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willma-海豚媽咪

日期

#Tag

感動的演出(待補)

2009年05月10日
公開
15

[2008/04/07] *橘子泥(ORANJE)公益兒童劇團的誕生 長久以來,ACART心中一直有個夢想,就是希望能夠豐富每個孩子的身心靈,並和孩子們共同成長。因為這樣的夢想,2006年7月ACART開辦「說故事老師培訓班」,並於2007年1月份開辦「兒童五感教練認證班」、2月份開辦「專業訓練師培訓班」,並持續在2008年與2009年開設一系列兒童教育師資培訓類課程,希望能夠藉此召集、培育眾多懷抱相同理想的夥伴,擴散夢想的力量使成真實;三年多來ACART培訓出五百多位充滿熱情、創意與對兒童教育懷抱熱情、理想與專業的兒童教育師資群,在全省各社區、機構、學校就由故事的創作與五感的啟動,激發孩子源源不絕的創意。2007年結合NYU紐約大學的藝術治療理論、表演藝術專業以及ACART之優秀學員正式成立全國唯一公益劇團--橘子泥公益兒童劇團,期待兒童品格教育能因為透過教育劇場(Theatre in Education)與戲劇教育(Drama in Education)的形式真正進入孩子的世界與生活。 *橘子泥(ORANJE)公益兒童劇團宗旨--品格教育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與海綿,生活周圍的人、事、物都是他們學習與模仿的來源,如何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奠定孩子良善的品格則是決定孩子未來成功的重要關鍵。 橘子泥公益兒童劇團以原創的品格主題戲劇與推廣兒童品格教育為宗旨,透過教育劇場與戲劇教育的形式,讓品格學習與藝術陶冶合而為一,讓孩子在充滿音樂、舞蹈、戲劇的劇場環境中深刻且愉快的學習,達到真正的寓教於樂。 此外,橘子泥公益兒童劇團期盼以免費的戲劇觀賞形式,讓台灣土地上的家庭們走進劇院,讓藝術融入民眾的生活中,讓孩子得到全方位的潛能開發。 *橘子泥(ORANJE)的演教員來自各行各業 戲劇就像一本人生百科全書,能讓孩子們接觸並體會生命中的高低起伏,也能讓家長和孩子一起面對和分享所有成長過程的酸甜苦辣。 ACART招募旗下之說故事老師與五感教練成為橘子泥的演教員,這些演教員都非科班出身,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爸爸媽媽,有上班族,有學生,但是在他們的心裡有一個共同的理念:分享給孩子、家人、朋友、社會一份良善的品格、正面的態度以及可以簡單接觸戲劇的方法。因此,橘子泥結合ACART顧問及講師全的學術專業,共同努力提供孩子輕鬆接觸戲劇藝術的機會,讓每位想看戲的孩子都能免費觀賞,也讓每位帶孩子來看戲的家長沒有太大的金錢負擔,輕鬆的讓戲劇進入孩子的生活、豐富孩子的是也,讓孩子在得到歡樂的同時,也能輕鬆學習,更能因此而獲得勇氣與智慧。 http://www.smartorange.com.tw/new_show.php?id=466

這是什麼邏輯?

2009年05月05日
公開
15

前幾天看到這篇報導,我要很不客氣的用"嗤之以鼻"來形容我的感覺..... ***************************************************** 10個大炳 才等於1個蕭淑慎 中時電子報 更新日期:2009/04/29 03:09 劉宜�台北報導 大炳兩周前因二度吸安被移送法辦,他透過朋友找上再生受刑人服務中心社長董念台,盼他安排到監獄演講,分享自身經歷。兩人碰面後,董念台答應當他的「義務經紀人」,他說:「蕭淑慎吸古柯鹼,毒品等級比大炳的安非他命還高,10個大炳等於1個蕭淑慎,蕭淑慎都能被社會原諒,為何大炳不行?」 很悔恨 說退出演藝圈 大炳曾聲淚俱下說要退出演藝圈,未來投身公益,但隔天他就後悔自己不該「大放厥詞」:「宋達民跟我說,『演藝圈不是你說要待或不要待的』,這句話點醒了我。」他說要退出演藝圈,其實是經紀公司討論出來的結果,理由是「你不要再給大家添麻煩了」。 談戒毒 分享經驗啟示 他說,有工作找,他還是會去做,「若觀眾不想看到我,我想我不久後也會默默消失在演藝圈。」經紀人沈玉琳說要和他解約,他說:「我合約還在他手上,他說要和我解約,應該是媽媽打小孩給別人看。」但他本身是吸毒累犯,到監獄暢談戒毒,不覺得缺乏說服力?他解釋:「吸毒者一生都在跟毒品搏鬥,站在講台上的不一定要是戒毒成功者,我是分享我的經驗和啟示。」 若再犯 董念台撂狠話 大炳請董念台為他安排關懷受刑人公益活動,並向他保證不再吸毒,但董念台撂狠話:「他是演員,講話真假分不清楚,我不相信他,但我會幫他,若他敢再犯,等於毀了我名聲,我就會讓他永遠忘不了『董念台』三字怎麼寫。」 做公益 蕭淑慎得緩刑 董念台說要幫大炳「恢復信用」,還說蕭淑慎比他嚴重10倍,但法官都願意再給她機會,判她以公益活動換取緩刑,是個很好的案例。對於嚴重10倍一說,至截稿為止,未能取得蕭淑慎回應,她的導演好友王毓雅則說:「這件事我不方便發表意見。」 *****************************************************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力,選擇吸毒或不吸,我不便做別人的人生做任何評論,當得知某人吸毒,心中不免有些小小的遺憾,但...我總覺得這是對方選擇面對自己人生的態度和方式, 我不置可否。 或許好奇...或許宣洩壓力.... 讓我不解的是-大炳再犯了...還是在他痛哭流涕..萬般懺悔的不久.... 而董念台這位大哥竟說了 「10個大炳 才等於1個蕭淑慎」.... A和B同時去搶超商,A搶到了1000元而B搶到了一萬元,不管在法律上或道德上我們能說:「10個A 才等於1個B」嗎? 在法律上有因吸食毒品的等級而導致刑期或勒戒上的不同,但我覺得都是一樣... 今天大炳的重點不在吸安非或古柯鹼而是再犯。 一直覺得"董念台"這個名字很熟,後來也上網做了一些查詢... 原來..... 好啦!!這點就不多加著墨,否則我會不會被告??我會怕啦!! 欸~~~我的「信王子」也傳出吸毒的消息~~~~~~~~~~~ 「一步錯步步錯」,即使表面上,我不做任何評論... 但我的心裡還是有了屬於負面的想法...

運動家精神

2009年05月02日
公開
27

這是小海豚人生中的第一場真正的運動會。 但是他的"運動家精神"還是有待學習。 例如,因為趣味競賽輸了...開始介意... 殊不知..因為在換人過程中的不順導致本來稍稍領先變成全年段的倒數第一。 例如,因為賽跑輸了...開始介意... 殊不知..賽跑這東西,除了後天努力外...先天的天分比重也佔不小.... (小海豚這次賽跑,是全校都有參加,依年段,依每班號碼,所以該年段有5班,每班的同號碼一起跑,前3名都有獎牌,也就是說...全校有3/5的小朋友有獎牌 ) 小海豚care的倒不是獎牌問題,而是在平時預演時都跑"第四名"的他,不能接受他到了真正比賽卻落到了最後一名..... 當下的他是介意的,但過了一會兒...或許想說這樣也改變不了事實,也就釋懷些了..... 或許因為白天的心情,晚上他選擇唸的書是「一定要比賽嗎?」,或許也藉由書上的"安慰",讓有芥蒂的心能稍稍平復。 盡力就好 凡是當求盡力,或許調皮的你會反問:「為什麼我盡力了,但卻沒有一個好的成績?」 是呀!!為什麼盡力了卻得不到當初預期的?? 媽咪想跟你分享的是一句「生命中精彩的是享受生命的過程」。 做每件事也是如此,結果不可預期,但過程卻是可隨之改變。 現在看來,這句話似乎難懂而且遙不可及,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相信你一定能有所領略的!! 到時也別忘和我一起分享喔!!

體貌會神—羅浮宮雕塑藝術觸覺教育展

2009年04月29日
公開
18

日  期: 2009/04/10∼2009/05/24 展覽地點: 四樓401展廳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10:00~18:00 票  價: 全票30元,半票、學生票15元 主辦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巴黎羅浮宮博物館 協辦單位: 法國在台協會/      財團法人愛盲基金會 「體貌會神—羅浮宮雕塑藝術觸覺教育展」歡迎參觀者觸摸雕塑作品,經由觸覺,提供視覺以外的另一種感官經驗來了解藝術之美。展品來自羅浮宮博物館,皆為石膏或樹脂材料的複製模型,而原作則陳列在巴黎的羅浮宮博物館。 本展旨在呈現西方雕塑家力求表現的五種動作,可以與東方雕塑中對動作的探索相對照。五種動作皆反應出對於平衡和姿態的追求,它們分別是:表現與阻力相抗爭的奮力;肢體迅速而連續移動的奔跑;優雅而富於節奏的舞蹈;升往高處並挑戰重力的飛翔;呈現靜止而垮塌的跌倒。 18件展出的模型包含西元前二世紀至十九世紀的雕塑作品,藉由五種動作呈現男、女形體或優雅內斂、或誇張扭曲的風格。觀眾可以欣賞到《米羅的維納斯》充滿理想性的古典美,也可以碰觸體會《叛奴》糾結發達的肌肉所表現出的張力與生動。形體之外,雕塑人物也述說著西方神話中有趣的或悲劇性的故事,讓觀眾有機會領略西方文化的精神世界。 相關網站:http://www.nmh.gov.tw/zh-tw/Exhibition/Content.aspx?Para=0|22|489&unkey=20

鶯歌醃梅趣

2009年04月26日
公開
12

一起床~~天呀!!真是不太優的天氣,也因此一直有希望天氣放晴的期待。 今天將走平日鮮少走的北二高到鶯歌,似乎...我又很"自然"的迷了路,走到大溪又回轉,不然,算一算由家裡出發到鶯歌只需要30分鐘.而我們上一次到鶯歌竟然有5年之久,那時剛滿2歲的小海豚也在那裡拍了一張,我後來一直很愛用的一張照片。 哈哈!!言歸正傳-今天的醃梅行程..... "尚青"的青梅.... 小海豚原本以為"醃梅"是"煙梅",也就是用煙薰梅子。 到了現場也才發現跟想像中的不一樣... 先是"殺青",也就是用粗鹽把梅子"馬殺雞".... 這個步驟,小孩完全是做做樣子,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孩哪比得上身材雄壯的阿母...沒多久,我這個阿母就下場了,不然照這樣的情勢發展下去,我們這甕梅子恐怕要殺青到太陽下山囉!!(這位阿母,此日天氣多雲有雨,沒出太陽呀!!)我的意思是很久很久啦!! "抓龍"完成的梅子,用槌子打出裂縫,若太大力,裂縫太大,梅子就有點兒醜了。 這個步驟是小孩最有參與感和成就感的步驟,而身為打擊樂老師的心瞳老師,也不辱"打擊達人"的封號,可謂是百發百中,命中率百分百呢!! 就到這裡就放入甕中,其餘後續就是"回家功課"了。 而這"回家功課",我這勤奮的"學生"可說是「既認真又努力」喔!! 這一大(心瞳老師)一小(小海豚)還真是夠了,拿起只有搓過鹽的青梅"喀"了起來。 這表情可說是經典之作呀!! 陶博館推出的甕飯,其實味道,我認為不差,但一個250元有些貴,若不需要"甕"的,會感覺有些多餘,裡面有家賣滷味的,味道還可以,重點是很便宜,我不知道是不是常態駐攤,若嫌老街擁擠者可參考,實際上老街吃的可多哩!! ↑右邊是小海豚的作品 到老街時做的"馬賽克,小海豚之前做馬賽克是到宜蘭的傳藝中心,也將近是4年以前(小海豚3.5Y時),當時其實幾乎是由我來完成,而這一次,在構圖上我有提供一些意見,擺放和粘貼都是由小海豚自行完成。沒法度...因為我自己的作品都自顧不暇了...呵呵~~~ ↓小海豚3.5歲的樣子(2005.7)..... 【20090426鶯歌醃梅趣】照片 另外,持當月統一發票即可"免費參觀":鶯歌陶瓷博物館、淡水古蹟博物館、十三行博物館、黃金博物館、板橋林家花園,時間到5/31為止,大家可以把握機會喔!!

賴馬原畫展

2009年04月25日
公開
14

早上睡到自然醒,看到外面陰陰的天氣..又下著雨... 說實在..不是這麼想出門,但是「賴馬原畫展」只到4/30... 換句話說...今天不去看,不知到要多久以後才會有這樣的機會??? 還好..公車一到台北,天氣除了陰陰帶一些涼意外..沒有下雨耶 先在附近吃中餐,吃完就往台大校園前進... 一看到"成群"的腳踏車停放區,小海豚提出要求:我們可以借一台來騎嗎?? :不行耶~~這些車就是有主人的,而且是不能租借的!! 一進校園,偌大的校園,圖書館要從何找起? 之前有一次參加【20060625台大校園巡禮】(按此可連結),是有人帶路,完全不需要有方向感,看了門口的地圖還是”霧煞煞”…. 應該是延著椰林大道走吧?! 走著走著…深怕多走冤枉路,所以決定問人…. 要問誰呢?目標一,當然就是騎腳踏車的人了…..因為可以確認的是..是對校園有相當程度了解的人…. 「同學,請問圖書館要怎麼走?」 同學指著身後醒目的建築物:「那棟就是圖書館了!!」 「謝謝!!」 小海豚問:「為什麼要叫同學?又不是同學?」 :「因為他應該是學生,如果叫先生,會有些奇怪,所以就稱為同學囉!!」心裡o.s:如果叫弟弟更奇怪吧?! 哈哈!!切入正題-「賴馬原畫展」。 這種感覺有一點點像平時在電視上看到的明星,出現在眼前…. 眼前的畫跟繪本的一樣,但少了“印刷味”多了“真實感”…… 除了原『畫』重現外,還介紹我最愛的”早起的一天”創造過程,讓我對於繪本的創作有了小小的認識。 小海豚也對這些步驟一字一字的唸的仔細…. 不過他也提出了抗議:為什麼沒有”慌張先生”? 對喔!!沒有慌張先生的原畫耶~~~~~ 這也讓小海豚大失所望…… 只好安慰他…..下次還有機會….(希望下次真的還有機會喔!!)…. ↓這是現場可以拿的可愛書籤... 本來想說,若單單只是為了原畫展跑來台北,似乎有些不值得.... 所以建議小海豚之後可以去看場電影... 但小海豚說要等「放牛班的快樂頌」,其它的都不想看!! 於是看完原畫展就打道回府,但還是覺得很值得.... 到4/30都沒機會去觀賞的,就去賴馬的部落格逛逛吧!! 【賴馬原畫展(下)】(按此可連結) 。

埔里/武界-雲的故鄉

2009年04月18日
公開
14

雖然是坐遊覽車-“跟團”,但我還是上網做了一下功課,雖然我連行程表都沒有拿到,但我還是充滿了期待….. 因為我在部落格上找到這篇日記:【武界林道單車遊】。 兩天來,我也最期待第二天武界的行程,因為跟著媽媽們去玩,有一個大重點就是…不停的拜拜 說不停的拜拜是有些誇張啦!!但這兩天,都各去了一間佛寺,倒也還好,他們禮佛,我和小海豚就在外面走走晃晃 ……. 武界的部分,或許是因為方式和部落格上文章的不同,所以沒有想像中的好… 沒有氣勢磅礡的風景,有好多角度的美景,都會看到牽在空中一條條的繩子, 霎時美景已不是美景了…. 沿路上,真的看到好多用單車旅遊的方式…. 感覺上…很酷!! 或許等小孩大些,這種旅遊的方式一定很棒…. 只是…我必須先將自己的體力練好先….. 這次的住,很不滿意,早餐外食(就是說飯店沒有餐廳)以外,房間小還不打緊…重點是…不是很乾淨…..但同團的…也有房間不錯的…這可能跟運氣有關吧!? 但這間被我列為往後的拒絕往來戶: 【亞締飯店】。 第一天的行程到"觀音瀑布",說實話,我不知道風景有多美,我只知道拉起封鎖線,旁邊也有警告標語。 看懂字的小孩頻頻發問:明明就寫有危險,明明就不能上去,為什麼還有人上去?? 是呀!!為什麼還有人上去??導遊也帶著上去.... 封鎖線是封好玩的嗎? 警告標語寫的是外國字嗎? 對於這些人的行為我無法認同(就不應該排這裡的行程).... 但~~"俗仔"的我,不便大聲異議,帶著小孩在下面等.... 做我們認為對的事.....~~~~~無聲地~~~~~~ 旅行中可以結識新的朋友也是一件快樂的事,試著學會和陌生人相處,試著從不同中找尋相同的地方,這也是人生中需要不斷學習的。 【20090418-20090419埔里/武界-雲的故鄉二日遊】照片

小銀換黑仔

2009年04月13日
公開
17

家中的「小銀」指的就是這台光陽機車↓,一晃眼這台機車陪伴我們超過10個年頭。 這台機車是和海豚爸剛交往沒多久,海豚爸換的新車,之前的那台也是一台"黑仔"。 從小海豚出生後才購入「大銀」(我家的汽車),除接送小海豚外,大多的交通方是還是仰賴「小銀」。一直到到台北上課,一直到搬入新廠,「小銀」的重要性才漸漸式微。 「小銀」在小海豚未出世之前在我們的生活中可是扮演極大的角色呢!! 陪著我們上山下海,真的是上山,因為住的地方號稱「山城」因此無論到哪裡都統稱為"下山",是我和海豚爸約會時唯二的交通方式(還有一樣是公車)!! 最近不是有一個廣告,男生騎著機車載女生,男生說了一段話,大致意思是說,喜歡騎車勝於開車,因為可以一路緊緊抱著之類的話,當時覺得這樣真的是一種幸福,但現在想想...坐車還是比較幸福(舒服)啦!! 隨著時光流逝,年輕體壯的「小銀」開始狀況百出,不時的輪胎漏風,不時在下雨天熄火....也因此...我下了要換掉「小銀」的決心,但只是心想而沒力行.... 想想「小銀」還是可以騎(不知道它是不是想休息).... 想想這筆錢能晚些花就晚些花.... 所以一直拖到海豚爸這次回來..把我"拎"到機車行... (心想反正有人出錢...) 於是...「小銀」有了它新的人生...... 或許被支解拿可用的部分,或許換了新的主人.... 不管如何..謝謝你曾經陪伴我們的歲月... 謝謝你的付出.... 由「小銀」變成「黑仔」,身負海豚家住家附近交通工具的重任!! 「黑仔」!!從今爾後,我們好好一起相處喔!!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2009年03月29日
公開
33

以上圖片摘自http://departures.pixnet.net/blog/post/25566233官網 也從網路上看到一篇寫的很棒的影評。 **************************************************************** 最真的儀�遺容,最美的旅程,最善的心--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departures) chris浪遊出軌的思緒 http://www.wretch.cc/blog/flutea0911 因獲獎而大賣? 日片《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在獲得今年二○○九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後在台灣上映肯定票房長紅,這是台灣人閱讀電影的某一種習慣,能獲得美國影展的片子肯定是好看,所以要去看。而獲得歐洲影展的片子,肯定太藝術性與艱澀,所以選擇不看的機率大增,同樣入圍外語片的法國片《the class》就是一例。我並不是要說《送行者》只是因為獲獎大賣,而缺乏深度。剛好相反,本片確實實至名歸,通俗易懂中又發人深思,歡笑與悲傷交錯中有著更真善美的情感意涵。 納棺師的魔力 本片以一個極具震撼力的題材:禮儀師(納棺師)的認同史。一個為往生者化妝、擦身、整理儀容,回復往生者最真實的面貌的職業;一個重新�從心看待死亡的存在。處理死者的遺體,活著的人對於往生者的情感釋懷。所以,本片涉及了東方文化最不敢碰觸的議題:死。本片最後納棺師親自為自小就離家的死去的父親梳洗打扮,送他最後一程。當然也完成了本片主角的自我認同、自我救贖與對父親的寬宥。 《送行者》傳達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往生者並非只是一具冰冷的屍體,經過納棺師精心誠意的裝扮後,他將回復往昔的溫暖,溫暖了在世的親人朋友,讓原本在世的恩怨或誤會或情感都能一一釋放。往生者以最美的儀�遺容前往未來的路。 本片像一棵櫻花樹,主幹是以原本在東京交響樂團擔任大提琴手的大悟(本木雅弘飾演),呈現他成為納棺師的歷程,從懵懵懂懂到欣然接受,最後享受這一份工作,視之為神聖的職業。櫻花的部分就是片中每段親人對往生者的「再了解」、「再認識」的橋段。 為何如此說?本片從「性別認同」、「獨居老人」、「陌生的夫妻關係」、「叛逆青少年」、「為維護傳統湯屋的老婆婆」到「追尋父子關係」的每一組關係的旅程裡,經過納棺師本木弘雅的巧手與說明,都讓親人重新再認識了往生者,認同了往生者原本的心裡意願。 不一樣的女兒 本片開始第一個橋段納棺師為往生者化妝的選擇上,就刻意以「性別意識」來呈現。一個男性身軀卻有者女性心態的年輕「女子」自殺了,家人明知其為男兒身女兒心,當他活著時卻不想承認,「女兒」終於受不了了,選擇自殺一途。當納棺師本木弘雅要家人確認將之化女妝或男妝時,家人才能真正放下刻板成見,仔細思考往生者真正的意願,選擇將「女兒」畫成「女相」,去走未來的路。 活著時不能同意「女兒」的行為,死了才點頭,似乎有點慢了,這也是本片一個重要的反諷。 口紅的隱喻 另一個令人飆淚的段落是,黑道大哥的老婆死了,本木弘雅為她化妝時,向她的先生問了一句話:「有沒有她習慣的口紅顏色?」老公完全不知,茫然而懊悔。於是女兒拿出了媽媽喜愛的口紅,讓媽媽畫上最愛的口紅上路。雖是夫妻,生活數十年,竟如此陌生,連女性(老婆)最愛,每天都會用的口紅顏色都茫然不知。在在顯現本片要諷刺許多婚姻裡,夫妻其實彼此非常的冷漠。當然,最後老公衷心的感謝禮儀師,呈現感人感傷又感動的一幕。 舊情的堅持 我覺得本片最讓人飆淚的橋段是,當屬經營舊式湯屋的老婆婆的往生送行的歷程。因為老奶奶與兒時的本木弘雅就已經熟識,他小時候就常和爸爸去她經營的湯屋泡湯。現在由他幫忙送她最後一程,他專注的手法與態度,讓原本不諒解丈夫工作性質的妻子廣末涼子,終於知道他的工作是神聖莊嚴。連喜歡老奶奶而天天去泡溫泉的老男人,其實是火葬場的人員,當他按下火葬爐的「紅鈕」時,代表著老奶奶的肉體將消失。真正送老婆婆最後一程的是這位早已熟識數十年的男人,兩人心中早已有所屬。肉體消失了,情感卻更濃的烙印在每個人的心裡。 樂觀而對「人情」執著的老婆婆,始終不願收掉老湯屋,連兒子奉勸她要賣掉湯屋,可以大賺一筆,她都毅然拒絕,只因為有許多老客人需要這間湯屋。對活著的人,這是一份情,一份最真善美的情感。所以老奶奶有著令人喜愛與疼惜的個性,當她因為堅持用木頭燒熱水,自行搬運木材而摔傷去世,多麼令人都不捨呀! 石文的隱喻:父子情仇的消解 本片除了敘述一位大提琴家拉琴的「音樂手」轉變成為為往生者整理儀�遺容、柔鬆關節肌肉的「納棺手」所歷經的「自我認同」與「他人認同」外;另一個重要軸線是男主角對於父親的愛恨情仇的消解過程。本木弘雅重回家鄉再遇湯屋老奶奶與重溫湯屋的回憶,這關係著男主角本木弘雅尋父過程中情誼的聯結與重要的線索。 自小因外遇離家的父親,在本木弘雅身上留下對父親不諒解的兒童心理創傷陰影;從精神分析理論來看,小孩遺忘了與父親相處的記憶,父親的面容,沒有五官,沒有聲音。其實是一種情感的失落,被遺棄的心理,而刻意的將意識壓抑,進入前意識層,所以仍記憶著模模糊糊的父親身型,有著與父親在河邊撿石文的模糊記憶。當他長大都仍留著與父親唯一的記憶線索:石文。石文也成為本片一個重要的隱喻。 當他在獲知離家的父親客死於某漁港時,開始是不願意前往領去父親遺體,當然可以看出他對父親的不諒解,最後仍因妻子廣末涼子的勸說而前往。當他看見當地葬儀社人員草率的整理、搬運父親遺體時,他終於忍不住的要求葬儀社人員不准再移動其父親遺體。劇情至此將至結尾,出現一個最重要的「家人認同」的情節,妻子廣末涼子終於說出為何丈夫不讓葬儀社人員草率處理父親遺體的理由,她說:「外子是納棺師」。(看到這觀眾又再次落淚吧)這一句話代表著廣末涼子已完全認同本木弘雅納棺師的職業,甚至以丈夫能親自為父親送行,進行納棺儀式為榮,可說是本片最後高潮的前哨站。 為何說是前哨站?因為後面還有一個最大的高潮點,那就是「父子情仇」的消解。當本木弘雅為父親整理儀�遺容時,所有兒時對父親的記憶全部湧現與甦醒,父親的面容清晰了,父親與他的石文約定也更加清楚了。他的兒童被棄心理創傷逐漸康復中。終於,為了鬆動父親那因終年工作而粗超的雙手肌肉與關節時,從父親至死也緊握的手掌中掉落出一顆「小石文」。他終於理解父親並沒有 忘記與他的約定,淚水於是潰湧而出。 片中提到據說人類尚未發明文字時,會以石文來互送對方表達心意,收到的人在從石文的觸感與重量去解讀對方的心。當年也是唯一的一次河邊撿石文,父親給他是一個大而重的石文,我想他父親是要他長大後成為有用的人,不要像他自己一樣,落居鄉下開間咖啡館,不能完成自己的夢想,還有了外遇。他送給父親的是一顆小石文,我想小孩子也只撿得起小石文。小孩子對父親的希望只是每年都能和他去撿一次石文,這是這願望卻只實現一次。 當小石文從死亡的父親手中掉落出來,本木弘雅知道那一顆石文是小時候他送給父親的,父親死時遺物裝不滿一個箱子,卻死握小石文不放,足見父親始終記住他們的約定,只是之後離家而無法完成。他也終於能諒解父親不管怎樣的理由離家不歸,他對父親的怨恨至此消解,他的尋父之旅終告完成,他的「伊底帕斯情節」也因父親死亡而消失了。當然是個圓滿的結局,完成了「自我認同」,又得到「妻子認同」,最後消解了「父子情仇」。 精準的拍片態度 談了這麼多本片情節的指涉與隱喻,應該來說說日本人做事的精準度與態度。看完本片非常佩服日本導演算準了在哪一個畫面或關鍵點上能讓觀眾立刻落淚或大笑,我想看過的人應該同意我的說法。不管是火葬場裡紅色按鈕,或是小石文落下那一刻,或是女兒拿出紅色口紅時,或是拿出老奶奶愛的泡泡襪時也令人笑中帶淚。導演知道觀眾的心理,觀眾也相當配合的又哭又笑。這就是我要說的日本人做事的精準度。 此外,對於納棺師處理大體的動作、手勢、化妝、流程等方面,雖然我並未真正了解日本納棺師的手法,但從影片中男主角的操演,卻可以感覺本木弘雅的動作是經過一定時間的專業訓練,日本演員專業的態度是令人佩服。雖然他在拉大提琴的把位按法與弓法仍有些許瑕疵,例如他的拉弓始終只拉在第三第四根弦,低音弦線都沒有碰觸。配樂使用巴赫〈ave maria〉旋律裡,弓應該會拉到低音弦才對。(我好像太嚴格!)不過不知道大提琴拉弓法的觀眾並不會察覺出來,反而會覺得他真的會拉大提琴嗎?不過,這瑕不掩瑜。從這些地方看得出日本人做事的嚴謹態度,要做就做到最好最正確的。 ********************************************************************* 在讀這段影評時,彷彿電影的畫面一一呈現...淚也不自覺的掉了下來,我承認我的哭點蠻低的。 但不只是我喔!!我可是聽到身旁此起彼落的啜泣聲...... 上述的每一段都有哭點,但我針對小海豚有疑問的部分來寫.... 其中「不一樣的女兒」,一開始男主角和社長還在討論這麼漂亮的女生..不免為她的自殺感到可惜,就在男主角清洗大體時,發現「那個」,也一直用「那個」來稱呼,小孩不懂,事後問我,「為什麼要問要化男妝還是女妝?」 我拿了「利菁」做為回答,因為之前跟他說過有關利菁變性的事,所以他還蠻能理解。 對於腐壞的東西會長蛆,不能理解;對於聞到臭味會想吐不能理解;對於下面這張照片不能理解。 男主角小林大悟初入行時,拍攝殮棺師的"教學影片"扮演一位往生的人,往生的人會穿上紙尿布??小海豚不解,我也不解。 這段是全片中最好笑的一段,悲傷情緒中的笑聲,參雜了一個童稚的笑聲,感覺起來也不怎麼悲了。 對於小孩會死也不能理解,在他的認知是除了老人和結束自己生命的人外.... 小孩到了長大才會死...... 還有一個問題是在戲院,小海豚唯一問我的問題(我想是因為怕一直問,錯過字幕而看不懂...) 一開始男主角在做這份工作時,並沒有讓老婆知道,當他接觸到一個死了兩星期的屍體(屍體已長蟲,片中屍體只拍腳,小海豚事後說:看到腳上也長蟲...這部分我沒看到,我說:壞掉的肉會長蟲,人肉其實就跟一般的肉一樣,所以也會長蟲。),開始吐...害怕...恐懼是一定會的...但不能說出口的害怕.恐懼..於是男主角選擇情緒宣洩的方式就是,對老婆........ 「為什麼小林覺得臭就是脫女生的褲子?」 「因為他害怕!!」 接下來就沒再問了.... 但電影結束後,這個問題還沒結束....「為什麼害怕就要脫女朋友褲子?」 跟小孩解釋是老婆...是一種情緒宣洩的方式... 當然小孩還是不懂..... 這真的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電影,但適不適合小孩.....個人覺得.... 還不到他應該有這些體認和體會的年紀... 說對他而言太沉重嗎? 也不是....只是一些未解的答案,對他而言還是問號..... 但隔一天,我還是謝謝小孩陪我去看我想看的電影,結束20分鐘前,小孩就想尿尿,但還是因為我撐到最後..... 一結束,馬上帶著小孩走出戲院,許多人還是留在原位沒有動,跟之前電影"散場" ,一窩蜂人往外走很不一樣,我想這時的他們正在平復自己的情緒吧?! 以上圖片摘自http://gallery.photowant.com/b/gallery.cfm?action=STILL&filmid=fojp31069238

三國奇遇觀後感

2009年03月21日
公開
15

因為下午有事,所以擔心晚上的表演會遲到,最後選擇開車去。 若像之前有4-5個人去,付停車費是划算的,若是只有兩個人,說真的…粉貴…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紙風車的劇大多來說跟台下觀眾的互動頗多,承襲上齣的「武松打虎」屬於”古代劇”,演員則在觀眾席流竄,所以買紙風車的票,可以買在前區靠走道,因為走道也是演員的表演區喔!! 要看表演之前,小海豚就問我「會有呂布?趙雲?馬超?黃忠嗎?」 「我不知道耶…我也沒看過耶….」 讓小海豚不解的是…. 「張角不是跟蜀國很好嗎?為什麼自己人打自己人?」 張角跟蜀國友好???我上網查了一下資訊,似乎沒這部分的說明。 「既然要打戰,為什麼不派出五虎將?」 我上網查了一下蜀國真的有五虎將(我只聽過香港的”溫拿五虎” ),五虎將分別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 兩個疑問,我的回答是….「這說不定是演之前更早的事,那個時候張角和蜀國並沒有很好!」 「那個時候五虎將應該還沒有出來,要之後才會出現!!」 頓時,搞得我很想拿三國歷史來讀一讀,嗯~~ 看來,我要把小海豚三國演義的故事書拿來拜讀一番,以免小孩問問題而啞口無言了。 當中有一段大戰,”海綿箭”和”氣球彈”在頭上齊飛時,很多人是加入大戰中,而我發現我們母子出現相同的動作-抱頭…… 哈哈哈!!請叫我們”俗仔二人組”啦!! 散場時,在擁擠的人潮中,竟遇到小海豚忠孝打擊樂的同班同學,好巧!!

2009朱宗慶打擊樂團春季巡演

2009年03月15日
公開
47

這次的演出除了有大半年沒見的豪恩哥哥以外,還有小海豚最崇拜的爵士鼓,所以很期待喔!! 活動名稱: 擊樂大師系列-史帝夫•豪頓&朱宗慶打擊樂團 2009朱宗慶打擊樂團春季巡演 日期/地點: 3/13(五) 19:30 台中中山堂 3/14(六) 16:00 高雄衛武營(戶外演出,免費入場) 3/15(日) 14:30 國家音樂廳 3/16(一) 19:30 國家音樂廳 演出者: 朱宗慶打擊樂團 史帝夫•豪頓(Steve Houghton) 演出曲目: 《Alyosha》 《Dmitry》 《Tusabes?》 《Incoming》(Pearl Milk Tea) 《Blue grass》 《Roule》 《Neophilia》 《Circus Plenus Clamor Ingens Ianuae Tensae》 相關介紹:    享譽國際的爵士鼓擊樂大師史帝夫.豪頓,目前擔任國際打擊樂藝術協會總裁,以及美國印第安那大學賈可柏音樂學院打擊樂系主任。身為一名擊樂家,史帝夫經常擔任交響樂團的客座獨奏家,並活躍於洛杉磯的錄音室,亦是Pearl、Adams、Zildjian與Remo等國際知名樂器品牌代言人。在演奏與行政事務之外,史帝夫致力於擊樂教育,著有為數不少的教材與教學錄影帶。   本次與朱宗慶打擊樂團合作,除了精采的爵士鼓技巧,以及令人期待的即興演奏,史帝夫.豪頓將演奏如馬林巴木琴等其他打擊樂器,展現他全才的音樂能力。史帝夫從小浸染在爵士樂的環境下,對於爵士樂各種曲風瞭如指掌,即興演奏時,信手拈來,無一不是巧思;隨著時間流轉,他與時代一起成長,吸收各類音樂精華,不論是演出或是創作,早已超越曲風藩籬。在這次音樂會中,您將聽到爵士、拉丁、鄉村等不同風格的樂曲,以及大師音樂涵養融合交會後的創作。   朱宗慶打擊樂團春季巡演,將與擊樂大師史帝夫.豪頓一起,帶給您精緻富有內涵,卻又輕鬆活力的饗宴,讓樂迷一睹大師風采。 以上圖文摘自擊樂大師系列-史帝夫•豪頓&朱宗慶打擊樂團 2009朱宗慶打擊樂團春季巡演網站。

朱團春季音樂會觀後感

2009年03月15日
公開
19

真的是超級無敵棒的演出喔!! 其實朱團的表演,有的時候很難拿捏是否適合小孩, 有些高技巧的演出,但音樂性聽其來並不是這麼的high(依我這個不是專業的來形容就是一個”悶”字),所以該說要碰碰運氣嗎? 但只要不是在非假日的演出,我都希望能帶小海豚去觀賞,一團除了有他的偶像-豪恩哥哥外,我也希望他懂得去欣賞.聆聽自己不愛的曲目。 上半場的最後一首曲目,是美國藍草音樂,也是鄉村音樂的一種,輕快的旋律,手在琴鍵上晃動,動作快到,因為視覺暫留的緣故,所以產生晃影(意思就是每個音符都超快的)。 阿棋老師手持鈴鼓,發現~~~咦~~~~ 身材不是這麼瘦的人,搖起來還蠻迷人的呢!! 中場休息時,問小海豚:「剛剛阿棋老師的鈴鼓搖的很棒,對吧?!」 「哪有很棒??他拿了一個破的鈴鼓耶??」 破的鈴鼓??哪有啊??????????? 那是沒有鼓面的鈴鼓啦!!! OH!!MY GOD!! 小海豚看的鈴鼓(教室的)都是有鼓面!! 哈哈!!笑話一則!! 音樂會結束,和小海豚討論最喜歡哪一個曲目,小海豚的回答也出乎我意料之外,本來以為他會選快節奏且熱情的曲目,像拉丁音樂曲風的….. 沒想到是一首爵士鼓和馬林巴木琴合奏的曲目,個人是覺得這首曲目算當中有一點兒小悶的。 喜歡的原因是:只有了兩個人演奏,卻感覺好像有很多人,很厲害!! 小海豚連是上半場的第二首都還記得,可見印象深刻喔!! 由喜歡的曲目,也感覺小孩在音樂當中的小小成長。 P.S.中場休息時,團員在台上擺放下半場的樂器,利用時間到前面跟豪恩哥哥打招呼,看他認真的準備,小海豚沒有叫他,一直揮手,好不容易豪恩哥哥抬起頭看到,也跟他揮一揮手,小孩這時才滿足的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