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橘 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很棒的文章 ......富貴炒飯

2007年07月14日
公開
3

> 很棒的文章 ......( 服務業的經典 ... ) > > 富貴炒飯 > > 以前曾有人說過,一句話說得不好,不如不要說。 > 所以,關懷別人的話,不論說多少,只要場合對,都是很溫暖的。 > 餐桌上的燭光,好像幸福的光輝,沐浴著小鄭和他結褵十年的妻子小珍。 > 十年了,他們總是從這個餐館門口過,看賓士轎車裡走下的紳士和貴婦,昂首闊步地進 入餐館。 > > 『進去吃一頓?』他們想都不敢想。倒是經濟最緊的時候,小珍曾經想去 ? > 只是再想想,那裡面的女侍有多年輕、漂亮,就沒勇氣了。 > > 而今天,漂亮的女侍,居然為他們又拉椅子,又鋪餐巾。另一位男士則遞上酒單和菜單 > > 『我們不喝酒!』 > 小鄭像觸電似地把酒單擋了回去:『只吃個套餐就成了!』 > 儘管只是個簡單的套餐,兩個人也得好幾千塊。 > > 向來愛說話的小珍,不斷叮囑自己:『要專心吃,把每一點滋味都吃出來。』 > > 魚翅湯果然美極了,接著的鮑魚更鮮。 > > 『要是孩子能來,同這鮑魚湯拌飯,他一定會吃好大一碗!』 > > 小珍一面刮著碗底,一面感慨地說。 > > 『問題是,如果人家規定孩子也得點菜,怎麼辦?』何況,今天是我們結婚十周年紀念? > > 『難得大手筆,就兩個人來點情調吧!』 > > 最後上來的一道,是『富貴炒飯』,原以為沒什麼特別,吃到嘴裡才發覺滋味不凡,尤其是那鹹魚肉丁,每咬一口,都說不出地妙。 > > 『糟了!』吃到一半,小珍突然觸電似地:『我們不該吃,可以把飯包回去啊!』 > > 可是已經吃了,只剩下那麼一點點,如果再叫人包起來,必定會惹人笑話。 > > 兩個人的筷子都停了,我看看你,你看看我。 > > 只怪自己太貪吃,居然沒想到家裡的老小。 > > 『不要想了!把盤裡的也吃完!』小鄭說:『十年才一次嘛!』 > > 『不!我要帶回去!』 > > 『我不好意思說,妳說!』 > > 女侍來收盤子了,一把端起所剩無幾的炒飯, > > 小珍突然揮手去攔:『等等!』 > > 囁囁嚅嚅地:『對不起!能不能為我們打包帶走?我 .......我 ...... 想家裡的孩子會愛吃。』 > > 說著,從臉紅到了耳根。 > > 『當然!』 > > 『恐怕整個餐館都在笑我們了!』小鄭說。 > > 『管他的!我只想到孩子跟媽。』 > > 小珍低著頭:『我覺得我們好自私,自己出來吃這麼貴的東西。』 > > 『不要提了!』 > > 小鄭有點不高興:『我說過了,十年才這麼一次。』 > > 付完帳,沒見打包的東西送來。 > > 正在打包,『請二位稍候!』櫃抬小姐說。 > > 才說完,就見經理親自提來一個大紙袋。 > > 『對不起!讓二位久等了!因為再去炒了一盤,送給你們帶回去!』 > > 經理笑著送二人出門:『家裡有小孩,真好!我的孩子都出國了,他們小時候也最愛吃 這種炒飯。』 > > > 看完這篇文章之後,深深覺得餐廳的經理實在會做生意。 > > 從這一對夫妻用餐的神情及舉止,不難看出他們的身份跟地位,何況是身為經理的人。 > > 如果你是那位經理,你大可依言將那一小撮的炒飯打包; > 或者再炒一盤送給這二位夫婦!結果呢.....? > 我想關鍵出在最後那句話"經理送二人出門: > 『家裡有小孩,真好!我的孩子都出國了,他們小時候也最愛吃這種炒飯。』 > > 他可以老實的打包,也可以不說這句話,但所得的結果是截然不同。 > > 一個是你的所有作為變成在"突顯他人的卑微", > > 另外一個充滿了愛及關懷,以及保留了尊嚴。 > > 他不但提供美味給人家,同時也照顧到人們內心的深處。 > > 日後,這對夫妻經濟改善了,這家餐廳一定是回味往日時光的地方; > > 也或許他們會將經理這種如『菩薩般柔軟言』給傳播下去。 > > 我想語言是一種力量,可以扶起一個人,也可以推落一個人。 > 不要忽視個人的力量,一句簡單話就可以給人一份信心。

沒有左手......(好文章)

2007年07月13日
公開
19

沒有左手......(好文章) 在日本一位在車禍中,不幸失去了左臂的十幾歲的小男孩,決定向一位老師學習柔道。他很認真的學習,不過令他不解的是,六個月過去了,老師卻只是重複的教他同一個動作。他忍不住問老師:「您能不能再多教我一些動作?」 先生回答他說:「你只要把這個動作學好就可以了。」 雖然男孩並不了解老師的用意,不過他相信老師? 爾! 隉A繼續努力學習。 幾個月過去了,老師決定帶他去參加一個昇段鑑定比賽。在比賽中,他很熟練的運用老師所教的動作,過關斬將。一直到了決賽,雖然對手強悍得令他幾乎招架不住,他仍然在一番苦戰後,反敗為勝,得到冠軍。 回家的路上,男孩問老師,為什麼只用老師所教的一個動作,他就贏了這場比賽?老師回答他說:「有兩個原因: 一、我教你的招式是柔道中最難的一個動作! ,! 你很精通; 二、對手想要破解這個招式則只有一個動作,一定要抓住你的左手。」 這個男孩最軟弱的地方,竟成了他致勝的關鍵所在。我們每個人都有軟弱的地方,但上帝總在我們的軟弱上,給我們意想不到的力量。 只要善加利用上帝給我們的一切,我們也必像這個男孩這樣,在自己的軟弱上,看到上帝的另一種祝福。 *行程可以不用太趕~給自己一些思考喘息的機會. *工作可以不用太多~給自己一點調養適應的時間. *朋友可以不用太好~給彼此一片自由獨處的天地. *關懷可以不用太過~給對方一個成長自主的空間. *言語可以不用太白~給聽者一次發揮想像的證悟. *鋒芒可以不用太露~給別人一般如沐春風的溫馨. *名氣可以不用太大~給自己保留隨意任性的自由. 與您共勉

溫開水& 無糖紅豆的神奇

2007年07月12日
公開
10

著╱周丹薇 從小,喝白開水對我來說簡直就像是吃藥,看著報章雜誌頻頻報導喝水的好處,心裡總是抗拒地想著:「天啊!那種像藥一樣的東西,怎麼喝得下去?」那時走完秀、拍完戲,總要來杯冰冰涼涼的飲料,喝下去那種通體舒暢的快感,怎麼是喝開水可以比的呢? 但苦頭總是在我毫無預警的時候來臨。我的體質屬於中醫所說的「寒底」,只要到冬天,手腳就會凍得跟冰塊一樣,明明已經穿上襪子、躲進被窩裡半天,但怎麼就還是覺得手腳發冷。這種現象到了生理期更加嚴重,而且加上肚子痛、腰痠背痛,常常莫名奇妙發脾氣,自己也覺得很懊惱。 這些現象,我從來不覺得和喝水有什麼關係。直到有一年,我到新加坡去探望乾爹,乾爹看我拚命喝飲料,頻頻搖頭,最後他終於忍不住地跟我說:「阿丹!這些東西對身體不好,尤其是冰冷的飲料是很傷身的,試試看改喝白開水怎麼樣?」喝白開水?那不就是等於喝藥水嗎?我用一種百般不願意的眼光看著乾爹,乾爹大概是看出我的排斥,立刻說道:「那妳覺得我的身體怎麼樣?看起來是不是比一般人年輕?」是啊!當時乾爹已經五十多歲了,身體看起來卻像是四十多歲一樣年輕健壯,他的養生之道除了練氣功就是每天喝大量的溫開水,方法非常簡單,成效卻很顯著。 我就這樣被他說服了。那年開始,我從一個連聞到開水味道會怕的人,變成了一個每天拎著保溫壺到處去的人。走秀的後台,有我的保溫壺;拍戲的現場,也有我的保溫壺。就連有一年到歐洲去拍廣告,我也提著保溫壺到處走。大家都知道歐美人士習慣喝冰水,商店和餐廳多半供應的都是冰水,那時,我為了要喝溫水還要四處「尋寶」,每次到了飯店,第一件事就是衝到飲水機前「咕嚕咕嚕」地喝溫水,然後再滿滿地裝上一壺才會滿足。 許多老外工作夥伴見我如此都覺得奇怪,他們的眼神裡透露著:「這女孩子才二十出頭,又不是七老八十,怎麼跟著老太婆一樣到處找溫水喝?」我不想多做解釋,因為我知道西方人喝慣了冰水,沒有辦法體會身體裡喝了熱水那種舒服的感覺,但是我已經逐漸從日常生活當中感受到喝溫水的神奇功效,真的,自從養成喝溫水的習慣之後,我越來越少遇到手腳冰冷的問題,就連好朋友來報到時也不再感到那麼不舒服了。 習慣喝溫開水之後,含糖的飲料就和我絕緣了。我幾乎沒有再喝過市售的果汁、汽水等飲料。有溫開水就喝溫開水,沒溫開水時退而求其次喝一般的開水;如果真要喝果汁,我也一定只喝現榨的果汁。這樣的習慣讓我在減肥的過程當中如虎添翼,我只要專心抗拒食物的誘惑就可以了,不必再花心思去說服自己:「我不能喝珍珠奶茶」或是「我不能喝含糖的飲料」。 現在的我一天至少喝八大杯的溫開水,除了在辦公室的時間,每天起床和睡前,我也都會喝一杯溫開水。有人擔心水喝多了容易水腫,這點,我也有妙方可以解決:多吃不加糖的紅豆,既可消腫又可補血,非常有用。 奇妙的無糖紅豆 1. 紅豆滾開以後以小火慢慢悶煮直至熟透,但是別忘記煮之前要先浸泡二至三個小時。 2. 紅豆千萬不要加糖,加了糖就容易胖。如果覺得沒有味道可以加一點點的鹽巴來提味。 3. 每個月的生理期前後是吃紅豆的最佳時機,既可排泄堆積在下半身的水分,其中的纖維質還可強化腸胃活動力,促進排便正常。 4. 阿丹通常都把紅豆拿來當「下午茶」的點心吃,許多人在兩餐之間都會想要吃點東西,這時如果去吃蛋糕、喝奶茶,想不胖都難,但是如果改以無糖的紅豆代替,不僅不會發胖,反而還可促進新陳代謝。 ※如果你認為這篇文章--可以幫助您最關愛的親友,那就趕快存檔並mail給他們吧! 健康是不等人的

少甜食拒油炸 過動兒的聰明飲食

2007年07月09日
公開
31

不只是小朋友 連大人也是喔 脾氣容易暴躁,情緒起伏大 也有同樣的情況 所以阿∼ 甜食跟高油炸還有紅肉類的 一但過量攝取 就很容易導致這種情形發生 要多多注意阿∼∼ 節錄於時報資訊 更新日期:2007/07/09 09:50 記者:【張翠芬�專題報導】 現在的小朋友都愛吃的巧克力、炸雞、薯條、洋芋片,中醫師發現,甜食、油炸物、還有紅肉類,會讓過動症的孩子更坐不住,因為過動兒的體質以「胃熱」為主,應避免這些容易造成「胃熱」的食物。 衛生署台東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曾綺華觀察近200個2歲到17、8歲以及成年過動症患者,發現超過八成都屬於中醫說的「胃熱」體質。胃熱是指手腳心容易出汗、晚上睡覺容易踢被子、常便秘、尿尿有油光、晚上容易尿床等。 曾綺華說,過動兒的體質以「胃熱」為主,因此應避免造成「胃熱」的食物。古人認為小兒胃熱主要是因為「過食肥甘厚味」,以目前環境而言,巧克力、炸雞、薯條、洋芋片充斥市面,學校的營養午餐也多半油膩。只要有「胃熱」體質的孩子,都會因為這些食物加重孩子的症狀,更加無法專注,也更容易坐不住及衝動。 中醫治療過動兒的效果會因孩子的飲食習慣而有差別,曾醫師表示,如果孩子仍然繼續吃巧克力、炸雞、薯條或肉類食品,治療大概要一個半月以上才逐漸有療效,但門診曾看到一個從小吃「胎兒素」(在媽媽肚子即吃素)的孩子,竟然一周後就有很明顯的改進。 曾綺華醫師原本是神經專科醫師,因兒子被診斷出「注意力缺失過動症」,而轉任中醫師,她曾經以兒子做實驗,全家人只吃雞肉、魚肉與蔬菜,一段時間之後,小朋友狀況明顯穩定許多。有一天孩子突然又搖頭晃腦,一追問才發現他偷吃了巧克力麵包。為了改善兒子過動的症狀,現在他們全家都吃素。 曾醫師強調,改善過動兒的體質,第一件要做的事並不是看醫生,而是要先改變飲食習慣。就像栽培植物,第一件事應該是先鬆土,調整土壤的性質。如果需要,再配合中醫調整,才是正確的方法。只要父母能注重平時飲食,就可以讓孩子的狀況比較穩定。