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晴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夜遊動物園

2007年08月11日
公開
11

和幾個媽媽約好要趁著假夜間開放帶孩子去動物園逛逛,沒想到才剛出門,一滴豆大的雨滴了下來,老公載著我們到了木柵,雨勢更大,大家用行動約好又要移師中和環球購物中心。幸好老天賞臉,雨勢漸小,那時我們已從動物園回到木新路上,準備返家,經過幾個媽媽行動電話聯絡後,決定還是行程照舊。晴爸要去公司做事,我們母子三人就在木新路上下車,等待網媽的便車,剛好下車的地方是我高中的母校,站在校門口前面,看著那不再熟悉的一草一木,高中時代離我太遠了。 進了動物園,剛下過雨的傍晚,果然涼風陣陣真是舒服。五個媽媽,十個孩子,小朋友們很快的打成一片,人多就好玩,走到可愛動物區,小朋友們輪流去玩幫浦,很快有人褲子濕了,鞋子濕了,不過大家都很開心。坐在那裏的休息區,我們回憶起前些年來逛動物園的往事。那時某某還沒出生呢,那時苯苯還坐在推車裏,不過轉眼間,當年的小嬰兒們已經上幼稚園,上小學了。感覺真好,雖然天南地北不常相聚,但時間沒有改變網媽之間的情誼,每回見面都像昨天才見過一樣的熱絡。 夜間的遊園公車完全免費,我們這群小氣媽咪直呼賺到了,哈哈,坐著遊園車孩子們在車上歡笑的低聲吱喳著,陣陣的涼風吹來,好清爽的夏夜,下車後直奔兩棲爬虫館,不過卻發生了小朋友走失的緊張狀況,JORDEN不知到哪去了?方才在館外我在加水,看到一票人都進館了,沒想到一入館就發現JORDEN媽著急的找小孩,留下二個大人在現場看管小朋友,其餘三人分頭找人,爬虫館出口處有二名工讀看守,我想如果孩子是從館內出來,他們在此處一定會看到,上前詢問,果然沒錯,小朋友帶警衛帶走了,再去爬虫館台詢問,沒想到孩子已被帶到大門口服務處。JORDEN媽只好再搭遊園車下去接小朋友,幸好有驚無險,終於可以安心的看展,孩子們已走過大半個館所,走到蛙類特區,只見小朋友們張開眼睛仔細的找著青蛙。 <未完待續,照片後補>

植物園

2007年08月01日
公開
4

今天剛好有空,不用洽公,不用進公司,於是想去植物園感受台北的夏天,每年夏天到植物園晃一晃彷彿變成一種儀式,因為童年就在這裏度過,有了孩子之後,前些年的親子團也常在夏天造訪此地,站在池邊聞著若有似無的荷花香氣,感受詩詞中蓮葉荷田田的場景,就這樣成為我們不可少的夏日記憶。 從博愛路一走進園裏,二排整齊的肯氏南洋杉遮掉了陽光,炙熱感一點一滴褪去,迎面而來的是一股甜甜的空氣,才走沒兩步,二姐弟就停下了腳步,樹上好幾隻松鼠,我們把葡萄放在樹下,大批松鼠立刻下樹取食,站著觀察他們可愛的進食模樣,無意中發現有隻松鼠先去皮才進食,不像其它幾隻一拿到食物就囫圇吞棗的吃將起來。 走到荷花池畔,二姐弟把背包放好,自己去賞花。靖把涼鞋脫下來,赤著腳跑來跑去,孩子果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感染力,一到這種天然的地方就很放鬆。 臨時起意的出遊,很隨興,孩子們玩玩再吃午餐,吃完東西又開始玩樹葉,觀察植物昆虫,把孩子丟給大自然我也樂得輕鬆,只見二人在池畔遊走,沒多久靖已滿頭大汗。微風一陣陣吹來,荷花香氣隨之而來,比人還高的荷葉也在微風輕送下,款款搖曳,我不禁脫口驚歎:「好美啊!」真的是好美的夏天,也因著這個畫面想起高中時代,念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那天放學特地從學校搭了公車直奔植物園,到了荷花池剛好有一抺月光,我拿出課本就著月光念起那篇課外補充,努力揣想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月色,那個傍晚的悸動直到現在我都記得,等孩子們大一點,我想讓他們也看看那篇荷塘月色,再帶他們來月色下的植物園,映證書中的文字魔力。 突然天空出現一道亮光伴隨著震耳欲聾的雷聲,靖嚇得跑回來找我,晴也緊隨在後。我跟他們解釋這就叫「晴天霹靂」,就是晴天時突然打雷讓你嚇一跳,所以後來的人就會用這個詞形容或比喻很突然令人驚嚇的事,靖聽了我的說明,臉上不再驚恐。 眼看天色漸暗,風勢漸強,午後雷陣雨可能立時降下,帶著孩子歷史博物館前進,出門前早想到會有午後陣雨,所以特地來植物園,心想萬一下雨就到博物館看展兼躲雨。沒料到博物館還在展出兵馬俑購票人潮把整個通道擠得水泄不通。我們已在三月份遠征台中看展,所以今天就不用人擠人去看兵馬俑了。 今天在歷史博物館看到鼻煙壼特展,孩子們沒看過這玩藝兒,我先跟他們解說,讓他們了解用途,再帶他們慢慢欣賞這些精緻的展覽品。二姐弟都很得很仔細,靖還發現其中一只瓶身寫著楓橋夜泊,他興奮的念著詩句,我和晴也覺得很開心。 孩子們仔細的看著白玉材質鼻煙壼,順道複習上回去故官學到的硬玉軟玉知識。白玉只有一種顏色,算是軟玉,如果有二種以上顏色的玉石就是硬玉,而且孩子們也都記得玉的硬度是5~6,古代沒有鑽石刀可以切割,要用一種石頭慢慢的加工,沒想到無意中又溫故知新。尤其像今天這樣無意中看到這麼好的展品,不是特意而來,反而更有驚喜。 館裏還有國姓爺足跡展,書畫展,三樓也有不少文物,包括了很美的唐三彩、跳舞俑等等文物,看展不貪多,反正常設展時時都可看,今天沒看到的下回再來參觀。 雨停了,我們又植物園到處晃晃,直到五點多才滿足的離去。捷運站裏的兵馬俑盛夏

小學入學報到

2007年07月09日
公開
5

靖說日子過得好快,六月時說二十八日要畢業,本來以為要等很久,結果一下子就到畢業典禮,然後今天就要去報到念小一了。 沒想到小小年紀的他對日子流逝有這樣的體認,大約是六月某天他坐在澡盆裏自言自語:「這一分鐘過去了,不管用什麼方法它都不會再回來。」聽得我一陣心驚,這個小人兒轉眼要進小學了,可我還記得他一二歲時的模樣,也還記得他剛上小班時依依不捨掛著淚珠的嬌態,真的是時間過得好快,不知不覺中他已經要上小一了? 晴今天剛好要參加學校小提琴團練,我們母子三人一起走入校園,二年前女兒才進這學校,今天輪到靖靖報到了,孩子面臨新階段,他不再是幼兒,背起書包上小一,可以正式寫字認識面對更複雜的學業,雖然他是老二,但我還是難掩興奮的期待著靖上小一,晴念小一時我還有些惶恐,怕她太迷糊,怕自己起不來,但對於靖上小一這回事,我好像比較期待看到認真又積極的弟弟如何面對小學課業,如何與同儕互動。 報到完畢回到公司等姐姐下課,我忙著處理公事,靖自己拿了哈利波特第一集看了起來,之前他在家看過第三集,怕他看不懂會影響往後讀純文字書籍的胃口,他看了一回之後,口述故事完全正確,既然孩子自己有興趣,我就不阻止他看這套書,他靜靜坐在沙發上一點聲音都沒有,完全沈浸在書裏。十一點多爸爸進公司看靖的模樣,他問靖:「你看的懂嗎?」靖點點頭,講起書中故事。這本神秘的魔法石是是靖出生前買的吧(年代久遠待我再查一下),沒想到這麼快,他已能看懂這本沒有注音的書,時間真是個魔法師,他讓我們一點一點奱老,讓孩子一點一點長大,在他們身上產生的化學變化,老是讓我們這些父母想像不到啊。

墨西哥月色偶劇團觀後有感

2007年07月08日
公開
6

昨晚兒童藝術節正式開幕了,我們沒敢去大安森林公園人擠人,反正今天下午二點半可以輕鬆的在文山教館觀賞來自墨西哥的偶戲演出,那就不必去熱悶悶的戶外湊熱鬧了。 下午二點左右抵達文山社教館,在一樓大廳看看那些擺設後,直接進入地下樓的劇場區,這回我買了三場國外演出團隊的票券,而且專挑最旁邊的座住,為什麼要如此操作?說來給大家參考一下。兒藝節每年統一開放售票,所有端點一下蜂湧而入大量的訂票人潮,去年我排在前面,專挑中間座位,結果人同此心,大家都在搶中間座位,一旦沒在第一時間選上,系統就會跳出,還得重新再選,反而浪費時間,也會加長後方購票者的等待時間,像我們今年在買票時,排在前面的那三位購票者,就是一定要挑中間座位,白白浪費了許多時間,所以有了前些年經驗,今年決定反向操作,專挑最旁邊的座位,幾乎沒人要這些位子,第一次點入就可以確定座位,連後方等候的媽媽們都覺得我的速度很快,那是因為我深知文山社教館地場地不大,就算最邊邊還是視野極佳,如果是其它場所我還不敢如此大膽。 演出前有故事介紹,主持人說墨西哥的英文原意是月亮的肚臍,所以這個故事和月亮有關,它敘述了一位馬戲班主在老年時想回到月球,他出生的地方,沒想到他卻迷路在地球上,他能回到月球嗎? 今天的演出是真人加上偶,表演者一共四人,一開場他們從後方音控室走向舞台,坐在邊邊的我們,得以和表演者握手,一上台,二人坐定,另二人操控者一個老年的馬戲班主,推著輪椅的偶,老淚縱橫,原來他想到了自己年輕時的馬戲班歲月,二名操偶者絕佳的默契,十分細膩的展現老者孤獨的氛圍,而另二名負責音樂的演出者,真是出神入化的運用長笛、小喇叭、非洲鼓及電子琴,獨特的音樂算是我看過的兒童劇中最突出的。 隨著老者的回憶,操偶者演出了小丑、變魔術、走鋼索、馴獸等馬戲班表演片段,每一段都有令人驚歎的效果,而在每一段當中月亮也會不時出現,我在想它是象徵故鄉吧,最後老者回憶起月亮,因為那是他出生的地方,月亮在法國香頌曲中快樂的漫舞,燈光漸暗,老者又拾回地上的小丑面具,推著輪椅離去。 老實說他們的演出不容易看懂,加上那張本事和故事劇情八竿子打不在一起,場內很多小觀眾不耐煩的發出各種聲音,家長也很放任孩子,所以觀賞品質大打折扣,可是我很享受今天的演出,因為看到了創意可以突破舞台布景及服裝的限制,光二個操偶人,二個樂師就能演出如此精緻好看的戲。尤其是他們的配樂,真的是令人印象深刻。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我想每齣戲會隨觀眾的體驗而有不同解讀,但最重要是在看戲過程中,找到一些創意或感動就已足夠,就算看不懂,其實也無所謂,所以我沒跟二小討論劇情,他們大概知道是馬戲班演出片段,但他們一定不知道戲裏探討的是人對故鄉深深的依戀。幸好二姐弟都很識貨的說音樂很好聽。 謝幕後,導演也上台致意,我們離去前向導演說了謝謝,這時二個操偶人也操弄著小丑和觀眾道再見,只能握手不能拍照,二個孩子趨前去握手致意,結束愉快的下午時光。看表演了

葡萄和歡迎lili

2007年07月08日
公開
8

2007-07-08 17:28:16 STONE: 那二天我都還沒排事情, 等你通知, 要去大安森林公園了, 羨慕蟹子媽送你的水果, 哇流口水, 這時的大村葡萄( 還有一月分)最好吃了, 嘿嘿, 別以為我博學多聞, 乃因敝人老爸是大村人從小吃到大, 所以我才知道咩 218.174.153.... 回覆: 回覆時間:2007-07-10 06:49:32 晴媽太厲害了,怎麼知道蟹子媽會帶好吃的葡萄給我呢?難道你可以透視悄悄話? :D 不過,蟹子媽帶來的葡萄的確非常好吃!真的超甜的。實在感謝啊! 另,lili 是預計禮拜六 7/14 下午四點到六點來碧潭,確實幾點到、應該是要看雪隧當天給不給面子;確實幾點離開,則應該是看我們這邊夠不夠吸引人...呵呵... ~~~~~~~~~~~~~~~~~~~~~~~ 2007-07-12 20:53:51 stone: 當然沒有透視眼可以看到你的悄悄話,是熱情的蟹子媽也在我家留言,不過剛好去看戲,手機關上,等到看留言版她已去過你家囉,所以只有流口水的份兒 希望周六午后別下雨 218.174.163... 回覆: 回覆時間:2007-07-12 23:48:46 今天電話中來不及告訴你,禮拜六時 sonia 也可能會來。 好幾天沒到各家逤巡,今天看到你的墨西哥偶戲團看戲紀錄,才想起我又忘了兒童藝術節這回事兒∼,我真是有夠不積極的媽 :D 靖很棒,還沒上小學就可以自己讀哈利波特了,了不起! ^_^ 禮拜二傍晚帶兒子去台大校園玩了一陣,不過沒找到大氣館、又被小陣雨阻擋,也不記得晴的腳踏車的模樣(只依稀記得很好記的車鎖密碼 :D ),所以沒能成功<借騎>她的車,下次有機會一定試試∼ 只是台大總圖只接受十八歲以上的讀覽客,讓我剛剛看到 jane 描述的暨南大學圖書館可以讓小孩享受<看不完的電影、打不完的電視遊樂器>,不免覺得台大太歧視十八歲以下青少年了,呵呵。

結業式與楊德昌去世

2007年07月06日
公開
4

2007-07-06 00:39:15 STONE: 學校結業本來就是十點半放學,晴幼稚園時代就是如此,不過園方都會事先發通知,還在班上外公布此一訊息 小學校園除了寫聯絡薄,也有通知單,所以我還沒發看烏龍結業日的狀況 楊德昌辭世消息是老公告訴我的,孩子上床後,他看新聞,我則洗碗,洗衣,洗澡,一出浴室門,老公說楊德昌去世了,我們二個一陣默然,我想到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片段,黑畫面後的空白,在那當下也想到你,因為你在新聞台提過曾參與該片拍攝,台灣新電影那一批導演,最喜歡候孝賢楊德昌,楊德昌讓我感覺很有伍迪愛倫的風格,後來看了新聞也報導了楊德昌和現任妻子第一回見面就是聊伍迪愛倫和巴哈 這些天很享受放假感覺,沒電腦,沒報紙,日子照過 218.174.169... 回覆: 回覆時間:2007-07-06 03:26:11 昨晚才想到晴媽最近不知在忙啥,怎沒影蹤?看到是不忙啥、純粹享受著不必耗在電腦上的悠閒放假日,還真與你一同覺得輕鬆愉快啊,呵呵。 昨天也想到,我們一上的最後一週沒上學(生平首次住院去了),所以連休業式都沒經驗,不然的話關於休業式幾點放學這個問題、應該上學期時就搞清楚了才對。 小饅頭的幼稚園因為是獨立學校,與小學的制式作息時間完全無關,所以六個學期下來從來沒有發生過<學期最後一天的放學時間與其他日子不同>的狀況,因此我也就完全缺乏關於這件事的任何先驗的知識。我的情況大概太例外了,所以整個學校根本沒人想到我會完全不知道「小學的休業式當日應該是幾點放學」吧! :D 楊德昌過世其實給我帶來一些<淡淡青春的哀愁念想>,好笑吧!人總難免有些小小感傷的片刻。我想到我那張狂的青少年時代,對太多的事情都不在乎(因為沒想到那些事情也有它的重要性),比如:一個雖然喜歡其才華卻不能算熟的老師,我要到了他死後才從片段的新聞報導裏知道他是哪一年生的。我想到他幫我潤飾 Jocasta Complex 英文大綱的那一晚;想到人人都說楊導兇得要命、脾氣壞得要命,但我去拍牯嶺街片場副導演那段的那一天,老師是從頭到尾都顯得溫和耐心又閒逸幽默,至少沒有出現會把我嚇一跳的兇樣,呵呵。 就讓我保留著那刻意保持距離的青春年歲中、只屬於我自己記憶專用的那幾個相處片段吧。對我來說,這永遠是一位:溫和有耐心又閒逸幽默地互動的老師(雖然老師的感覺很少,而更是位遠距離的朋友)。 ~~~~~~~~~~~~~~~~~~~` 2007-07-06 09:33:44 石妹: 別人形容的楊導演很完美,要求很多,那是對凡夫俗子才需要如此,或許他在你身上也看到某種潛質,天才型導演遇到才女當然有耐心。只是看到新聞,沒有深入他的電影及創作,反而八卦起婚外情,真是令人不舒服

小鳥孵出來了

2007年07月02日
公開
18

端午節前來築巢的紅嘴黑鵯,生了三個蛋,今天早上九點四十分,靖吃完早餐後去觀察鳥巢,他興奮大叫,有一隻小鳥孵出來了。我和姐姐聞言立刻衝到主臥,果然有隻剛誕生的幼鳥在巢裏努力的張開大口等著餵食,鳥媽媽不在鳥巢應該是去覓食了吧,我們看著剛出生的小小鳥兒都感到十分開心,但不到三五分鐘,小鳥就趴在巢裏,不再有任何動作,我和孩子很緊張,鳥兒怎麼了?是死掉了嗎?還是在休息?正想在看個究竟,鳥媽媽已經回巢,她很盡母職的張大眼睛看著我們,彷彿怕我們傷了她的寶貝。 為了怕鳥媽媽太過緊張,我跟孩子們說不要看了,等她離開我們再來看小鳥,不然她一屁股坐在鳥巢中,我們也無法看到小小鳥啊。回到客廳,靖畫了一張鳥媽媽孵蛋的小圖,晴也很擔心的寫下:「鳥媽媽,你的孩子還好嗎?」二姐弟童稚又真誠的關心這家鳥兒,實在令人開心。 中午時分,又看到幼鳥孱弱的身影在巢裏慢慢抬起,我們鬆了一口氣,幸好它只是身體太軟才趴下去,不是生病或死掉,不過我也跟孩子說大自然很殘酷,有時不健康的鳥兒可能也會死去,就像小魯的池塘,裏面的小魯就是身體不健康,沒長大就生病去世一樣。二姐弟都有點沈默,但很快的他們就忘了我講的這番話,又開心的觀察起鳥媽媽的一舉一動了。 參考書目: 尋找鳥巢-經典傳訊(已絕版) 我的山居鳥日記-遠流新書,前些天在誠品書店看了這本書,很好看,是尋找鳥巢作者的新作,打算下回去諴品念給孩子聽。好餓的小鳥

老是跑醫院?

2007年06月26日
公開
6

上周三開始晴發燒,看了二回醫生,其間反覆發燒,十分惱人的感冒。好不容易在周日休息後她才完全康復。 昨天晚上換靖有點小燒,我立刻殺到七張去看醫生,發現診所客满為患,一堆小病號,醫生說這陣子流行感冒會反覆燒,所以要特別注意,靖只吃藥早早睡今天早上本想讓他休息,我也不用去聽演講,結果他一早起床已經完全沒有異狀就上學去了 今天早上很開心的到新店行道會聽劉清彥的演講,他講的內容很動人,雖然我不是教徒仍被深深感動,聽完演講和前去的朋友正在吃中餐,突然接到電話,晴在學校受傷,血流如注,我問校護傷口大嗎?需要綘合嗎?校護說已止血,請你們接回後家長自行決定。我打電話請在公司的晴爸去接晴回公司再和我聯絡。 又打手機給晴班上愛心媽媽,她今天在現場,晴班上去學校旁的公園野餐同樂會,晴在等著玩滑輪時,班上一個大老粗把滑輪底座放手,撞到晴額頭,才造成晴受傷,但是當時流了很多血,她也沒看到傷口到底有多大?還沒吃完的中餐,這下也不能再吃了,朋友好心的送我從新店趕回公司。 老公接了晴之後,去景美醫院就診,他還沒去接孩子前我一再叮嚀如要縫合一定要找整形外科,但景美沒有整形外科,所以他們轉往耕莘,我則已回到公司,趕往景美,那對父女才離開,再攔車去耕莘,終於看到晴額頭的傷口,傷口不大,醫生說可選縫合或用黏合,二者效果差不多,但黏合需自費,我們選了後者,二點多才回公司,等下還要去學校問問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也要找肇事者問問怎可以如此害人受傷,幸好晴有保險,可以申請給付,但我看到她換下的衣服滿是血漬,心裏真是難過極了。 不知哪裏出了問題?為什麼最近老是得向醫院報到?坐計程車回公司時我跟晴說她如果再不小心一點,我真的會得心臟病。

夏至

2007年06月22日
公開
8

昨天傍晚帶孩子去上美育,在信義路轉公車,約莫五點半左右,小小一個太陽掛在中正紀念堂方向,孩子們都注意到了,靖說太陽今天很漂亮,我說明天就是夏至,是北半球白天最長的一天。所以今天太陽持別美呢。 怎麼覺得時間飛快,去年在大安森林公園參加了夏至關燈活動,一晃眼已經一年了啊?今年端午剛過,就已經夏至,感覺上今天的暑氣不若去年強大,但走在戶外還是得撐上一把傘才能阻擋陽光。 住在台北早就感受到炎夏的熱氣,但還是喜歡農民曆上的夏至節氣,昭告著夏天真的來了,住在山邊的我們,很少開冷氣,今天有許多環保團體發起夏至關燈活動,十分鐘的關燈真的可以減緩地球暖化嗎?誠心可感但其實效果有限。 小時候的台北市,晚上一到,路上幾乎到處黑乎乎,路燈不多,車子更少;大部分家庭都是日光燈,記憶中沒有人家裝著冷氣,晚上一到,大家幾乎都是搬著小板凳在眷村的中庭聊天,小二那年我們搬到康定路的家,大家吃飽飯都是坐在自家門前搖著扇子聊天,大熱天也頂多再加個電扇吹吹,驅熱兼驅蚊。大人聊天,小孩或許當聽眾,或許自成一國玩在一起,就算汗流浹背大人也不會罵,反正睡前再沖個澡。只是這些沒有冷氣的夏夜已一去不回,當大家都習慣待在冷氣房之後,童年的廟埕早就沒有聊天的大人、玩耍的小孩,所以當我看到夏至關燈的新聞時,格外懷念可以看到星星的夏天夜晚。 決定今天下午去圖書館借一本夏夜,如果沒借到就上網印下楊喚那首夏夜,晚上想帶孩子上頂樓看星星,他們看不到像我童年時的夏天星空,但至少在盛夏將至之前,走到戶戶看星星,回家再念一首小詩迎接它的到來,嗯,也算是浪漫的夏天序曲。

看龍舟及小饅頭長大叫什麼

2007年06月22日
公開
2

218.174.162.... 姓名:晴媽 參觀網站 2007-06-22 09:41:13 石妹: 端午節那天我帶孩子去碧潭看龍舟賽,剛好看到最後一場比賽,孩子們很興奮,我是純粹陪公子讀書,那天的碧潭人潮多到爆,看完比賽我們就趕快落跑去新店國小運動 結果在那裏走著的時候,晴突然冒出一句,小饅頭家的店在哪裏啊?我說他們現在沒開了,晴說好可惜,不然我們可以去他們家的店,說不定會看到小饅頭,然後她想了想說可是他長大了,不能叫小饅頭(我心裏在想那要叫大饅頭嗎),晴接著說要叫他X元(正確姓名)這樣才對! 他們其實才碰過一二回,但沒像很熟啊,晴這麼一說,我才覺得孩子的邏輯能力比大人好,小饅頭是小時候的名號,長大要叫名字才有長大的樣子 218.174.162.... 回覆: 回覆時間:2007-06-25 03:46:44 端午節那天早上近中午時吧、我先生也帶兒子去河邊看了一下賽船(那是因為早上例行要放狗,順便走遠一點點就可以看看龍舟賽的終點站了,不然從我家陽台一向是只能看到出發點的),大概是還沒近決賽尾聲,他們還沒報告有何人潮擁擠的盛況。 說來好笑,兒子上小學快一年了,這近一年來,我們連新店國小的校門都沒有踏進去過....(上一次進去新店國小,就是去年八月底左右帶我兒子和我四阿姨的老來得子、想去游泳,結果那天泳池已關閉,我只好帶他們轉戰北新游泳池) ● 回覆時間:2007-06-25 03:55:50 說真的,偶眠家大饅頭和你家姐弟二人,也超過一年沒碰過面了(搞不好都兩年了)。你這個週末想必是很忙沒上網,所以還沒回覆關於要不要一起報名去新店國小學游泳之事;如果真湊巧能兜到一起,還真是相當幸福美滿啊(想起我兒去年總是一個人在水裏玩來玩去也不厭倦,雖然他很樂,但我總替他覺得幾絲孤單啊 ~~~~~~~~~~ 2007-06-22 09:42:24 但沒像很熟 打錯字了,正確為「但好像很熟」

忙碌的早上

2007年06月20日
公開
1

今天早上的晨光時間由我輪值,同時要幫她們班拍團體照,因為學期終了就要分班,所以我們班上家長商量要幫他們班拍照留念,畢竟他們相處二年的時光。 結果晴昨晚臨睡前無預警發高燒,什麼時候不生病,偏偏今天要拍照她老大昨晚才不舒服,我只好請另名家長幫忙在晨光時間輪值,吃了一顆小普拿疼,泡熱水澡,加上冰枕,昨晚折騰到凌晨一點多,晴溫度稍降,我才放心去睡。 今早讓晴多睡了半個多小時,八點多到公司,喚醒晴爸(他昨天去剪輯睡在公司),然後我帶孩子去學校,老師說怎麼每回有活動晴就生病,去年聖誕節做薑餅屋時晴也是當天中午發燒,是啊,怎麼如此湊巧?先把班上小朋友帶到中庭整隊排好,再打電話催晴爸,他老人家姍姍來遲急死我也。 就在等待的空檔接到電話,老媽說醫生巡房後她今天終於可以出院,她怕我太累,請我打手機給小弟讓他去辦手出院手續。不過小弟得到中午才有空,所以我跟老媽說等我忙完學校的事再去醫院。 晴忍著病體拍完照,頂著大太陽,從學校走到診所約莫十分鐘,醫生說晴是感冒要定時服藥休息,再送女兒回公司。我還要趕去和平醫院幫老媽辦出院。 踏進病房,老媽已把所有東西都收拾妥當,去護理站拿回她的健保卡,再到出院櫃枱繳費,到院前事先領了一筆現金,不過看到櫃台有部以刷卡機,當場就決定刷卡繳清費用。繳費後再回護理站,問清用藥及出院護理方式,才帶著老媽坐計程車回娘家。 今天剛好是農曆五月初六,是清水祖師爺生日,廟方煮了不少素麵供應信眾,我拿了碗去裝了一大碗麵回家,解決一餐。 吃完中餐已近十二點,在埌家又坐了一會兒,老媽說大中午的太陽正毒,等下再回公司,反正晴晴在公司有爸爸照顧。接近一點時我才從娘家離開,一離開老媽家,鄰人就問我怎麼有空回來?老媽出院了嗎?我一一答覆,其中有對夫妻他們育有二兒,兒子也很懂事,但他們無比羨慕的說:「有女兒真好,你看你媽媽有事,你就回來幫忙。」我只好說:「一樣啦,男生女生都一樣,父母都花相同時間養,你們的小孩也很乖,也是常回家看望你們啊。」只見那位伯母更感歎:「後生和查某兒就是不同款啦,查某兒較貼心,後生就算有孝,也沒比得查某兒。」呵呵,是嗎?可是這回老媽住院,因為我要回台南,幾乎都是二個弟弟輪流看護,我真的沒幫上什麼忙。 原本想昨天可以到院看老媽,但晴爸有工作要忙,他沒空看孩子,老媽又堅持不能讓孩子去醫院,所以我只能用電話問候她。這回住院有點離譜,就是前二周的發燒根本不是感冒引起的發燒,而是老媽臀部有個疔瘡引起的發燒,只是她混然不覺,等到上周二她疼痛難耐,大弟立刻送她去急診,才發現傷口已經惡化成蜂窩性組織炎,只好住院開刀。今天我也特地問護士小姐何以老媽完全不知痛的傷口會在一二天內惡化得如此嚴重?會不會因為她身體有其它病情才加速傷口惡化?護士的解釋是因為老人家抵抗力弱,也許發燒那天傷口就已經很嚴重,只是當事人不知道,這算外部傷口,不用太擔心有其它潛藏疾病。話雖如此,我還是想勸老媽做個全身檢查,以求心安。畢竟老人家就像部老機器,總不能等到她不動的那天才檢修,現在得好好想想如何說服老媽去健檢。

鳥巢裏的蛋

2007年06月19日
公開
16

才回台南二天,今早澆花時竟然發現鳥巢裏已經有了二顆蛋,我沒告訴孩子,怕他們用手去摸。 看清楚鳥媽媽的長相了,是紅嘴黑鵯,哈,以前就很期待鳥兒來陽台光顧,沒想到這回他們選上了這裏育雛,今天又和鳥媽媽打了好幾次照面,她迅速飛走十分驚恐,我在心裏告訴她你不用怕,我們都不會傷害你,希望你好好在這裏孵化你的寶貝。 前些天才念了「蠶豆哥哥的床」(經典傳訊,已經絕版),故事中的蠶豆哥哥有一張軟綿綿又舒服的床,毛豆、荷蘭豆、花生等人向他商借他都不肯,因為他很寶貝他的床,結果有一天床竟然不見了,蠶豆哥哥找來找去都找不到,那些朋友們起先都笑他太小氣才會發生這種事,但沒多久大家看他可憐就好心把床借給他,可是蠶豆哥哥睡不慣別人的床,他還是要找回自己的床。走了好久他終於看到自己的床了!但是鵪鶉媽媽在他的床下蛋,蠶豆哥哥還是沒法拿回他自己的床,他的表情十分無奈,只好在附近用草紮了帳蓬,等待機會要回小床。原本只關心自己小床的他,慢慢的只關心那些還沒孵出的蛋,等呀等的小鵪鶉破殼而出,蠶豆哥哥開心的幫他們加油,鵪鶉媽媽帶著孩子離去,還回頭向他道謝,蠶豆哥哥這才拿回他那寶貝的床。一回到家,大家都來幫他慶祝,唱歌又跳舞,畫得好可愛,經過這件事,他不再小氣,那天晚上,蠶豆哥哥請所有的朋友一起睡那張寶貝的床。 真是湊巧,這下我們家陽台就有鳥窩可供觀察,孩子們在我上市場回家後,神秘的拉著我去看鳥巢,他們二個很開心的說和蠶豆哥哥的床一樣裏面有蛋,我問他們有沒有去摸,二姐弟都說只有看不敢摸,我嘉許他們的行為,並告訴他們這是很難得的機會,不要因為好奇去碰鳥巢或鳥蛋,免得把鳥媽媽嚇走了,就沒法觀察到媽媽孵蛋的樣子還有剛誕生的小鳥。 嘿,從今天起,我們家就是「鳥會生蛋」的好地方!鳥巢裏的蛋新房客

推薦:明華園公演白蛇傳

2007年06月18日
公開
26

先轉貼新聞: 6月18日永和中正河濱公園隆重登場 更新日期:2007/06/14 14:44 記者:ETtoday旅遊村�台北訊 明華園端午節年度大戲「端午粽香戲白蛇-水淹金山寺」,將於6月18日19時30分假永和市中正河濱公園隆重登場,預計吸引超過10萬名觀眾湧入,將為永和市區主要道路帶來大量車潮。為確保民眾參加活動時得以安全、迅速地進(散)場,並維持周邊交通順暢,臺北縣政府交通局規劃一系列交通疏導管制計畫供民眾遵循。 活動期間為維護交通安全,18日17時至19日2時,中正水門僅供行人通行;環河東、西路(林森路至保生路)全線封閉;18日17時至21時,封閉中正橋下橋轉堤外高灘地匝道,中正橋下環河西路匝道汽、機車限直行堤頂道路,光復街僅供機車右轉環河東路進入機車停放區;18日21時至19日2時封閉中正橋下環河西路匝道、中正橋下環河西路匝道端至文化路南向外側車道、保安路(文化路至環河西路)、文化路16巷、光復街,僅供行人通行使用,並封閉永福橋下環河東路匝道,禁止汽、機車進入。為因應道路封閉之衝擊,規劃引導環河西路往東車流由保生路、中山路、中正路、永利路、林森路至環河東路;環河東路往西車流由林森路、 永利路、中正路、中山路、保生路至環河西路。另因本次活動管制區域將影響臺北市重慶南路、思源街車流,臺北縣交通局業已於北市端相關路口設置預告牌面,提醒車輛駕駛人提前改道並注意行車安全。 活動當天預估人潮眾多,因捷運頂溪站2號出口至中正水門距離僅約600公尺,步行時間約10-15分鐘,請欲觀賞表演之民眾儘量搭乘捷運或公車,再以步行方式至會場;另為體貼行動不便民眾或老弱婦孺,6月18日17時至6月19日1時於捷運頂溪站1號出口設有接駁專車繞行至會場,因接駁專車僅五部,載運容量有限,故仍希望以搭載老弱婦孺之民眾為主。搭乘捷運或公車之民眾,步行路線可沿文化路16巷經中正水門至會場;或沿永和路、光復街、環河東路經中正水門至會場;當地居民亦可利用保安陸橋進入活動會場。另於散場時,為讓與會民眾能及早回家,特別開放上堤頂道路匝道,永和地區居民可沿堤頂道路步行至保安路;欲搭乘捷運之民眾除可利用中正水門進出外,亦可沿匝道上中正橋、永和路至捷運頂溪站。 管制期間中正河濱公園內堤外月租停車場車輛禁止進出;環河東路(光復街至永福水門以西)路邊停車格禁止停放汽車,將規劃為機車停車場供參加民眾機車停放,請民眾於管制期間內勿停放汽車於上述環河東路管制路段,違者將由警察機關依法取締。 交通局長林重昌表示,本次活動並未規劃汽車停車位,為免民眾忍受塞車之苦,欲參加活動之民眾請儘量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前往,交通局業已協請臺北捷運公司及各客運業者視人潮狀況增開班次或延後收班,管制期間也將協調警察局針對周邊道路加強違規停車之取締與拖吊,請民眾切勿以身試法。林局長並呼籲,管制措施實施目的是為提供參加民眾更安全的活動空間,為了維護活動當天交通安全,請民眾務必多加配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要回南部所以無法看到這場表演,在台北的眾家姐妹如果有空可以帶孩子去看看,但記得帶輕便雨衣,因為水淹金山寺時,會有消防車從天而降的大陣仗灑水,很過癮的看戲經驗。之前看表演的紀錄在這裏: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hingma/3/1239429951/20040624173904/#centerFlag 哇,真是歲月如梭,上回看這齣戲時晴還是中班生,現在已經小二了,實在很想再去看一次,只是要回南部過節,只好再等下回端午節。

從運動談到上海菜

2007年06月15日
公開
1

2007-06-15 14:49:19 看二位聊網球勾起我末婚的記憶 我小弟是運動健將,連帶對各種球賽,網球棒球NBA都有興趣,他看我就跟著看,所以大概也看了不少那個時代的好手比賽,我弟跟我說了很多知識,像紅土球場草皮球場的網球打球技不同之類,雖然我一點也不會打網球,但和小一起看球的日子真是快樂無比,當年在研究室裏,那些大男生聊NBA,我大概是少數可以插上話的女生 阿格西退休賽是我婚後的事了,但我還是看了體育新聞,覺得這樣才算完整記住這個好手的表現 石頭,紅豆食府是上海菜嗎?上海菜又稱滬菜,以做工精細繁複聞名,多年前好友在凱悅(現改為君悅)滬悅廳文訂,吃過那麼一回道地上海菜,它的菜真是精緻好吃(流口水中) 218.174.154... 回覆: 回覆時間:2007-06-15 21:41:48 我這兩天才在想,我真的是很好玩,喜歡看的運動沒有一項是<團隊運動>,棒球不看、足球不看、籃球也不看,所以我成長過程及成人後,與同學朋友間幾乎都沒辦法以運動話題溝通交往。 曾經喜歡看過的都是什麼田徑啦、網球啦、滑雪啦,連雙人花式滑冰都沒耐心看(也因而錯過看單人花式滑冰的機會,所以曾經因 Margaret 熱愛關穎珊而感到好奇了一陣子--雖然還是沒找來看 ^_^ )。 我...我真的不知道滬菜啦∼∼,诶,反正你一定會體諒我遇到與吃相關的事就自動很低能的表現吧? :D 我是覺得紅豆食府的菜色跟我結婚時喜宴的<天廚>接近啦。為何選在那裏,是因為我們結婚前我爸在振興的一次住院,他那間雙人房的同房病友正是天廚的大經理,很阿沙力的這位胡先生就說:你們結婚來天廚請客,我保證提供最好的出菜水準和最好的折扣。他還說要把我爸列為<到天廚吃飯終生免費>的 VIP。 ^_^ 那時天廚已經轉型為採用港式點心的作法,即出很多單人份的小盤菜,想吃就拿一盤的方式;我覺得菜色算是頗精緻。所以到現在還蠻喜歡推薦朋友沒事去天廚吃個飯應該可以挺愜意又挺美味又挺飽的。呵呵。

媽媽需要被照顧

2007年06月11日
公開
2

2007-06-11 10:11:07 石妹: 和公婆同住一層樓?需要很強的心臟才行 小一生會分不清ㄡㄛ,ㄝㄟ,這很正常的啦,因為下雨和我老媽突然送急診,我們這二天幾乎都足不出戶,我老媽不願和我弟同住,理由是她覺得不想被照顧,她也很老派的覺得不能和女兒同住,她很獨立又堅強,只是她不知自己已經老了,需要人家照顧。或是她不願承認自己其實需要人家照顧她?昨晚和孩子講樓上外婆樓下外婆時,一時忍不住傷悲,邊講邊哭,孩子們說媽媽你以前講這本都沒有哭過吔,他們不知我心裏想到了什麼 218.174.156.... 回覆: 回覆時間:2007-06-11 10:40:43 安啦,我心臟本來就很強。 :D 晴媽可能要想個技巧、說服你媽願意接受更多幫助才行∼ 你弟家不是離你媽那邊比較近嗎?你弟跟你媽應該也很親吧?希望他多多主動關照老人家啊∼∼ ~~~~~~~~~~~~~~~~~~~~~~ 2007-06-11 11:34:25 stone: 小弟已婚很孝順, 大弟是神經大條的那一型, 小弟一直希望我媽去住他家, 但老人家不肯, 因為她在某種程度上覺得和媳婦同住不太好, 知道住在一起總會有磨擦, 倒不如分開居住才有距離美感 很難去說動她, 因為骨子裏我也是這種人, 什麼事希望自己來, 除非自己動不了, 不然不會假人他手, 我們母女的唯一差別是晴阿嬤沒受過教育更有EQ, 我是受過教育但沒啥EQ, 看佐賀阿嬤時常想到我老媽, 她的樂觀及開朗和那位阿嬤有點像, 回想起我們過了不少苦日子, 但老媽很少愁眉苦臉或埋怨老爸或罵孩子, 這些是我當了媽媽後才知很不容易做到的 218.174.156.... 回覆: 回覆時間:2007-06-12 01:41:58 的確,<接受別人幫助>對某些性格(太獨立、太自我要求,等等)的人來說,還真是個不容易跨過的關卡。 不過晴媽自己應該有些媽媽團好友之間<互相幫小忙>的經驗吧?很小但很有用的,比如親子團時其他人幫你拿東西�看一下小孩�或一起上課者互相幫忙買東西...之類的? 總之我的小建議是,把這些經驗當成不經意的閒聊題目,講給你老媽聽,就當是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吧。這樣你也會順便想想自己幫忙別人及接受別人幫忙的經驗。雖然都是很小的事,不過多想想,應該有助於我們這種習慣獨立的人,更多多體會互相幫助之必要性及重要性吧。 這樣你老媽也許慢慢會覺得:對啊,做為群居動物,本來就難免要利用一下群居的特性,千萬不要誤認為自己<獨居>就是<獨立於人群互動之外>。 總之,希望這樣慢慢誘導,你媽能比較不再覺得她是<麻煩到小孩>,而是<給小孩實踐的機會>..... 不過你也要放寬點心,因為我想你可能也覺得,你媽很難改變<凡事不假外求>的性情,則萬一再發生些如上次燙傷那樣的小意外事件,你就別太揪心或自責或吃不好睡不好,反正你能做多少就算多少,中夜思之應該為你媽的爽朗�健朗感到感恩、倒不用太自責或感傷啦!∼∼咱們互勉吧! ~~~~~~~~~~~~~~~ 2007-06-12 08:57:09 STONE: 昨天錯得離譜,假手他人竟然錯成「假人他手」,你的意見很好,我會試試看 至於你說的頭腦清晰,傳達清楚當然重要,但是如果在這二個目的都達成之際,能讓觀眾在當中看出更多趣味及回味再三,那也很美,前提是不要為了無病呻吟或掉書袋去賣弄文學素養。 上周陪二小去誠品二次,看到了簡媜新書,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寫的是他們一家三口在美國半年的生活,當然在網際網路如此發達之際,這類旅居海外的生活或就學紀錄亦有人寫得十分精彩,且更具參考價值(如天使家族的珍大姐),但不知怎的,我就是愛看簡媜的文筆,從高中到現在,她的文章深度及廣度不斷在擴大,算是一位能寫得清楚,又有文學性的作家,至於國中時期迷戀的張曉風,嗯,到了大學就看不下去了,她的文章還是好,只是適合某一年岭層,沒法令年紀漸長的我產生共鳴 218.174.159.... 回覆: 回覆時間:2007-06-12 09:16:57 對啊,你說的有道理。如果<行有餘力>,當然要學文,對吧! ^_^ 我相信如果閱卷老師能看到符合所有評分標準,卻還能繼續以優美文字(或適切的、比例適當的典故)傳達更多美感的文章,一定會感到愉快非凡的。 用典故也是種學問,比如令我不喜歡的那一類,就是比例失當,又懶於自己消化整理、不用自己的話重新思考一遍。光背書抄文章,思考深度就能擴大嗎?我當然是不以為然的啦!主動參與和介入式的思考才有用、才有動能,光會背書�掉書袋,離此功能境界遠矣。 簡媜的文章開始令我感到驚豔的是紅嬰仔。她第一本書是水問對吧?以前好像就問過你,哈哈。那書你是高中看的,我則是到大一才因為國文老師將之列為指定參考讀物,而不得不看了幾篇。那時老實說對這位作者我是沒感覺的,覺得文筆優美是歸優美,但關注範圍很小,當你對她這位女子關心的事沒興趣時,就實在沒動力看她的文章啦。 但就如你所說,她的成長也在於她的確能隨著人生經歷而打開<關照的範圍>,顯見實在是心思靈活敏銳�能與世互動者,所以就越來越吸引人。我看到她這本新著的電子報廣告時,也的確非常想買來一讀,看看當年那個紅嬰仔怎樣帶著他娘一起面對更廣闊的世界呢! ^_^ (關於「帶著他娘一起面對更廣闊的世界」,這個敘述句我是不會調動順序的,即:我認為一直、一向、都是新的生命�子女的感受與觀察力,帶著成人�父母發現更多以往未注意到的事物。昨天正好也跟一位專業的法文翻譯朋友聊到這事兒,她因為一直有機會翻譯法國電影或法國年輕一代小說,經常得<非常吃力>地面對新文化和新潮流。這時她十歲的兒子儼然成了她的最佳顧問。 ^_^) ● 回覆時間:2007-06-12 09:29:42 PS. 你昨天有打錯假手他人這幾個字的順序嗎?我一點也沒發覺ㄝ,呵呵,可見不重要啦,只是手誤而已。 :)

樓上的外婆,樓下的外婆

2007年06月10日
公開
2

這本是台灣麥克的套書,繪者是 Tomie dePaola,因為很愛這本書,透過網拍購得已有多年時間,每回拿出來念,都會重溫湯米的童年,看到他和曾外婆相處的老少片段,我也會想起童年時回彰化和祖母住了二個月的快樂時光。 湯米是愛爾蘭人,他還有一本先左腳再右腳,也在描繪祖孫親情,只不過主角是他的爺爺。在這本樓上外婆樓下外婆中,四歲的湯米和九十四歲的曾外婆一起綁在椅子上,一起幻想著有印第安人出現,二個人感情很好,老是在爐邊工作的外婆也會上來叫他們午睡,外婆體貼的幫曾外婆梳頭,從書上看到的是祖孫及母女之間美好的親情。 還有一個畫面是湯米從冰淇淋店回朲後,剛好是曾外婆的點心時間,外婆讓湯米拿著托盤上樓,外樓的手慈愛的扶在湯米的肩上,這個小動作真的很入微,因為那代表了一種長輩的信任,外婆沒有叮嚀或耳提面命,只用一個細微的動作就傳達了信任及託付。 或許因為昨天老媽突然送急診,今晚和孩子講樓上外婆樓下外婆時,一時忍不住傷悲,邊講邊哭,孩子們說媽媽你以前講這本都沒有哭過吔,他們不知我心裏想到了什麼。晴外婆個性獨立,她不願和我小弟同住,理由是她覺得不想被照顧,她也很老派的覺得不能和女兒同住,只是她不知自己已經老了,需要人家照顧。或是她不願承認自己其實需要人家照顧她?念著這本繪本,我突然難過不已。其實今年初她燙傷出院時就想把接來同住,但老媽不肯,這回她又突然送急診,我真的從心底害怕了起來,所以講這本親情繪本就不由自主哭了出來。 湯米的著作真是觸動人心,他筆下的祖孫親情十分雋永,看著看著總是讓人會對身邊的老人家產生更多疼惜。

意外的一天

2007年06月09日
公開
2

下午三點多接到小弟的電話,老媽不知為何發燒不退,又全身無力只好送和平醫院急診,我把孩子帶去公司給晴爸,就直奔急診室,老媽很虛弱的躲在病床上,她說可能是連日下雨受了風寒才會發燒,又因為發燒懶得起身喝水,所以有點缺水現象。 醫師幫她照了肺部X光也做了檢查,確定沒有其它感染,只是單純發燒,由於晴爸晚上還要去修理電腦,我呆到五點半就先行離去,晴爸載孩子去公館諴品店我在那裏和孩子們會合,在誠品看了一晚上的免費新書,今天二個孩子還是繼續看神奇樹屋,童書區人滿為患,不像周四晚上那麼舒適,我翻了小天下新出的中國神話,故事寫得不錯,圖也很有創意,和漢聲的中國童話系列有點神似,只是小天下這一本書看起來比較有時代感,故事裏的人物都比較好看。還有一張CD,我正在考慮要不要列為購書目標? 在童書區逗留了一會兒,我到一樓看新書,今天繼續看周四剛發現的新書-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作者是簡媜,寫的是他們一家三口在美國半年的生活,當然在網際網路如此發達之際,這類旅居海外的生活或就學紀錄亦有人寫得十分精彩且更具參考價值。但不知怎的,我就是愛看簡媜的文筆,從高中到現在,她的文章深度及廣度不斷在擴大,算是一位能寫得清楚,又有文學性的作家,至於國中時期迷戀的某些作家,嗯,到了大學就看不下去了,總覺有某些不足,也許是作家的程度沒有提昇,也許是我這個讀者長大了,沒辦法再喜歡那些給小女孩看的文章。 高中時代第一回看到簡媜的文章,驚為天人,我很喜歡她的文章,既有文學性又很有條理,文辭雖算不上華麗,可是她的文字就有一股魔力吸引著我,簡媜大概是繼琦君之後我最喜歡的散文作家。甚至是結婚生子之後再看簡媜的文章,仍然饒富趣味。育嬰時一本紅嬰仔伴我許多晨昏,我也把這本書送給遠嫁德國的高中好友,她看完後給我的回信也是只有一個好字。 在諴品待到九點半左右才回家,一回家打電話給我弟,老媽觀察後已返家休息,沒啥大礙,也結束了這意外的一天。

雨天

2007年06月08日
公開
4

已經連續三天一起床就看到下雨的場景,上下公車要特別小心,眼明手快收傘、撐傘,不要讓孩子淋濕了,否則很容易感冒。 我喜歡晴天,但也不討厭下雨天,雨天有另一種濛朧的美,因著雨勢大小還有不同的交響樂在四周流瀉而出,大人也許不喜歡下雨天,但孩子肯定是愛下雨天的,記得二姐弟小時候,下雨不能出門,我們去樓下看雨,二歲不到的靖用手去摸雨,用眼睛去看雨,還露出小腳去踩地上的水坑,看著雨絲從電線上凝聚成水滴,再慢慢滴落下來,孩子用最單純的眼睛及語言,發現這個雨中世界的美好印象。 只是這幾天雨勢也大了點,一走到雨中,不消十秒鐘,下半身濕透一半,加上台北市的道路不堪雨水,坑坑洞洞的路面,車子疾馳而過,水花四濺,怎一個慘字能言?昨天更慘,靖去上美育,晴也一同前往,迷糊的她不知何時遺失學生證,拾獲者來電我從安和路一路走到仁愛路,騎樓少見,雨勢滂沱,下班時間的安和路車輛甚多,在雨中左閃右躲,過斑馬線時還得小心腳下崎嶇的馬路,那時我突然笑了出來,連房價高檔的東區都有如此的馬路品質,可見市府沒有虧待南區,不是只有文山區附近才有差勁的道路啊。苦中作樂的拿回晴的學生證,鞋子全濕,裙子也好不到哪去。 積水的道路,坑坑疤疤的馬路,下不停的雨,欣然看著雨天,享受台北這一反常態的微涼初夏。

王子與公主?

2007年06月07日
公開
4

昨晚孩子都睡著了,剛好可以看看新聞,我家可以收看到鳳凰衛視,十一點鐘可看到全球新聞,比起台灣的有線電視一天一十四小時用放大鏡似的放大些無聊至極的政治八卦,我反而有點愛看這種不帶台灣觀點看世界的新聞。 一開始是G8在德國舉行高峰會,一堆人抗議,接著就出現黛妃新聞,英國媒體要播放黛妃罹難前一分鐘的畫面,新聞裏訪問了英國民眾,也訪問了皇室人員,還有黛妃之子英挺的畫面。當我看到那個車禍現場畫面時,整個人呆掉,我不是黛妃迷,對這麼一位親和力十足的英國皇室成員也沒有深入研究,但是看到那些畫面仍然會有不少聯想。 當年十九歲的黛安娜披上婚紗走進大禮堂的新聞片段在三台強力播放,她的倩影好像讓人感受到二十世紀仍然有王子公主的美麗童話,不過我看到她身邊的王子,老氣又不帥,除了具備王子身分,完全和想像中的王子八竿子打不到一塊,不是我當年就加入「外貌協會會員」,而是一個十來歲的小毛頭,看到三十三歲的王子,當然覺得老醜,從新聞畫面上沒看到王子有任何一點可供少女聯想的帥哥成份,所以打從心底對這場世紀婚禮(註)也沒有一絲羨慕成份。 隨著黛妃生子、出訪、與夫婿不合、離婚、交男友.....,小報媒體還是樂於在這位美女身上捕風捉影,老實說八卦指數不高的敝人也沒有多看二眼,但可以確定的是如童話般的美好結局-灰姑娘和王子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沒在黛妃身上發生。不帥的王子有個不美的意中人,為了讓大家幻想,只好找來美女王妃,但私底下王子仍然暗度陳倉,十九歲嫁入皇室的黛妃,應該滿懷青春少女憧憬,卻走入一段沒有愛倩的婚姻。 黛妃是上一世紀最完美的公主典型,她的美貌讓風華盡失的皇室有了活力,讓大不列顛王國再次成為世人聚焦的光點,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都讓世人深深著迷,愛看美女的敝人每回在看她出現的新聞片段,總像看到高中上素描課的絕美雕像復活,媒體前的黛妃不管是擁抱孩子問候老間,總是得體的打扮,淺笑迎人,只是在她那深逐的眼中卻有一抹淡淡的神情,長大之後才知那是失落。她美麗絕倫的臉龐那股難掩的失落越來越濃,直到她離婚走出皇室,她的臉上重新有了光采,和她少女時期的溫婉羞澀大不相同,沒有王妃身份的黛安娜,如魚得水運用自身影響力,投入公益慈善,在她身上散發了前所未有的自信。我看著這位前王妃,深自慶幸她擺脫了王子公主魔咒,用另一種面貌告訴世人,不靠王室豪門光芒,她仍是世人注目焦點。 黛妃離婚看似童話故事破滅,但我卻覺得那是一個故事的開端,真實生活中,平民王妃可以擺脫王室開創人生,而那名老是苦著臉的王子,在垂垂老去之前終於可以讓心中所愛得到名分,那二人歷經二十來年的等待,也算修得正果。英國最有名的溫莎公爵,愛上一名離婚婦女,不見容於皇室,所以他為愛美人主動退位,一想到這裏,我是很不屑查理王子的,不過在新聞中看到他緊挽著卡蜜拉的手出現在公眾場合時,卻有了不同看法。她沒有前王妃那般的美貌及明星特質,老實說是完全不上鏡頭的,一大堆人批評她的長相及作風,可是站在查理王子身邊的她,臉上的笑是從心底滿出來的那種笑。年過半百的她,終於等到真命天子,而且因為黛妃太令人難忘,卡蜜拉並沒有被封為王妃,就算查理即位,她也不能成為皇后,如果沒有真愛,她怎麼可能願意如此磋跎年華?怎麼可能願意貴為王妃,又沒有尊貴的頭銜?縱使千夫所指,但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愛情,查理和卡蜜拉真的散發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模樣,他們完全顛覆了傳統印象中王子與公主的形象:王子一定要帥到沒天理,多情到天崩地裂,公主也要純情到海枯石爛,美到不食人間煙火;他們的故事簡直比史瑞克還有看頭,怎麼沒有人想把這一段拍成電影? 看看王子年輕時選了貌美如花的公主人選,卻弄到二人都彷如身處地獄,那時的王子不知是在何種壓力下挑上黛安娜?現實婚姻的不快樂,是不是讓這位王子知道不用在意他人眼光?當他有了再度選擇的權利時,他選了一位平凡不過但卻可以共度一生的女士,王子公主不一定要年青貌美,重要的是彼此相愛,看著二個年紀加起來超過百歲的非俊男美女,卻有著異常的恩愛畫面,有些荒謬的真實,但這才是人生,雖然這結果叫我這從小愛看王子與公主童話的觀眾,跌破一坦克車眼鏡。 王妃身影消逝在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愛情仍在,只是再沒有王子與公主相遇的浪漫童話故事了吧。 註: 世紀婚禮一詞好像就是從查理與黛安娜的婚禮開始流行,不過近年來富豪或名人政要之子之女結婚都用這個形容詞,就這樣被用到欄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