十月初到十二月底則推出楓香咖啡公車,帶著民眾到中山北路,感受到濃郁的咖啡香,並恣意暢遊中山北路一帶的休閒景點,電話為(○二)二五一八五六三三。 觀光巴士路線 http://taiwantourbus.justaiwan.com/chinese/index.html

2004年08月24日
公開
19

淡水山林 風情不一樣

淡水山林 風情不一樣 劉英純、實習記者洪慈勵/淡水報導 2004.08.23 中國時報 假日遊淡水,除了河畔和漁人碼頭外,您知道還能到淡水山區的農園,來一趟純樸的農園之旅嗎?淡水農會暑假期間的周末假日開出「免費遊園」專車,每天八個班次,讓民眾也能乘車逛逛山區的休閒農園,很受到好評,還經常要排隊才能搭得上車哩! 淡水鎮倚山傍水交通便利,又位於淡水河的出海口,近年來漁人碼頭、金色水岸都深受旅客喜愛。不過除了水邊,山區也有不少值得看、可以玩的農園,淡水農會推廣股長邱壬癸說,透過策略聯盟的方式,結合農林漁牧、自然景觀和古蹟景點等資源,每周末開免費遊園車,推廣給更多人欣賞淡水純樸的一面。 這個遊園專車的計畫,共與八個休閒農園合作,分為兩條路線,甲線是單數整點從淡水農會發車,乙線則是雙數整點開車,民眾可以依自己喜好來選擇,但淡水農會為了公平起見,不採事先預約,都需要當天排隊。 甲線參觀的農場有水源地的淡江農場、北新莊的?群農牧場、阿三哥休閒農莊與三空泉農場。乙線走的是北新路,到大屯花卉農場、楓樹湖養蜂場、古蹟石牆仔內休閒農園與北新有機休閒農場四處,各具特色,每個景點都停留十五分鐘。 由於停留的時間不長,因此,有些民眾都抱著「蒐集資料」的心情,先逛一圈了解這些農園的特色,做為參考。同時,農會也送每人導覽手冊一本,部分農場還有消費折扣,也可以品嘗該農場自製的產品,很受到旅客的歡迎。 遊客王太太說,趁著假日帶孩子和外甥女到休閒園區,不用花交通費,有些農園的主人還熱情做講解,這樣的遊園專車可以不花太多力氣,就能了解各特色農產品,參加一日遊行程也不過如此。 想要再深入體驗,下次就知道農園的位置,再安排造訪,是個很不錯的點子。

2004年07月31日
公開
35

象山自然步道

【象山地形景觀】台北近郊的綠色屏障 http://www.hsiliu.org.tw/mountain_3main.htm   住在松山的台北市民,談起虎、豹、獅、象這四獸山,一定如數家珍。其中,象山因外形似象頭而得名,它就位在台北盆地東方的信義區、世貿大樓斜對面,拇指山高高地立在它東南邊。象山長長的尾稜伸入松山路與市立療養院之間的平地,這是象山象鼻子的部份。   從山頂上向北望去,可見到基隆河河谷平原;南邊是坡內坑、三張梨;東邊是和象山同屬南港山系的虎山、豹山和獅山。   海拔183公尺的象山,雖然不高,但由於前方無屏障,登高眺望,整個台北盆地一覽無遺。   漫步在象山自然步道中,黃褐色的石乳園峭壁、巨石、形成象山不同於一般低海拔山區的地形景觀。這裡的地層主要由砂岩組成,富含植物化石,是重要的含煤地層。   象山是台北盆緣一座較完整的山稜,它的尾稜都呈指狀地延伸嵌入盆底平原,它是盆底平原的依靠,也是當地居民可以舒緩身心的綠色地帶。 【象山的歷史人文】人與自然共享的台北後花園   最早的時候,象山原是一座低海拔原始闊葉林,由於座落在台北平原的東北邊緣,很早就出現人為開發,現今山上仍留下的相思林就是當時整座山人工造林後遺留下的植株。爾後,隨著錫口(松山舊稱)人在山下的經濟活動改變為運動休閒,迄今,象山自然萌發的天然林,又已逐漸復原並取代人工相思林,也因此,仰賴天然林中種類繁多的植物為食的動物,也逐漸多樣而繁盛。今天,一條條蜿蜒的泥路、鋪設的砂石階,花崗岩步道,以及繁茂的森林、隱藏其間的各種生物,都述說著象山已是松山人生活中的一部份。   晨起運動的居民,假日登高的遊客,走進象山,一派清新自然。它離人群如此近,山的吐吶,滌淨塵囂,這塊綠色的肺,讓人更該珍惜。   自然步道便是在這樣的理念下構築的。它提供了一條可以仔細看山、賞山、學習山的路徑;同時也希望人們的足跡只烙印在步道上,留給山林更多自然繁衍的空間,讓這裡的動植物不受干擾地自由成長。畢竟,山是動植的家,而我們只是作客。學著將自己隱藏在自然之中,和其他生物同等對待,便能領略自然之美。   現在的象山,孕育著無數自然生命,也傳授著健康和知識。常見老師帶著學生,父母牽著孩子,或三五好友結伴而行,或獨自漫步解說活動,象山,有的是自然與人文。 【象山的植物生態】山林中綠意萬千   象山雖然曾經是相思樹造林地,但歷經相當長的歲月後,在台北地區旺盛的植物發展潛力下,如今已是一片多樣化的蓊鬱森林,植物的保存仍相當完整。 山稜上的風衝林   若以區內的自然環境來區分,很明顯的:山稜環境因屬於巨岩地形,陽光全天照射,又受風侵襲,可見到植物多為較耐強風、乾旱的種類,例如:結堅果的青剛櫟,冬季開白花的大頭茶,結小紅果實的鐵冬青、銳葉楊梅、木明橘等喬木。這些長在稜線上的植物,都是風衝林樹種,它們都具有厚厚的革質葉,好減少水分的蒸散,而且還具有又深又廣的根系,以便穩穩地固著在地面上。但是儘管如此,它們的生長及存活仍舊十分困難,一旦遭到破壞便很難重新再長。 山腰、山窪植物   西側的山腰屬於避風坡面,此處比較潮濕、土壤肥沃,筆筒樹、台灣桫欏、菲律賓榕、華八仙等植物生長茂盛。樹上也可以看到一些著生植物(如山蘇花、伏石蕨等),而熱帶潮濕環境的板根現象,也可以在這裡發現。 山坡上的植物   往永春崗公園方向伸展的象鼻子,以及往吳興國小方向延伸的象尾一帶,是典型的山坡植物社會,香楠、樹杞、江某、白匏子、血桐、杜英、山香圓、刺杜密……,種類甚多。這裡的環境既不貧瘠,也不十分潮濕,生長的環境較為中性,香楠是此處的優勢樹種。 山谷中的植物   在象尾處形成的一個山谷型環境,有山麻黃成林生長,林下覆蓋著茂密的海南實蕨。這裡的植物多半葉片大而薄,以便爭取更多陽光。常見的植物還有水同木、稜果榕、水冬瓜、冷清草等等。 岩壁上的蕨類與爬藤   西側山腰步道的岩壁,十分陡峭,由於人為的開發不易,自然的風貌更能完整呈現。岩壁上懸垂而下的金狗毛蕨、長葉腎蕨、珍珠蓮、拎壁龍,以及種類繁多的各種岩生蕨類,都讓這片岩壁處處綠意盎然。走過這裡,切莫忘了抬頭觀賞。   象山雖然不高,但隨著地形起伏,逐步蜿蜒登頂,仔細觀察身旁的植物,仍然可以感受到植物群落的變化與多樣。 【象山常見的動物】蟄伏、躍動的自然生命   一片富有自然生機的山林,蟄伏在此,躍動其間的動物,豈止萬千,牠們在這都市外的綠色天堂裡,按著自然的律動,和植物、也和動物彼此共存共榮,在很微妙的關係裡,達到消長平衡的和諧。走在象山步道上,何妨放慢腳步,靜下心靈,仔細探探樹間、林下,或著仰望上空、俯看腳邊草叢,在有所「發現」的那一刻,定能感受到另一種生命的神奇與美好 。   象山常見的動物包含極廣,五色鳥、白頭翁、紅嘴黑鵯、綠繡眼是山中最常見的鳥兒,牠們的特徵就寫在名字上,很容易辨認。早晨和黃昏是鳥兒的覓食、活動時間,走過結有果實的樹,若能格外安靜留意,通常能看到牠們的蹤影。此外,象山上空也會有大冠鷲盤旋,晴朗暖和的早上,選一空曠處,不妨抬頭看看。喜歡鳥的朋友,別忘了攜帶望遠鏡和圖鑑,建議您在此多做觀察與記錄,您將發現那些愛唱歌的畫眉鳥兒、深藍紫色的紫嘯鶇、竹雞、灰鶺鴒……都在林間活躍起來了!   觀察昆蟲需要的是耐心和好眼力,畢竟也只有蝴蝶愛穿梭飛舞,顏色又大多鮮艷華麗,極容易成為注目的焦點。然而像喜歡停在野草叢中的綠色蝗蟲、棲息在樹幹上黑或褐色的鍬形蟲,都有極佳的保護色。當然,您也可以留意路燈周圍,一些趨光性的昆蟲一早可能還留在這附近。夏季是蟬鳴時節,除了聽蟬聲之外,試試看也許能在樹木的枝幹上發現黑色的熊蟬和草叢中的草蟬。   象山林下潮濕,偶有水澤,蛙類也是這裡的大家族。屬於台灣特有種的褐樹蛙、台北樹蛙都有極佳的保護色,要找到牠們不容易,但是在夏季的繁殖期(唯獨台北樹蛙在冬季繁殖),牠們的鳴聲可就熱鬧非常。   爬蟲類當中,以斯文豪氏攀蜥最不怕人,牠愛爬樹又跳得遠,經常對著人做出伏地挺身的示威動作。此外,麗紋石龍子、印度蜓蜥、草蜥也很常見。在暖和的早晨或雨後上山,偶會遇見蛇類出來晒太陽或覓食,只要別驚擾牠們,是絕無危險性的,更何況青蛇、錦蛇都是可愛又溫和的小動物,可千萬不要施以石頭棍棒。   象山潮濕的環境裡,蝸牛的族群十分可觀,斯文豪氏大蝸牛、煙管蝸牛幾乎在整個山區都看得到。植物茂密的象山,動物的種類自然也豐富,走入象山,感受生機盎然的躍動吧! 【如何到象山自然步道】 ◎三個主要入口: ※永春崗公園 可搭乘27、46、259、299、504公車到永春高中;或搭258公車、忠孝幹線到松山商職,再步行永春崗公園,由公園右側的石階進入。 ※市立療養院 搭54、69、277公車至市立療養院後,從療養院右側沿著山邊的馬路進入,再接石階步階。 ※登山口 搭1、22、32、37、38、226、288、503公車至吳興國小,再走進信義路105巷22弄,見有「象山早覺會」字樣的拱形鐵架,沿水泥階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