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橘 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轉載~夏季寶寶的20條注意事項

2007年07月02日
公開
21

一、勿過多食用冷飲: 冷飲是小兒喜歡的食品。 一定要限制攝入量。 過多攝入冷飲會引起小兒胃腸道疾病,也可傷害牙齒。 冷飲一般要比胃內溫度低二、三十度。 胃黏膜受到過冷刺激後,黏膜血管強烈收縮,胃內分泌紊亂。 胃酸、胃酶分泌銳減,使胃的消化、殺菌、免疫能力大幅度下降。 兒童胃黏膜非常嬌嫩,很易造成“冷食性胃炎”,出現腹脹、噁心、嘔吐、消化不良等症。 若冷飲不合格,還可造成細菌性胃腸疾病。 過多食冷食還可影響小兒牙齒發育,尤其是換牙期。      二、食用熟食:夏季蚊蠅較多,細菌容易繁殖。 食用熟食一定要倍加小心,盡量不食用熟食,熟食要經過高溫後再給孩子吃。      三、不要食用剩飯:即使是放在冰箱中,也要加熱後再吃。 冰箱不是消毒箱,冷藏室中的細菌同樣可污染食品。      四、避免腸道傳染病:夏季是腸道傳染病的好發季節,如細菌性痢疾、 大腸桿菌性腸炎等,注意飲食衛生,是阻斷腸道疾病的有效方法。      五、避免蚊蟲叮咬:尤其是到野外遊玩時,野外蚊蟲有毒,小兒被咬後由於毒素作用, 局部會出現嚴重的紅腫。 甚至發燒。 另外,蚊蟲也是傳染病的傳播媒介,沒有接種過乙腦疫苗的小兒,更易被傳播上, 即使是接種了乙腦疫苗也有被傳染的可能。      六、防止日光性皮炎:夏季日光中紫外線指數大,應注意避光。 尤其是對小兒眼睛的保護。 配戴太陽鏡一定要注意太陽鏡的質量,劣質的太陽鏡不但不能有效的防止紫外線的輻射, 反而會損害眼睛。 塗抹防曬霜時也要注意質量和防曬係數。      七、預防哮喘:夏季花粉、粉塵、驅蚊藥等等,都可成為過敏原,引發小兒哮喘。     八、慎用驅蚊藥:以防夏季哮喘,或中毒反應。      九、預防“紅眼病”:不要混用毛巾,到游泳館游泳時要注意館內衛生。 去年夏季,秦皇島市中小學生有將近八成患“紅眼病”,持續高熱,噁心嘔吐, 病程達半月甚至更長。 主要是游泳孩子密度大,游泳池中水的消毒不及時。 要常規使用滴眼液。 注意隔離。    十、夏季穿得少,要注意小兒摔傷:尤其是膝關節是最易受傷的部位,而且不易康復, 要注意保護。      十一、科學使用空調、電風扇:不要把室內溫度調得太低,一般情況下, 室內與室外溫度之差不超過7攝氏度。      十二、注意小兒皮膚護理:避免出痱子。      十三、生瓜果,生菜中可能附有蟲卵:吃進後可在人體中生長、繁殖,到秋季時, 蟲卵變成成蟲,是小兒罹患腸蟲症、膽道蛔蟲症等的主要原因。 小兒不宜食半生食品,如涮海鮮產品、肉等,吃半生的淡水海螺、螃蟹等可感染上肺吸蟲病。 小兒手上和指甲縫中可存在蟯蟲卵,通過口腔進入腸道使小兒患腸蟯蟲症。      十四、夏季通風:開窗睡覺時注意不要有對流風, 空調的冷風口和電扇不要直接對著小兒吹,尤其在小兒出汗時更應遠離風口。      十五、多飲用白開水:任何飲料都不能代替白開水。      十六、補鹽:小兒夏季出汗多,適當增加鹽的攝入。      十七、午睡:夏季日照時間長,晚間睡眠時間相對少,要讓小兒午睡。      十八、苦夏:因夏季炎熱,小兒食慾差,但消耗不少,要攝入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以保證小兒生長需要。      十九、進商場、遊樂場、冷飲廳、麥當勞等場所:室外是烈日炎炎, 進入帶有空調的場所時,小兒汗毛孔突然關閉,會發生外感風寒,很易患感冒。 一定要注意小兒出汗時不要馬上進入帶有冷氣的房間,要擦乾身上的汗水, 穿上長褲長袖襯衫;到室外後再換上短衣。 這樣雖然費事,卻能避免小兒患病。      二十、防止小兒中署:夏季要讓室內通風,即使是有空調的房間, 也要定時開窗通風一定的時間。 不要讓小兒在烈日下玩耍,多飲水。 尤其是嬰幼兒,家長總是怕著涼受風,往往穿太多,不敢開窗,造成小兒中暑。  

轉載∼侯文詠:『帶孩子要用沒有效率的方式』

2007年06月29日
公開
7

侯文詠的孩子,有一次考試考壞了,那次是全班都考差了 同學都很擔心,不知道該如何向父母大人們交代。 這時,侯文詠的孩子說:「我爸一定會說,我很高興你今天失敗了。」 同學疑惑的問:「怎麼會這樣?」 侯文詠的孩子回答:「我爸就是怪ㄎㄚ啊!」 我想,當時侯文詠的孩子在回答這句話時,嘴角和眉梢一定都是上揚的。 其實,著名作家和麻醉科副教授侯文詠說, 他對孩子並不是沒有期待,並不是不會焦慮或不會生氣。 只是,他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表現良好、受到讚賞。 因此,考試沒考好時,孩子一定已經很難過了, 這時,做父母的除了安慰他之外,實在不需要再做什麼。 不過,侯文詠也不是一開始就能這麼看得開、放得下。 他記得,第一次發現孩子說謊時,又焦急又生氣。 但他的母親只是淡淡的告訴他:「你小時候也騙過人哪!」 於是,他想起自己一路長大,父母教養他的情景。 他們從不張牙舞爪,嚴聲厲色。他們只是一直站在他身後,支持他、信任他。 有一次,孩子學校校車停開。 侯文詠想,從學校走到家裡不過十幾分鐘, 自己還用車接送他來去多次,他應該認得路, 於是要孩子放學後自己走路回家。沒想到,一個多鐘頭過去了,孩子還沒到家。 侯文詠急忙出門尋找,發現他走錯路了。 侯文詠這才恍然大悟:「平時你帶他走的路都不算,他從沒有真正會過!」 於是,侯文詠開車載孩子回到學校,讓孩子帶領自己,走一遍他認為正確的路線。 每到一個岔路,侯文詠就請孩子談談他決定直走或左右轉的原因。 最後,侯文詠再帶他走一遍自己覺得最近的路線。 在這段旅程中,沒有打罵嘲諷,只有窩心的分享和探險的樂趣。 侯文詠也清楚記得,他曾經為了培養兩個孩子的閱讀興趣, 以及增長他們的知識,要求他們看歷史書。 沒想到,孩子反而不喜歡看書了。 侯文詠發現情形不對,及時放手,讓孩子選擇自己愛看的書,包括漫畫。 結果,現在就讀國二的大兒子從《哈利波特》開始, 已經會自動去找文字的書籍來閱讀。 五年級的二兒子為了看《向達倫大冒險》,連英文版也願意一邊查字典一邊看。 點點滴滴的累積,讓侯文詠深刻體會到, 人的成長沒有捷徑。任何技能或行為規範的學習都必須經過不斷的摸索和重複的練 習。 在這過程中,打罵、命令或要求,或許看起來有效,但都是表面、騙人的。 「熱情才是帶領孩子前進最好的力量。」 侯文詠說:「孩子天生就好奇、有熱情。父母根本不必急著站在前面指路, 反而應該跟在後面觀察, 看到孩子熱情湧現,及時提供機會和幫助就可以了!」 「東西的成熟有一定的時間和過程,必須耐心陪伴、等待。 帶孩子絕對不能講效率,要用『沒有效率的方式』,孩子才能紮實的長大!」

原來熟透的香蕉比較好

2007年06月28日
公開
7

您可能會發現不久的將來 ......香蕉會缺貨 !! 香蕉愈成熟即表皮上黑斑愈多, 它的免疫活性也就愈高。 日本人愛吃香蕉不是沒原因的(物希而貴,小時不是很哈蘋果), 大、小朋友們都喜歡吃香蕉 ~真方便, 每日五蔬果,疾病遠離我喔 ...... 根據日本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香蕉中具有抗癌作用的物質 TNF。 而且,香蕉愈成熟其抗癌效果愈高。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山崎正利利用動物試驗, 比較了香蕉、葡萄、蘋果、西瓜、菠蘿、 梨子、柿子等多種水果的免疫活性, 結果證實其中以香蕉的效果最好, 能夠增加白血球,改善免疫系統的功能, 還會產生攻擊異常細胞的物質 TNF。 山崎教授的試驗也發現, 香蕉愈成熟即表皮上黑斑愈多, 它的免疫活性也就愈高。 所以從現在開始要吃熟一點的香蕉唷! 香蕉不會使白血球盲目增長 只有在數量少的時候才會大幅度增加。 因此,專家們研究認為, 香蕉具有的 免疫激活作用比較溫和, 在人體狀態健康時並不會使免疫力異常升高。 但對病人、老人和抵抗力差的體弱者則很有效果。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妨每天吃1∼2根香蕉, 透過提升身體的抗病能力來預防感染, 特別是預防感冒和流感等病毒的侵襲。 山崎教授指出, 在黃色表皮上出現黑色斑點的香蕉, 其增加白血球的能力 ......... 要比表皮發青綠的香蕉強8倍。

事事往好處想~【取自轉寄的電子郵件,原作者不可考】

2007年06月27日
公開
4

事事往好處想 今天聽到中廣的廣播,來賓正在分享最近與孩子互動的遊戲…「凡事往好處想」的遊戲… 媽媽問孩子:「今天上學發現,口袋裡的十元不見了,請往好處想…」 孩子回答:「還好不見的不是一百元…」 父親回答:「撿到的人一定很高興…」 媽媽問孩子:「今天上學後剛始下起大雨,請往好處想…」 孩子回答:「還好舅舅家住的近,可以幫我送傘…」 媽媽問孩子:「很用功的準備段考後,成績非常的不理想,請往好處想…」 孩子回答:「還好不是聯考…」 一邊聽著廣播一邊覺得這個遊戲很有趣,凡事往好處想,整個心情就變的不一樣了,還記得有個故事,一個女孩遺失了一支心愛的手錶,一直悶悶不樂,茶不思、飯不想,甚至因此而生病了。 神父來探病時問她:「如果有一天你不小心掉了十萬塊錢,你會不會再大意遺失另外二十萬呢!」 女孩回答:「當然不會。」 神父又說:「那你為何要讓自己在掉了一支手錶之後,又丟掉了兩個禮拜的快樂! 甚至還陪上了兩個禮拜的健康呢!」 女孩如大夢初醒般地跳下床來。 說: 「對!!我拒絕繼續損失下去,從現在開始我要想辦法,再賺回一支手錶。」 人生嘛!! 本來就是有輸有贏,更是有挑戰性的,輸了又何妨。 只要真真切切地為自己而活,這才叫做真正的《生命》。 些人就是因為不肯接受事實重新開始以致越輸越多, 終至不可收拾。 如果已輸了, 請記得我們打麻將輸的時候常說的一句話「少輸為贏」。為自己訂製一個停損點吧! 正向思考我們不會怨天尤人 正向思考我們不會心情鬱悶 正向思考我們不會一厥不振 正向思考我們不會苦無出路 正向思考我們不會離樂得苦 正向思考會為我們帶來一個停損點 正向思考會為我們帶來樂觀、開朗的性格 正向思考會為我們帶來慈悲的胸懷 正向思考會為我們帶來重新站起來的力量 正向思考會為我們帶來無限的希望 這真的是一個很好的觀念,這個遊戲或許大家真可以用在生活中, 道理不在懂不懂,只在做不做,改變就從此刻開始!!! 如果我不為自己,那麼,誰會為我• 但如果我只為自己,那麼,我生存有什麼意義呢?

認識腸病毒

2007年06月21日
公開
29

認識腸病毒 感染科主治醫師 李欣蓉 感染科主任 劉永慶 87/6/20 腸病毒疫情自八十七年三月份來在國內持續延燒,截至目前國內因手足口症住院人數已超過兩百人,疑似腸病毒感染致死案例已超過五十例,造成民眾極度恐慌。腸病毒的傳播模式主要是經由直接接觸病人的口鼻分泌物及糞便感染。預防之道最重要就是勤洗手及少出入公共場所以避免接觸受感染者。 腸病毒經口感染後,可至腸壁細胞內繁殖,並可從糞便被分離出,故命名為腸病毒。 腸病毒屬於小RNA病毒科 (Picornaviridae) 的一大屬(genus),總共分為六十八種血清型,包括: 一、小兒麻痺病毒 (Polioviruses):共有3型 (1-3型) 二、克沙奇病毒型 (Coxsackieviruses):包括23種A族 (A1-A22、A24型),及6種B族 (B1-B6型)病毒。 三、伊科病毒 (Echoviruses):包括31種 (1-23型,除10型, 28型以外) 病毒。 四、其他腸病毒:有4型 (68-71型)。 五、A型肝炎病毒 (原腸病毒七二型) 這波腸病毒致死疫情的元凶經衛生署根據長庚醫院之解剖案例推測為腸病毒七一型,這隻病毒早在1969年在美國加州自患有無菌性腦膜炎及腦炎的孩童被分離出;爾後曾在許多國家造成流行,臨床表徵以手足口病、無菌性腦膜炎及腦炎為主,亦有偶發的死亡病例報告。另外,此次疫情約有三分之一的臨床檢體檢驗出克沙奇病毒。 腸病毒感染後,其潛伏期平均為3-5天(範圍可為二天至二週)。受感染者在病發前幾天至病發後數週均具有感染別人的可能性,但在病程初期感染力較高。腸病毒感染的臨床表徵千變萬化,而九成以上的病患症狀輕微,甚至可以沒有症狀;大多數僅以發燒及類似一般感冒的症狀表現,通常為期三至五天。年幼孩童(三歲以下)及懷孕婦女比較容易得到嚴重感染。其他臨床表現包括: 一、泡疹性咽峽炎:主要由A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突發性發燒、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病程為4-6天;多數病例輕微無併發症,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 二、手足口病:可由A、B族克沙奇病毒及腸病毒71型引起;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主要分布於口腔粘膜及舌頭;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手指及腳趾間,病患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有些需要住院給予點滴,病程為7-10天。 三、流行性肋肌痛:B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胸部突發陣發性疼痛,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合併發燒、頭痛及短暫噁心、嘔吐和腹瀉,病程約一週。 四、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B族克沙奇病毒所引起;特徵為突發性呼吸困難,蒼白,發紺,嘔吐,接著會有明顯心跳過速,快速演變成心臟衰竭,休克,甚至死亡。 五、急性淋巴結性咽炎:由A族克沙病毒引起;特徵為發燒、頭痛、喉嚨痛,可持續4-14天。 六、無菌性腦膜炎與腦炎:克沙奇、小兒麻痺及伊科病毒皆可能引起,無法由臨床表徵鑑別。特徵為發燒、噁心、嘔吐、頭痛等。 七、發燒合併皮疹:可由克沙奇病毒及伊科病毒引起。皮疹通常為斑丘疹狀,有些也會出現小水泡。 由於其臨床表現多樣化,故無法依據臨床表徵做確定診斷,而必須經由採病人檢體(包括喉頭、糞便、水泡液體、腦脊髓液等等)進行病毒培養分離及血清學檢查才能確定何種腸病毒感染。 腸病毒感染沒有特效藥(抗腸病毒藥物仍在研發階段),只能給予患者支持性療法,包括補充水份和營養。免疫球蛋白治療僅適用於嚴重病患,如腦炎、腦膜炎、肺水腫、心肌炎等併發症,可能可以減輕症狀,但並非特效藥亦無法改善預後。 由於腸病毒型別很多,無法得過一次就終身免疫,目前又沒有預防的疫苗 (小兒麻痺及A型肝炎除外),故預防被感染才是根本之道。衛生署呼籲民眾應注意下列一般的防範措施: 一、 一般民眾 1.加強個人衛生:尤其需勤洗手。 2.注意環境衛生:環境清潔及通風。 3.避免接觸受感染者:避免出入過度擁擠之公共場所、不要與疑似病患(家人或同學)接觸。 4.高危險群:三歲以下小孩要特別小心,有較高比例得到腦炎、類小兒麻痺症候群或肺水腫;而民國70年以後出生的人對腸病毒71型都沒有抗體,都可能受感染,要特別注意。 5.如有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 二、患者之處理與治療 1.無特殊之治療方法,醫師大都給予緩解症狀之支持性療法。 2.小心處理病患之排泄物(糞便、口鼻分泌物),且處理完畢必須立即洗手。 3.多補充水分,多休息,病童儘量請假在家休息,以避免傳染給同學。 4.對家中之第二個病患要特別小心,其所接受的病毒量往往較高,嚴重程度可能提高。 5.避免與孕婦、新生兒及小孩接觸。 有下列情況需立刻就醫: a.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動力不佳、手腳無力應即早就醫,一般神經併發病是在發疹2-4天後出現。 b.有厲害咳嗽、心跳很快、臉色蒼白、呼吸急促或困難的情況要速迅就醫,因為有可能是心肌炎、肺水腫或腦炎腦壓過高的表現。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檢疫總所、Mandell第四版、健保速訊特訊)  

端午節【午時】記得幫寶寶洗澡喔!

2007年06月19日
公開
27

親愛的爸拔.媽咪們,在端午的正中午11:00-13:00時,請記得用「草中七劍」湯澡or使用有艾草配方香皂幫家中寶貝們洗澡喔!有除穢祈福功效喔!再忙碌也要抽空來做喔!家中寶貝平安健康,爸拔.媽咪跟著幸福快樂^_^ 關於端午節,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其來由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所以端午節也是詩人節,其實,這和事實是有些出入的… 五月五日早在比屈原更早的年代,就是故老相傳的「惡月惡日」(其實整個五月都是惡月),因為這個日子跟夏至很接近,天氣炎熱、人心浮動、災異橫行、蟲毒蔓生,《風土記》云:「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與夏至同」、《大戴禮》云:「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直接告訴人們要注意衛生、保健,保持身體、居家環境整潔。 事實上,踏入夏季之後,萬物滋長,五毒盡出,一般典籍認為五毒是指五種踏入生長季的毒物「蜈蚣、壁虎、蛇、蠍子、蜂」,但是道家經典則有云,五毒,指的是為禍人間的疫鬼、禍祟、夜煞、邪精、業魅:疫鬼是沾染不潔磁場造成傳染病疫、禍祟是惡念作弄導致災變意外、夜煞是藏於陰暗角落伺機害人、邪精是挑弄及煽惑人心浮動而誤入歧途(白蛇傳應屬此類),而業魅則是冤死、枉死、橫死者想要「抓交替」,以轉移本身的惡業。五毒作祟,其實會一直持續到農曆七月過後,在將近中秋、夏季將完的時候才稍有止歇。 因此,從古到今人們都會在五月五日前後隨身佩帶既可以驅毒蟲、又可以防邪祟的香包、護身符,以便平平安安渡過災疫的季節。此外,也會在門戶上懸掛鍾馗天師像、菖蒲艾草,以便抵擋侵門踏戶的五毒惡靈。 可是,過個節還要在門上貼貼掛掛一大把花花草草,而為了應景隨意買的香包又不知道是否真有驅邪祟、招福氣的法力功效,為此,剛好我老公「須彌齋˙魁心居士」因為與鍾馗天師具有深厚緣分,而在這方面學有專精,特地在此與大家分享可以祛邪辟異、開運納祥,融合了檀香和天然青草香味的【端午節護身淨宅香包福袋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